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变不离其中——夯实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培养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 :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1]这句话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学习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具体而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是指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听说能力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首要具备的能力。不过也许是课标把听、说(即口语交际)放在了读、写的后面,也许是考试只有书面作答的形式,而没有听说测试,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处理这四者关系时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偏向。

1 现状与问题

现阶段,语文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听”的训练。认为练听力是英语老师的事,况且中考和其他考试对听力又没有明确要求,又不考(据笔者了解,我省只有漳州、泉州等部分地区中考有听力测试),因此从学校到教师都不重视。有的学校甚至不给语文老师配备听力设备,多媒体教室是锁住的,录音机也省了,导致随同教参配来的经典课文的朗读磁带统统束之高阁,利用率极低。一些有识之士虽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因没有系统的训练方法,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说与听一样,因为没有口语表达测试,课堂45分钟教师忙于课文分析,也几乎没有时间给学生进行日常口语训练。唯一自发的训练就是课堂回答。除开公开课那种磨了又磨的课,我们很多老师其实心理清楚,在最自然的原生态课堂,很少能听见那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意思明确、表达流畅的发言。相反绝大多数都是吞吞吐吐、表意不清晰、声音微弱的发言。学校偶尔举办的演讲比赛,也只是好学生的专利。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的呼声日涨,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抓实课堂教学,强化朗读训练,多渠道进行听说训练。[2]

2 建议与策略

2.1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最基本的形式 ,必须加强听的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生前曾多次强调:“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听说读写来训练。”[3]“听”名列首位 ,可见它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要严格训练学生这种听的能力。

2.1.1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 “听 ”的态度和习惯

良好的倾听态度和习惯是: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不断以身示范。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无论他再怎么结结巴巴,老师都要耐心倾听,并用微笑加以鼓励;并要求全班同学都保持安静,认真倾听,进而不断地引导学生养成会听的好习惯。

2.1.2 以读促听

听课文朗读,学生模仿跟读;听美文或配乐朗诵,提高审美感悟力。

我在教学的时候, 对于一些经典的文章总是想方设法找听力材料,或是朗读磁带,或是背景音乐,或是资料介绍,尽量只要声音不要图像。总之是要让学生能静下心来,专注地听。要求他们听出句子的语气、语调、重音和表意重心,让有声的材料营造恰当的氛围, 借助听刺激学生大脑的反应, 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将学生自然而然带入文章的意境之中。以听促读,有时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听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学手段。

2.1.3 以学促听

其实学校教学中对学生听力最原始、最自发的训练就是听课。对学生来说,在老师指导下的有意识的听,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辨识、理解和接受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书面语言理解和鉴赏能力。倾听重要语段,培养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比如,可要求学生听出文段中生字新词的读音,记录文中优美的词语,归纳语段的大意,收集有关信息。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做到听话全神贯注,边听边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高效地抓住语言要点。

2.2 说是关键 ,为实现交流奠定基础

说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想方设法 ,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从最基本的做起,从一句话训练起,从一段话训练起,从课堂回答训练起。

第一,课堂发言训练法。笔者从教几十年,发现能在课堂上大方发言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 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学生个性腼腆,胆子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们怕说不好,说错;还有一些举手很积极可一站起来说就显得语无伦次, 心理想得和嘴上说得不一样,总觉得说得不到位,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发言的积极性。这些就是不会说的表现。因此对课堂提问我总是在举手的基础上采用轮流或抽号数的方式尽量让毎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有时也采用小组竞赛制,本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纠正,若有不同意见也可反驳其他组的看法,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课堂气氛就来了,学生的兴趣也就高涨起来, 有些意想不到的精彩也就来了。当我上《丑小鸭》一文,请大家思考“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时 ,坐在后排的一位平时成绩不大好的学生也许是出于起哄的目的大胆提出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蛋”。一听此言教室一下安静下来,同学们都直直地看着我。我心想这倒是个好机会,于是微微一笑,先肯定了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然后再问大家就这么简单吗?也许是看我没生气,也许是看到刚才同学的发言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这下学生来了兴趣,马上有学生提出反驳意见,认为“丑小鸭”若不经过自己的努力,追求,就算它是一只天鹅,最终也只能被当作一只丑小鸭而埋没一生。突然,又有同学提出异议:丑小鸭自身并没有追求美,并没有渴望变成白天鹅,并举书本第三段为证“他并不嫉妒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 只要别的鸭儿准许他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他就已经很满足了———可怜的东西。”可这次还没等我开口同学们又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思索片刻后,有学生反驳了,认为丑小鸭有努力,也举书本31页第一段中几句话为证:“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鸭场的那个女佣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的多!”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丑小鸭最终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追求美,也渴望变成像天鹅一样美丽的鸟儿,因此最终变成白天鹅,应该说是丑小鸭坚持不懈追求的结果。这样,围绕一个问题,毎个人都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既锻炼了思维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说”的能力。

第二,课前演讲训练法。课堂发言训练有较大的随机性,有时可遇不可求。为了保证训练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我采取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上台讲故事的方法训练。要求每天一位同学上讲台发言,必须脱稿,内容自定。一开始孩子们很紧张,可多上来几位同学后,孩子们也总结了经验:为了不被同学笑话,总是尽量站直身子,放松面部表情,并尽量做到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课前演讲收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第三,情境表演训练法。以演代说。如教学《石壕吏》请三位同学略加打扮,上台扮演吏和老妇,把课文的内容边说边演表现出来。结果不一会就有同学提意见:吏太温柔,一点不凶悍,不符合原诗主旨;老妇失却了三个儿子,怎么还笑得出来;老翁伤心的表情不是这样,应该这样……就这样大家边看边说,七嘴八舌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说话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坚持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关键是要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实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辅相成的,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只有能听会说,读写才有保证,在能听会说基础上的读写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摘要:通过对现行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现状的分析,本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并阐述在听说训练中应注意的要点,及做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能力,听说能力,终身发展

上一篇:浅析“阿米巴”经营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问题和措施——以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下一篇:化学发光法测C肽、胰岛素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