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2022-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统一地看待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摘要] 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能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促进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过于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又会抑制发明创造的实施和推广,阻碍竞争。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如何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经济发展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陈昌柏,2003: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应运而生。知识产权包括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以及版权,对知识产权的占有构成了国家、企业的競争优势。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为生生不息的创造之火添加了利益的柴薪,一方面也由于依法赋予人们独占权对创新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的必要条件,但知识产权又限制了创新的扩散,如何辩证统一地看待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协调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经济利益的杠杆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1.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从法律上确定了人们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知识产权)而产生的利益,是一种无形财产权。这在法律上保证了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或者个人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这就大大激发了科技创新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据统计,一种新型生物药品的研发费用,可能需要1亿至6亿美元,研制大约10年时间才能成功。一个企业花费如此巨额的费用,动用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从事新产品开发,如果产品投入市场之后,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任何人都可以“搭便车”“克隆”这种产品,赚取超额利润,那么研制企业根本不可能收回高额的发明创造成本,甚至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这将极大挫伤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最后人们可能都不愿意投入成本去创新,而是等待他人投资科研活动获得成果后而进行仿制。这最终会阻碍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反之,如果该产品能获得专利制度的保护,取得独占实施权、许可他人实施权以及制止他人的侵权行为等权力,那么该产品一旦上市,就能获得发明创造的垄断效益。

创新的努力主要由其产生的回报来驱动。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作用就在于它可以激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转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日本曾实行严格的专利制度,对引进技术哪怕进行细微的改进都给予专利保护。这曾为日本企业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最终向自主研发过渡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也由此诞生了著名的索尼、松下、丰田等拥有大量知识产权、赢得丰厚利润的跨国公司。像日本这样资源贫乏的“弹丸之国”却能成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2.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了人们无偿使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自由。如需使用必须征得还在受保护期内的发明人的许可,而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对许多企业来讲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例如众所周知的“中国DVD出口专利风波”,由于DVD的核心技术是由日立、松下、飞利浦、索尼等十家公司所拥有,由这些企业组成的专利联盟向中国企业伸出了索要专利使用费之手,要求中国DVD企业每台支付1美元~10美元不等的专利费,近年来我国上百家的DVD企业已被迫交付了30亿元人民币的专利使用费,而在国外专利失效之前,中国DVD企业还需支付约230亿元的专利使用费。巨额专利使用费的打击使大量企业面临倒闭或已经倒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训之深刻,令人深思。

所以一个国家要走在世界前沿,一个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必须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否则就永远在替国外的公司打工,成为世界的加工厂,赚取一点点可怜的加工费。而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除了加强自身的研发实力,加快基本发明的研究步伐,赶在别人前面取得知识产权,早日赢得市场,还可以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尽快取得改进发明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占领市场,获得丰厚利润。因此科技创新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下,其步伐需要明显加快,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

1.过度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导致技术垄断

知识产权是一把“双刃剑”,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又会妨碍技术创新。一项创新成果取得了知识产权,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这种法律上的滥用就为权利人获得经济上的垄断提供了便利,权利所有人可以利用其创新成果独占市场,排斥其竞争对手。现实社会中各种垄断行为多为公众谴责。许多国家专门制订反垄断法,限制获得高额利润的垄断行为就是一例。我们知道垄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变相保护了落后,因为垄断阻碍竞争,没有了竞争,人们就不想再有新的东西发明出来,这一点就不符合市场竞争的原则。虽然依照专利法所授予的专利权与许多垄断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通过技术、成本等竞争优势获得的市场垄断没有错,但由于专利权所有人可以通过独占实施专利,可以利用供给的惟一性而自由定价,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超额垄断利润、维持垄断地位,专利权人可能会凭借其法定支配力使得其他人无法自由进入现有市场与之展开竞争,还可能会采取措施阻碍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这样将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会对科技创新产生消极影响。所以说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形成了一种不正当垄断,这种垄断恰好是跟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我国的DVD灾难就是发达国家利用技术领先优势,将知识产权(主要表现为专利和商标)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从而筑起较高的专利费壁垒,这种垄断行为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阻碍其民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2.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阻碍专利技术的后续发明

人类的精神财富是继承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老祖宗没有发明文字,那么我们目前还是结绳记事,不可能有今天的科技。人类的财富不断积累,现在的创造都是建立在原来创造的基础之上的。虽然知识产权中的专利制度通过专有权的授予换取了技术的公开,人们通过阅读专利文献可以了解各种最新的科学技术,从中获得创造的灵感,避免重复研究,但专利权作为一种垄断权,在本质上却具有反竞争的特性。专利权人为了占有支配性的市场份额,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开发限制模仿的战略。例如,美国的当代发明大王莱迈罗逊发明的“计算机控制自动装配生产系统”专利为基本专利,为了限制他人模仿,莱迈罗逊在这一专利周围同时取得了许多相关的防御专利,从而构筑了一张完美无缺的专利网。现在世界各国生产汽车、家电、计算机等需要使用这种自动生产系统的领域,不但难逃此专利网,而且必须支付巨额使用费。所以在专利权过于“密集”的领域内,他人由于惧怕受到专利侵权的指控而遭受经济损失,使得在同一技术领域中进行开发研究就会有所顾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妨碍了新技术的产生,成为阻碍竞争的手段。

