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力度逐渐提升,学习艺术的人员数量也与日俱增,进而促使艺术教育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声乐演唱课程教学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其迅猛发展,也是有效提升声乐演唱质量的重要保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 篇1:

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学艺术的人员日益增长,从而使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声乐演唱则是推动其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声乐演唱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声乐演唱教学的演唱内容、教师队伍和创造性思维手段三个层面进行研究,突出声乐演唱教学的独特之处。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声乐演唱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增强创造性思维,与声乐演唱教学的發展背景相结合,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声乐演唱;教学;创造性思维

声乐演唱在所有音乐专业学习中,都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因此,被赋予更多的历史使命。声乐演唱时,要对演唱形式进行创新,这样才可以给声乐作品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声乐作品以生命力,使整个声乐作品熠熠生辉,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因此,只有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性思维,才能把握好作品要表达的内容,才可以将整个声乐作品更好的、更完整演唱出来,更好地体现声乐作品的精华之处。

一、声乐演唱教学的发展背景

(一)声乐演唱教学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初期,国外就已出现了音乐教育学,对音乐教学十分重视,像德国、美国等国家,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对声乐演唱的兴趣,不是单纯的学习声乐理论,而是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近几年才加强了对声乐演唱的培养,例如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学习日本铃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在创造性思维研究方面,罗小平在《音乐心理学》一文中对声乐作曲、表演创造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创造性思维在声乐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程建对声乐演唱的思维过程进行探究,认为声乐的展示、声效都是声乐创造性的来源。

(二)声乐演唱教学的现状

声乐演唱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它与语言和编曲内容紧密相连,向外传递出更有意义的信息,它比单纯的语言和编曲更富有感染力,比平时的朗诵更富有节奏感和音乐动感。其次,声乐演唱是演唱内容与个人情感的结合[1]。要想使演唱达到顶峰,就必须用真实的情感打动听者,使听者被自己的演唱所吸引,这样声乐演唱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所在。在我国古代《乐记》和《春秋公羊传·公十五年》中都对声乐演唱进行了描述。现如今,我国有些地方,声乐演唱仍然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声乐演唱教学则根据声乐演唱的特点进行实施,是演唱者身体与心理的结合,同时具有双重特点,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声音演唱教学正在朝多元方向发展,传统的声乐演唱由演唱者通过简单的演唱和简单的表情来完成,发展至今,声乐演唱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不仅由演唱和表情来完成,而且添加了一些手势和舞蹈的动作,表现手法更为丰富[2]。但无论是传统的声乐演唱教学还是现代教学,在不同的需求面前,都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二、声乐演唱教学分析

目前我国在声乐演唱教学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而且创造性思维也有所拓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声乐演唱教学与实践中,在声乐演唱内容、创造性思维教学手段、教师队伍方面还有所欠缺,不够完善,所以,应将演唱教学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声乐演唱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体系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为创造性思维教学搜集更多的信息。

(一)演唱内容不够丰富

声乐演唱都是先编成曲目,再由演唱者进行表演,但是有些作品创编时内容有些空洞,墨守成规,不敢打破以往的规定,与过往的内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没有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没有融入一些流行的现代元素,缺乏创新。

(二)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中主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吸收知识的多少,因此,老师的综合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素质高并有创造性思维的老师,一般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个前进的目标,而且能够多方面观察事物,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造性思维手段欠缺

在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思维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所不同,因此培养应该因人而异。在教学中多摸索一些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有所增加,让学生对声乐演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一味的去学习同一种方法,这样学生才可以实现在声乐演唱界的梦想。

三、声乐演唱在教学中的创新发展途径

(一)完善声乐演唱的内容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每种唱法都不尽相同,都有自己演唱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声乐演唱曲目之间的不同点,并对声乐演唱内容进行创新,不要一味的索取,而要从中汲取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使演唱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能够感动听者,让听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3]。

(二)丰富声乐演唱的风格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演唱的风格应该丰富多彩,因人而异,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在学习时,要学习多种风格,不然会在表演方面有所欠缺。声乐演唱中的表演和演唱相融合,形成全面发展的声乐演唱教学表现模式,使声乐演唱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因此,声乐演唱要引进一些现代化的风格,引进一些流行的元素。多学习一些当今流行的演唱风格,注入一些现代流行音乐的演唱方法,或者模仿电视剧的情节演唱。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适应不同的演唱风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可以演唱出优秀的作品[4]。

(三)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应定期进行培训,提升技能,并多进行研讨,交流对声乐演唱的看法,提高教学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一定的创造能力。首先,对知识有学习的欲望,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前进的方向,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尽力做好,这样才会有动力。其次,对不同的声乐演唱作品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要具有可以洞悉一切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最后,应具有独立性,有自己的是非观,不能墨守成规,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善于接受,并把一些先进的优秀的学术观点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丰富创造性思维教学手段

