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

2023-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彝族人

彝族社会性别研究述评

摘 要:于现状而言,彝族社会性别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边缘状态,相关研究还未对彝区社会中两性差异扩大、妇女地位在某些领域下降和妇女发展趋势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实证不充分,影响了社会性别研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可以说,彝族社会性别的研究往往只注重女性,或者说是“女性问题研究”。

关键词:彝族;社会性别;妇女

一、研究的背景

伴随着19世纪西方文化变迁先驱古典进化论者泰勒、摩尔根、传播论者文密斯、佩里,新进化论者怀特、期图尔德和人类学先驱博厄斯、布朗、马林诺夫斯基等名家译著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国内的陆续出版,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文化热,文化变迁问题的探讨自然不在话下,从文化变迁理论和方法的介绍研究到具体对象的定性、定量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同时,学术风气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思潮的激荡中反思和批判,在舶来与固有之间的不断碰撞中磨合,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铰链中拓展,致使文化领域的研究视域呈现多样化。社会性别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引入文化领域的研究的。一批西方学者如康奈尔、费尔斯通、米利特、,鲁宾、卡莫迪、海登、罗森伯格、托马斯、弗雷泽、斯冈茨尼、韦斯特马克、谢苗诺夫、摩根、艾柏登等,他们通过对社会性别概念演变的描述,从挑战原有的生物性别入手,揭示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赋予角色的社会性,勇敢地否定了以生物性别来定义两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和期望的传统做法;彰显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对社会性别的期待和角色在特定文化中形成的性别规范以及两性行为方式和社会角色具有各自的特点;昭示社会性别是不断变化的并通过社会文化对两性施加影响,从而使社会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期待;凸显了人的主体性,打破了人为限制个人发展的文化陋习,强调从人的个体和主体角度来考虑人的自由发展和价值实现问题。

国内专家学者沿着上述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的思潮,结合国内的女性发展问题,主要以村落、婚姻、宗教、语言、家族、饮食、歌舞、体育、旅游等为切入点进行拓展研讨。20世纪90年代開创的彝族社会性别研究视域正是这样的折射物,作为一种后继理论虽没比前驱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但已不再囿于研究传统,即冲破了彝族男性世界话语权的樊篱,逐渐把彝族性别制度的“因”与“变”、两性关系的“经”与“权”纳入研究的视域,开始思量女性的文化悖论,对所继承的彝族文化知识提出质疑,推动了研究彝族社会性别的步伐。

二、研究成果

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截至2011年底的CNKI系列数据库和读秀文献搜索结果中,国内外相关彝族社会性别研究成果并不多。我们从研究的类型分专著、学术论文二类进行述评。

(一)专著

从截至2011年底的读秀文献搜索结果看[1],专著并不多,而且从研究的内容和性质上看,主要倾向于呈现事实,如马林英的专著《彝族妇女文化》(1994)这样的理论探讨较少。该书系国内外第一本向读者全顶系统地介绍四川彝族妇女文化的专著,为全面了解彝族妇女提供了蓝本,但可能因体裁和目的所限,总体上属于彝族女性固态文化事实和事件的描述,而未及理论上加以探讨 [2]。另外,四川省编写组编写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调查资料选辑》(1987)收集了新老凉山各县的部分社会调查资料,其中,有些涉足了民俗文化中婚姻、宗教习俗等问题,但也只是对事实的记录,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阐释,只能作为指涉社会性别的活题材。袁亚愚的《当代凉山彝族的社会和家庭》(1992)以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基于调查的材料,对凉山彝族社会及家庭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和多层次的描述,并作了认真的分析、比较与综合研究。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来探讨社会性别问题,只是社会性别在探讨过程的各种元素关系中凸显了影响力。再有,岭光电搜集整理的《凉山彝族有关妇女的谚语》(1986)也是一部涉猎社会性别研究的语言文献书[2]。该书从婚姻、习惯法、审美等11个方面展示作为社会结构的基础来体现社会结构的原型的语言材料,这些关涉女性的语言结构(主要指语言的深层结构)隐含着传统社会中的女性生活和文化活动,只可惜著者没从理论上加以阐释。

(二)学术论文

与专著相比,学术论文(截至2011年底的CNKI系列数据库)从社会性别视域研究的领域更加广泛[3],涉足了婚姻与家庭、宗教民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生育与健康、服饰与工艺美术、社会人口流动、职业分工等问题,并呈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的侧重面不一样,首先,主要集中在彝族女性的角色上即家庭和婚姻的探讨上,如《当代凉山彝族——婚姻文化中女性角色的变迁》(马林英,1999)、《西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凉山彝族婚姻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角色》(王秀英,2009)、《当代彝族女性价值观与社会角色的变迁》(米正国,2000)、《旧话新说——论凉山彝族妇女过去的地位》(罗曲、尔古阿枝,1997)、《凉山彝族妇女婚育观的现代变迁》(1996)、《凉山彝族农村妇女的婚权及其实现的障碍》(冯敏,1993)、《凉山边缘区彝族妇女婚姻与生育的调查分析》(攀希群、王瑞玉等,1990)等。其次是宗教民俗的研究,如《凉山彝族女孩成年礼仪》(沙马日体,史军,2007),《女性形象动态变迁的宗教镜像——对凉山彝族毕摩教反思的性别视角》(徐睿,2008)、《宗教与性别社会化——毕摩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徐睿,2007)、《凉山彝族的求子仪式》(蔡富莲,1998)等。其余皆是零星研究,如涉及教育的《凉山彝族女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潘正云、马林英,2000)、《凉山彝族女性教育管窥》(刘明新、马吟秋,2006);涉及彝族妇女流动的《结构功能视角中的少数民族妇女外流——以凉山彝族为例》(郝亚明,2008);涉及卫生防疫的《500例高山彝族妇女生殖系统感染影响因素研究》(刘民甫、胡晓明等,2008)、《凉山彝族生活环境改革与妇女的健康发展考察》(冯敏、罗凉昭,2000);涉及民间文学、谚语的《对彝文典籍中妇女形象的探讨》(伍呷,1992),涉及婚姻、家庭等社会问题的《浅析凉山彝谚所反映的妇女地位的多样性》(唐黎明,20008)、《性别背后的权利反映——浅析〈妈妈的女儿〉中的彝族传统性别观》(沈晓雁,2009);涉及法律的《彝族妇女在婚姻习惯法里的法律地位——兼与清代婚姻法比较》(张晓蓓,2003);有涉职业分工的《彝族农村妇女在西昌城区经商情况调查》(康华,1994);涉及民俗服饰和民间工艺的《中国彝绣》(肖惠华,2003)、《浅谈凉山彝族妇女服饰艺术》(吴虹,2007),涉及综合研究的《凉山农村彝族妇女可持续发展研究》(马林英,2000)等。近年又呈现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特别是有关旅游方面的较为突出,如肖雪、吉木阿洛的《对凉山彝族婚俗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2008),康玲、邓思胜的《旅游开发与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分析》(2009),邓思胜的《西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旅游开发中的凉山彝族节日民俗文化变迁研究》(2006)等。

三、研究综述

以如上所述的研究视域观之,彝族社会性别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但研究的质量却参差不齐。整体上倾向于呈现资料的形式进行描述记录,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创新性和科学性不足,研究者往往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的研究,缺乏多学科知识交叉于整合的意识与眼界,从而难以对纷繁复杂的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完整图景作出全面而客观的阐释。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性别的研究往往只注重彝族女性,或者说是“彝族女性问题研究”。它与对男性生活的研究相分离,形成一个封闭的思维圈,未能全面揭示彝族女性与男性共生共长及其对立分化过程中各自的特殊性和作为人的存在的同一性。而且这些研究诸多过分强调政治因素,往往将彝族妇女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揭示其政治、生活地位,缺少對女性生活经历的分析。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虽然注意到实证的调查方法,但却以宏观的抽样调查为主,其中包括许多政府统计数字分析;研究的课题多是彝族妇女在现存社会中所存在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在结构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推测,难以表现彝族女性自身的主观经验。如果能够在这种研究中适当运用人类学深入访谈的微观调查手段,就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前提下对妇女个人的主观行动以及她们对彝族社会的看法做进一步了解,从而勾画出彝族妇女地位变化的轨迹。确实,多年来彝族妇女研究成果是起到了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积极作用。但是,整个妇女研究没有走出边缘的境地,也没有能够在主流媒体发出响亮的声音,这可能都与妇女研究界画地为牢的思维方式有关。在这种情景中,我们有必要强调从妇女研究转入社会性别研究的重要性,把妇女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来介入对主流社会文化的改造。

综上所述,彝族社会性别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边缘状态,相关研究还没有对彝区社会中两性差异扩大、妇女地位在某些领域下降和妇女发展趋势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实证研究不充分,影响了社会性别研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探讨和解答。

参考文献:

[1] http://www.duxiu.com/#.

