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2022-05-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压岁钱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昆明城镇观影行为的调查报告

摘 要:本报告选取昆明市区的三家电影院以及晋宁县进行调查,从观影行为入手进行比较分析,以电影院这个公共文化领域为坐标,考查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的文化心理的变化。

关键词:观影行为 文化心理 调查报告

引言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高大、奢华的CBD,宽阔的道路,舒适美丽的住宅小区,都是一个地方城市化的表现。然而,在这些城市扩张的外在表象后面,还有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元素——人。尤其是那些靠近城市的村庄里的居民或者带有一些乡村生活特点的小城镇的居民,他们在这样的城市化进程中,怎样适应外在生活的变化带来的自我身份的变化?从户口册上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是否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迅速变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这样的变化是人口统计层面上的身份变化,而我们关注的是他们从心理上的文化身份的获得。

个体文化身份的形成,自然与一个地方的文化活动有关联,文化活动又离不开城市中文化层面的公共领域。本论文关注的重点就是城市中最活跃的、文化活动最集中的公共领域——电影院。本次调查基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居民、小城镇居民及昆明市区的观影习惯来探寻诸如电影院这样的公共领域,是否能影响到城市人文化心理的形成。尤其是观影习惯上是否有区别和变化。在外部环境的变迁中,观影是否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变化?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基于便利原则本次调查选取了昆明市区三家电影院:同德万达影院、春城剧院、北辰财富中心影院。这三家影院,其中两家是近年来建起来的新型影院,春城剧院是昆明的老影院,附近的老住户都有一定的观影习惯。

笔者对这三家电影院观影的受众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5份;另外的问卷主要在昆明附近的晋宁县发放,因为晋宁没有电影院,调查根据就近、便利的原则请当地人分发给熟悉的人完成,共收回有效问卷50份。同时还选择了2~3个城中村的居民进行书面访谈,进一步了解他们在城市变迁中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心理变化。

问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被试者基本情况的描述;二是对观影行为的调查。

1 观影受众的基本情况

根据收回的问卷,我们统计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如下面5个表格所述: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对现在的电影受众可以有一个大致的描述:

1.1 受众的年龄分布

喜欢看电影的还是年轻人居多,尤其是20~30岁的年轻人,占51%(昆明)和40%(晋宁),如果再加上30~40岁的受众,可以达到80%以上,可见,观影还是年轻受众最喜爱的文化活动。

1.2 被调查的受众中职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例如,昆明的调查中,公务员27%,私企25%,自由职业者22%,共有74%;

晋宁的调查中,公务员占12%,私企占20%,自由职业者占24%,共有56%。可见,现在社会职业的多元化比较突出,即使在晋宁县也有很多人选择做自由职业者。

1.3 受众的收入情况

月收入6000元以下的在昆明和晋宁的调查中,都占到了80%以上。收入情况比较接近。

2 受众观影行为调查

调查此部分时,考虑到晋宁县城没有电影院,所以,另外加了2个问题,但晋宁的很多居民大多在昆明市区也有住房,调查结果也就不能完全反映晋宁本地的观影习惯。

选择住房附近有电影院的大多数是在昆明市区有住房的人,这里面比较耐人寻味的就是有5人选择了曾经有过,这些都是老年人。据了解,晋宁县城确实曾经有过电影院,但后来因为不景气就关闭了。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小县城和农村都曾经建过电影院。当时的放映大多数是政治宣传的主要方式,电影院也就成了这些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场所。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选择平台呈多元化发展,那些简陋的电影院难以生存,有的甚至连房屋都拆掉了。

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数比较接近,其中还有24%左右的人,因为没有电影院而持有其他的态度。后面的书面调查中,有的被访对象居住在晋宁,为了去电影院看电影,專门跑到昆明来。

以下是在昆明和晋宁都有的调查情况反馈:

从这些调查,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在被试的昆明和晋宁的受众中,观影频率的比例比较接近。可见,尽管居住环境有差异,观影的需求却是一样的。但从观影方式的选择来看,昆明的受众更倾向于选择电影院。这与当前电影院在昆明市区遍地开花、四处布局也是有关系的。晋宁则是县城没有影院,这是不是意味着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在下一步可以在小城镇也设置电影院?例如,从广州起家的大地院线即把关注点放在三四线城市。在乐正传媒咨询总监彭侃看来,一些新兴院线扩张步伐十分明显,三四线城市等新兴市场将是主要的培育方向。

第二,从表2-5的调查来看,昆明市区的受众观影习惯更明显,他们对新片的兴趣或者说是信息更多,观影的意向更强烈。晋宁的受众与昆明有相同的地方,但还保留了一些观影行为的仪式感,因为他们中间有18%选择在过节时观影。而两处的调查都伴随着消费行为,这也是现代城市电影院的特点。

第三,从表2-6的调查来看,两地的观众中,选择离家近和设施比较好这两项因素的人数最多。而晋宁的受众除了考虑以上两项外还突出考虑了商业区集中,这并不代表昆明受众不关注这个问题,而是昆明的影院布局本身就已经体现了贴近商业区的特点。晋宁则因产业定位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足,没有这样的场所。

晋宁县隶属昆明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的滇池南岸,是金沙江与红河的分水岭。以农业经济为主,同时因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也较迅猛。整个县城的城市规划比较差,从居住环境到生活都与城市有差距,这必然会影响晋宁县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基于便利原则,我们选择了3个昆明市郊区城中村改造的居民,进行了书面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在从农村到城市的变迁中,一些文化心理的变化,尤其是伴随观影方式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他们对原来的“昆明人”的认同感还是不高,基本上还是认为自己与原来的城里人不一样。由于书面访谈比较简单,只是了解了一些观影习惯的变化,深层次的心理变化还需进一步调查才有结论.

参考文献:

[1]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2] 《中国电影,除了票房还剩什么》,重磅2016年6月25日,第463期.

作者:余梅 李娜 迟玉华

第2篇:调查报告的制作与应用新论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别

调查报告,在各行各业实际工作中被广泛运用。新闻宣传工作也十分重视运用这种形式。它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分量较重的文体。如果把各种新闻文体比作十八般武艺的话,那么调查报告就是一种重武器,战斗力较强,影响也较大。它对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提出新鲜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真相、探讨事物发展规律为使命,在实际工作和新闻报道中被广泛运用。

进入21世纪,人们的视野、知识、经验与20世纪相比,又有突破性的发展。各方面都在变革、在转轨,各种观念在互相撞击。整个社会变化多、矛盾多、新事物多、难题多、议论多、困惑多、设想多、未知领域多、漏洞空子多、案件多……五光十色,七嘴八舌,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我们正在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只有靠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所以调查报告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发展。

调查报告和消息、通讯同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必须是真人真事,思想性比较强,时间上要求迅速及时。它们的不同点是:消息主要用叙述的语言报道事件一般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等;通讯较多地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件、状貌的刻画,给读者以感染和启迪;调查报告则是对大量事实的介绍和分析、综合,从中引出经验教训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多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视觉化、交互式多媒体形态。2011年第95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14个奖项中有12个奖项的定义在原有评判标准上增加了“采取任何可使用的新闻手段,包括文字报道、视频、数据库、多媒体、互动演示或综合上述手段的任何形式”的表述。事实上,调查报告不仅在报纸上,而且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许多杂志上已被广泛应用。

调查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从内容与作用来看,两者都必须配合形势与任务,反映实际工作与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都必须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针对性、指导性。但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也有明显的不同。

(一)写作目的不同。调查报告要求综观全局,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报道对象进行调查,探求规律性的东西,以求指导面上的工作。而工作总结往往只着眼于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回顾以往,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题材范围不同。调查报告的题材范围比较广泛,工作、现象、问题、心态、看法等都可调查;而工作总结主要只局限于本单位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叙述人称不同。调查报告一般要求用第三人称,以客观的立场、口吻来写;工作总结则惯用第一人称,主观的因素比较突出。

调查报告的类别,大体上有以下八种:

(一)基本情况的调查。就某一个重要问题,对社会作全面的、深入的调查,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为党和政府和各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措施、策略作参考。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国际金融问题等等,要有全面的、系统的了解,有确切的数据、比例,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社会基本情况心中无数,若明若暗,或了解、判断错了,就不会有正确的领导工作。比如说,农民工进城生活状况调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情况调查,退休教师生活状况调查,妇女干部培养和使用状况调查,小学生学业负担状况调查,城市中产阶级现状调查,等等。有的是关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基本情况的调查。如根据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调查报告就要调查人们对此有些什么认识,社会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和谐因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什么,什么地方做得比较好,有什么新经验,等等。

有的产业报除了在报刊上刊登本行业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前景瞻望的调查报告之外,还把基本情况的调查作为课题研究,衍生出一些影响行业发展决策的信息产品。如《中国黄金报》每年都力争出版一些涉及行业发展的研究报告:《中国黄金珠宝首饰消费调查白皮书》《中国彩色宝石消费调查》《中国农村黄金消费调查》《中国黄金珠宝首饰待业人才报告》等。这些调查报告,也为报刊的深度报道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上海市2012年6月11日颁布的《上海市土地调查实施办法》规定: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基本农田状况进行的调查、监测、统计、分析的活动。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市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典型经验的调查。“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才能取得领导的主动权。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常常比新闻中报道的典型经验更细致、更完整、更有规律性的认识。其中有些是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问题,提供新鲜经验;有些则是在原有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水平,都可以及时写成调查报告,加以推广。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能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供具体经验和办法,政策性、指导性较强。

(三)新生事物的调查。社会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涌现出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调查报告可以比较完整、全面地总结群众实践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说明它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它的发展规律,可以促使新生事物迅速成长、普遍发展。如提倡建设社区网络管理体系,有哪个单位做得好,就可以写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在报道一个新生事物时,常常尖锐地提出一个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

