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散文《西湖七月半》赏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代文学家卞之琳有一首著名的小诗:“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 自身也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巧的是, 晚明文学家张岱所写的一篇散文《西湖七月半》, 仿佛就是这首诗的注解。在这位“都会诗人”笔下, 西湖七月半之夜赏月的人, 一个个都成了他眼中的风景。他以其神奇之笔,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物风俗画,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属于西湖的“清明上河图”。

试对此文作一粗浅分析。

西湖七月半, 一无可看, 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农历七月半, 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为民间三大鬼节之一, 所谓“七月半, 鬼乱窜”。晚明时期, 西湖的各大寺院都要在这天举行盂兰盆佛会, 为信徒诵经拜忏, 超度其祖先亡魂。所以, 七月半晚上, 杭州人以佛会为名, 倾城游湖, 纵情作乐。张岱这篇散文, 就是缘此而作, 记述了杭人至西湖泛舟赏月的盛况, 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期的世风民俗。

这篇文章构想新奇, 不落俗套。农历七月半, 正当皓月朗照之际, 此时游湖, 本应观景赏月, 然而开篇却说“一无可看, 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抒写自己的观感, 简练警策, 别出心裁。

有此一句, 下文便放笔去写游湖赏月的人, 生动而细致地写出他们不同的身分、地位、情态和格调。

看七月半之人, 以五类看之:

其一, 楼船箫鼓, 峨冠盛筵, 灯火优傒, 声光相乱, 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看之。

作者把看月之人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达官贵人, 坐着豪华的楼船, 摆开丰盛的筵席, 奴仆侍奉, 歌妓献艺。船上灯火辉煌, 箫鼓齐鸣, 声光相杂。

这个阵势好不气派!然而在作者眼里, 这类人不过是附弄风雅、炫耀财富, 所以“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再看第二类人:

其一, 亦船亦楼, 名娃闺秀, 携及童娈, 笑啼杂之, 环坐露台, 左右盼望, 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看之。

第二类是豪富之家的千金闺秀, 同样高坐楼船, 却是嘻笑打骂, 左顾右盼。这类人意在寻欢作乐, 本无心看月, 也不必装出看月的样子, 所以“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虽然庸俗, 却不像第一类人一样假冒风雅。

后面三类人都看月, 但情形又各不相同。先看第三类:

其一, 亦船亦声歌, 名妓闲僧, 浅斟低唱, 弱管轻丝, 竹肉相发, 亦在月下, 亦看月, 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看之。

这类人为名妓闲僧。小船悠悠, 浅斟低唱, 抚琴吹箫, 颇有韵致。身在月下, 看月, 而又希望人看其看月。

这类人虽是看月之人, 但更“欲人看其看月”, 不免稍有卖弄风情之嫌。再看第四类:

其一, 不舟不车, 不衫不帻, 酒醉饭饱, 呼群三五, 跻入人丛, 昭庆、断桥, 嘄呼嘈杂, 装假醉, 唱无腔曲, 月亦看, 看月者亦看, 不看月者亦看, 而实无一看者, 看之。

第四类是市井闲汉。这类人与前三类大不相同, 不坐船, 不乘车, 衣冠不整, 三五成群。在人丛中乱挤乱撞, 大呼小叫。甚至装醉卖傻, 手舞足蹈, 哼着跑了调的小曲。这类人“月亦看, 看月者亦看, 不看月者亦看”, 什么都看, 实际既无心看, 又不懂得看, 所以“实无一看”。

最后再看第五类人:

其一, 小船轻幌, 净几暖炉, 茶铛旋煮, 素瓷静递, 好友佳人, 邀月同坐, 或匿影树下, 或逃嚣里湖,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亦不作意看月者, 看之。

第五类为文人雅士。这类人于湖山风情和人文胜景都不愿错过, 而又不喜喧嚣, 于是移舟或隐于树下, 或逃至里湖, 与好友佳人围炉品茗, 同赏月色。此类清雅之士, 看月而又“不作意看月”, 随兴所至, 一任自然。

第三和第五两类, 都是情志高洁的风雅之士, 是真正看月的人。作者在字里行间, 明显流露出对他们的赞赏, 并引为同调。

这五类人, 从达官贵人的摆阔, 到名妓闲僧的作态, 到市井闲汉的粗俗, 再到雅洁之士的素雅, 尽收作者眼底。作者信笔写来, 细致入微, 生动传神, 各色人等, 无不跃然纸上。而作者不动声色, 五个“看之”, 大有冷眼旁观之概。五类人依次写来, 声态各异, 境界不同。自始至终, 作者并未现身评点, 然而其爱憎褒贬, 实已寓于对各类人物情态的生动描绘中。