[2] 王秀英.凉山彝族婚姻文化变迁中的女性角色[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09.

[3] http://222.197.66.11/index.aspx?menuid=8&type=introduct&lanmuid=20&language=cn.

[责任编辑 高惠琦]

作者:马伍合 史军

第2篇:凉山彝族饮酒文化

摘要:中华美酒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其中少数民族酒文化最具特色,彝族酒文化是其中的瑰宝。彝族酒文化是彝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酒在彝族人民政治、宗教、民俗、审美等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功用,本文主要探讨凉山彝族酒文化的起源、表现形式、内涵以及发展现状。

关键词:酒文化;凉山彝族;彝族文化

一、凉山彝族概况

彝族是勤劳勇敢极具创造力的民族。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口共计198万人,约占全国彝族人口的25%,是我国彝族最重要的聚居地。凉山彝族因其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聚居程度高,文化艺术发展程度快、社会习俗独特而备受关注。是我国彝族的缩影,通过凉山彝族可以全面的了解我国彝族的基本情况。

凉山彝族人民性情豪放,能歌善舞。众所周知,凉山是歌舞之乡、美酒之乡,凉山彝族是孕育着美酒文化的民族。彝族酒文化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文化形态,包含了彝族人民在改造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品德、行为方式和由此所积聚起来的风俗、礼仪和意识等,是彝族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

二、凉山彝族酒文化

(一)凉山彝族酒文化的历史

凉山彝族与酒颇有渊源。自古他们散居于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的大凉山深处,气候寒冷加之野兽出没,饮酒成为凉山彝族与生俱来的天性,酒可以御寒,可以增强体力,有利于在艰苦环境中生存。

凉山彝族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交通的改善,凉山彝族与外界交流增多,但工农业落后且物产匮乏,唯有彝族所酿美酒受到外界的青睐与追捧,故酒成为彝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酒文化也随之兴盛和发扬光大。

酒与中国革命也曾有交集。当年红军长征途经凉山地区,红军首长刘伯承与彝族头人里基小约丹,在凉山冕宁县海子边举行打鸡血酒仪式,后来里基小约丹组织了一批青年彝民,克服重重困难,把红军一批批护送出境,忠实地履行了刘伯承将军的重托和自己的誓言。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彝海结盟”的故事,酒成为结盟的媒介和履约的保证。

(二)凉山彝族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凉山彝族酒文化形式多样,饶有情趣,贯穿于各种社交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酒歌。在彝家,有歌就有酒,有酒就有歌。酒歌多种多样,单说“婚俗酒歌”就有“吃口酒”“奉席酒”“迎亲酒”“进门酒”等。此外,还有描述彝族先民生生不息的“劳动歌”,描述彝族宗教毕摩唱的“祭祀歌”,彝族开天辟地的“创世歌”,青年男女唱的“情歌”,都会使你沉醉在酒歌交融的情调中。

凉山彝族生以酒迎来,死以酒送归,酒在他们的社交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彝族日常以酒待客,主人必先以酒敬客,正所谓“汉人贵茶,彝人贵酒”。逢彝族主要节日如彝族年、火把节、过年时都要痛快喝酒。走访亲友要带酒,婚丧嫁娶要送酒,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就连探视病人都要带酒。在凉山州各县医院常可以看见这样一幕:病房的角落里经常摆放着啤酒,这些都是家属准备好的。如有好友来探望,就会随手递上一瓶啤酒,如同递上一瓶矿泉水一样,他们已把啤酒当做解渴解乏的日常饮料。凉山彝族民间有句谚语“一人值一马,一马值一坛酒”,认为世上没有天大之事,只要有酒,一切事情都可解决。家支间、个人间发生打架斗殴纠纷时,理亏方往往打(买)酒赔礼道歉,即可消除民事纠纷或双方怨恨。

(三)凉山彝族酒器文化

凉山彝族酒文化的魅力还在于其独特的酒器文化。其酒器的制作除了使用玻璃、陶、瓷、金属等普通原料之外,还用牛角、羊角、木、竹等原料。凉山彝族特制的漆木酒具,堪称酒具珍宝,早已享誉国内外。该酒具器物有酒盘、酒壶、酒杯等,由专业人士以特选木材作料,采用祖传技术制作,酒具上施以黄、红、黑三色,壶有鸟嘴壶、遍身壶、圆壶等多种,大小尺寸不等;杯有兽脚杯、鹰爪杯、雁爪杯等,过去彝族等级森严,酒具也因此有尊卑之分。

三、凉山彝族酒文化的内涵

凉山彝族好酒但不烂酒。他们喝酒时讲究要有酒德,保持形象,适可而止。有彝族俗语为证:“喝一碗价值一块金子,喝两碗还值一块银子,喝了三碗喝醉的人,连一条狗都不如。”彝族喝酒时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称作“转转酒”。它是彝族正统酒文化的象征符号,它代表了凉山彝族的热情、豪爽、平等、团结等优良品质。

酒以通神,酒以助兴,酒以交友,酒以连情,酒以遣忧,酒以成信,酒以解仇,酒以生文,酒以药用,凉山彝族酒文化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性格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酒给彝族人民带来的喜怒哀乐,是彝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潘文超.凉山彝族酒文化概论[J].凉山大学学报,2001,(02).[2]张泽武.彝族酒文化趣谈[N].楚雄日报,2010-10-19.

[3]王凯.浅谈彝族酒文化[J].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报,2008,(10).

[4]林耀华.凉山彝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

[5]刘广安.对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1988,(02).

[6]侯宝川.凉山彝族的三色艺术———试论凉山彝族民间色彩[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04).

[7]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作者简介:

代晓琴,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作者:代晓琴

第3篇:彝族的“三色”隐喻及其反思

摘要:颜色是人类区分事物的重要概念。一旦过于偏好于某些颜色,则往往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彝族偏爱于红、黑、黄三色,他隐喻了彝族人民对力量与美的崇敬,以及自身勇敢、热情的个性。本文力图通过对彝族“三色”的隐喻分析,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反思其存在的表现形式,以引证其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三色隐喻;反思,内化;艺术人类学

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以及J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不同民族常常会赋予某种颜色以相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热烈奔放,象征着喜庆和奋进;绿色是生命之色,显示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白色纯净素雅,蕴含着圣洁无瑕,纯朴自然之意;蓝色恬淡宁静,给人以意蕴深远,心旷神怡之感。但是,每一个民族,由于民族风俗、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象征意义,蕴含的寓意却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每一个民族都有民族自身对颜色的偏好,他们往往以一些独特的色彩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这种感知包括内心的狂放与喜悦,外在的激情与宣泄。是对美的审视,也是特定地域人文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民族心理特征。可以说,对颜色的偏好是一个民族心灵的窗口,籍由此我们可以进入异民族灵魂的空间,从而遭遇“文化震惊”、克服“文化震惊”,并在这种“震惊”中探索该民族的文化意义系统。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对颜色的偏爱也不尽相同,比如汉族视大红为喜庆,黄色为高贵。蒙古族尊崇和喜欢的基本色彩是白、蓝(青)、红三种颜色。白色代表吉祥,蓝色代表忠贞与永恒,红色是幸福与胜利的象征。此外,回族偏爱于黑、白、蓝、红、绿;藏族以白为尊贵的颜色,同时爱好黑、红、桔黄、紫、深褐色,维吾尔族偏爱于红、绿、粉红、玫瑰红、紫红、青、白色;朝鲜族偏爱白、粉红、粉绿、淡黄色;苗族偏爱青、深蓝、墨绿、黑、褐色。本文研究的彝族“三色”,即指彝族偏爱的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为——红、黑、黄。而研究的本体则是隽刻在彝族社会生产中的“三色”文化。

一、彝族的“三色”

