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城市形象与城市语言研究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是一个城市在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而从一定意义上说, 城市是一种文化形态。城市文化通常是人类群体在城市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提出城市语言的意义就在于使城市的文化能够得到效益最大化, 使每个“城市语言文化符号”都能成为城市形象的表现体, 成为城市形象的“合理构成部分”, 使城市通过这些语言文化符号, 从一般的生活体系中升华出来, 从文化与艺术层面展现城市的形象魅力。

当今的世界, 我们既能够看到高楼林立、现代技术应用广阔的世界型的城市;也能够看到仍然处于原始生活方式状态的偏远落后的乡村生活。可同时, 我们也看到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与乡村差异正在缩小, 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的面积在缩小, 全球正在出现世界性的城市化潮流。世界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4%,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接近30%, 沿海一些省份已经达到46%,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经在中国展开。但是同时, 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败笔和文化误区。在一些城市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了“建设性破坏”和“城市造美运动”产生的负面效应。而秦皇岛在城市形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此, 本文以研究城市形象与城市“语言文化”的概念和相互关系为理论基础, 创新性地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分析目前秦皇岛城市形象建设中存在问题, 并针对问题, 研究如何进行城市“语言文化”运作, 更合理、更科学地塑造秦皇岛城市形象, 以减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遗憾。对于城市形象的研究, 在国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是, 早期的城市形象与现代城市形象理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区别主要在于, 早期国外的城市形象是寓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设计理论和城市美学理论之中。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强调城市美学、城市艺术的应用, 是在城市美学和城市艺术层上的规划与设计, 我们可以把这种认识观和行为视为城市形象发展的一个初期阶段, 虽然没有使用城市形象这一专有名词, 但其实质也是一种城市形象塑造。在城市存在的意义上, 建筑美学与城市美学具有同质性意义。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的城市研究学界和城市规划学界, 先后出现了“环境的艺术意识”的潮流。这些新环境艺术意识, 漫及欧美大陆, 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建筑空间产生较大影响。

一、城市形象的概念与内涵

(一) 城市形象的定义

一般说来, 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从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来研究“城市”定义, 城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口集中居住在固定的位置而产生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基础的再现。“形象”一词在汉语中最早出现于汉代, 意指人、物的相貌形状。20世纪初, 我国文艺理论家用“形象”一词释译法文、英文等西方文论中的image, 从而使其又有了新的涵义。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 是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是一个城市在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整体风貌及其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和看法。

(二) 城市形象的内涵

城市自我形象是城市固有的特色和美感, 是城市在一定时空条件下, 城市人类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外在表现, 是城市文化个性的反映, 它能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觉。人们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感受不仅仅是对城市实体环境的“总意象”, 而且还包括对城市人的行为在内的整体“总意象”, 人们在看到城市中的“物”获得“意象”的同时, 还对城市人的行为产生感受、反应、印象和意象, 对城市环境和个体的存在价值感受到“意象”。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城市意象”, 既包括了城市或城市一定区域中的事物, 如街区、建筑物、雕塑、植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色彩、店招店牌、生活设施等, 也包括了城市的政府行为、市民行为、政府与市民的精神理念、公务员的工作作风、社会时尚、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同时还包括了城市整体构思所表现的主体意义、重大纪念物和特殊建设应该传达的视觉意义:也就是说, 城市形象既包括了群体关系, 也包括了个体关系;既包括静止的客观存在的物的关系, 又包括活动的人的关系, 同时还包括了艺术和创造性的文化关系:在这些关系中, 只有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意义上形成城市自己的差异和特色,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出大众对城市形象共同的认知与认同。因此, 城市形象是一门全新的科学, 在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 包括了建筑学、景观学、环境科学、雕塑理论、建筑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文化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哲学、城市园林学、城市管理学、城市历史、城市心理学和CIS理论等多方面的学科。

(三) 城市形象的特征

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 对内产生激励力, 对外产生吸引力, 它具有繁杂性、广众性、整合性、稳定性等特征。繁杂性。城市形象有着繁复庞杂、难以计数的影响因素, 而少数因素的负面作用即可损坏一座城市的既有形象。广众性。城市形象是具有广泛性的各类公众 (内部公众、外部公众) 对一座城市的总体评价, 仅仅博取少数公众或某类公众的好感, 无助于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形象。整合性。城市形象的塑造, 既有赖于整个城市各个局部形象的优化, 更有赖于城市形象结构的整体优化。因为城市形象不是城市的各个局部形象的机械加和, 完善城市形象必须从大处着眼, 做好城市形象整体设计和建设。稳定性。城市形象一旦在一定范围的公众中形成, 便会产生相当长时期的持久影响力。而重塑和提升城市形象是一个比较缓慢而又艰难的过程。