三、辩证统一看待两者关系,合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事物总有其内在的联系。对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应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来分析。科技创新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一种辩证的统一。

由于过度的保护会对创新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为了保护创新的积极性和维持创新的动力,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注意在鼓励创新和强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既要给予创新一定的保护,又要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临时的垄断所引发的不利。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而不是包袱。

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在确定知识产权的合理边界时,需要同时考虑到知识产权客体、权利效力和保护期限的界定。使得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能获得理想的平衡。

首先,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应有一个合理的尺度。不能对所有的发明创造不加限制地给予专利,实际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这样做。我国专利法规定“对于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2006:25)对于“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授予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2006:176),如果不适当地扩大了这一范围,将会导致信息的传播和使用受阻,抑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合理确定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还是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一个措施,发展中国家的在计算机、信息、生化、数字技术、遗传工程、核技术等领域尚不发达,如果对这些领域的技术给予过度保护,将会使发达国家技术涌入,形成垄断,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显然是不利的。

其次,在知识产权的权利效力方面,合理界定知识产权人享有的权利也是至关重要的。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权赋予专利权人独占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禁止他人为了生产经营目的不经许可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处分其专利的权利以及在产品或包装上注明专利标记的权利,这种一定程度的法定垄断权利的界定为专利权人提供了获得经济效益和收回投资成本的可能,有利于创新的激励。但如果亳无节制地赋予专利权以绝对的权利,那将会导致有人凭借其垄断地位滥用其权利,又会遏制创新。所以对专利权人能够行使的权利应该有所限制,比如权利用尽原则、先用权原则、强制许可原则、合理使用原则等,这些限制可以弥补知识产权制度中的某些缺陷,有利于公众正常接近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对创新技术的有效使用。

再次,是对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合理界定。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与动产、不动产等有形财产不同,它的所有权不会自然消灭。知识产权的排他权限制了他人使用的自由。如果允许知识产权无限期地存在,就会使技术信息无限制地受制于专利权人的控制,这将会形成技术的无限垄断,从而阻碍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特别是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至关重要。专利保护期过短,专利权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收回投资,将会挫伤专利权人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产生不了足够的激励。而如果专利权期限过长,又会限制公众自由接近创新技术,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所以对专利权保护期限的界定应对知识产权所具有的创新激励和垄断效果予以平衡。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保障,然而过度保护和保护不足都会阻碍科技创新,辩证统一的看待科技創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适度保护知识产权、限制知识产权滥用,将激发出汹涌澎湃的科技创新浪潮,推动文明社会步入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昌柏:知识产权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巩曜平:应对知识产权保护壁垒[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12):35-37

[3]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新专利法详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4]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平衡论——专利制度的运行机制,http://www.lvshi100.com/html/2007/04-29/8681.html

[6]张海林: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特征[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6):80

作者:刘 政

第2篇:论知识在生产力结构中地位的演变及其辩证关系

摘要: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知识在生产力结构中的作用与地位大相径庭。生产力中包含知识,知识具有生产力功能,二者辩证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经历由弱到强再到主导的漫长过程之后,知识逐渐成为生产力的主导性因素和决定性要素,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智能化演进规律。因此,对知识与生产力辩证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知识;生产力;结构地位;辩证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仅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差异巨大,而且知识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迥然不同。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知识的生成史和发展史,同时也是生产力的进化史。生产力中包含知识,知识具有生产力功能,二者辩证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经历漫长的由低级到高级、由弱到强再到主导的过程之后,知识逐渐成为生产力的主导性因素和决定性要素,人类智力(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智能化演进规律。

一、知识在生产力结构中地位的演变

知识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进步而相应变化。任何划时代的革命性的进步,对于生产力来说,都与知识的创新息息相关,由此彰显了知识在创造和变革历史方面的巨大威力。然而,知识成为生产力的主导性因素和决定性要素却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再到主导的漫长过程。

1.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在生产力结构中,知识的地位几乎忽略不计

远古农耕时期的知识进展迟缓、作用力极其有限,在生产力结构中居于较次要的地位,个人的经验、技能等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而且这些经验知识大多数情况下与物质生产实践直接融为一体。由于交往方式闭塞,生产力经常只能在相对孤立的局面下进行,而且极易失传。因为“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独进行……发达的生产力,即使在通商相当广泛的情况下,也难免遭到彻底的毁灭”。因而,在农业社会中,知识几乎长期滞留在经验层面,且大都表现为低水平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这在劳动形式方面表现为体力劳动发挥决定性作用而脑力劳动所占比重相当有限:在劳动工具方面表现为主要依靠铁器、畜力等手工工具;在劳动对象方面表现为人类劳动主要作用于土地。在这种自然经济形式背景下,有限的劳动效率使得物质产品贫乏且生活水平低下,仅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靠天吃饭是生产生活的常态,劳动力和土地在生产力系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在工业经济条件下,知识在生产力结构中的地位上升,但次于资本

