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心理学研究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第一篇:心理学研究论文

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

摘 要:生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取向,它在方法论上倡导将交互作用原则作为主要研究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主张实际生活环境的研究原则、多元方法选择原则、多元交互解释原则,这些原则带来了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交互作用原则;研究模式

生态心理学是20世纪中期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三十年来,这一运动对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态心理学,简言之,就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中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该定义中就包含它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改造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研究对象,它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环境这个统一的系统,而不是单纯从人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二是研究方法,“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的主张。而这两个方面的改造理念都包含在生态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之中,并且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引导下,在生态心理学近几十年的具体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几种具体的研究原则。这些原则使得心理学研究模式发生了新的转向。

1 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交互作用原则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分离的两个方面的东西,如行为和心理、行为和环境,在本体论上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对子,因而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离地研究和解释。因此从方法论上,生态心理学家把交互作用原则(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作为首要原则运用于他们的研究之中。隆巴尔多在《知觉者和环境之间的交互性:詹姆士•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的演化》一书中,开宗明义指出:“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的中心观点就是交互作用的原则。”并且还阐述了交互作用原则的三个重要含义:1) 动物(包括人)-环境交互作用不仅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是生态心理学的中心原则;2)生态心理学中“生态的”的含义是指动物-环境的交互作用,它能最突出地反映这种新取向与传统取向视角的根本转换:从一种人和环境的二元分离到人-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视角转换;3) 有机体和环境都是生态系统,它们的组合也是生态系统[1]。

交互作用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则,为生态心理学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以及进行具体研究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导思想。

1.1 关于研究本身的原则——在实际生活环境中研究的原则

由于生态心理学认为动物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脱离动物的生活环境来研究动物和动物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是20世纪初传统心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动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原则是作为如何定位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而在实际生活环境中研究的原则就是在研究方法上与之呼应的原则。

传统心理学为了使自己与位于自然科学前列的物理学等学科保持一致,从它们那里挪用了严格的实验方法,而不管这种方法是否完全适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虽然实验方法为心理学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使得心理学在自然科学界受到了瞩目,但是严格的实验室设计和程序肢解了人在生活环境的鲜活性和真实性,使得这种研究远离了心理学应面向现实生活的研究目标。这一点正是生态心理学家集中火力批判的地方。奈瑟认为传统的信息加工取向对人类认知的揭示不令人满意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基本范式将认知完全置于背景之外。他进一步认为典型的信息加工和认知实验是在争取方便而不是“真实的”的环境中发生的。因而,奈瑟呼吁一种生态心理学的认知科学,这种认知科学研究认知行为发生的背景,还有与这个背景联系的行为和过程[2]。

在实际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为,包括研究宏观环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例如,生态心理学已经展开研究的认知行为包括:1)说话和交流行为;2)早期生活经验的记忆行为、见证人的记忆和酒精对记忆的影响;3)日常计划和社会行为;4)日常任务行为,如阅读的行为;等等。这种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内学者张风琴等人也认为目前“新兴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充分地反映了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必将走向一条整体生态多元化的研究道路”[3]。

1.2 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则

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1期易 芳等 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1.2.1 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

实验室研究从诞生起,一直备受大多数心理学家的欢迎,其原因是实验室研究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控制手段,能够精确解释事情的因果关系,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行为。但是由于它的人为性,严重与真实生活脱节,因而也遭到来自主流心理学内部和外部的众多批判。生态效度正是主流心理学内部的心理学家接受了生态心理学思想,为了改善实验研究而提出的一项检验指标。