彝族的三色可以体现在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尤以服饰和漆器最具代表性。下面我们分别从服饰和漆器两方面对“三色”进行描述。

1、服饰中的“三色”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妇女服饰一向是其精华部分。传统彝族妇女服饰的制作为全手工缝制,制作工艺精湛,图案构成巧妙。极富创造性智慧的彝族妇女,敏锐地捕捉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形象与色彩,将抽象思维融入服饰装饰艺术中,丰富多彩,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手工缝制的做花工艺主要有挑、刺、绣、补、贴、滚、镶花等。图案主要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叶、取羊角以喻全羊,取鱼刺以概全鱼等,观物之形绘物之骨。图案纹饰多以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动植物、宗教活动、原始图腾等为内容。形式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边沿纹饰、角隅纹样、单独纹样、适合纹样等,十分讲究装饰的对称性和变形的抽象性,点、线、面的应用简洁得体,色彩浓烈而明快,感染力极强。对色彩的应用富于民族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

色彩常选用黑、红、黄三色。黑色为大地之本色,寓意为端重与威严;红色富于热情豪放与勇敢,黄色象征光明与未来。凉山彝族妇女服饰十分注重服装的功能和应用,融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为一体,从而使服装既是遮体御寒的文明织品,又是赏心悦目的装饰物。一年一度的凉山火把节女子选美大赛,不但要看她形象美不美,还要看她是否衣冠端庄,心灵手巧,图案纹饰的制作精美典雅。

在所有的彝族服饰中,凉山彝族服饰则以色彩艳丽,纹图丰富,工艺精巧而著称。其图案多取材于大自然与日常生活,如日月,彩虹、水波、火镰、蕨类植物、鸡冠、牛眼、羊角、璋牙等。“依诺”地区的纹饰精美秀丽,以盘花为主,辅以贴花、刺绣。“所地”地区则古朴浓艳,以补花、贴花见长。而“圣扎”地区服装的纹样图案丰富,镶、滚、盘、贴、挑工艺多样。

同其他彝族传统服饰一样,凉山彝族服饰的传统衣料以毛、麻为主,喜用黑红黄三色,其色用土法染制,经久不败。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这里力图说明彝族人民喜爱用黑红黄三色作为民族服饰的常用颜色,但并不表明彝族人民不用其他颜色来制作服饰。其中,云南楚雄彝族服饰具有独特的一面。“与大、小凉山彝族的服饰相比,楚雄型彝族服饰则宽博朴实不足,繁缛奇丽有余,以浓艳为特征。楚雄型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及邻近地区,人口约70万。楚雄地区是古代彝族辗转迁徙之地,为彝语六大方言的交汇地带,故彝族服饰也呈现出纷繁多姿的风貌。清康熙《楚雄府志》记载,当时彝族‘女不不着绔,系筒裙,衣不开襟,从领罩之。’民国《姚安县志》也说‘少者喜着红绿,领帽饰以贝,耳环大如钊,有重至三四两者。’自明清以来,由于楚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彝族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右大襟、短衣、长裤已成为当今彝族女装的基本款式,但‘不分男女,皆披羊皮’、‘衣九草衣’,着‘贯头衣’、穿裙等古老习俗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女装上衣稍短,花饰繁多,色彩以黑蓝、粉红、大红、大绿为主要特征,整件上衣纹饰多变,层层铺展,几不留底布布色,十分浓郁艳丽。头饰大体可分为包帕、缠头和绣花帽3类,若细分则有40余种,每一种头饰又各具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各地彝族的标志。男子着短衣长裤,服饰日趋时装化。”

2、民间工艺中的“三色”

彝族民间工艺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工艺,主要有漆器、银器、纺织、擀毡、服饰艺术与刺绣、彩绘等。彝族民间工艺中的三色,较有代表性的是绘画和漆器。而实际上,绘画和漆器在颜色的着色上,往往又分不开。

在彝族绘画中,一幅画通常也只用三种颜色,而且也最常用红、黄、黑三色为原色。彝族“那史”绘画主要用红、黄、白或黑三种颜色。彝族妇女白媚啥候即孔雀围裙,围在腰间也要拖地三尺,其色多为青(黑)、红、白三色。长衣后襟下摆有三个吐鲁纹饰,有人称为太极纹,彝语叫“补迭卡子、勒帕勒启”,意即“边沿镶有天地间图象、人世间花纹的对襟套和风颈纹饰的披褂。”儿童虎头形童帽上也常常缀饰三个“吐鲁”纹饰。

漆器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场合中,创造发明的轻便实用生活用具。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早在宋代就有了记载云南彝族精美的漆技艺,清代彝族漆器工艺已有了“嵌漆”、“描饰”、“罩明”、“金染”、“隐花”等等。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皮胎漆葫芦是清代彝族漆器的代表作,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内装多染木制盘、碗、杯、碟,充分表现出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

在生产实践中,漆器的质地由早期的木胎质发展到皮胎质,后来由于生活环境的需要和对自然物原始图滕崇拜的原因。漆器的胎骨质地发展到奴隶社会后期,共有木胎、皮胎、竹胎、皮木胎、竹木胎等几种胎骨质地。漆器也是彝族社会发展中,因轻便、坚固、经久耐用,华丽美观的实用功能和特

点,得到广泛的使用和发展。漆器的种类也由原来少量的几种生活器皿,发展到餐具、酒具、作战兵革、铠甲、马具、毕摩宗教法器等几十个品种。

在彝族漆器中,以凉山漆器最负盛名,凉山彝族的髹漆技术相传是由狄一伙莆开始的,距今1700年历史,在生活实践中,彝族先民制造和使用了木质器皿,这已具备了漆器的胎质条件。汉代以后漆器的时兴发达,对彝族社会的文化艺术有极大的促进,彝族先民吸收了漆工艺,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漆器。漆器的色彩有红、黑、黄三色,彝族人民喜爱红色,它象征勇敢、热情;黑色表示尊重、庄重;黄色代表美丽、光明。三色分别加朱砂、石黄、锅烟错综调配,间隔使用,五过度色和混合色,黑得浓重,红得火烈,黄得艳丽,其纹饰大多自然朴实,直接模拟。其作品大都取材于生活,取材于自然。将这些自然模拟的纹饰加以规范化、连续化,形成了凉山彝族一整套漆器图谱。凉山彝族漆器十分讲究整体图案和色彩效果。一般通体涂漆,浑然一体,同时图案和色彩精细宽窄,主次繁简,协调自然。漆器上色,先着底色,在底色上勾画结构纹饰,最后涂补。

二、“三色”的隐喻。

对于颜色,莫不以美术的分类为正统。在传统的美术教科书,色彩缤纷的世界主要由三种颜色构成:红、黄、蓝,也称为三原色,即由这三种颜色可以调配出五颜六色的图案与色彩。而在生产操作中,特别是彩色印刷的油墨调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产、彩色打印机设计以及实际应用,则黄、品红、青为三原色。而在印染中,则“颜色的加法混合三原色为红、绿、蓝色,减法混合的三原色则是它们的补色,即:青、品红和黄色,染料的三原色是后者。”彝族的三色并非指美术分类中的三原色,但其在彝族社会中的象征意义却与美术中的三原色作用大致相当。

因为透过对彝族“三色”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索隐喻在“三色”背后彝族的文化意义系统。就像象征人类学所描述的那样,文化就是社会行动者利用象征符号为自己制造的意义和组织的逻辑。象征符号规定人们如何理解和看待世界。符号的灵魂是它代表的意义,这个意义只为行动中的人所知,而行动中的人又随时随地赋予旧符号以新意义,所以人类学家对文化符号只能尽力理解并做深度解释和描绘。人类学家的工作实质就是倾听研究对象的解释,再用自己的作品(民族志)向读者解释这种解释。这就是格尔茨对象征人类学的概括。

彝族的三色隐喻可以分两层来解读。

第一层就是颜色文化层,这主要是彝族赋予三色的特殊含义,这也是表层的解读,因为对这种含义的理解,在当地人的第一次解释中就可以明了,所以说它是表层的,也即浅层的。关于彝族赋予三色的含义,我们在前文中有所述及,这里再重复一下。

