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豆与我读后感

2023-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豆豆与我读后感

狐狸与我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他的名字叫《狐狸与我》。里面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一个秋天,被一只狐狸的魅力所吸引,小女孩非常想和狐狸、交朋友,所以好奇的跟随它,狐狸带她走过了许多她没见过地方,站看了一次又一次的探险。有一次,她还带狐狸到她家里玩,却发生了一场悲剧。至此,她才明白:天生天养的狐狸,不是属于她的,而是属于大自然的!

也许在生活中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比如我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时我还只上幼儿园,有一次放学,校门门口有一个摊子,是卖小鸡的,我吵着要妈妈买,结果妈妈买了两只。可买回来的当天晚上,我在看电视时发现小鸡从笼子里跑出来了,我那时不懂事,就踩它们,第一天就踩死一只。第二天,因为小鸡想获得自由,所以掉进厕所淹死了。我现在还后悔,为什么我要妈妈买呢?

许多事,我们无法决定,即使你改变它了,它的结果也未必是好的。我们有些人类破坏大自然、伤害小动物,然而那些想保护大自然的人,也无能为力。原本美丽的地球,怎么会变成这样。许多人都惧怕食肉动物,结果,从没想过自己在吃着香喷喷的菜时,自己就是一个最可怕食肉动物。许多人都因得了狂犬病而死,然而,他们指责怪那些狗,从没想到过:那些狗就是因为人类污染环境才会得病咬人的,倒过来反倒是我们先“咬”它们。许多保护环境,种植树木,又有许多人破坏环境,和那些好人对着干,就是因为想赚钱,见钱眼开,才不管大自然有多痛苦。真希望那些人赶快改掉这些坏毛病。

这部电影还蛮好看的,大家也来看一看吧!

第2篇:小豆豆和小豆豆们读后感

小豆豆和小豆豆们

外国语学院11级1班

赵西茜

11070118 这学期也看了很多书,虽然学习考试的压力很大,但是排解的话大概必不可少的还是要看一些书。很长时间不看书的话就会变得无知,这是经常要警醒自己的话。无论是东野圭吾《白夜行》里的人性,还是龙应台《目送》里的亲情,抑或是苗炜《寡人有疾》的讽刺,这个世界上我们总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在身边走过,带着他特有的茫然匆匆地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无动于衷。但是总归是不一样的,坐井观天和大隐隐于市终究是不一样的。想了很久,最终决定谈谈小豆豆们。

我其实是很不喜欢小孩子的人,我觉得小孩子们很烦,因此也经常被人批评没有爱心或者诘问将来自己有了小孩怎么办这样的话。但是或许是仗着自己还年轻便很少考虑这些看起来很遥远的话题。在我的小的时候,我记得我看过一个小故事出自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虽然时间间隔太久以至于我并不记得故事的内容是什么了,但是对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却留下了美好的儿童类的睡前故事这样的深刻印象。所以当我看到《小豆豆和小豆豆们》这本书时,我就猛然想起了很多甜蜜美好的童年岁月。于是我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本书也是富有想象力的、充满世间美好纯真梦想的儿童读物。但是我错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觉得眼泪在心底流淌。

“成年人死的时候,会说出自己的痛苦或悲哀;孩子们却什么都不会说。他们信赖成年人,在香蕉叶底下默默地死去。”这句话是第一处让我震撼住的地方,我们现在或许还没有成为真正有承担能力的成年人,但是我们是否应该成为已经具备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有理智的大学生呢?毫无生存能力的孩子们、纯真善良全心全意依赖着成年人的孩子们、对于什么都愿意相信具有最纯洁眼神的孩子们,就这样在战争、贫穷、饥饿、疾病中默默忍受着死亡的威胁与伤害,连痛苦都不能说出口。这样令人绝望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或许就在身边或许在遥远的地球另一端。可是成年人到底做了什么呢,号称具有绝对主权的成年人、拥有无限智慧的成年人、对什么都要负责的成年人到底做了什么呢?地球的那一端到底有多遥远,让你们我们都望而生畏呢。还是说你们我们只是漠不关心静静地看着那些惨剧上演,无动于衷呢。抑或是你们我们竭尽全力加剧了那些惨剧的发生呢?我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我无法替自己替你们回答。

