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

2023-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内容变化研究

1949—2019年,语文教科书经历了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嬗变与开新,文质兼美的散文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和主要篇幅。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下简称《从》)以9次入选频率,稳居人教版教科书散文选篇前列,其教学内容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内隐性、不确定性和增殖性。

一、教学内容的嬗变轨迹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静态的文选型教科书为依托,以编者的隐含意图为线索,在师生交互作用的场域下动态生成的过程。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是教学内容预设的基本土壤,其流变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

(一)教材编制反映的教学内容演变

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第四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和叙事性散文的整体特点,聚焦练习系统中思想情感、篇章结构、语言文字、人物形象之间的动态关系,教学内容变化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一元定性理解阶段(1949—1966),课文教学在摇摆状态中实现了从文本到学生的中心转向,虽然思想情感层面的练习题由通過文本启发学生的学习态度(1956),到简析作者文中的爱憎情感(1961),转向教学对象“你”凸显,强调学生阅读印象,但是1956年教学大纲中“批判封建教育,肯定儿童身心应该得到正常发展”仍为唯一主题,[1]对比结构的认知窠臼为达成这样共识提供定性基础,学生接受灌输,失去话语权。而1963版语言文字题有关标点符号、语法知识的拓展,应是对当年《教学大纲》“双基”知识教学的回应。[2]

二元定性辨析阶段(1978—1991),思想情感结合篇章结构、语言文字设问,在原有主题理解基础上增加对儿童童年生活的回忆,可是“对比”“喜欢三味书屋还是百草园”这样的问题取向仍然使学生陷入了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圈套。在阅读主体印象基础上追问中心思想内涵(1978)和作者思想感情(1982),再到彻底删除印象(1987),说明编者开始思考阅读文本、读者、作者三者关系,但是容易顾此失彼,没有实现内部整合。老塾师人物形象、三味书屋后园乐趣的发现,具有辩证分析色彩。语言文字方面要求以雪地捕鸟段落为抓手开展片段写作(1978),概括百草园、从行、色、状、味对其自然风物举例(1987),体现读写结合的追求和概括文意、提取信息等基础技能的训练。

多元假性解读阶段(1992—2000),编者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逐渐走向多元化,第一次给予“儿童”本位的关注,增设少年鲁迅在三味书屋故事作为辅读材料并附设四问(1992)。尽管要求就三种主题思想情感理解表达自己看法,提问中“比照意味”较“对比”比较程度更为含蓄,但是篇章结构隐性话语在练习系统中的运作,仍然限制了学生的阐释视野。这种思想内容分析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并没有深入文本的真正肌理,是一种假性的多元分析。

多元真性建构阶段(2001至今),1993版练习题响应了当时“工具理性”的历史号召,达到字数和题量的高峰。三种思想情感理解前增设衬托、对比、统一结构关系(2003),删去“嘲讽”“漠视”“残害”字眼,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解读关系获得缓解。2006版采取“前后部分联系”笼统说法,直接打破结构的定式认识,防止对主旨情感的干扰,继而提出“三种说法可供参考”,既摆正了教科书的参考价值与地位,又不将既定的话语模式强加给学生,允许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自主建构与自由表达。

(二)教学课例体现的教学内容变迁

教师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历史生成者和理论生成者,学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生成者。[3]随着70年来语文教科书版本更迭,教师对于教科书的把握与认识,同样也经历了根本性的变化,并逐渐丰富起来。

对应一元定性理解阶段,1949—1966年教学侧重主题思想情感,政教色彩表现浓厚。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指出《从》的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肯定儿童身心应该得到正常发展”,强调“百草园的草木虫鸟的描写。捕鸟的叙述。作品前后两部分的对比。”[2]佟乐泉(1960)按大纲的教学重点和对比原则,兼纳“对自然景物和童年自由生活的热爱”的中心思想。[4]当然,公共话语把控下也不乏突出重围的个性化声音,王西彦(1957)从文学的角度将《从》解读为“纯朴的诗”,认为“乐园不止百草园”,三味书屋的“压抑和束缚在鲁迅回忆里实在是一种社会力量”。[5]这种不拘泥于主题和结构的解读在时代文化语境里对当时的教学的影响微乎其微。

二元定性辨析阶段的教学探索主要是主题结构的质疑和教学焦点的多元分散。胡曾伟(1978)、陈根生(1980)等人分别从封建教育、儿童生活等角度,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相承关系取代对比,[6][7]对封建制度的“罪恶”淡化成“不满”情绪(袁海仁、余伟光,1980),[8]魏顺国(1980)开创性地把“乐”作为文章主线,为理解百草园百草园与书屋生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9]书塾先生人物形象分析与美女蛇故事解读开始出现,围绕《从》有关文体的发现和讨论展开。蔡澄清(1978)以“散”为形式特点试图探讨散文教学的完整系统。[10]方伯荣(1978)把散文特点概括为“形散神不散”,提出了中心思想、选材组材、关键词句、表现手法四个方面展开散文教学。[11]

1992—2000年批判精神趋于淡化,“含蓄而深刻的批判”被普遍接受。教学中更加强调精讲多练,多以结构为切入点,思想主题不是绝对原点。例如模块化的教学(周章轼,1998)和中部过渡段切入“变序”式教学(余映潮,1997)。[12][13]方然(1995)间接吸纳西方叙事学“视点”理论,提出孩子的朦胧感知和作家的批判审视两个文本内部视角教学。[14]90年代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不仅深刻影响着文学解读,也推动着教学的创新。

