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2022-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

浅谈法与道德的关系

[摘要]无论是在法的建立,还是在法的执行上,法与都与道德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与道德的关系究竟是法独立于道德,还是应该将道德视为法建立的基础,或者法仅仅只是道德的一部分,对此不同的流派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本文通过对不同学者法与社会关系的浅要概述,再结合我国当今社会的法制建设过程中的现状,浅述法与道德相互影响又不能逾矩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法;法律;道德

在曾经轰动一时的彭宇案中,法官似乎想通过判决推行某些利他主义精神,结果在全国舆论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甚至在社会中出现了明显的道德滑坡现象,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以致后来的许云鹤案、小悦悦案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法与道德关系的思考。

一、法与道德的释义

(一)法

在现实生活中,法通常也被视为法律。在张文显主编的《法理学》中,将法定义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以权力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1]朱景文在其主编的《法理学》一书中,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 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 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2]。舒国滢主编《法理学阶梯》一书认为: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这种规范体系反映了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层或人民的意志,其目的在于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层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3]。 简而言之,法是由一定主体,通常是一国的统治阶级,为实现一定目标,根据一定的原则,按照特定程序制定的,由外部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从生活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种社会规范。

(二)道德

我国理论界关于道德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层意思:(1)道德是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范畴。(2)它反映人们的社会关系,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广泛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广泛干预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3)它的反作用的方式是,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形成人们的内心信念,以约束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由此可见,道德也是社会中用于规范人、人们间的关系、和人的行为的规则或者说是规范。只是道德直接源于人们的生活习俗,且是人们之间约定俗成的看不见的契约,主要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只有人人都遵从这样的契约,才能够融入社会,并且保持社会的和谐;否则就会产生社会问题,发生矛盾或冲突,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法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相比較而言,法律是在正式组织通过正式场合的正式行为确立的,本身更加具有权威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它通过外部强制力对受众施加影响,因而对受众的规范效力更加具有强制性和不容置疑性,它要求受众百分之百的遵守和执行。

道德主要以社会传统和风俗习惯为依据,对受众的规范效力主要在引导和劝导上,没有强制性或者其强制性不如法律,主要实施情况和效力发挥据受众的不同而不同,人们可以完全遵照执行,也可以部分执行甚至不执行;道德对社会的规范效力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环境得以保障,脱离了一定环境则会使效力大减或发挥不了效力。

(二)联系

法与道德都属于调整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二者的受众都较为广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和遵照执行,并且都对相对受众具有一定的规范效力。

法律和道德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一些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不符合新时代道德的法律,会在时代的不断前进中逐步被修改或废除;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些道德可能会进入立法程序,最终进入法制建设的轨道,成为法律而继续发挥社会规范作用。在社会法中进程中,道德也会同样发展,一些于法不合、与时代不合的道德也将会在法制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被淘汰和废止。

三、法与道德的关系

(一)西方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学说

以富勒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认为在法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主张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与道德要求相一致,因此,法律一旦失去其固有的道德性,就“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法律制度的东西”[4]。这种学派主张将法与道德结合起来看待,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离。以哈特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法学家主张则和自然法学派刚好相反,他们将法与道德相分离,认为“法律问题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是社会技术问题,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5]。

除自然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派之外,西方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原生与衍生说、霍布斯的互相包容说、康德的内在与外在说或普遍与特殊说、耶利内克和耶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说、富勒的道德性说、狄骥的根源之一说、庞德的时分时离或动态关系说、凯尔逊的不相关说、哈特的部分同一说、川岛武宜的共同分母或共同根源说这十种较为著名的说法。[6]这十种说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即法与道德不相干、法与道德有交叉部分、法与道德一方包含另一方。

(二)法治与德治

法治,即“法的统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7]德治,是指充分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来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治国方式。在我国古代,有儒家学者提出“为政以德”劝告统治者实行德治,也有法家建议君主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也有法治与德治二者兼用的。而当今社会中,我国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也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并抓,促进法治和道德的双重发展与进步

法与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二者可以相互影响,但不能过多介入。法主要规范社会公德方面的事物和各种关系,只是维持道德的底线;道德主要处理私德领域的事情和关系,但道德对人们的要求比法律高、比法律多;在公德与私德交叉的部分,则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裁决。在交叉领域,法与道德的比重处理则是一项微妙的艺术。

如果用法律手段强行道德,就意味着提高和增加了法律的要求,也就是用强制力来提高道德的底线,要求人们的行为具有更严格的道德水准。这就可能使得法律变得太理想,在社会中很可能行不通。比如,在舍己救人的问题上,因为面临生死的抉择,如果法律强制人们服从道德规范,实际上是把利他主义作为法律的意识形态。一方面,这样的法律的落实质量和程度存在疑问;另一方面,此种法律的实施结果恐将与设计之初背道而驰。