正如卡鲁扎(J.Karuza)所形容的“生态效度的概念有一个漫长而令人尊敬的历史”[4],生态效度最早由布伦瑞克提出,当时它所用范围还是很有限的,他多次定义生态效度,最后把它界定为预测某一刺激或提示线索是否可靠的指标。后来的生态心理学家如布朗芬布伦纳和奈瑟等人都先后对它进行了更广义地阐发。例如布朗芬布伦纳把它界定为:“在一项科学研究中被试经验到的环境具有被研究者所假定的特性的程度”[4]。这个定义强调一种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背景。奈瑟将生态效度界定为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这个定义强调一个理论或实验研究的实用价值。这两个定义实际上包含了生态效度的两层相互关联的含义,前一层含义是后一层含义的前提条件,后一层含义是前一层含义所要达成的目标:即如果要使得一种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那么对于实验室研究来说,实验设计中的情境就要与真实环境的情境高相关,或者说一种研究的情境要包含一种真实环境的主要特性,而且在这种实验情境中发生的心理或行为在特定的真实环境中是典型性的。生态效度是基于对实验室的反思提出来的,但是不意味着野外观察就不要生态效度。生态心理学认为生态效度对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和野外观察研究都具有同样的意义。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改进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与自然研究结合起来。

1.2.2 多元方法组合原则

一些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者不满实证主义框架下的严格实验设计惟我独尊的地位,提出一种多元方法组合的研究取向。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效度的提高或主观经验的评估这个目标不能用单一种方法达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种类的研究中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多元方法,当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能够完成所有的要求时,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组合有助于接近这个目标。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同样一种研究可以采用多种研究设计:跨区域设计、纵向设计以及准实验设计等等。在数据收集上也有很多方法,例如行为样本记录法:对某一个目标被试一天之中的活动作最原始最详尽记录的方法;经验取样方法(ESM)[5]:它使用信号器随机让被试报告他的日常生活中某一个特定时间的行为和思想;自拍法(autophotograhy)[6]:它提供了一种现象学的、主观的方法去获得自我概念与实际社会和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观察,在这种方法中,被试对与他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环境进行拍照;等等。

总之,研究方法的选择尽可能适合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态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组合原则不特别推荐某种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荐将某种研究模式作为一种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术的组合。

1.2.3 关于研究的解释原则——循环或多元交互解释原则

交互作用原则还包含着对行为主义单向的因果解释原则的拒绝。单向的因果性包含着独立的原因和依随的单一效应,而交互性则包含着原因和效应的相互依存性;单向因果性包含不连续的事件,而交互性则包含着整合或一体化的事件。生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反射弧假设就忽略了刺激对反应的相依性,切断了刺激与反应的连续性,破坏了刺激与反应的协调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则不仅站在二元论的对立面而且站在单向因果理论的对立面,它主张在解释心理学现象时打破这种单向因果模式。

2 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生态心理学运用交互作用总指导原则,试图引导心理学研究模式做一些改变。

2.1 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或者说研究对象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搜寻者转向,更加关注现实性的心理现象)

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的心理学思想基本上关注人的各种心理官能是如何认识世 界的,试图通过哲学的思辨来揭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真实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即所谓的“形而下”的问题不加注意。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现代科学思维又把心理学领向了实验室中人为任务的研究,实验心理学把人的心理首先假定为人人是一样的,没有个体差异,力求通过实验来发现具有普适性的心理规律。所以真实生活中带有个体特征或具有情境性的心理现象不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范围。生态心理学研究通过强调对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关注,使得心理学研究者的目光投注在真实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心理现象。

2.2 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

在实验室研究中,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研究是它的根本任务。这种心理学被布伦瑞克称之为“被包裹的”心理学。心理学的原理都是由一些生理学或计算机术语所构成。这种心理学势必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完全回答各种心理现象在真实生活中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在与人的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社会心理学中,这种仅从有机体(人)生理因素或内部因素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现象的做法不符合社会心理学学科特征。因此,社会心理学也是产生生态心理学的适合土壤之一。勒温、巴克和布朗芬布伦纳等人都在纠正这种偏向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研究证明:将群体行为和心理及其发展放在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中考察的可行性,并且这种研究能解释不能用人的心理内部机制解释的问题和现象。例如,布朗芬布伦纳就认为心理过程必须看成是系统的特征,而在这个系统中的个体只是一个成员。他又说“我提供了一种新的取向,这种取向关于发展着的人、环境和两者之间的进化作用的概念是全新的”[7]。生态心理学不仅仅适用于社会心理学,它已经是作为心理学的一种普遍趋势在发展。例如,作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出现的“自我”这个概念,在生态心理学家那里,被他们称之为自我生态,并被理解为由他人、供给物、背景以及持久的社会经验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个自我既塑造这个生态系统又是它的产物。由于把发展和变化理解为发生在这个自我生态之中,因此对自我变化和发展的解释,不仅涉及个体内的因素而且还涉及包围个体的周围物,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自我概念的中心动因[8]。

