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英文影评

2022-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辛德勒的名单英文影评

论《辛德勒名单》中的历史书写与重构

托马斯·基尼利是澳大利亚国宝级的作家之一,在文坛久负盛名,曾三次获英国布克奖提名,最终凭借其力作《辛德勒方舟》折桂。导演斯皮尔伯格将该作改编为电影《辛德勒名单》,上映后瞬时轰动了整个影坛,一举斩获了七项奥斯卡大奖,也引发了全世界对于纳粹屠犹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该片以黑白影像的方式再现了德国纳粹对犹太民族的种族清洗,深刻揭露了纳粹的滔天罪行,让人们重新反思并审视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但比对小说与电影后会发现影片呈现的并非历史记忆本身,而是一种现实与历史的选择性书写与重构,正如将小说名中的“方舟”易名为片名中的“名单”,从“方舟”隐喻转换为“名单”意象,这些变化值得从电影改编和文学理论的角度探究其背后的深意及其现实意义。

一、 从“方舟”到“名单”:隐喻与真实

影论家斯坦利·梭罗门曾提出过移植式、注释式和近似式三种电影改编方式。《辛德勒名单》为注释式:即以小说原著为电影改编的基点,添加诸多电影元素,力求呈现原著的精髓。但由于叙事容量的限制,将一本近400页的小说浓缩为一部195分钟的电影,难免要对原作进行浓缩和删减。这部电影的改编无疑相当成功,既忠实于原著的主题与风格, 又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影片也得到了原著作者基尼利的充分赞赏,在犹太人和德国人中均反响良好。然而,正如《从小说到电影》一书中乔治·布鲁斯东所言,“一旦人们抛弃了语言手段而改用视觉手段,变化就在所难免”。[1]从小说《辛德勒方舟 》到电影《辛德勒名单》,片名中单纯的“名单”意象取代了书名中宗教性的“方舟”隐喻,其实也在暗示着出于受众的变化和对票房收入的考虑,与原著相较,影片的改编趋向简单化与娱乐化,影片中呈现的历史记忆并非历史本身,而是借助影像化手法,选择性地进行历史重构,艺术化地再现了这段犹太人的苦难史。

(一)“方舟”的隐喻义

小说原名为《辛德勒方舟》,其核心词“方舟”源自“诺亚方舟”,出自《创世纪》,极具宗教隐喻色彩。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但其子女继续在大地上繁衍生息。其后该隐诛弟,人类开始互相残杀。且大地被上帝诅咒,背负原罪的人类艰辛劳作方能果腹。出于堕落和贪婪的本性,人世间的怨恨、恶念与日俱增,互相戕害,暴力肆虐。这场景一如二战时期纳粹治下的犹太人集中营,黑白颠倒,善恶不分,暴力充斥,杀戮不断。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或以文字叙述的方式,或以黑白影像的手段重现了那段人性灰暗的血腥岁月。

上帝看到混乱的尘世,非常后悔自己造人,决意用大洪水毁灭这罪恶的世界。洪水前上帝选中了诺亚一家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让其尽快造好一只方舟,即“诺亚方舟”。因为他恪守本分,没有像他人那样随波逐流,自甘堕落。大洪水后世间罪恶的一切皆已毁灭,唯有方舟之上的诺亚一家得以幸存,人类获得新生并世代繁衍下来。

据此可见,“方舟”一词充满着救赎意味,隐喻着“希望与重生”。一如辛德勒的“方舟”,实为纳粹大屠杀时期辛德勒全力庇护下的犹太人工厂,如同“诺亚方舟”一樣;不仅使随时面临灭族之灾的犹太人得以幸存,也使得犹太族得以繁衍生息。进入辛德勒的工厂即登上了隐喻重生的方舟,逃离了死亡境地,驶向生之彼岸。辛德勒如同善良正直,没有贪念的“诺亚”,虽身为德国商人,曾大发战争财,与纳粹朝夕相伴,但并没有惟利是图,与纳粹沆瀣一气,残害犹太人,反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与纳粹巧妙周旋,散尽家财救犹太人于水火。

(二)“名单”的双重意蕴

改编的电影易名为《辛德勒名单》,真实的“名单”取代了传说中的“方舟”,虽失去了隐喻意义,但却暗含了救赎意象,与原著的主题是一致的,而且“名单”具有拯救和救赎的双重意蕴,不仅再一次彰显了原著的救赎主题,也使得辛德勒成为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核心人物。

辛德勒虽为德国人,但却竭尽所能去拯救犹太人,其行为有着非同一般的救赎意蕴。他从纳粹的魔爪下拯救犹太人的义举其实也是德国人的自我救赎。在纳粹的统治下,几百万犹太人惨遭屠杀,纳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如同圣经里的“原罪”一样,二战后整个德国背负着罪人的骂名。这也是德总理1970年在华沙犹太隔离区纪念碑前下跪致歉的原因之一。