1.创设特有的情景

情景表演有助于学生声乐演唱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表现力,使创造性思维有所增强,提高学生的编创能力[5]。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声乐演唱的作品。其次在了解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进行创作,自由编著,将自身的经历与声乐演唱相结合,同时注意情景创设的真实性,全方位的考虑,符合日常生活规范。表演者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是要注意创设情景,将作品尽可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观众看到、听到、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2.应用不同肢体语言

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加强学生对声乐演唱作品的理解,幫助学生将演唱顺利进行[6]。目前在我国,由于声乐艺术传入的比较晚,因此很多接触声乐的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基本上都处于老师教,学生模仿的阶段,很少有同学会自己主动去探索新的演唱方式,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利用肢体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研究一些适合自己的肢体语言的表演形式并进行反复练习,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内容和想表达的感情用自己的肢体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自己的作品,真正的爱上声乐演唱。

3.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声乐演唱时,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因为每个人所擅长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声乐演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盲目进行学习,没有目标,墨守成规,而要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创编出不同的作品。

四、结语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要更深层次的去挖掘作品的精华,用更现代、更新颖的表现方式去理解作品和表现作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更多有关声乐演唱的作品。声乐演唱是一门复杂多元的学科,包括很多内容,天文、地理、科学等,因此我们要重视声乐演唱教学的模式,并有创造性思维,用于开拓新的声乐演唱教学领地,更好地把握时代的变化,将流行元素与声乐演唱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丁梦.声乐演唱与教学辩证观初探[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2]陆娅妮.声乐舞台表演模式的教学创新与实践——论情景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融入[J].艺术探索,2012(06):99-100.

[3]呼潇.探究音乐剧演唱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发展[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09):74.

[4]冯波.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四川戏剧,2016(05):137-139.

[5]王雪敏.声乐演唱技巧中表演感觉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音乐创作,2013(04):179-181.

[6]彭琦. 探讨将肢体语言应用于声乐演唱教学的有效对策[J].黄河之声,2016(15):39.

作者简介:吴宾,本科,副研究馆员,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声乐系主任,中国声乐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会长。

作者:吴宾

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 篇2:

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摘 要: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力度逐渐提升,学习艺术的人员数量也与日俱增,进而促使艺术教育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声乐演唱课程教学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其迅猛发展,也是有效提升声乐演唱质量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文章以声乐演唱课程教学为重要研究视角,分别从教育教学师资力量、声乐演唱的内容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三个不同的层面入手,分析声乐演唱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声乐演唱课程进行多元化的分析以及深层次的探讨,以提升声乐演唱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声乐演唱;师资力量;创造性思维

声乐演唱可以说是整个声乐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内容。由此,其在发展过程当中被赋予了非常多的内容与技巧。在声乐演唱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针对演唱形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声乐作品注入全新的活力,赋予声乐作品极强的生命力,使整个声乐作品更加生动。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则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握好整个作品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促使整个声乐作品被更有效、更系统地呈现出来。

一、声乐演唱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

声乐演唱课程具有非常特殊的表现特点。首先,在发展过程当中,其需要和语言以及编曲的整体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向外部传递出更为深层次的信息和内容。以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所形成的语言内容,大多都会和编曲相融合,形成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与平时的朗诵相比,更加具有音乐表现力以及节奏感。除此之外,声乐演唱内容和人类情感紧密相连,如果想要促使整个演唱表现达到顶峰,演唱者就必须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来打动周围的受众,这样的一种声乐演唱表现才能够真正凸显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声乐演唱课程教学需要依据学生声乐演唱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予以实施,其在发展过程当中还具有一种双重表现的重要特点,不仅仅是一门特殊的艺术表现,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化的表现内容。伴随着整个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声音演唱课程教学也在朝着一种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传统的声乐演唱是演唱者通过最为简单的一种演唱表现形式进行传达,直至今天,声乐演唱在发展过程当中得到了创新,不仅仅通过演唱予以完成,而且在发展过程当中也融入了一些特殊的舞蹈动作,促使整个表现手法更加丰富。

二、声乐演唱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声乐演唱课程教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并且通过创新性的思维不断进行拓展。但是,在整个声乐演唱课程教学以及实践的发展过程当中,教育教学师资力量、声乐演唱的内容以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方面依旧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而且在发展上表现得还不够完善。因此,应当将整个声乐演唱课程教学所独有的创新性思维以及实践性进行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不断从实践出发,对声乐的演唱、创新性思维等予以研究,构建形成极具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思维。

(一)教育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在整个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是学生学习中主要的引导者,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平高低对学生后期吸收質量以及最终的学习成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教师的综合水平特别重要。优秀的教师力量离不开创新性的思维表现内容,好的教师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具有自身所独有的价值,有不断前进的发展目标,而且还能够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分析,影响学生后期的创造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二)声乐演唱的内容不够丰富