进入近代以后,在砸碎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枷锁的基础上,人们从古代的科学成就和哲学思维中汲取养分,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在利益驱动的影响下,工业社会时期的人们对探寻自然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知识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资料,使得社会面貌、结构等旧貌换新颜。当然,知识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的依赖。一方面,通过结合、渗透、物化的方式,知识广泛参与社会生产,知识的生产力功能被发掘、发挥。有助于促进和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只有当劳动资料不仅在形式上被规定为固定资本,……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的时候,只有到这个时候,资本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或者说,资本才造成了与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知识在资本的扶持、支撑下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要被资本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自然科学本身(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的发展,也像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工业社会,尽管知识的地位较之农业社会有所提高,也大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知识发挥作用的深度、广度、程度与频度都要受到资本的约束和控制。总体上说,工业社会生产力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以文化型产业工人为主体,生产以机电体系为劳动手段,主要劳动对象是金属、煤碳等非再生资源,在生产力结构中资本占据着主导地位,科学(知识)在生产中仅是一种外生力量,因而在生产力之中位居次要、服从地位,要服从资本的支配。

3.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地位显著提高而跃升为生产力系统中的主导性因素和决定性要素

自20世纪中叶开始,人类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变,无论劳动本身或是劳动力素质等,都明显地呈现出日益知识化的趋势。大量的经济事实表明,科学知识对经济的贡献占绝对优势,传统产业越来越蕴含现代科技因素,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知识型产业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知识已由经济增长的“外生力量”转变为内在的核心因素,使社会财富以原子裂变般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说工业社会以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主要依靠资本和自然资源,那么,前所未有的根本改变已经形成,组成产品的价值构成也不再是传统的体力劳动或自然资源,而是智力、信息资源等。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在生产力构成中超越了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的地位,成为了主导性要素和直接的生产力。正如德鲁克所说,作为改造自然的支配力量,智力知识的威力和作用不仅已经展现出来,而且已成为决定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文明的关键因素,智力资源将在未来社会里取代传统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而跃升为最重要的资源形式。

在生产力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济领域,知识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在悠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伴随生产力系统的自我扩张和生产力主导因素的更替,知识在社会生产中不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在生产要素的排序中也愈来愈靠前、层次越来越高,逐渐取代资本等而跃升为主导地位。日积月累的知识不仅演变为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而且是最具创造性、最有价值的核心资源以及支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知识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所经历的这种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弱到强再到主导的历史演进路径,充分表明了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智能化演进规律。

二、知识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及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不妨继续追问,决定生产力自身的又是什么力量或因素呢?其实,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在高科技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愈来愈明显的把这一客观事实充分呈现出来,即:知识不仅是人类的最高权威,而且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力量,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最终推动作用,同时,知识也是人类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最后的天然分界线。

1.生产力包涵知识

知识,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之一。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史,就是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运用于实践作用于生产力的历史。通过详尽地考察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蒸汽机、纺织机等近代科学技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858年手稿)》、《资本论》等论述中指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无法满足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他们更渴望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自觉应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融入直接的生产过程,成为一种独立的要素。由此,马克思提出“随着大王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劳动尽管在质的方面不可或缺,但在量的方面将逐渐变得微不足道,相反,知识尤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意识到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意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重视。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使邓小平的科学论断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在当代,超越了纯粹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已经日益物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并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人是整个自然界中唯一具有目的性的存在。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与中介,生产力包含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两个方面。一般来说,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必然使得实践中的自然因素、自然关系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本质上讲,自然的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对象世界的人化。在实践活动中,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从自然界获取自身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增进和加强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其结果是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人类依次过渡到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在发掘利用自然的漫长进程中,依靠世代积累的经验和日益改进的技术,人类的认知能力日趋提高并逐渐掌握了一系列自然规律,并将一切自然物种的尺度(规律)内化为自己内在的尺度,不仅塑造了自身,而且丰富和完善了人的本质,使自身享受到更大的自由,其结果是使人类逐渐或正在进入知识经济社会,这就是人的自然化的过程。可见,生产力既包含认识自然的力量,也包括改造自然的能力,且这两种力量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当然也是互相促进的。如果把知识和智力排除在生产力范畴之外,仅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力量,显然有失偏颇。

人类的劳动决不是单纯使用体力的活动,而是既包括人的体力又包含人的脑力的活动。因为劳动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因而,劳动力就是人进行劳动的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在马克思看来,因为一般的“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创造价值的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而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由此,马克思意识到,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智力因素与体力因素共同发挥巨大作用,一般的社会知识将在更大程度上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如前文所述,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具体劳动中的体力和智力的比重以及发挥的作用会有所区别,但随着科学知识的进步和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知识、智力因素在劳动力中越来越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结构性要素来看,物质型的“硬”要素和智力型的“软”要素共同组成生产力结构。一般来说,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仅智力型的知识劳动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形态,而且,物质型的“硬”质要素也越来越呈现出“软”化的特征,即,物质型要素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化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强。

