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

2022-05-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

混养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摘要: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比较短,生长快,有较高营养价值,受到许多养殖户的青睐。若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发生病害,就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分析出现养殖病害原因,讨论混养技术价值,从而提供借鉴给养殖者,帮助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病害;价值

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日益增大,对集约化水平也提出更高标准,随之各类养殖病害风险也加大,一定程度上危害水产养殖业,减少经济效益。现在有不少养殖基地推广鱼虾混养模式。混养技术应用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能够稳定养殖,降低养殖病害风险,从而提升养殖成功率。

1.出现养殖病害原因

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发生病害的原因众多,通常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气候、种苗、水质等,可以分成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1]。南美白对虾生长期偏短,要经历“蜕皮”,很容易被病菌入侵,对防治疾病药物有很强的灵敏度,需要慎重用药。引发病害的直接原因为虾苗的抗性偏弱,在挑选下塘虾苗时,务必挑选健壮虾苗。水体污染是引发病害的另一个原因,水体内包含的致病菌,一些是病虾尸体,或健康对虾吞食排泄物发生感染,因而及时清除掉病虾有助于控制病害扩散。此外,病害中还有一种暴发性病害,通常气温骤变1~2d后,水温上升超过28℃,很容易引发对虾发病。这种情况下,就要打开增氧机,扩大水体含氧量。还有一种病害就是水质恶化,氨氮含量上升超过0.5mg/L 以上,透明度过低,pH 值大大上升,就会暴发病害。

2.应用混养技术防治病害

2.1 挑选混养品种

在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养殖环境与养殖模式有着很大不同。引发病害的原因与防治措施也存在区别,所以,应当结合具体情况,挑选恰当的混养鱼类品种。

(1)结合水质挑选

南美白对虾适应养殖盐度的能力较强,咸水与咸淡水中都可以实施养殖,还可以在淡化过的水域,或淡水水域中进行养殖,所以,需要结合养殖环境水质盐度,挑选合适的混养鱼类品种,务必区分咸、淡水混养品种[2]。部分混养品种可以咸化或淡化进行养殖,比如:罗非鱼就可能在大约10‰的咸淡水中养殖。

(2)结合养殖池塘情况挑选

选择底质为泥沙质的土池进行养殖,就可以挑选品种众多的混养的杂食性鱼类。选择地膜养殖模式的池塘进行养殖,不合适挑选鲻鱼、罗非鱼等鱼类,此类鱼偏好潜底与底质打窝。所以,需要依据不同的养殖池塘,挑选恰当的混养品种。

(3)结合气候环境挑选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南方主要為亚热带,北方主要为温带。各个季节的温度与温差存在很大差异,降水和风力也存在差距。因此,挑选混养鱼类时,需要考虑对虾养殖适应的气候环境,尽可能挑选本地种群,防止鱼苗不适应,而降低效率。

2.2 确定放苗时间与大小

一般来说,南美白对虾苗放养大约15~20天,且个体达到4cm时,是混养鱼类放苗时间。结合不同食性、不同种类确定混养鱼类品种个体大小。在放苗以前,把生石灰兑水泼洒到整个池塘,以杀灭野杂鱼,杀菌消毒,清理池塘底部。接着打满水准备放苗,放鱼苗之前,可以适度抛洒消毒剂,如:片剂二氧化氯,以消毒灭菌。

(1)偏好滤食的杂食性鱼类

可以在较大范围确定此类鱼个体大小。金钱鱼、篮子鱼、鲻鱼放苗个体为3~6 cm即可,鲢鱼、鳙鱼个体可以达到7~8 cm。

(2)偏好肉食的鱼类

确定放苗个体大小的原则是不可以摄食正常活动的混养对虾。鲷科鱼类,如卵圆鲳、真鲷、黄鳍鲷等,其放苗个体控制在4~5 cm最佳。

2.3混养密度

混养的品种与个体大小决定混养放苗密度。

(1)偏好滤食的杂食性鱼类

鲢鱼、鳙鱼放苗个体大、生长较快,控制密度在80~90尾/667m2,金钱鱼、篮子鱼、鲻鱼放苗个体偏小、生长较慢,控制密度在180~200尾/667m2。

(2)偏好肉食的杂食性鱼类

卵圆鲳、白鲳等,放苗密度控制在150~160尾/667m2。真鲷、黄鳍鲷等鲷科鱼类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放苗密度控制在100~120尾/667m2。