“人不是为了互相憎恨来到世上,而是为了相爱才来到这个世上。”这句好出现在这本书的中端。书中讲到一个故事: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个摄影师问起埃塞俄比亚的小姑娘她长大了想做什么的时候,小姑娘仰起天真的脸大声说:“我想活下去。”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默默想起了现在越来越高的自杀率。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女士也提到这点,因为作者本人是日本人,而日本是现今自杀率比较高的国家,尤其以青年人为主。黑柳女士也为日本本土的自杀率而担忧,同时她也想表示,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埃塞俄比亚的小姑娘仍然想好好地活下去,而那些青年人仅因为找不到工作、失恋或者家庭不和睦等琐碎小事就要寻死觅活,实在是让人觉得耻辱的一件事。现在的世界虽然看上去很太平,但那是假象,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战火仍然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蔓延,不断夺去数以万计平民的生命。到底是为什么而印发战争,到底有多么深的仇恨而印发战争呢?我还去询问了我父亲,我记得他是一边看着新闻联播一边不在乎的说,不就是因为钱、种族歧视和资源么。是啊,原本应该相亲相爱的人们,因为那些身外之物,不断地将死亡指向无辜的人们,甚至是指向自己的血亲好友们。这样的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化解呢?谁也不知道。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而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当时并没有感到什么,但是当我看完小豆豆们之后,我就突然想起了这段话。我们在比我们稍年长的同代人的带领下慢慢前进,并且小心翼翼地带领着比我们稍年幼的同代人。那么那些孩子们呢,他们到底靠谁的带领,到底是因为谁而陷入这样的境地,到底是做错了什么才会遭遇这样的不幸?我想我们应该羞愧地低下头。 后记:

“TOTO”在非洲是孩子的意思,而作者的乳名在日语中的发音也是“TOTO”,所以当作者第一次到达非洲,听到当地的人们喊着“TOTO”时,她觉得很惊喜,当知道原由是她更是惊喜,最终决定用“TOTO”来命名这本书。这本书是在作者当上联合国亲善大使之后访问了非洲亚洲十数个国家之后写下的见闻与感受,本意是用来告诫小孩子们的。但是我读之后想了很多,觉得非常值得更多的人阅读,不仅仅是小孩子,所以我写下了这篇感想。

第3篇: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脑海中浮现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在这里,小豆豆学会了热爱书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在这里,同样会体验到恐惧、无奈与忧伤,所有这一切,让小豆豆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单纯快乐的孩子。

学校是培养和教化人的场所,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培养良好的性格,远比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这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校长,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这让我感到惭愧,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总习惯于替孩子安排、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都套用到孩子脖子上,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用,即使有用,那又有多大的用?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作为父母,扪心自问,有多少人会像小林校长一样耐着性子听孩子将一些漫无边际的、在大人看来是极其无聊的事情,甚至可以一动不动的听上四个小时!很多人都说自己很爱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样的话的确很令人感动,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爱总是得不到回应?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知如何去爱,不知道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不懂得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他们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为他们制定一系列不切合实际且毫无意义的目标,或对孩子自身萌发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打击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了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能力,然后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以否定的态度阻止孩子去观察、思考并用心去感受世界。

作为读者及曾经的孩子,读完这本书的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呢?

首先,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要从学生的角度教育学生。教书是为了教人,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人。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老师说的东西孩子必须要听。但是老师指出的问题,有时候孩子并不能理解,他会觉得委屈,会觉得不能理解。而我们所要做的除了告诉他错了之外,还应该告诉他做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做。更甚可以告诉他,其实这件事本身没有做,只是做这件事是有前提的,放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做是对的,可能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或者换个对象又是错的,不能一并打死,如果我们的孩子乱写乱画,一定会挨骂的,就算他们改正了,那也是因为他们挨骂了,并不是出于他们自己内心。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压抑,概念里只有对与不对,纯粹是为了教书而教书。而《粉笔》中小林宗作却是以引导为主,辅以学习五线谱,寓苦燥的学习于快乐之中,无形中教育了孩子怎么做是对,为什么是对的,如何做会更好更棒,一举三得从孩子的角度去教育了孩子,以教人为先,并在其中传授知识,多好的育人之法啊!

其次,在教书教人中尊重学生,甚至说是配合学生。新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孩子做错了事经过教育似乎学生都会向老师道歉,那么老师会不会因为犯错而特意向学生道歉呢?我想做到的恐怕不多,反省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在除了尊重学生之余,还要配合学生,设计些特殊活动来鼓动激励某些学生,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其实是一种理念的体现,虽然这种理念不可能一下子被我们的社会理解并接受,但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并不是小林校长做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而是要学习他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学习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精神,学习他能够放下身架与孩子做好朋友的魄力。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上的,还有师德方面的,只有拥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第4篇:小豆豆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读《窗边的小豆豆》

我的儿子龙龙读小学一年来,随着功课的增多,时间越来越少,我们做家长的渐渐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整天忙碌于完成作业、完成练习„„却没有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自己喜爱的事情。暑假里,学校布置读一本好的儿童读物。我也决定借此从亲子阅读开始,与孩子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迫不及待地买回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发现真是一本好书。龙龙说喜欢听老师读的这本书,孩子有了兴趣,我也发现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过程,是很有趣的经历。

星期天是我休息的日子,坐在窗下和孩子一起读《小豆豆》,不时抬眼看看一边听一边笑的龙龙,忽然感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小豆豆”,他们都会顽皮,有时会不听大人的话,甚至有点“恶劣”;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心目中的朋友;大人对他好,他就喜欢你,对他不好,他也不会永远地仇视你„„虽然书才看了一小半,但我已深深喜爱上了真实可爱的“小豆豆”,同时对“校长先生”的敬佩也让我这个大人对“巴学园”充满了向往!

