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帝国崩溃后的欧洲国际关系——浅析维也纳体系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 战胜拿破仑的欧洲各国封建君主齐聚奥地利王国首都维也纳, 在俄、普、英、奥四大国的主持下, 同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缔约, 由此, 维也纳体系出台, 它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之前的一个全欧性的战略关系格局, 由于此时欧洲列强所倡导的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从而也使维也纳体系本身又具有一种世界性质。这一体系对其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外交原则的确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 具有重要意义。

1维也纳时代的到来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充满了复杂性和戏剧性。1812年, 由于俄国公然违抗拿破仑对英国大陆封锁的法令, 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远征俄国, 却在莫斯科遭到惨败, 帝国开始崩溃, 1814年3月31日, 10万反法联军攻占巴黎, 拿破仑退位, 到1815年, 帝国最终瓦解, 至此欧洲在国际关系格局方面进入到维也纳体系时代。

1814年10月1日, 欧洲各国君主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 纷纷派出代表, 齐聚维也纳, 召开了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持的国际会议, 目的有四:1、商议法国赔款事宜;2、消除法国革命思想的影响, 以维护欧洲大陆原有的封建秩序;3、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 重点在欧洲大陆;4、防止和镇压欧洲新的革命。虽说与会各国在对抗拿破仑时, 尚能同心合力, 共赴患难, 但此时共坐在会议圆桌旁, 却又各怀如意算盘:首先, 俄国企图树立其在欧洲的霸主形象, 为阻止反俄同盟的形成, 故不主张过分削弱法国;同时, 俄国还积极要求对外扩张, 试图独吞波兰。其次, 普鲁士的目标是扩大在德意志的领土, 为削弱其身边的对手, 提出瓜分法国, 但却遭到与会列强的反对, 故同俄国达成妥协, 互相支持。第三, 英国, 其核心目的是谋求海外霸权;为达成其外交策略中的“欧洲均势”, 在会上也反对进一步削弱法国;同时, 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英国竭力主张加强设立屏障:反对俄国独吞波兰, 支持波兰独立、要求将比利时并入荷兰。最后, 是奥地利王国, 其在反对俄国的立场上与英国的利益相似;同时, 它还反对普鲁士王国的过分扩张。以上四国, 把持了维也纳会议的进程。

与会的法国代表是时任波旁王朝外长的夏尔-莫里斯-塔列兰, 此人是近代法国著名外交家, 先后为六届政府所重用, 从1789年大革命时期的制宪会议直至1830年路易-菲力浦时代, “在无数次的政治风暴中, 他支撑着他的瘸腿, 平衡着法国, 平衡着欧洲, 同时也平衡着他自己” (1) 。会议中, 塔列兰巧妙地提出了“正统主义原则”, 即是支持恢复法国大革命前各国王位及状况, 塔列兰提出此项主张的实质是恢复波旁王朝时期的法国, 即恢复1792年以前的法国疆域, 巧妙地避免了列强的瓜分;同时塔列兰敏锐的捕捉到会议四巨头间的微妙关系, 并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 竭力寻求奥、英的支持, 三国签定攻守同盟, 共同对付俄、普, 从会议结果来看, 塔列兰的外交策略是成功的。

整个会议期间, 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 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 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首相卡斯莱尔、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在幕后决定, 许多决定是在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 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 (2) 。由于各大国各持己见, 争吵不休, 会议进程受阻。1815年2月26日, 从法国传来惊人消息:拿破仑成功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并于3月1日进军巴黎, “百日王朝”建立 (1815、3、20-6、22) (3) , 至此, 争吵不休的与会列强迅速妥协, 于3月13日签定了《最后总决议案》 (也译为《最后议定书》) 。

《最后总决议案》达成了如下规定:

(一) 恢复欧洲封建君主的统治:法、普、西 (班牙) 、葡、瑞 (士) 、罗马教皇国等。这是法国外交政策、塔列兰“正统主义原则”在维也纳会议上的胜利。

(二) 关于对法国的处罚:

1、赔款总计7亿法郎

2、领土被限制在1792年之前的疆域;东北边境的17个城堡由反法联军占领3-5年, 并监督赔款的实施

3、军事上, 法国交出其所有海军

4、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在法国周围建立屏障式国家:扩大瑞士领土, 并承认其永久中立;将比利时并入荷兰, 由荷兰国王统治, 合称尼德兰王国;扩大撒丁王国的领土

(三) 在中欧, 恢复德、意境内的封建君主统治, 并维持其分裂状态;奥地利王国放弃波兰, 获得伦巴底、威尼斯为补偿;普鲁士放弃华沙公国部分领土, 获得撒克森王国五分之二的领地及德意志的其它地区 (包括经济最发达的莱茵区和威斯特伐利亚) ;俄国获得华沙公国十分之九的领土, 同时获得了芬兰和比萨拉比亚。

(四) 英国, 获得大量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外殖民地:好望角、马耳他、巴哥、圣路西亚、毛里求斯、开普敦、锡兰 (斯里兰卡) , 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 巩固了海上霸权

(五) 北欧:瑞典放弃芬兰, 获得了挪威;丹麦放弃挪威, 获得德意志北部的两个小邦国:荷尔斯泰茵、石勒苏意格

(六) 《最后总决议案》附加了《特别条款》, 确立了边界、河界等划分国家领土的国际规则, 如中心航道线、分水岭等。

至此, 以《最后总决议案》为核心的, 包括《特别条款》、《外交代表等级条例》等一系列附件性质的文件, 最终构成了维系欧洲近百年时间的维也纳体系。

2强权政治体系

维也纳会议后, 欧洲出现了一幅用强权绘制的政治地图。我们看到, 维也纳体系的出台, 导致欧洲封建主义的复辟, 如法国的波旁王朝、撒丁王国的撒伏伊王朝、尼德兰的奥仑治王朝, 还有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德意志大大小小的王公们也纷纷登场, 体现出历史的倒退;塔列兰的“正统主义原则”, 使法国免受瓜分之祸, 是一个巧妙的外交政策;俄国利用这一原则, 首倡建立“神圣同盟”, 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体系, 俄国也由此建立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英国为促成大陆均势, 避免同俄国冲突, 选择了德、意的分裂, 将中欧塑造成东、西欧间的矛盾缓冲地带。当“正统主义原则”与大国领土扩张发生冲突时, 出现了“领土补偿原则”, 这是“强权政治”的表现, “强权政治”、“大国意愿”辅以“补偿原则”来保持平衡, 这是维也纳体系的一大特征。欧洲新的统治秩序由此形成, 但显得极不稳定, 一方面, 体现为大国间为瓜分领土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如普俄同盟与英奥同盟之间的争斗, 另一方面, 在新的领土安排上, 无视各民族的历史条件和意愿, 任意宰割弱小国家, 导致民族纠纷, 引发民族解放斗争。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维也纳体系体现了大国利益至上的原则, 是强权政治的表现, 也正是“正统”、“补偿”, 而忽视弱小民族的根本利益, “最终导致维也纳会议功能的毁灭”。 (4)

3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多年来, 教材都是以一种贬低、排斥的态度来论述维也纳体系, 对维也纳体系的客观作用只一句带过“各国常采用开会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 这种表述, 我认为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 不免有失公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 只有把它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才能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其本质特征。

我们应当看到, 19世纪初维也纳体系的形成, 使欧洲在此格局下维持了近百年的时间, 直至一战前夕。它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崭新的国际安全维持体系, 可以说, 国际关系格局由此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是维也纳体系对国际法、国际惯例及外交规范的重大影响。

维也纳体系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在维也纳会议之前和约, 多为双方条约或双边条约的总和, 从未有过总的和约, 这使得没有在条约上签字的第三方可以不承担责任, 不受束缚, 从而使和平的维护受到制约。维也纳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 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 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 承担责任和义务, 从而推动了国际法的新发展, 为其后的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格式基础。