(四)发展过程的调查。指某一地区、单位历史进程的调查,如厂史、乡史、村史、县史等;以及某一重要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品、重要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查。作者通过大量材料和有序编排,加深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历史性认识,往往问题集中,矛盾突出,对比鲜明,材料丰富,是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好材料。当然,新闻媒介发表的这一类调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是整本大套、面面俱到的流水账。

(五)揭示问题和真相的调查。有些重要的、倾向性的问题需要予以揭露,如矿难、食品安全、干部腐败、金融诈骗、中国律师犯罪调查,以及“共和国脊梁”评选黑幕的调查等,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有些群体性事件,需要把真相公之于众,以澄清混乱,引导舆论。还有一些揭露问题的调查,不适合于新闻媒介公开传播,但作为内部参考,对领导机关很有价值,其作用有时会超过公开报道。也有的调查报告,是先发内参,然后再研究如何公开报道。

(六)求证性调查。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越来越丰富、快捷,一些不实信息也不时出现,使现代人感到困扰和无奈。一些媒体就此开展了一事一调查的采访报道,以及时澄清事实,还原真相。《人民日报》2011年开设“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栏目回应社会的新需求。9月14日发表的《豆浆机是使用工业润滑油吗?》一文,记者通过方方面面的调查采访,对豆浆机使用工业润滑油的传闻作了厘清,结论是“可能性较小”。又如2012年10月14日央视播出的《金条掺假传言调查》纠正了网上传言。这就体现了主流媒体对微博爆料的引领作用。求证,包括证实和证伪两类,均为舆论纷扰时代所必需。

(七)对比性调查。有时,新闻媒介也发表两个单位或两件事情的对比调查,既介绍了有关的情况和经验,也揭露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因为对比鲜明,所以有说服力、有吸引力,启迪作用也大。从2011年5月17日起,《南方日报》在“南方调查”栏目,推出了《“双到”扶贫AB面》系列调查性报道,采用正反对比的独特设计,以A面报道扶贫工作的先进典型,B面则报道扶贫工作差的单位和地区,有典型、有事实、有数据,每期还配发评论。这样理性化、立体化、鲜活化的调查性报道,切中时弊,醒人耳目。所发报道的题目也体现了“新”和“实”,可感可触。如《驻村干部不驻村,扶贫难免“走过场”》《企业“举牌”赢掌声更要兑现责任》《输血扶贫不根除,脱贫难保生命力》《扶贫要花钱,更要花心思》,这样的调查点中要害、对比鲜明,要人不看也难。

(八)舆情调查。又称民意调查或民意测验。在社会民主化、信息公开化的过程中,舆情调查是政府、机构、企业进行决策的先决条件。通过舆情调查了解公众对重要事件、重要方针政策的普遍意见和态度,对机构工作状况的评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褒贬,其目的在于把握社情民意,对工作进行决策、调整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兴媒体的普及应用,舆情调查越来越对实际工作起到重大影响和作用,成为政治、政策、经济、市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舆情调查常用设计问卷、抽样或随机选择对象、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方法,获得重要的数据,定量分析成为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它特别排斥主题先行和主观臆测。

二、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深入第一线,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

调查研究,掌握充分的材料,是进行写作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文章就是发言。我们写调查报告一定要把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放在首位,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目前不少新闻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理论工作者走基层搞调查,有的总结出:下去了还要多走几步,多问几人,多守几天,多想几时;要忍得住艰苦,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曲折,同时不能忘了跳出来思考、分辨,以免被纷繁的人事现象所迷惑。具体地说:

1.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反对唯心论的先验论。调查报告的一切结论,应该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先有“框框”,后找材料印证一下,必然要犯错误。如有的记者揭露“地沟油真相”,不能凭传说和印象写调查报告,而要真正从实际出发,了解地沟油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各地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从掏捞、粗炼、收购、深加工、批发、零售有一条什么样的地下产业链;地沟油泛滥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根治这一顽疾,等等,需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查清楚,作详细周密的调查与研究,才能动手写作。

2.深入深入再深入,学习学习再学习。入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识蛟龙。调查研究,要有掘地三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怕磨破几层皮,跑坏几双鞋。不要浅尝辄止,手中只有一星半点材料,就急于作概括、下结论。调查研究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为了向被调查者学习,获取真情真知。不管调查者资格多老、水平多高,都不能摆臭架子,而要甘当小学生,否则人家就不买你的账。你为什么去调查?因为你不了解,不了解的人向了解的人调查,就是要向对方请教。诚则灵,傲则败。

3.从具体问题着手进行调查。要善于把大问题化开来,化成许多小问题。笼统的大问题往往使对方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就近发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融洽气氛,再引入正题,不要一下子把人问闷。

4.要处处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些重要线索和材料的获得,有时看起来很偶然、很容易,实际上正是时时留心、长久思索的必然结果。如《新民晚报》的一篇调查性报道:

小皮匠:城市生活离不开

——对传统城市服务业的微型调查

现象:本市某居民新村的一个市级文明小区,环境整洁,管理有序,设施便利,小区大门口有一位皮匠师傅,皮具、雨伞、拉链都能修,一到双休日,生意格外兴隆。如今,小区大门修葺一新,皮匠原来摆摊的地方安装了地灯,皮匠只好从此处“下岗”。居民问,我们找谁去修东西?

这是近日读者向本报反映的一个问题。记者了解发现,“皮匠下岗”在城市生活中无独有偶,作为一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皮匠上岗”究竟难在哪里?

调查:在市中心寻找皮匠真不容易。南京西路梅龙镇对面的小弄堂里原本有一位皮匠师傅。现在,有人说师傅上年纪了不做了,也有人说师傅搬到别处去了。经人指点,在陕西北路近延安路一个狭小弄堂里,记者终于找到了另一位皮匠师傅。隔了两三个街区,其他小区的居民居然知道“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懂手艺的皮匠师傅,足见“物以稀为贵”。

这位徐姓师傅说,自己做皮匠手艺有几十年了,“小皮匠”虽不是什么大手艺,可人们日常生活总是离不开的。平常也听同行们说,在小区里服务,最担心的就是“影响”小区的形象,其实,皮匠们知道保持周围环境整洁,是自己继续上岗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多数人都能自觉“打扫门前雪”。他建议,如果既要环境好,又要生活方便,可以在小区里专辟一个“服务区”,服务者跟小区签好协议,责权明确,不是大家都方便了吗?徐师傅说,自己至今也没有带过徒弟,“小皮匠”手艺太小,如今的年轻一代恐怕不会把这小手艺看成一件好营生。如果带了徒弟,他可不想让徒弟们面临无处“上岗”的尴尬。

结论:现代城市的繁荣和舒适,一个标志就是市民能否享受便捷的服务。小皮匠们从事的是一种传统的服务业,皮匠的手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城市资源,皮匠也是城市的一种人力资源,怎么把这种资源配置好,跟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的确很“搭界”。(记者 姚丽萍)

这篇微型调查就是处处做有心人、从具体问题着手进行调查的一例。讲的是城市服务业,但切入点是“小皮匠”,人们可以举一反三。

5.要选择调查对象,分门别类。不同对象用不同的方法调查,不“一锅煮”。个别调查谈话易深入,但不能做到多人相互启发,引发更多话题,开座谈会人多议论多,可以相互启发、补充谈话内容,但有些话题在人多的场合有时不便讲;选择观点相近的三两个、四五个人一起谈,可取上述二者之长,而补二者之短。一切以不同调查要求和对象而变。调查者要有调查提纲(大纲、细目),调查哪些问题,向什么人调查,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先找谁、后找谁,哪些问题适宜于个别谈,哪些问题要开座谈会,都要心里大体有数,切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二)占有材料的具体要求

1.既要掌握间接材料,又要掌握第一性的直接材料。间接材料是别人的东西,其中有许多是有价值的,可以节省我们许多劳动,应当注意运用。但光靠现成的书面材料或听领导介绍是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一定要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听、去看,甚至尽可能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掌握第一性资料。常言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下基层要多走“岔路小道”,多看“后院角落”,获取真情、实话。第一性资料最生动、具体、说明问题。把间接材料和第一性资料联系起来、结合起来,对我们理解事物和表现事物大有好处。到基层、到群众中调研,要独立地做艰苦的工作,确保主动性、自主性,防止和避免“被调研”现象,即完全听任有关方面的安排,以致看不到许多真情实况。看到的都是一些光鲜亮丽的示范点、“样板间”,走不出富村、富民和所谓“大手笔”的形象工程“围城”,这样如何研究问题?