新世纪课改的助力下,散文教学的实现路径不断纵深化发展,兼顾审美与育人的功能导向。首先是对话教学的普遍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刘春文(2008)引入接受美学“空白”“陌生化”“阅读期待”等概念,强调以学生阅读主体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来开展主体阅读。[15]其次是问题情境、言语实践活动的设计,建立学生临场感。例如以“情境体验”为中心(张超,2002),注重“以情唤情”,营造“在场体验”(刘均卓,2012)。[16][17]还有基于学情的准确把握,有效设计主问题,例如利用前测抓住学生疑惑、分歧之处切入教学,导入文本内核(张玲,2016)。[18]并且着力单元课文整体感知,强调方法步骤的引领,推动学生构建系统的学习图式。

二、教学内容变化基本特点

七十年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科书编制逐渐趋于稳定,走向优化、圆熟,教师在与教材、学生的交互中寻求新的契合和突破,教学内容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格局由分散趋于整合,教学层次由单一走向丰富

《从》教学内容的演变从上世纪50年代侧重百草园,70、80年代关注三味书屋,90年代两或三个部分模块教学,最后到新世纪以后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在“面”的广度上由局部走向全面,由最初只注重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到篇章结构、人物形象、描写方法、读写结合等分析全面开花。在“点”的深度上从言说对象、情感认知逐渐重视作家言语形式的揣摩,从而实现事实性、概念性知识向程序性、策略性知识转变。

(二)解读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放,主题理解由一元走向多元

对于《从》篇章结构关系的认识是解读思想情感的基本支架,对比结构的质疑可以引领了主题解读的转向,例如二元定性辨析阶段的课例表明,不少教师对于《从》结构认知存在与教材错位的情况,根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相承的关系,主题解读相应推陈出新,出现“儿童对生活情趣与知识的追求”“乐”的文章主线说法,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三)呈现形式由僵化轉向灵活,本体、主体相关性逐渐凸显

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显示出教师打破教学定势、灵活运转教科书的可能,90年代模块化、变序式教学比较有代表性。新课改后,这种创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教师们对散文本体和学生主体的发现和重视,不断加强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内容的预设具有内隐性,教学内容的生成具有增殖性

教材编制有关教学内容的预设隐没在练习系统深处,难以发现和把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纲领性文件没有具体内容标准的规定增加了对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根据表现性质,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带有“私人性、情境性、体验性和模糊性”[19],以1987版“喜欢三味书屋还是百草园”和1992版“比照意味”为例,题干深层反映出鲜明主题倾向,在这种良性结构问题中,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思考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赋予教学内容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增殖可能。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内容演变带来的教学启示

上述结合历时性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探究近七十年人教版教科书练习系统教学内容取向变化和历年教师有关教学内容解读与呈现的迭代,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管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内容的嬗变轨迹,总结其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仍然存在局限的地方,据此,我们对散文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重课文及其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实现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思想情感、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相融于课文,不宜肢解练习,聚焦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学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联系,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建构与教材相呼应的开放的教学格局,关注教学内容维度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重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衔接,例如可借鉴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成果导向的逆向设计,[20]促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保证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开展多样化、情境化的言语实践活动,推动教材原生价值向教学价值转化

教材具有双重价值,原生价值是作为社会阅读客体为了“获得信息”而存在的价值,教学价值是以学生为阅读主体为了获得“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即“言语智慧”而存在的价值。[21]纵观《从》不同年代的练习和教学,对学习策略反思和高阶思维发展,仍然存在天然的缺失,言语实践活动定式化,缺乏评价、应用类题型,不少问题脱离学生实际,需要设计更具挑战性、真实的不良结构问题,推动教材原生价值向教学价值的转型。

(三)认真解读并合理看待教材,提升教学的适配性与灵活度

通过比较可知,编制与课例的教学内容由错位逐渐走向一致,教科书的编制受到时代文化语境、教育理念等因素影响,它既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普遍引领,也可能对教学的多元探索形成规约,需要正确认识教材的地位与价值,实现“教教材”“用教材教”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则是驱动教科书灵活运转与发展的更为本质的力量。

(四)把握散文文体、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呼唤本体和主体的回归

根据78年后至91年的文献资料统计,将散文本体知识纳入到教学范畴的教师乏善可陈,对于散文本体的认知学界长期受“形散神不散”惯性影响。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代表的散文教学要做到因体而教,随文应变,不仅要重视与教科书之间的衔接,还要把学生的需求纳入到教学结构,加强课文教学的文体相关性、学生学习的主体相关性。

参考文献:

[1][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23-548.

[3][21]李海林.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06):94-99.

[4]佟乐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试教[J].语文学习,1960(05):4-6.

[5]王西彦.纯朴的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J].语文教学,1957(03):28-35.

[6]胡曾伟.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两个问题[J].安徽教育,1978(09):32-35.

[7]陈根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札记[J].语文教学通讯,1980(11):9-13.

[8]袁海仁,余伟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谈话法教学设计[J].语文战线,1980(06):4-5.

[9]魏顺国.状物·对比·乐和构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札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2):55-57.

[10]蔡澄清.鲁迅散文教学札记[J].安徽教育,1978(04):15-19.

[11]方伯荣.漫谈初中五篇鲁迅作品的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1978(Z1):37-41+36.

[12]余映潮.板块碰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J].中学语文,1998(07):19.

[13]余映潮.中部切入——教学设计艺术例谈之十五[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7(3):30.

[14]方然.三味书屋的丰富蕴涵及其教学处理[J].中学语文教学,1997(10):21-22.

[15]刘春文.三味书屋“味”如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重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尝试[J].语文教学通讯,2008(35):18-21.

[16]张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02(07):42-43.

[17]刘均卓,尤立增.“美”在“三味”[J].中学语文教学,2012(02):18-26.

[18]张玲.初中散文纵深化教学的路径——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6(03):22-23.

[19]张心科.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J].语文建设,2017(01):21-25.

[20]戴维·H·乔纳森.学会解决问题:支持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设计手册[M].刘名卓,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

单思宇,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思宇

第2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答案

(一)回答下列问题,理解第七自然段写了什么?