在维也纳体系中还首次确立了国际外交的规范原则。1815年3月15日, 各国签定了《总决议案》的附件《外交代表等级条例》, 将外交代表分为三个等级:1、大使、教皇使节和圣使;2、公使;3、代表, 并强调, 不论国家大小强弱, 其外交家都享有在所派驻国首都的居住权, “三级外交等级”制从而确立, 它结束了18世纪外交实践中因代表地位高下问题而经常发生的争吵和冲突, 第一次以国际公法的形式“划一了各种外交代表的等级, 这在后来的长时间里一直作为国际法规而成为外交惯例, 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效” (5) , 从而使国际外交活动被纳入一个有序的轨道;另一个有趣的方面是, 在《最后议定书》签名时, 各国是以其国名第一个法文字母的顺序来决定先后, 这等于承认国家无论大小强弱, 在国际法前一律平等, 它成为国际社会遵循的惯例与准则。受此影响, 1815——1919年发生的国际会议中, 各国代表签名顺序都是以其国名的第一个法文字母的顺序而定。1919年, 凡尔赛会议规定英语为国际外交语言, 此后, 在举行国际多边会议时, 除了特别规定外, 都以各国国名的法文或英文第一个字母顺序来决定各国代表签名的先后。 (6)

同时, 维也纳会议还创立了国际河流总原则、划分边界的总原则和具体规定。“国际河流”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这一术语最先出现在1919年于巴黎签定的对德和约中, 但在维也纳会议中已经有这一概念的表述了, 即莱茵河是国际河流 (7) 。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各国经协商, 对国家边界、河界的划分, 以及征税、自由航行等问题作成了明确的规定, 从而为解决各国边界纠纷、划分国界提供了重要原则和法律依据 (8) , 对未来世界的外交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次, 维也纳会议召开后, 国际关系交往中出现了“大国外交”的模式, 亦称“精英外交”或“梅特涅外交风范”。为解决矛盾, 维也纳会议的进程主要由大国控制, 这一方面反映出强权政治的特征,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首脑外交”的实例, 为解决大国矛盾冲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这一手段在中外及国际交往中不乏实例, 如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 中美建交, 就充分体现出精英外交的特色。

最后, 维也纳会议在国际组织的建立形式上还进行创新。按当时标准, 国际组织机构由两类构成:“高级组织体系”和“低级政治体系”。第一类是指维也纳会议期间建立的全体代表大会、八国委员会、四国委员会 (即四国同盟, 由英、俄、普、奥构成, 1818年法国加入, 成为五国同盟) , 这类机构由各国政府及其代表进行外交谈判, 来讨论和决定战后重要的一切事务, 并通过一些国际条约如《最后议定书》等, 来约束各方。“低级政治体系”是指具有功能性、可操作性的国际组织, 如关于莱茵河自由航行的中央委员会等相应的执行机构, 以确保国际法有关规定的有效实施 (9) 。从维也纳体系的组织建设形式上, 我们不难看出一战后的国联和二战后的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组织的雏形。

综上所述, 正是由于维也纳体系的复杂性, 我们评价它既应坚持两点论, 又要坚持重点论。如果只顾及一点, 似有以偏概全之嫌, 只有这样, 才能在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工作中,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1814至1914的一百年, 是从拿破仑帝国崩溃到一战爆发的一百年, 欧洲强国企图在继续维系旧有秩序的基础上, 维持强权政治。课改新教材中对这一段历史叙述甚简, 对拿破仑帝国后的欧洲国际秩序及维也纳体系的表述侧重于否定。本文从拿破仑帝国崩溃后维也纳体系产生、形成过程这一角度, 分析维也纳体系的成因、影响及其与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联系, 由此, 给维也纳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以客观评价。

关键词:维也纳体系,强权政治,国际惯例,国际组织

参考文献

[1] 东尼:《跛脚的平衡大师——塔列兰》.

[2] 吴华清:《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12期26页.

[3] 《拿破仑简史》.

[4] 《大美百科全书》28卷光复书局1982版142页.

[5] 波将金主编《外交史》第一卷下册三联79.635页.

[6] 费尔萨姆《外交手册》1984.142页.

[7] 参见王云五《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四册台湾商务1997.266页.

[8] 《国际条约集 (1648——1871)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版327——328页.

[9] 参见D.S.萨普《现代国际关系》纽约麦克米兰公司1991.59页

上一篇: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路探讨下一篇:聚膦腈药物控释释放载体的机理应用及展望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