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2023-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大多数研究表明,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不同于老年人,而且其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也有别于老年人。所以,探讨年轻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对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现对该院2007年1月—2008年9月住院确诊冠心病的40岁以下年轻患者共1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笔者在广东省心血管研究所进修学习期间,收集该所住院确诊冠心病的40岁以下年轻患者共114例,其中男108例,女6例。平均年龄(36.1±3.8)岁。收集同期89例冠脉造影正常,结合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排除心肌缺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8例,女28例。平均年龄(35.2±4.6)岁。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统计冠脉病变的部位、支数和例数,以及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性别、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例数)进行分析,并对其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其中冠脉病变的诊断用Judkins左右造影导管多体位投照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造影下冠状动脉直径减少>50%以上为有意义病变。轻度狭窄为50%~75%,中度狭窄为76%~90%,重度狭窄为91%~100%,累及左主干或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之一者为单支病变,两支者为双支病变,累及三支者为三支病变。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114例冠心病患者中,冠脉造影结果累及各分支和不同程度病变有109例,冠脉无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有5例,造影均提示为血管痉挛。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的有53例,双支病变的有33例,三支病变的有23例。累及左主干病变的有2例,累及前降支的有93例,累及右冠脉的50例,累及回旋支的36例。

狭窄程度统计:109例存在冠脉病变的病例中,左前降支完全闭塞的有29例,轻度狭窄的有19例,中度狭窄的有21例,重度狭窄的有14例。右冠脉完全闭塞的有12例,轻度狭窄的有5例,中度狭窄的有15例,重度狭窄的有14例。回旋支完全闭塞的有2例,轻度狭窄的有4例,中度狭窄的有14例,重度狭窄的有10例。

所有冠脉造影的病例中,发现1例冠脉呈弥漫性病变瘤样扩张,最后经确诊年幼时曾患川奇病;另外发现1例为右冠RCA-肺动脉瘘,右冠脉开口左冠窦内的先天性冠脉病变。

2.2 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危险因素比较

对114例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统计,包括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过去习惯称CHD为“老年病”,其实CHD的病理改变从儿童期甚至胎儿期开始,20多岁就表现出典型CHD临床症状(心绞痛、心肌梗死)。现已证明[1],CHD诸多危险因素始于儿童及青少年,从生命的早期逐步延续至成年期、老年期。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的起始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该文资料冠脉造影结果显示,49.1%的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只有21.3%为多支病变;而109例冠造异常的患者中,累及前降支的病变有93例,累及右冠脉的有50例。从病变程度上分析,累及前降支的冠脉管腔中-重度狭窄者达68.8%,多数需要行经冠状动脉成形术或者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年轻冠心病患者病变为单支病变,且多累及左前降支,考虑由于心脏主要依靠心室收缩做功,而占心脏大部分的左室心肌细胞营养血供来源于前降支;且年轻人平时身体活动多,心肌耗氧较大,冠脉特别是左冠脉的血流丰富,在血流增加的情况下,血管内膜由于受到血流的切应力作用而导致损伤出现;在各种危险因素的介导下,炎症因子容易对前降支血管内膜正常的生理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容易出现血管病变,狭窄导致冠心病。从冠脉狭窄情况分析,冠脉管腔狭窄相对较重。分析因为年轻冠心病患者大部分为首次发病,平时很少出现心绞痛发作,缺少反复缺血的刺激,而且没有建立良好的侧支循环;故一旦出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即为严重狭窄或急性闭塞病变。

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老年人不同,有其自身特点。从该研究资料的结果提示,男性、吸烟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年轻病人中占有绝对的比例;而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等危险因素仍不能忽视。男性作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的研究表明,男性在现今社会的位置及功能,决定其罹患冠心病的高危性,所以男性成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年轻冠心病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由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高,雌激素可对抗、降解和排泄TC,改善高密度脂蛋白比例,通过多种途径稳定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故对延缓冠心病发生有一定作用[2]。

该研究中,冠心病患者男108例,女6例;吸烟的有75例,其中吸烟10年以上、10支/d以上的有67例。冠脉造影中冠脉无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有5例,造影结果均提示为血管痉挛。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使HDL-C降低,导致血管痉挛的危险明显增加,对纤维蛋白原浓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小板聚集性也产生不利效应。长期吸烟能促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使冠状动脉紧张度增加;由于缺氧,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脱落,血小板黏附,血栓素B(TXB)、A(TXA)、内皮素等物质浓度增高,血小板总数下降,从而导致冠状动脉中膜平滑肌强烈收缩致冠状动脉壁增厚,内弹性膜重度皱缩和冠脉腔狭窄,因此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3]。

高血压的发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高血压病发病率的上升,高血压作为年轻人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逐步占相当比例,本例研究中占26.3%。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血管内膜、中膜损伤等是冠心病的重要成因之一。而血脂代谢异常,血清高胆固醇水平,已经是明确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特别是在年轻患者人群中。EARSⅡ研究发现[4],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青年患者,血浆TC又处于高水平者,对餐后脂肪负荷的反应性降低,说明早期体内就已经发生了生化改变。现已证明,冠心病诸多危险因素始于儿童及青少年,从生命的早期一直向成年期、老年期延续,防治冠心病应该从儿童抓起,尤其是有家族史者更应早期防治。

诸多研究表明,冠心病的早发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通过基因测定能够早期发现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作为筛选患者的方法单纯依靠血脂水平预测早发冠心病有一定的局限性,冠脉造影又不易被接受。因此,应寻求更精确的无创检查方法用于冠心病的早期检测。外周大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的增加可预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由此认为利用高分辨率超声仪器检测年轻冠心病高危人群的外周大动脉,可能会筛选出更多患者。对提前加以干预,如减轻体重、戒烟、改善饮食结构等,能避免或延迟冠心病的发生[5]。

摘要:目的 探讨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早发冠心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4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同期96例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进行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资料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年轻冠心病患者病变为单支病变为主,且主要累及前降支病变。男性、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是年轻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提前干预各种危险因素、早期作外周大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检查,可避免或延迟年轻人罹患冠心病。

关键词:冠心病,40岁以下,冠状动脉造影,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曲华清,陈学珠,郭来敬.青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4):291.

[2] 刘桂凌,李宗琴.3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5(3):199.

[3] 孙亚武,杨向军.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07,47(34):55.

[4] 刘晓宁,张春玲,武文君,等.年轻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布及聚集状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2(2):87.

[5] 钟雪焱,秦颖,王中华,等.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5(4):649.

推荐阅读:

冠心病社区健康教育05-30

上一篇:施工项目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分析下一篇:湖南省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对风险评估影响的实证研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