2.4 投喂饵料

投喂饵料主要为对虾饵料,挑选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依据对虾养殖正常饵料投喂量进行投喂,每天分早、中、晚投饵。针对混养偏肉食性的,且有较强的捕食能力的混养品种,到养殖中晚期可以结合个体实际情况,适度加大投饵量。与草鲤鱼相比,南美白对虾抢食能力相对偏弱,投饲时应当先喂草鲤鱼再喂虾。

2.5 控制养殖水质与底质

(1)更换水质

养殖过程中,要维持水体基本平稳,对于具备良好排换水设施的养殖池塘,每15天实施1次排换水,每次排换水量在20%~30%,以保证养殖池水环境清洁,换水之后,要及时进行施肥,控制养殖水体透明度维持在30~40 cm[3]。每次下雨后,要及时投入熟石灰,投放量控制在5~8kg/667m2 ,利于保持池水酸碱度的平稳。

(2)优化水质与底质

对于缺少良好排换水设施的养殖池塘,无法定期排换水,就要定期投放一些有益菌,包括光合细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以更好调控水质,并转变底质生态环境,避免因缺少足够水质交排换量,引发养殖环境发生恶化。

(3)溶解氧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确保水中溶解氧,维持池水流动。配备养殖池塘增氧机,配置标准是在平均水深1.5~1.8m的养殖池塘,每1.5m×667m配备一台1.5匹叶轮式增氧机,在养殖阶段,需要定时启动设备,确保提供溶解氧。

3.小结

采取鱼虾混养的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能够让水体的层次与空间充分发挥作用,鱼类能够净化养殖环境,有效阻断南美白对虾的病源,控制病害的扩散,从而更好的防治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实现鱼虾混养互补互利、互利互促,大幅度扩大南美白对虾的产量,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夏正东. 混养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之探索[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8):236,238.

[2]吴丰涛,李法君.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J]. 现代畜牧科技,2021(4):24-25.

[3]李建立,梁伟琳,赵威,等. 南美白对虾与淡水鱼生态混养技术[J]. 科学养鱼,2021(4):33-34.

作者:黄忠国

第2篇:投放不同规格鲤鱼苗种防控南美白对虾病害试验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3.008

摘 要:选择12口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分5组,前4组池塘为试验组,每组两个池塘,第5组为空白组,各试验组投放不同规格的鲤鱼苗种。结果显示: 在鲤鱼苗种规格80~81 g/尾时,池塘利润57 196.2元/hm2,产出投入比为1.49;比规格为52~54 g/尾的池塘利润高12 391.5元/hm2,产出投入比高0.09;比规格为32~35 g/尾的池塘利润高38 868元/hm2,产出投入比高0.32;比规格为10~11 g/尾的池塘利润高48 091.5元/hm2,产出投入比高0.41;比空白组的池塘利润高53 392.5元/hm2,产出投入比高0.41。

关键词:鲤鱼;南美白对虾;混养;规格;防控;病害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对虾、白肢虾、白虾,过去国内曾译为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病害严重,如桃拉病毒病、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红腿病(弧菌病)、 黑鳃病(烂鳃病)等,养殖效益不稳定,探索和掌握科学的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控技术,尤其探索和掌握对提高南美白对虾产量和质量都有益处的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控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

国内已经普遍开展了有关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控技术研究[1-2],连云港市对虾综合试验站根据国家虾产业体系的有关要求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3-6],开展了本文所介绍的试验,即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内,投放不同规格的鲤鱼苗种,通过南美白对虾与鲤鱼混养的方式,提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质量和产量。