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善,但是并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如果连比较底的道德底线尚且被突破,连最基本的法律规定都得不到有效执行,却要求把更好的道德标准作为法律来规定,这就更显得不可思议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法治的建设还是在法律的运用和执行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与道德发生联系。无论是彭宇案,还是许云鹤案,都涉及审判中法官对法与道德的衡量;小悦悦案则引起人们对于是否应该将某些归于道德范畴的规范法律化……这些案件都扯着法律和道德两条绳索,在决断时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法律脱离道德会出现恶法,而道德过分干预法律则会影响法律的程序和法律的运行。法律的制定应该是将生活中属于公德的范围的、需要外部强制力保证其规范的某些行为纳入其范畴,道德则是应该将法律不便于介入且不需要过多外部强制力介入的事项和行为纳入其范畴内。

总的来说,对于法与道德的关系,各方学派均有其道理和可质疑之处。但,法律不等同与道德,它们各有特点和功能,共同维护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有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应该同时并举,不可偏废一方。同时,法与道德既二者不能割裂开,也不能过分介入对方,这不仅是立法者索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司法者和执法者在决断时需要不断斟酌和衡量的一个艺术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張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5-37.

[2]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0.

[3]舒国滢.法理学阶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4.

[4]赵路.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困境与成因分析[J].南方论刊,2009,03:32-33+18 .

[5]严森.试论法与道德的冲突[J].法制与社会,2013,35:1-2.

[6]严存生.法与道德关系模式的历史反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05:36-46.

[7]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30-333

[8]张煜.论法与道德的冲突及其解决[J].大众科技,2010,12:196-197.

[9]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01:2-16.

作者:黄利娥

第2篇:浅谈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冲突与解决

[摘要]正义是法治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也是一切司法改革的价值依据与评判标准。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和美德,向来被视为法律的实质和宗旨,正义又可分为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又并不是完全统一,只追求实质正义,可能会导致最终的非形式正义;同时,片面追求形式正义,可能最终将损失实质正义的崇高价值。所应实现两者的平衡,着重强调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形式正义只是手段,而实质正义才是目的,充分实现两者的协调促进,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正义。

[关键词]形式正义;实质正义;法治;优先性

一、抗癌症药代购者被抓,什么是正义?

印度抗癌藥“代购第一人”陆勇在2015年1月10日晚飞抵北京后,在机场即被警方逮捕,目前被羁押在朝阳区看守所。此前,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对陆勇提起诉讼,陆勇已被网上追逃。陆勇的300多名白血病友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他免于刑事处罚。

对陆勇涉嫌犯罪的主要指控是销售假药,是否是假药应按照现行的药品管理法规来认定,而现行的药品管理法规规定,走私未经国内审批、许可的药即认定为假药。很不幸,陆勇代购的印度仿制抗癌药,虽然在印度属于合法生产、销售的正规药品,却未经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批准销售,因此也可以被视为“假药”。同时,根据当前刑法修正案的规定,只要具有主观故意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成犯罪,不管是否牟利,是否发生实际人身伤害。因此,尽管陆勇为病友代购的印度仿制抗癌药,确实药效很好,而且他本人没有直接牟利,其行为亦可被认定为销售假药。在现在药品监管法律框架下,警方抓捕陆勇于法有据。可是,既然是涉嫌犯罪,为什么还会有数百名病友为陆勇“喊冤”?

身为身患白血病的重症患者,陆勇在顽强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疗效相近而价格便宜很多的“救命药”,和广大病友分享信息,还主动帮那些不会“海淘”印度仿制抗癌药的病友代购。如果陆勇因此而获罪,不仅身受“救命之恩”的病友们感到难过,也让公众难以接受。

看完这个案件,我想大家都会感到矛盾。法治社会,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法治的基本秩序,个人好恶确实不能影响法律的正常运行。可是,在严守法律秩序的前提下,我们也不能忘记“法律不外乎人性”的原则,不能无视人们内心对公平、公正的共同愿望。简而言之,法律是维护正义的利剑,但是机械的追求依法办事,忽视“程序正义”,就可能变成“双刃剑”,甚至适得其反、本末倒置,使得本应实现的“实质正义”成为空谈。

二、法的正义的区分: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

(一)正义的内涵

正义,是一个令人觉得既深邃又简约的词汇,它可以大到是法的最高的价值和最崇高的最求目标,它又可以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所应该做的事情,即一种道德评价——公正,美国的博登海默将正义总结为“具有一张普罗透斯式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们按自己的等级做应当做的事就是正义”;哲学家休谟认为,“正义并不是自然的,而是一种‘应付人类环境和所需而采取的措施或者设计’”。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寓于某种平等之中,它要求这些资源,包括机会,按照比例平等的原则,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平等分配的标准就是正义的标准。”

(二)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内涵

上面我们阐述了许多学者关于“正义”内涵的观点。那么正义又怎样划分的呢?目前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数是围绕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而展开的——两者的划分是从正义与主体利益的关系角度进行的。正如勒内·戴维所言:“在所有国家存在着并将永远存在着两种正义之间的矛盾:其一,法律必须保持确定性与可预见性;其二,法律必须足够灵活以便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矛盾贯穿于任何法律体系之中,实质是法律的稳定性与预见性之间的冲突,深层次的表现为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冲突。