彝族对于三色所赋予的特殊含义是:红色,它象征勇敢、热情;黑色表示尊重、庄重;黄色代表美丽、光明。关于这一点的分析,在学术界及彝族族群内部基本上得到了一致的认同。

下面我们着重于分析彝族三色隐喻的深层含义。对于彝族对三色的深层含义,我们通常都把它视作三色文化所表达的彝族文化意义系统,这也是文化内化的特性所致。由于文化意义系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需要多方面的例证,但我们在这里只是要通过三色民俗来复原和构建这一文化系统,所以我们的分析就不再是面面俱到,而是择其主要方面。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认为,彝族的三色所隐喻的文化意义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黑色的偏好是家支等级观念的体现。在等级森严、贫富悬殊的彝族奴隶社会中,服饰在质料、款式、色彩上的等级特点都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来。黑彝穿上档全毛或棉布服装,饰品佩金戴银,头帕、土衣不能用鲜艳色做饰,均为素布宽衣,中青年妇女宽布蓝花或蓝布青花,年轻妇女也有用红色的,帽盘分别要比白彝妇女的要大,衣裙要长,百褶要多,裙底边镶贴的黑布条要宽;黑彝妇女裙长及地,不露趾,行动起来拖地有声,威风凛凛。黑彝男子的头巾要缠得规整,大人小孩均穿一身黑表示稳重。白彝等级一般穿自制的羊毛或麻料衣服,妇女的服饰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白彝妇女裙不过膝;男子的头巾也比较随便。而终年住在黑彝家里的最低层的奴隶则只能披麻布衣。彝族服饰在质料、色彩、款式上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其家支等级制度的特点,尊卑贵贱,一目了然。

其次,对于颜色的偏好承载了彝族民间的神话、传说及其发展历史。彝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载体,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服饰也可以说是形象的史书,它的形制与图案记述着彝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

楚雄、大理的彝族妇女喜戴荷叶帽,穿百褶裙。关于荷叶帽和百褶裙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北方城里的皇帝将自己的公主嫁给了居住在南方山中的猴子,十几年过后,他又思念女儿,派大臣去接女儿回家,公主因长期与猴子居于山中,没有衣服穿,如何能见父皇?于是大臣就把所带的油纸伞给公主,公主抽去伞把,将油纸套在腰间刚好合身,就像一条百褶裙,之后,大臣又到池塘里摘来一个大荷叶、给公主顶在头上即为荷叶帽。据说,公主和她的丈夫就是彝族的祖先,荷叶帽和百褶裙就这样流传了下来。顺着彝族有关服饰的传说,有时亦可找到其民族迁徙的历史足迹。如凉山彝族男子喜围头巾,裹成尖状斜插额前,称英雄结。英雄结不分地域,但有偏左偏右之分,这是因为传说凉山彝族先祖是从云南、贵州迁往凉山时,曲涅家支从左边渡金沙江,古侯家支从右边渡金沙江,故凡曲涅家支的后裔英雄结偏左,古侯家支英雄结偏右。通过凉山彝族英雄结的传说,我们似乎可以找寻其历史迁徙的足迹。

再次,对三色的偏好源于原始宗教的影响。彝族宗教至今仍处于原始宗教信仰阶段,其内容是多元化的。作为彝族文化体系一部分的服饰,毫无例外地积淀了彝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内容。

毕摩是彝族世袭的祭司和巫师,巫术活动多由毕摩主持。毕摩作法事时要穿法衣,但由于各地彝族历史的不同,其穿的法衣亦有所区别,各地毕摩的法衣都有严格规定,以示对神灵的尊崇。一些地区彝族服饰的承变,同样反映了巫文化的折射。如彝族妇女所戴的黑布包头源于莲母老祖,千百年来没有改变;而云南禄劝彝族男子穿的黑色镶边短褂,原本是长袖,前后各有两个衣袋,后来有一个人过崖子时后边两个衣袋被树枝挂了下来,那人失足从崖子上跌落摔死了,巫师打卦,认为后边两个衣袋有鬼,不能要了,于是两个衣袋就被去掉了,这样四个衣袋的长衫就变成两个衣袋的短褂了。此外,彝族服饰图案中广泛采用的护身求吉的“灵物”,如万字花、十字、人字、寿字,特别是在童帽、肚兜、寿衣等上多绣八卦、祥符及避邪纹符,都渗有浓厚的巫文化观念。

最后,对三色的偏好是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需要,其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为了保护人体,那么其质地、款式、图案、色彩等的选择必然要适应其生存环境,以减少日晒、雨淋、风吹、霜冻等对人体的侵害。因此,彝族服饰也必然是在其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

彝族绝大部分居住山区,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其经济形态更是农、林、牧并存,并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这些在彝族服饰的质地、款式及色彩等方面必然有所

反映。“生活在山区的彝族,为适应高山地区的生活环境,服饰的样式比较宽松,肥大,以便山路的行走,如披风、百褶裙、宽脚裤等。山林之路棘草丛生,很多地区彝族无论穿裙还是穿裤,皆喜扎绑腿,既防荆棘,又防毒虫,夏天可防蚊虫叮咬,冬天又可御寒保暖,有的还有刺绣图案,既美观又实用。生活在寒冷山区的彝族,为适应昼夜温差大,晴雨无常的自然环境,都喜欢在衣服外加披毡或披毛皮坎肩。披毡厚实宽大,可围裹全身,也可做垫、盖,晴可遮日,雨可避水,日可作披风,夜可作被盖。此外,由于高山气候寒冷,产棉少而种麻多,且易于养牛羊,故彝族服饰以毛麻为主要原料,用毛麻织麻布。现在彝族基本上都穿棉布衣,但武定、石林等地彝族外出劳动时,习惯在棉布衣外套穿麻布衣或火草布制的披风或坎肩,以经穿耐磨。”火草是多年生植物,叶长,纤维坚韧,古人击石取火,以火草引燃,故名火草。彝族多用火草纤维纺线织布,以作主要衣料。因其经久耐用,保温防湿性能好,现在仍为彝族人民所喜爱,武定彝族视“火草褂”为服饰中的珍品,东川彝族为做成一件“火草褂”,要跑“九山十八坡”,经过20多道工序。由于畜牧在彝族社会经济生活占有重要地位,使得彝族多以牛羊的皮毛为衣料,如披毡、坎肩、羊毛裙之类。另外,在一些彝区还可以看到传统鹿皮坎肩和肚兜等男子传统配饰品,这是彝族古代游猎经济形态的痕迹。

三、隐喻的反思

进行反思和批评的艺术人类学宣称,他们的研究与先前的艺术人类学不同,也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不同。他们承认人类学本身被作为研究对象的艺术世界所影响,人类学的“文化”和“差异”概念受到博物馆、收藏家及市场活动的颇多影响。跨文化研究艺术和美学的传统艺术人类学一直是在西方艺术世界的范畴和实践中发展的,基本上只是西方艺术制度的补充,在为西方前卫派艺术家提供刺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文化生活中,艺术正在成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带来话语的转换,使得行动和思想更有意义。人类学一直在文化知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在应当注意到除了“美学”认识以外,艺术也是与民族主义、商业拓展、性别政治有复杂联系的某种类型的权势。彝族的“三色”民俗也不例外。

从彝族的三色隐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艺术化了的民俗事象,三色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但它又无法逃离传统艺术的框架,这就必将促使我们给予反思。我们已经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辅助的,或者说他并不是单纯地反映社会现实,彝族的三色文化既是创造政治行为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族群意识的充分体现。尽管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再可能认为三色民俗是标新立异的,但是在许多地方,我们不得不承认彝族的三色隐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和早期人类学上的功能学派所倡导的功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俨然又高于其上,或者说是又具有更深的内涵与外延。因为彝族的三色民俗反映和加强了在彝族社会中被认为是恰当的群体与个人关系,这种艺术象征是一种集体表现,它通过被社会分享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加以表现,帮助彝族社会秩序的形成。

从彝族三色民俗对民众的影响来看,就像金字塔的巨大体积使得人们惊慌不安,宗教活动长长的行列、作为众生的祈祷者、典礼盛况以及祭司所在之令人激动的场合——金祭坛、设有柱廊的庙宇、高大的拱形屋顶、巨大的弯曲坡道和楼梯、只有天光才能射入的窗户的献祭,这一切都使老百姓神魂颠倒、不知所措。彝族的三色民俗,在历史上一直是秩序的最大监护者。从彝族历史上总体来看,三色民俗也是由族群内的头人所控制的,或者说是为族群内的稳定服务的。