真实存在的“辛德勒名单”宛如“诺亚方舟”,名单之上的人可以免遭杀戮,乘坐辛德勒安排的专列走向新生。值得关注的是,辛德勒的名单拯救了数百位犹太人,但原著中其实还有一份事关生死的名单。这份名单是被救的犹太人全体签名作证的名单。逃亡前犹太人斯特恩把这份名单交给了辛德勒。旧名单上的犹太人被辛德勒从纳粹的手中拯救出来 ,而新名单上的犹太人证言使得辛德勒后来免遭盟军追捕。新旧名单的交替的这一刻,辛德勒的身份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从一个曾经呼风唤雨的犹太人保护人变成了亟需犹太人帮助的逃亡者,这位曾经的犹太人拯救者,最终又被获救的犹太人,曾经的弱者所拯救。辛德勒拯救了犹太人,而最终又籍犹太人之力被赦免。这种回报性的彼此拯救正是一个完整的救赎过程,恶人被无情惩处,善良的人得以回报,如此寓意深刻的转化无疑彰显了名单的救赎意味和人性的本善之力,只要一心向善,无论是强者或弱者,都可以得到救赎。辛德勒的名单因此具有了拯救与救赎的双重意蕴,再一次凸现了作品的救赎主题。

二、《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历史的真实与反思

如影评人戈达尔、特吕弗等人所言,“电影受导演个人视野的主导,其系列作品的主题风格都会体现这种个性化的主导。电影的价值取决于如何处理,而非是什么题材。作者论也认为,好电影重在于导演本人风格化的处理,而控制‘如何处理’的就是作者——即导演”。[2]犹太裔的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该片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的灵魂洗礼,重新反思和审视了这段本族的苦难史,历经十年才拍完该片。《辛德勒名单》之所以成功,不可忽视的是影片中“辛德勒”这一形象带给观众的心灵震撼。

相较于其他导演,斯皮尔伯格对德国人辛德勒的情感更为复杂,他舍弃了自己擅长的电影特技,却改用纪录片手法完成拍摄,并力排众议用黑白胶片拍摄最大限度地还原这段历史。在置景方面,亲赴华沙取景,仿照奥斯维辛集中营设置外景以营造出真实的历史感,参演的演员仿佛步入历史的长河,重回那个恐怖的时代,逼真再现了二战时犹太人的凄惨境遇,影片除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外,也给予观众心灵上的震撼。

电影进行历史叙事的重点在于采取何种方式解构历史记忆,所以此类大屠杀题材电影在完成摄制后就烙上了历史重构的个人化印记,影片中的辛德勒在历史中确有其人,但其形象无疑是经过艺术重构的。电影中经典的一幕是辛德勒骑马驻足在山坡上,目睹了纳粹暴徒在犹太聚居区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幕幕血腥的场景使他受到了极大的心灵震撼,强烈的负罪感让他幡然悔悟,从此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去拯救犹太人。然而比对小说文本会发现这幕场景“ 纯属虚构”。他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渐进式的,很难界定他何时决定主动去拯救工厂里的犹太人,从一个战时惟利是图的投机商慢慢转变为拯救无辜犹太人的救世主。

“以叙事为特征的所有文学艺术,均以写人作为艺术创造的核心,文学即是人学。借助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并将现实升华到唯美的艺术境界,这是电影叙事的根本特征。”[3]影片中辛德勒一出场,几个特写镜头就聚焦于辛德勒的衣着打扮与生活品位。其目的一方面将辛德勒刻画为一个贪图享乐的战时投机商,另一方面也是为人物前后形象的巨大反差埋下伏笔。辛德勒的转变无疑是阶段性的,促使他拯救犹太人的原因既有个人物质层面的欲求,更有道德层面的因素。最初辛德勒结交纳粹权贵,雇佣廉价的犹太人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甚至辛德勒本人也毫不讳言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起初他是在利用廉价的犹太人劳动力来攫取个人利益,这一阶段他信奉金钱至上的经济价值观。可见影片伊始辛德勒并不是一个能够讨喜的角色。但正是这些情节为后续的人物塑造做了铺垫。唯利是图的投机心理及极强的社会人脉帮他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的道德和人性开始显露时,经济利益让位道德价值,拥有的这一切也让他具有了解救犹太人的能力与机会,进而完成自我的救赎。片末辛德勒倾家荡产也要整体搬迁工厂来拯救犹太人时,可见他不再信奉利益至上的商人价值观,而是完全倒向了道义与人性这一边。影片中一直着力呈现乱世中人性和物欲的抗争,甚至于在物欲和贪念的支配下,人性和道义一直在被质疑和拷问。所幸辛德勒的形象转变如同乱世中那一抹光,让观众从主人公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力量最终战胜了物欲的诱惑,影片主题也得以升华。