2.3 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

现代主流心理学由于过分推崇科学的实证主义精神,把科学的因果定律作为检验一个理论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以因果关系分析的水平作为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一般来说,如果一项研究的变量及其因果关系明确,就认为该研究具有较好的效度,其层次水平也比较高”[9]。而影响因果关系分析水平的重要因素是这项研究的理论模型设计得如何,换句话说,是否能有效排除无关因素和把握关键变量。至于这项研究的模型设计是否建立在对真实环境中发生的行为的考察之上以及实验能否很好地解释真实环境的现象,却不被重视,即不考虑实验的生态效度。在历史上,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赫尔,他企图通过严密的假设-演绎方法来建构一个关于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普遍的、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模型。赫尔的理论模型在推导过程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这种理论的前提假设上,实验本身的逻辑性不能代替解释的有效性。布伦瑞克、布朗芬布伦纳和奈瑟等人认为生态效度的实验研究能更加有效地解释真实生活的现象,而要使得实验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的有效做法就是与自然主义方法结合,而使用自然主义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究真实环境中的个体与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多方向的交互作用,为实验室设计提供有效的研究任务,也为理论解释提供更加多元的途径。

2.4 从对纯粹事实(是什么和怎样)的关注转向对事实与事实的价值(功能性的)融合的关注

纯粹事实的关注是心理学从自然科学那里继承过来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铁钦纳明确提出心理学研究“是什么”的心理学,机能主义是研究“为什么”的心理学,而前者才是正统的心理学,后者是心理学的应用。生态心理学认为这种分离导致了心理学研究脱离现实生活,任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存在与功能都是相统一的,因而在追问心理现象是什么和怎样发生的时候不能回避对其功能的考察。在吉布森的知觉理论中,对知觉发生机制的解释是建立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交互作用之上,即不同的有机体对环境的信息(可获得性)的侦察是与它所特有的生活环境相联系的。例如,生活在黑暗中的蝙蝠能听到超声波(环境的一种可获得性),但是人却不能侦察到这种环境的特征,人的耳聪目明是针对人类的生活环境而言,换句话说,有机体的心理和行为是在具有物种典型性的环境中发生的。盲人能通过脚步的声音准确地区分客人的身份,这也是他对他所特有的环境适应性的表现。知觉的这种分化就是不同有机体对不同的生活环境逐渐适应而形成的,这种进化而来的知觉对于有机体的生存具有特殊的价值。

2.5 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

心理学在其独立之初,为了心理学的科学性而努力,因而竭力地保持其学科的 独立性。任何离开正统心理学所规定的研究模式的尝试都被他们视为离经叛道。按照科学模式建立的心理学,它严格遵循科学认识事物的规律:对事物进行分析、剖析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分析性思维成为心理学主要的思维模式,与这种思维模式相联系的观点有客观主义、元素论和定量分析。生态心理学家看到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因此,生态心理学家积极推荐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在具体的生态心理学研究中,与这种思维模式相联系的观点有整体论、实验研究与自然主义研究相结合的观点、个体特质研究和一般规律研究相结合的观点以及多元方法组合的观点等等。

3 结语

在生态心理学研究原则指导下,心理学研究模式既强调研究的真实性、又重视研究的严密性;既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又重视研究的差异性。这样,既保留了主流科学主义在心理学研究模式中的积极作用,又祛除了它所带来的弊端,如方法中心论、普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等等,同时又使得这种研究模式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如多元方法论、心理现象的情境观、对事实价值的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心理学研究模式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峙和分裂。这种在生态心理学研究原则指导下的研究模式转向也与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综合化和多元化趋势相暗合,因此,从学科发展的意义上说,生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模式的一种新取向。

