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线损模型研究及线损管理系统的开发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力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表现指标之一就是线损率, 而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干扰而影响电网线损的计算与统计: (1) 需要建立多专业的自动化系统数据接口, 各种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2) 各种设备的建立与管理均需通过人工方式进行, 维护量较高。 (3) 线损统计在现阶段尚未实现系统化和平台化, 无法获得应有效果。随着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系统自身的发展, 不同领域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自动化系统, 但它们之间的建设目标存在差异, 存在数据不统一、冗余、维护重复的现象, 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整合。

1 构建线损对象模型

想要实现对线损的计算与统计, 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静态数据模型, 明确计算与统计工作的对象, 受对象所关心属性不同的影响, 计算和统计所需信息可能由不同的自动化系统提供, 这就需要对不同设备的动态数据、静态信息进行整合。常规方式在进行设备关联时均为人工方式, 工作量大、效率低, 本次研究则以各系统导出的静态CIM模型为基础, 实现设备关联、线损对象创建工作的自动化进行。

1.1 统一编码标准与公共信息模型

CIM模型提供了对各类对象资源的标准化描述, 在对编码标准进行同意后, 就可以实现CIM模型描述文件中设备之间的识别、管理和编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区编码规则有所差异, 在应用时应根据本地区的相应规则统一进行。在本次研究中, 设备的层次结构则通过聚集关系进行描述, 以便保证各系统中设备名称的可读性和唯一性、可读性和识别的方便性。

1.2 线损对象的模型来源

电网系统中的各类线损对象都可以通过基于CIM构建的电力系统模型被描述为统一模型, 不过计算所需要的并不是CIM模型中的一部分对象, 还需对所选对象的属性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补充。为了在异构环境中实现不同设备的相互操作与互联本次研究遵循的是如上文所述的命名及编码规则, 提供基于XML文件数据库的有关功能。

1.3 对于线损对象的管理

线损统计的对象需要覆盖全部的分台区、分片、分压和分线。对于系统中的各个独立单元及区域组合, 在数据完整的情况下, 系统必须能够进行线损的计算与统计。与此同时, 系统也提供了基于模型的对象管理机制, 以便使操作者能够对电网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最终通过对其运行方式的模拟完成模拟计算的任务, 使其成为“增供降损”的有力保障。

2 线损数据的获取

系统所需的线损数据来源于不同的电力自动化系统, 分散的获取方式比较复杂因此必须要构建统一的数据搜集与储存平台。使系统能够从这一平台中完成信息的引入和使用。

2.1 实时数据平台

平台的建立方式有很多种, 本次研究主要以PI实时数据库为例, 对数据的整合情况进行分析。该数据库的构建原则是以数据原形的方式, 将各类生产数据储存, 从而满足对于数据的高速提取、储存和显示的需求。

从PI数据库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 与线损管理有关的各个系统均能够为相关设备构建观测点, 将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储存在数据库当中, 使线损系统能够通过与数据库关联的方式直接调用数据, 免去了重复保存和转换接口的麻烦。

2.2 数据管理平台

线损计算系统的运行同时还需要设备的各项参与与系统用户信息, 这些信息在生产管理系统中均有保存。为了避免重复设置和人工录入所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降低数据不一致和冗余问题的发生概率, 线损系统可基于SAP平台建立, 直接与相关数据关联, 避免接口和数据的重复保存。

2.3 营销综合平台

除了从管理数据与实时数据中获取线损计算所需的数据外, 还应注意从营销系统中获取用电数据。需要注意的是, 营销平台应独立设置, 不与上述平台发生关联, 因此需要建立独立的系统接口。

3 数据的分析与管理

在构建相关模型, 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之后, 主要工作就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管理。

3.1 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

线损数据有统计值和理论值之分, 误差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提高线损结果的依据作用, 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对线损进行比较和分析: (1) 对线损进行同期比较。 (2) 对相同线损对象的不同时间线损率、相同时间不同线损对象进行比较。 (3) 对线损指标与统计线损进行比较。 (4) 根据离线模型对“技术降损”的效果进行分析。

3.2 数据的管理与考核

在全部的电能损失中, 管理环节所产生的损耗占有一定的比例。作为实际执法性的应用系统, 线损系统必须要在使用功能正常的前提下,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可用性, 以便为管理与考核提供更多的保障。所以, 系统中应对不同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 并构建相应的管理与考核机制, 以便达到辅助降损的目的。

4 结语

当前, 我国的电力系统正想着平台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本次研究基于CIM模型标准, 构建了新型的线损数据管理系统, 很好的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不过, 该系统在维护方面的工作量仍然很大,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

摘要:本次研究结合以往实际工作中的经验, 设计并构建了线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以CIM模型为基础, 扩展了一系列线损对象模型, 为线损的分析与计算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电网,线损,管理模型

参考文献

[1] 潘星, 王政, 等.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分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J].浙江电力, 2011 (8) :1 5~19.

[2] 黄晓燕.线损综合管理系统的方案探讨[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1 (17) :187~1 8 7.

上一篇:催化剂制备装置搅拌密封改造下一篇:辽河油田太古界潜山储层的录井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