为拯救尽可能多的犹太人,他散尽家财从纳粹手中买来犹太人,并且凭借社会关系将犹太人送上了逃生的火车。当运送工人妻儿的火车错运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他倾其所有,竭尽所能把女性和孩童救回来与亲人们团聚,即使自己因此受到牵连而身陷困境。战争结束时曾经富有的辛德勒已然破产,却还向工人们忏悔自己没能拯救更多的犹太人。此时的辛德勒已从一个发战争财的投机商完全变为一个悲天悯人的救世主,这个情节也真正成就了辛德勒“救赎者”的身份。大屠杀背景下人们看到了物欲支配下人性的贪婪和道德的败坏,像拟定名单的犹太警察为一己之私,向同胞索贿后随意改变名单人选,且最终不忘把自己的名字加到名单里。但曾经是投机商的辛德勒却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用自己的义举回应了乱世中人们对于人性之恶与道德节操的质疑。从辛德勒的转变过程中,观众看到了乱世中难能可贵的人性升华与光辉,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辛德勒的形象变化成功展示了人性在物欲中迷失到再度复苏,最终大放异彩的过程。正如片中的犹太人所言:拯救了一人,就拯救了全世界。辛德勒形象的不凡之处在于,作为一个投机商当然知道利益至上的原则,且在纳粹大屠杀的背景下,正如原著作者基尼利所言,战争更容易激发人性之恶,纳粹统治下犹太人形同蝼蚁,然而辛德勒仍不为利益所动,即使因此三次入狱,仍然顶住了层层诱惑和种种压力,竭尽全力去解救尽可能多的犹太人,甚至为没能救出多一些犹太人而自责。这样的一个散发着人性之光“救赎者”形象无疑是血肉丰满,深得人心,而不同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话般的英雄形象。

史蒂芬·西夫的文章指出该影片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其商业娱乐性,不可否认辛德勒是一个有道德缺陷的英雄人物。克劳德·朗兹曼指责该片“将严肃的大屠杀主题被引入到了商业消费中,用好莱坞的写实主义暴力和戏剧化的方式去再现大屠杀这个‘不可被再现的’事实,公众此后可以去消费大屠杀主题了”。[4]但是《辛德勒名单》这部影片得到了德国人、犹太人及整个国际社会的认可,对于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行为颇多赞誉。无论是基于史实的辛德勒其人,还是影片中重构的辛德勒,其形象都是深入人心的。尽管电影中也体现了辛德勒作为战时投机商的一些不良行为,但这丝毫不会掩盖他为拯救犹太人所做的积极努力及其身上散发的人性之光。影片虽有瑕疵,仍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郝朴宁,李丽芳.影像叙事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25.

[2](美)路易斯·賈内梯.认识电影[M].焦雄平,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407.

[3]郝朴宁.影视剧作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59.

[4]张伟.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的“救赎者”形象建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39.

作者:刘鹏康 陈娜

第2篇:辛德勒的名单影评分析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学号:1020080101 姓名:李筱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反映犹太人遭遇及被拯救全过程的史诗电影。黑白胶片的拍摄手法使其具有浓重的纪实风格,并由此直观地体现了影片对生命价值和人性的严肃探讨,营造出了一种真实的、震撼人心的效果,给观众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强烈冲击。

影片以灰白、暗淡作为基调,构成一种苍凉、森严和缺乏生气的时代感,与影片的表现内容和恐怖的氛围丝丝人扣。虽然影片的色彩基调是以黑白灰为主的冷色,但这并不妨碍影片中照样出现清亮和明朗的暖色。谁能忘记大屠杀之前出现的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那条红裙子花团锦簇、鲜艳夺目,足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和对生命的由衷礼赞。然而,这美妙无比的小生命不是继续生长,而是在走向死亡的途中。此时,这个小姑娘虽然乘乱逃走,暂时躲过了枪杀,但是后来在堆积如山的尸骨堆上,我们还是看到了这件耀眼灼目的红裙子。它闪烁了一下,即刻被浓重的灰暗所吞噬。这一色彩的叙事意义不言自明。其巧妙更在于它的表现意义和象征意义:红色代表生机,代表活力和希望,它最终被黑暗所无情吞噬,这不正象征着人类历史上曾发生的那一幕是丧尽天良、泯灭人性的吗?不正深刻揭示了法西斯纳粹党所摧残的正是人类的生机和希望吗?可以说,影片中倏然出现的这点亮色蕴含着多重意义,它所产生的视觉张力特别是心理冲击力,是其他的艺术表现手段无法完成和达到的。值得一提的还有收尾:几十年以后,当战争的梦魇已经成为历史,辛德勒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赶来祭扫救命恩人的陵墓。这时,影片恢复成彩色(与片头照应),并采用高调摄影的手法,以柔和、轻快的色彩变调衬托出片中人物的绵绵情意,整个场景也静谧安详。

影片的音乐和画面内容的契合的程度恐怕只有用“熨帖”两字作形容才合适。舒缓悲切的慢皈.挥洒自如的快扳,既真切细腻地抒写了历史上那惨不忍睹的一幕,也委婉动情地倾吐出艺术家心中难解的郁结和不尽的哀怨。

其中有二幅场景的音乐设计令人印象尤为深刻。其一:1943年3月,德寇终于对克拉科夫的犹太人挥起了屠刀。党卫军开着军车,带着成群的狼狗冲进犹太人集居区,克拉科夫一片肃杀之气,犹太人个个如惊弓之鸟。自知在劫难逃的人有的吞金自杀.有的钻人下水道求生,还有的把身体悬空反绑在床板底下以逃脱死亡;医院的病人早已喝下了毒药,以免遭纳粹的凌辱。然而,当丧失人性的德寇冲进病房后,对着尸体又是一阵狂射。当这一切罪恶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时,银幕上响起了悠扬的画外伴唱。舒徐清朗的童声与疯狂血腥的屠杀、激越明快的钢琴伴奏与惨不忍睹的凶杀场景的声画分立,造成视听的强烈反差,似涕泣,似哀叹,使人禁不住为之潜然神伤、悲愤不已。