1.形式正义,有的学者也将其称为“正义的形式主义”,其更侧重于程序上的正义。法律平等地一以贯之地适用于任何人,同等情况同等处理人,人们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定去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使如此将明显有悖于情理,但法律必须遵守其承诺,法本身被视为目的。形式正义有三种形式:第一,与社会正义相对应的形式正义,即制度正义或者法律正义,即法治。第二,与具体正义相对应的形式正义,也可以成为抽象正义。第三,也是本文着重叙述的,法律体系中,与实质正义相对的形式正义,即程序正义。程序正义是以法治作为社会生活价值调整方式和实现人们共同学理想社会目标时,人们在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对正义的追求和渴望,比如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候应该做到不偏不倚,不能带有感情色彩来判决,同时注重诉讼效率,即办案、审案、断案的过程要强调准确、高效;最后,还应强调诉讼程序的规范性,只要案件的审理过程符合法律的规定就不予考虑具体案件的特殊情况。

2.实质正义,主要是从立法者制定的良法中体现出来,通过法律的规定实现对政治自由和平等、资源、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进行公正地分配。实质正义也分为三种形式:与法制这种形式正义相对应的实质正义,即社会正义;与抽象正义相对应的称为具体正义的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相对应的实体法上的实体正义。根据我们对实质正义的理解——社会利益与负担的合理分配可以引申出,实质正义追求社会范围内实质上的正义和公平,最大限度上符合社会成员的正义价值观念,对不同社会成员的行为给予不同的法律调整,同时对利益和负担的分配和矫正,在这些过程中法的实质正义得到彻底体现,这也合乎道德的要求。

三、从“许霆案”思考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

2006年4月21日,被告人许霆来到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之后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二人各携赃款潜逃。

同年11月7日,郭安山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全额退还赃款1.8万元。经天河区法院审理后,法院认定其构成盗窃罪,但考虑到其自首并主动退款,故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而潜逃一年的许霆,17.5万元赃款因投资失败而挥霍一空,今年5月在陕西宝鸡火车站被警方抓获。目前,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被告许霆以非法侵占为目的,伙同同案人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遂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许霆随后提出上诉,2008年3月,广州中院认定许霆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许霆再度上诉,2008年5月,广州省高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许霆案”初审判决一经作出,随即引起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不管是法律界人士还是普通百姓,普通认为广东中院量刑过重,是法院判错了吗?早在“许霆案”争论之初,就有许多资深法学家指出依照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广州中院以“盗窃金融机构罪”来定罪,量刑有法可依,事实也是确凿充分,并没有不妥之处,同时考虑到没有从轻和减轻的情节,也就是说,广州中院对许霆以“盗窃金融机构罪”作出的“无期徒刑”的一审判决,完全是一个依照法律作出的合法判决。那么,从判决来说,是完全实现了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实现了法律的实质正义。这样一个合法的判决,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那么为什么社会舆论一边倒的认为“无期徒刑”是量刑过重呢?

经过反思,或许以下原因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我国当前法的制定过程和所制定的法律基本上符合“良法”的标准,但在法律本身有问题时,如果僵化地坚持依法办案,实现了法律,却不能保证实现正义。许霆在接受完全符合法律程序的审理之后,依照现行刑法及司法解释,法院仍然有可能做出令部分公民难以满意的判决,这就深刻揭示出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冲突,再加上具体实践中由于案件情况错综复杂,人们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对判案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把两者比作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不可能要求两面都朝上——片面地追求实质正义或形式正义;只追求实现实质正义,有可能导致非形式正义。比如有人认为,无论程序如何,无论手段如何,知道能结论是合法的,就实现了真正的正义,这就是典型的“宁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观念,我国也曾深受这种观念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法的形式正义遭到严重的践踏和蹂躏,法沦落成为一种工具。当然,一味地追求形式正义,力图实现证据的环环相扣和滴水不漏,会影响到法律的效率,也将损失实质正义的崇高价值,进而影响到法律的生命力。

四、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优先性问题的探究

从前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法的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之间的矛盾至少在现阶段是无可回避的,那么我们就面临着一个问题。为了真正实现法的正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两者应该各自处于一种什么地位呢?是平等适用还是有优先性的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有以下三种理论:第一,实质正义优先于形式正义,形式正义被看作是实现实质正义这“最高境界”目的的手段;第二,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处于平等地位,任何一方都不受到大的损害,同时保留了法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第三,形式正义优先于实质正义,并兼顾实质正义。