声乐演唱过程大多都是由相关人员先编成特定的曲目,然后再通过演唱者进行后期的表演。但是,有一些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内容空洞,而且具有一种墨守成规的表现特点,不敢去轻易打破一些原有的、特定的规定,与传统内容相比出现很多雷同的地方。除此之外,声乐演唱课程没有通过相应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融合,很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进而存在一种滞后的发展弊端。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力度不足

在声乐演唱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每一个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都有所不同,所以后期的人才培养应因人而异。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多摸索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表现手段,并且在传统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之上进行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充分认识自己,有独有的见解,而不再是一味地通过简单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真正表达出自身独有的个性化演唱特点。

三、声乐演唱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一)不断丰富声乐演唱中的演唱风格

在整个声乐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演唱风格应当具有多元化的表现特点。而且在发展过程当中,学生还需要依据不同的演唱曲目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声乐演唱水平。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学习多种不同的风格,不然以后将在整个表演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声乐演唱过程当中的表演以及演唱大多是相互融合的,所以,教师应形成一种全面发展的声乐演唱课程教育教学表现模式,促使在整个声乐演唱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一定的学习内容。声乐演唱要不断融入一些全新的且具有现代化的风格,引进一些相对流行的特殊元素。教师应多去学习一些现当代比较流行的演唱风格,并且探索具有现代化且流行的音乐演唱模式,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促使学生适应各种不同的演唱风格,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不断提升课程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

教育教学队伍整体的综合能力需要通过加强培训、提升技能等多种形式予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者之间的交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在培训过程当中树立良好的目标以及前进的方向;其次,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声乐演唱作品进行理解,形成自身独有的演唱特点,并且对其中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最后,多多交流和沟通,通过教研活动、教学分享等手段,向不同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学习,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并且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不断优化声乐演唱当中的内容

在整个声乐演唱过程当中,每一种唱法都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技巧等,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演唱过程当中学习整个声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并且针对整个声乐演唱的内容予以创新,不能够一味地进行索取,需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汲取相应的经验,并且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融合,融入一些全新的现代化元素,促使演唱的内容更加丰富,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四、结语

在整个声乐演唱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更深层次地对相关的声乐作品内涵进行挖掘,运用更加现代化的、新颖的表现方式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并且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促进声乐演唱课程教学的创新,为今后声乐演唱课程教学研究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潘芳.声乐演唱与综合素质[J].艺术研究,2011(3):126-127.

[2]郑德芳.试谈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艺术教育,2010(5):66-67.

[3]张金辉.声乐演唱中的几个环节[J].美与时代,2006(8):68-71.

[4]李翊靖.论在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与必备条件[J].黄河之声,2017(24):130-131.

[5]刘媛媛.论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艺术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6(24):105.

[6]王成.声乐演唱中审美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J].戏剧之家,2017(19):67.

[7]罗仙泗.声乐演唱中艺术与情感的深入处理[J].戏剧之家,2016(19):96.

[8]林少杰.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探讨[J].戏剧之家,2015(10):214,216.

[9]马滨.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J].山海经,2015(23):132.

[10]刘家铭.谈声乐演唱艺术的特征[J].戏剧之家,2020(4):51.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作者:贺琳娜

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 篇3:

声乐演唱与教学理论的差异性探讨

【摘要】声乐演唱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成果,在数千年的声乐演唱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声乐演唱艺术也成为灿烂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声乐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声乐教学理论也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如今声乐教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较大实用性的博大精深的学问。应该看到无论哪种观点都是为了促进声乐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笔者针对这种差异性进行研究,浅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理论;差异性研究

声乐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是中国千年来的文化结晶,被传唱至今,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使得声乐文化丰富多彩,深受人们喜爱,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如今更是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但在这中间形成了两大派别,一方是以音乐演唱家为代表的声乐演唱派另外则是以音乐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声乐教育理论派。这两大观点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造成声乐界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矛盾重重,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声乐学科的发展,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相信大家在教学中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些有着优秀的嗓音,但却无法在声乐学习中显得很优秀,而一些显得平凡的且能在声乐学习中有突出成就,其实原因有很多,但就其主要进行分析,声乐教学的方法并不是适合每个人,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教学。相对于声乐演唱,声乐教学就是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声乐研究,以期培养更多的优秀演唱家。或许很多优秀的演唱家也是声乐理论的研究者,当然有些人可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演唱家还是理论研究者,这只是作者个人观点。

一、就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的差异性分析

虽说这两者存在差异,但是究其本质都是要促进声乐文化能够得到拓展,提高声乐文化影响力。只有对这两者的差异进行本质上的分析,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才能让二者相辅相成,促进声乐文化的发展壮大。

(一)声乐演唱主要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强调感性,声乐教育理论则是客观的研究,强调理性