其二:冬去春来,瘟疫流行。为了防止病毒扩散,更为了毁灭罪证,纳粹下令将陈尸全部火化。焚尸炉通宵达旦火光闪烁,高大的烟囱整日喷吐出呛人的浓烟。这时,舒缓动听的古典音乐声起,交响乐和画外男女声的伴唱契合在一起,声声传情,直冲撞人的心际。特别是当黑管吹出的颤音和小提琴提出的慢板重叠起来时,观众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正是音乐与画面的这种不即不离,将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之问的深刻内涵发挥到极致,既好像是在为亡灵作祈祷,也分明在对悲痛欲绝的观众心灵予以慰藉。

《辛德勒名单》强调对历史的真实再现,但又是艺术地再现。摄影师以逼真的光线效果和自然流动的运动摄影描绘了被占领的波兰犹太区、火车站、辛德勒的工厂、办公室、女工宿舍、犹太人的衣物分检处、焚尸场等等场景。光线的明暗处理、光影的搭配不露刀畦斧凿的痕迹,使人身临其境。那堆积如山的皮箱、衣物、照片、首饰、成群结队被驱赶的犹太难民,那随时可遭枪杀的劳动营等,无一不告诉观众这是二战的真实再现。摄影师对不少场景有意夸张光线的明暗对比,利用逆光的强反差烘托气氛;运用阴天拍外景,施放大烟雾;用橙黄红滤光镜压暗天空,突出焚烧尸体后骨灰像雪片纷飞的情景,以此渲染阴暗、压抑、动荡、恐怖的现实氛围和剧中人的心理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群被辛德勒选去做工的妇女,曾以为绝处逢生,不料由于名单出了差错,她们又被送到死亡集中营。深夜,火车到站,仰角拍摄的镜头,车身在逆光中以庞大的剪影笼罩着整个画面,透过车厢的缝隙看到纳粹官兵驱赶着犹太妇女,等待着她们的是天上飘舞的骨灰。她们被剪光了头发、裸着身体,像牲口一样被赶到黑暗的毒气室。辛德勒发现后,单枪匹马赶到集中营去营救。瑟缩在黑暗中的妇女们突然被一道道强光照射,光线随着一个个淋浴喷头的打开,形成一束束强烈的逆光照射过来,妇女们呈现出剪影、半剪影的肖像,歇斯底里地吼叫、狂笑。毒气变成淋浴,她们得救了。光影、烟雾强化了这种残暴、野蛮、屈辱、恐惧的氛围,令人惨不忍睹。所有这些场景对光线予以夸张的处理,再次显示了摄影表现形态的艺术魅力,也宣泄了创作者的主观情绪。

《辛德勒名单》可谓是一部充分运用电影语言的经典之作,它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第3篇:辛德勒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它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其实故事很简单:德国奸商辛德勒是个吃喝玩乐情人无数的帅男人,擅长公关而不是工作,他本打算利用二战大发一笔横财。却因为无数次目睹犹太人惨遭杀害而良心觉醒,由此他的工厂全部雇佣犹太人,明为犹太人像牲口且聪明、价低技术高,实则是庇护他们于水火之中。辛德勒的名单,就代表生命和希望,名单之内即为生存、活命,名单之外即为屠杀、死亡。这一点一滴的年轻的幼小的灿烂的脆弱的生命被记入名单,辛德勒耗尽所有共救出1100人之多。他讲到:如果我还能多记得几个名字,如果我不需要奢侈,如果我能再少花一点钱,那么我就可以救更多的人。

影片的故事画面和音乐是无懈可击的。《辛德勒的名单》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影片情节波涛汹涌,气势悲壮,一幅幅画面是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纪录片的结实性手法,表现德国纳粹疯狂灭绝犹太人的恐怖,其惨状催人泪下。尤其是那些纳粹集中营的景象的大画面太触目惊心了。看着那些老弱病残的裸体,是多么的让人怜惜和悲痛,而当毒气室突然喷下洗澡的水时,那些女人们脸上的喜悦……让人在惊喜中掩盖不住的更多的是悲哀。而火车沿途开过时,会有许多杀头的画面,伴随着犹太人们讨论该做什么汤的温暖景象,其对比实在太强烈。还有无数的枪毙……没有原因,只要纳粹高兴,就可以随便的结束他们的生命。片中很多地方出现很长的画面,在不断的念着那份辛德勒的名单。其实那份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名单,那是一条条活生生的名单。影片中打字机不断出现,跳动着的打出人的名字,那些跳动的人名也是跳动着生命啊。在辛德勒的名单上的每个名字,都是生命的份量!

影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时,辛德勒在纳粹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红衣小女孩,这时背景音乐缓缓响起,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憾。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但后来红衣小女孩又一次出现,她却是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她是多么的天真无邪,当我们看到她独自躲到床底的场景时,我们对纳粹的憎恨又多了许多。红衣小女孩,代表了一种怎样的希望,然而,她最终,还是飞向了天堂。整个黑白的故事中,小女孩红色的色彩,是生命的色彩和希望!