前面, 作者分类写赏月之人, 接下来又总体写杭人游湖的情状。

杭人游湖, 巳出酉归, 避月如仇。是夕好名, 逐队争出, 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 列俟岸上。一入舟, 速舟子急放断桥, 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 人声鼓吹, 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 一无所见, 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 官府席散, 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 怖以关门, 灯笼火把如列星, 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 渐稀渐薄, 顷刻散尽矣。

这部分写杭人游湖好虚名, 凑热闹。杭人喜欢白天游湖, 怕见仇人一样躲开月亮。但到了七月半, 又因为“好名”, 成群结队而出, 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更以前, 人声、鼓乐恰如波涛汹涌, 大地震荡, 又如梦魇如呓语。在喧闹中, 人像聋了哑了一样, 既听不见别人说话, 又听不见自己说话。而此时, 大船小船一齐靠岸, 一无所见, 只见篙与篙相击, 舟与舟相触, 肩与肩相擦, 脸与脸相对而已。这与其说是游湖, 不如说是赶市, 时间一过便一哄而散, 真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虽名为游湖赏月, 而实与西湖风月毫不相干。

这段插叙, 回应开头“西湖七月半, 一无可看”的论断。作者写七月半杭人游湖的盛况, 却整段不及一“月”字, 显然是有意撇开月景, 而着意描绘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物风俗画。这段场面描写, 用笔精炼, 极为生动传神。作者先从听觉写:“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 连用六个比喻, 渲染出与赏月极不协调的纷乱嘈杂气氛。接下去从视觉写:“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几个短句, 将湖上舟船相触、摩肩接踵的拥挤之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此, 作者一直是作为第三者, 冷眼旁观, 直到盛会结束, 游人散去, 才开始登场。那么, 他又是如何赏月的呢?

吾辈始舣舟近岸, 断桥石磴始凉, 席其上, 呼客纵饮。此时, 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 拉与同坐。韵友来, 名妓至, 杯箸安, 竹肉发。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客方散去。吾辈纵舟,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拍人, 清梦甚惬。

当看月的“仪式”结束, 众人各自回家, 岸上的人、湖里的人, 逐渐散尽。这时作者才真正开始赏月。喧闹嘈杂的场面一告结束, 西湖即恢复了宁静安闲的面貌, 此时湖山美景就开始属于“吾辈”, 因此“吾辈始舣舟近岸”。

小舟靠岸, 夜色已深, 断桥石磴也凉了。此时, “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游人散尽之后, 月如同镜子重新磨洗, 越发皎洁可爱;山和湖如同美人重新梳妆, 越发容光照人。此时, 作者对景畅怀, 与客纵饮。先前“浅斟低唱”的名妓闲僧与“匿影树下”的文人雅士, 也都摇舟出来。五类人中, 作者只与这两类人有共同语言, 所以拉来同坐, 与之同乐。于是, “韵友来, 名妓至”, 杯筷安置, 歌乐齐发。但是, 作者并不属于这五类中的任何一类, 他应该算是第六类。待到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连韵友、名妓也都走了, 这时候, 西湖才真正是“我”的西湖。于是, “吾辈纵舟,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拍人, 清梦甚惬”。这个富有诗意的结尾, 雅韵流溢, 余香沁人。这也正是真名士所追求的情趣。

这篇《西湖七月半》, 全文写月不过两句:一句是“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 从湖光山色写月的皎洁;一句是“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客方散去”, 从作者的感受写月的清凉。寥寥数语, 绘出一幅西湖月景图, 充满诗情画意。这样, 虽然全文的重点是写看人, 而其立意却仍是写看月;作者以他人之无意于看月和不懂看月, 来衬托自己领略湖山月色之美的清兴, 进而抒写了其清雅高洁的思想情趣。

在写作技巧上, 此文写人物场景, 极其纷繁复杂, 而又极有条理。五类人物、两种场景, 写来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行文错综, 富于变化, 转接呼应, 均极自然。全篇运用对比手法, 区别雅俗, 而又妙在不正面评说, 令读者悠然会心, 识其旨趣所在, 其艺术技巧委实高明!

摘要:明代文学家张岱, 为晚明小品文集大成者, 在历代作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 多反映晚明时期的风俗习惯、世态人情, 表现时代沧桑, 表现其内心情感和心态变迁。周作人说他是个“都会诗人”, “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 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背景”。这些特点, 充分体现在其代表作《西湖七月半》中。

关键词:西湖,都会诗人,清明上河图,名士,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 张岱著, 淮茗评注.陶庵梦忆.中华书局, 2008年.

[2] 沈启无.近代散文抄.东方出版社, 2005年.

[3] 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

[4] 陈振鹏, 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年.

推荐阅读:

上一篇:加强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完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下一篇:浅析《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