2.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一切新鲜的经验教训都是从现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写调查报告必须着重挖掘现实材料。但要深刻地认识事物,透彻地说明事物,还必须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件事物产生、发展的历史,把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结合起来。而不管是现实材料还是历史材料,都是为了说明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经验教训。关于历史性的调查报告,自然应以历史材料为主,但也要认真调查现实情况,并考虑到现实的针对性,才能为新闻媒介所刊用。

3.既要了解面的材料,又要了解点的材料。为了说明事物的面貌,使人们得到一个总的印象,需要有面上的材料;为了反映事物的具体情况,使人们深入了解一个问题,需要有点的材料,把点的材料和面的材料结合起来,就能互相印证,把事情讲得清清楚楚,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4.既要了解正面的意见和材料,又要了解反面的意见和材料。要善于听真话。习近平同志说,听真话是一种智慧。他指出,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

在调查过程中,不要只听一面之词、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好话、坏话、正确的话、错误的话,都要耐心细致地听。当然,除了揭露性的调查之外,一般的调查都应以了解正面材料和意见为主;但反面的材料和意见,常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说明正面的东西,而且可以启发我们把问题的各个方面想得更周到、更透彻,阻止简单化和片面性。记者在调查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多方面进行考察、了解,要尖锐地注意对方是否为了迎合你的需要而向你提供某个材料。一定要善于鉴别哪些是真实材料,哪些是虚假材料。

《人民日报》2011年5月27日发表评论文章提出,政府应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指出:

那些为网络关注、被媒体聚焦的热点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之下这些体量更大的冰块,才是让冰尖浮出水面的庞大基石,也才是决定社会心态的“潜意识”、“核心层”。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上的弱势群体,也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体。

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一些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

媒体和记者对这种“沉没的声音”的关注、挖掘、发现和反映,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贡献。

2012年中央电视台从国庆长假开始播放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寻常百姓的镜头,共同的问题是“你幸福吗?”,即兴回答五花八门。这个“幸福”调查原生态播出,鲜活质朴,原汁原味,不作过滤、不作概括、不作结论,让众人思考、联想,透视出真实的魅力,颇有新意。这是一种对调查报告固有模式的突破,有些题材可以一试。当然,这种稍显突兀、生硬的调查方式也不宜滥用。

(三)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和提炼

只有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才能挖掘出新问题,总结出新经验,引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当我们迈开双脚下去调查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客观实际是很复杂的:现象和本质,主流与支流,不那么清楚;人们对事物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既不能主观武断,又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只是罗列现象,使自己的调查“像挂了一篇猪肉账,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廓”。这就要求我们耐心细致地了解事情的各个侧面,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对丰富的感性材料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找出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进行科学的总结,引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全局。

1.分析要有正确的立场。对同一个事物,由于立场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所谓立场,主要是指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有一个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或上访上诉的现象增多。有些人去调查往往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出发,认为群众“难弄”“不顾全局”“不明真相”,甚至称老百姓是“刁民”“民风彪悍”“被一小撮人所蒙蔽所利用”,等等,而没有设身处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这样的调查就不能真正抓到问题的本质和要害,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激化矛盾,误导决策。

又如,根据“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精神,高校要“去行政化”,要淡化官本位。记者若去高校调查,会众说纷纭。有些官员比较开明,赞成改革;有些官员则认为“行政化”有什么不好,校长书记兼个学术委员会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一元化领导,蛮有必要的嘛!或者说不当主任也可以当个委员嘛!可不少教师会说,即使不当主任,当个委员,开会时往桌旁一坐,你这个校长书记的身份仍有影响,你说了什么,其他委员很难当面反对,那所谓的“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又怎能体现?还不是你操纵吗?遇到这种情况,记者既要听取多方意见,又要站在改革的立场上,站在广大教职工的立场上,有分析、有主见,而不随波逐流。

2.分析要有辩证的方法。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即使有了丰富的材料,也难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过去有一些调查报告,对复杂的事物不是进行辩证的分析,而是好就绝对的好,坏就绝对的坏,往往抓住一点,讲死讲绝,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结果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反映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不但没有正确的指导性,反而变成误导。如开发区热、股票热、期货热、豪华别墅热……有的地方已经热过了头,传媒还在那里推波助澜唱赞歌,这就是一种偏颇,“一窝蜂”。热中还需有冷,讲一分为二,讲辩证法,才真正有益于实际工作。我们当然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对矛盾的双方同时强调,等量齐观,平分秋色,更不能搞折衷主义。但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到,既要掌握重点,又要顾及全面,这样才能避免踩“跷跷板”,当“摇头电风扇”。

《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14期刊登的调查报告《海南东方土地腐败情况调查》,就是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一个案件的方方面面,对事实作了详细的描绘和辩证的分析,从“商人‘私征’土地,村官代人‘买地’,国土局长‘炒地’,市长授意‘圈地’”这四个方面,揭示了海南东方土地腐败问题的利益链。如果只抓住一点或两点、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调查报告就有偏颇,就不准确。只有实事求是,全面辩证,才有准确性和说服力,也才能对实际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对人民群众有较大的启迪作用。

这种调查,无疑是抓住了上自中央领导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多花一点时间,调查个一清二楚,是值得的。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有些新闻记者受社会大环境浮躁、急功近利的影响,不愿意作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习惯于抄抄摘摘或现抄现卖,这对于媒体和记者本人都是没有好处的。

(四)对材料的恰当运用

要鲜明地突出观点,恰当地运用材料,力争使事实和道理紧密糅合,使观点和材料水乳交融。

调查报告中的结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脑子里固有的,而是在正确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从客观实际和实践所积累的大量材料中分析提炼出来的。所以,观点和材料之间本来就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写作时就要把这种联系反映出来。特别是调查报告中提出的重要观点,一定要有精确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作根据,才能立得住。要学会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要有明确的观点去统率材料,使观点和材料水乳交融。常用的方法有:

1.用一个典型的事例来反映一个重要观点。有时一个重要的典型事例,胜过笼统的总结、说教。

2.用一组排比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一下观点。这种方法,往往在一个观点需要用若干不同的典型材料,从不同的侧面来多方面加以说明时使用,可以把观点阐述得更深刻。

3.用对比材料阐明一个观点。任何一个新事物、一项正确的政策、一项先进的经验,都是跟旧事物以及错误的政策和经验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通过典型事例的对比、数字的对比、群众语言的对比等,可把观点讲得更加鲜明突出。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的消息《南浦南原两村党支部作用不同效果不同》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实际上是一篇精练的对比性调查报告。新闻的开头是这样的:“今天上午,这个镇一条山沟两个相邻的山村同时发生了两个事件:一个是晋中首富南浦村投资800万元的炭黑生产线投产了,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南原村变卖集体最后一点家当——村党支部的办公窑洞。”这个典型的事例对比,有力地说明了坚持和放弃党的领导的不同结果。

4.运用统计数字来说明观点。能够用具体明确的数字表达的内容,就尽量具体,不要满足于定性分析和模糊语言的表达。精确的统计数字,可以增加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为了说明事物的面貌和实质,记者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掌握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怎样才能运用好数字呢?

(1)百分比。当几个数字汇列时,有时绝对数字庞杂繁琐,难以记忆,要点不明。如果运用百分比的方法,就会更醒目、有力;有时还能有助于记者从事物的总体上把握事实,反映量变到一定时候引起的质的变化,可以透过现象洞悉问题的本质,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有时百分比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只反映某些事物的表象,也要学会舍弃。如果是非用不可的数字和百分比,但又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的,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解读。总之,既要有百分比的概念,又不是“百分比崇拜”。

(2)数字比较。同样内容和性质的数字,作纵的比较或横的比较,可以突出所报道的主要数字。通过比较还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变化,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比较,可以使数字更好地“说话”。如2012年上海书展开幕前夕,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的《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显示,上海市民阅读的主要方式仍是传统(纸质)阅读,“传统(纸质)阅读”的首选率达到56.69%,高出第二位的“网络阅读”24.63个百分点,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纸质读物(包括书、报、刊)拥有最好的阅读效果。上海书展的人山人海和惊人销量,以新的事实有力地支撑了这个调查的结论。

调查研究要防止简单的数字比较,在学会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出实质性的、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14日刊登乾羽的文章说:

最近,有关中美物价比较的报道,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怎样的物价对比才靠谱?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比如,物价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反映负担,物价比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收入的水平。在比较中美物价水平时不能流于表面的数字,以为数字高就是物价高,数字低就是物价低,还必须考虑到数字对应的收入水平。如此,才能算客观公正。

而且,比较的不应只是表面数字,还应该有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我的一位记者朋友前段时间刚刚去过美国,回来之后其感叹的内容,不是美国的物价有多么便宜,而是物价所反映的社会价值观——物价其实就是一根指挥棒,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呈现。为何美国涉及人工和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服务,会有那么高的价格?这体现了对人和知识的尊重。对于社会而言,最大的财富到底是什么?是人而不是工具,只有人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涉及人工的服务须有高价。而对于社会发展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是创新而不是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让更多的资本实现增值,所以,涉及知识产权的服务和商品也会有较高的价格。这种定价完全遵循着市场的理念。

其实,价格比较不是为了得出谁高谁低这样表面的结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了解公众的诉求,了解定价的规律。这就需要舆论引导者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比较,而不是玩数字游戏。

(3)演化数字。对一些抽象的或难以理解的数字,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事例作比喻,或者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使之具体、浅显,具有亲切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用生动恰当的具体形象使干巴巴的数字“活”起来的方法,就叫演化数字。如写“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每秒能运算几千万或几亿次”。这样写,许多读者、听众脑子里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如果演化一下,这样写:“也就是说,几千个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运算题目,电子计算机只要几分钟或几秒钟就能完成。”这样,受众一看一听就明白了。在对数字进行演化时,要注意科学性,不因追求生动性而损害科学性。

(4)衬托和引申。在必要时使用衬托手法,交代与数字有关的历史背景或具体条件,使之起到绿叶衬花、烘云托月的作用,使数字更具体、形象、深刻。有时,对于数字作合乎逻辑的设想、推理、引申,也能巧妙地把数字所包含的意义充分揭示出来,并增强数字的知识性、趣味性。