1.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2.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有人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多,要注意“所以”、“只好”两个词 ,说说这句写了什么?

3.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养不过夜的。”这三句写捕鸟的过程,都有哪些记叙的要素?找出来。其中第2句用了多少动词写人的动作?有什么好处?如果将第2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

4. 此段各句间有什么关系?

5. 总结一下这段话写了什么?

(二)比较阅读。 送 暖 (节选)

王叔叔一双大手端着几十块蜂窝煤,迈着大步走进院子。只见他工作服上沾满了煤灰,脖子上还搭着一条抹黑了的彩条毛巾。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喊:“李奶奶,煤来了!”说着,“蹬噔噔”几步走到窗前,弯下腰,轻轻把煤板放下,接着把煤一摞一摞地码在长凳上。就这样王叔叔一趟又一趟地搬着、码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不住地淌着汗水。 思考:

划出文中所用的动词,说说本文恰当运用动词对表现王叔叔这个人有什么好处?

答 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1.“比较的无味”不是无味,是和热天的百草园比,差一点。“可”字强调了感叹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了对雪天百草园的喜爱。去掉它语气平淡,感情也就一般了。这句话写了雪天的百草园是有趣味的。

2.这句话写出了儿童的心理:要么让人鉴赏,要么自己玩得开心。在百草园捕鸟就能使心理得到满足。

3.写了时间(“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地点(“雪地上”)、事情(开始,扫开一块雪,发展,支筛、撒秕谷、系长绳、拉绳子;结果,罩住了鸟。)三个要素。其中第2句用了“扫、露、用、支、撒、系、牵、看、拉、罩“10个动词,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人的动作。捕鸟过程具体细致,显示了捕鸟人技术灵巧,也流露出回忆者的愉快心情。改成概述,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4.第一句总写雪天百草园也有好玩的。第二句是分述,把两种好玩的比较了一下,捕鸟更好玩。第

3、

4、5句写捕鸟的过程和结果。这三句是承接第2句的。

5.这一段话写冬天在百草园捕鸟是很有趣味的。

(二)“端着几十块蜂窝煤”还“迈着大步”“几步走到窗前”,这些动作,写出王叔叔是身强力壮很能干的。“弯下腰,轻轻把煤板放下”说明他干活小心翼翼认真负责。“一趟又一趟”“搬着、码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不住地淌着汗水”,表现了他帮别人干活不辞劳苦。

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1.概括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也许是……都无从知道。”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①对被送进书塾的不解与强烈不满。

②对读书、学习的厌恶。

③对自己行为的自责。

④对家里的人破坏自己生活的愤恨。

3.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的强烈的__________,在“我”的心中,它们是可爱的__________。

4.在文中( )处,填上标点符号。

答案:

1.“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被送进书塾,“我”对百草园的一切无限留意。

2.①

3.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依恋,朋友。

4.! !

不必说_______的菜畦,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___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____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______的根。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准确的词。

嫩绿 翠绿 碧绿

光亮 光滑 光洁

高耸 高挺 高大

粉红 紫红 深红

长吟 呻吟 沉吟

伏 趴 卧

升向 飞向 窜向

缠络 纠缠 缠扭

肥胖 拥肿 发肿

2.这段文字,是_______描写,读后给人鲜明的印象,主要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必说……也不必说……”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洋溢着对虫儿们的_______,是童年生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写出了( )。

①百草园的动植物的五彩缤纷。

②百草园的生活五光十色。

③百草园的自然景物丰富多采。

④百草园的各个角落美丽如画。

答案:

1.见课文。

2.景物,叙述顺序井然,条理分明;用词准确、生动、鲜明。

3.突出“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4.拟人,喜爱,“美好记忆”或“真实写照”。

5.④

一、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看,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 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1.找出长妈妈讲的故事的六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文中画“”的句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连接上下文。 B.对上文的说明。

C.过渡。 D.交代结果。

答( )

3.选出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B.告诉孩子百草园是不能随便去的。

C.百草园的景物虽美,但也有许多邪恶的东西。

D.长妈妈是宣传迷信思想的人物。

答( )

二、①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②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③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④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1.调整句子顺序,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

3.文中用到了一个排比句“也许……也许……也许……”,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表达了“我”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

B.表达了“我”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思想。

C.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奈的感情。

答( )

4.“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我”有着天真活泼的性格,尽管我要离开百草园了,但我还会回来的。

B.“我”与百草园中的动、植物已结下了朋友般的感情,我舍不得,但又不得不离开他们。

C.“我”清楚地知道“我”在做什么,尽管我喜爱这些动、植物、但是“我”已经长大了,应该与他们告别了。

答( )

答案

一、1.先前 古庙里 读书人 美女蛇 老和尚;读书人看见一个美女蛇朝他笑,并唤其名而后隐去;被和尚识破机关,送给他小盒子防身;飞蜈蚣治死了美女蛇。

2.C

3.A

二、1.④①③② 2.过渡 3.C 4.B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根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说说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2.在原文上画出排比句,抓住关键词语谈谈表达了少年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上两个德语单词?选择正确答案。

( )

A.表现少年鲁迅天真活泼的性格。

B.表现少年鲁迅对蟋蟀、覆盆子、木莲的无限喜爱和依恋的心情。

C.读起来有趣味,表现儿童的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恋不舍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答案

1.这段文字是全文的过渡段,写作者离开百草园和对百草园的依依惜别的心情;为下文写三味书屋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排比句:三个“也许”段。作者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少年鲁迅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所引起的震荡和依恋之情。 3. C。 页: [1]

第3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 学习目的]

1. 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 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 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重点难点]

景物描写、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

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学生已学过鲁迅的作品《风筝》,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2.导语。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里面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阅读时要细心品味;文章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三、正课

1.听课文录音。

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

(1)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

(3)过渡段:第9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

3.提问: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没有矛盾。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4.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

(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

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 声:长吟、弹琴

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

(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地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

5. 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1.2,

二、1.