不同的声乐演唱者在唱同一首歌时带给我们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才有了原唱和翻唱之分,因为声乐演唱是將感情通过歌声传递出来,引人共鸣。在心情不快时,听一首愉快轻松地歌曲会让我们忘记先前的不快,放松身心去听歌。为什么翻唱永远无法超越原唱?很简单的道理,原唱者的主观感受,是旁人无法体会的,歌声传递地情感是歌手发自内心的感受,这还与原唱者经历有关。举个简单的例子,一首歌无论是谁唱曲调都是一样的,因为曲子的音符是固定的。相对于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理论主要是帮助人么学习音乐,将人们引进音乐殿堂,畅游音乐世界,这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同样也是基础过程。所以要说差异性的话,就是一个是大众的,具有具有普遍性,另一个是因人而异,与众不同的,具有独特性。

(二)声乐演唱重心里感受,声乐教学理论着重表现为生理行为

这个差异看似抽象,实际上也很好理解。我们都知道唱好一首歌完全靠嗓音是不够的,真假音的变换,都需要同时利用声带、嘴型和鼻腔等器官协调发音,这是唱好一首歌的关键,也是一个真正歌手所必备的。这些其实说的就是声乐教学理论,它就是强调对这些器官的利用,来完成一首歌演唱。

但是声乐演唱则与之不同,虽然演唱同样是离不开对声带等器官的利用,但是在演唱时,每个人因演唱一首歌的感受不同,对声带的控制存在差异,这就变现为一种心理情绪,心理情绪的不同演唱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另外,每个人的因经验的差异,对演唱技巧利用也有着差异,同样会影响到歌曲的演唱效果,这也表现为心理感受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三)声乐演唱多表现为随性抒发,表现为自发、多变,但声乐教学理论则是严谨,表现为稳定,持久

声乐演唱不同于声乐教学,它主要是让人获得一种愉悦感,有人在心情不好时唱歌,消磨不快情绪,也有人在心情大好事唱歌,向周围的人传递高兴的情绪,带动周围的气氛。这种就表现的自发和多边性,特别是对于专门的演奏者,情绪直接影响水平发挥,只有在唱歌时自由灵活,才能将声乐演奏的完美,让听者享受声乐美。

声乐教学理论不是为了让人去享受声乐,而是去享受学习声乐的过程。学习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如何将声乐的美开发出来,给别人带来享受。正因为如此,声乐教学知识是通过长久的声乐知识积累、理论归纳补充完善,形成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理论来培养声乐人才。

二、如何将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完美的结合

其实大家都知道,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是声乐学科发展至今所演化的两个分支,因而在本质上都属于声乐文化,只是用不同方式来对声乐文化的进行发展探究。所以虽然二者之间差异性很大,但并不代表不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实现声乐文化的跨越发展。

(一)声乐学习可以循序渐进,交叉教学,逐渐融合

这是个关键而有很复杂的过程,两者之间差异很大,要想在教学中融合这两种方式并不简单。所以在教学中要慢,比如说先通过理论对基本知识讲解,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声乐演唱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带着学生去感受声乐演唱的美感,那种心灵情感的抒发,这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也让学生对声乐演唱有了直观感受。对于这个过程要长久的坚持,可能在开始效果不会太明显,但只要坚持,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学生会在无形中对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有很深的感受,更能够培育出完美的声乐人才。

(二)在结合声乐理论的基础上有着创新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任何事情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声乐演唱也是一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正如不同人读哈姆雷特一样有着不同的感受一样,不同的人声乐演唱也会有着差别,声乐演唱虽说是建立在声乐理论基础上,但并不是说要一成不变。它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抒发心灵情感,引起听众共鸣,这才是声乐演唱的目的。

三、对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研究的目的

分析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对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为了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行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结合分析,就是为了实现对声乐文化的发展。声乐学科分为两支,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声乐文化研究,深入分析,以期用这种方式推动声乐文化扩展其影响力,加深人们对声乐文化的了解。虽然,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性,但这并不能阻碍声乐的发展。主观感性和客观理性二者集合,做事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无论是声乐演唱还是声乐教学理论的核心都是声乐文化,这种差异性的产生主要是人们对声乐的研究方向的差异,导致结果的差异。在声乐学科的学习中,不同的人对声乐看法和喜好也是有着差异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创新,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一直存在,但二者不仅是属于声乐学科,其核心都是声乐文化,而且声乐演唱是建立在声乐教学理论之上的个性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只有掌握了这些共性的东西,才能让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及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5).

[2]程立涛.论加强“两课”教学理论建设的必要性[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S1).

[3]马云思.高校钢琴教学理论的对外借鉴[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

[4]赵金霞.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理论观点的差异性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5).

作者:张竹

上一篇:城市调研报告(3篇)下一篇:电力设备预防性管理论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