彝族的三色民俗,即是艺术,又是文化,表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利用各种特殊象征物,重建或创造彝族自身的文化意识,从而在对社会生活抗争、与自然环境抗争等方面的潜在作用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就像美国黑人社区用他们的音乐、舞蹈以及公共住宅墙面上的彩色喷涂展现了他们的族群性,表现了对黑人文化的眷恋、文化独特性的强调或者重新创造,以及对白人政治的不满一样,彝族的三色文化是对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的不屈,是要向大自然夺取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今天,我可仍然可以看到,在许多彝族社区中,人们用具象化的形式,着意恢复和重新创造富有特点的民族文化,阐释文化遗产,并进而以此作为谋求重要社会进步发展的象征性手段。三色民俗正在作为表达族群意愿、展现族群性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彝族人更娴熟地加以运用。

总之,彝族的三色民俗在各种文化事象中的表现也反映出彝族独特的族群性,我们在看待彝族多姿多彩的三色民俗之时,需要更多的品味和分析隐于其中的对社会、经济、文化的解读,而不仅仅把它看作一种具象化的艺术,从而使我们的思维从艺术中走进,途经文化的轨道,折射出彝族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这也正是艺术人类学所要探讨的关于民俗与艺术的关系的真谛所在。

责任编辑:周真刚

作者:蒋维青

第4篇:彝族人的婚俗

白彝人的婚俗

白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广泛分布于师宗罗平和泸西,其婚俗充满着欢声笑语。

白彝婚姻旧社会是包办婚姻,结婚年龄比较小,十

六、七岁结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女孩的联姻对象首选舅舅家,因母亲是舅家人,意为还亲。若不嫁舅舅家则需征得舅舅的同意方可以另嫁他人。舅家以外的人中又以沾亲带故的作为优先考虑对象。若有自由恋爱而想结合的,只能选择私奔,断不能得到亲友的接受和承认。在白彝人家,若有合适的配对对象,孩子一出生就得答应许配给舅舅家,就算女方比男方大。舅舅家不要方能另嫁他人,要不,用彝家人的话说,就是一棵树桩头都得守着。所以,在旧时的彝家,表兄妹夫妻的现象普遍存在。孩子的终身,可能在

五、六岁,甚至两、三岁时就已经定下了。

订婚需请媒人,带上一斤酒,半斤红糖,到女方家,过个仪式就算订婚了。孩子到了婚嫁的年龄,再请媒人出马,这时的聘礼稍重些,不过也就两、三斤酒,一斤左右的红糖而已。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旧社会,这已经是“重礼”了。媒人这时是为商定结婚的日子而来。需指出的是,媒人在这其中一直起着双方信使的作用,是个比较麻烦的角。

正式结婚之前头一天,男方须牵一头牛到女方家,喂养到婚礼结束后再选个日子牵回去,如果牵来的是母牛,生了小牛后,则把小牛留给女方家。这不知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有时牵到女方家的牛又瘦又小,可以看得出,纯粹出于应付差事的目的,不免引起女方的抱怨。男方送到女方家的聘礼也很简单,最多十公斤酒,一公斤左右的红糖,稍好一点的人家除此之外还能送一些面粉。有的也送玉米饭做成的白酒(这种白酒不是液体白酒,而是玉米饭加入酒药发热而成,比玉米饭稀,甜味,吃时,加入开水调匀饮用),解放后,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聘礼也渐渐加重,由送酒,到送火腿,再到现在的送现金。

双方的婚礼一直持续三天。因婚礼中女方的种种刁难,新郎要找八个腰圆膀大的伙伴协助讨媳妇。女方来客人的第二天天黑后(天黑后才能进新娘家),新郎在媒人的陪伴下到女方家来了(倒插门的则看生辰,有的头天晚上来,有的第二天早上才来),所找的八个伙伴则第二天一大早赶来。这天新郎所起的作用只是在晚餐时给客人倒酒(可见晚餐也应该吃得很晚的)。这天晚上还有一个内容,就是男方和女方分别找能唱的人对歌,有些婚礼能通宵达旦。在彝族的婚礼中,唱歌对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边喝酒边唱歌,从来客人的第一天就唱,直到新娘出门时还唱。只是不同时间,唱的内容不同,第一天唱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第二天新娘出门时则唱各种各样的神,门神、路神、灶神、财神等等留下来,不要随新娘一起走。新娘已经出门很远了,唱的还在唱。

第二天一早,婚礼中的各种风俗算是全面展开了。

一大早,新郎所找的伙伴也来了。首先进行的内容是新郎由新娘的哥哥带着在供桌香位前磕头认亲,所说的认亲是指和新娘正式成为一家人,新娘该叫爹的跟着叫爹,该叫妈的跟着叫妈,该叫舅舅的跟着叫舅舅,该叫叔叔的跟着叫叔叔。新娘的舅舅给新郎挂红。只是,这头不是好磕的,这亲不是好认的。-认完父母后,在认其他亲戚时,新娘的伙伴便用早早准备好的荆条往新郎脖子上便套,阻止新郎跪下磕头,新郎的伙伴便把新娘的伙伴拉开,保护新郎磕下头去。有的地方在新郎磕头时,不是用荆条套,而是用事先准备好的锅烟灰就往新郎的脸上抹,新郎伙伴也用准备好的锅烟灰展开反击,双方乱作一团,从屋里撵到屋外,不一会儿功夫,个个成了大花脸,严重的整个脸都成了黑色,就两只眼珠的白色眼仁一会儿翻左一会儿翻右,甚是滑稽。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管事的便吩咐:“不要玩了,赶快去挑水,挑完水回来吃饭。” 于是,新郎和伴郎便各自拿起水桶去村外水井挑水。当然,这挑水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新娘的伙伴会乘人不备,抓起沙子泥土往桶里扔,一旦被扔进泥沙,新郎只好重新回去挑。这样,新郎的伙伴就得高度戒备,看到有抓泥沙的过来,得赶快保护好水桶。但是,防不胜防,新郎要挑回一桶干净的清水,往往得往返几趟十几趟,有时眼看就快挑到家了,距成功仅仅一步之遥,一把泥沙或懊糟让挑水的功亏一篑。偏偏什么时候挑回水,客人什么时候才能吃饭,并且需要挑三挑干净的水。所以,这一礼俗对新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其间的欢声笑语,常常引得附近的汉族同胞也来看热闹。 挑完水,可以吃饭了。饭前,新娘及伙伴们把新郎送来的白酒调匀好给每桌送去。吃饭时,唱祝福歌的亲友长者便再次为新娘唱歌。吃完饭,得娶亲上路了,这时新郎须弄点饭菜及酒到供桌上供起来,大门上则只放一碗酒。做完这些事后,就到大门外等候新娘。这些年有嫁妆的,嫁妆已早早被新郎的伙伴装好车,在门外等候了。

新郎送来的东西,新娘家不会全部留下,而是留下大部分,少部分仍的带回去,这叫留有余地。

出门时,新娘由哥哥带着围着场院转三圈,送亲的伙伴们跟在新娘的后面。新娘在出门时已是泣不成声了,边哭边跟着哥哥围着场子转圈。转完三圈后,一行人便出发了,走到村外时,男方女方要拖着悠长的调门各吼三声,意为让阴间知道,阳间有人结婚嫁人了。 新郎送来的东西,大都用瓶子、罐子或是袋子等器物装盛,女方把这些东西放在背孩子的背単里,由一个女伴背着,用围腰布盖在上边,伪装得像是真的背着孩子一样。一路上,男方便向女方讨要这些东西,女方不给,男方便来搜,女方说:“小心别弄了我的孩子。”送亲的人中有时真有背孩子的,于是男方便不敢怎么造次,只好拿一瓶酒来赎。一路上充满着欢声笑语。