1 材料

1.1 地点

东辛农场水产养殖公司。

1.2 池塘

池塘一般面积为1.33~6.67 hm2,池深2.5~3.3 m,蓄水深1.8~2.3 m,进、排水渠道等设施配备完善。

1.3 附属设施

每个池塘安装2台~12台的3 kW的叶轮增氧机;自动投饵机等。

2 方法

2.1 晒池、整池、清池

在对虾收获结束后,排干池水,封闸晒底,1月底,结合维修堤坝和闸门等清除池底杂物,用铲车挖掘池底多余的淤泥。

2.2 安装过滤网

2月上旬,进水口用60目锥形网过滤,同时在锥形网前端安装拦草网。

12.3 池塘消毒

2月中旬的上午,采用干法清塘,用生石灰全池消毒。

2.4 水体消毒

3月上旬,池塘进水0.8~1 m,用漂白粉12~22.5 kg/hm2,兑水全池均匀泼洒。

2.5 肥水

在水体未消毒前,施发酵好的鸡粪肥;3月下旬,施无机肥, 4月上、中旬,施生物肥。

2.6 苗种投放

见表1。

2.7 水质调控

养殖前期以添加水为主,中后期根据情况换水;前期白天间歇开动虾池叶轮式增氧机,夜间叶轮式增氧机全开,后期全天开动虾池叶轮式增氧机,夜间开动微管设施增氧;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根据水质、底质、肥水等情况使用底改、水改、生物肥等。

2.8 投喂饵料

分别喂南美白对虾[7]、鲤鱼专用饵料;虾饵料投喂时间要控制在鱼饵料投喂15~30 min后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的鲤鱼苗种投放规格与养殖效果分析

用12个池子分5组进行试验对比,前四组8个池子,两两一组,采用投放不同规格的鲤鱼做试验,后一组是没有投放鱼苗的空白组,在前四组中,随着鲤鱼苗种规格的增加,对虾的产量、产值呈增加趋势,到3、4组,即鲤鱼苗种投放规格为52~81 g/尾时,对虾的产量、池塘产值、利润等趋于稳定;另一方面,在各组的投资回报率中,3、4组的投资回报率为137%~151%,是所有组中最高的且相对稳定。详见表1、2、3及图1。课题组认为,采用本课题的养殖模式,鲤鱼苗种投放规格为52~92 g/尾时,池塘养殖效益理想。

图1 各池效益分析

图2 各组效益分析

表1 苗种投放情况

组别 面积

/hm2 南美白对虾 鲤鱼

产地 日期 规格

/cm 密度

/万尾•hm-2 产地 日期 规格

/g 密度

/尾•hm-2

1

2

3

4

5

1.07福建 5月23日 1.82 90 本地 4月18日 10 8 100

1.13福建 5月24日 1.89 90 本地 4月16日 11 8 250

1.33福建 5月24日 1.89 90 本地 4月16日 32 8 400

1.33福建 5月22日 1.72 90 本地 4月18日 35 8 415

1.40福建 5月23日 1.82 90 本地 4月16日 52 8 430

1.47福建 5月24日 1.89 90 本地 4月18日 54 8 565

1.00福建 5月24日 1.89 90 本地 4月16日 80 8 520

1.60福建 5月22日 1.72 90 本地 4月16日 81 8 505

2.87福建 5月20日 1.58 90 本地 - - -

3.00福建 5月20日 1.58 90 本地 - - -

3.07福建 5月20日 1.58 90 本地 - - -

2.67福建 5月20日 1.58 90 本地 - - -

表2 池塘收获情况

组别 面积

/hm2 南美白对虾 鲤鱼

日期 规格

/尾•kg-1 虾单产

/kg•hm-2 饵料量

/kg•hm-2 虾产量

饵料比 日期 规格

/g•尾-1 鱼单产

/kg•hm-2 饵料量

/kg•hm-2 鱼产量

饵料比

1

2

3

4

5

1.078-10月 81 1 410 1 290 1.0910月中旬 1 160 8 535 1 4805 0.58

1.138-10月 84 345 1 005 0.3410月中旬 1 132 8 985 15 300 0.59

1.338-10月 81 1 140 1 290 0.88 10月中旬 1 112 8 130 14 340 0.57

1.338-10月 83 1 530 1 380 1.1110月中旬 1 113 7 815 14 175 0.55

1.408-10月 84 2 145 2 025 1.0610月中旬 1 112 8 010 14 370 0.56

1.478-10月 86 2 025 1 890 1.0710月中旬 1 026 8 040 14 340 0.56

1.008-10月 86 2 640 2 040 1.2910月中旬 1 056 8 640 15 480 0.56

1.608-10月 84 2 730 2 220 1.2310月中旬 1 089 8 130 14 970 0.54

- - - - -

2.878-10月 45 315 1 230 0.26- - - - -

3.008-10月 56 1 575 1 920 0.82- - - - -

3.078-10月 75 1 740 1 335 1.30- - - - -

2.678-10月 58 1 440 1 500 0.96- - - - -

表3 池塘效益分析

元/hm2

组别 产值 饵料成本 其它成本 成本 利润 产出投入比 回报率/%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137 185.5 69 540 38 250 107 790 29 395.5 1.27127