2.知识的生产力功能

知识的生产力功能,也即知识的实用功能,自近代以来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与威力。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把科学(知识)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认为科学(知识)在历史上是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并认识到知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依靠自身的智慧,人类对知识的生产力功能不断挖掘,从而不断地塑造自身的能力、改变自己所面对的世界,将现实的世界予以人化。也就是说,知识尤其自然科学知识是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人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的。近代以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至理名言被发挥到了极致,“在最近三百年中,随着基于普遍的、系统的概念框架的高度发达的科学不断地涌现出发现与发明,科学之社会影响的速度和力量一直以几何级数倍增”,最终导致资产阶级统治不到一百年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总和更多更大。正如弗兰克,梯利所言,“中世纪以后……坚定地相信人类理性的能力,……几乎一切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都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感兴趣,怀着热诚的乐观主义展开未来的时代在机械工艺、技术、医药以及政治和社会改革上令人吃惊的成就”。

一般来说,知识与其他生产力要素相结合,通过渗透、融合或物化的方式来实现在物质生产力中的功能和作用。如知识向劳动者的渗透和融合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来实现的;知识向劳动资料的渗透、融合与物化突出表现在劳动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方面,蒸汽机、纺织机、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无一不是各个时代人类最尖端的知识结晶;知识向劳动对象的渗透主要表现在深化和扩大劳动范围、创造新材料、拓展新用途以及促进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改善劳动组织、提高管理水平等。

自近代以来,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知识尤其科学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频率正在日益加快,科学与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也相互渗透、融合。这不仅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推进了一大步,而且使人类的生存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转变,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乃至人际关系皆受到极大影响。

三、理论启示与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仅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差异巨大,而且知识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也截然不同。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知识的生成史和发展史,同时也是生产力的进化史。生产力中包含知识,知识具有生产力功能,二者是融为一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生产力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科学,其生产力理论也必须随时代的前进而补充、丰富、发展和完善,在当代,我们必须立足于知识经济社会现实,动态地系统地考察和研究当代生产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尤其在生产力要素方面,对知识与生产力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极大地拓展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视阈,把传统的劳动者、劳动工具以及劳动对象三要素进行与时俱进的丰富、补充和发展。如前文所述,伴随生产力系统的自我扩张和历史上生产力主导因素的更替,知识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生产要素中的排序也愈来愈前、层次越来越高,从而逐渐取代资本等跃升为主导要素,成为最具创造性、最有价值的核心资源以及支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以知识在生产力系统结构中地位的演进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意味着抓住了当代生产力变革的最本质的特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而且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认识,

2.该研究有利于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首先,对于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增进人类生产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任何社会形态都不能超脱。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在发展生产力问题上达成共识并取得了卓越成就。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前提。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在新的生产力革命的前提背景下,尽快地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只有不断地研究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环境、新特征,揭示生产力领域尤其生产力要素所发生的新的结构变化。才能寻找到一条既遵循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力发展道路。

其次,有助于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在人类日渐迈入知识社会的当代,以原子裂变般速度激增的知识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内涵,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外延,彻底改变了生产力的内部结构,还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毋庸置疑,知识产权制度就是这个时代发展的核心和主题。从根本上说,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从各种角度都已经印证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载体。可以说,知识的商品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因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

最后,它是我们深入认识知识经济现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知识经济已是一种客观存在,知识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占据着主导地位,是一种以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有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形式。只有适应知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知识化社会建设,加强获取知识、吸收知识、交流知识的能力,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力度和培育新的产业,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之路,才能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后起国家追赶与发达国家经济、科技优势“两面夹击”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知识发展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知识化社会建设,探寻新常态下推进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知识型生产方式的变革,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研究、揭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新特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的知识生产力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胡静)

作者:刘启春 陈建华

第3篇: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的辩证解析及其一体化模型论证

摘 要 从综述国内外知识服务战略研究进展入手,论文讨论了图书馆服务战略与知识战略的内涵,分别从知识型服务战略和服务型知识战略两个视角对知识服务战略进行辩证解析,从基础层、中间层、拓展层三个维度研究这两个战略互动,并整合统一,构建一体化模型,在理论论证和实践体系上支持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的深度转型。

关键词 图书馆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战略 战略分析 一体化模型 模型论证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3.009

Dialectical Analysis on Library’s Knowledge Service Strategy and Its Integrated Model

Xu Hongyu, Wang Zhengxing

起源于本世纪初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理念,是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以及重组的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能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知识服务战略不但深刻影响着当代图书馆的办馆理念,也引导着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宏观规划。