到新郎家时,一行人并不急着进村,就在村外玩,挨时间,看看天色将晚,新郎便先回家通报准备,天将黑时再和媒人一起到村外叫新娘一行进村回家。须说明的是,天不黑,新娘是不会进村的,新郎媒人须再三地来请,最后,新郎的伙伴们便拖拽的拖拽,推搡的推搡,把新娘请进村去。到村子边时,新娘的伙伴们取出袈裟,一个人把袈裟穿起来,后面四个人各拉一角,新娘和伴娘躲在袈裟下,其余的伙伴们把她们团团围住,不让新郎见到新娘。稍富裕些的人家,新娘伴娘着一样的装束,更是让人分不清谁是新娘谁是伴娘。到门边时不急于进去,由新郎的妹妹舀来一瓢水,新娘伸出手来攒点水左边弹弹,右边弹弹,再往屋里弹弹,嘴里说:“你的祖宗在什么地方?”之后才跟新郎的妹妹一起进屋。进屋之后再进新房,这时才能取去袈裟。这时,新郎伙伴和新娘伙伴便对歌,是戏谑的内容。一直到很晚。

第二天一早,各种礼俗一一展开,首先进行的是“生火”,新娘到厨房里去生火,灶膛里的火本是着得很旺的,新娘要做的是把火拢的更旺,但实际情况是新娘在添柴的过程中,故意乱捅一气,把火捅熄是最吉祥的。这样的礼俗其象征意味大约也是生活艰辛的,充满挫折的。其次是“抢裤子”,裤子是女方缝制的麻布料裤子,异常结实,新娘及其伙伴保护裤子的决心异常坚决,导致男方不能得手,于是只好打一瓶酒来赎,那酒须女方众人分而饮之。

然后是“抢笸箩”,在一只大笸箩里装上饭,男方来抢。 不管是“抢裤子”还是“抢笸箩”都是娱乐性很强的礼俗,当时,兴这样的礼俗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看来,很容易让人想到吃饭穿衣这样人生最基本的需要。

这天早上,女方来送亲的还有一项内容,就是唱歌,唱的内容是为新娘子说话,比如,我家来的姑娘什么都不会,望婆家多多体谅,多多教导。唱歌的为新娘子的长辈。

这些内容进行完了,新娘及送亲的一干人就去串山,熟悉环境。饭熟了,新郎叫上自己的伙伴上山去叫。新娘出门和进门都须躲在袈裟下。

中午饭上,男方杀一只公鸡,女方杀一只母鸡,煮熟后,媒人给每一桌的客人分鸡肉,鸡头、鸡脚、鸡翅则自己留下。新郎和伴郎一桌一桌的给客人们倒酒。倒到新娘一桌时,则对新娘说:“孩子他妈,来接酒。”引起了客人们的起哄。

中午饭过后,新娘和伙伴们去更远的地方串山,新郎和他的伙伴们须去找。女孩子们半真半假地躲起来,说是半真半假,一方面,她们须保持女孩的矜持,另一方面,她们又渴望和男孩子们嬉戏。所以在山上,姑娘们很快就被小伙子们找到,找到后,就在山上对歌,打闹。新娘倒是躲得很紧,不易被找到的,看看天色晚了,才会自己走出来。

晚饭后,由新郎伴郎给新娘伴娘倒酒,新娘伴娘躲在袈裟里手中各拿一个碗,在新郎伴郎倒酒来时,故意把手一缩,那酒便倒空了,于是新郎伴郎便来抢碗,抢不到就唱歌,对歌。酒须倒三次,倒的酒双方分饮。

双方一个晚上又是唱歌对歌。

又是一天到来时,该回门了,新郎由媒人陪着和新娘及新娘的伙伴们回到新娘的娘家去。结婚礼俗告一段落。

春节过后,新娘新郎相伴到娘家拜年,由新娘给缝一件长衫,衣服是精制的,什么时候做好,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并且是穿着这件新娘缝制的衣服回去,婚礼正式结束。

讲述:彭云珍(女,1936年出生)

记录整理:彭勇林

后记:

彝族的婚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变迁,上述婚俗盛行于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之前,跟我记忆中的婚俗有着很大的不同,当然,主要是简化了很多礼节,特别是近些年来,包个餐厅,一顿饭解决,已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

我大姐结婚的时候,正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彝族婚事早在五十年代由父母包办改成了自由恋爱,父母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大姐和大姐夫也是自己相中的,有没有恋爱过不得而知,但绝对没有父母包办。我那时不到十岁,记得大姐夫首先来我家干了一段时间的活,后来大姐就跟他走了,再来的时候,他们挑来了火腿、沙糕、饼子等。到结婚的日子,头天晚上,来了很多客人,那时,客人送的礼不是现金,而是脸盆、茶壶、热水瓶、铝锅等日常用品。因为客人多,这些东西也就接得多,作为嫁妆给姐姐拿去一些,自己留下一些,用不完的就请村里的小卖部代为销售。晚上吃饭的时候,几位年长者同座一桌,给新娘子——我的姐姐唱祝福歌。第二天早上的礼俗有荆条套头,挑水,到了吃饭的时候,几位年长者又开始唱祝福歌。吃过饭,娶亲的队伍即将出发,嫁妆早由姐夫的伙伴装到了牛车上先一步走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嫁妆中除了客人送来的脸盆、水壶等物品外,还有父亲特别买的一台缝纫机,这在当时算是稀有物。我也跟去送亲了,但姐夫家那边并没有请客,该行的礼俗也就没有行了。在我的记忆中,姐姐她们这一班人结婚时男方家似乎都没有请客。

那时,物质生活虽不如现在丰富,但大多数人家已是吃穿不愁,所以,吃饭时,会有加饭甚至喂饭的习俗。现在分析,这应该是彝民好客的性格反映。所谓加饭,就是不断地给客人盛饭,客人已表示已吃饱,但因担心客人怕羞不好意思再吃,于是,乘客人不备,主人便眼疾手快在客人碗里又加上一勺。渐渐地演变成只要般配的人都可以相互加饭。所以,在彝家的喜事上要特别担心被加饭。再后来,因大家都对加饭提高了警惕,不容易加了,有些人便干脆在饭锅了抓起一把饭直接往别人嘴里喂进去,这样喂进去的饭当然是不会有人吃的,所以,喂饭就纯粹地变成了一种娱乐。这样的娱乐尤其在新娘出嫁的当天午餐时为甚,安放餐桌的院子里,到处都是饭粒,这可乐坏了村里的鸡狗,尤其是狗们,它们在餐桌下钻来钻去,大快朵颐,有时会为一块肉争得头破血流,免不了遭到人们的脚踢棒打。

近些年,彝族青年结婚,男方女方都要操办,客人送礼一律是现金。不少人家选择到城里或是镇上包餐馆。就算在村子里办的,礼俗也简化了许多,新娘家来客人的那天晚上,吃饭时,仍有长者用彝语给新娘唱歌,但是,随着彝族语言的丢失,很多地方已不再唱了。然后,由舅舅给新娘装箱子。第二天也仅是磕头、打花脸,打的花脸也不再是染黑,而是染红。

另外,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新郎的聘礼也变成了现金,并且还要给新娘的父母兄妹等家里人每人各买一套衣服。新娘的嫁妆也越来越丰富,衣柜、电视、摩托、冰箱、洗衣机、微耕机等等都可作为嫁妆的内容。

可以看出,彝族的婚俗是越来越简化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彝族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果再不加以抢救,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民族就将变成名义上的彝族。

第5篇:从彝族格言感知彝族的性格和智慧

吉布呷呷

吉布阿且

唐波

关键字:彝族格言

性格

智慧

人们常说“谚语是智慧的结晶”。谚语并非出自某个人,也并不是在某个时候突然出现的,而是作为一种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被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词句。同时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表现形式之一的谚语,更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在我们彝族人们的生活之中也存在着丰富的谚语。从谚语可以看到彝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从谚语中可以看到彝族人民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出彝族崇尚沉默的民族性和注重实物的客观性。了解彝族格言,对探索彝族的精神气质、文化背景以及他们与环境、地理的关系,都有积极的意义。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和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味。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都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彝族谚语可分为农业谚语、生活谚语、气象谚语等。在彝族人的生活中,谚语是我们彝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也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谚语,彝语称为“尔比尔吉,有谚语格言”的含意。它与宏篇巨著史诗相反,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最精致、小巧的形式,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文学体裁。谚语,为世代彝族劳动人民所创造,是他们在生活、生产和阶级斗争中得出来的知识和经