生态心理学,由于其方法论以生态交互作用为特色,它带来的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正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领域获得研究者的青睐。生态认知心理学就是生态心理学在认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运用和深入,国内有学者把生态认知心理学的理念运用于网络游戏教育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中[10],对于现行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学者试图将生态心理学的理念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衍生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生态学习论,以期展现学习的整体、多元的面孔[11]。而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以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论为代表,从生态心理学角度对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观点[12],引导发展心理学在生态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生态心理学在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发展态势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与心理学的实践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取向必将符合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Lombardo T J.The reciprocity of perceiver and environment:the evolution of James J.Gibson’s ecological psycholog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87.3-4.

2 Shlechter T M,Michael P Toglia.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science.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3-4.

3 张风琴,等.生态学视野下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109-114.

4 Karuza J R,Zevon M A.Ecological validity and idiography in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science.In:Shlechter T M,Toglia M P,Eds.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science.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88-104.

5 Hormuth S E.The sampling of experiences in situ.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6,54:262-293.

6 Ziller R C,Smith D E.A phenomenological utilization of photographs.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hchology,1977,7:172-185.

7 Bro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 by nature and design.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81.3.

8 Hormuth S E.The ecology of the self:relocation and self-concept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2.

9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7.

10 朱敬东,张晓曼.基于生态认知心理学的网络游戏学习设计.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8.

11 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一种审视学习的新视角.心理科学,2006,29(4):913-915.

12 候凤友.社会生态系统论心理发展观述评.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12):40-41.

作者:易 芳 俞宏辉

第二篇:积极心理学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源于心理学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更强调心理学中的积极作用,且该学科已被应用于教育、医学等众多领域。在教育方面,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性研究较多,已经总结出了其许多积极性作用。因此本文主要进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探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

美国学者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认为要用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提升人的幸福感、快乐感,促使人们更乐观地对待生活。如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促使学生勇于面对各种难题的挑战,进而促进学生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学

20世纪末,人们对于自身潜力、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期望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实现心灵的安宁、生活的和谐幸福,积极心理学由此萌芽、发展。该理论强调以普通人正常的条件下的自我发展,以及生活天赋等各方面潜能的开发。由此发挥出心理学的3项基本使命,即精神疾病的治疗、丰富人的生活和培养天赋。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就已初具雏形,之后开始在治疗领域大放异彩。但当时主要侧重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如离婚、性虐、死亡等心理障碍群体。在治疗心理疾病的实践中逐渐演变成为针对受害者的一门学科。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应该扩大,不止用于治疗心理疾病等方面,还可以在挖掘人的潜能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由此,心理学开始不再成为健康、疾病专属学科,还应涉及人的成长、爱、教育、娱乐等领域。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改变学生

(一)体验成功,增加自我效能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观察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他们由于学习能力较弱、不善于交流、常常被批评等原因,产生了自暴自弃的现象,对自己灰心丧气。针对这种问题要促使学生尝试突破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体验成功,这样能促使学生增加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变问题行为。一名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很枯燥,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便消极对待语文作业,学习积极性不强。针对该问题,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其实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很像行书,写作业的时候如果能用这样漂亮的字,作业也会增色不少的。”这话语让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此后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的书法竞赛中,鼓励学生阅读古诗词作品,并用书法展现古诗词,参加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进一步增加了自我效能感。此时他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若能用漂亮的书法写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是不是更有意思呢?”这样便促使学生尝试展开写作活动。渐渐地,学生对文字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对自己将要进行的事情进行预测或判断,积极心理学认为当某一个个体产生习得性无助后,面对同样的事情会产生消极的预判。此时要利用小学生的争强好胜之心,引导学生参与竞争,在其最近发展区内体验成功,久而久之就能产生积极的自我判断,从而改善问题行为。

