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以往的临床实践经验来看, 幼儿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大多持恐惧和排斥心理, 为了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 提高检查工作的整体水平, 该院麻醉科与耳鼻喉科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患儿采取了先实行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 再进行支气管检查的方法, 所涉及的100例患儿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仅检查的成功率达到了100%的水平, 而且未见一例并发症, 为了发挥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以该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儿54例, 女性患儿46例;患儿年龄在6~14周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10.5周岁;患儿体重在20~45 kg之间, 平均体重35.5 kg。有82例患儿为支气管镜检查, 18例患儿为支气管镜取异物, 所涉及的全部患儿均不存在药物过敏史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史。

1.2 方法

术前实行常规的禁水、食, 并预先建立静脉通路。患儿进入检查室后, 会对其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进行常规监测, 术中监测内容为血压、呼吸、脉搏, 同时按3~5 L/min的标准给予持续面罩吸氧, 直至患儿清醒。静脉通道开放后, 按瑞芬太尼0.05~0.15μg/ (kg·min) , 异丙酚15~75μg/ (kg·min) 的规格进行全身麻醉, 并通过微泵维持麻醉。

支气管镜检查在患儿进入浅睡状态后即可进行, 若在此过程中患儿存在体动、大幅呕吐或开始清醒, 则可少量、缓慢的增加丙泊酚使用量, 以便通过最小剂量维持患儿支气管镜检查所需的浅睡状态。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对患儿在支气管镜检查前、中、后的相关情况以及苏醒时间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1) 患儿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与麻醉程度。若患儿焦躁不安, 则判定为麻醉程度一级;若患儿安静、清醒且配合相关操作, 则判定为二级;若患儿安静入睡, 仅能对医护人员的指令做出反应, 则判定为三级;若患儿安静入睡, 能对高声指令做出反应, 且对声觉和眉目轻扣反应敏感, 则判定为四级;若患儿安静入睡, 对声觉和眉目轻扣反应迟钝, 则判定为五级;若患儿意识消失或进入深度睡眠, 则判定为六级。 (2) 对患儿的收缩、舒张压, 心率以及血样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时段观察, 依次为麻醉开始前、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与结束后、患儿苏醒时以及患儿苏醒半小时后。 (3) 对患儿苏醒时以及苏醒30 min后关于支气管镜检查的遗忘程度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设计的数据均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使用加以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100例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关操作, 其中, 有80例在检查结束5 min内清醒, 10例在5~10 min内清醒。检查过程中麻醉程度为4~6级的有90例, 麻醉程度为2级的有10例, 通过适当增加异丙酚使用量, 该10例患儿进入浅睡状态。

患儿的收缩、舒张压, 心率以及血样饱和度的观察结果在麻醉开始前与结束后、患儿苏醒时以及患儿苏醒30 min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同时, 全部患儿在苏醒时以及苏醒30 min后对整个检查过程均无知晓, 且未出现一例麻醉并发症或支气管痉挛。

3 讨论

丙泊酚属于新型的经脉麻醉药, 具有毒性小、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血药浓度在连续输注时能够保持稳定、恢复迅速等特点, 在国外的临床中, 丙泊酚输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麻醉方式之一。不过, 使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属于深度麻醉, 患者存在着丧失气道保护性反射的可能, 进而导致呼吸抑制。同时, 丙泊酚的镇痛效果与使用剂量间关联度较高, 而对于循环、呼吸系统的抑制效果则取决于给药速度。由此可知, 在连续、高速、大量给药时, 呼吸频率降低, 呼吸抑制的发生几率提高;在分次、低速、少量给药时, 情况则刚好相反。另外, 单一采用丙泊酚进行镇痛容易出现注射痛的问题, 且小儿的痛感较成人更为强烈。所以该次研究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采取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方法, 以免丙泊酚的负面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瑞芬太尼属于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药, 不仅药效强劲, 起效迅速, 而且作用消失所需时间较短, 可以方便的加以控制。相对于成年患者而言, 小儿应用瑞芬太尼的起效时间更短, 单次输入后仅需1.5 min即可达到峰浓度, 停止用药后, 仅需15 min全血浓度即可下降80%, 由于肝肾功能不会影响瑞芬太尼的代谢, 因此不会对患儿的肝肾功能造成损伤。

丙泊酚属于新型的经脉麻醉药, 具有毒性小、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血药浓度在连续输注时能够保持稳定、恢复迅速等特点, 在国外的临床中, 丙泊酚输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麻醉方式之一。不过, 使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属于深度麻醉, 患者存在着丧失气道保护性反射的可能, 进而导致呼吸抑制。同时, 丙泊酚的镇痛效果与使用剂量间关联度较高, 而对于循环、呼吸系统的抑制效果则取决于给药速度。由此可知, 在连续、高速、大量给药时, 呼吸频率降低, 呼吸抑制的发生几率提高;在分次、低速、少量给药时, 情况则刚好相反。

单一采用丙泊酚进行镇痛容易出现注射痛的问题, 且小儿的痛感较成人更为强烈。在采取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方式后, 不仅能够提高镇痛效果, 降低镇静深度, 削弱伤害性反应, 还可以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 将用药对血管所产生的刺激压缩到最低水平。在消除各种不良反应的同时, 此种方式还可以缩短麻醉诱导与苏醒所需时间, 清醒质量也不会受到不良影响。该研究中, 大部分患儿都没有产生注射疼痛感, 均顺利进入镇静状态, 使医护人员能够高水平的完成全部支气管镜检查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 在采用该方法时应预先掌握患儿的病史情况, 并将检查重点放在心肺体检上, 操作中除了要对患儿的各项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外, 还要备齐抢救药品及气管插管, 并尽可能配备呼吸机, 以此为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摘要: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麻醉方式, 同时, 对不同时段患儿的收缩、舒张压, 心率以及血样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并对相关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该研究所涉及的100例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关操作, 其中, 有80例在检查结束5min内清醒, 10例在5~10min内清醒。全部患儿在苏醒时以及苏醒30min后对整个检查过程均无知晓, 且未出现一例麻醉并发症或支气管痉挛。结论 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麻醉及支气管镜检查工作的整体水平, 但是在应用前要注意对患儿的病史进行全面了解, 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以便为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支气管镜检查

参考文献

[1] 高红林、杜金生, 杨伟国.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J].求医问药:2012, 10 (3下半月刊) :139-140.

[2] 曾彩红、黄俊伟, 曾彩红.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 2012, 18 (3) :294-296.

上一篇:知识产权审判中技术审查意见之法律效力分析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中后张法施工的控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