读山海经的全诗

2023-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山海经的全诗

更上一层楼的全诗读

导语:“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鹳雀楼》内容,欢迎阅读。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第2篇:读山海经有感范文

读《山海经》有感

第一次知道《山海经》是因为鲁迅的那篇《阿长与<山海经>》。初时只是对它感到很好奇,也真是认为里面充斥着各种神话、各种故事。并固执的认为这是古时世界的缩影,一直都很想去读一读。那时候真的冒出了一种奇妙的想法。我记得看完《80天环游地球》以后,那本书的译者写了个后记,大体意思是说很多这本书的读者都效仿了书中的主人公来了次环游地球。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我可不可以按照山海经描述的走遍一次中国,重温一下神话呢。然而真正当我把这本书拿到手里之后,我才明白那毕竟只是我自己的想象,也就无法成真。 全书共分为四部分,依次是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和大荒经。《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文字晦涩难懂,记述一个事物往往只用两行字,却要你用很久的时间来思考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的时候甚至五个字中三个都不认识。不过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就明白了,山海经也就只是山海经了,没有人可以证实它是否存在,一切都是荒谬的,这种奇物本不应该存于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知道这部书的来历,少有人去深究,却又有很多人去努力的证实其存在的真实性。不过即使验证了又能如何,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古时文化中明显的夸大成分,剔除也是剔除不清的。我们只能从这些文字、图画中去尝试窥视出古人生活的场景,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科学。

即使到现在我也无法真正弄懂它所讲述的全部内容,我只能作为一个门外汉,去想象和感知而已。我甚至不知道帝俊到底是谁,他的生平被我搞的一团乱,会不停的质疑怎么一会是整个家族的开始,一会又是自己的晚辈了呢。不过质疑归质疑,我自己无法解释,我也不会期望别人给我什么解释。帝俊是帝俊也好,不是也罢。我不能要求一个已经死去多年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存在的人来跟我辩驳什么。我只是想单纯的沉浸于古人想象的空间中,去用心来看他们用心来书写的图画。那种钦佩感就会油然而生,而古人的那种独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真是让我感到吃惊。这大概就是我们心心念念寻找的所谓的创新了吧。可是时间确实改变了一切,我们那些美好的东西却遗失到了哪里呢。我不理解现在的译者为什么要将短短几行字,写成了一个长长的故事,将一个原本很简单的事物丰满了再丰满。我甚至觉得那些翻译后的文字使得原本的故事失去了原形。我不知道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这句话是如何让大家知道精卫是炎

帝最喜爱的女儿的,我只能看到文章中说精卫是炎帝最小的女儿,名字叫女娃。有的时候会觉得这是对文章本身的亵渎,也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可以说这种明目张胆的误导让我很气愤,也会怀疑是否任何一个译者都这么不负责任。然而我更好奇的是,在我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是不是被灌输了错误的想法、理念,在生命一个一个的阶段中不停的被误导。毕竟我们那时什么都不懂,即便是现在我也在质疑,作为一个被接受者什么都不懂的质疑,或许谁都没有错,只是谁的眼睛都未曾完全擦亮过。

我承认我有点愤世嫉俗,然而我只是想表明自己真实的想法,即使这篇文章没人会看也无所谓,毕竟这是一篇完全跑了题的读后感。原本只是想简单叙述我读书时候的感受,但是那种有话不得不吐的感觉让我很压抑。索性将这篇文章写成了一个简单的随笔,文笔不好还请见谅。当然这只是一篇作业,想必最终还是会与垃圾桶相伴吧。

第3篇:读《山海经》有感1000字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为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所载的神话传说更多地反映了我国上古劳动人民和自然界的斗争和社会斗争。例如"精卫填海"(《北山经》)、"夸父逐日" (《大荒北经》)、"鲧窃息壤以堙洪水"(《海内经》)、"大禹治水"(《大荒北经》)等,就是向自然作斗争的有名神话。又如"欢头国"、"长臂国"、"羽民国"、"奇肱国"等神话,更是上古劳动人民根据现实加以幻想而创造出来的神话。又如黄帝与蚩尤作战(《大荒北经》)的神话,反映出中国古代北方两大部族之间的战争;刑天操干戚以舞(《海外西经》)的神话,则代表了人民的反抗行动’和对上古的最高统治者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山海经》中所记神话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大多比较原始,情节比较完整,这在先秦古籍乃至后代典籍中都是较为少见的。它在神话学、宗教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对后世的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可以帮助我们对于后世文学作品的理解。

文字:机电1701

第4篇:春望的全诗鉴赏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白头:白发。城:指长安城。

参考译文

1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

2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阒菀粞赌训茫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一:

杜甫的《春望》,虽然是一首仅有八句的五言律诗,但作者是以无限的爱国激情和炽热的思乡情感写成的,因此,它在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成为千古传颂的杰作。

全诗从“望”写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开始诗人就向读者展示一幅战乱造成的凄凉画面,原来繁华的长安帝都,如今成了破乱不堪的断壁残垣,虽说山河还在,但已面目全非。一个“深”字描绘出荒凉的景象,杂草已经长了很深却没有人来管理。这开头两句,为全诗的主题,作了自然而生动的辅引。紧扣“春望”的题目,接着写出看到这般惨景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离别妻室儿女,千里迢迢去长安投奔肃宗皇帝,共谋兴国大业,不想如今已是国破凋敝,民不聊生,怎不叫人悲痛万分。感念之时,仿佛那花儿都跟着流泪;再加上离别亲人的伤怀,一听到鸟儿的叫声,都能震惊不安。前一句用了一个“溅泪”,后一句用了一个“惊心”,从而有力的加深了诗句的特殊效果。不是一般的流泪,而是一个泪珠一个泪珠、叭嗒叭嗒地往下滴落,如果静心细听,仿佛能听到泪珠的声音,说明伤心已经到了极点,这正好给下一句,一听到鸟儿叫就心惊不安作好前呼后应。这种拟人夸张的描写,正是前人所说的“加一倍写法”,它比平直的抒发悲怀,效果更加深切、更为感人。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春望之景,后四句写的是春望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一直打了一年多,从去年的三月打到今年的三月,战争不知毁掉了多少人家的生命财产。从这字里行间,我们不但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而且看到了战火中的百姓,在兵荒马乱中,拖儿带女,背井离乡的悲惨情景。这两句是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是祈求和平的呼喊。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曾几度举家迁徙,几乎没过过安定的日子,如今和家人天各一方,连一封家书都难以见到。“抵万金”的比喻,写出了诗人思念亲人的焦虑心情。

诗写到结尾时,诗人把满腹的凄楚、悲愤一下子喷涌出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9岁才结婚,投奔肃宗途中遭叛军俘获,在长安潦倒十余载,又因上书营救宰臣被贬,这重多的磨难,使他50岁就满头白发,而且越抓越少,少的连结冠的簪子都插不住了。至此,一个爱国思家的诗人形象,鲜明地树立在人们面前,千百年来,这个高大的形象,受到了一代又一代无数读者的称颂。

赏析二: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第5篇:《易阳早发》 的全诗赏析

易阳早发

王勃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

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峰形。

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

易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西

名句

云间迷树影 雾里失峰形

这两句是说,凌晨,大雾迷漫,以致树影迷蒙,山峰失形,大地处在一片朦胧模糊之中。紧扣诗题中“早发”二字,将凌晨的雾景写得十分逼真。

赏析:

是一首写旅途所见的五言律诗。

“翠屏”可能指覆盖着绿树的山崖。这首诗运用的是宫廷诗人的小景描写技巧,却出色地描绘了较大的画面。夜空中的凉飙和流萤,与白日艰苦的旅程的联系是复杂的,从各个方面消除了诗人受到限制、浓雾弥漫、压力沉重的感觉。这就十分微妙地表达了诗人旅途上的愁闷,效果远远超过直接陈述。在无人的面罩下,尾联竭力指向深刻的人情。

可是,在大部分诗篇中,王勃与宫廷诗人一样,无法将众多要素结合成有力的整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一些主题最一致的诗却是宫廷应景诗,如《春日宴乐游园》,诗中以景象中弥漫一切的潮湿象征同伴的善意和慷慨。王勃的许多旅行诗显得无力,正是由于拘泥于诗歌结尾的旧形式。下引诗篇就是这一问题的范例:王勃安排了一连串出色的描写对句,将水行的危险与陆行的危险相对,但是,这些对句并没有引出任何意义,结果诗人在结尾无话可说,只好说这些景象使他烦恼。

第6篇:《白头吟》的全诗赏析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出自卓文君的古诗作品《白头吟》

《白头吟》两汉 乐府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xie)蹀(die)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shai)。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注释

皑、皎:都是白。

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决:别。

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躞蹀:行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这句话连下两句是说嫁女不须啼哭,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

竹竿:指钓竿。袅袅:动摇貌。

簁簁(应加竹字头,音筛):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

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参考译文

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听说你怀有二心 所以来与你决裂。

今日犹如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缓缓地移动脚步沿沟走去,只觉你我宛如沟水永远各奔东西。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儿凄凄啼哭。满以为嫁了个情意专一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该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像鱼儿那样活泼可爱。男子汉应当以情为重 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所无法补偿。