2.完成第一课时补充作业。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一部分。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2.问: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4. 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5. 捕鸟 。

6.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讨论并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二、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三.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

1.学生齐读过渡段。

2.问:“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3.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4.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问: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讨论并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6.问: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7.问:“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8.问: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写得有趣味?

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合理就行。主要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9.问: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有理就行。

10.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讨论“研讨与练习”:一题的3小题)

四、小结

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2.做第二课时补充作业。

第三课时

这节课的任务是:

一、 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二、 订正作业。

三、 作相关的补充练习。(如课后的练习和练习册上的练习)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

2.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单是”的内容。

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

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

3.这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上看,先写

,后写

,再写

;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

,再写

;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

4.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

答:

5.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

6.模仿文中的比喻旬和拟人句各写一个句子。

比喻句:

拟人句:

第二课时补充作业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荫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自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鹏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语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3.文中写<千家诗>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很多古人描写春夏秋冬四季风光的名句,你能另外再默写四句吗?

春: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补充作业:1.略 2.B 3.植物、动物、植物;整体、

局部;

听觉、触觉、味觉。4.有无限趣味5.B 6.略

第二课时补充作业:1.读书给了我学生时代生活的乐趣2.<千家诗>使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比喻3.风物美

意境美

色彩美4.略。

第4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根据文题及内容把握课文结构,掌握过渡段的知识。

情境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

学习过程:

一、文本理解

1、【了解作者,解读标题】

介绍鲁迅及《朝花夕拾》。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写于1926年,当时作者45岁。他在《小引》中写道:“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本文的标题提示了文章是以空间转移为线索和顺序的。“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下列字你会读吗?读一读,记住音形义。

攒(cuán)凑在一块儿。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系(jì)打结。 确凿(záo):确实。菜畦(qí):菜地。桑椹(shèn)敛(liǎn)收拢。 轻捷(jié):轻快。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臃肿(yōng)(zhǒng):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脑髓(suǐ)相宜:适宜。 书塾(shú)方正:正派。博学:学问丰富。

蝉蜕(chán)(tuì)人迹罕至(hǎn):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人声鼎沸(dǐng):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

皂荚树(jiá)油蛉(líng)斑蝥(máo)珊瑚珠(shān)(hú)蟋蟀(xī)(shuài) 秕谷(bǐ)窦(dòu)厥(jué)倜傥(tì)(tǎng)叵(pǒ) 盔甲(kuī)锡箔(bó)

长吟:长声鸣叫。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无从:没有办法。消释:溶解。 我的补充: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课文结构

①文章哪一部分写百草园,哪一部分写三味书屋?请从文中找出这两个部分的过渡段或句。 ——(1-8)叙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9-24)叙述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第9段。 ②划分段落时,你认为这个过渡段应分在哪一部分比较合适。?

——应分在第二部分。过渡段因为是承上启下的,是下段的开始,往往分入下一部分中。第9段虽然提到了百草园,但百草园的生活已经结束了,从这里开始,就要写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了。

③第9段中对自己被送进私塾有多种猜测,这表明了作者对百草园具有怎样的感情? ——极度的留恋和不舍。

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二、当堂过关:

1、背诵课文第二段。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描写精彩的第二课堂或者元旦晚会的节目。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二、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学习过程:

一、文学品味 分析第一部分

1.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哪个词?——“乐园”。 2. 那第一段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领起下文的作用,统领文章前8个自然段。

3. 第1自然段中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猜测,“确凿”又表示肯定,作者用两个互相矛盾的词叠在一起使用,如何理解?

——在这里其实并不矛盾。“确凿”表示肯定,肯定园中除了野草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确凿”的断定表示有些犹豫,犹豫的是:在今人(大人)看来,那时的百草园确实没有什么动人之处,虽然我那时却把它当成乐园。

〖解题方略〗解答两个词、句或说法是否矛盾之类的题,要先答是否矛盾(一般是不矛盾),再分别指出这两个词、句或说法各指的是什么,再说一下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就可以了。例如:“我们的祖国既古老又年轻。”这里“古老”与“年轻”是否矛盾?答:不矛盾。古老指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年轻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却只有几十年。作者这样说突出了祖国的历史悠久和新中国的无限生命力。

4. 百草园里有什么,让作者把它当成“乐园”呢? ——【1】有趣的事物:

①菜畦-碧绿②石井栏-光滑③皂荚树-高大④桑葚-紫红。由低到高-静物; ①鸣蝉-长吟②黄蜂-肥胖、伏③云雀-窜。由高到低-动物。

以上两个“不必说”是由静到动,从整体上写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从静物到动物都充满了乐趣。 ——分析“伏(在菜花上)”,换成“趴”好不好?

——不好。“伏”写出了黄蜂的轻盈,敏捷,是那样可爱;“趴”则显得笨拙。 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局部上)

①油蛉、蟋蟀:低唱、弹琴(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的可爱) ②蜈蚣-遇见;斑蝥-喷雾。 ③何首乌、木莲:缠络,臃肿

④覆盆子:像…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葚好得远(对比) 第2自然段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了“我”对百草园里的一切都那么好奇的心理。这一段的描写,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让读者立体化地感受到了百草园的趣味所在。堪称写景典范。

——【2】迷人的传说: ①第3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这段故事有什么作用?

——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快乐的游戏:冬天捕鸟。 注意:动作的形象性。

〖解题方略〗从语言角度赏析这段话:这段文字使用了“扫、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准确生动,形象真切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

——【4】天真的幻想:想找到人形的何首乌;想得到故事中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憧憬的快乐 6.小结:百草园中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看的乐趣,有听的乐趣,有玩的乐趣,有吃的乐趣,有憧憬的乐趣,百草园当然会成为“我”儿时的乐园。

二、当堂过关。

1、巩固本节课内容。

2、模仿“雪地捕鸟”写一段话,描写一项游戏或者运动,也使用一系列动词。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独特的写景技巧,简练生动的语言特色;

2、体会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情感、态度。 学习过程:

一、文学品味

分析第二部分

1.和百草园的生机勃勃、趣味无限相比,你觉得三味书屋有什么不同?

