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走进彝族》教学反思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走进彝族》教学反思(精选16篇)

音乐《走进彝族》教学反思 篇1

二、我设计了一个音乐游戏,我和他们一起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进行歌词接龙。在这个音乐游戏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们形成了互动的教学环境,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课堂气氛活跃,并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情绪。

三、本节课的教学,我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四、在这节课中,我巧妙设疑,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如:你觉得我们哪里唱的不好?你觉得他们组的表现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激励了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发表见解的能力。

五、我创设了一个提高学生音乐创造力的环节,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歌曲,进而展示自我。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充分的感受了创造的快乐,创编的歌词具有极大的艺术性。鼓舞了他们的气势,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增加了音乐学习的兴趣。

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在歌曲教学环节中,还是有些不敢放手,有点沿用灌输的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自己唱一唱,在自学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潜力。

二、在歌曲的艺术处理的时侯,仓促了些,不精细。学生的演唱情感表达不够,应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再进行歌曲创编,效果会更好。

音乐《走进彝族》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研究,发展,组织引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 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法, 重组教材, 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起学习需要, 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 进行自主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自主权, 笔者在如何培养学生参与课的能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 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下面以初中的一节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教材分析】

《走进西藏》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雪域高原”所遴选的藏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容量较大, 涉及音乐领域的诸多方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能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 丰富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学生情况分析】

1.初中学生已步入生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变化时期, 身体、心理的迅速发育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初中生的音乐学习。如:变声期的症状, 影响了学生对参与歌唱的学习;学生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 使学生不愿意用语言或失去平衡的动作参与对音乐的感受体验, 审美趣味出现“集体背叛”;音乐感知发展速度的明显减慢, 使学生的想像力仅相当于小学三年级, 音乐记忆能力仅相当于小学四年级。

2.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作用产生的错误认识, 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外在动力,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 使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 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 表达情感的方式。

【设计意图】

本课试图抛弃传统的音乐课堂欣赏教学模式, 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创造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条件, 提供多途径表现展示自我的机会, 鼓励和帮助学生利用各自的优势去“发现学习”, 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与成功体验, 使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教学目标】

1.欣赏《走进西藏》、《青藏高原》、《阿姐鼓》、《翻身农奴把歌唱》、《洗衣歌》、《天路》等具有代表性的歌曲, 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 愿意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通过欣赏、模仿藏族舞蹈, 观察、感受藏族舞蹈的身体基本动律, 了解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藏族歌曲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掌握简单、基本的藏族舞步。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的多种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课型】

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准备】

1.自主学习。

(1) 自主读书:提前三周为学生提供课题, 学生在课下自主收集资料, 利用多种渠道 (互联网、书籍、报刊、音响城、个人经历等) 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艺术等。

目的:打破课堂和书本的约束, 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扩大学生视野, 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习动机。

(2) 提前两周为学生提供“研究”的内容, 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自己喜欢的或力所能及的方法, 学唱藏族风格的歌曲或学跳藏族风格的舞蹈。

目的: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欣赏音乐,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 升华情感, 激发其自觉愉快地学习。

2.自主研究。在形成自我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以小组为研究单位, 自由组合, 选择适合本组的课题设计, 自选展示作业的形式 (手抄报、文稿设计、网页、课件制作音乐、演唱、演奏、舞蹈、实物、文字和音响配合等) , 分析介绍西藏的音乐文化。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彰显“发散”的个体感知, 充实“自主研究”的全过程。

3.教师准备有关的资料, 并制作成相关课件, 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补充。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教师作好录像准备。

目的: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为课后反思留下第一手的资料。

2.学生自由选择在讲台前摆放轻型打击乐器, 以小组为单位围坐成四组。

目的: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激发兴趣, 丰富感性知识。

3.学生观看剪辑整理的有关西藏音乐和西藏文化的视频录像, 背景音乐反复播放《走进西藏》。

目的:突破时空界限, 创设学习情境。

[课堂实录]

一、听辨导入

1. 学生欣赏三幅美女 (藏、羌、彝) 图片, 判断民族。

目的:延伸知识 (四川地区三大少数民族) , 集中学生注意力。

2. 学生判断播放的背景音乐是哪一民族的音乐风格。

目的:转移学习注意力, 突出学科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

3. 结合剪辑整理带有歌词的西藏自然风光视频, 师生一起复习藏族风格的歌曲《青藏高原》。

目的:使静态的乐谱变成动态的音响、图象、使抽象的概念、理论具体化, 调动学生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音乐, 暗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

4. 引出课题《走进西藏》。

目的:明确学习内容及课时目标。

二、交流与探讨

1. 学生的交流。

(1) 学生展示出各自的作业 (手抄报、文稿、网页资料、课件及喜爱的藏族音乐等) , 并相互间进行交流。

(2) 由课代表主持, 按组自选介绍的内容, 并选出代表进行作业展示:西藏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音乐艺术……

2. 学生分组展示并介绍。

由于没有在介绍的内容上做硬性的规定, 教师应灵活掌握, 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内容, 及时、灵活地进行交流、切磋和补充。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适当的引导与交流:

(1) 聆听藏族风格的通俗歌曲, 感受、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

(2) 分辨藏族乐器, 了解藏族舞蹈的基本类型。

(3) 模仿、体验藏族舞蹈的身体基本律动, 简单掌握弦子、踢踏的基本舞步。

目的:检验学生“自主读书、自主研究”完成任务的情况;让学生分享学习的快乐, 感受成功的喜悦, 使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思考与探索

1. 演唱歌曲《天路》, 讨论歌曲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

2. 互助交流自学歌曲所采用的方法, 并随琴练唱。

3. 对自己或他人的演唱作简单的评价。

4. 思考讨论:要把歌唱好听, 包含哪些要素?藏族歌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目的: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式进行互助交流, 在相互启发、借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 为即兴创作做铺垫。

四、创作和表演

1.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编排表演形式, 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展示创作成果。

目的:拓宽知识的外延,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归纳与总结

学生交流学习的感受与感想, 教师总结与提升。

目的: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 肯定学生的成功,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

六、教学反思

1. 优点:

(1) 课前: (1) 指导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让学生明确总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然后分解落实每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结合课时的分配, 制定好具体的学习计划。 (2) 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提高预习效果。 (3)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扩大知识面。