从影片开头到纳粹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目的在于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后来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彩,让观众有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感觉,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

朗心情。而音乐准确地烘托着画面的气氛,达到了催人泪下... 约翰·威廉姆斯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创作手法,不再以景,而是以情入乐,采取浪漫乐派的传统写法,用柔和简练的旋律将影片所要表达的一个民族复杂而沉重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加上画面、情节的配合,套句俗话说——很煽情。总而言之,这是一段悲伤又超越悲伤的音乐。

《辛德勒名单》是一部电影,是一部史诗,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创伤与性灵。

第4篇:辛德勒名单影评

那些伤痛和人性的复苏

在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种伤痛叫战争,在战争的历史上总有那么一种伤痛叫二战,在二战中总有那么一种血腥残暴的行为叫屠杀。希特勒希在1941年7月的汪湖会议后开始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1)[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谬论,全国文摘精华四编,方少华编,1992]这导致了犹太人的灾难。但在这场浩劫中人有不少犹太人存活下来。如今二战已经过去68年了,但是历史不能忘记,不少反二战的经典影片仍然痛诉着这段历史。《辛德勒名单》就是其中之一。观看这部影片能更好地理解反战争的意义。

蹒蹒跚跚的红衣女孩,想躲进隐藏的庇护所,却被生冷的拒绝……在生与死的界限徘徊的人们,我们不强求有太多怜悯和同情,因为这恰恰可能招来杀生之祸……女孩躲在沙发下,天真的捂起耳朵,渴求躲过这个浩劫。镜头也移开了,毕竟我们都知道女孩的下场。这些在辛德勒的眼中,此刻心中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辛德勒原来只是一个投机的商人,二战初期是个国会党党员是当地有名的纳粹分子中的坚定分子。他很善于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攫取最大资本。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色鬼,他有好几个情妇,个个都爱他.他在波兰经营一家搪瓷厂,为前线的部队提供子弹和餐具,由于波兰工人的工资较高,而犹太工人则可以不付工资,从经济方面考虑,辛德勒选择了一些犹太人到他的工厂做工。但是随着纳粹对犹太种族迫害的加深,辛德勒工厂也成为了那些犹太人的避难所。从此辛德勒扩招了自己工厂的犹太人。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而拼命贿赂那些军人。

与辛德勒的灵魂得到救赎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党卫军司令官阿蒙·戈特。在他爱上犹太女仆海伦时,曾经一度以为他会放弃随意枪杀犹太人的做法,尤其是那个犹太男孩没有将他的浴缸弄干净时,阿蒙·戈特说“我宽恕你”。但是男孩出去以后就被人发现了他的尸体。除此外影片中还充满了各种小细节。斯泰恩作为辛德勒的会计,在那里不停地打着名单,辛德勒说“够了够了,我已竭尽所能”。“不,你还能做的更多”。随后辛德勒的名单越来越长。那个阿蒙·戈特口口声声爱着的海伦最后也出现在了辛德勒的名单中,理由是辛德勒给了阿蒙·戈特一笔巨款。

这部电影的背景音乐也同样耐人寻味。犹太人偷偷从躲了一天的钢琴下跑出来,结果不小心踩到了琴键,随后冲上来一阵扫射的子弹居然在钢琴上弹出了美妙的乐曲,音乐的美好与士兵的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部影片多次出现小提琴忧郁低婉的音调,把我们带回那个灰暗的生命不能自主的年代。全篇多次出现的小提琴独奏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辛德勒在影片开篇出场时伴随的音乐是《黑色星期日》,起着暗示、犹太人悲惨命运的作用。

影片的最后一些镜头同样耐人寻味。那些被苏军解放了的犹太人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圈,因为他们一起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然后镜头渐渐地变成了彩色,暗示着黑暗的过去。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恐怕是那些在影片中的角色突然间变成了真实的人,他们都已经垂垂老矣,在儿孙的搀扶下来到了辛德勒的墓前放下了一块块感恩的石头,告诫着曾经的黑暗是血淋淋的现实,同时也歌颂了人性的伟大。

作为经典之作的影片,全篇几乎每个镜头、每次剪辑都耐得住细细推敲。摄影、录音、剪辑、场面调度、叙事结构等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是视听语言的范本。

第5篇: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500字

这是发生在二战的噩梦,没人敢相信,在短短六年的时间,纳粹党员无辜杀害600多万犹太人;没有人敢相信,纳粹党员以射杀犹太人为晨练,锻炼了体魄,扼杀了良知;没有人敢相信在漫天的雪花中,高高的焚尸塔冒出的漫天尸体的灰烬,充满着仇恨,眼泪干了,心灰了,亲人死了,灵魂也灭了;更没有敢相信,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有一名纳粹党员,用他的金钱,不,是良知和感悟拯救了处于死亡边缘的1100名犹太人,他就是辛德勒。

看《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心情是沉重的,压抑的情绪,黑白灰的画面,清幽的音乐,导演总是善于用长焦去勾勒每一个画面,调和,厚重,并不在乎太多的细节。没有血腥味,没有眼泪,但整个画面却时时刻刻充满着凝重,这种氛围的火焰,烧得你心头难受的紧。