——三味书屋有一种特别严肃的气氛。①从三味书屋的陈设看出来,简单而有规矩。②行为礼貌上有规矩,要拜孔子和先生。③只准读书,不能做与读书无关的事。④有罚跪的规则和打人的戒尺。 2.三味书屋的主人是什么的人?根据课文来说一说。

(1)严厉。①听说他的私塾是最严厉的②不许问“怪哉”虫之类的事③不许到后园去玩

(2)可敬。①极方正,质朴,博学②和蔼地答礼③开始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④有罚跪的规则和戒尺,但不常用⑤喜读书

3.“我”在三味书屋中做了什么?孩子们做这些事有趣吗?趣味分别在哪里? ——①读书②溜至后园玩③趁老师不注意画画

——有。(1)在后园孩子们玩耍,①折腊梅②寻蝉蜕③捉了苍蝇喂蚂蚁,都很有趣味; (2)趁老师读书入神画画,“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自然有趣味;

(3)读书更有趣味,孩子们读书不是抑扬顿挫,而是“放开喉咙”,有口无心地瞎读。 4.称捉苍蝇为“最好的工作”你怎么理解?

——在孩子看来,玩就是工作。之所以称它为“最好”,是因为它既有趣味,又“静悄悄地没有声音”,不会引起先生的注意。

5.孩子们和老师都读书,为什么老师读的就有标点符号,而孩子们读的就没有?

——老师懂得文章的意思,自然能断句,孩子们不懂,不会断句,就一连气的读下去,写出了孩子读书的有趣场面。

6.先生的身上有没有趣味?

——有。①读书时往里加语气词;②读到兴头上还要做出摇头“向后面拗过去”的动作。

二、文化提升

1.你认为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有什么异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①相同之乐: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有本事的人(老和尚、先生)的单纯崇拜、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愿离开百草园、溜到书屋后园玩、上课画画等)、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疑心老师读的是极好的文章、对先生不给讲怪哉虫的原因的猜测、对自己被送入书塾的猜测)。

不同之乐:百草园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恩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里只能暂借片刻逍遥;百草园里有朴素的自然情趣,三味书屋里有于平淡中开掘的美好情调。

②这两者之间是统一和谐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蕴味美之所在。

2、鲁迅先生的三位老师。

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关于寿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所以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1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十天,也要去寿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帐致哀。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到1926年,“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1935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译的《鲁迅选集》要定稿时,他回信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直到鲁迅逝世前,他还曾让增田涉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鲁迅认为:“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两位老师复杂些。章太炎因早年热心维新运动的反清革命,成为一个学者兼革命家,他1906年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敬他的革命精神。后来,“五四”运动后,章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话文运动多年后,他不在维护文言攻击白话,鲁迅素所敬重的老师“原是拉车的好身手,”现在却“拉车屁股向后”了,怎么办?是尊师还是重道?鲁迅选择了后者,写了《趋时和复古》等文章,对章先生进行了尖锐批评。然而,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把他打扮成“纯正先贤”宣布要进行“国葬”;也有一些报刊贬低他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革命家的章太炎被掩盖起来。于是,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

3、延伸阅读:名著《朝花夕拾》

三、当堂过关:

1、巩固本节课内容。

2、模仿“也许……也许……也许……总而言之……”句式,进行心理描写,揣测老师“请”你到办公室去的原因。

教学反思:

第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

1 认识鲁迅。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 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写景)

2 、记叙的感情色彩。

3 、两相比照的结构。

4、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叙事)

学习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课时: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展示相关图片)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因而被诬陷,被通缉。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厦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是个顽固守旧分子,他使厦大弥散着尊孔复古的空气,令人窒息。林文庆与跟踪鲁迅而来的“现代评论派”分子串通起来,以种种卑劣手段排挤鲁迅。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正字音:

确凿záo菜畦qí 蟋蟀shuaì 缠络竹筛shāi觅食m 渊博yuānbï

鼎沸dǐngfâi绣像xi ù 锡箔bï 签赏jiànshǎng脑髓nǎosuǐ盔甲kuī jiǎ

蝉锐chántuì .秕谷bǐ gǔ 锡箔xī bï 倜傥tì tǎng拗ǎo

人迹罕至(稀少)人声鼎沸(水开).拗过去(ǎo用力弯曲)敛在盒里(liǎn放)

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î睡).总而言之(yán说)无处觅食(mì寻找)

三分析(如何写景)

1从标题分析写作内容及顺序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全文是按空间转移顺序写的。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2 找出两段生活的过渡段,划分结构。

——“我不知道„„”承上启下,全文分为两部分。

3 朗读第一段,找出关键句,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

——关键句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4 朗读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

5 朗读美女蛇一段,学生复述,分析作用。

——运用了联想手法,增添神秘气氛,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

四、作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经典课文,从我们上中学时到现在,无论教材如何变化,这篇文章却为所有编写者青睐。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本文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恋歌,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也有淡淡的失落和惆怅。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有很多的解读,诸如“批判”,“揭露”,“不满”等此类字眼几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随处可见。在本文中,作者详尽生动的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在我的“乐园”里,有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有神奇惊险的传说,有雪地里捕鸟的乐趣;即使在三味书屋里,面对严厉的老师,我同样能找到乐趣,新奇的追问,园内嬉戏,课下偷玩,一切都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美好。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题,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设计了“各抒己见”这一环节。预设的问题是:“有人认为,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课堂上本环节是学生参与人数最多,积极性最高的一个环节。有的说三味书屋是苦屋,理由是学习内容枯燥无味;有的说三味书屋不是苦屋,因为作者也写了一些趣事,如寻蝉蜕、折腊梅枝„„经过学生的探究,再由教师点拨,提炼出这样一个观点:三味书屋中既有苦也有乐,应该说是一个“苦中有乐”的书屋。再联系文章的第一部分,文章的主题自然得以凸现,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中的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很关键。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有效性,必须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必须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才乐于回答,急于回答。问题必须提到点子上,课文的难点才能得以突破。

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其它环节的设计不太合理,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读课文的方式有些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摸索,力求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

第6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风筝》入手谈你心目中的鲁迅的形象。鲁迅一向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在远离童年许久以后,45岁的鲁迅先生满怀着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走进鲁迅先生丰富多彩的童年吧!