其中对于第三种观点讨论和关注最为集中的代表人物有两个:马克斯·韦伯和罗尔斯。两者不谋而合地认为形式正义应当更被推崇和重视,因为“往往现实生活中实质正义已经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尽管它可能会带来完美的结果,但是它所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十分危险的,它为任意专断开辟了道路,使权力不受制约,因此与其说实质正义能够带来真正地正义,不如说正义只是它偶尔的产品,从总体上看,实质正义只会带来更多的不公平。”而且,“无形式的司法为绝对任意专断和主观主义的反复无常提供了机会。”同时,韦伯和罗尔斯认为形式正义不仅限制了权力的滥用,也与那些“僧侣、世袭王公的价值追求相排斥的”。

或许我们认为,实质正义是法的最终追求和崇高理想,实质正义应当处于优先地位——至少于形式正义处于同等地位。但是我们应当知道,法律作为维护国家基本制度和社会运行的主要工具,必须使得正义得以实现,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这种正义必须是可操作可改变的,法不能仅仅依靠实质正义来引导社会主体行为,这种带有盲目性和不可知性的指导并不能胜任真正实现正义的任务。况且实质正義的法的执行者——人,本身就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和依据自我的认识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完全以理性的态度来思考。而且,法的形式正义优先也有其理论基础;首先,人类认识是有限的,决定了法追求的实质正义不能完全实现,法所能够达到的正义是形式上的。其次,只有强调法的形式正义性,才能够将法与道德伦理等其他社会规范区别开来。所以,我们推崇的是第三种理论:形式正义优先,兼顾实质正义的发展。各种案件表明,只有形式正义的法才是法治社会要求的法,法的形式正义不仅保证了法的可预见性,同时能够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离开了形式正义的法,会成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法,成为一种工具”。同时,我们也必须兼顾法的实质正义,不能顾此失彼,忽视了法最基本的内涵。

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也离不开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的特殊国情。无论讨论哪种观点,都要和法治紧紧相连,为法治服务。个人认为,即使如此,基于法的这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要真正走上法治道路,保障个人的权利,那么对于程序的正义性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考量,那并不意味着要牺牲实质正义,因为我们会发现当形式正义最终实现时,对实质正义的实现也会大受裨益。

作者简介

任兴鲁(1991-)男,汉族,山东青岛,法律硕士(法学),单位:青岛大学,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

作者:任兴鲁

第3篇: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的关系

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的关系 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的关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 施。 《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机关共同行政行为的法律。行政强制的实施是行政执法 的重要内容。税务机关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进一步规范税务行政强制行为,正确 处理好《行政强制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 )及 相关制度规定的关系,全面提升税务依法行政水平。 深刻领会《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宗旨 掌握好一部法律的精神实质,对法律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切实实现“良法 之治”的根本要义所在。 一是《行政强制法》的制定实施,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 仅是立法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执法为民的内在要求,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 《行政 强制法》自起草、审议、修改、通过,历经十二载,这本身就是践行“以人为本、立法为民” 的过程。 《行政强制法》确立的合法原则、适当原则、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具体法 律条文的设计,无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人 文关怀,是宪法尊重和保护人权原则的具体体现。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也应将“以人为本” 的法治理念反映在具体的执法实践活动之中。能够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 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 二是《行政强制法》的制定实施,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的特定时期,颁布实施《行政强制法》具有更加深远的 政治意义和社会价值。行政强制作为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措施,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侵 权”特征,实施中略有不慎,极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 《行政强制法》明确了行政强制的设 定和实施,应当依据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执法实践中存在的 行政强制行为设定“散”、“滥”,实施“乱”、“软”等问题,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法制化 轨道。行政机关严格实施《行政强制法》 ,有助于阳光行政、依法行政,防止不当实施行政 强制,防止激化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也有助于行政相对人充分表达诉求,平衡公共利益和 个人合法权益。 三是《行政强制法》的制定实施,凸显出法律的引导功能。 《行政强制法》赋予了行政机 关依法履行职责的必要行政强制权, 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效预 防、制裁

违法行为,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依法实施必要的强制,这是法律“刚性” 作用的具体体现。同时, 《行政强制法》确定的适当原则及相应的具体规定,具有显著的“柔 性”引导功能。既可以引导行政机关进一步确立依法行政理念和程序正义观念,又可以引导 行政相对人和社会群众遵纪守法,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总之,通过刚性规定和柔 性指导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推进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法治环境。