【赏析】

此诗是卓文君所写,并有千古佳话为证: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在长安以一篇《上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写下了这篇流传于世的《白头吟》,

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此后不久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而据《西京杂记》卷三载,蜀地巨商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聪明美丽,有文采,通音乐。孀居在家时,与司马相如相爱,私奔相如,因生计艰难,曾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司马相如得势后,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卓文君得知就写了一首《白头吟》给他,表达自己的哀怨之情,相如因此打消了娶妾的念头。后世多用此调写妇女的被遗弃。又载:“相如(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全诗每四句构成一个意群。诗意递进,稳当而有规律。大致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沟水东西流”以前叙述女子与男子相决绝的场景,“凄凄复凄凄”以下写她由自己爱情生活经历的曲折引出对女子要怎样的择偶标准的一种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为读者完整的塑造了一个容貌窈窕美丽,性格似柔实刚的,感情丰富真挚的女子形象,还给涉世未深的女子奉献了切实,深刻,有益的生活诲语。叙事性与教诲性相结合成了本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皑如山上白雪,皎若云间月”。这两句含有两个意思,一是女主人公用以比喻和自白她的爱情的纯洁,二是她用洁白的雪,清亮的月来形容自己的美貌。它们是一篇的起兴。言男女爱情应该是纯洁无瑕的,犹如高山的白雪那样一尘不染;应该是光明永恒的,好似云间的月亮皎皎长在。这不仅是一般人情物理的美好象征,也当是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当初信誓旦旦的见证吧。诚如清人王尧衢云:“如雪之洁,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古诗合解》)但也有解为“以‘山上雪’,‘云间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两意人。”(张玉谷《古诗赏析》)意亦可通。细玩诗意,解为反面起兴,欲抑先扬,似更觉有味。

故“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二句突转:既然你对我的爱情已掺上杂质,既然你已心怀二心而不专一持恒,所以我特来同你告别分手,永远断绝我们的关系。“有两意”,既与首二句“雪”“月”相乖,构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照应自然,而谴责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诗的决绝之旨。

诗句中“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意谓这是咱们最后一次相聚饮酒,散席后大家就各自分手,如流水东西永不汇合。“今日”,“明旦”是为了追求诗歌表述生动才选用的措辞,如果把“明旦”句理解为“明天就可在沟边分手”,不免过于拘泥字句的意思,反而失去了诗人的真意。此句承上正面写决绝之辞:今天喝杯诀别酒,是我们最后一次聚会,明晨就将在御沟(环绕宫墙的水渠)旁边徘徊(躞蹀)分手,就像御沟中的流水一样分道扬镳了。“东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喻各奔东西;或解作偏义复词,形容爱情如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了,义亦可通。

最后八句是女主人公的人生经验之谈,它们好似一组格言,给人们有益的教诲。她自己从这场生活的变故中悟到了爱情的真谛,两性结合的幸福绝不是建筑在金钱上面的,而是需要真心相爱。“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这从男子的角度说,意谓假如你真的怀有深重的情义,又何必炫耀金钱,靠它来吸引异性:从女子的方面说,意谓,指她们择偶千万不能把金钱当做首要的条件,男人的情意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凄凄”四句忽一笔宕开,言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而又悲伤地啼哭,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言外之意,自己今日遭到遗弃才最堪凄惨悲伤,这是初嫁女子无法体会到的滋味。作者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辞意婉约而又见顿挫;已临决绝而犹望男方转变,感情沉痛而不失温厚。诚如清人张玉谷所评:“凄凄四句,脱节暗转,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己身说,而己身在里许。用笔能于占身分中,留得勾留之意,最为灵警。”(《古诗赏析》)堪称深得诗旨。

结尾四句,复用两喻,说明爱情应以双方意气相投为基础,若靠金钱关系,则终难持久,点破前文忽有“两意”的原故。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洽。《诗经》这类比兴较多,如《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毛传》:“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但此处联下文之意,似又隐含爱情若不以意气(义)相知,仅以香饵诱鱼上钩,恰似只靠金钱引诱,那爱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嘉微评曰:“何以得鱼?须芳其饵。若一心人意气自合,何须芳饵为!”(《乐府广序》)结句点破男子“有两意”是因为金钱关系。但究竟是他利用金钱为诱饵去另图新欢呢?还是那位“新欢”家资颇富,致使这位男子贪图富贵而厌弃糟糠呢?这只有留给读者去猜想了。

上一篇:简要事迹材料下一篇:上海豪宅项目调研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