二、正课

1.默读课文。

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提问:这两个内容不同的部分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过渡段。

3、朗读过渡段,思考:其中传递了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感情? (依恋、害怕)

4、深入揣摩:作者既然如此依恋百草园,是什么让他割舍不掉呢?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课文第一自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吧!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 乐”字起到概括第一部分的作用。

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讨论并归纳: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关键句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5、既然文章开篇就告诉我们,在鲁迅看来,百草园是他童年的“乐园”,那么,接下来作者就会为我们描绘,这个乐园到底有哪些“乐”事。那么,究竟有哪些“乐”事呢? 泥墙根的无限趣味(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神秘的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的乐趣。

6.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眼睛,一起走进那令人神往的百草园吧!我们先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鲁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

(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

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

声:长吟、弹琴

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

(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地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 景是儿童眼中的景! 7. 真是优美而动人的文章,这么好的文章是不是要多读一遍,来体会它的妙处呢?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2段。 2.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造句。

不必说玩具柜中那可爱的小狗,憨厚的小熊,慈祥的圣诞老爷爷,雪白的绵羊,漂亮的洋娃娃和柔软的小白兔;也不必说墙壁上贴着的仙剑奇侠传,可爱的樱桃小丸子,帅气的林俊杰,美丽的张韶含。单是我那鱼缸里的鱼就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了。(生活化,有情趣)

不必说仙人掌在沙漠中伸出长满刺的手忍受着太阳的酷晒;也不必说蒲公英在风的吹拂下飘飘洒洒播下希望的种子。单是那一片小草幽幽地在风中摇曳,就可以使人感觉到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顽强的生命力。(内容积极,有思想性)

不必说百合花的清新高雅,让人心旷神怡;也不必说菊花的妖娆多姿,展示羞涩大方的魅力。单说杜鹃的的火红花冠,就能令你眼花缭乱。(用词美,发现美的眼睛)

不必说现代以来的中国白话小说,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也不必说众多的名人传记,各种科普读物。单是语文书上选录的课文,就足以让我大饱眼福,获益匪浅。(结合语文)

不必说整洁的军服,闪亮的军刀,飘扬的军旗,也不必说整齐的步伐,行进的队列,威严的军官走在前方,战鼓声隆隆地传向远方。单是士兵们那坚毅的目光,就说明他们是不可战胜的。(气势雄壮)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一部分。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2.问: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这个故事与我在百草园中感到“快乐”有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了我一些人生的教训,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4. 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

5. 捕鸟 。

6.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讨论并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前面写了春、夏、秋的乐趣,再写冬天捕鸟的乐趣,说明一年四季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文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词。

请学生当场进行写作片断练习,可选取游戏、活动或劳动的过程。

二、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三.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

1.学生齐读过渡段。

2.问:快乐的日子总是特别的短暂,家里人要送我到书塾去了。“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家中的人是为了让我去读书,而我猜测则是因为我太调皮,所以家里的人以此来惩罚我。

仿照句式造句。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音乐。也许是因为听它优美的旋律可以放松心情,也许是因为哼唱着悦耳动听,也许是因为小时侯就耳濡目染、形成的爱好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就像活泼的音符一样快乐。

我不知道秋天为什么给人的感觉那么凄凉,并且还带着伤感。也许是因为树叶不得不脱离母体,盘旋、盘旋,最终融入泥土吧;也许是因为秋风萧瑟,吹到人脸上凉飕飕的吧;也许是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凉地演奏凄美的乐曲吧。……都无从知道。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崇拜明星,而且无论年纪大小。也许是因为明星们亮丽的外表吧,也许是因为他们有过人的技能吧,也许是因为他们特别的身份和个性吧……都无从知道。

我不知道为什么海洋那么吸引着我。也许是因为它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也许是因为它包孕着的无数活泼的小生命们,也许是因为海底蕴藏的神秘的宝藏吧……都无从知道。

3.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我的”、“们”都说明我把百草园的每一样事物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4.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我离开他是那么不舍。这样文章似乎暗示我们,三味书屋可能就不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我在那里的生活也许是很受束缚的。有人就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虽然写了童年生活的两个地方,但鲁迅对这两个地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百草园是深深地怀念,但对三味书屋却是非常的讨厌。因为那里只有严厉的老师、枯燥的学习,毫无乐趣可言,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一种前后对比的关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读书生活无聊枯燥吗?学习进步的喜悦 糊弄老师的快乐

除了读书外,难道没有了游戏了吗?后花园的游戏

老师读书入神时的学生的游戏 对画册的怀念 “我”眼中的先生只是一个严厉的人吗?