知识服务走到今天,战略上的调整如何深入?遇到的知识化瓶颈[1]如何克服?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需要对知识服务战略分别从知识型服务战略和服务型知识战略两个视角辩证解析,从基础层、中间层、拓展层三个维度研究两个战略的互动,并整合统一,构建一体化模型,在理论论证和服务实践体系上支持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的深度转型。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外普遍通过研究组织或以项目组形式,尝试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的战略转变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拿大知识服务项目专家组提出了知识服务系统模型和基于知识服务流程的阶段理论框架[2],在DBMS上建立了基于框架的知识服务体系结构[3]。丹麦研究机构(Danish Research Agency)资助的eOService项目,系统研究了知识服务的理论发展过程[4]。UNDP(United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也通过规划,明确了知识服务的内涵、工作任务和范围[5]。美国国会图书馆制订的2008—2013年战略规划[6],英国图书馆制订的2020 年愿景[7],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2013-2015年战略计划——重构未来图书馆[8]的很多内容都与知识服务相关,分别从资源、用户、组织劳动力等层面,研究了图书馆对于用户的具有创造性和智力性的产出,a布署了为社会和经济关键领域的研究提供支持的战略举措。美国图书馆学期刊Library Journal 专门举办“Future of the Academic Library Symposium:E-Texts, Big Data and Access”学术研讨会[9],从战略转变层面讨论学术图书馆的电子文本、大数据及其存贮等问题。国外基于发现服务的下一代图书馆平台[10],也为这一战略转变提供了崭新的实践天地。

国内学者张晓林最先提出,走向知识服务是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增长点[11];王曰芬等从要素结构和关联结构方面研究了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的战略管理与影响因素[12];田青论述了基于知识服务构建图书馆核心业务的战略思考[13];卢章平等则从广义发现服务角度阐述了知识服务发展趋势[1]。“2012知识服务专家论坛”和“推动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从图书馆转型与重新定义角度重新认识知识服务的动因;从概念到战略角度全面讨论知识服务范畴;从模式到机制角度深入讨论知识服务核心;从案例到应用诸方面探索交流知识服务实践,深化图书馆知识服务战略转变的若干问题[14]。

2 图书馆服务战略与知识战略的内涵

2.1 服务战略

图书馆一贯以服务为宗旨,服务战略是图书馆的基本战略。服务战略包括服务管理、服务营销、服务发展、服务文化、服务质量、服务创新、服务品牌。①服务管理:包括文献管理、读者管理、环境管理、流通管理等,借用格朗鲁斯(Gronroos)和阿尔布里奇(Albrecht)的服务管理含义,图书馆服务管理的本质可以描述为“将读者感知服务质量作为图书馆管理的第一驱动力”[15]。②服务营销:最早由新加坡图书馆界提出,以商业的眼光在国家报告书中明确:图书馆在加强新加坡经济实力的进程中可以作为全球知识的“套利者”而发挥重要作用[16]。现在,商业营销的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图书馆在危机中生存的借鉴。③服务发展: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服务的发展,包括读者量的发展,文献利用率的发展等。④服务文化:图书馆文化是关于“知识”和“文化”的文化,是绝大多数员工认同且信守的服务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17],也是各种文化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具体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需要有文化创新伴随;日益开放的信息化环境与相对封闭的管理体制间矛盾,需要文化意境沟通;“Y一代”和“Google一代”[18]则需要文化传承引领。图书馆的变革正在向人文化方向发展。⑤服务质量:是服务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特性的总和及服务工作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是服务营销的核心[19]。图书馆服务的技术质量、职能质量、形象质量和真实瞬间构成,由感知质量与预期质量的差距所体现。⑥服务创新:指新的设想、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方式[20],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服务措施,能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能满足读者需求,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保障读者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健康,使读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⑦服务品牌:是指图书馆通过服务过程来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的一种特殊的品牌形式。我国文化部评选的“基层最美图书馆”就是一种服务品牌。

2.2 知识战略

知识战略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战略,包括知识管理、知识经营、知识资本、知识创新。①知识管理:知识社会中,组织的重要要素无疑包括智力资本和知识。斯第沃特指出:一个组织不对知识进行管理,就没有对经营给予重视[21]。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管理组织,经历了从知识输出到知识存储为逻辑起点的知识管理,再从知识获取到强调各要素关系为逻辑起点的知识管理,以及重组管理模式为逻辑起点的知识管理阶段[22],其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图书馆知识战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②知识经营:是从“资本经营的过程实际上蕴涵着知识要素的作用”[23]的角度提出的,实际上也是图书情报知识的资本化过程,通过知识的价值运动来推动图书馆的创新发展。知识服务的营销应立足于“让用户成功”的战略,着眼于能力营销,使其成为用户生活中的一部分[24]。③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般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25]。图书馆是显性知识的宝库,隐性知识方面则包括图书馆行业自身的知识资本以及图书馆利用知识枢纽地位获取和挖掘的其它学科领域属于灰色文献或零次情报的知识资本。④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钱学森强调,科技创新体系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并特别强调知识集成、知识管理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26]。这是图书馆从知识服务走向知识创新,从而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的理念依据。无论是在服务战略还是在知识战略中,管理是手段,营销是策略,发展是根本,文化是源泉,质量是生命,资本是实力,创新是活力,品牌是载体。