准确把握《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的关系 《行政强制法》和《税收征管法》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属于同一位阶的 法律。 如何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法律适用, 对于当前税务机关贯彻落实 《行政强制法》 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强制法》是行政强制领域的“一般法”,而《税收征管法》中有关税务 行政强制行为的规定,属于“特别法”的范畴。按照通常的法律适用原则,应是“特别法”优先 “一般法”适用,自然《税收征管法》中的有关行政强制的规定也优先《行政强制法》的规定。 但是,这种机械地套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会给税务依法行政执法实践 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一是《立法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 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 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这一法律规定明确了两项重要的法律适用原则,若仅从“特别 法”优于“一般法”的适用来看待《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的关系,与“新法”优于“旧 法”的适用原则就产生了矛盾,对《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关系的理解也是不全面 的。 二是从一般意义上说,规范行政强制领域的“一般法”应当优先确立,这对实施具有特别 领域的行政强制行为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中,往往都是特别领域 的有关法律规定在先, 而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定滞后。 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和独特的法制 建设规律所决定的。中国法制建设发展模式是先行探索实践,再通过立法加以规范,逐渐形 成了中国独特的法治发展道路。 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国家的建设也是在法制建设并 不完备基础上提出来的。从这一视角去分析,对“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产生理解上的分 歧或不一致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是从目前实施的《行政强制法》的具体规定来看,法律规则和制度的设计都充分考虑 了法律适用关系问题。 《行政强制法》明确了诸多“例外”条款,即“法律或法规另有规定的除 外”。这为把握《行政强制法》和《税收征管法》的关系提供了明确的判断取向。这不仅解 决了《行政强制法》作为“一般法”与《税收征管法》作为“特别法”的关系,而且也较好地兼 顾了《行政强制法》作为“新法”与《税收征管法》作为“旧法”的关系,从而为两部法律规定 间的具体适用提供了实践参照。 妥善处理《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的衔接 做好《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的衔接工作,是直接关乎《行政强制法》在税收 执法活动中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 一是《行政强制法》规定有法律、行政法规除外事项的,应按现行《税收征管法》及其 实施细则执行。如《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限,设定了“法律、行 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既然《行政强制法》规定有“例外”条款,这样《税收征管法》第 五十五条和实施细则第八十

八条就可以优先适用, 即查封、 扣押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 6 个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行政强制法》规定的“例外”条款,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还是“法 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是《行政强制法》有规定, 《税收征管法》没有规定,应按《行政强制法》执行。如《行 政强制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 《税收征管法》 没有明确规定,仅在《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中有过规定,应按《行政强制法》执行,即税 务机关查封、扣押纳税人场所、设施或财物等发生的保管费用由税务机关承担。再如《行政 强制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税收征管 法》对加收滞纳金的金额没有相应规定,应按《行政强制法》执行。 三是《行政强制法》没有规定除外事项的,无论《税收征管法》是否有规定,应一律按 《行政强制法》执行。如《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三十条等条款,都明确规 定了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必经法定程序, 《税收征管法》并没有明确规 定,需按照《行政强制法》执行。税务机关应在实施《行政强制法》过程中,将法定程序及 要件规定与税收执法实践紧密结合,细化行政强制流程,量化行政强制裁量标准,规范行政 强制的实施程序。 四是《行政强制法》与《税收征管法》都有规定,但规定存在不一致时,应按照《立法 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 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此外, 《行政强制法》没有规定, 《税收征管法》有规定,且不与《行政强制法》抵触, 可适用《税收征管法》 。

第4篇:法理学复习指导:法与经济的关系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法理学复习指导:法与经济的关系

1.法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法,法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的产生、本质、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当然,法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并不意味着它不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法 律教育网事实上,社会的政治、宗教、道德观点、风俗习惯以及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和国际环境等,都同法发生相互作用,发生着重要影响。

同时,法又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2.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法律保障资源通过市场来进行分配,所以市场经济对法有更大需要。法能够确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基本秩序。

法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中具有重要作用。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促进和保障,法律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具有引导作用、促进作用、协调作用、制约作用、保障作用;法律教 育网同时法律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能确认经济活动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理学复习指导:法与政治的关系

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法律作为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一定阶级意志的体现,无疑同政治联系在一起。法律一方面直接受政治的制约,并为政治服务;另一方面,法律又确认和调整政治关系,直接影响政治并促进政治的发展。

总的来看,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律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律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制约法律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两类。一方面,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所以法律具有各种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法律是一定的人们的意志的体现,反映了他们的利益要求,所以法律具有各种社会作用。英国学者拉兹曾经指出:“每一个法律制度必然有规范的作用,也总会有社会的作用。把规范的作用归于法是根据法的规范性;把社会作用归于法是根据法所具有的或预期的社会效果。”法的规范作用是基于法律的规范性特性进行考察的,法律的社会作用是基于法律的本质、目的和实效进行分析的。法律的这两种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手段,法律的社会作用是目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1.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是法律自身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可能影响。故此,在法理学上,也有人把法律的规范作用称为“法律的功能”。法律的规范作用根据其作用的具体对象、主体范围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1)指引作用。法的指引作用表现为: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法律的指引作用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因此,法对人们行为的指引,也相应有两种方式:①确定的指引。它是指人们必须根据法律规范的指示而行为:法律要求人们必须从事一定的行为,而为人们设定积极的义务(作为义务);法律要求人们不得从事一定的行为,而为人们设定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如果人们违反这种确定的指引,法律通过设定违法后果(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来予以处理,以此来保障确定性指引的实现。②有选择的指引。它的涵义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可以选择的模式,根据这种指引,人们自行决定是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这是一种按照权利性规则而产生的指引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也可分为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这是根据国家权力行为的权限幅度所进行的划分;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这是根据法律的构成要素所进行的分类。