这两天,我们开始一边读一边讨论读到小豆豆的顽皮,他会说“小豆豆比我还调皮呢!”读到电车教室,他会说“电车什么样?我没看过。”„„

阅读的过程中,龙龙还让我们惊喜地看到,其实孩子真的是潜力无限。原来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他能读无注音读物,每次给他买书都首先考虑注音版。但现在看来,这个考虑完全是多余的,我们太小看小孩子的阅读能力了,虽然还有不少不认识的字,但借助于连贯的内容和流畅的叙述文字,他完全可以边读边理解,半猜半问地将一段文字基本顺利地读下来,而且并不影响他对内容的理解。

有人说:“读书应该读出自己来”,小豆豆的故事不是和孩子们的生活很接近吗?那个曾经让老师头疼的小女孩在巴学园的健康成长,不仅让孩子们羡慕啊,也让家长深思!希望我和孩子能一起在读书中获益和成长。

第5篇: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日本作家黑彻柳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 书中讲的是小豆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坏学生”,她被原来的学校开除后,来到了“巴学园”。在这所学校里,小豆豆无拘无束地发展了自己的天性,这里的校长总是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正因为这一句话,让小豆豆拥有了自信,并伴随她一生。小豆豆活泼可爱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常常会被小豆豆可爱又勇敢的冒险举动而逗得哈哈大笑。比如: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比如小豆豆与自己的小狗洛基相互扮狼而损伤自己的耳朵;比如小豆豆有一天一只胳膊吊在树上,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看见牛肉也是这样整天被挂着,她今天想做牛肉……有趣的事情真是层出不穷!小豆豆和不平凡的校长、会说英文的宫崎君、患病的泰明、矮小的高桥君很多很多的故事都让我十分感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爱上了这所学校和学校里的人。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其实“坏”孩子只要大家都关心她,她也会变成好孩子的。所以,我以后也要经常帮助那些调皮的同学,让他们也生活在“爱”的环境中。我像小豆豆一样有着许多梦想,我希望我也能像小豆豆一样有坚定的信念。

第6篇:小豆豆读后感 (8)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体验眼一口气读完一本的感觉了,前几天学校每位老师发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校长说这事一本很了不起的书,带着好奇与不屑,无奈与质疑,我翻开了第一页,于是,我又回到了年轻时挑灯夜读的时代,几天就把它看完了。

于是我认识了和蔼可亲,富有爱心和童心的小林校长

、可爱、充满童稚、但不守规矩的小豆豆、和蔼可亲的豆豆妈妈„„等一群普通但不平凡的人,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关爱,宽容与真诚。

书看完了,可我的心里却时时想起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让我感慨万千。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让我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尊重孩子,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懂得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具有诚心、爱心、耐心、善心、用心地从事教育事业富的真正含义。同时

也让我意识到小学时期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的终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教育好下一代。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记录的事例很多,我收获的东西也有很多很多,现在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几件事中,写写我个人的体会,和道家一起分享、共勉吧。

一、理解篇

原文:听写的时候,她先打开书桌的盖子,取出笔记本,然后立刻‘啪嗒’一声关上盖子。接着,马上又打开盖子,把头钻到里面从文具盒里取出用来写‘a’字的铅笔,匆匆关上盖子,写了一个‘a’字。但是可能写得不好,或者写错了吧,只见她又打开书桌的盖子,又把头钻到里面,找出橡皮来,关上盖子,飞快地擦起来。然后,又匆匆地打开盖子,把橡皮放进去,再把盖子关上„„”可是,小豆豆为什么要这样呢?老师不理解,甚至为之生气,因为这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只有妈妈明白,因为小豆豆第一天放学回来后,就兴奋地向妈妈报告:“哎,学校就是了不起!家里的桌子的抽屉,是这个样子地往外拉。但是学校的桌子,却是把盖子往上提。就像垃圾箱的盖子那样,要光滑得多。桌子里装得下好多东西,棒极了!”