3 服务战略与知识战略的辨证解析

3.1 服务战略转变要诣——知识型服务战略

3.1.1 服务知识化原理

知识和服务的互动与整合,首先表现为服务知识化。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知识因子在知识环境的促进和影响下催生,并全方位地交叉生长于服务领域,服务过程中的知识含量日益增长,广泛的服务知识化现象已经在大服务层次形成。另一方面,图书馆服务知识含量的高低决定用户对服务的信心,对服务的满意和对服务的依赖。从用户角度而言,他们对信息服务机构的认同建立在服务的有效性上,即建立在其是否能解决问题或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用户知识结构的缺陷和其他干扰因素,导致其对自己的知识需要的分析经常是错误的,图书馆对用户所提出的知识需要的直接满足往往并不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不能让用户感受到知识服务的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服务具有知识含量。一是图书馆的知识含量,从纯粹的借借还还向咨询服务、情报服务、学科服务推进,将图书馆学科的文献整序、综合、集成、知识发现等知识应用于服务过程。二是服务产品的知识含量,图书馆服务要有产品,有科技特质技能,图书馆的机构知识库建设以及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科化服务,用户信息资源化研究与运用都是服务知识化取向的产物。

3.1.2 知识型服务战略

知识型服务战略主要应用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图书馆正是以提供服务为主流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理应顺应潮流,实现以知识型服务战略布局服务战略的转变。即:以服务战略为主,同时考虑并吸收知识战略的有效因素,且与内外部环境充分结合,在实施服务管理、服务营销和服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知识营销战略、知识资本战略[27]。服务战略包括:①以服务战略为本,加强服务管理,重视服务营销,促进服务发展,把服务做强做大。②跟踪图书馆服务演进轨迹,总结探索其发展规律。从咨询服务到学科服务,从阵地服务到移动服务,从嵌入式服务到伙伴式服务,促使服务的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既有图书馆服务的载体——文献情报信息的内容知识,还包括服务方式的技术知识、服务效用的专业化知识等等。③从图书馆服务原理出发,以全网域知识发现服务为切入点,逐步从基于文献资源的显性知识服务向基于广义发现服务的知识挖掘深化。④在网络时代大数据潮流背景下,从引领用户的需求角度,探索图书馆服务实现“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服务”的知识关联和知识集成,通过知识渗透和服务战略的知识性强化,实现服务战略向知识型服务战略转变。

3.2 知识战略创新要诣——服务型知识战略

3.2.1 知识服务化原理

知识和服务的互动与整合,其次表现为知识服务化。一方面,受服务环境的促进和影响,服务因子在图书情报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增强,并全方位地交叉生长于各知识领域,服务过程中的知识含量日益增长,广泛的知识服务化现象已经在大知识层次形成。另一方面,图书馆知识不是画饼充饥,而是应用型知识。把图书馆学、图书馆理论中的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是图书馆知识增值的主要途径。知识生产的动力、知识服务化的前提是知识管理(融合,规范),是在崭新的服务思想引导下,掌握更新的服务诀窍和服务方法。如在现有业务中,调整和发挥服务要素的作用,促进知识生产关系中产品要素和知识生产链上下游关系中服务要素之间的转化,不断开发读者服务项目,增加服务附加值,促使服务特色化。图书馆近些年开发的文化功能拓展服务、共享学习空间服务、PDA服务、RSS推送服务,以及OA开放获取服务都是知识服务化的有益尝试。

3.2.2 服务型知识战略

服务型知识战略主要应用于服务取向型知识行业。图书馆更是以提供知识为主流,促进知识共享的服务取向型知识行业,理应顺应潮流,创新服务型知识战略为重点的知识战略。即:以知识战略为主,适当考虑并吸收服务战略的有效因素,且与内外部环境充分结合,在实施知识管理、知识经营和知识创新战略的基础上,逐步实施服务营销战略、服务文化战略与服务质量战略[27]。知识战略包括:①图书馆知识编码化促进研究: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知识输入、分类、著录标准化等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流程,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实践探索,促进图书馆基础工作标准化。②知识价值链管理研究:知识的采集与加工→存储与积累→传播与共享→使用与创新,这4大环节8个方面体现了知识价值链的形成和增值过程,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采取各种方法与途径,全面实施战略管理,以推动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③开放获取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拓展服务覆盖和知识战略的服务性引领,促进知识战略向服务型知识战略创新转型,从服务于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角度阐述其战略意义。

4 知识战略与服务战略的创新:知识服务战略一体化模型

4.1 知识服务一体化

图书馆服务变化趋势包括服务知识化与知识服务化,两者并行不悖、交相辉映。知识与服务的合流是两者辩证互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们的整合互补,将最终促使知识服务一体化。图书馆知识服务一体化研究,是将服务战略与知识战略有机联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研究两种战略的互动及整合,研究图书馆一系列新的战略理念与转变措施。①定位战略转变:研究阐述图书馆从组织的知识服务到知识服务组织的战略转变理念,将图书馆放到知识管理概念模型中考察,使其与组织文化、技术设施、组织结构和制度共同构成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②组织战略转变:研究图书馆机构重组与业务流程重组的宏观架构。③环境和技术战略转变:分析研究国内外图书馆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与服务一体化平台,深度探讨其在知识服务战略中的技术和环境作用。④共享战略转变:讨论规模化双重知识服务联盟组织建设。⑤资源战略转变:研究全面集成联盟资源,重视网络学术资源集成,加强特色数据库资源集成等一系列新的战略理念与转变措施,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服务战略体系。

