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地区民间美术类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连云港地区民间美术类非遗项目发展现状

从连云港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看,近年相继出台了一批政策性文件,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管理机构;颁布了七次全市性的民间美术类非遗名录,包括8类31项,其中有省级美术类非遗项目2项,市级遗产项目29项,还有诸多县级项目;明确了传承人,设立了传承基地。

(一)出台政策文件,提供保护依据

近年来,连云港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2008年,《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0—2020年)》发布,提出到2020年,基本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非遗”保护制度、保护体系和项目产业链。

2012年,市政府印发《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纲要》,附有非遗传承基地、重点非遗项目、传承人分布图,明确将民间美术类非遗纳入保护对象和保护内容。2013年启动了《办法》的修订工作。2015年,市政府颁布《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这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促进了连云港地区民间美术类非遗项目的发展。

(二)建立组织机构,明确保护职责

2006年,成立了连云港市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中心),随后建立了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库,各县(区)也相继挂牌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市、县(区)两级非遗保护组织工作体系全面形成,并且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制度,初步构建了全市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和网络,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区)级四级名录保护项目体系和传承人体系,较好地实现了非遗的分级保护。

在连云港市先后颁布的七批市级非遗名录中,属于民间美术范畴的遗产有:剪纸、石雕、面塑、木雕、砖雕、贝贴画、飞白书法、葫芦压花技艺、烙画技艺、朝阳纳花、海州拓片技法、水晶补画技艺、锻铜技艺、东海版画、涟北村挂廊、胡氏麦草画技艺、雕像套装、云绣、老虎鞋制作、传统布饰品制作技艺、贝雕、草编技艺、灯彩、棕编技艺、软陶篆刻艺术和刻瓷,其中锻铜技艺和贝雕分别入选江苏省第三批、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

(三)细化报评体系,增加传承基地

根据《连云港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履责表》的要求,传承人每年参加非遗相关展览、展示、表演活动或自发组织、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收徒至少1名;配合市、县区文化部门收集资料、进行普及宣传;在学校或社区参加活动或授课。截至2019年5月,已评选出市级民间美术类非遗传承人七批48名,其中3人被评为江苏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根据《连云港市非遗传承基地申报认定办法》,已评选出六批共19个市级民间美术类非遗传承基地。

二、连云港地区民间美术类非遗项目制约因素

(一)传承人“老龄化”严重,难以为继

非遗的传承中,传承人是核心。近年来,连云港市相当一部分民间美术类非遗项目本身由于历史传承等客观原因,使对其实施抢救性保护、避免“人亡艺绝”成为第一要务,传承人“老龄化”日益成为困扰非遗抢救保护的突出问题。根据前七批传承人公布的情况,2019年他们的平均年龄普遍达到65岁左右,“老龄化”趋势明显。如贝贴画市级首批代表性传承人纪效芳如今已86岁高龄,其徒弟虽已跟随其学习多年,但仍难独自完成作品和进行技艺传承。

(二)人员、资金、场地有限,宣传力度待加强

连云港市民间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不仅专职人员数量少,研究专家更是凤毛麟角,但普查、保护工作量大、繁琐,因而缺乏对外界的广泛宣传,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极其有限,这与丰富的民间美术类遗产内涵十分不相称。

目前,以非遗命名的连云港市非遗资料中心、连云港市非遗博物馆,由于资金、场地及人员等因素限制,对民间美术类非遗,两处陈列展示馆缺乏较系统地收藏、研究、陈列、宣传和保护。散存于其他县、区级博物馆的民间美术作品,数量、种类都极其有限,不能很好地用于陈列、加以宣传。有很大一部分民间美术遗产由于缺乏保存的资金、技术以及空间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三)缺乏深入系统研究,不利于遗产保护

对连云港地区民间美术非遗的研究缺乏深入、系统地对民间美术类非遗进行整理、研究。目前,只有201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连云港》及其续集两本著作分篇记录连云港市的前五批非遗资源;通过网络检索,也只有《连云港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浅谈连云港地区民间剪纸艺术》《连云港市美术类非遗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赣榆黑陶为例》和《连云港市美术类非遗项目梳理与分析》等几篇文章,专门论述连云港地方美术遗产,但视角较小,很多人并不知道民间美术所涵盖的内容,不利于遗产的保护。

(四)活态传承力度不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非遗进校园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在调查中发现,连云港地区一些传承人只是自发地在家中或工作室进行创作,有少部分传承者在各大、中、小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传承活动。江苏海洋大学东港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等设置有民间美术的课程,但类别较单一,学生学习的时间较短。《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提出的“在5年内建成30个以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传承保护基地、传习所、展示中心或生态博物馆、博览园等,确保优秀非遗项目既能做到很好的保护,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运用”的目标任务并未按时保质完成。