感悟:我相信读到这里的朋友,一定为小豆豆的行为感到可笑,觉得豆豆真是十分可爱,她的古怪的行为令别人反感,她却全然不知,回到家里却津津乐道地告诉妈妈事情的经过。仔细想想,这就是孩子的心里,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他们因为新奇,因为好奇,经常会做出许多与大人世界格格不入的事情,在大人看来是没有任何意思的事,可在孩子的世界了,她全然不知。这正是孩子的天性,而大人们却用大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的事情,所以当看到孩子做了出格的事,总会批评他们。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经常你有这会有样的“小豆豆”存在,我

们认识到这是孩子的天性了吗?说来很觉得惭愧,在工作中曾因为孩子们的好奇好问,我责备过他们,觉得他们不守规矩,不懂道理,也由于他们探知行的行为而调皮好动,我呵斥过他们,批评过他们,说他们不守纪律,甚至惩罚他们。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善待我身边的“小豆豆”们的。

二、尊重篇

原文: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对着小豆豆坐了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在校长先生的不断鼓励下,一年级的小豆豆拼命地说着鸡毛蒜皮的小事。

一说就是四个小时——从上午八点钟到“已经是午饭时间啦”!

在这四个小时中,校长先生“一直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

在这四个小时中,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呵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

感悟:看到这个个故事时,一定会被小豆豆天真无邪的表现逗乐,我们仅仅是觉得豆豆可爱、可笑吗?仔细想想,能听一个孩子絮絮叨叨地讲4个小时的话,并且表现出极大的专注地、耐心与兴趣,小林校长的表现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我们的教育常常呼喊“尊重学生”,怎样尊重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培养人应该从关注人、尊重人开始,耐心地听一个人的倾诉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方式。耐心地听豆豆讲4个小时的话,她的内心是多么地美妙呀,以至于让她觉得“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影响。我们在工作中做到了吗,我们耐心地听过孩子们的诉说吗,我没有,甚至觉得他们是孩子,他们的话没什么好听的,没意思,经常是敷衍、应付、搪塞,有时还表现得不耐烦,所以我们的孩子心里永远也不会产生“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就好了”,所以尊重学生,唯有倾听!

三、信任篇

原文:小豆豆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上完厕所以后,总是习惯往下面看一看,从小就这样。这天上课前,小豆豆去了一次厕所,终于忍不住又往下看了看。就在这时候,“啪”,自己的宝贝钱包掉了进去,被水冲到了黑黑乎的洞里,不见了。

小豆豆立刻跑到校工阿良叔叔放工具的库房里,扛了洒水用的长把舀子出来。然后在校园深处转来转去,寻找厕所的掏口。终于在离外墙有一米左右的地面上,找到了厕所的掏口。小豆豆使劲移开圆形的混凝土盖子,把长把舀子伸进深深的洞口,开始向外面舀起来。

在舀出来的东西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的时候,校长先生路过,看到小豆豆正在忙活着,问:“你在干什么呢?”

小豆豆顾不得停下手里的活儿,一边舀一边答道:“我的钱包掉到池子里面了。”

“是吗?”说着,校长先生把手背在身后,就像平时散步那样,又走开了。又过了一会儿,钱包还是没有出现,地上的小山却越来越高。

这时,校长先生又走了过来,问:“找到了吗?”

小豆豆满头大汗,脸上也红彤彤的,被围在小山当中,回答说:“没有”。校长先生稍微凑近了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

说完,他又像刚才那样走开了。

“嗯——”小豆豆精神十足地回答,又继续干起活儿来。

最后,小豆豆没有找到钱包。按照和校长先生约好的那样,小豆豆把那座小山完全放回了原来的便池中,还用舀子铲下一层渗进了水分的泥土,也送进便池里,把地面弄平整,盖上混凝土盖子,把舀子送回工具房里。

感悟:一段多么有童趣的故事,我们只觉得小豆豆淘气顽皮开爱可笑,小豆豆的行为给我我们带来了乐趣,可这乐趣的背后,却有一个人不能忽视,那就是小林校长,他的的言行也是那么让人不可思议,没有呵斥、没有批评,他是那么信任豆豆,仅仅是:“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这一句话,隐含着多么大的教育哲理呀,那就是信任。问一问自己,如果我的学生也发生了和豆豆一样的事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首先,肯定是不信任的,或者会说,“你干吗?影响校园环境。好臭啊,不要了不要了„„”之类的话,其实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信任,是一种高贵的“传染病”。老师信任学生,学生就实现老师的“信任”;校长信任老师,老师就实现校长的“信任”;领导信任员工,员工就实现领导的“信任”;朋友信任朋友,朋友就实现朋友的“信任”„„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比信任更令人愉悦的呢?信任是教育的催化剂,信任是人生成功的武器。一种纯洁的信任,让人感动的信任,让人心服的信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亦如此。相信自己的学生,“他能行”,我们的孩子也会’相信”我。

以上是我略举的几件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心得,还有很多东西还未从书中品位出来的,也许再次品读时,我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与发现。我终将不能成为小林校长那样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但我想,读了此书后,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会用心好好地给予引导,我不期待孩子们个个优秀,但求个个有所进步。

上一篇:美国mba推荐信怎么写下一篇:人員花名册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