讨论并归纳:先生很“和蔼”。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恭敬,戒尺、罚跪都不常用等,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古板而可爱,是我快乐的来源之一。 6.问: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7.问: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自由讨论,有理就行。

8.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讨论“研讨与练习”:一题的3小题)

四、小结

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五、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童年鲁迅的欢乐。同学们也是十一二岁,也是刚刚走出童年的大门。 童年就像珍藏在你们记忆深处的桃花源,有青山、有绿水、有白云、也有蓝天;有晚归的牛 羊,有牧童的短笛;更有母亲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童年,浓缩了一段历史,一段泪珠也在唱歌的历史;童年,沉淀了一个童话,一个冬天里也有花香的童话。童年的故事说不完,就 像大海里的珍珠,每一颗都晶莹剔透,每一颗都熠熠闪光。同学们能不能把童年的趣事说出 来给大家听,让我们也一块来分享你们的快乐呢?

这些事情恐怕离现在很遥远了吧,可我们还记得这么清楚。这是为什么呢?天真、幼稚、欢乐、无忧无虑。这是段像黄金那样熠熠生辉的岁月,所以当它消失时人们往往会特别伤感。

六、俄国诗人叶塞宁曾写到:不惋惜,也不呼唤,金黄色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也再不是青春少年。(感叹时光流逝)是的,童年对我们而言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对这段时间的记忆却会用伴我们左右。你看,鲁迅先生在45岁这样的年龄不是还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缅怀失去的童年岁月吗?这段岁月,如同绝世的佳酿好酒,藏得越久,就越香甜!那么,就让我们各自将它珍藏吧!直到生命逝去的那一刻。

第7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从作品当中的童年趣事中领会童真童趣,体味作者对于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从作品的遣词造句中,领会语言的准确精炼、生动传神。 3.了解掌握记叙文一定的文体特征(表达方式、写作顺序),以及记叙文概括事件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对叙事性作品文意的归纳概括及重点词汇语段的赏析。

2.对童真童趣的切身体会,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组织材料、优美表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重要问题】

1.通读课文,分析作者的回忆里主要讲了哪些场所、哪些趣事。(初步归纳,最后总结) 百草园:园中风物、美女蛇故事、雪地捕鸟 三味书屋:询问先生、园中乐事、先生读书

2.精读课文第二段,分析关键词的写作效果和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了解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长吟:拟人化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灵性,亲切可爱。 伏:与“肥胖”相照应,体现了黄蜂憨态可掬的样子。 直窜:与“轻捷”相照应,体现了云雀轻灵矫健的特点。

低唱、长吟:拟人手法,将动物的叫声化为动听的音乐,不仅情趣盎然,也体现了作者丰富善感的心灵对这些小生物由衷的喜爱。

通过这些关键词的连缀,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副色彩鲜明、层次清晰、有动有静、有情有趣的百草园图景,充满童真童趣。

描写手法的作用: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3.请同学复述美女蛇的故事,分析这则故事的写作效果,以及它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引导学生从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复述,理出故事情节:

书生偶遇美女蛇——老和尚识破机关——金光飞战美女蛇——相安无事得太平(补叙:金光原是飞蜈蚣)

神话故事的插入,增强了文章的浪漫色彩和神秘气息,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也丰富了作者的童年回忆和文章内容。现在想来,故为虚诞,但儿童视角里的世界,是单纯明亮的,也是新奇生动的。它在作者的记忆中历久弥新,可见作者仍保留着一颗赤子之心,仍不失童趣童真。

写作顺序:插叙。它是在文章叙述主要事件中,暂时中断原来的线索,插入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情节,不仅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情节更完整,也可以使叙述的节奏有张有弛,跌宕有致。

4.冬天百草园有哪些趣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趣事的?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但下雪之后情形则完全不同,雪地捕鸟就是一大乐事,作者通过一系列动词的运用,精炼准确、生动传神的展现了捕鸟的全过程以及这一事件给作者带来的印象深刻的体验。

扫、露、支、撒、系、牵、看、走、拉、罩

写出了捕鸟的条件、工具、方法,也写了捕鸟的收获和经验教训。过程的清晰呈现,得益于动词的准确运用,也源于作者对捕鸟经历的深刻印象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5.在作者与先生和伙伴们朝夕相处的读书生活中都发生了哪些趣事?从中可见作者对私塾生活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问先生问题:先生严肃而刻板,读书生活拘束少自由。 后园中活动:忙中偷闲、严中有乐。

看先生读书:先生严厉也可爱,读书生活拘束中也不乏趣味。 私塾生活虽然比较拘束,先生也比较严厉,但由于儿童的爱玩的天性和调皮好奇的特点,依然能够从中发现不少乐趣。私塾生活是严肃拘束而不乏乐趣的。私塾生活和百草园共同构成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愉快记忆,共同体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也都让作者为之追忆怀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童年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有蜂舞蝶绕的喧腾热闹,也有悄然盛放的宁静喜悦,从这里,记忆伴随梦想一同起航。一路的风景万千,或许并不都惊天动地,也并非都刻骨铭心,但当你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些点点滴滴的趣事总是让我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那是我们的秘密花园,是我们相携一生的风景。今天,我们就跟鲁迅一起,去参观一下他的童年乐园,感受一下他的童真乐趣,他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游览路线,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背景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们今天常以笔名鲁迅来称呼他,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一生创作颇丰,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本文就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2)从题目可以看出,我们的游览历程主要有两站,分别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那么这两站的起止点分别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段落的起止点,并留意我们的中转站,也就是文章当中的过渡段。

百草园:1-9 过渡段:10

三味书屋:11-25 (2)文章结构理清了,我们就明确了路线图,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抵达第一站,发现你眼中的美景。百草园给作者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乐园。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一乐园的?