辛德勒是一名有钱的商人,起初他只是看重犹太人的廉价劳动力,让犹太人为他服务,可在相处中,他们学会了珍重,那是在辛特勒生日宴会上,犹太工人送给他一个并不精致的蛋糕,他忍不住亲吻了送蛋糕的犹太小女孩,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纳粹党人是不准亲吻犹太人的,这是违反“法律”的,可他不在乎。我想这是长久压抑在他心中的情绪吧:这是打从心眼的对犹太人的敬爱,他们聪明,善良,漂亮。可另一名纳粹党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是一名军官,可却不自觉地爱着他的仆人——一名可怜的犹太妇女,当独自面对她时,他不敢告白,压抑自己的情绪,愁闷,痛苦着,可怜的他只能将爱情理解为一种罪恶,他用暴力解决问题,他骗自己说“犹太人是很会勾引人的”,可谁都知道,其实他是不敢面对爱情的可怜虫。

喜欢导演用黑白的画面去诠释问题,影片唯一出现的光亮色彩是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穿梭在徒刑场间,她在寻找亲人吗?还是在躲避厮杀。然而再一次的相见,却发现她静静地躺在海一般的尸体中,仍然是红色的衣服,却没有了亮的感觉,是“灰色”的寂寞。

因为是辛德勒的工人,那1100名犹太人躲过了被屠杀的命运,最终熬到了二战结束,德国宣布投降。其实那每一个生命都是辛德勒用超过十倍的金钱,最终倾家荡产换回来的。最后一晚,作为纳粹党员的辛德勒不得不离开他亲爱的朋友们,当他接过犹太人送给他的刻着“拯救一个人等于拯救一个世界”的戒指时,他哭了,多年辛苦的难熬的日子都没有让他流过眼泪,可今天,就在这个时刻,他忍不住哭了,他忏悔的告诉他们,其实他可以多救一些人,他可以的。

辛德勒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选择别人不走,不敢走的路,他选择“拯救一个人,等于拯救一个世界”。在历史的篇章中,他做了不属于自己角色能够做的事,他成功了,他得到了尊重,人们把他牢牢记住。他唤醒一代代人的良知,他被一代代人歌颂纪念。爱国的情怀固然值得尊重,民族的力量固然坚强,可良知和对生命的尊重,是更值得让人学习的。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后者,这条路是艰辛,危险的。可他,走了下去……

二战结束了,可我们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国家与良知之见,在民族与生命之间,在藐视与尊重之间,怎样去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些年的德国冬天很冷,可辛德勒用良知的火焰保护了1100名犹太人,就如同犹太人所言:拯救一个人等于拯救一个世界······

第6篇:“辛德勒名单”背后的故事

今年7月18日晚上,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eBay上出现了一份不寻常的拍品——二战期间曾挽救了上千名犹太人的“辛德勒名单”原件一份,起拍价300万美元,拍卖时间持续10日。7月28日,由于无人应价,这件拍品流拍。

据说辛德勒名单原有7份,保存下来的有4份,其中两份保存在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一份保存在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在eBay上拍卖的则是私人收藏的一份名单,上面有811人的名字,是辛德勒的会计伊扎克·斯泰恩1945年4月8日打出来的原始名单,收藏者从斯泰恩的侄子手中获得。

谁在讲他的故事

1982年,澳大利亚作家汤姆士·肯尼利出版了一部小说《辛德勒的方舟》,故事原型是二战期间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他并没有见过辛德勒,只是13年前在洛杉矶遇到了被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中的一员,从那位幸存者的故事中,他找到了一种用小说手法来重构真实故事的叙述方式。这部小说后来被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看到,于是他滋生了拍电影的念头。

在肯尼利之前,加拿大一位新闻记者赫伯特·斯坦霍斯就报道过辛德勒的事迹,但那篇报道尘封了40多年,直到电影《辛德勒名单》热映后才重见天日。斯坦霍斯是路透社驻巴黎记者,1949年成为加拿大广播公司巴黎分社的社长。在此之前几个月,在德国慕尼黑,他被辛德勒营救的一些犹太人幸存者——即“辛德勒犹太人”讲述的故事迷住了。不过作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官员,对于这个“德国好人”故事他有所质疑,于是开始独立寻求真相。通过两位波兰犹太人的引荐,他见到了辛德勒。这些犹太人希望通过宣传报道辛德勒在战争期间的壮举,可以让他们的救护者得到安全庇护,因为当时的辛德勒被认为是“前纳粹”,根本没有机会移民出国。

斯坦霍斯回忆说:“我被辛德勒迷住了,就和其他人一样。我们的妻子也一拍即合。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他一边说,我一边记录。”斯坦霍斯被这个看似不着边际的故事迷住了,他从幸存者的回忆以及未公开的文件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佐证。他与辛德勒的秘书、也是信息主要提供者斯泰恩会面6次,4次采访辛德勒,并从辛德勒已过世的密友阿尔·泰勒家里获得图片,很快就撰写了一篇独家报道,发往接受他作品代理的纽约一家杂志社。不过他的报道被拒绝刊载。后来72岁的斯坦霍斯回忆说,杂志社对这个“德国好人”的故事有着和他当初一样的顾虑,读者对大屠杀越来越厌倦,而且杂志要宣传正面乐观的50年代,不能回过头去关注那悲惨的40年代。最终,斯坦霍斯的奥斯卡·辛德勒的故事被淹没在了他的文件资料堆中将近半个世纪,直到1994年才在《星期六晚报》上删减篇幅刊登。斯坦霍斯的报道非常有史料价值,他是在二战结束4年后获取到的第一手资料,并且采访到了辛德勒本人,他所掌握的细节和轶事比肯尼利和斯皮尔伯格等人要更为丰富和详细,比如斯泰恩与辛德勒的交往,辛德勒为保护犹太工人所做的努力,辛德勒与纳粹党卫军如何周旋等。