4.2 知识服务一体化战略

图书馆知识服务一体化战略是一个战略体系,内涵十分丰富。知识服务一体化战略体系模型(图1)显示,在知识服务战略体系中,服务战略知识化,知识战略服务化的理念形成了基本战略,中间战略和拓展战略三个层面。在知识型服务战略中,服务管理和服务营销是基础层,知识管理是中间层,知识经营和知识资本是拓展层。即以服务战略为基础,以知识管理驱动,向知识经营和知识资本运营方向努力。适用于以面上服务为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型知识战略中,知识管理和知识经营是基础层,服务文化和服务质量是中间层,服务创新和服务品牌是拓展层。即以知识战略的核心——知识管理和知识经营为基础,以服务文化和服务质量驱动,不断探索服务创新理论和方法,创立服务品牌。适用于知识密集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图书馆。在一体化战略中,服务管理,服务营销,知识管理,知识经营是基础层,服务创新和知识创新是中间层,服务品牌是拓展层。即以管理与营销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最终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品牌的形成,是各种类型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所在。

图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一体化战略体系模型

5 结语

从服务战略到知识战略的演变,到知识型服务战略、服务型知识战略的辩证互动,再到一体化战略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书馆战略部署进化过程和行动步骤,彰显了人类认识深化规律,符合图书馆战略目标取向。图书馆靠服务将信息传递给读者,靠知识加快信息输送速度、扩大输送规模,实现针对性传送和创建新的知识;图书馆用特定的知识服务读者,用独特的理念引领读者,用特有的技术方法发现读者需要的知识,用特定方法加工读者需要的专业知识。所有的知识都用于服务,所有的服务都凝聚知识,是图书馆知识服务一体化的战略宗旨。知识与服务之间的战略互动与整合统一,必将成为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助力图书馆事业不断前行。

作者:徐红玉 王正兴

第4篇: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指导:辩证唯物论2

三、意识观

◆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影响。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其表现有: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高度创造性、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性。

四、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第5篇: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2.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没有遵从客观规律的结果。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

第6篇: 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归纳

一、辨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动能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3)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二、唯物辩证法:

1、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

(1)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事物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到质变

2、本质和核心: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即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对立性。(两方面的辩证关系)

3、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点论。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辩证否定观:

(1) 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 特点:a.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b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又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 实质:扬弃

(4)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1) 含义: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2) 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是目的和归宿)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活动期阻碍作用。

3、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特点):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人类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第7篇:如何用辩证法的知识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说,辩证法的内容包括联系、发展、矛盾,当然有时候创新也会囊括其中。因此,通过我们的讨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来论证:

首先是联系的观点。

第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二,整体与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兼顾部分,用系统优化方法的观点看问题,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整个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部分的发展会带动整体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顾全大局,从而促进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

其次是发展的观点。

第一,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生事物! 第二,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可谓是困难重重,许多人主张要摒弃传统文化,彻底的驱除传统文化,但其还是在曲折中举步维艰,最终还是立足了根基!

再者是矛盾的观点。

事物是矛盾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优秀的成分,也含有糟粕的一面。我们不可能完全继承,也不应该全部抛弃,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而不应该是一刀切!

最后是创新的观点。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因此,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也一样,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能完全继承,而是要辩证否定,批判的,有选择的继承!

第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当今时代,许多人主张用现代文化来取代传统文化,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文化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的照搬照抄。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发展,才能放射出更绚丽的色彩!

近年来,不少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恶搞,有的人强烈地进行谴责。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不是那种很过分的恶搞,我还是赞同的。因为现在人们越来越漠视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恶搞,反而有重新吸引人们来关注,增加了他们的兴趣,这样比将传统文化原封不动的放在那儿好多了。毕竟这样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的知名度。但是,如果恶搞的形式超出一定范围的话,我们是会严厉批评和抵制的!

毛泽东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遗产。”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8篇:中医知识:中医儿科学中胎黄的辩证论治

一、概述

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因与胎禀有关,所以称为“胎黄”或“胎疸”。胎黄相当于西医学新生儿黄疸,包括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形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致病因素很多,主要为胎禀湿蕴,如湿热郁蒸、寒湿阻滞、久则气滞血瘀。其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发病机理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

二、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生理性黄疸能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病理性黄疸以利湿退黄为基本原则。

分型论治: 1.常证

(1)湿热熏蒸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小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小,舌质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理中汤。 (3)气滞血瘀证: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行气化瘀消积。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 2.变证

(1)胎黄动风证:

证候:黄疸迅速加重,嗜睡,神昏,抽搐,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平肝息风,利湿退黄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

(2)胎黄虚脱证:

证候:黄疸迅速加重,伴面色苍黄,浮肿,气促,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温,舌淡苔白。

治法:大补元气,温阳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例题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内容:

【例题】患儿,出生28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小,舌质淡,苔白腻。治疗首选方:

A.羚角钩藤汤 B.参附汤 C.血府逐瘀汤 D.茵陈理中汤 E.茵陈蒿汤

【答案】D。解析: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小,舌质淡,苔白腻为胎黄寒湿阻滞证的证候,治法为温中化湿退黄,代表方选用茵陈理中汤。

第9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励志小语

是什么支持我浪迹天涯?是求知欲,是自信,更是〈万物静观皆自清〉的对大地万生物的那份欣赏。

当我们面对一个害怕的人,一桩恐惧的事,一份使人不安的心境时,唯一克服这些感觉的态度是面对着它,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更不能干脆将自己关起来

一般性的快乐往往可以言传。真正深刻的快乐,没有可能使得他人意会。快乐和忧伤都是寂寞。快乐是不堪过问的鬼东西,如果不相信,请问自己三遍——我快乐吗?