(5)图表。为使数字醒目、形象,便于读者记忆和比较,常运用图表的方法来表现和说明,以生动直观打动读者。往往许多复杂的问题,列一张图表就一目了然。

调查报告具体地用数字说明问题,就比较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调查报告中运用数字要严肃谨慎,力求做到精确无误,留有余地,力避浮夸。不要随便使用“创造历史最高纪录”“达到国际水平”“取得突破”“是一个里程碑”等说法,不要把估计和打算当作统计数字,不要孤立地运用数字。记者收集数据要警惕下面一副对联描述的情况:上联是“下级骗上级级级掺水水到渠成”,下联是“上层压下层层层加码马到成功”,横批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记者要有独立的思考和辨析。要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来运用数字说明问题,要注意数字与数字之间合乎逻辑的联系,不能互相矛盾。在一篇调查报告中,数字不宜太多。不要用那些技术性很强、一般人看不懂的数字。有些不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就不必用。有些数字,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不要以为数字一引就万事大吉了。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有一篇《农民日报》的评论,题为《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很有见地。我们平时常说的农民人均收入,市民储蓄、住房面积人均数的提高百分比,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人均”之中又是很不均的。有的一个人的增长数相当于其他10个人的总和。所以调查报告运用数字切忌简单化。此外,有些数字本身还不完全确切,应加上“近”“约”“多”“弱”“左右”等字样,不要图省事,影响数字的准确性。但这一类字眼也应尽量少用,最好一是一,二是二。至于几百、几千之类的大的概数,更不宜用。但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越具体越好,有的数字太细了反而不能准确地反映某一特定事物,就应避免。

调查报告运用数字、图表、图示,要抓住要点、一目了然。不要太专业化、复杂化。因为调查报告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不是科学实验报告,不是学术论文,也不是经济状况的专业调查和分析。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调查报告主要以事实和结论来吸引读者,不过分追求写作技巧,以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好。如中宣部新闻局课题组写的《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引导水平——关于新闻宣传质量的调研》,在开场白之后,就分为四个部分:“新闻宣传的现状和特点”“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主要经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关于加强宏观管理,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宣传质量的建议”。这四个部分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很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并无什么特殊的技巧(调查报告刊于1996年第3期《新闻战线》和《中国记者》)。

调查报告写作的具体格式大体如下: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首先说明为什么要调查这一问题。

2.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方法作必要的交代。

3.介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等,点明调查的意义、影响和作用。

(二)主体

调查报告的主体要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观点鲜明,有说服力。要纲举目张,多用小标题,重要观点列于段首;要有叙有议,以叙事为主,以观点带材料,切忌罗列材料没有观点,切忌光有空论而无有力的材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写出一些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在抽象的叙述之中,一旦穿插了人的活动,文章就会生动起来,给人们的印象也会深刻得多。

主体部分的表现形式有:横式,列出几条主要观点或主要经验,然后分别以恰当的材料加以说明之;纵式,按照事实本身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来记述和论述,从过程中拎出某些重要观点;纵横结合式、纵横两式互相穿插配合,以观点统率各种材料。

(三)结语

是作者对调查的问题作出的总的概括,点明调查的总结论,要求抓住要害,点明实质,提出方向,启示读者。结语视调查的目的而掌握重点,不必千篇一律。可以是总括全文法,可以是提出问题或建议法,可以是指明出路和方向法,也可以是自然结尾法(即不再另加一个尾巴,写完即止)。

(四)标题

1.直书其事题。如《××局长收受贿赂的情况调查》《××事件真相》《一个勤政廉洁的党支部》等。

2.虚实结合题。如《当好国有资产企业的“老板”——深圳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做法》。

3.透视延伸题。如《假冒伪劣商品为何屡禁不止——××市的调查》《降价大战说明了什么?》《岂能让国有资产白白流失?》等。

四、调查报告文本的应用如何与时俱进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既然是一种重头文章,在当今报纸版面或电视频道、网络频道相当宽裕的条件下,往往不是单独发一篇有头有尾的文章,而是配套成龙组成一组或一个版面、一档节目强力推出。如《深圳特区报》常用一个版面推出“新闻调查”专栏或专版。几篇报道既是可以联成一篇的大调查报告,又是用框线隔开、可以拆开单独成篇的小文章。图片及说明也是既可独立又可作为整个调查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被置于视觉中心地位,富有冲击力。有时整个版面或一档节目主要由视频、图片组成,文字和口播语言成为附属部分这种现代化的媒体处理方法,使调查报告化整为零,又集零为整,在版面、节目上张扬个性,增强视觉冲击力,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并能更从容地、全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一个事物、一个问题,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如前文关于调查报告的种类所述,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网络海量信息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便捷、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又被“多、杂、乱”现象搞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信息越丰富,通往真相的道路越迷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及时发出权威、准确、观点正确的信息,引领网上舆论。于是在新闻实践中探索出一种类似调查性报道的“求证式报道”。这是调查报告的新发展、新形式。它主要是针对网上一些众人关注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进行证实与证伪,把真相告知大众。如2011年5月,网爆全国“路桥费排行榜”舆论哗然。“中国网事”编辑以此为线索,策划组织河南、山东、浙江、广东、海南的新华社记者实地调查,独家发出《“买路钱”,万民怨:网传全国“路桥费排行榜”实地调查记》,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又如2010年底,美国一家网站传: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大片房屋空置,有可能是中国最大的“鬼城”,众皆惊疑一片。而当时河南正谋划大手笔中原经济区的开发,郑东新区正是经济区的金融中心和总部基地。上述网传在国内外负面影响极大。河南日报大河网“焦点网谈”编辑部立即组织网友提出实际事实和亲身体验,从挤公交、看亮灯、数空调等具体事实,在求证中消除网络杂音,还事实以本来面目。有的报纸如《钱江晚报》专门于2010年底开辟“真相”栏目,发表调查求证式报道,这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查报告的新形式。它比过去传统的调查报告机动灵活,可以随时出击,引导信息时代的网络舆论。而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在运用调查报告文本上互联互动、互纠互补,最终达到媒体自纠的传播效果。

五、调查报告制作和应用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架子太大,篇幅太长。有的是调查的目的性不够具体、明确,题目定得很大,看不出要害和关键在哪里。有的是过多地在调查报告中叙述一般性的工作过程与做法,针对性不强。

有的人觉得调查报告这种形式都是大型的报道,不明确写调查报告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大、中、小型兼收并蓄,而不必都是长长的一大篇。也可以把大问题化开来,作调查系列报告,而不必都是一锤子买卖。

(二)开掘不深,缺少见解。调查报告既然是媒体传播中的重武器,就必须重在内容上开掘深广,见解独到。但在实践中由于调查不深入或只调查而不注意分析研究,抓到一些浮皮潦草的材料就凑合成篇,报告停留在表面现象和现成结论上,没有着力挖掘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所以提不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对读者启发不大。

有的调查报告照搬基层单位的工作总结、情况简报,没有立足全局,吃透材料,提炼出有深刻指导作用和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思想或经验。一句话,没有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只是一般性的情况报告。

(三)简单片面,违反政策。由于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或者没有对问题的各个方面作周密的、系统的调查研究,致使有些结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有时在政策思想上,有时在对比材料的运用上,出现简单片面、违反政策的现象。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宣传意图出发来写调查报告,而忽视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以及一种倾向可能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这样,就必然会损害调查报告的科学性。

(四)注重揭露,忽视建设。调查报告中,相当一部分是揭露问题的,这肯定有其必要性,从权力的腐败到社会道德的滑坡,不揭露则危害无穷。但揭露丑闻、报道真相,不只是为了解气泄愤,而是为了重建公平、法治、和谐的社会,所以调查报告要重在以理性、建设性的视角观察社会,厘清问题,着眼未来,探索前进的方向、道路和办法。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商务传播学》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52001)

(吕继红为上海商学院教授;周胜林为复旦大学教授)

编校:董方晓

作者:吕继红 周胜林

第3篇:关于电大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摘 要】本文立足国家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从新型大学实体规范教学思路入手,以大连电大文法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为例,探讨电大向国家开放大学转型期间我们的教学服务体系应该何去何从,怎样全方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服务体系,努力适应国家开放大学新型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而探讨开放大学环境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升地方开放大学系统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好地方开放大学的专业教学服务资源平台,提升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水平,实现对系统内教师资源的整合,更好地建设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资源服务系统。

【关键词】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式学习;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服务体系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国家开放大学揭牌并发表题为《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办好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公平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开放大学致力于实现有支持的开放式学习,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集多媒体资源、教学交互、学习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的海量、优质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推进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向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多元评价模式转变。鉴于国家开放大学的语境下,我们对大连市几所电大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专科、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被调查者包括大连市电大总校、甘井子区分校、普兰店分校、瓦房店分校、金州分校的行政管理专本在校学习的学生。

1、被调查者的工作类型

2、被调查者的工资情况

3、被调查者的工作状态

二、调查情况分析

1、学生来电大学习目的。通过175份调查问卷,可得知79%的学生是为了混文凭,20%的是为学知识充电。很多电大学生都是在职的学生,那79%的学生中其中80%的人是为了涨工资和职位晋升的需要,20%的学生是为了求职的需要。

2、學生喜欢何种教学形式。喜欢到学校参加面授的学生占35%,喜欢电大平台上学习方式的占41%,喜欢自学的学生占22%.。很多学生都是朝八晚五的工作状态,很多在企业工作的学生都没有双休日,还有倒班的工作性质,因此面授的学习方式就不适合这些学生。因此导学的时间和次数就必须缩短,导学内容必须得精炼、侧重点明确。

3、学生利用平台学习的情况。学生们34%的是每天学习 0.5小时之内 ,48%的学习0.5-2小时,而有23% 的学生基本上不进行网上学习。学生们网上使用过的学习资源,其中28%的是通过搜索引擎,37%的是在专业网站进行学习、查资料, 13%的学生是在专业讨论区里进行互动讨论形式学习,19%的是点击网络课程查看网络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9%的学生以上都没使用过。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电大的大部分学生每天上网进行平台学习的时间很少,平台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