(二)榜样引领,学会乐观分析

学者弗雷的里克森认为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的行为资源,帮助个体建立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促使其行为变得更有创造性。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为了转化这种问题行为,要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用榜样引领,鼓励学生积极乐观地分析问题,挖掘学习的动力,从而转化问题行为。有学生语文、数学的学习成绩都很差,该学生認为长大后可以像父母一样去打工,一样能赚钱,所以对学习缺乏兴趣。此时要利用榜样进行引领。榜样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让学生阅读一些农民工创作的文学作品,了解一些工人参与技术改革的新闻,促使学生认识到打工者也需要有知识。还可介绍该学生来到校园网的“个人风采”栏目,让学生看到一些和自己家境相似的学生都在上面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榜样的引领促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乐观地分析:“其他人都能做好,我应该也能做好。”该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积极向榜样请教学习方法,进而转化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给学生搭设自我展示的平台。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积极心理学,快乐教育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快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改变学生以往对快乐的认识,探寻学生快乐地本真。

(一)教授快乐,改变学生的悲观风格

教授快乐,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快乐,快乐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而且要教授给孩子习得乐观的技巧,还要帮助孩子在无形之中逐渐习得乐观的解释风格,这是一个复杂的,也是一个见效非常缓慢的过程。教授快乐根据目前的科技水平,或许无法任意修改孩子的基因,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却可以改变对孩子的批评方式,认真了解每个孩子的悲观经验,在恰当的时候加以正确的引导,重新给予孩子具有掌控感的经历,使孩子对自身有更清楚地认识。那么该如何教授快乐,根据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所提出的峰—终理论可以了解到,当个体在回忆过去某段愉悦或快乐的记忆时,我们的记忆将会受到两个特殊时段“高峰”或“结束”时个体主观感觉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有选择性地忽略,而且尽可能多地提取这个过程中快乐的因素,对高峰时刻以及结束时刻的主观性、悲观性的总结评价信息,进行客观化、以及乐观化的信息重组,对整个过程赋予新的、积极的定义,以消除悲观的经历对我们目前生活造成的影响。

(二)学习快乐,培养学生的乐观风格

爱(幸福)需要努力,需要深思熟虑,需要彼此不断地沟通,甚至需要一些可能看似笨拙的行为才可以得到,而不仅仅是因为幸运就可以得到。而培养学生的快乐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并在快乐学习中逐渐改变自己。快乐在积极心理学中可以看作是很微妙的一个积极元素,通过对不同层级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快乐习惯,培养学生的乐观解释风格。

结束语

在当下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一定要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理因素,用积极力量促使学生实现心理自愈,从而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韩晔,许悦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二语写作学习的情绪体验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以书面纠正性反馈为例[J].外语界,2020(01):50-59.

[2]李畅.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12):155-156.

作者:邢彩花

第三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文章介绍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阐述目前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它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肯定它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传统主流心理学;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组织系统

[作者简介]魏艳丽,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吴荣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

[

[文献标识码]A

[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西方心理学近10年里出现的新的研究取向之一,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这一思想给以“心理问题”为研究重点的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逐渐在心理学形成一场运动,波及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首倡者是前任APA主席Seligemart及其搭档Cmkzentmihalvi.1997年Sehgeman就任APA主席时就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1998年,他在APA大会上的发言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行动的号角。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是在Seligeman和CsikzentmihalD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2002年,Snyder和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正式出版宣告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独立。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有关生活意义的研究。二战时期这种研究被迫中断,直到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为现代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为了能跻身于主流的心理学领域,否认自己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从两者的理论主张上不难看出它们的渊源关系,两者都重视人的积极层面,几乎拥有相同的研究主题,如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马斯洛称为健康人格)等。积极心理学努力发动每个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这与人本主义“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观如出一辙,都强调当事人的自助变化。直到2002年以后大多数积极心理学家才被迫开始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渊源。

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建构主义主流方向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此外,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的初级预防和增进健康运动也被认为是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的两个先驱。

