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与债务违约风险研究 ——以ST保千为例

摘要:自债券发行主体扩大至所有公司制法人以来,民营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扩大的同时,债务违约事件也频频发生。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债务违约的发生不但进一步影响其融资能力,而且可能直接导致其破产失败。因此,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持续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民营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往往较高,且大多数民营企业采取的都是“家长式”管理模式。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管理模式使民营企业的风险逐渐增加,民营企业内部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内部控制机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被普遍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理论上来说,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往往越强,合法合规情况也越好,财务报告等相关信息也更为可靠,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所缓解。通过影响债务契约双方,内部控制机制应该可以防范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然而,现实中,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到底如何?低质量的内部控制是否是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剧烈上升的原因?内部控制是如何影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保千里债务违约事件的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发现民营企业的控制环境与其内部控制有效性存在直接联系。控制环境薄弱不但影响民营企业控制活动的有效运行,还影响民营企业风险防范、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层面内部控制的运行效果,进而导致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整体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此外,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影响着其债务违约风险的高低。一方面,较高的获利能力和较好的资产质量是企业到期偿债的根本保障。内部控制的缺失或无效会导致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下降,致使企业发展战略失误,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低下,资产质量状况不佳,使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另一方面,通过新增融资偿还旧债也是企业偿还债务的一种方式,因此,保持融资的连续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然而,内部控制缺失或无效会导致企业合规问题严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而公司的信息披露会向债权人传递这些信号。对债权人来说,这加剧了债务契约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债权人为及时止损会要求企业提前还贷,使民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受到影响,导致企业短期流动性不足;而民营企业有限的融资手段又限制了其举借新债的能力。企业融资的连续性也因此受到影响。在企业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都得不到合理保证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逐渐增加,最终就会发生实质性违约。通过具体分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理,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内部控制与债务违约风险相关的理论,对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控制、防范债务违约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债务违约;风险防范

学科专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 预期贡献

2.文献综述

2.1 债务违约风险文献综述

2.1.1 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因素

2.1.2 债务违约风险的度量

2.1.3 债务违约的经济后果

2.2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2.2.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2.2.2 内部控制与高管权力

2.2.3 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

2.2.4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2.3 内部控制与债务契约文献综述

2.4 小结

3.理论分析

3.1 财务困境理论

3.2 委托代理理论

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4 小结

4.制度背景回顾

4.1 内部控制定义及目标

4.2 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4.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状况

4.4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4.5 小结

5.案例分析

5.1 公司简介

5.2 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5.2.1 内部环境

5.2.2 风险评估

5.2.3 控制活动

5.2.4 信息与沟通

5.2.5 内部监督

5.3 内控缺陷的后果分析

5.3.1 发展战略失误

5.3.2 经营能力受损

5.3.3 合规问题严重

5.3.4 小结

5.4 债券发行与债务违约过程

5.5 债务违约风险——Z值模型

5.6 内部控制对债务违约的影响机理

6.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关于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6.2.1 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6.2.2 加强控制环境的建设

6.2.3 健全职责分工与制衡机制

6.2.4 健全监督机制

6.2.5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建筑施工成本控制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报告文学写作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