97 497 69 240 38 250 107 490 -9 993 0.9191

120 069 67 680 38 250 105 930 14 139 1.13113

128 508 67 740 38 250 105 990 22 518 1.21121

160 293 73 680 38 250 111 930 48 363 1.43143

152 139 72 480 38 250 110 730 41 409 1.37137

176 304 78 240 38 250 116 490 59 814 1.51151

171 450 77 640 38 250 115 890 55 560 1.48148

20 475 9 840 38 250 48 090 -27 615 0.4343

61 425 15 360 38 250 53 610 7 815 1.15115

71 340 10 680 38 250 48 930 22 410 1.46146

61 920 12 000 38 250 50 250 11 670 1.23123

表4 各组池塘效益分析

组别 面积

/hm2 产值

/元 成本

/元 利润

/元 产值

/元•hm-2 成本

/元•hm-2 利润

/元•hm-2 产出

投入比

1组 2.20256 827.8 236 798 20 029.8 116 739.9 107 635.5 9 104.4 1.08

2组 2.67331 436 282 560 48 876 124 288.5 105 960 18 328.5 1.17

3组 2.87447 547.4 319 106 128 441.4 156 121.2 111 316.05 44 805.15 1.40

4组 2.60450 624 301 914 148 710 173 316.9 116 120.7 57 196.2 1.49

5组 11.60626 866 582 740 44 126 54 040.2 50 236.2 3 804 1.08

合计或平均 21.932 113 301.2 1 723 118 390 183.2 96 351.15 78 561.6 17 789.55 1.23

3.2 池塘养殖空间的利用问题

试验组与空白组相比,试验组池塘的产量为9 270 ~11 280/hm2,空白组的产量为315 ~1 740 kg/hm2,空白组的养殖生物负荷量远低于试验组(表2)。也就是说,如果用这种方式单独养殖对虾,池塘的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有通过混养模式才能够充分利用池塘资源,增加池塘的养殖效益。

3.3 虾鱼混养模式效益分析

试验组的产量为9 270~11 280 kg/hm2,其中虾产量为345~2 730 kg/hm2(表2),虽然对虾产量不高,但投资回报率高。以2013年为例,正常生产对虾的饵料成本为16~20元/kg,而对虾销售为30~40元/kg;鲤鱼养殖技术成熟,效益主要受价格波动影响,正常生产鲤鱼饵料成本为7~8元/kg,鲤鱼销售为8~9元/kg。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鱼虾混养模式要比单纯的养殖鲤鱼效益要好得多。

3.4 对对虾养殖风险的分析

在空白组中,有三个池口对虾产量比试验1组、2组都高,但这不能说明鲤鱼对对虾病害没有防控效果,只能说明1组、2组的鲤鱼的生物防控效果没有达到好的效果(表2)。在试验1组和空白组中,对虾产量变化幅度大,养殖风险高,养殖户不愿意接受这种养殖模式。

3.5 各组的效益分析

在鲤鱼苗种密度80~81 g/尾时,池塘利润57 196.2元/hm2,产出投入比为1.49;比规格为52~54 g/尾的池塘利润高12 391.5元/hm2,产出投入比高0.09;比规格为32~35 g/尾的池塘利润高38 868元/hm2,产出投入比高0.32;比规格为10~11 g/尾的池塘利润高48 091.5元/hm2,产出投入比高0.41;比空白组的池塘利润高53 392.5元/hm2,产出投入比高0.41。详见表4及图2。

4 讨论

2009-2013年,按照国家虾产业体系的相关要求,我们进行了池塘混(套)养多种常规鱼类防控对虾病害养殖试验。在国家虾产业体系,有的对虾综合试验站在池塘内混养罗非鱼防控南美白对虾病害,受此启发,连云港对虾综合试验站根据本地的养殖特点,采用鲤鱼防控南美白对虾病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鲤鱼摄食病虾、死亡对虾采用偷食的方法,一旦有动静,鱼马上受惊离开,当感觉没有危险后,鱼重新回来摄食,鱼摄食对虾不是全部吃掉,而是吃一半留一半,另外鱼类还有回吐现象,鱼在摄食期间,部分碎末反吐到池子中。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单个鲤鱼不能完全切断死虾病源,无法达到最佳的生物防控效果,在实际养殖生产期间,由于采用的是混养模式,鲤鱼的数量多,鲤鱼防控对虾病害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参考文献:

[1] 华建权,陈贤龙.南美白对虾池塘套养名优品种调查与研究[J].中国水产,2012(7):29-31

[2] 陈杰,等.南美白对虾池塘生态综合种养技术[J].中国水产,2010(4):33-38

[3] 赵裕青,唐兴本,潘海军,等.池塘设隔离网混养南美白对虾与鲤鱼技术[J].科学养鱼,2012,(2):33

[4] 潘海军,唐兴本,陈百尧,等.池塘搭配草鱼防控对虾病害技术[J].水产养殖,2012,(9):25-26

[5] 潘海军,唐兴本,陈百尧.池塘套养大规格鲤鱼防控对虾病害技术[J].河北渔业,2012,226(10):21-25

[6] 唐兴本,陈百尧,伏光辉,等.多品系南美白对虾苗种的引进与仿生态盐度调节技术[J].齐鲁渔业,2011,28(5):23-25

[7] 唐兴本,陈百尧,龚琪本,等.浅谈南美白对虾科学投喂饵料技术.科学养鱼,2010,(9):67-69

(收稿日期:2013-12-05;修回日期:2013-12-19)

--------------------------------------------------------------------------------

唐山市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2013年,唐山市按照“一产抓特色”战略,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步伐。一是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全市池塘养殖总面积达45万多亩,池塘养殖总产量22.2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41.3%。其中对虾池塘生态健康养殖面积达到20多万亩,对虾产量3.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浅海滩涂贝类养殖面积50多万亩,贝类养殖产量12.4万吨;海参、河鲀等高附加值品种养殖面积达到10万多亩。二是大力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和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全市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到14家,其中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唐海县已积极申报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县。不断强化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已建成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4家,3家优秀场家正在积极申报创建省级良种场。三是大力推进优质高效集约化生产。全市海水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140万平方米,产量4600多吨。开展对虾反季节工厂化养殖和三文鱼等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呈现多种养殖模式并举、多品种共存的良好局面,效益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唐山市水产品总产量达53.8万吨,同比增加3.1%,成为全省现代渔业发展排头兵。

张振超

作者:陈百尧 薛学坤 唐兴本 徐中兵 安健 龚琪本 伏光辉 孙苗苗 潘海军 冯兴 吕双喜 赵昌辉

第3篇:南美白对虾室内亲虾培育及病害防控技术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2.009

南美白对虾于1988年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引进,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我国由北至南等地试验养殖并获得成功,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养殖产量最大的经济虾类之一。但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崛起,养殖海区的污染严重,水源日益恶化,致使养虾水体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虾病不断发生和流行,危害日趋严重。因而困扰和影响养虾因素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预防难、水难调、底难改、病难控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导致成功率、效益降低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进行综述,希望能解决我省多年来在亲虾培育过程中出现的虾病给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参考。

1 亲虾培育管理

1.1 亲虾培育池

培育池一般设计水体为25~30 m3,池深约120 cm左右,呈长方形为宜。池底向排水孔有2%~3%的坡度,排水孔一般直径不小于10 cm,以有利于排污。培育池必须配备具有安全、便于操作的供水、供气和加温系统。

1.2 培育用水处理

亲虾培育用水经沉淀,再经过三级砂滤,把悬浮于水体中的颗粒性有机物、悬浮物及大型水生生物等清除,水体浊度明显下降。经过滤袋进入蓄水池,选用20×10-6浓度的福尔马林或者5×10-6浓度的二溴海因进行水体消毒,尽量减少外界病原的引入。全部消毒曝气24 h后再使用,但二溴海因要用硫代硫酸钠中和,最好保持海水盐度为30‰~33‰,pH值为8.0左右。

1.3 亲虾的选择与运输

1.3.1 亲虾的选择 经病毒检测,未携带白斑病毒的健康亲虾,选择10月龄以上,雄虾体重35 g以上, 雌虾体重40 g以上,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外表光滑、无附着物、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