(四) 城市形象系统结构

从“城市文化资本”的理论观认识城市形象体系, 城市形象主要包括三大系统: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

(1) 城市形象理念系统

从总体上说, 城市的理念即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城市理念集中表现为城市的整体价值观及城市市民社会的价值取向, 是城市的最高哲学。在这些内涵中包括城市人的精神理念, 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规划理念、服务理念、事业发展理念、存在价值、发展战略目标及城市对内对外的宣传口号、流行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市民共同遵守准则等。这就是城市现代化和现代人格化的基础, 是城市用于对内管理与对外经营活动的价值标准和核心原则, 也是城市文化塑造的灵魂。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良好的城市形象, 一个核心指标就是城市形象理念系统中城市精神构造与感知。城市的精神理念内涵有三大使命:即城市的文化发展使命、城市的社会发展使命和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命。通过城市精神理念的传播, 向全社会展示一个城市能为社会贡献什么?通过精神理念展示城市人民的整体价值观、展示城市社会全员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时尚。同时, 在精神理念的感召下, 使城市每个市民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坐标, 最终使城市全员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城市理念定位对于城市形象构建的质量、水平有直接关系, 对于能够创造一个内涵独特、感觉良好的城市形象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理念定位不当、不准确, 则很容易导致城市形象构建的偏差和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好的城市形象理念定位, 依赖于对城市各项资源条件的准确把握和利用, 经过详细、完备的调查, 从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城市人文状况、城市性质和功能各方面出发, 挖掘城市特色和个性, 来进行城市形象理念系统的塑造。将城市人格化, 它是城市总体价值取向的一种表述。“相对于城市布局, 景观 (视觉形象) 和城市功能 (行为形象) , 城市理念所展示的是城市的精神、观念。因此, 城市理念形象建设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魂。”城市理念的独特塑造, 往往对城市特色、个性发掘起到较大作用, 使城市形象具有了内核、生命力, 避免浮于形式而无根基的弊病, 使城市具有更强、更持久的识别性。

(2) 城市行为系统

城市行为系统主要是指城市中的群体与个体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行为模式、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行为系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一方面, 物质文化是人的各种行为的产物, 如城市的物态环境、建筑物、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生产资料、生活日用品等皆来源于人的物质性加工行为,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标示行为识别子系统的优化程度。另一方面, 精神文化或者直接渗透于行为识别子系统之中, 如市民行为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他们精神境界的净化程度;或者通过制度识别子系统对行为识别子系统产生规制、约束或提倡、鼓励等作用。

(3) 城市感官系统

城市本身即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体觉、味觉、触觉、感觉等所能感受、接触和观察到的城市形象要素的表现体系。人的感觉器官能够直接感知的城市信息的各种载体, 都是城市感官系统的构成要素。在城市形象系统中, 感官子系统是首先对公众起作用的部分。感官识别子系统的美化, 将为市民创造惬意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 同时, 为外来者提供赏心悦目的旅游、购物和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

随着当代中国城市化高潮的涌起,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经在中国展开。因此, 一种责任意识促使笔者对城市形象塑造问题进行研究, 期望能为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提供良好的城市化建设的建议, 以减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遗憾。城市形象美的创新不是标新立异, 而是创造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和谐的新的社会资源与文化资本。这既是对以“城市政绩”为目的的城市形象建设模式的摒弃, 又是与西方已经走过的“城市造美运动”相区别, 是有目的地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 为城市人的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有意识地在更高的层次上创造人的存在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摘要:城市形象塑造就是创造城市新型结构性的资源结构, 并把原有的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 发现“城市文化基因”, 加以改造创新,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化形态、文化资源和文化结构, 使城市文化资源成为世世代代可借助的“城市语言文化”。总之, 创造美好的城市形象, 就是在创造“城市语言文化”, 在城市形象创造中, 把城市形象美作为一种资本加以推广。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语言,影响,地区

参考文献

[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 彭靖里, 马敏象, 安华轩.中国城市形象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J].中国软科学, 1999.2

[3] 董晓峰, 牛慧恩.城市形象现状评价系统与实践探讨[J].开发研究, 2000.3

[4] 居易.城市形象策划——国际公关的新课题[J].公共关系, 1996.6

[5] 王续琨, 陈喜波.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学[J].城市问题, 2001.6

上一篇:循环氢油洗在润滑油加氢装置上的应用探析下一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临床分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