(二)现实背景

当代科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心理学就被赋予了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发掘并培养人才。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研究心理问题,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在这种理论取向的指导下,传统主流心理学把重点放在了“心理问题”上,致使传统主流心理学被误认为是“病理心理学”、“消极心理学”。

无可否认,传统心理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发现了许多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但是没有心理问题并不等于心理健康,而且就目前来说,虽然我们处于和平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这些问题和现状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心理学存在的问题,把心理学长期被遗忘的两个使命重新提上日程。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消除人的各种心理问题,致力于使社会成员变成普通的正常人。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仅是要探讨如何调动人的积极品质去克服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下的“普通人”如何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潜能,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e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二)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这也是Seligeman1998年主持的艾库玛尔确定的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内容。

1.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subiectavewell-bmng)、快乐(happiness)、爱等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情绪与个体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上。

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拥有的生活状态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所持的一种肯定态度。主观幸福感高的人会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的重点大都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如生活事件、人格因素、金钱观念、文化、健康、社会支持以及信仰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比较快乐人与不快乐人在社会信息加工上的不同,还有快乐与收入水平、亲密的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的关系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从跨文化的和时代变迁(进化)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

有关情绪与健康领域的大多数研究都偏重于

消极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而对积极情绪是如何增进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多。B.L.Frednk(1998)提出了心理恢复力(psychology resilience)的形成理论:拓展—构建理论(broaden-and-build)。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扩大了个体瞬间的知——行(thought-action)能力,并帮助个体建立和增强从身体、智力到社会和心理的资源。该机制使个体在面对消极情绪情景时,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的情绪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情绪扩大机制提高个体心理恢复力,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近来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有助于预防疾病和患病者的康复,积极和消极情绪都与一种免疫抗体分泌S-LgA的水平有关,积极情绪状态可以相应地提高免疫系统的活动,而消极情绪则相反。

2.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乐观的人总是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Sehgeman在“习得性无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习得性乐观”的观点。有关乐观的研究最多的是Pe-terson,他研究了乐观主义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复杂关系,把乐观人格特质分为“现实性乐观人格”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在一定条件下,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对人的生活、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会使个体无视现实中所存在的各种危险,从而产生乐观偏差。

3.积极的组织系统

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如建立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国家法律法规,还有积极的小系统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还研究造就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和发挥的环境因素上。许多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更多的是来自培养而非与生俱来,天才儿童的产生与其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培养方案,比较著名的有Sternberg等人依据创造性投资理论提出的发展创造性潜能的12种策略:鼓励假设性的质问、允许含糊和不明确、容许犯错、鼓励他人对问题进行定义或重定义、对创造性的想法和产品进行奖励等。

三、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很短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此外,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第二,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第三,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第四,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上存在困难。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happmess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

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它给心理学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使心理学致力于使社会人变成正常人上升为使普通人过得更幸福。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的许多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

作者:魏艳丽 吴荣先

第四篇:积极心理学发展研究

摘 要:积极心理学最早兴起于美国本土,20世纪末至今一直受到诸多关注,对整蛊王心理学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对积极心理学产生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对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意义、不足及其展望作出描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评价与展望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可追溯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幸福感、自我实现以及关注潜能等,这些方面与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积极层面是一样。艾库玛尔会议由赛里格曼提议召开,标志着积极心理学运动拉开序幕。会议确立了积极心理学所要研究的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积极情绪体验,主要研究主观幸福感。第二部分对积极人格特质进行分类。第三部分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涉及从小系统家庭、社区到大系统学校、社会等怎样“运转”才能更有利于积极人格的形成。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 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

(一) 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也就是正性情绪体验。认知理论的观点认为积极情绪是一种正性情绪感受,是在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或者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产生。研究者重点关注主观幸福感,它在积极情绪体验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相关研究表明个性特点,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社会关系以及经济健康状况等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由高/低水平,正/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共同构成。积极情绪扩建理论观点指出积极情绪能够扩展人们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个体反复体验积极情绪便能增加心理弹性,社会关系也得到提高从而增进主观幸福感。