1 验的判断性的简短结论。它以极其浓缩的、凝炼的艺术语句,概括了彝族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和认识。它包含着足以教导、规诫人们的精辟深湛的哲理,向彝族劳动人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它指导彝族人们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别,并在鼓舞坚强的斗争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而且继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彝族人民斗争的武器,特殊的课本,行动的指南。彝族谚语内容纷繁,题旨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谚语,是彝族劳动人民阶级斗争经验的血泪结晶,渗透着人民的自豪感与对剥削阶级的仇恨,反映了阶级斗争的情景,显示了彝族劳动群众对世态人情深刻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谚语是人们从社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精髓,也是人们思想、文化、生活的提炼。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也离不开教育活动,任何时候,教育与生产劳动都是相伴而行的。谚语,千百年来一直在彝族人民生活中广泛流传。它是彝族人传授生产生活常识、教育劝诫子孙、启迪思想、增长智慧的知识;它采用彝族独特的五言或七言诗体,句式整齐,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富有诗韵,通俗易懂,易记易诵,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它多采用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内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包括了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经济等方面,蕴含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具有很强的教育启迪功能;它想象丰富,词语精炼,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句式整齐,吟咏上口,易于理解,又易于记诵,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彝族地区,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会说出许多自已所熟悉的谚语。朋友聚会、婚丧嫁娶,调解纠纷时,当事人也常运用他们最熟悉、最生动、最具体的谚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彝族谚语在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总结起来,彝族谚语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一、彝族谚语直接为它的创造者——彝族人民群众服务。它是彝族人民行动

2 的指南,生活的力量。它与彝族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作用、风俗习俗等影响极深,特别是对彝族人民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彝族谚语给彝族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同时彝族教育给彝族谚语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我们从以下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彝族的为人和教育方式,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耳要多闻,目要多睹,心要多想,知识各方面比其他人懂的多”;“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不懂事老也不懂事,力量小再年轻也力量小”;“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虎贵在于皮,人贵在于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臊别人面,一生没有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弃朋友,十天无朋友”;“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人缺德,大伙失德。”;“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是一生,钱是一天。”;“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心有余而力不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年底要过年,月底要过火把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勤就行,桶不漏就行,牲畜有盐就行”;“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话要思考再说,饭要量力而吃”;“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文明礼貌哪里都找得到朋友,勤俭能干哪里都找得到钱”。

二、它是人们处理问题的依据,辨别是非的准绳,扶持正义,谴责邪恶,反剥削反压迫斗争的有力武器。

彝族谚语蕴含的哲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有异曲同工之处。哲理类谚语主要通过观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哲理性强,寓义深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劝诫人们要善观察、找规律、勤思考、强实践、重学习,而不要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愚蠢行事。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都要死,猪都要烧。”;“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有三种,马有三层鞍”;“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恨铁不成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暖和的是太阳,太阳挂的高”;“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爱的

3 是父母,父母爱永存”;“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开开心心水可以当做酒喝,快快乐乐圆根可以当做肉吃。”;“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树开不要信斯衣阿格,草开不要信衣子阿扎。”

三、彝族谚语集中了干百年来彝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包含着无数劳动和斗争的宝贵精神。彝族谚语使人知理,有助于彝族人民的德育发展。品德类谚语主要通过悉心观察农时、农事和日常生活,告诫人们要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勤劳致富,诚实守信,以德为先,“知”“行”结合,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教育人们用正确的观点处事做人。“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不做,十天没吃的。”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山顶有雾雨要来,路边狗叫客要来,空中有云风要来。”;“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好柴在山上,没有一根不被烧,好水在山沟,都经过石头的磨练,好草在平坝,没有不被羊吃的。”

彝族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彝族人民以自己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生动的谚语。这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万树有果树受累,万物有舌会多语”;“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会缝就好穿,会说就好听,会牵就耕得直”;“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家团结哪儿去都凝聚力强”;“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家要富有三把锄头,一家要穷有三个烟斗”;“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不要轻视小的,小的要长大;不要重视大的,大的要变老。”

谚语作为一个民族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富于韵律和简洁的语言形式中,浓缩和凝结着富含思想性的人生哲学,也可以作为人民日常生活的指针和方向。因此,从一个民族的谚语中其民族性格的侧面也被反应出来。作为彝语的教学研究者,语言本身的学习虽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时也语言相关的彝族文化、彝族性格、历史等的考察都是语言学习不可忽视的环节。

4 彝族谚语不但具有完整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在美。富有教育意义的彝族谚语呈现出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蕴含着深邃的教育哲理,闪耀着理性的教育光辉。它是彝族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是新颖独特的教育认知形式。

语言作为社会文化这样表现形式的一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在变化,单位语言中所包含的意义也随之变化。作为一种语言智慧的谚语也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彝族的谚语也不另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然,由于谚语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不免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有的不一定全面,不一定科学,在学习与运用时,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加以看待。此外,由于语言具有相通性,一些谚语和俗语、惯用语、成语相互渗透,难分彼此,融为一体,但是,这并不影响谚语本身的使用,相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些谚语的表现力已经大大扩张,成为广为流传的佳句,同时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彝族谚语的变迁。

第6篇: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1992年4月29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2年9月26日四川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 2009年3月21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2009年5月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保障和促进彝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彝族语言文字是彝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的一种主要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和发展彝族语言文字是自治州的一项重要的自治权。

第三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坚持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各少数民族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中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学习、使用、发展彝族语言文字工作,积极推广双语教学。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彝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

第四条 自治州内通用彝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提倡彝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习、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鼓励汉族干部学习、使用彝族语言文字或者当地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自治州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办公室、信访、民族事务、民政、工商、公安、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当配备彝族语言文字专业人员。

自治州企事业单位可以配备彝族语言文字专业人员。

第五条 自治州内的单位和个人,使用彝文应当遵守国务院批准的《彝文规范方案》。

第六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开展彝族语言文字工作,要为促进自治州的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第七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把彝族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彝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步增加投入。

第八条 自治机关重视和加强彝族语言文字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有计划地做好彝文翻译和彝文古籍整理等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提高彝族语言文字专业队伍的素质。

第九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把执行本条例作为考核国家机关工作的一项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自治州人民政府每三年举行一次彝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第二章 彝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十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使用其中一种。

自治州国家机关公布法规和重要文告,应当同时使用彝文和汉文,下发文件和宣传学习材料,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文和汉文。

第十一条 自治州召开重要会议、举行重大集会时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一般会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

自治州和各县(市)以及彝族聚居乡(镇)举行人民代表大会,应当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族语言文字和汉族语言文字。

自治州内以彝族群众为主的各种会议,主要使用彝族语言文字,同时做好汉语文翻译工作。

第十二条 自治州内制定或者公布的选举文件、选民名单、选民证、代表候选人名单和代表当选证书等,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文字。

第十三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审理和检察案件,应当为不通晓彝、汉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第十四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在受理和接待彝族公民的来信来访时,应当使用来信来访者所使用的语言文字。

第十五条 自治州各级档案部门,应当做好彝文文书的立卷存档和彝文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和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将彝族语言文字列入考录国家公务员、聘用工作人员、招生考试等的内容,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考录国家公务员、聘用工作人员或者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优先录用或者晋聘能够熟练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的人员。

自治州在考录国家公务员、教师等人员时,应当按比例录用各级各类学校彝族语言文字专业的毕业生。

第十八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重视开展彝族语言文字教学。以招收彝族学生为主的中、小学校和班级实行彝、汉双语教学,完善两类模式并重并举的双语教学体制;州内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中小学校等彝族学生占一定比例的学校,应当开设彝族语言文字课或者彝语会话课。

自治州重视和加强彝文教材建设,满足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第十九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重视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彝族语言文字教育。州内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要对彝族职工进行彝族语言文字教育;在彝族村民和居民中,首先用彝文扫除文盲,并加以巩固提高;彝族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使用彝族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能力。

第二十条 自治州国家机关重视彝族文化事业,加强彝文报刊、图书编译出版工作,发展彝语广播、电视、电影、电子政务和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使用彝族语言文字进行文学创作。

第二十一条 自治州各级文化、广播、影视机构应当开办彝语广播影视频道、频率,制作和编播满足公众需求、内容丰富健康的彝语节目和影视作品,加强彝语演职人员队伍建设。

第二十二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组织,要有计划地收集、整理、编译、出版彝文纸质、镌刻、口碑等典籍作品。