(2) 课堂上: (1) 坚持让学生自学, 通过学生走进音乐, 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学习时, 老师尽量不打断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学习的时间里, 尽量让学生自学, 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 (3) 小结提问。结合所发现的问题和课前预习的重难点进行总结, 注意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 通过小组讨论或是老师带着学生讨论,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 (5) 教师以良好的情绪情感影响学生, 引导其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并在自觉的参与过程中有个性地表现和创造音乐。

(3) 课后: (1) 教会学生使用音乐工具书, 如词典、教学参考、书本上的注释等。 (2) 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唱藏文歌曲、开朗诵会、进行器乐合奏等, 寓教于乐, 寓学于赛, 造就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3) 推荐好的音乐读物及各种声光辅助教材,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 以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2. 不足:

(1) 学法指导不力。

(2) 学习跟踪不够。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第三、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

[4]中小学音乐课优秀课例集粹[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5.

彝族音乐文化特质探析 篇3

关键词:彝族 音乐文化 特质 分析

彝族音乐,是彝族人民在辛勤的劳动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而沉淀下来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彝族音乐是通过将当地的风俗和音乐形式融为一体,从而将人们真实的内心情感以及外界环境进行沟通的一种珍贵的文化艺术形式。对彝族音乐文化特质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更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从而加强对彝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一、研究彝族音乐文化特质的意义

对我国彝族文化特质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的文化种类,从而增强的民族自信心。不论什么样的文化艺术产品,都不可能在绝对独立的状态下实现进步和发展,在它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跟其他因素进行联系,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站在文化生态学的角度上,对彝族音乐文化特质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该文化的发展。

二、彝族音乐文化的组成形态

从彝族的覆盖范围来说,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三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地区。从彝族音乐的组成形态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态:

(一)民歌

所谓民歌,就是从事劳作的人民自己创作并利用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歌曲,是通过口耳相传进行传播的。彝族民歌主要特点有:内容丰富、结构朴素、讲究押韵、旋律优美、感情粗狂等,就算是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彝族的民歌也依然保持这最原始的形态和特点。我们可以将根据民歌演唱的内容和演唱的意义分为叙事歌、风俗歌、爱情歌等等。按照民歌的曲调划分,可以分为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二)乐器

在很多的彝族音乐中,彝族人都使用了乐器进行配合,有时候他们还会借助一些自然界中的“乐器”来进行演奏,在他们身上,就连一片树叶都会变成悦耳的乐器。从彝族音乐常用的乐器来看,种类非常丰富,不仅有吹奏乐器、奏击乐器,还有弹奏的乐器。

(三)彝剧

彝剧也是彝族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彝剧主要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是将彝族民歌以及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音乐形式,彝剧产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华乡,在当时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境内比较盛行。从彝剧的组成内容来看,主要是山歌小调、舞曲音乐以及器乐音乐、民间的祭祀音乐等等。从表演的形式来看,主要采用彝族的诙谐幽默汉语彝腔为主,兼有民间舞蹈、舞步和身段。在表演中涉及到的表演乐器主要有彝族小二胡、弦子(月琴)、小闷笛、小三弦、竹笛、芦笙等等。从彝剧诞生发展至今,彝剧已经成功地创作出了成百上千個剧目,其中耳熟能详的小彝剧有《半夜羊叫》、《双叩门》、《掌火人》、《穆勒祭爹》等等。大型彝剧有《哀牢春秋》、《疯娘》、《咪依噜》、《铜鼓祭》、《藏金贵》、《杨善州》。

三、彝族音乐文化的特质

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彝族音乐文化沉淀下来了一些自己独特的特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方面;

(一)植根民间

彝族音乐文化是彝族人民在多年的生活经历中逐渐沉淀下来的,这也是当地人民在平常的生活中应该掌握和学习的,久而久之,彝族音乐文化就变成对当地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对于现在的彝族人民来说,彝族音乐文化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并且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于不同地区的彝族音乐文化,表现的形式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具有自身代表性的文化。

(二)独具个性

彝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桥梁,实现了同一地区的居民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风俗、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同一性。彝族音乐文化除了作为区域社会统一性的依据,也是区域社会个性的依据。从彝族音乐文化的创造内容上看,丰富多彩,从民间诗歌到毕摩传承的诗歌,不论从诗歌的表达形式还是语言使用上,都体现着自身的个性。在展现自身特有的音乐特色的时候又不失艺术风格。

(三)走出山地

随着彝族音乐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彝族音乐逐渐进入了繁荣的新时期,这使一些传统而古老的诗歌和说唱艺术重新绽放出灿烂的光芒。另外,彝族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原创音乐创作者,这将彝族音乐文化带出了山地,带进了世界。

四、结语

要促进彝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首先就要弄清楚彝族音乐文化的组成形态以及特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就如何维护和发展彝族音乐文化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彝族音乐在现代文化生态背景下能够更为自如地应对生存危机,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周凯模.彝族音乐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9.

[2]汪致敏.红河民间音乐舞蹈研[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走进苗家教学教学反思 篇4

学习内容:

1、成品舞片段欣赏

2、苗族歌舞音乐文化学习

学习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对舞蹈常识的温故知新,对苗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2:了解、体验苗家歌舞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文化的兴趣。

3:学生能唱苗歌、跳苗舞、敲苗鼓、穿苗服。

学习重点:苗家歌舞艺术的体验

教学流程:

学习经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舞蹈作品《扯扯扯》:

指导学习小结:

1、从作品主题、舞蹈动作、舞蹈类型、音乐、服装、等多角度来讨论

2、介绍苗族小故事

欣赏并思考:

1、各人谈谈自己欣赏舞蹈后的体会

温故知新:

1、在复习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领悟

2、在欣赏的过程中训练思维,提高鉴赏思维能力。

3、巩固、检验学习成果。

拓展与研究

指导学生跳跳苗族舞

设问:同学们能从舞蹈作品中找出其他的相关艺术形式吗?