4、对学生们面授课程的次数要求和最佳的上课时间调查情况。60%多的学生们不想每周都到校上课,40%多的学生们希望一个月两次面授课程。而其中70%多的学生们希望面授课程能够安排在周末,因为晚上下班再到学校参加面授课程,时间比较紧。

5、学生们对于面授课程内容的要求。49%的学生们希望能够对专业课程进行详细讲解,增加自己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33%的学生要求针对考试内容进行讲解。这些学生中66%的希望面授讲课的方式主要以书本讲授为主,36%的学生要求实践课程的讲授方式。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接受书本讲授专业课程的方式,很渴望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

6、哪儿些因素限制了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呢。通过这批调查问卷,我们得知:50%的学生们.没有时间进行网络学习;22%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他们没有上网学习的明确目标;而6%的是.缺少计算机知识、技术能力不够;剩下26%学生们认为.网上资源枯燥、单一、不完善。

三、针对调查情况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1、学生的教育背景

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在职成人,很多人是在工作多年后再次学习,原有的知识或过时或遗忘,原有的学习方法也是在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上,学习的注意力主要放在老师的课堂面授上,总希望老师多讲,希望以填鸭式教学形式出现。因此很多学生不懂甚至对电大的远程的教学理念态度消极。出现很多混文凭、应付面授,对网络学习很漠然。

2、学生的环境背景

学生的环境背景是指他们的工作状况、家庭状况、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要兼顾工作、家庭、学习和必要的社交活动,甚至有些学生们的固定工作带来的压力,家庭责任过重,经济压力较大、时间和精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我们学生往往把学习放在次要位置。

3、学生的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行为方式、情感情绪、学习动机、个性特征、意志等方面的因素。他们有时候很难进行角色的转换,很难进入学习的角色中。一般表现为:1)混文凭。大多学生都是想拿文凭回单位升职或涨工资用,而被逼无奈才来进修。2)失落感。认为电大门槛低,与周围其他朋友相比自己的学历非常失望,觉得电大学习很没有面子,学不学都不如其他全日制大学的朋友们,所以就是应付考试。另一方面又对电大的教学理念不屑,不适应电大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的因素

1、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不足

专业教师配备跟不上。大多数县级电大都对电大不了解,比如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和负责电大工作的教师的人数寥寥无几,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达到政务的师生比例。

2、专业实践能力比较薄弱

成人高等教育应该具有职业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中,很多课程都是要与社会和时代密不可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社区治理》等相关的课程,都需要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增添实践性的内容。我们的学生都是来自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经验十分丰富,对于他们来说进入电大学习,不仅要提高学历,还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来,都是毕业后也是直接到学校,没有足够的实践能力,这个也是影响电大教学服务体系的一方面因素。

3、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教学手段不统一

近几年,电大很多学生都是年龄普遍偏小,他们的思想和能力较为活跃,而我们的教师却一如既往,依然按照过去的方法和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多老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接受和掌握程度不够,不能用网络和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不够完善

1、资源重复建设、资源服务不到位

很多网络辅导资源仅仅是文字材料的翻版,没有任何新意,期末复习指导的指导性极其有限,甚至于与教学大纲配套不上。很多基层电大的课程资源建设殴是保留对中央电大、省级电大网上资源的搬家。优质课件及与此课件配套的服务缺乏,双向互动这一部分资源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从而导致了现有网络教学资源适用性较差,不能有效地服务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开展个别化的自主学习。

2、面授辅导课重点不突出、系统性不强

电大的面授课时不同与普通高校那么多,学生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教师讲课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利用有限时间,达到最好的效率。面授课,不仅要注意重点的讲授,还要注意教授重点的系统性,这两者都是面授课不可或缺的要素,否则会影响面授课程这一支持服务应有的导学、助学的作用

四、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总结几点措施

(一)对学生进行学前辅导

学校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包括开放教育的理念、学习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开放教育的理念教育,其次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学要求的教育,主要让学习知道通过哪儿些渠道进行学习,哪儿些内容是重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灌输学生新的学习方法。最后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对学习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帮助学习掌握计算机使用和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主要包括浏览网页、下载资料、观看IP课件,BBS讨论、历年试题库的使用等,通过这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熟练的获取学习资料。

(二)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

对于我们的学生,工学矛盾非常突出,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家也许是父母,在单位也许是领导、骨干,在电大他们又是学生,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休息时间都很少,更别说学习时间了。问卷调查显示66%的学生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作为电大的导学老师,还要肩负着教导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效率,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们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三)加强教师培训进修工作,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电大系统常年来培训部多,会议多、检查多,对专业技术教师资格进行培训。派教师去重点院校学习,到重点企业去实践,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在面授课程中起着导学、助學的作用。

(四)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能的培训,建立相关激励机制

首先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佳偶技术,教师能够熟悉硬件的工作原理,软件的运用、选择和评价等。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教学理论、CAI课件制作、网络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学校应该对积极参加网络技能培训以及在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源创新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首先我们应该激活或重组现有的各种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应该是以一种资源为主,其他资源为辅,资源不得重复,应该是一些了的互补资源,而功能是各不相同。进而提高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比如我们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网络中心库和兄弟电大实行资源共享、共建;学校应该提供资源银锁和操作指南,帮助学生解决资源查找和管理的困难,将本校资源建成可以因被选择而形成不同的组合,从而适合不同的学习者。把现有的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导入我们的教学平台,供学生高效快速查找,给提供一个丰富的资源库。

(六)考试指挥棒是实现教学服务体系有效性的基础

考试这根指挥棒不但左右着教师的教,也当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现在导致我们的面授课、网上资源、形成性考核等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失去有效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最终的考试形式及考试 内容。目前大多数课程仍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这并不符合成人的学习特点 ,促使更多的学生将更多的学习精力放在考前的准备上和冲刺上,对平时的学习过程就有些放任自流了再加上大多数课程的考试内容也比较死板,填空名词解释、问答这些以记忆为主的考试内容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种不以人为本的考试内容,最终导致学生在考场上铤而走险。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些学习的终极目标均因落后的考试形式和呆板的考试内容而未能实现。

只有改变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才能解决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一个专业选 3—5门课程进行终结性考试,其余采用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可以是开卷,也可以是闭卷,视课程的特点而定。例如行政管理学科以应用分析为主,应该多采用开卷的形式;理工科以原理和推导为主的,可采用半开卷或闭卷。形成性考核就是要保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限定时间完成,作业题要随机,可以给3次机会。这样,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落到实处。

(七)教师的多元化的教学支持服务手段要体现以人为本

(1)面授课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

当前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很依赖面授课,这种依赖主要就是希望辅导老师能提供命中率高的考前复习。但大部分老师并不能直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而是我行我素地讲自己的课,这导致学生纷纷逃课。所以,辅导教师一定要在观念上转变,即面授课的组织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将重点放在导考上面,这样才有可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只有学生关注课堂了,教师的思想方法、理念等这些更高的教学目标才可以实现。

(2)BBS论坛应成为学生实现自我的舞台

在面授课以外,BBS应该是师生交流的一种很便捷的方式。一般而言,版主往往是课程的辅导教师。版主应该充分体现开放教育 以学生和学习为主的特点,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这个天地自由驰骋。对老师而言,如何结合课程,释放学生思想的火花,既要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还是需要一番钻研的。

(3)chat讨论要精心设计

这种实时的讨论要逐渐过渡到语音形式,并且在内容上要有所设计。以前那种老师等在那儿让学生提问,又往往来不及回答的模式必须改观,否则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电视节目中著名主持人和社会名流的面对面交流尚且要事先设计,我们辅导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交流为什么就不能精心设计呢?在这种讨论中,面对学生的杂乱无章,老师应该事先将学生最可能要问的几个问题先归纳出来,然后在讨论时一条一条地解决。只有在解决了主要问题以后,可以留些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

(4)开播“空中课堂”,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2008年5月,无锡电大与当地教育电视台合作,通过数字频道播出有我校教师讲授的电视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使那些因种种原因错失了辅导教师面授课的学生还有两次听课的机会 (周一至周五首播,双休日重播),也让学生体会到电大教学服务的无微不至;另一方面,锻炼了我们自己的教师队伍,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甚至,这种教学资源可以在兄弟学校之间进行交流与共享。

其实,开放教育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先进的,它几乎是对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颠覆。适应这种教育模式,学生需要改变,教师更需要改变,而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支持和教学服务则是永恒的主题。

作者:吴伟伟

第4篇:有关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枕下的红包也越来越鼓了。但压岁钱却引发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假如你富有,你会不会给孩子很多压岁钱;假如你贫困,当孩子对你给的压岁钱提出不满时,你又会怎么办;假如你是一个孩子,你希望你的家长给你多少压岁钱;假如你是一个孩子,当家人给你压岁钱时,你又会怎么分配„„当我们接过大人手中的“红包”时,你想过这一笔财富该如何使用吗?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学生是如何处理自己的压岁钱的,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经济意识,合理地分配使用。

二、调查过程

(一)问卷调查1(针对学生)

1、你家谁给你压岁钱?(可多选)

A爸爸(80%) B妈妈(55%) C爷爷(60%) D奶奶(42%) E外婆(40%) F外公(90%) G叔叔(25%) H阿姨(30%) I兄弟姐妹(0%) J其他(95%)

2、你得到多少压岁钱?

A、500元以下(10%)B、500-1000元(23%)C、1000-2000元(20%)D、2000-3000元(28%)E、3000-5000(17%)F、10000元以上(2%)

3、你刚得到压岁钱时感觉怎样?