三、连云港地区民间美术类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完善监管机制,健全传承体系

连云港民间美术类非遗存在于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之中,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态”文化及其传统中较为脆弱的部分。目前在省、市级层面上已建立了相对详实的传承人资料,但县区级的传承人资料还不够完备。因此,要尽快进行全市范围内的非遗传承人的普查工作,做好登记建档,建立信息完备的非遗传承人名录,尽量避免“人亡艺绝”。同时,对传承人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对传承人每年的传承、授徒、活动情况及时、准确掌握。为了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更好地鼓励传承人多进行传承活动,连云港市非遗保护中心从2012年起,每年为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发放传承金。资金发放后,传承人按照项目保护单位的要求,在相关实物、资料的搜集、收徒传艺、对外展示、公益性宣传等方面开展工作,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完整的传承人机制中还应包括合理的传承人退出办法。

2017年,连云港市文广新局取消“汤沟风筝制作工艺”“花果山传说”“抬阁”“贝贴画”等4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同时对“云绣”等7个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予以约谈警告。

(二)加强资源整合,用好传承资金

连云港地区民间美术类非遗资源较为丰富,但现存的问题是“各顾各”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形成合力。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文化遗产日”、两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十届文博会、三届手工艺大赛等活动,各大非遗项目纷纷亮相,水晶雕刻、黑陶、贝雕等项目多次参加省市展览,但这些非遗展示,没有实行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连云港下辖3区、3县、3个功能区,有许多的美术类非遗项目相似,如各县区都有剪纸、刻纸艺人,分布较为均匀,既有大众化的剪纸题材,又有地域特点;灌南吴培华和海州戴学明的木雕不论在质材、款式、制作工艺等方面都有着共同性。这些美术类非遗完全可以实现跨地区资源整合,共同打造连云港地区的传统美术文化品牌。

(三)创建传承平台,打造非遗展示圈

传统的民间美术不同于其他艺术,许多作品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它的图样、造型以及铸造工艺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传承和劳动人民智慧的凝结。能以专门的非遗博物馆或保护基地等形式保存下来,用文字、录音、影像等数字化多媒体的方式记述传承人的精湛的美术技艺,对于保护民间美术具有其他形式所不可替代的意义。连云港地区版画、雕像套装、云绣、拓片技法、水晶雕刻等丰富的民间美术遗产,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民间美术遗产的发展历史和工艺流程缺乏文字和影像资料,仅仅依靠口传心授,一旦遭到破坏,难以进行修复或复制。因此,建立影音资料数据库,建立专门的博物馆、网上数字博物馆等传承平台,来留存、展示、开发、利用民间美术类非遗,让全社会了解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

2018年,连云港市提出打造“城区15分钟非遗传承展示圈”,改造提升传承基地和展示馆(展厅)110余家,市民俗博物馆、市非遗资料中心、市非遗剧场、连云老街民俗工艺馆等一大批非遗场馆应运而生。专题博物馆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美术遗产的存放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为人们深入研究学习民间美术提供了一个更为方便的场所,在保护、传承连云港民间美术类非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政策制度创新,对于从顶层设计上推动非遗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9年8月,连云港市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也为连云港非遗发展带来新机遇。因此必须积极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大力推进非遗资源创新开发。

一是积极推动连云港非遗产业化,要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将民间美术类非遗进行产业化的转化,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先行措施,让民间美术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连云港非遗产业化;二是积极推进与非遗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并不断优化连云港民间美术类非遗资源配置,要充分挖掘本土品牌独特价值,推动民间美术类非遗资源协调发展、有序配置;四是要积极推进民间美术类非遗的国际化,可以大大提升连云港自贸试验区区域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甚至可以提升连云港非遗产业境外投资合作水平,展示连云港自贸试验区独特形象。

(五)利用先进科技,实现遗产共享

目前,非遗博物馆的保护模式大多以传统的橱窗展示、文献记录为主,科技化的含量还较低。要结合“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思维方式。目前,非遗数据库共包含非遗项目、史料文献、研究专著、研究论文、图片、音频、视频、传承人信息等11类资源,数据库总容量达276G,为连云港市非遗数据库的建立、完善提供了一个极有力的示范模本。

随着网络科技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打破了单一的视觉接受方式,代之以视觉、听觉、触觉统一的数字化保护技术。目前,在连云港市范围内,有2014年建成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州五大宫调”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淮海戏”数字化生态博物馆,运营状况良好;2018年,通过中央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开始的“抢救性记录工程”数字化试点,第一批次的试点项目待验收……这些目前较先进的保护手段,给连云港民间美术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连云港民间美术类非遗数字化平台,推动传统美术行业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将优化地方美术遗产的保护方式、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领域、提高社会影响,从而实现地方遗产全民共享。

摘要:连云港市的民间美术大量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虽出台一系列保护性政策,但仍存在传承人“老龄化”,人员、资金有限,系统研究不深入等一些制约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关键词:连云港市,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 赵鸣,程志娟等.经典连云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段晓卿.非遗分类及非遗阶元系统建构研究[J].文化遗产,2018(4):9-16.

[3] 惠波.连云港市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梳理与分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90-94.

[4] 孟凡兵.连云港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86.

[5] 王珍,惠波.连云港市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赣榆黑陶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6(8):93-96.

上一篇: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互动教学方法的探索下一篇: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及控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