(2)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表现在: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

任何社会规范(道德、宗教规则、政策等)均具有一定的评价作用。但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律这种社会规范的评价作用具有概括性、公开性和稳定性,所以这种评价更客观、更明确、更具体。法律的评价作用的优越性,使法律起到了其他社会规范难以起到的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法律的评价作用可以分为专门的评价和一般的评价。专门的评价是经法律专门授权的国家机关、组织及其成员对他人的行为所作的评价,这种评价产生法律拘束力。一般的评价是普通主体以舆论的形式对他人行为所作的评价,不产生法律拘束力。

法律的评价作用同其指引作用是分不开的。如果说法律的指引作用可以视为法律的一种自律作用的话,那么法律的评价作用可以视为法律的一种律他作用。正因为法律能够指引人们的行为方向,才表明其是一种带有价值倾向和判断的行为标准。同理,也正因为法律具有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所以才具有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而且法通过这些标准,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达到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

(3)预测作用。法律的预测作用表现在: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可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一般而言,它分为两种情况:①对如何行为的预测。即当事人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预计对方当事人将如何行为,自己将如何采取相应的行为。②对行为后果的预测。由于法律规范的存在,人们可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在法律上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是会受到国家肯定、鼓励、保护或奖励的,还是应受法律撤消、否定或制裁的。法律具有预测作用是与法律的规范性、确定性特点相联系的。

(4)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表现在:法律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这种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任何法律都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作用,是法律的其他作用的保证。如果没有强制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预测作用就会产生疑问,教育作用的实效就会受到影响。总之,法律失去强制作用,也就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5)教育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表现在: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这种作用的对象是社会一般成员的行为。法律具有这样的影响力,即把体现在规则和原则中的某种思想、观念和价值灌输给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在内心中确立对法律的信念,从而达到使法的外在规范内在化,形成尊重和遵守的习惯。法律的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①反面教育。即通过对违法行为实施制裁,对包括违法者本人在内的一般人均起到警示和警戒的作用。②正面教育。即通过对合法行为加以保护、赞许或奖励,对一般人的行为起到表率、示范作用。

2.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法律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目的(尤其是维护一定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发挥的作用。如果说,法的规范作用是从法律自身来分析法律的作用,那么法的社会作用则是从法律的目的和本质的角度来考察法律的作用问题的。法的社会作用的基本方式有确认、调节、制约、引导、制裁等。

从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点看,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律的社会作用大体上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

(1)法律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

法律的阶级统治作用是指法律在经济统治、政治统治、思想统治等方面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在阶级对立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立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掌握政权的阶级(统治阶级)必然把阶级冲突和斗争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他们利用国家制定和实施法律,来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合法化,使阶级冲突和矛盾保持在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允许的界限之内,建立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马克思主义法学指出:法律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①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统治阶级用法律在经济上确认和维护自己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维护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包括镇压),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在一定条件和限度内,也在法律中规定一些对被统治阶级有利的条款,向被统治阶级做出让步,以维护其根本的利益。②调整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因为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又有着利益冲突,统治阶级需要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适当给予同盟者在政治、经济上的某些权利和利益,同时对同盟者滥用其权利,甚或对统治阶级进行政治对抗,也实行法律上的制裁。③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统治阶级也需要用法律来规定和确认他们自己内部各阶层、集团的相互关系,分配统治权和利益,惩罚内部成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以此建立起个人意志服从整个阶级意志的关系,通过这种服从,确保其成员的权利的实现,解决其内部因财产、婚姻等问题而引起的矛盾和纠纷,保证其内部的和谐一致。

(2)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社会公共事务是相对于纯粹的政治活动而言的一类社会活动。其特征是:这些事务的直接目的并不表现为维护政治统治,而在客观上对全社会的一切成员均有利,具有 “公益性”。法律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①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包括维护最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低限度的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身安全,保障食品卫生、生态平衡、环境与资源合理利用、交通安全,等等。②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即通过立法和实施法律来维护生产管理、保障基本劳动条件、调节各种交易行为等。③促进公共设施建设,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即通过一系列法律来规划、组织像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桥梁以及开办工业、组织农业生产之类的活动,对这些活动实行管理。④确认和执行技术规范,包括执行工艺和使用机器设备的标准,规定产品、服务质量和标准,对高度危险品(易燃品、易爆品、枪支弹药)和危险作业(高空作业、高压作业、机动作业)的控制和管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⑤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如通过法律对人们的受教育权加以保护,鼓励兴办教育和奖励科技发明,保护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要求政府兴办各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

司法考试法理学快速记忆图

一、 法的本质和特征

(一)、法、法律的含义

1、西语中法与法律的区别

2、我国广义的法律和狭义的法律

(二)、法的本质

1、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1)国家阶级意志性

(2)物质制约性

(三)、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调整任命行为的规范——法的规范性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规范——国家意志性、★普遍适用性