A、非常开心(65%) B、比较开心(35%) C、没有感觉(0%) D、悲伤 (0%)

4、你得到压岁钱时制定了消费计划么?(若只稍稍思考一会也算制定了)

A、制定了很详细的(40%) (去第5题)B、制定了较粗略(35%) (去第5题)C、没制定(25%) (去第6题)

5、你的消费计划是什么?

A寒假全花光,用来买零食或玩具(9%) B寒假全花光,用来买文具、书(5%) C根据实际需要买文具、书(10%) D根据实际需要买零食玩具(15%) E一部分买零食、文具,另一些存入银行(11%) F用来交学费(8%) G全部存入银行 (39%)H、其他(3%)

6、你把压岁钱存入银行么?

A、存(85%) B、不存 (15%)

7、你用压岁钱交学费,么?

A、用(80%)B、不用(20%)

8、你实际是如何花钱的?

A用来买零食、玩具、文具、书本(20%) B一分没花 (5%)C全用来买文具 (2%)D全存入银行(60%) E用来交学费(6%) F其他_(7%)

(二)问卷调查2(针对家长)

1、您同意孩子自行支配压岁钱吗?

A 同意(65%)B不同意(30%)C无所谓(5%)

2、教过孩子怎样使用压岁钱吗?

A 教过(75%)B没教过(15%)C没考虑过(10%)

3、认为孩子应得多少压岁钱最好?

A 500以下(10%) B 1000以下(40%) C 5000以下(50%)

4、您希望孩子怎样用压岁钱?(可都选)

A存入银行(85%) B自行支配(35%) C上缴家长(45%) D买保险(15%) E学费(20%) F用于交通(55%) G学习用具 (50%)H 用于个人爱好(80%) I 没考虑过 (5%)

5、您担心孩子自行分配压岁钱会做出不良事情吗?

A担心(45%)B不担心(35%)C没考虑过(20%)

6、您管制过孩子的压岁钱吗?

A管过(80%)B没管过 (20%)

7、您认为有每年有给孩子压岁钱的必要吗?

A有(95%)B没有(0%)C无所谓(5%)

8、您认为还有比压岁钱更好的东西送给孩子吗?

A有(10%)B没有(90%)

8、您认为给压岁钱的意义是什么?

A传统(45%)B和孩子增进感情(10%)C训练孩子的理财能力(35)D没意义 (2%) E其他(8%)

10、您认为多大的孩子可以支配压岁钱?

A 10岁以下(25%)B 18岁以下(45%)C 18岁以上(10%)D什么年龄都可以(20%)

11、2——10岁儿童可以用压岁钱来买什么?

A玩具(25%)B食品(65%)C其他 (10%)

12、10——18岁的孩子可以用压岁钱买什么?

A学习用具 (55%)B CD(10%)C玩具(10%)D其他(25%)

三、调查分析

1、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有了理财能力,希望能自己管好新年时,大人们给我们的压岁钱。

2、收到压岁钱的学生中,有的能合理使用,有的上缴给父母一部分,也有的当然把留下的往往出手很大。.

3、有些同学很有远见的,他们知道了如何好好地处理好自己的压岁钱.把钱存入银行,将来可以用来念大学,甚至安居置业.同时,参加小储蓄,也是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4、同学们可已通过父母的同意后,自己掌管一部分的压岁钱,多余的可以存入银行,方便以后可以用。

5、有些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用钱的空间,让孩子会用钱,懂支配,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方便以后的事业。

6、 希望父母们不要把压岁钱一下子给了孩子,还要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压岁钱,把钱用得恰到好处.

四、调查结论

1、大家的压岁钱数额日益增多,并与自己原本的家庭背景基本相符。这固然体现了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卓有成效。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助长了攀比之风,且压岁钱之间悬殊太大,有些同学还养成了浪费的坏习惯。

2、大家对自己的压岁钱都比较满意,能拿到压岁钱当然值得高兴。但压岁钱的数额越高,满意度就越高。说明大家高兴的还不是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亲情与感动,而是可以用压岁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3、大家的压岁钱的使用都比较科学,基本没有浪费的现象,说明大家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且在压岁钱的使用上,也变得更主动,说明我们已有了支配自己财产的能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励。

五、我们的建议

1、压岁钱在我国传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年只有一次,所以不可不给。但各位家长应斟酌自己家庭的基本情况,适量的给予压岁钱,以免助长攀比、浪费之风。

2、我们已经基本有了使用自己压岁钱的能力,家长不应该再让我们把压岁钱全部上交,在我们的调查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给我们一小部分的压岁钱自己使用,培养我们的理财能力。

3、大家要把压岁钱当作一种亲情的体现,无论多少,都是心意。不要对压岁钱的数额过分在意,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压岁钱。

4、建立自己的心愿集,平时就把自己想完成却不能完成的愿望记下来,到了使用压岁钱时,从心愿集里选取有意义且可以实现的愿望,满足自己旧年的心愿。

5、将压岁钱拿出来一部分捐款,捐给上去里的孩子们。我认为这是压岁钱使用中比较有意义的事,知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样,山区的孩子也能和我们一样收到一份“新年贺礼”。

6、在春节中,可以抽出些空余的时间,去商店给长辈、孤寡老人准备些新年贺礼,给他们带去一些温暖,养成敬老爱老的美德。

7、可以去书店、报亭买些适合自己的书、报纸,了解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值得学习的人。这么做可以开阔视眼,还可以与同学交流阅读、增进友谊。

8、在寒假中,可以放松放松心情,用压岁钱来旅游。可以欣赏到我国的大好山色,并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何乐而不为呢?

9、建议家长、老师能真正教会孩子珍惜钱,教会孩子怎么用钱,并引导他们能少用的地方尽量少用。

10、大家可以拿出一部分的压岁钱,做一个投资理财规划(如:购买保险、基金定投等),这样既可以使自己的压岁钱增值,也可以取到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的作用,一举两得。

六、我们的收获

经过这次调查后,我们的胆子变大了,敢去独自面对问题了。当遇到困难时,尽量独立克服困难。但是这次调查,我发现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压岁钱也越来越多了。有的富裕家庭给孩子的压岁钱甚至上万元,虽然这让孩子们过了个高兴年,却也造成了孩子们乱花钱、买零食、上网吧等等严重后果。

第5篇:关于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关于压岁钱的调查报告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手中的红包也越来越鼓了,那么大家又是如何对待和使用压岁钱的呢,我在小区内及互联网上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获得压岁钱的情况

二.调查时间:2011年2月4日~10日

三.调查地点:1.家中 2.网上 3.社区

四.调查对象:在校中小学生

五.调查方法:1.口头询问2.上网查询

六.调查问题:

1.你今年获得了多少压岁钱?去年呢?

2.你的压岁钱来源有哪些?可不可以分别说出来源父母、亲戚、长辈、其他各多少?

3.你计划如何消费你的压岁钱?请分别说出你计划在买书、捐款、游玩、其他各多少?

4.你对今年压岁钱的满意度是多少(用百分比表示)

5.你的压岁钱的实际消费是多少?

七.调查结果:

(一)这次调查2011年最少压岁钱为400元,最高为3000元,平均值为1101.89元;2010年最低为500元,最高为2600元,平均值为1066.11元。

(二)中小学生的压岁钱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亲戚,一般来源于父母的比较少,而且每年的数额较固定。来源于长辈(爷爷辈)的变化较小,基本保持在200~500元左右,但每年还是有一些波动。

(三) 2011年中学生的满意度为69.72%,2010年为67.21%;2011年小学生的满意度为

76.38%,2010年为71.23%。大家2011年的满意度都高于2010年。

(四)小学生的压岁钱明显高于中学生,因为中学生已经长大了,家长和亲戚给得也较以前少了,而且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要那么多压岁钱。

(五)大部分小学生的压岁钱都存起来和用来交学费,而中学生的压岁钱则是用来买书、游玩,并且一部分存起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六)只有少数同学的压岁钱没有结余,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有50%以上的结余。

(七)50%的同学表示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捐款,30%的同学表示没有考虑过,另外20%的同学坚决不愿意捐款。

九.调查结论:

1.大家的压岁钱数额日益增多,并与自己原本的家庭背景基本相符。这固然体现了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卓有成效。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助长了攀比之风,且压岁钱之间悬殊太大,有些同学还养成了浪费的坏习惯。

2.压岁钱主要来源于亲戚,说明登门拜年的中华传统仍然颇为流行,这点值得我们高兴,但这既增加了亲戚的负担,也增加了我们父母的负担,亲戚给我们压岁钱,父母就要给我们的表兄表妹、堂姐堂弟压岁钱,而且如果亲戚很多的话,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3.大家对自己的压岁钱都比较满意,能拿到压岁钱当然值得高兴。但压岁钱的数额越高,满意度就越高。说明大家高兴的还不是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亲情与感动,而是可以用压岁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4.大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越来越少,说明长辈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成长,可喜可贺啊!大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而不是为自己压岁钱的减少而伤心难过。

5.大家的压岁钱的使用都比较科学,基本没有浪费的现象,说明大家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且在压岁钱的使用上,也变得更主动,说明我们已有了支配自己财产的能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6.将压岁钱拿出来一部分捐款,我们认为是压岁钱使用中比较有意义的事,但有一部分的同学却不愿意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希望这些同学能改变态度,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十.建议:

①压岁钱在我国传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年只有一次,所以不可不给。但各位家长应斟酌自己家庭的基本情况,适量的给予压岁钱,以免助长攀比、浪费之风。

②我们已经基本有了使用自己压岁钱的能力,家长不应该再让我们把压岁钱全部上交,在我们的调查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给我们一小部分的压岁钱自己使用,培养我们的理财能力。

