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量与反转效应应用的研究展望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股票市场中被众多的投资者广泛研究和使用,是最为迷人的“市场异象”。针对这两种效应,学者们在不同金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时至今日,对其成因仍未有定论。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分析探讨了其未来研究的方向以及对于应用前景的展望。

一、研究现状

在传统金融的研究基础上,现代金融领域越来越注重投资者的个体选择对于市场的影响,行为金融领域研究较为火热。近几年来,吸收了传统金融与行为金融优处的分形市场理论能够通过更为合理的模型得到更准确的结论。研究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市场异象”冲击了传统金融理论

研究者运用传统金融理论,构筑模型,解释说明了市场是受风险因子影响,导致“异象”。但是传统金融理论是从市场完全有效角度出发,所有的信息都能及时反映到市场当中,市场不存在可投机套利机会。这与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的结果恰恰相悖,研究证明广泛存在的两种现象,却成为“市场异象”,故风险因子解释很难让人信服[1]。传统金融理论也因此受到冲击。

(二)行为金融理论具有可参考性

在行为金融理论下,研究者从不同影响因素出发,分别从投资者行为偏差的理论(BSV模型),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不同心理的理论(DHS模型),信息传播的理论(HS模型),心理学假说的理论(BHS模型)这四种理论出发[2],对动量和逆转效应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分析。具体分析了市场受到投资者种种行为的影响,说明了这两种市场异象在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形成原因。

但由于行为金融理论体系具有局限性,在模型构造中,参数选择仍有待商榷。

(三)分形市场可能是未来研究趋势。

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的优点被分形市场汲取。相对行为金融理论,它能够更好地构筑模型,引入数据分析。同时,它又不像传统金融理论,并不是在一个完全有效市场下进行研究,合理考虑了投资者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对市场造成的影响,这样更加贴合实际[3]。因此在分形市场理论具有可发展潜力。

二、现实意义与价值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也急剧增加如个人投资者,证券公司,基金等。无论是何种投资者,对传统金融和自身投资行为内在联系始终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因为行为偏差种类众多,以至现有行为金融视角的解释常常千差万别,甚至针锋相对,从而大大降低了可得收益,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若是能够将投资者作为特殊的智能体,从理性、非理性两方面一起考虑,同时融合经典金融与行为金融的优点,从投资者交易行为出发,根据不同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投资信息的接受与处理方式的不同,推导出其策略集并构建智能体博弈模型,对市场上出现的动量与反转情况进行更加理性的分析并做出投资决策,从而增大投资者在交易行为中的确定性收益,获得更可观的收益。

同时,随着基金的数量的与日俱增,大多数基金为了获得好的名次,一直都在不断努力地追寻适当的投资管理方法以达到提升投资业绩的目的;有些甚至不惜违背管理层意愿,通过伤害市场健康稳定的一系列行为来追逐短期收益。实践中,基金主要通过买入或卖出上涨或下跌的股票进行投资管理,也就是投资管理的主要工作便是判断股票的价格趋势。而股票价格动量和反转效应正是价格趋势的体现。实际中,价格随着波动起伏,其动量和反转效应可能随着时间区间的延长而发生转换,动量和反转的转换时常伴随着股价的高位或低位。将投资者作为智能体,从理性和非理性两方面入手,主要研究动量和反转的转换便是要对两者的转换进行识别,以便在价格表现为动量效应时使用动量策略,在价格表现为反转效应时实施反转策略,尽可能的实现低买高卖。因此,在分形市场的实际情况下,分析价格动量和反转的转换有助于分析股票价格是在动量效应阶段还是在反转效应,从而更好地帮助基金通过低买高卖获得稳定持续的优异业绩;进而可以在竞争的市场中达到吸引住客户,扩大基金的规模,提升基金公司的绩效,减少伤害市场健康稳定行为的目的。可见,研究价格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对基金公司和市场监管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动量与反转效应普遍存在于股票市场,目前在传统金融与行为金融基础上的分形市场研究对于这两种效应的形成机理有着更深入的讨论与结果,本文在分析目前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的基础上,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在现实投资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做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分形市场,投资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智颖,陈苗臻,吴巧花.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成因及理论应用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19(15).

[2] 宋光辉,吴栩,董艳.反转和动量效应的国外研究动态及展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2).

[3] 吴栩,宋光辉,邓艳,基于分形市场理论的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研究[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6(10).

上一篇:分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有效策略下一篇:高原高寒地区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探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