*苗歌

教师示范唱。

*苗鼓

教师示范性敲击

*苗服

介绍服饰(百褶裙、苗绣、银饰品)

一组民族艺术资料片欣赏:服饰、建筑、雕塑

欣赏体验:

1、了解苗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学跳苗族舞蹈,体验愉悦与激情。

2、初步了解有关苗族歌舞音乐文化及民俗风情。

3、,感受苗族歌曲独特的韵味。

4、学敲苗鼓,练习鼓点节奏。

5、穿戴服饰,欣赏、体验感受。

6、了解、感受苗族各门类艺术

学生通过看看、说说、学学、唱唱、跳跳、敲敲等方式感受体验苗族的歌舞音乐及民族艺术文化。

结束语

师:我提议用苗族同胞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师生一起很有激情地“哟嗬!”

(学生离席间,屏幕出示)

字幕:民族艺术是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可以折射出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真实感情的流露。仅一个苗族就让我们浮光略影的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蕴藏着很深的民族艺术文化。俗话说:“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如果我们丢失了自己的文化标志,留下的只会是无尽的遗憾和茫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关注艺术,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民族艺术。

教学反思:

《走进苗家》像自己精心设计了很久的艺术品,作品完成了,再认真的审视,才发现其中有许多的点金之笔值得回味,也有许多的不完美需要改进。

首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虽然考虑到了内容的时代性,多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口,可在与教材的结合上明显显得不够紧密,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突出不明显,很多东西都属于课堂拓展内容,这一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注意;

另外,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让人印象深刻。我认为这与恰倒好处的积极引导密不可分。譬如:在领略苗族歌曲的魅力时,我不只是停留在学生听赏,还给学生亲自示范演唱;在学习苗舞时,不仅自己示范,还邀请一部分学生上来学跳;在学习苗鼓时,要求全班同学一起敲打等,自始至终,我一直努力保证全体同学的共同学习,当然,顾此矢彼,在对有某些具有艺术特长学生课堂内,为他们提供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仍然太少,今后还需要加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我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这应该是每堂课都去追求的。

其次,对于一堂成熟的艺术课来说,《走进苗家》在人文性、综合性和愉悦性上都有很好的表现,可在学生的创造性上颇有不足,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大胆的延伸艺术课堂,努力的去创造艺术生活。

《走进丽江》教学反思 篇5

全文的重点就在“美丽”与“神奇”二词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这两环节作为重点和突破点。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出丽江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神奇;让学生带着这两个词,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出美丽、神奇的地方(句子、段落)。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感知丽江的神奇美丽,我在网上下载打印出许多关于课文内容的图片,让学生用图片对照着文字进行理解,也便于理解。

学生是在不断地学习中取得进步,老师也是如此,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才会将课越上越好的,经后不仅自身要努力专研,还应当多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争取进步。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文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介绍丽江。

重点让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发阅读动机

几幅画面,激起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浓厚兴趣。为整课教学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二.强化初读感知

强化初读,就是一开始就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去跟文本从容对话。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化初读,就能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画出最能体现古城及自然景观神奇而美丽的句子。圈圈画画是留下读书时思考的痕迹。”然后让学生各自去阅读这一段。学生一边轻声诵读,一边圈圈画画,读得非常认真

三.读中感悟品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是多么重要。即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美景的情感,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语言文字训练

训练学生如何把一处景物说详细,模仿课文的写法,运用打比方,列数据的写作方法。这也是一处片段描写。主要是针对四年级学生写作方法的一个指导。

五、第三课时

感受夜晚古城的美,体会景物不同时间的美,进行片段描写。

六、不足之处

碎话较多,指导学生读书不够到位,读书的时间还不够,说话训练这方面指导还不够。

让创新走进小学音乐教学课堂 篇6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绵阳市游仙区育红博爱小学 何文凤

【摘 要】时光荏苒,如今,音乐教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及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然而,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造就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说仍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创新是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音乐课有着其鲜明的学科特征,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所以要把创新意识贯穿于音乐课的教学之中。本文就自己十多年音乐教学的实践,谈谈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创新。

【关键词】小学 音乐 教学 创新

音乐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作用于人的情感,渗入心灵,陶冶情操,引发共鸣、联想和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人,使人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从而达到

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师要善于用音乐之美与自身的一片爱心来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小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较易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联系生活实际,将游戏、音乐、歌谣、游戏图片、音乐相结合,开发音乐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式的学习。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的情境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式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挖掘孩子们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潜力。而多媒体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二、注重营造意境,让学生在创新中探究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说,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处在发展音乐技巧、掌握音乐知识和树立对音乐的态度的关键时期,他们极

刷刷刷,刷刷刷刷‛,用人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并配合表现出来,表达意境。我还与学生一道,通过音乐游戏,进行三度音程听辨训练,让学生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妙;通过师生互动,学唱合唱部分的歌谱,感受两声部的和谐美;通过边唱边拍手踏脚的声势练习,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感受边唱边动所产生的律动感,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方法手段

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突破,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超越自我,勇于创新,把现代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融为一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正如奥托说过:‚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只不过它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苦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教师的创造力不能只是单纯的靠自己去挖掘,而是要和学生一起来挖掘。同样,只有让学生自动地学习,自主地学习,才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百色彝族葫芦笙音乐文化初探 篇7

关键词:彝族,葫芦笙,音乐文化

葫芦笙系广西彝族民间气鸣乐器, 彝语称“央”。因由五管组成, 故也有“五笙”之称。现流行于百色那坡县的达腊、念毕、者祥等白彝居住区。葫芦笙主要用于各种民俗节日和红白事活动, 葫芦笙舞也是彝族人很重要的一项民间舞蹈形式。通过对百色彝族葫芦笙的文化背景与乐器形制、文化载体与精神寄托、演出形式与音乐特征、传承与发展现状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初步探究彝族葫芦笙文音乐文化。

一、文化背景与乐器形制

(一) 神话中的葫芦图腾

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 虽然在广西彝族只有几千人, 但他们仍以一种口头传承的方式广泛传颂着他们的历史神话传说。彝族人的神话涉及到的内容也非常之广泛, 如人类的起源、开天辟地等。他们有时是茶余饭后由老者传与年轻人的故事, 但多数情况下是师公在各种仪式场合念唱。在这些神话传说中, 不乏一些葫芦作为彝族图腾物的传说出现, 如在《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段在洪水中葫芦保护彝族人民的传说:

……天神准备放水淹死地上所有的人。一位神婆不忍心让地上人绝灭, 偷偷下凡, 来到人间, 正好遇上一对诚实、善良、勤劳的兄妹在山上做活。她向兄妹俩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 把随身携带的葫芦种子交给二位, 叫他们把葫芦种在那山顶上, 并作了一番吩咐……大水一来, 兄妹俩带着粮草, 藏进山顶上那只大葫芦里, 随水漂浮了九九八十一天, 独独两个人能活下来。……

——《威志和米义》

另外在彝族古歌《梅葛》中也有一段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哥哥河头洗身子, 妹妹河尾捧水吃, 一月吃一次, 吃了九个月, 妹妹怀孕了。怀孕九个月, 生下一个怪葫芦。……天神用金锥开葫芦, 天神用银锥开葫芦。……戳开第三道, 出来是彝族, 彝家住山里, 开地种庄稼。……

——《人类起源》

除以上两个故事外, 在彝族的神话传说中还有许多关于葫芦的内容, 虽然在这些神话里充满了魔幻主义色彩和不符合伦理的问题, 但是却不难看出葫芦孕育生命的母体特征。在建国前的滇、桂地区, 仍有一些彝族人家把葫芦作为神灵来供奉。改革开放以后, 并无供奉葫芦的现象, 但以葫芦、竹子做成的乐器葫芦笙所吹出的音乐, 却成为现代人与祖先交流的一种方式。这也足以表现出葫芦在彝族人心中的神圣地位。

(二) 葫芦笙的乐器形制

葫芦笙由笙斗和五支笙管构成:笙斗由长约18cm、高约14cm的天然长颈葫芦做成, 其颈的顶端割成圆洞作为吹嘴;笙管均用外径为1.7cm, 内径为1.4cm的芦竹制作, 其中最长的一根为母管, 约88cm, 其余四根为子管, 分别长52cm、51cm、47cm、43cm。笙管插入笙斗之后露出五个圆孔为吹奏者左右手的按孔, 其母管的按音孔据离斗面约1cm, 为演奏者右手掌控, 子管的按音孔离斗面约28cm, 为演奏者左手按孔。五根笙管用竹篾箍固定, 其距离和数量可根据个人审美而定。在母管的顶端套一短颈葫芦, 葫芦四侧与顶端各开一直径为2cm的圆洞是为共鸣体。其簧片用金竹削成, 四条子管安装于笙斗一端, 母管安装的位置不同其发出的音高和音色也会有所差别。 (如图)

由于制作葫芦笙需要的葫芦和芦竹有比较严格的形制要求, 其葫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所以需要特定的生长环境和人为控制而长成, 使用的芦竹也不能有太多的竹节。在广西的达腊、者祥等地虽有人懂得葫芦笙的制作原理, 但苦于没有合适的葫芦和芦竹, 所以他们现在所使用的葫芦笙都是从云南富宁县购买得来。虽如此, 他们对葫芦笙的热爱也从未消减, 每年都会定制几把葫芦笙以备用。

二、文化载体与精神寄托

建国前广西《镇边县志》就写道:“……绅耆诸官署称贺然后比闾互相拜贺, 是日傈民群至官署吹芦笙唱俚歌跳跃戏舞名曰祝丰年……”这说明, 在很早以前吹葫芦笙便流传于彝族民间。葫芦在彝族人心中是一种图腾崇拜, 在人们长久的生活中逐渐将葫芦转化为一种乐器, 来抒发内心的一些情感。即便在今天, 葫芦笙音乐仍在彝族民间生生不息。

(一) 节日习俗中的葫芦笙音乐

广西的彝族虽然与当代的汉族、壮族、瑶族等生活在一起, 但他们始终沿袭着自己的民族节日习俗。彝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 除了农历的十一月, 其他每个月份都有他们自己的节日。除了每年的农历五月份月到九月份的封鼓期, 其他时间的节日和平时的红白喜事活动都少不了葫芦笙的参与, 而葫芦笙音乐多以葫芦笙舞的形式出现。

在不同的场合, 葫芦笙饰演着不同的角色, 如白事活动中葫芦笙音乐成为生者与死者思想情感交流的媒介;在节日礼俗中的葫芦笙音乐则起着一种怀念祖先、祭拜祖先的作用;等等。在彝族村寨中, 每年二月初十“补年节”、四月初十“跳弓节”及十月初十的“庆丰节”是他们最隆重的三个节日。节日时村里的“央巴”1会穿上各自的节日盛装吹葫芦笙, 带领大家跳葫芦笙舞, 这不仅代表着一种娱乐, 更寄托着人们的一种信仰。各种节日的葫芦笙舞中都以两位央巴为首, 其后为两位祭祀和村里的老人, 这也充分体现着彝族人们对祖先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二) 日常生活中的葫芦笙音乐

在广西达腊、念毕、者祥村寨的彝族人有这样一种说法:“葫芦笙叫我们世代兴旺。”据王光荣教授讲, 这主要是源于葫芦笙音乐的各调门的声音与当地彝语“孙儿快快长”的声音相近而得此说法。葫芦笙音乐不只在节日节庆时才会响起, 在彝族人日常生活中也是葫芦笙爱好者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

下乡采风时, 我居住在达腊村的腊摩2家里, 他家中有两个刚过周岁的小孙子。平日里小孩的母亲要经常外出劳作而无法照顾他们, 如此两个孩子便经常哭闹。此时腊摩就会吹起葫芦笙, 两个孩子顿时停止哭声, 专心的听爷爷吹奏葫芦笙, 有时还会跟随爷爷跳起来。每每看到这幅景象, 我内心便对葫芦笙肃然起敬, 难道这就是他们常说的“葫芦笙让我们世代兴旺”的含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片面之解,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在精神世界还是现实生活, 葫芦笙都给彝族人们来了很多无可替代的内聚力量。

葫芦笙, 葫芦与竹子制成的一种气鸣乐器。然而在彝族人民心中, 它不只是能发出声响的乐器, 更承载着彝族人的信仰与寄托。葫芦笙是人界与神界的交流工具、是对祖先的一种敬祭、是彝族人音乐文化的载体。希望葫芦笙音乐能载着广西彝族的文化与信仰, 长久不息。