 以上选自《三毛全集》

judge your success by what you had to give up in order to get it.

 用你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來衡量成就.

考研政治热身之(5)――《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在前面的四个帖子中,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基本知识点做了介绍,今天这个帖子是把他们做个简单的小结,是以框架的形式列出,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加明确的了解马哲的体系结构,框架建立好了,理解也就不难了。

还是那句话,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你看了能有一点收获,我感到很高兴!大家有什么问题或建议或意见、批评,欢迎提出(cking2003@sina.com),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共有四部分,分别是: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

我的前面的四个帖子说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他们的知识要点可简要勾勒如下:

先说唯物论吧,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

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1、对于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有四个问题:

(一) 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a、世界观的定义

b、哲学的定义

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b、 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

(1) 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 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

(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2、对于第二个问题: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a、 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b、 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

c、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d、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 一元论、二元论:

(1)、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二元论:特点、实质

b、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3、对于第三个问题又有四个方面

(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本质:a、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b、是人脑的机能

c、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a、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b、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与条件

前面列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主要框架,这里有很多的

一、

二、三和a,b、c呵呵象个药铺店。如果大家能对号入座,在里面添上具体的内容,我想唯物论我们已经过关了!

说完了唯物论,接着说辩证法,辩证法有三个主要问题,分别是: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3、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下面具体分析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有四个要点: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a、 普遍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

(2)特征:具体性、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b、 普遍联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a、 世界的永恒发展及其意义

b、 联系、运动和发展的关系:

(1) 区别、

(2) 联系

c、 永恒发展内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性:

(1) 运动〔运动、静止及其关系〕

(2) 物质存在方式〔时间、空间〕

 (三 )事物发展的规律

a、 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1)含义

 (2)特点:客观性、深刻性、必然性、普遍性、重复性

b、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

(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a、 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 运动、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c、 全面的观点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 承认事物的矛盾与否认事物矛盾的对立

再看 辩证法的第二个要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三个基本规律(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a、 矛盾:把握三点

(1) 同一性、斗争性

(2) 普遍性、特殊性

(3) 不平衡性

b、 事物发展的动力:把握两点

(1)、同一性、斗争性的作用

(2)、内因、外因及其辩证关系

c、 矛盾分析法

(二)量变质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a、 什么是量、质、度

b、 由量变到质变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

 (2)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辩证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方向与道路)

a、 两种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b、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的含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

第三个问题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即四个对子

(一) 现象与本质: a、 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b、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c、 现象与本质的相互转化

d、 现象与本质的实践意义

(二)原因与结果

a、。。。含义

b、。。。辩证关系

c、。。。相互转化

d、。。。实践意义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

a、。。。含义

b、。。。辩证关系

c、。。。相互转化

d、。。。实践意义

(四)可能性与现实性

 a、。。。含义

b、。。。辩证关系

c、。。。相互转化

d、。。。实践意义

上面说的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框架,(即唯物论、辩证法)现在有点 感觉了没?

下面再说认识论,如果你对辩证法、唯物论、认识论的关系不太清楚的话,赶快到本文的开头再看看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可分为五个部分:

1、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2、 认识的辩证运动

3、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真理

5、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下面同上面一样具体分析

关于第一个问题“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有四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a、 能动的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对立

b、 能动的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的实践观

a、 实践的含义

b、 实践的基本特点

c、 实践的基本新式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 认识的本质

b、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二个问题 认识的辩证运动,有五个要点:

(一)认识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过程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五点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其特点

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d、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经验论的错误

e、 原理的意义

(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a、 必要性与意义

b、 条件和途径

c、 原因

d、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四)认识的不断反复与发展

(五)认识运动的辩证原理是无产阶级党政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

a、 党的群众路线的建立

b、 人民群众是认识的主体

c、 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意义

下面是认识论 第三问题“ 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的要点:四点

(一)辩证思维的实质:

(二)辩证思维的意义

(三)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考察的客观性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d、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下面是认识论 第四个问题 “真理”的要点:六点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a、 对立

b、 统一

(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a、 含义

b、 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四)真理是具体的

(五)真理与价值

a、 含义 b、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c、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a、实践标准:客观性,确定性

b、逻辑证明

关于认识论的最后一个问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要点,有三点

(一)必然王国

(二)自由王国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

至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认识论就说到这里,明天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

上一篇:高中生消费调研报告下一篇:智能船舶制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