③大家要把压岁钱当作一种亲情的体现,无论多少,都是心意。不要对压岁钱的数额过分在意,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压岁钱。

④建立自己的心愿集,平时就把自己想完成却不能完成的愿望记下来,到了使用压岁钱时,从心愿集里选取有意义且可以实现的愿望,满足自己旧年的心愿。

⑤建立自己的银行账户,记录自己用钱的各项数据,更好地使用我们的压岁钱。

第6篇:关于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一、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压岁钱调查报告

学校:联东中学

班级:高二[3]班

所属科目:语文

小组名称:开心鬼

指导老师:韩金芳

组长:何少漫

课题组成组员:林余 陈迷 何少漫 陈冠 吴宗阳 林青文 黄良禄 邢福龙 林谋

简要背景说明:

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枕下的红包也越来越鼓了,那么大家又是如何对待和使用压岁钱的呢,我和朱令仪进行了合作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了解中学生获得压岁钱的情况,客观地做出评价,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任务分工:

1)立题:何少漫

2)查找资料:(上网查找)林余 何少漫

3)制、发、收问卷以及统计:(问卷制作)陈迷 (发放问卷)陈冠 邢福龙(统计) 黄良禄 吴宗阳

4) 总结成文: 何少漫 林青文

5) 计划安排: 何少漫

二、活动步骤:(分四个阶段)

阶 段

人 员

时 间

主要任务

阶 段 目 标

第一阶段:

何少漫

2010-03-

4立 题: 确定要研究的对象

第二阶段:

林余 陈迷 何少漫 陈冠

2010.02.20-2010.03.4

查资料

两人负责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两人则查找书面资料

第三阶段:

吴宗阳 林青文 黄良禄 邢福龙

2010.03.4

问卷调查

将制好的问卷对校内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第四阶段:

林余 陈迷 何少漫

2010.03.4

收问卷、并统计数据

根据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第五阶段:

林余 陈迷 何少漫

2010.02.20-2010.03.

4课题报告

将查找到的有关资料整理,写成论文

三) 活动所需条件:

图书资料: 如书店或学校图书馆查找有关的资料

网络资料: 如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和图片

计算机: 查资料、编辑、保存、打印

问卷的问题:

1.你是否愿意拿你的压岁钱去捐给贫困孩子呢?

a.愿意 b不愿意 c会拿一部分

2.你的压岁钱来源有哪些?

a.父母 b.亲戚 c.长辈 d.其他人

3.你如何计划消费你的压岁钱?

a.买书 b.捐款 c.游玩

4.你的学费是用你自己压岁钱交的吗?

a.是 b.不是

5.你今年获得了多少压岁钱?

a. 400以下b. 400以上c. 1000元以下

6.对于压岁钱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要随之增长.a.是 c.不是

7.压岁钱的多与少你是否在意。

a.是 b.不是

8.压岁钱的多或少跟你的生活质量有关吗?

a.有 b.没有 c.有一点

9.亲戚好朋友来拜年是不是应该给压岁钱?

a.是 b.否

10.你是否有过拿压岁钱来攀比的现象?

a.有过 b没有

四)情况分析:

(1)中学生的压岁钱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亲戚,一般来源于父母的比较少,而且每年的数额固定。来源于长辈的变化较小,但每年还有一些波动。

(2)中学生对自己今年的压岁钱的满意度64%总的来说还算满意。

(3)初三学生的压岁钱明显高于初二的同学,因为初三的学生已经长大了,家长和亲戚给得也较以前多了,而且自己也会理财了。

(4)大部分初二学生压岁钱都用来交学费,而40%的学生的压岁钱则是用来买书,游戏,并且10%的同学的压岁钱自己存起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5)50%的学生表示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捐款,30%的同学表示没有考虑过,另外20%的同学不愿意捐款。

五)调查结论:

大家的压岁钱数额日益增多,并与自己原本的家庭背景基本相符。这固然体现了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卓有成效。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助长了攀之风,且压岁钱之问间悬殊太大,有些同学还养成了浪费的坏习惯,压岁钱主要来源于亲戚。说明登门拜年的中华传统仍然流行,这点值得我们高兴,但这既增加了亲戚的负担,也增加了我们父母的负担,亲戚给我们压岁钱,父母就要给回我们的表兄、表妹、堂姐、堂弟压岁钱,而且如果亲戚们很多的话,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大家对自己的压岁钱都比较满意,能拿到压岁钱当然很高兴。但压岁钱的数额越高,满意度就越高。说明大家高兴的还不是压岁钱带给我们的亲情与感动,而是可以用压岁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大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越来越多,说明长辈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成长,可喜可贺啊!大家要正确地认识和问题,而不是为自己压岁钱的增多而开心不已。大家的压岁钱的使用都比较科学,基本没有浪费的现象,说明大家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且在压岁钱的使用上,也边变得更主动,说明我们已有支配自己财产的能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将压岁钱拿出一部分捐款,我们认为是压岁钱使用中比较有意义的事,但有一部分的同学却不愿意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希望这些同学能提高思想觉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六)建议:

1.我们已经基本有了使用自己压岁钱的能力,家长不应该再让我们把压岁钱全部上交,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2.大家要把压岁钱当作一种亲情的体现,无论多少,都是心意.不要对压岁钱的数额过分在意,正确地对待和使用压岁钱.

3.压岁钱在我国传统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年只有一次,所以不可以不给.但各位同学应避免来压岁钱来攀比和无比的浪费.

七)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年中学生获得压岁钱的调查,我感受很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小孩过年过节得到大人们给的钱越来越多.也随之出现名牌攀比的现象.我们应该使用这些压岁钱来帮助贫困的人,才是我们中学生该做的事.

第7篇:调查报告,关于压岁钱的用途。

压岁钱怎么用的调查报告

安吉上墅小学 401 范心怡 指导老师:陈慧

寒假里,过新年,大人们给我们发压岁钱,哇,好开心啊!相信大家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新年里一定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吧!

可是作为小朋友:我们的压岁钱该怎么用呢?

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小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小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学生消费的内容,我们调查了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转眼间春节已经过去了,而我们小朋友的腰包也是鼓鼓的,里面可全压岁钱,那么这么多的压岁钱该如何用呢?

父母给子女零用钱。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下面的数据。

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

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父母不应给学生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父母也应多关心子女消费的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我们经过询问部分学生和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发现他们的回答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把大部交给父母,自己留下一小部分买学习用品,占50%;第二类是全部存入银行,作小储蓄之用,占30%;第三类是作为去一次旅游的经费,占10%;第四类是全部在新年时花玩,作吃喝玩乐之用,占10%。为什么会出现这四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呢?同学们心中的念头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们的采访的部分实录: 第一类的一位同学。 记:请问,你的压岁钱怎样用?

甲:我会留下小部分留给自己,其他的都给父母。 记:你喜欢这样分配你的压岁钱吗?

甲:当然喜欢,我可以买一些文具用品,有时还可以买那诱人的玩具。 记:要是你的钱不够花怎么办?

甲:只得问父母拿,要是买学习用品,他们肯定支持的!

思考1:我们发现,这类同学很知足,认识到自己还不知道如何花压岁钱,希望把钱交给父母,合理地支配他们的压岁钱。 下面是第二类的一位同学。 记:你的压岁钱怎么用? 乙:我会把压岁钱全部存进银行。 记:你不留下一些来买点玩具之类的吗?

乙:不,存入银行里的钱就是我积攒的财富,将来会大有用途。 记:谢谢!

思考2:第二类同学是很有远见的。他们知道了如何好好地处理好自己的压岁钱,把钱存入银行,将来可以用来念大学,甚至安居置业。同时,参加储蓄活动,也是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第三类会怎样呢?

记:你打算把压岁钱怎样花?

丙:我打算把它作为旅游的经费,去一次愉快的远足。 记:你觉得这样值得吗?

丙:干嘛不值得?在旅游当中,一方面可以饱览祖国的风光,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记:说得对,祝你有一个愉快的旅途!

思考3:第三类是喜欢远足的一类,他们善于为自己的远足筹集经费,把钱用在开阔视野的方面,像我们10几岁的孩子会有这种想法,已经是不简单!

最后的第四类会是什么样的呢? 记:你喜欢把压岁钱都用完吗?

丙:这还用说吗!可“爽”了!吃喝玩乐都行! 记:不感到太浪费了吗?

丙:的确有一点,但我觉得过得开心就好!

思考4:第四类虽然开心,可过后总有种后悔的感觉,到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压岁钱的重要性!希望他们有所领悟。

结论: 我们认为前三种用法都有好处,如果用在买书方面,自己就可以增长知识,而且他们和他们的父母会用钱,懂支配,往往给孩子一个用钱的空间;如果用在玩的方面,饱览一下祖国的山河,也可以开阔视野;如果当小储蓄之用,不仅可以为自己积累财富,也可以为社会的建设尽一份力。希望父母们也要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压岁钱,把钱用得恰到好处。

除了我们的采访外,为了搞好这次的活动我们经过讨论还确定了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广泛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2) 观察法:利用中午,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观察同学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3) 文献资料法:搜集名人的理财之道,专家的有关建议,从而树立

正确的金钱观与理财观。

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收到了不少的压岁钱,他们都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或开学来交学费,也有部分学生的压岁钱是自己保管的,用来买些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等等,而全部用来吃喝玩乐的只在少数同学。虽然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使用压岁钱,但也有同学有乱花钱的习惯,还需合理安排。很多同学们都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愿意把自己的零花钱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大家写一份《倡议书》,让我们全校的同学都来积极响应,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压岁钱,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就今年而言,有60%的学生压岁钱在500元以上超过去年,其中,压岁钱超过了1000元的也不在少数。但不同的家庭对子女支配压岁钱的限制及子女支配压岁钱的自主程度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30%的学生享有完全自主支配压岁钱的权力,而这主要源于不少家庭的家长都希望通过合理的支配压岁钱来培养子女理财的能力;

二、40%以上的 学生可以自主支配部分压岁钱(普遍在压岁钱总数的30~40%之内),而这其中50%的学生还会受到父母的监督。这些家长认为子女还没有理性支配压岁钱的能力和自制力,惟恐、他们因乱用压岁钱而养成“铺张浪费”的坏习惯。

三、30%以下的学生则基本没有支配压岁钱的自由,他们全数将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或按父母要求将压岁钱储存起来以备日后之需。

学生消费压岁钱的途径,不同的学生对于压岁钱的看法是不同的,而

且随着压岁钱的逐年增长,关于如何合理消费这数百元便成为了青少年和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在我的调查中,学生消费压岁钱的途径大致分为四条:

一、 逛街购物。春节期间,大大小小的商店、超市都热闹非凡,逛街便成为了30%的学生消遣的首选。每次逛街会购买一些日用品、零食等,而每次购物消费都约在150元左右.