第二十三条 自治州新华书店、邮政和电信部门应当做好彝文图书、报刊的征订发行工作;开设彝族语言文字电报、电话、书信和邮件的传送业务。

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应当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汉两种语言文字提供服务。

第二十四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公章、单位名牌、会标、文件版头、证照、奖状、公告、公益性广告、永久性标语、个体工商户招牌、公共活动场所的牌匾、灯箱、交通标识、城市建设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物名称、明确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界桩、街路巷地名标牌、有重要意义的碑文、汽车门徽等社会用字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文字。

驻州中央、省属行政单位和民航、铁路、邮政、通讯、金融、保险、连锁店等服务机构的单位名牌、证照、广告、灯箱等社会用字应当同时使用彝、汉两种文字;提倡使用彝族语言服务。

自治州内生产的工农业产品的商品名称和商品说明书,可以同时或者分别使用彝、汉两种文字。

第二十五条 自治州内的彝文社会用字使用标准:

(一)以国务院1980年批准的《彝文规范方案》为准;

(二)彝文用字规范、工整、易于辨认;

(三)彝文翻译准确;

(四)彝汉文字大小相当,字体协调美观;

(五)横写彝文在上,汉文在下;竖写彝文在右,汉文在左;环写彝文在外环,汉文在内环或者彝文在左半环,汉文在右半环。

第二十六条 自治州内的广告、美工、装璜制作商制作面向社会的彝汉文对照的各类招牌、证照等,应当符合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第三章 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七条 自治州各级人民政府的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主管汉族语言文字、彝族语言文字和其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彝族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划、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督促检查本条例的贯彻实施;

(二)负责组织和推广规范彝文工作;

(三)负责彝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编译和出版工作;

(四)翻译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的公文、会议材料和有关资料,承担同级机关召开的各种重要会议文件的翻译工作,组织实用科普读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

(五)协调彝族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组织业务协作;

(六)管理彝族语言文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七)履行其它语言文字工作职责。

第二十八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监督和管理本系统的彝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一)报纸、刊物、图书等出版物、印刷行业和电影、电视的用语用字,分别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

(二)标语、牌匾和宣传栏、橱窗等用字,由城市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

(三)企业名称、个体工商户名称、广告、商品商标、包装、说明、证照等用字,分别由工商行政、技术监督部门监督和管理;

(四)街路巷地名标志牌、明确行政区域界线走向的界桩、城市建筑物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物名称的用字,由民政部门监督和管理;

(五)交通标识、大中型汽车、出租汽车门徽的用字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监督和管理;

(六)旅行社、宾馆、酒店、旅游景区景点的招牌、标识牌、宣传广告用字由旅游和有关部门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九条 自治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辖区内彝、汉双语教学的规划与发展,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双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工作。

第三十条 自治州加强彝族语言文字的翻译工作。辖区内使用彝族语言文字由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翻译或者核准。

第四章 彝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研究

第三十一条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遵照彝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彝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促进彝族语言文字的发展。

第三十二条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应当加强彝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

第三十三条 自治州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应当加强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新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审定和推行使用工作。

第三十四条 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彝族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工作,支持学术团体开展彝族语言文字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彝族语言文字科研事业的发展。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可按每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处以罚款;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依照前款规定所处的罚款总额,对非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不得超过1000元,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不得超过5000元。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拒不整改和改正的,由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使用彝族语言文字而没有使用,或者妨碍公民使用,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九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木里藏族自治县依照法律规定自主制定使用藏族语言文字的单行条例。

自治州内的民族乡,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第7篇: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

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风民su,我是彝族,我们老家每年都在过“火把节”。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彝族的火把节吧! 古时候有个魔鬼canku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就起来反抗。但魔王堡lei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bang上火把,qu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在那天庆祝,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火把节那天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彝族人民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来人们以此祭火qu家中和田地里的鬼xie,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寨子里的村民们为了给远道而来的朋友准备晚上丰盛的晚餐,早早就起床忙开了——杀猪宰羊。晚上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祈求来年丰收;晚上举行盛大的gou火晚会,彝族人民唱歌、跳舞,彻夜狂欢。

我的爸爸的老家是个旧市贾沙乡陡岩村,那里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的彝族人民。今年暑假,爸爸又带着我和妈妈回老家参加盛大的节日。我们一回到老家,爸爸妈妈忙着去参加火把节晚会节目的主持工作去准备了,而我和哥哥忙着去帮忙。到了下午五点来宾们都来到了寨子里了!村民们忙着摆开桌椅放在街道上,排成一行,像是过长街yan,那场面可热闹了。到了五点半村民们就提着饭菜分发,村里的小孩们在大人们的照看下十个一桌坐好了,吃起香甜的饭菜。到了七点,人们纷纷赶到操场准备观看火把节的晚会。我们小孩都在拼命地去抢位置,等待节目开始。随着动听的民族音乐,“pen”的一声,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村长宣布火把节晚会正式开始。这时村民们都不约而同地点燃起火把,那雄雄的火焰,照亮整个寨子,那真美啊!村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随着音乐唱啊!跳啊!„„

火把节不仅是每个家庭传统的节日,也是各家各户亲qie朋友交往欢ju的节日。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彝族火把节。

第8篇: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火把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第9篇:彝族舞曲

音乐:欣赏《彝族舞曲》教案

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赏析

教学方法 :倾听、自学、探究、讨论、表演、创造等. 教学目的 :感受琵琶魅力,领略彝族风情,热爱民族音乐. 讲授人太原幼师 刘智勇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小丫"和我们一道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音乐欣赏开心辞典".为了加强大家的合作与竞争性,分四个小组——小丫组、小鸡组、小猫组、小狗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录员,一名发言人. 好,准备,开始,请——听——题: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中所描写的乐器是: A 古筝 B古琴 C琵琶 D扬琴.正确答案:琵琶.

2、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个片段,请问白居易是我国那里人? A杭州,B太原,C长安,D济南.正确答案:太原.

3、琵琶最早流行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已有: A3000年,B2000年,C1000年.正确答案:1000年.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一首琵琶曲.

二、 初听(官能欣赏)请同学们全身放松,安静倾听(播放音乐)…… 这首乐曲民族风味浓郁,它属于: A西洋,B汉族,C瑶族,D彝族.正确答案:彝族. 彝族文化悠久而发达,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著名长诗《阿诗玛》、舞蹈《阿细跳月》、民歌《彝族山歌》等.民歌简练朴实,比喻形象,曲调辽阔明快,缠绵悠长.请问彝族在我国最大的居住地是: A四川,B广东,C云南,D贵州.正确答案:四川. 琵琶的音色如何、技巧有那些? 高音区明亮,低音区厚重,技巧有抡指、泛音、滑音、琶音、扫弦等. 琵琶曲的性质有两种,此曲为: A武曲,B文曲.正确答案:文曲. 复听(情感欣赏)请同学们安静欣赏(播放音乐) 以小组为单位畅谈听后感—— 情绪、情感、情景、情节…… 教师小结:同学们谈的都很好,有相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感受. 作者:王惠然(1936~)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上海市人.曾任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演奏家、教员.主要作品有《春到沂河》、《幸福渠》、《月下欢舞》、《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彝族舞曲》等. 作品是作者1956年随彝族、苗族马帮一起爬山涉水,头顶蓝天,脚踩白云,包揽了巍峨雄姿的山川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在明月皎洁的夜晚,山寨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载歌载舞的各种场景有感而发…… 请为该曲起名字.该曲的曲名是: A《芦笙恋歌》,B《月下欢歌》,C《彝族舞曲》,D《瑶族舞曲》.正确答案C. 再听(理智欣赏) 该作品的调式是: A大调式,B小调式,C宫调式,D羽调式.正确答案:D 2 、该作品的曲式是

A回旋曲式,B复三部曲式,C变奏曲式,D奏鸣曲式.正确答案B. 音乐欣赏"三字经"——多听(反复听)、多唱(主题)、多看(有关欣赏资料). 作品主题视唱(见教材) 听音乐做律动、作文、作画. 课堂小结.先请学生小结……教师小结: 音乐不象文字那么具体明了,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用文字给予提示,又不能完全依赖文字.对于无标题音乐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尽,音乐始"用文字和语言是难以表述音乐的.毛泽东和贝多芬就不愿人们对其作品有过多诠释.因此,我们欣赏音乐作品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要有太大的顾虑,你认为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上一篇:财务检查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金融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