3、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国家强制性

二、 法律的起源和演进

(一)、法律的起源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1、起源的原因

(1)经济原因

(2)政治原因

2、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1)法律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到规范性调整

(2)法律又习惯到习惯法再到制定法

(3)法律由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

(二)、法律的演进

1、古代法

2、资本主义法 ★资本主义法两大法系

3、社会主义法

三、 法律的作用

(一)、法律作用的含义

1、含义

(1)法律作用的概念

(2)实质:国家权力运行过程的体现

2、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区别

(1)考察基点

(2)作用对象

(3)存在方式

(4)所处层面

(5)发挥作用的前提

(二)、法律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本人的行为

(1)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2)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

(3)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

2、评价作用——他人的行为——专门性评价和一般性评价

3、预测作用——人们相互间的行为

4、教育作用——一般人的行为

5、强制作用——违法犯罪行为

(三)法的社会作用

1、维护阶级统治

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四)★★★法律的局限性

1、法律调整的对象是人的行为,法律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

2、法律自身特点产生的局限性

3、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首任的因素的影响

4、法律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四、 法律的制定

(一) 法律制定的含义

1概念

2特征

(1)国家的一项专门性活动

(2)包括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和经授权的国家级过的法律制定活动

(3)内容:创制、修改、补充、废止

(4)依法定程序进行

3立法权和立法体制: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一元制多层次

(二) 法律制定的原则

1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 2科学性原则

★ 3民主性原则

(三) 法律制定的程序

1法律案的提出

2法律案的审议

3法律草案的表决(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步)

4法律的公布

(四) ★法律的效力

1对人的效力

2空间效力

3时间效力——溯及力

五、 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

1概念

2特征

(二)法律部门

1划分标准:社会关系和调整方式

2划分原则:客观、目的、平衡、发展、主次

六、 法律要素

(一) 法律规则

1含义:概念、特点(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确定程度高)

★ 2种类:

(1)授权性规则(权利和职权)和义务性规则(命令和禁止)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3)强制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3、逻辑结构

(1)假定(条件)

(2)行为模式

(3)法律后果

(二) 法律原则

1含义

(1)概念

★(2)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

2种类

(1)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2)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3)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三) 法律概念——种类

1主体概念

2关系概念

3客体概念

4事实概念

七、 法律渊源于法律分类

(一) 法律渊源

1含义

2分类

(1)正式渊源: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国际条约等

(2)非正式渊源: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习惯、学说等

(二) 法律分类

1一般分类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1)成文法不成文法

(2)实体法和程序法

(3)一般法和特别法

2特殊分类:公法和私法

八、 法律实施

★(一)、执法1含义

2原则

(二)司法

1含义

2原则

(三)守法

(四)法律监督 ——★国家监督

九、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一) 法律解释

1含义

2分类

(1)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

(2)限制、扩张、字面解释

3方法:语法、逻辑、系统、历史、目的

4中国的法律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二) 法律推理

1含义

2方法

(1)形式推理:演绎、归纳

(2)实质推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十、 法律关系

(一) 含义

1概念

★2特征

(二) 分类

1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和诉讼法律关系

2平权法律关系与隶属法律关系

★3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三) 构成要素

1主体

2内容——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3客体:物、行为、精神产品、人身利益

(四)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法律事实

1特征

2分类

十一、法律责任

(一) 法律责任

1含义与分类

2构成: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3归责与免责★

(1)规则原则

(2)免责

(二) 法律制裁:民事、刑事、行政、违宪制裁

★十

二、法治国家

(一) 法治的含义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二) 法治国家的标志

第5篇:正确认识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来源:长航局 作者:胡华仿 责任编辑: 日期:2005-12-06 【字体:大 中 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前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深入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重任;既要注重并解决目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注重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相关理论问题。本文试从公平正义基本内涵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角度入手,谈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问题。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明确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他还强调:“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可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针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非正义等不和谐的社会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和谐社会。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倡导“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驱动下,我们还突出地面临着一些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实现。此外,公平正义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为人们在众多领域中大量使用的概念。而究竟什么是公平,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群体对公平的认识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至于至今人们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说服力的看法。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解决好在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一、把握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

公平是对现实分配关系与人们自身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尽管古往今来人们对究竟什么是公平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有说服力的看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公平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人群中,被人们公认是最佳的,或者说与别的规则相比不得不选择它的,用于评价社会中的竞赛规则、交易规则和分配规则等合理与否的价值尺度。

其一,“公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所谓历史范畴,一是指不同发展时期、不同民族、不同阶级评价公平的标准是不同的;二是指同一时期、同一规则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经济地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对公平价值尺度的把握和理解会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原始社会解体后出现了在分配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而同一分配关系又往往为不同的社会集团带来不同的利益。因此,不同的社会集团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各自的公平主张。由于每一社会集团都是以自己的公平尺度去衡量现存的分配关