三、演奏形式与音乐特征

(一) 演奏形式

葫芦笙是以乐舞音乐的形式出现, 乐舞音乐即有乐器伴奏的舞蹈。在达腊、念毕屯, 两央巴齐奏葫芦笙在前排领舞, 后排两祭司与老人们拿花扇跟随央巴围绕金竹丛跳舞。在者祥屯的跳弓节上, 铜鼓与葫芦笙音乐同时进行, 全村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围绕金竹丛跳舞。这似乎验证了《铜鼓歌》中“铜鼓是珍宝, 先辈们铸造。长管葫芦笙, 与鼓配成套”的说法。葫芦笙音乐不同的曲目有不同的舞步, 有迎宾步、邀请步等, 其舞步铿锵有力、稳重踏实、动态多变。

(二) 音乐特征

葫芦笙发音较为柔和, 多用于旋律底部;发音稍沉闷, 常担任和音伴奏。因以口头传承为主要方式, 并无固定的乐谱记载, 所以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多有变化, 但最基本的舞蹈节奏节拍相对较稳定。葫芦笙的旋律以la、do、re、mi四个音级为主, 旋律线较为平稳, 多以大二度、小三度进行为主, 偶有四度跳进穿插。其和音多为大三度、纯四度等协和音程, 偶尔会出现大二度等不协和音程而产生紧张尖锐的音响。葫芦笙音乐织体形态以单旋律与和声进行穿插为主要特点, 呼吸均匀, 张弛有度, 能较好的配合舞步同时进行。乐曲结构以单乐段和两乐句的循环反复为主, 中间无明显的长音或停顿, 衔接较为紧凑, 其循环反复的次要以演奏者和舞者的体力而定。 (见谱例)

四、传承与发展现状

葫芦笙作为一种民间乐器, 其音乐文化越来越受重视, 然而他的传承与发展却不太乐观。首先, 会吹葫芦笙的人逐渐减少, 精通葫芦笙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因常年在外务工, 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葫芦笙, 因此, 葫芦笙的传承在年龄上便出现了断层。其次, 能制作葫芦笙的人也越来越少, 制作葫芦笙的人多为精通、爱好葫芦笙的老人, 因为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 年轻人亦不愿再学习这门技艺。如此, 数年之后, 想购买葫芦笙也将成为一件难事。葫芦笙的传承与发展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结语

广西葫芦笙由彝族图腾葫芦和芦竹制成, 它承载了彝族人心中的那份信仰。在《铜鼓歌》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不吹葫芦笙, 灵祖不到场, ……吹起葫芦笙, 效仿老祖人。”当人们吹起葫芦笙, 跟随音乐跳起稳健的舞步, 心中油然而生的是祖先征战时的英勇和如今生活的幸福, 彝族人民因此也一直很团结的生活着。葫芦笙音乐对广西那坡的彝族来讲, 不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 更是全民族团结向上的纽带, 是祖先留下来的民族之魂。

注释

11 .央巴.村寨里吹葫芦笙引路之人, 由村里两名精通葫芦笙、品行较好的男子担任.

走进名著的教学反思 篇8

内容摘要:“走进名著”教学力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抓住经典课文的故事情节。在情境中走进课文、在朗读中了解内容、在表演中感知人物、在品读中体悟语言。优化教学结构力求创新,开发学生智能,使教学相长。

“走进名著”的阅读训练点,如节选了《三国演义》、《史记》、《水浒传》等。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走进名著,感知名著,提高学生欣赏和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和具有初步欣赏美的能力。针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单元的重点难点,反观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旨在突出几下几点: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名著,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在本单元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手机,录音机以及电脑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让学生欣赏各名著电视剧的主题曲,或播放名著中的经典片段,如观看《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场面,使学生置身于名著的情境中,耳听优美的曲调,眼观精彩的瞬间,身临其境中赏心悦目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情不自禁的陶醉其中。为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创造了一个浓郁的契机,这比教师直接的千言万语的精彩表白更有向心力。学生自然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具有初步欣赏古典文化的意识,在情境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让学生在优化的活动情境中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名著故事情节生动富有情趣,为此,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安排了操作与欣赏两个层面的活动。第一个层面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感知故事内容,自主地表述和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合作与表演中体会内容,品味情节,感受人物,这比教师若口婆心的讲述要强千万倍。学生分角色自制道具,自演自编做学习的主人,如学习《将相和》学生分别表演“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精彩片段。并且在表演完后进行小组评议,集体评议。整个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思维活跃。第二层面是在表演与讲述活动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品析名著中的课文的精美语言,赏析富有文采的精典片段,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中学生赏析诸葛亮的多层面“笑”。那笑中有诸葛亮自己的自信坦然;有对鲁肃老实,厚道的善笑;有对周瑜奸诈,狡猾的讥笑;有对曹操多疑,谨慎讽笑。学生在品读中闪烁着多元思维的火花,令我赞叹不已。此外我让学生通过制作读书卡片,好词佳句名片,人物小传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品味,在活动中创造,在合作中交流,从而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欣赏语言,欣赏古典作品内涵的能力。

三、让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倡导入名著、诵经典。

课文的学习只起一个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这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读、赏析作品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由课文相机导流,让学生自主地利用课余空间去阅读中国古典名著,走进中外名著、了解名著内容;品读名著精要、诵读名著语言,传承古典文化。从小培养学生阅读古典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总之,让学生在情境中走进名著,在活动中感知名著。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内化,在活动中延伸。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走进丽江的教学反思 篇9

一、充分朗读,读中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安排了四个层次的朗读。

第一层次,初读课文,找出最能代表作者感受的一句话。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自然对全文有了初步的感受,形成了初步的语感。

第二层次,再读课文,找出关键词。通过串连短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层次,精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现重点句子,悟其意、感其情、品其味、得其法。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选择重点词句的能力,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出提示。通过对重点词句反复读,达到心有所悟,心有所感。

第四层次,感情诵读。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地朗读,进一步感悟全文,体验情感,培养语感。