战后的落魄生活

电影《辛德勒名单》可以看作是辛德勒前半生的传记,影片在他人生最巅峰的时刻戛然而止。这个风流成性、投机倒把的德国商人,曾做过纳粹间谍,大发战争横财,却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上千名犹太人的生命,是个性格有所缺陷的英雄。战争结束,他的人生会发生怎样的转折?电影没有告诉我们。

当苏联占领德国柏林的消息传来,得知犹太人的性命无忧后,辛德勒和妻子埃米莉以及几个关系亲密的犹太人朋友,悄悄离开了工厂,几个月后出现在奥地利的美国占领区。而那些被辛德勒营救出来的犹太人,后来分散在世界各地,有的投奔在美国的亲戚,有的则通过合法或非法途径去了法国、以色列和南美洲,其中大部分人是回到了波兰,不过后来又逃了出来,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设在德国的难民营里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他们与辛德勒逐渐失去了联系。在接受斯坦霍斯的采访时,辛德勒的生活已经非常落魄。辛德勒的家乡在现捷克境内的苏台德地区,历史上这里先是属于奥匈帝国版图,一战后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二战爆发前夕,英法德意四国签订协议将苏台德地区移交德国,二战后又归还捷克斯洛伐克。他在捷克斯洛伐克显然没有未来,就来到德国定居,先在雷根斯堡,后又搬到了慕尼黑。为了贿赂纳粹高官以及在黑市购买食物供应犹太工人,辛德勒在战争期间聚敛起来的巨额财富早已散尽。同时,当地残留的纳粹分子认为他是叛徒,一直叫嚣要干掉他。虽然辛德勒有收到来自美国的犹太人给他寄来的生活物品,但自尊心迫使他不愿接受更多的帮助。后来在一个波兰犹太人福利组织的关注下,辛德勒得到了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JDC)给予的一笔资助,于1949年和妻子埃米莉前往阿根廷。

在阿根廷,辛德勒夫妇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夫妇俩经营一家农场,不久破产。据说辛德勒依旧风流成性,与情人来往频繁,令埃米莉极为失望,感情破裂。1957年,辛德勒抛下妻子独自回国,再也没有回过阿根廷。他后来经营了一家水泥厂,以破产告终。196

1年,生活潦倒的辛德勒接到了一份意外的邀请,前往以色列访问。在那里,他得到了如英雄般的欢迎和招待,之后每年他都会接到邀请前往以色列。1962年,辛德勒被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评选为拯救犹太人的正义人士,并在纪念馆的正义之路上种下了一棵纪念树,这是辛德勒获得的最高荣誉。虽然辛德勒在以色列得到了非常隆重的款待,但在德国他的生活一贫如洗,且酗酒成瘾。1968年他从联邦德国政府那里领取到养老金,1971年住进了朋友位于希德斯海姆的公寓内,1974年10月9日因心脏病去世,结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在医院去世时,他连支付住院费的钱都没有,最后是由希德斯海姆市的社会福利机构支付的。辛德勒在生前留下遗愿,希望能安葬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最后他被安葬在了天主教方济会在锡安山的墓地,墓碑上刻着希伯来文“正义人士”,墓碑下方有一句德文,意为“他拯救了1200名犹太人”。这里后来成为耶路撒冷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1999年,曾收留了辛德勒的德国夫妇在他们位于希德斯海姆的公寓阁楼发现了一个手提箱,那是辛德勒留下来的,里面的照片和文件超过7000份,其中包括著名的“辛德勒名单”一份他在1945年战争结束前对犹太人的告别演说,还有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与别人的通信。这对夫妇将这些文书卖给了德国颇有影响力的《斯图加特日报》,该报对文书进行整理后又转手卖给了以色列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这一事件打乱了埃米莉·辛德勒的平静生活,此时她已经90多岁了,无儿无女,在阿根廷靠政府补贴生活。埃米莉向德国斯图加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归还辛德勒箱子和里面的珍贵文书,因为她与辛德勒并未离婚,是辛德勒唯一活着的亲属和继承人。2000年11月,埃米莉虽然在诉讼中获胜,但这些文书已经在被运往以色列途中。次年9月,埃米莉前往德国,中途病逝。而属于辛德勒的手提箱最后还是保留在以色列的纪念馆中。

辛德勒之争

在影片《辛德勒名单》的结尾,犹太人送给辛德勒的金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箴言“救人一命,如同捍卫全世界”。辛德勒的壮举令世人动容,那些得到他庇护的1200名犹太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辛德勒犹太人”。如今有将近8000名辛德勒犹太人的后裔生活在美国、欧洲以及以色列等地。