二、 购买学习用品。35%的学生都将压岁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如书包、笔、本子等,还会购买一些喜欢的课外书。调查中,一位学生表示:压岁钱是唯一可以由自己支配而且其数目还比较多的,因此要好好利用来买一些平时父母不会轻易买给你而自己又很喜欢的东西。

三、 用于个人爱好。60%的学生会把压岁钱花费在个人的爱好上,如:买杂志、买碟片、买衣服、玩游戏、上网等等.而且在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压岁钱并不够用,常常花完了却依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这其中有70%的学生花钱是没有计划的。

四、 用于交际。20%以下的学生将压岁钱用于同学、朋友的交际中,如请客吃饭、聚会、给亲戚、朋友、同学赠送礼物等,总消费在200~300元间。

通过此次调查,我还发现接近1/3的中学生几乎不在意收到压岁钱的多少,而对压岁钱的使用会有个详细计划的中学生在40%,偶尔计划一下的中学生也有 30%,可见大部分中学生对待压岁钱的态度是好的。总而言之,压岁钱是我国过年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是长辈们的一片爱心,希望广大中学生能够真正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分钱,使之付出得更有意义!有一半的小朋友说爸爸妈妈把我们的压岁钱都收走了,另一部分小朋友自己收好压岁钱并在大人的指导下学习用品,个别的小朋友购买玩具。

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习了怎样合理使用压岁钱这一内容,它使我们懂得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仍然要崇尚节俭,不随心所欲,学会理财,不乱花钱财的道理,

还有就是将“压岁钱”攒起来作为下学期的学费,是大部分家庭的做法。对于不大富裕的家庭,更应该教育孩子这样做。至于剩余的部分则可以留下作日常零用。为了监督孩子的开销,家长还可建议孩子立个账本,教会他做好预算与结算。如在新学期到来前帮助孩子开列生活学习所学的物品清单,对这些物品的价格作出预估并与自己的“存款”相比较,对预算超支,让孩子决定裁减。这样一来,孩子也可以了解父母是如何合理安排收支的,学会预算,财务决策等。而且,将每一笔日常开销都记录在册,每月月末做一次结算。这一做法,既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还能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可

谓一举两得。

那么来看看我的压岁钱是怎么用的:我把收到的压岁钱整理好放在我的宝贝盒里,后来觉得钱太多了,让妈妈替我保管。妈妈建议我用一个小本子记录我的压岁钱总数,然后每次用了多少,干什么用的让我都记下来,这样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可以知道我的压岁钱使用情况。我早就想好了,我的压岁钱要留着交学费和买学习用品。 我觉得爸爸妈妈一味地收掉我们的压岁钱,或者小朋友用压岁钱乱买吃的玩的都不太好。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指导我们如何正确的整理和使用我们的压岁钱,培养我们的自理能力和理财意识,相信我们一定都会受益匪浅!

第8篇:高中生支配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过年对我们每一位学生来说,是最盼望、最高兴的日子。因为每到春节,大家都可以收到一笔数目不小的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幸福平安。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大家枕下的红包也越来越鼓,据媒体报道,动辄收到数千上万压岁钱的亦不鲜见。那么大家又是如何对待和使用压岁钱的呢,我对2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 询问他们如何支配压岁钱。经过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理性对待压岁钱,不少学生对支配压岁钱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想法和做法。具体的调查情况如下:

一、中学生压岁钱的来源

压岁钱数额日益增多,并与自己的家庭背景基本相符。压岁钱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亲戚好友,说明走亲访友,登门拜年的中华传统仍然颇为流行。有80%的中学生压岁钱在1000元以上,其中,压岁钱超过了10000元的也不占少数。

二、中学生对支配压岁钱的自主程度不同的家庭对子女支配压岁钱的限制及子女支配压岁钱的自主程度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为:

1、50%的中学生享有完全自主支配压岁钱的权力,而这主要源于不少家庭的家长都希望通过合理的支配压岁钱来培养子女理财的能力;

2、30%以上的中学生可以自主支配部分压岁钱,而这其中50%的中学生还会受到父母的监督。这些家长对子女的压岁钱进行管理。

3、20%以下的中学生则基本没有支配压岁钱的自由,他们全数将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或按父母要求将压岁钱储存起来以备日后之需,但这些子女认为他们完全有能力克制自己,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压岁钱。

二、中学生消费压岁钱的途径 :

不同的中学生对于压岁钱的看法是不同的,而且随着压岁钱的逐年增长,关于如何合理消费这几张百元大钞便成为了青少年和家长们关注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未成年消费者的消费量几乎占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在我的调查中,中学生的消费呈现多元化,消费结构基本合理。消费压岁钱的途径大致分为四条:

1、逛街游玩。平时学习太紧张没整块的时间逛街,春节期间,逛街游玩便成了30%的中学生消遣的首选。如看电影买零食溜旱冰等而每次消费约在100元左右;

2、购买学习用品。50%的中学生都将压岁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如书包、笔、本子等,还会购买一些喜欢的课外书。调查中,一位中学生表示:压岁钱是唯一可以由自己支配而且其数目还比较多的,因此要好好利用来买一些平时父母不会轻易买给你而自己又很喜欢的东西 。

3、 用于个人爱好。60%的高中生会把压岁钱花费在个人的爱好上,如:买杂志、买碟片、买衣服、看电影等等.而且在调查中发现,35%的高中生觉得自己的压岁钱并不够用,常常花完了却依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这其中有70%的高中生花钱是没有计划的。

4、 用于交际。20%以下的中学生将压岁钱用于同学、朋友的交际中,如请客吃饭、聚会、给亲戚、朋友、同学赠送礼物等,总消费在200~300元间。

(注: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也很感动,他会每年从自己的压岁钱里拿出100元来用于捐助。)

通过此次调查,我还发现接近1/3的中学生几乎不在意收到压岁钱的多少,而对压岁钱的使用会有个详细计划的中学生在40%,偶尔计划一下的中学生也有30%,可见大部分中学生对待压岁钱的态度是好的。总而言之,压岁钱是我国过年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是长辈们的一片爱心,希望广大中学生能够真正合理地利用好每一分钱,使之付出得更有意义!

第9篇: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压岁钱的数量、使用、管理】

实践调查报告

主题:压岁钱的数量、使用、管理

班级:2012级13班

时间:2013年2月16日

地点:安兴南区、国税局家属院

次数:8次 人员名单:张丽萍、龙逸飞、刘星彤、韩悦鑫、孙雨昕

简介: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压岁钱的数量越来越多。春节期间,我们调查了8名同学,来了解中学生压岁钱的数量以及他们如何使用和管理压岁钱。

(一)压岁钱的数量

最少数百元,多则数千元。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分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水涨船高”。本次调查中,压岁钱最高额为4800元,最低额为500元,平均值为2650元。8名同学压岁钱的平均值为1800元。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压岁钱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更好的使用和管理,让压岁钱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压岁钱的使用

调查发现,同学们对压岁钱的使用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多数是较合理的。大部分同学将其用于存储教育基金;也有部分同学将其主要用于购买书籍、学习文具,缴纳学费、书费等;用于其它用途的,例如给弟弟妹妹买玩具、购买生活用品及小零食等,也大多是将钱合理安排。同学们对压岁钱合理的使用,既能用于学习,又能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体现出现代中学生一定的理财才能。但也有个别同学对压岁钱使用不当,自己做主买高档用品、名牌衣饰。说明并不是所有中学生都能正确使用压岁钱,需要学会合理消费、培养符合实际的消费观,将压岁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使这笔钱有恰当的使用。

(三)压岁钱的管理

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同学将压岁钱直接交给父母管理;甚至有个别学生干脆就不再过问自己压岁钱的来龙去脉,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应该由父母代办,根本不用自己操心。但也有部分同学能够自己管理压岁钱:他们通过设立自己的账户存到银行、自己保管作为学习及其它活动的专项支出或自己在家保存不做支出等方式进行管理。由此看来,中学生的理财意识在不断增强,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在科学管理压岁钱的同时应做到自主,克服依赖,学会自己理财,从小培养合正确的理财观念。

(四)实践活动的心得

社会经济腾飞的同时,现在人们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所以压岁钱的利用范围比较广,自由使用一部分压岁钱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既满足了我们精神上的渴望,也让我们从中得到了快乐。但首先要学会理财,而如何合理支配压岁钱正是对这样一个人生问题的考验、锻炼与学习过程。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合理利用压岁钱,通过压岁钱的使用和管理以培养我们的良好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理财意识。

上一篇:健康学校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第三周周清考试分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