教学时,我注意将朗读、思考、交流贯穿始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体验作者喜爱丽江的思想感情。虽然设计是正确的,学生找到了句子,也谈了体会,但在具体教学中因为我自己没有激情,所以没有把握好,没有能带动学生的朗读激情,整堂课的学习气氛不是很深厚。在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方面也有所欠缺。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想象、去体会,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进去,没能从实质上让学生感受到丽江的美丽与神奇。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难点。

全文的重点就在“美丽”与“神奇”两个词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将这两环节作为重点和突破点。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总结出丽江留给他们的印象—美丽、神奇;让学生带着这两个词,先找出文中能够表现出美丽、神奇的词语,从而总结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找到能够体会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子。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感知丽江的神奇美丽,,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借助网络视频和图片资料为孩子打开一片视觉天地。让学生图文对照,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最后再配乐朗读,观看丽江风光片。让学生更直观感受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三、授之以渔,积累学习方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两个明确的观点:今天教育的内容百分之八十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课堂中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

本堂课我设计了三个学法提示。

1、在自读自悟环节中,我出示第一个学法提示:默读课文,找出最能代表作者感受的一句话。

2、品读古城的环节中,出示第二个学法提示:大声朗读课文第2、3、4 自然段,找出能体会出古城神奇而美丽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品读玉龙雪山美景里,出示第三个学法提示: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5、6自然段,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向组员汇报。

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授之以渔,让学生根椐学法提示来学习,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并且慢慢形成自学能力。

四、写作方法的渗透。

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要教会学生自己要读书、看书,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一是要教会学生把自己所想的东西用嘴用笔表达出来。学以致用,使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步发展。所以,在这堂课中,我在在两个地方渗透了写作方法。

1、写景选材。在自读自悟环节,让学生一边了解课文结构,一边渗透写景文章的选材方法,应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来写。

2、妙使用过渡句。从古城到雪山两个景点句子的品读中,让学生找到串连两个不同的景点的句子。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让多媒体教学走进音乐课堂 篇10

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 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形式去学习音乐, 可以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也可以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同时, 也转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以参与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谈到小学音乐教学, 作为教师, 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无论是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 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 让他们直接体验音乐课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学习时, 有如看动画片, 兴致十分高, 演示结束后, 学生能很快并且准确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从而体现了“动中学”“乐中学”这一低幼年级唱游课的特点, 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所以说, 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音乐课供了很好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知识重新归纳、总结

我们可以把网络提供的素材进行重新归纳, 扩展学生的视野, 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以游戏的形式让每个小朋友的生活都丰富多彩, 以游戏的形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参与进来。让他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 真切的体验声音、感受音响、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从中感受不同声音造成的不同心理体验, 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音乐,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音乐的性质。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 要认识乐曲的创作手法“螺丝结顶”这一民间锣鼓点中的结构形式有一定的困难。但是, 我认为学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如何在教学中变深奥为易懂, 是突出重点、突出难点的教学关键。我们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演示儿歌《闹新春》的字句, 递减、演示乐曲主题音乐片段的乐句“缩句”, 把文字上的递减与音乐上的“缩句”有机结合, 再让学生观看计算机演示的“螺丝结顶”运行图, 深入浅出, 化抽象为形象, 变深奥为易懂, 有效解决了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研究计算机与儿童发展的帕博特教授指出:儿童使用计算机网络, 能够获得一种自发式探索的自由感。实际上, 自发式探索是青少年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操作能使青少年清楚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并了解自己可以控制事物。从寻求信息、交流信息、制作或发布信息到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反馈性特征, 无一不是鼓励青少年“以我为主”“自发式探索”。而正是这种具有创造精神的“自发式探索”, 在信息技术时代被看做是青少年学习的最好方式, 更能促进学生主体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 应注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网上学习, 培养学生网上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有近一步探索的愿望。我们可以在网上为学生构建一个“音乐知识库”网络,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学生在老师布置“思考练习题”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音乐知识库”网络上选择和获取更多信息。同时, 在网上完成思考练习题时, 可以人机对话, 通过操作, 检测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 获取大量的信息, 获得一种自发式探索的自由感和满足感, 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网上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所以说,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进行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音乐, 每一步都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做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多组织一些音乐教学活动, 面向每一个学生, 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利用多媒体上音乐课,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 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媒体技术的技术采用, 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通过生动的动画与多变的表现, 将抽象的乐理知识形象化、兴趣化, 从而体现了“动中学”“乐中学”这一低幼年级唱游课的特点, 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同时也为学生从小就爱上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力湖.中小学艺术教师继续教育从书.南出版社.

《走进大自然》教学反思 篇11

《走进大自然》是一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物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可以表现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用大自然所赋予的美丽与神奇,进行创作。在活动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形象思维,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并促进个性的发展。

教学开始我利用大量的图片展示美丽多彩的大自然,让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表现形式大胆表现对大自然的感受,重点放在让孩子们从形、线条、颜色上去加深印象,比如:我会听孩子们去想“像什么”,学生心里有了具象思维,他们在表现的时候就很自信。于是趁机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叶子,学生交头接耳的交流着,放松了心情,提高了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此课学生完成了比较满意的作品。

音乐《走进彝族》教学反思 篇12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是跨时代的领军人物,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杰出代表。他的创作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唯一的一步加入了人声的交响曲,也是贝多芬晚期音乐创作的一部巅峰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同学们看到交响乐队与人声合唱的完美结合。因为这部作品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旋律,我去引导学生会唱的要跟着一起哼唱主旋律。把大家带到角色之中,仿佛是自己就置身在舞台的交响乐队之中。跟着慷慨激昂的乐曲去体会贝多芬那种虽然自己盲聋,但对生活的态度依旧积极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和启发学生听、唱、思考,如何去以审美的眼光,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合唱交响曲。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作用于人的情感,能让学生品尝到一桌丰盛的听觉盛宴。中间加入了电影《贝多芬传》中的几个耳聋的片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贝多芬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品质。再配合第四乐章片段,庞大的合唱阵容、配置精良的管弦乐队、精湛的指挥技艺,让这首乐曲得到升华。由于本首作品是合唱作品,我还加入了歌唱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圆润的声音演唱这首合唱作品。目的是在审美的高度上能够让大家情感得到升华!