辛德勒赢得了犹太人最诚挚的敬意。穆雷·潘提瑞1949年移民美国,与朋友亚伯拉罕·朱克曼一起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为了铭记辛德勒的救命之恩,他们将新泽西州25条街道冠以“辛德勒”的名字,如“辛德勒路”、“辛德勒车道”等。当地规划局虽然质疑他们的命名方式,但得知原委后也没有反对。从1957年到1974年,两人每年都会向辛德勒寄去钱和飞机票,赞助他来美国旅行。他们还资助各地修建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并以“辛德勒”的名字在耶路撒冷设立了一个研究希伯来文化的助学金。

今年1月12日,受辛德勒庇护的最年轻的“辛德勒犹太人”莱昂·雷森在美国去世。他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中,批评电影《辛德勒名单》过分强调辛德勒的风流和唯利是图。该片在上世纪90年代热映时,就引发了许多激烈争议。有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批判该影片过于美化辛德勒,将其塑造成为一个道德楷模和英雄,忽略了他此前的种种恶劣行径。2004年,美国大屠杀纪念馆教育委员会成员大卫·克罗教授,在其专著《奥斯卡·辛德勒:不为人知的生活、战时活动和名单背后的真相》中质疑辛德勒犹太人名单的真实性。

其实关于辛德勒的争议继续存在,人们很难弄清他为什么会为了拯救犹太人而牺牲自己的命运与未来。斯坦尼斯·多博罗沃斯基是二战时期波兰地下委员会的成员,他认为辛德勒的动机并不单纯。在斯皮尔伯格拍摄《辛德勒名单》10年前,制片人兼导演乔恩·布莱尔为英国泰晤士电视台制作了一期长达80分钟的纪录片,内容是关于辛德勒的生活的。“奥斯卡·辛德勒,这个身体强壮的人有着强大的内心和强大的关系网,从爱到被爱和被需要。但我总觉得我的片中有个遗憾,无法解释辛德勒的这种动机,斯皮尔伯格也有着和我相同的疑惑,这似乎是个不可能破解的谜团。”布莱尔曾如此说道。

也许,辛德勒向潘提瑞的倾诉可以窥知他内心的挣扎。潘提瑞回忆说:“有一次他(辛德勒)来我家,我将一瓶白兰地放在他的面前,他一口气把它喝完了,然后眼神闪烁——他不是喝醉了。他说:„我是纳粹,我认为德国人做错了……当他们开始杀害无辜的人的时候,这并不意味着因为他们是犹太人,于我而言他们和我一样,所以我决定做些什么来反抗,我尽自己的能力去挽救他们。‟我想他说的是实话,他的做事方式就是这样。”

第7篇:《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救人一命,就是拯救世界”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描写二战的电影我们都看过很多,但是如果要我们在记忆里找出最经典的,《辛德勒的名单》必在其数。它以辛德勒的故事,向我们揭露了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表现的震撼而又发人深省。

一开始,主人公辛德勒是一个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是一个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攫取最大利润的投机商。他的工厂雇佣大量的犹太人不是为了要时他们获救,而是因为德军占领波兰后,犹太人是最廉价的劳动力。这样他才能聚敛更多的金钱。至于他如此的行为在客观上保护了工厂里的犹太劳工作为战需物资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毫不关心。他只考虑自己一天能赚多少钱,他为计算有多少个工人在为他创造财富而欢心鼓舞。他感谢残酷的战争,因为是战争才令他暴富。他面带微笑,展开双臂来欢迎犹太人,但心里却算计着这些人等于多少利益。然而即使是这样,犹太人还是将他的工厂视作天堂,那里能使他们在严酷的环境里免于一死。

德军的屠杀从来没有中断过。二十分钟的屠杀场面足以使电影观众触目惊心,更何况是当时身处其境,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血腥的辛德勒。他被金钱掩埋的人性从灵魂最深处爆发。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党卫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这一画面成为经典之笔它的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作品。

从此,他再不是一个为金钱泯灭良知的奸猾商人,而成为了一个无时不在想尽办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才货来挽救尽可能多的犹太人的生命的正义之士。他商人的聪明才智与赌徒的行

使作风在此时发挥了淋漓尽致的作用。使他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刻,也能控制大局,转危为安。正是辛德勒的这份名单,承载了1100个犹太人的生命,使他们得以在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悲惨历史中幸免。这是对整个犹太民族的功绩,也是为所有纳粹党徒的赎罪。他的壮举又告诉我们,“救人一命,就是拯救世界”,只要一个人留有足够的道德底线,将可能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拯救这个世界,同时拯救自己。 他最后也得到了犹太人的永远的纪念。

很喜欢《辛德勒的名单》那款经典的海报,一只手从上握住一只向上的手,想这也是这

部电影超越二战背景的人道主义精神。当希特勒鼓吹着德国人的高贵和犹太人的低贱时,在风雨如晦的日子恰恰上演了这一出反希特勒意图的拯救和自救,这正是其鼓舞人心的地方,任疯狂的极端主义思想一时横行,总有人道主义的光芒照耀前方。它不需要你有如何的道德高度,不需要你已走过的人生路上毫无瑕疵,只要正视当前的现实,抵御将自我道德下拉的力量,就足以保持良知,并成为社会理性运转的一份力量。

推荐阅读:

辛德勒名单影评07-01

上一篇:八年级思想品德测试题下一篇:教研科年度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