(二) 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建立的基础,李金珍等人认为个体的积极人格形成是各種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激发和强化的结果。心理学家们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已有24种,较有影响力的有自我决定性。自我决定性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发展能够有适当的选择和坚持。自我决定性的形成包括先天学习、创造以及好奇本性这三个方面。Peterson早期研究就表明高乐观主义者更倾向于拥有好的情绪和生理健康,更易于成功。

(三)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对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是心理学家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塞利格曼经过长期校园纵向研究发现,在学校开展幸福教育能够有效降低学生抑郁,提高幸福感;在家庭方面,他指出亲密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它能让家庭成员体验到幸福。

二、 积极心理学的评价与展望

(一) 拒绝承认研究内容是早期相关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情绪体验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它的研究涉及面很广。积极心理学家们却未曾主动提及这是社会心理学早期的研究对象。然而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态度更是极端,一开始极力否认其对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作用,想要因此标新立异,确立独立地位。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苛刻的批判传统心理学。人类的消极情绪具有保护生存的重要意义,是在应对威胁的环境中进化而来与特定的行为倾向密切相关。殊不知适度的消极情绪让个体免于受伤害,有利于生理健康。

(二) 具有一定的话语霸权

积极心理学就是由权威所倡导和发起的,积极心理学的这些观点和心理学家的权威性相结合,这些观点也就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积极话语霸权”。

(三) 缺乏纵向研究

2001年积极心理学正式成立,短短十余年和传统心理学相比是缺乏让人信服的纵向研究成果的。积极心理学还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方面,实践方面的研究不足,这也体现了它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四)研究对象上存在的不足

Diener主持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且取得重要成果,但是该项目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研究过程也存在“白人价值观为主”的取向。

(五) 积极心理学的展望

可以说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并不是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帮助普通人生活更加幸福和发现并培养天才这两个使命又得到重视,它使得心理学变得更加完整和平衡。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灾后重建等方面都有应用,在临床实践、家庭治疗、个性塑造等方面也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从而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改变了人们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心理学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虽然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日趋重要但是要想取得更深入更广泛的发展就必须更加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发挥已有优点,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寻求人类的终极关怀是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43.

[2] Lazarus R S. Emotion and adap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114.

[3]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r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 Bull, 1999,125(2):276-302.

[4] 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the Broz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218-226.

[5] 李金珍.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6] Peterson C.The future of optimism[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44-55.

[7] Martin E.P.Segeliman el al. Positive Education: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Intervention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Vol.35, NO.3, June, 2009,293-311.

[8] 张洪国.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综述[J].理论研究:110-111.

[9] 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10] 任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14.

作者:连双玲 马利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它旨在研究和利用人类美好品质,建立积极的情感和制度,最终使人走向幸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Seligeman 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最早的倡导者为美国心理学家Seligrnan。

1 积极心理产生的背景

二战后,由于战争造成的伤害,美国的心理学把重心放在了评估、治疗精神疾病等方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人们意料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反,人们感到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以及精神上的空虚。大多数心理学家的都在致力于研究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心理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之一——使所有的人生活的更好——似乎被遗忘了。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eman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他的影响大力宣传他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Seligman竭力主张将将积极心理学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由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项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迅速展开。

2 研究范围

Selige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理解和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及意义,而变得更幸福”。他认为幸福就要:愉快的生活、充实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研究就是围绕着幸福的三个方面为目的进行的。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力量具体包含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组织制度。

2.1 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包括了很多方面,主要有主观幸福感、满意和满足、充实与快乐、希望与乐观等等。