音乐《走进彝族》教学反思 篇13

歌曲《静夜思》是小学二年级的教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歌曲的意境, 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 充分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 感受美, 表现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那如何营造、渲染、深化《静夜思》那美丽的、情意深长的意境, 引导孩子们把握歌曲演唱风格, 有“韵味”地演唱, 体会歌曲表现的情感呢?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把本节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课本教材, 理解音乐意境

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 有针对音乐作品配上了许多精美、生动、形象的插图, 用它来引导学生从视觉入手, 理解音乐意境, 给学生广阔的想象余地, 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是既简单又有效的。在导入新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音乐课本上的插图:一轮明月、亭子、芳草、柳条……再轻声播放歌曲的音乐旋律,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委婉动听韵律美, 展开想的翅膀, 体会歌曲表现的意境, 然后问学生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主要唱的是什么? (月亮) 看看这几幅图你会想到哪些词语?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 景色也特别地迷人, 古代文人都喜欢借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你们还知道哪些是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词和儿童歌曲呢?你能哼唱一下吗?在学生踊跃的回答声中, 歌曲的意境教学就这样的拉开了帷幕……

二、运用电教多媒体, 展示音乐意境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 就能够为儿童的多种感官所接受, 我们就能使自己进入儿童思维的世界。”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 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景, 学生置身其中, 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歌曲《静夜思》是由古诗词改编的, 歌曲的韵味委婉、柔美, 根据歌曲的主题风格, 我充分运用电教多媒体, 展示音乐意境,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新课导入这环节中, 在对学生进行了启发性谈话之后, 引出“月亮”这个在本首歌曲中有代表性的字眼后, 课件就展示有关“月亮”的几幅美图和相关的画面:一个安静的夜晚, 明月当空, 星星满天, 几根柳棱轻轻地拂动, 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 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 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 一股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情感, 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课件把歌曲中的那份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 我又提出了问题“:这个画面的意境像哪一首诗?”在这样的意境渲染中, 孩子们开始把自己真正地浸入情境中, 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静夜思”。就这样, 学生在这直观的形象, 美妙的图画, 艳丽的色彩, 动听的音乐“声、色并茂”中再次走进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的意境之中, 此时已达到了“课伊始, 情已生”的目的,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三、运用文字语言, 描述音乐意境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 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 引导学生运用简明、精确、形象, 生动的文学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表达对音乐的艺术感受, 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针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现象, 我就因势利导, 让同学们想象身边的和远方的亲人来找思念的感觉, 并让学生说说父母不在身边, 想念亲人的那种感受, 最后再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就要把这种思念之情寄托在歌声之中。经过我的循循善诱, 同学们的歌声中都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的同学, 甚至还唱红了眼圈, 此时的情景, 已是润物细无声, 这样的音乐课堂岂不是更精彩?

四、运用学科整合, 表现音乐意境

1.音乐与语文的整合

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一定的意境, 而音乐与语文的有机整合,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歌词、课文的理解, 也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静夜思》这一节课主要就是通过歌曲意境的烘托, 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伴随着轻缓、深情的主题音乐中我把《静夜思》有感情地范读了一遍, 然后提了一个问题:“老师刚才是用什么样的速度, 什么样的感情朗读《静夜思》呢?”回答“:稍慢、深情地。”紧接着, 我再让同学们学着李白时而举头, 时而低头沉思的样子, 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最后, 我再引导同学们模仿古人吟诗的神情动作, 双手反插, 仰望苍穹, 略作摇头晃脑, 满怀深情地吟诵古诗《静夜思》, 充分感受诗歌与音乐结合的美, 在这过程中, 忧伤轻柔的主题音乐始终不断地播放着。这种典型的氛围不断地深化着学生的体验, 在这个意境氛围中, 学生们在思考、在吟唱、在感受……在一遍一遍的主题音乐反复播放中, 歌曲的旋律已深深地烙入了学生的心底。通过这样巧妙地把语文融合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中, 把学生带到歌曲意境中, 此时文学和音乐早已水乳交融、彼此难分, 这样不仅使课堂显得自然而又艺术, 而且为孩子们吟唱歌曲要表达思念之情作好了良好的铺垫。

2.音乐与美术的整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艺术教育的主线条, 美术是流动的音乐, 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两者紧密相连。在音乐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 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将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 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因此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让同学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静夜思》, 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自由地选择题材, 搭配色彩, 组织结构, 为歌曲配画。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尽情发挥想像, 小组通力合作, 有的是再现诗中的景物, 有的则是把李白从窗前请到桥头、草地上、山坡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法, 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个画面上, 使其一下子成为这个教学环节的亮点。此时的课堂, 无声胜有声, 意境, 已让音乐的情感深深走进了每个同学的心灵之中。

《走进我军战争史》教学反思 篇14

东振小学考秀杰

回顾我参加本次“专题教育”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所教授的小学六年级专题教育《走进我军战争史》的教学,基本按照教学设计完成了本课教学。现进行反思如下:

一、按照教学设计,本节课设计思想为:

1、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掌握知识。

2、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目的在于能更多地向学生传授军事知识,让学生们了解我军的战争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信心与热情,在教学中此目的已达到。

二、导入环节

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方式很多,但新颖独特的导入却很难。在备《走进我军战争史》这一课时,我考虑了很久,怎样才能让这节课的导入特别,不仅一下就能吸引学生,而且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呢?想了很久,我决定从用战争视频与祖国强大视频对比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方面

学生自读教材要有目的。从学习角度来说,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学生自读后回答问题正确,教材也就读透了,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课件符合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的音乐、视频等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教学各环节层次清晰,内容明确。

不足与需改进的地方:

1、课前我让学生自由搜集关于长征和抗日战争的资料,但从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还不够,搜集、整合资料不是很得心应手,展示成果时表现的不是很自如,整合信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需通过以后的教学来逐步培养。

2、在学生展示时,有很多地方我应该适时地作出点评与评价,对学生的表现作一总结,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来评价,所以,在教学评价上,我认为自己的评价主体和形式都过于单一。

3、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但兴奋不足,使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因此地,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自身做起,在教学中投入足够的激情,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高一上册生物走进细胞教学反思 篇15

一、领会新课标课堂理念

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堂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2.面向全体学生;3.倡导探究性学习;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的课堂理念不仅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的系列环节的方向标。只有教师细细地揣摩,认真领会新的课堂理念,才能将其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环节。