系,因而,对于同一分配关系,一些人认为是公平的,另一些人则可能认为是不公平的。由于人们在公平问题上无法形成共识,公平与不公平总是互相依存和相对合理的,能为一切人认可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其二,“公平”是一个规范性概念,它衡量和评价的对象只能是涉及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规则。这些涉及利益关系的规则既包含经济层面的规则,也包含政治层面的规则,还包含伦理层面的规则。例如,政治上的权利平等,经济上的竞争平等、交易过程平等、收入分配平等和伦理上的人格平等等,几乎在人们活动的所有领域里,都存在着公平与否的价值评价。因此,社会公平与否的评价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其三,“公平”是一个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的价值评价尺度。公平作为一种评价尺度属于观念形态,它归根到底是对现实经济关系与评价主体利益之间关系的反映,但公平的直接来源却是法权观念和道德观念。因为公平是“公认”的,所以是一个有主观性的评价尺度。某一个规则对利益双方是否公平,主要是通过利益主体自身的主观感受来确认,即某种社会活动及其结果只要符合或者大体符合利益主体的价值目标,就可以认为这一规则是公平的,否则,就是不公平的。说公平是一个有客观性的价值评价尺度,是因为在该规则指导下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就是公平的,反之,就是不公平的。

其四,公平与正义紧密相联。与“公平”紧密相联的是“正义”即公正。公正所衡量的应该是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时,人们分配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公平是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正义是公平的要求和体现。公平与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

当前,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主张人人平等,在利益分配上遵循公平与正义的规则,谋求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这在某种意义上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另一方面,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够,这就决定了我们还必须在效率和活力上做文章,必须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公平与正义的标准上向效率和活力倾斜。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倾斜又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公平的矛盾和问题发生,我们又必须不断加以改革和调整,必须注意在济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样才能体现社会部分成员和部分地区对公平正义的要求,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的调整过程,不可能一促而蹴。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我们所讲的公平和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公平和正义的政策调整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充分重视、认真解决,又不超越阶段、吊高胃口。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并宣传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观。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观

我们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我们又在走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既要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符,又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如果说市场经济活动是当前社会最基础的活动,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观。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观,其首要的内容,就是必须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和公平的竞争权利,使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的主体,在整个竞争活动过程中都享有完全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履行完全平等的义务,不能因主体间的差别而存在特权现象。只有竞争机会平等,才能使更多的竞争活动主体参与竞争活动,才能使活动结果更符合效率要求。如果竞争过程中出现机会不平等,也就是某些竞争主体拥有了某种特权,那么,不但会严重打击其他竞争主体参与竞争活动的积极性,形成竞争主体间权利的不公平,而且会导致人们对社会上层建筑产生怀疑和不满,从而产生大量过激行为,危害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观,其重要内容,就是规则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参与竞争的各方,在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则一旦制定,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应自觉遵守。同时,在公平规则面前,出现优胜劣汰的结果,无论是胜者和败者都应自觉维护。因为规则是公平的,不能因为结果的不同而否认规则的公平性。这样才能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观,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益分配平等。所谓“利益分配平等”不是搞平均主义,它具有较大的弹性,主要是指一种利益相对平衡的状态。利益分配的高低差别只要是在整个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限度内,都可以算做利益分配的“平等”状态。利益分配平等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利益的初次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其他分配同时并存。二是社会利益的再分配,要以防止贫富悬殊和社会两极分化为目的,把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普遍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这两个方面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必须有效配合,不能分主次。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必然导致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只重视后者而忽视前者,则必然导致平均主义泛滥,影响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观,其本质内容就是能有效地促进剥削的消灭和两极分化的消除,以最终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市场经济既有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优势,又有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形成贫富对立的弊端。前者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选择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最终目的,而后者则是与社会主义追求人类平等和解放的根本价值目标相悖的。要坚持社会主义及其价值取向,就必须有效克服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否则,就可能造成社会矛盾的尖锐化,要么导致社会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破坏,要么导致社会主义社会的变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公平的根本内容,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观,才是彻底的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才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观,应该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精神要求的,也就是说,这种公平观不应与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精神相背离或相抵触,即不仅要考虑到个人与个人、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公平关系,还要考虑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公平关系。对这一点必须给予特别重视,因为它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例如,某企业把偷税漏税的所得均等地分配给了下属的员工,针对员工来说,这种分配则是很“公平”的,但对国家来说,这种分配则是不公平的,因为它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再如,某一个企业,它既不违反税法,也不违反劳动法及其竞争方面的法规,也就是说,其对国家、员工个人及公平竞争对手都遵循了公平规则,它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污,污染了环境,因此,对整个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对人类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来说,这个企业生产行为的指导准则就是不公平的,它违背了环境道德的要求。总之,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非常重要。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指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四个公平”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也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观的高度概括,它不仅有助于统一全体社会成员对公平与正义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而且有助于我们找准落实公平与正义原则的切入点,促使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一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得到较好实现。

第6篇:

上一篇: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下一篇:合唱歌曲100首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