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教学方法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对高职院校武术选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备受人们的喜爱,武术作为课程进入各级学校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近些年来武术渐渐进入学校的课堂,虽然这事人民群众的期盼,但是渐渐地也表露出一些问题。武术进入课堂,但是某一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成果却不尽如人意,还有一部分学生做得出来却说不出所以然,类似于“哑巴英语”。为了缓解这些劣势现状,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李连生副教授提出的“三维九段武术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为基础,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作比较,提出将“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引入到武术选修课的教学中来,对比出“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对高职院校体育武术课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学生真正领悟的程度,同时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在今后选用“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依据及实例性研究。本研究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武术选修课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提出将“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引入到高职院校武术选修课教学中来,并结合武术的教学特点,利用该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普通高职院校武术选修课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实验前对两组实验对象发放《武术课学习兴趣与态度量表》的问卷,通过分析得出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的五个维度中P值分别为0.612、0.439、0.332、0.553、0.350均大于0.05,表明实验前两个班级的同学在武术课学习兴趣与态度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实验后P值分别为0.043、0.018、0.021、0.040、0.033,P值均小于0.05,说明试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学习兴趣与态度要更好。在实验后测武术课理论成绩中,实验班平均成绩为80.17士2.11分,对照班级平均成绩为76.20士1.08分,T值为2.45,P<0.05,说明两个班级试验后理论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在基本功技术的测试中(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实验前实验班的平均分数分别为7.24士0.73分、3.28士1.12分、5.70士1.26分、2.67士1.12分、5.25士1.40分,对照班的平均分数依次是6.95士0.82分、3.19士1.14分、5.18士0.87分、2.93士1.14分、5.79士1.01分,计算得出T值分别为1.95、1.88、1.96、1.76、1.81,P值均大于0.05,则在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基本功技能无明显差异;实验后测中实验班的平均分数为9.50士1.39分、8.22士0.79分、9.36士1.45分、7.11士1.23分、9.33士0.77分,对照班的平均分数分别是9.40士1.03分、8.00士1.25分、9.10士0.43分、6.76士1.07分、8.35士1.45分,T值依次为1.98、2.58、1.77、2.87、2.09。在横向与纵向的显著性检验中,实验班与对照班自身的比较中P值都小于0.05,对照班中虚步P<0.01,并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中马步、虚步比较中P<0.05,歇步P<0.01,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横向与纵向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武术—三路长拳动作过程中标准程度、流畅程度、身体协调性美观性以及错误动作数量等四方面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中,平均分数分别为9.00士1.22分与8.00士1.03分、13.50士2.12分与11.50士1.53分、8.20士1.22分与7.15士1.03分、13.50士1.22分与11.00士2.03分,T值分别是2.50、2.63、2.73、2.38,P值均小于0.05,协调性与美观性成绩中P<0.01,表明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在三路长拳的标准程度、流畅程度、身体协调性与美观性、错误动作数量方面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武术基本技术技能的提高,“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武术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比常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武术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和旧教法的束缚,坚持因材施教、多人异步的教学原则;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及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实施本教学模式。

关键词:“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实验法;高职院校武术课教学改革

学科专业:体育教学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现今我国武术课开展的状况以及武术课堂教学的研究

2.1.1 关于我国武术课开展状况的研究

2.1.2 关于武术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

2.1.3 体育课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2.2 有关“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的研究

2.2.1 “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

2.2.2 “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实验法

3.2.3 对比分析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心理测量法

3.2.6 专家访谈法

3.2.7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关于“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4.2 关于“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影响分析

4.3 关于“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影响的分析

4.4 关于“三维九段”武术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武术—三路长拳”技术动作影响的分析

4.4.1 武术基本功比较

4.4.2 武术—三路长拳动作过程中标准程度比较

4.4.3 武术—三路长拳动作过程中流畅程度比较

4.4.4 武术—三路长拳动作过程中身体协调性,动作美观性比较

4.4.5 武术—三路长拳动作过程中错误动作数量比较

结论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A1 问卷、量表效度专家评价问卷

附件A2 武术知识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附件A3《武术课学习兴趣与态度量表》

附件A4 武术理论考试试卷

致谢

上一篇:中职法律教学信息技术论文提纲下一篇:会计就业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