今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新课标,我积极参与新课标学习,信心百倍地给学生上《走进细胞》的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二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SARS病毒、HIV病毒结构,观察病毒的生活与繁殖,再让学生观察单细胞草履虫的运动,人的生殖发育的简图及人的缩手反射,与学生一起探讨病毒单细胞、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否离开细胞。

接着我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我以课本上龟为例和学生一起来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让学生先了解生命系统的九个层次,然后我把龟换成人、松树、草履虫、细菌让学生来讨论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时间很紧,第二个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我反思我的教学环节,发现我在落实第二个目标时先讲解然后逐一讨论,如果我能启发学生阅读龟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人、松树、草履虫、细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再由我和学生一起来归纳生命系统各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可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又渗透了新的课堂理念。新的课堂理念需要我们用心领会,才能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

二、做好初高中生物衔接教育

学生在初中学过生物,进入高中,绝大多数学生把初中所学的生物知识遗忘了。做好初高中生物学知识衔接很有必要。我们学校针对学生这种情况,编写了校本课程,而且安排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周为启蒙教育周。一周时间要把学生初中所学的生物回忆起来很难,况且生物一周才安排两课时,这两课时我重点把与高中生物必修1相关的四个单元做了讲解。如生物与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与人的生命活动。其他单元安排学生课外自学。

第二周我上新课,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学生很自然就从初中过渡到高中,并没有感到很深奥。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我安排学生到实验室操作显微镜,通过衔接高中教育的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学生已了解了显微镜的使用。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操作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的结构,看到学生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我也有了成就感。这样激起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生物的信心。

三、重视学习,适应新课标

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即教学的三维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围绕一些知识点展开一些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动手完成生物学实验,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者课堂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问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等。如果教师不加强学习,根本适应不了新课标教学,只能就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生物学兴趣,开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尽快适应新课标,对于生物教师来说是新的挑战,加强学习刻不容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学习:①反思每堂课。上完每堂课认真反思,找出成功与失败之处并分析其原因。在失败与纠正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②积极参与备课活动。与同仁一起探讨教学活动,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争取从每一次活动中有所收获和提高。③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吸取专家的教学经验,学习的观摩课,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课标教学。

音乐《走进彝族》教学反思 篇16

一、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欣赏音乐是个体心理反映的过程, 从喜欢听到用心、用情听, 再到评价、鉴赏, 最终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开始时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 让学生直接受到音乐的感染, 以打破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 首先让学生能听得懂音乐。在听懂的基础上能听出不同的乐器、曲式结构以及作品的风格等, 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 我们可以先把作品的标题及每段的大致内容作简要的分析之后再欣赏, 在欣赏之后要求学生写一些简单的感想。有一位同学在体会中写到:很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因为它给人以清雅与流畅之感, 唯有用阳春白雪四字方能包含其中之意。提炼音乐作品的主题, 最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 班上的男生合唱了《渔阳鼙鼓动地来》, 其中的歌词给人起伏叠荡之感, 蕴含着的激愤之情激荡在内心, 从中体验出强烈的民族意志。作品的主题在音乐中表现了力度的变化和调性的变化, 从而更加突出了士兵们对当政者重色倾国的不满, 从愤慨的情绪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把音乐与文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能激荡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 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许一首动人的音乐不会长时间地保留在记忆中,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 但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又会投入其中, 并随着阅历的增长提高欣赏层次。

二、利用音乐的要素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 音乐教育除了要注重道德教育和社会目的外, 还必须把美作为我们的目的来探究, 即把人的教育变成美的教育和善的教育。音乐教育确实是这样, 音乐艺术本身就应是美的化身。例如,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和持续。音乐表演中的节奏变化, 对人的情绪影响很大, 节奏缓慢的音乐使人心情或平和, 或沉重压抑, 而节奏鲜明的音乐一般会使人的情绪高涨, 甚至是激动。音乐节奏的快慢也会使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变化, 从而使情感体验各不相同。一般节奏快的会使心跳加快、动感增强。例如:在非洲的音乐中, 一般是节奏快速, 而且复杂多变。这种多层次性节奏代表了非洲部落成员的共同感情和意志;节奏慢的心平气合而显得稳重, 在作品中一般多用于叙事与抒情。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尽量让学生多做一些有节奏的训练, 并从中体会这些节奏。总之,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要尽可能多地运用音乐的自身因素, 并且不断地挖掘和提升,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让这些情感体验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利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来完善学生的情感体验

高中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 年龄一般在17、18岁, 其生理发育正逐步趋于成熟, 心理发展方面已逐步走向独立, 是个体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候。在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 其情绪和情感已经日益丰富, 其具体表现是充满青春的活力、富有热情并且非常重感情等。而这些特点在音乐欣赏课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所以音乐欣赏课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体验的平台。例如:我们在欣赏《仲夏夜之梦序曲》一曲时, 首先分主题、分段落地欣赏, 最后再完整地欣赏全曲, 大家非常投入, 教室一片静寂, 似乎能感觉到音乐在师生的心中跳跃,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 他们所学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自身的表现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学生的听觉、感觉、知觉全部被打通, 完全投入到对作品的欣赏中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其魅力是无穷的, 它会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每一个人, 有时甚至是带有强迫性的。只要有听觉的地方, 音乐就会与之情感连通。一曲音乐结束了, 她的韵味不一定结束, 此即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四、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无论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 只要有情感的存在, 那些机械的表达和可怕的单调就消逝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可以在古典音乐中, 也可以在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中。但我们的学生接触的大多数是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课堂上尽量给学生一点时间, 哪怕是几分钟, 让他们听一些最喜爱的流行音乐, 这样不仅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学习心理, 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上课前老师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帕瓦罗蒂与流行歌手合唱的《我的太阳》、《饮酒歌》等。学校或班级举办的的音乐欣赏会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他们在自娱自乐中相互影响, 使同学们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高。学生在台上尽情地表演, 台下相伴着同学们强烈的反应, 情感投入得越多, 表演的兴趣就越浓厚。他们不同的性格与爱好以及存在的差异, 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与之相适应, 尽情的展示使他们相互碰撞着心灵的火花。

上一篇:四年级作文我眼中的城市下一篇:国庆征文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