主观幸福感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首要的位置。美国心理学家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它由三个方面组成: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积极心理学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待过去如果能做到满意或者满足,即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每个人对生活的满意点不同,对待同样的事情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满意点越低越容易满足。过去的生活经历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坎坷、挫折,也会有开心快乐。面对人生的诸多不幸,我们应该坦然接纳,因为我们无法拒绝。积极心理学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做是幸福的因素之一,这也是对待现在的一种积极体验。所谓的投入的生活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心理状态。快乐是积极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积极体验的一种。在积极心理学创立之初,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影响快乐的外在因素的小组。研究发现影响快乐基准线的外在因素包括遗传、生活条件和自身所从事的自发性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并不否认甚至非常重视内在的修为对快乐的作用。“转向内在,最重要的是不再强求外在世界符合自己所愿”就会得到快乐。希望与乐观是对未来的积极情绪体验。Peterson研究后得出结论高乐观主义的人倾向于拥有更好的情绪和生理健康,更有耐性、更易于成功。刘易斯和克里沃。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发现具有高希望并能采取适当应对策略(如主动与人交流,参加娱乐活动等)的孩子明显比其他孩子更少焦虑情绪,并且生活更积极。

2.2 积极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人格的研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积极的人格特征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因为对兴趣和才能的研究随处可见,他们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2004年,塞利格曼和彼得森出版了《优点的分类》一书,旨在制订一本可以检测出人格优点及美德的诊断手册。塞利格曼把人格优点定义为:能表现、执行并培养出某种美德的方式。研究者找到了几乎所有文化里都认同的人类的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慈、公正、节制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人不必始终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却可以全身心投入,发挥自己的优点,就能培养出各种卓越的能力,原本的苦差事也就不再叫人那么痛苦。

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理论没有被实证研究,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此外,人格理论过分强调外在品质的培养,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品德培养,这也受到了许多质疑。

2.3 积极的制度(positive institution)

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起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制度。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既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个体积极体验的直接来源。积极心理学在社会制度方面主要研究了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和学校等。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显示了一个国家人民幸福指数跟经济状况并不成正比。国家的发展不仅仅应该只重视GDP的增长,同时也要把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在制度的研究上,积极心理学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校和家庭方面。Seligeman的研究团队曾专门花了近15年的时间在学校追踪研究幸福教育的结果。研究证明在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可以成功减少学生的抑郁,提升快乐。积极心理学对家庭的研究主要从增加家庭幸福感方面来进行。它认为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对幸福感体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更多的理论需要提出和实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3.1 现状

积极心理学从二十世纪末诞生至今已有十余年。世界各国的学者纷纷加入介绍和研究的行列,积极心理学因而也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与推广。有关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专著也被纷纷推出,这些书总结了他们的发现和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宾夕法尼亚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心理学大会,邀请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心理学家们在美国的一些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受到学生的喜欢和热捧。美国心理学家们正在中小学展开实验,教授幸福课,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在我国国内,也有很多教授学者关注着积极心理学的进展,并不懈的做着相关的翻译和研究。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他们了解积极心理学,并在生活和工作用其理论和成果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在国内,由于对其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做的更多的是介绍和研究其理论意义,很少见其被应用于实践,尤其应用于教育界,更不用说大规模的推广了。

3.2 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和受到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人们日益重视精神健康的时代,积极心理学的促进幸福的主张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意义主要表现的以下几方面:

(1)积极心理学是对已有心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之前,多数心理学家把视角放已经产生的问题上,而很少关注如何预防问题的产生,同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从消极的角度解释它们。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性里的优点和积极的东西,利用优点克服困难,这也应了中国成语:扬长避短。克服缺点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很多人不得不宣告失败,而发挥优点的过程却是快乐和幸福的。当然积极心理学并不否定病理性心理学的作用,它只是帮助心理学界重新找回被遗忘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德。

(2)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博采众长,既有实证,也有继承和学习前人经验性的、过程定向的方法,很好的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积极心理学并不把自己看做是对过去心理学的一种代替,而仅仅看作是对已有心理学的补充,因此它不会排斥利用已有的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服务。

积极心理学既是继承,又是创新。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有着同样的主题,但它提出了主要培养人的积极方面和人本思想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在东方文化里寻找契合点,充分肯定佛教里某些思想对人的意义,如冥想、瑜伽等。这种中西文化包容的思想更易于被接受和认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让心理学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我们的生活也会随着它的深入人心而变得更丰富多彩。

作者:董娟波

上一篇:学校网站设计论文下一篇: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