1.静物描写,色彩鲜明、层次清晰(碧绿、紫红;由低到高) 2.动物描写,精炼准确、生动传神(分析关键词的妙用)

3.活动描写,丰富多彩、妙趣横生(遇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3)复述美女蛇的故事,分析它对文本的作用

(4)时间匆匆来到了冬季,天寒地冻,百草凋零,百草园变成了荒原,但这里是不是就真的枯寂乏味了呢?作者在这里依然能找到乐趣,那就是捕鸟,你有过类似经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雪地捕鸟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找出段落当中的动词,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 扫、露、支、撒、系、牵、看、走、拉、罩

三、归纳总结、整体回顾: 归纳总结第一部分,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和最感兴趣的乐事,分析作者离开百草园时的心情。

各抒己见,用在百草园的种种乐事和愉快心情来反衬离别时的困惑无奈、依依不舍。 通过“我不知道„„也许„„也许„„也许„„都无从知道”语气中充满困惑惆怅,也充满不舍留恋,总之,作者是要离开百草园了,总之,我们这一段的行程也要告一段落了,但是作者的童年生活还在继续,新的生活在等着他,新的旅程也在等着我们,请同学们下课熟读乃至背诵第二自然段,预习下面的文段,为我们旅程的下一个站点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讨论问答、复习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随鲁迅这位大文学家,一起回顾了他的童年生活,百草园里的风物、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的情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还记得我们的路线包括哪两个站点吗?——我们已经走过了第一站,感受到了大文学家鲁迅并不只是像图片上看上去的那样,不苟言笑、严肃深沉,他的童年也有属于他的色彩缤纷,他的世界也有烂漫的童真童趣。当他把童年中的图景通过文字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时,也借助了一定的表达技巧,比如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呢?修辞手法有哪些呢?写作顺序上有什么匠心安排吗?——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鲁迅一起,进入第二个站点的旅途,我们的目的地是三味书屋。

二、教师引导、课堂探究

1.书屋中的陈设有什么特点?作者对书屋中的先生有什么印象?最初对他的态度是什么?

书屋陈设:古朴简洁、井然有序,让人心生肃穆之感。(与百草园对比,如果前者是以浓墨重彩营造热闹氛围的话,这里就是疏笔勾勒,聊聊几笔,如在目前,给人以严肃静穆之感。)

先生印象:通过对他的外貌描写(高而瘦、须发花白、戴大眼镜)和别人评价(方正、质朴、博学)的叙述,作者对先生的态度是“很恭敬”的。

2.在作者与先生和小伙伴们朝夕相处的读书生活中,都发生了哪些趣事?从中可见作者对私塾生活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书屋中事:询问先生——先生不悦——我的感想(在私塾做学生问问题还是有范围限制的,那就是与学业相关的事情,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作者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认为是自己错在不该问这样的问题,今天的我们在这一方面比起鲁迅还是更加幸福的,因为我们今天的环境鼓励大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体验我们的生活。)

·后园乐事: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忙中偷闲) 思考:先生对我们的行为有什么态度呢? 有各种惩罚措施,比如戒尺、罚跪,但是都不常用,不过就是“瞪几眼”,大声道“读书”,由此可见先生对我们的态度是外表要求严格,内心关怀呵护的。

·先生读书:大声、微笑、摇头、晃脑、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思考:先生读书时有哪些举动表现?从中你对先生的性格特点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作者对先生的态度有什么转变吗?

举动表现:自我陶醉、可笑可爱、憨态可掬

形象认识:先生不仅是个严肃严厉、会瞪人几眼的冷面君子,也是个醉心学问、可爱可亲老年书童。

我的态度:从初见对他极为恭敬,到他关心我的课业,惩罚贪玩的学生,觉得他很严厉,到明白先生并非有意真心惩罚我们,看他陶醉忘我地读书,觉得他可爱可亲,成为我童年生活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思考:先生醉心读书的时候,我们有哪些活动呢?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对于他的书屋生活有什么总体感受呢?

先生醉心读书的时候为我们做一些课堂小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因着爱玩好奇顽皮淘气的天性,课堂小活动也有不少种类,比如:指甲游戏、绘画等,给作者带来了学习之外的不少乐趣,整个私塾生活虽然有课业有约束,但还是可以忙中偷闲、严中有乐的。

三、归纳事件、分析形象、分析两部分关系

1.第二部分主要记述了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主要事件,说说先生形象,并做归纳。

主要事件:询问先生、后园趣事、先生读书(课堂小游戏)

先生形象:渊博儒雅、严肃严厉、可敬可亲(先生也有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对学生的有些问题不作回答,让学生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学生分析灵活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2.课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前后两个部分有什么异同?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前后两个部分的生活虽然迥异,一个是百草园里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一个是三味书屋里有课业有约束的读书生活,但贯穿其中的是作者的童心,具体表现在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好奇心强、求知心切、善于观察和发现,也善于体会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回忆的眼光总是美化了的,并不起眼的百草园和有些单调的读书生活之所以在作者的笔下显得有声有色、亲切感人,一方面是运用了孩子的视角,一切都显得新奇生动,另一方面是因为一颗感怀的心,生活便可以蜕去繁琐沉重的外衣,显示出纯真本色的面貌,童年生活尤其如此,在作者的记忆中回望起来可以纤尘不染、妙趣横生。

在结构上,两部分是并列关系,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延续。在情感上,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共同体现了童年生活中的童真童趣,共同构成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怀念。

四、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在不舍留恋当中,我们跟随鲁迅的童年之旅即将结束了,回顾一下,我们的两个站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到有课业有约束的私塾生活,作者在长大,童年在走远,那些记忆中的童真童趣却历历在目、依然新鲜,在以历经波折、饱经风霜的岁月里更是历久弥香、回味悠长。当然,无论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多远,也要记得保持一份童真童趣,当你面对课业的繁琐、未来的挑战和生活的重担时,可以忙中有趣,忙中有味,不辜负生命的恩赐,体会多彩的生活。童年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记忆中的一座魔法城堡,你要尝试着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语言,为它留下记忆的文字、留下童年的梦痕,当你回首往事,或者为别人诉说的时候,你的生活同样精彩纷呈,你的世界也是那样的与众不同。 课下练笔,写写你的童年趣事。

上一篇:党团知识竞赛试题下一篇:小学科技活动活动方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