1.3.2 亲虾的运输 用帆布亲虾袋充氧运虾,规格30 cm×35 cm×40 cm左右。运虾前先检查亲虾袋是否漏气,然后注入新鲜水,再放入活虾,数量控制在8~10尾/袋,接着充氧、扎紧、装车运输或用泡沫箱打包空运。

1.4 亲虾入池

在亲虾引进回来之前,培育池先用300×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消毒30 min,再用草酸刷洗干净。然后每个池进水50~60 cm,充气。亲虾运输到场后要作适应性处理,温差超过3 ℃时,先把亲虾袋全部放入培育池,待池中水温与亲虾袋的水温相互过渡30 min,再慢慢打开亲虾袋逐渐兑换池水,倒出亲虾。先用金氨基、粘合剂,多维混合全池泼洒,待晚上10点左右再用1×10-6浓度的超碘季胺盐全池泼洒。

1.5 促熟驯养

亲虾促熟水深约50~60 cm,亲虾放养密度为20~25尾/m2,水温保持在27~28 ℃,盐度控制在30‰~33‰,雄虾池控制光照强度为800~1 000 lx, 雌虾池控制光照强度为400~600 lx,全天不间断充气。为了生产的需要及亲虾能够尽量发育同步,需要对亲虾进行催熟,一般情况下,采用镊烫摘除单侧眼柄外科手术,亲虾手术后,结合遮光、控温盐、营养强化等方法进行亲虾促熟,经7 d左右便可开始生产幼体。生产期间车间需配备日光灯,有利于亲虾追尾活动顺利进行。

1.6 饵料投喂

根据水环境与亲虾的实际状况,一般日投饵量为亲虾体重的10 %~20%,主要以活沙蚕、红虫为主,辅以少量鱿鱼、牡蛎作为亲虾的饵料。饵料要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以少量多餐的投喂方法,每日09:00、13 :00 、17 :00 、21:00、02:00各投饵1 次,投洒于虾池四周,便于亲虾充分摄食。在饵料中掺入适量的微量元素, 酌情添加一些营养物质、防病的药物。可以强化亲虾对饵料营养的消化吸收,激活免疫系统,减少病害隐患,有利于亲虾的正常促熟生长,提高产卵量及幼体质量。

1.7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按商业性生产无节幼体的要求执行。亲虾培育期间,因水温较高,每天必须进行排泄物、残饵的吸污和换水。每天早上07:30-08:30吸底1次,换水1次,日换水量80%~100%。为了加强亲虾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定期使用一些免疫制剂、微生态制剂、消毒制剂、抑菌药物。如免疫多糖、健长灵、虾蟹宝、乐多源、二氧化氯、蛋氨酸有机碘、氟苯尼考粉、盐酸土霉素粉、磺胺甲噁唑片等,可以提高饵料转换率,增强抗病能力,防治消化道疾病,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亲虾池除日常必要的操作外,操作人员工作时动作要轻,减少吵杂声音和强光对亲虾的影响。

2 常见病害防控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点,除了饵料、苗种质量、管理技术外,疾病的有效防治技术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南美白对虾的病害跟其他虾类相似,亦主要是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三大类。

2.1 烂眼病

病因:该病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该病的流行与水中致病菌、饵料携带病菌数量的多少有关。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时,应及时利用免疫糖类和二溴海因泼洒水体,连用3 d。再用氟康、四黄解毒粉拌料投喂(连用7 d),同时每公斤饵料添加VC4 g、VE2 g辅助治疗,效果更明显。

2.2 甲壳溃疡病

病因:常出现在老化、高密度养殖或底质发臭、重金属污染或对虾营养不良的池塘。但在亲虾室内培育过程中主要是捕捞、分选,吸底、换水期间等操作时不慎,使虾体受伤,或跳跃、碰撞受伤后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或其它病原菌乘机侵入,引起溃疡,可使虾陆续死亡。

防治方法:适当使用水体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消毒水体,保持氧气充足,同时在饵料中拌一些药物(如低聚糖、可代金、土霉素或氟苯尼考、三宝高稳C)进行防治,连用至痊愈。

2.3 肠炎病

病因:易发生在水温比较高的6-9月份,主要是由于水温较高,残饵、粪便积累较多,导致浮头缺氧、氨氮中毒,对虾摄食蓝藻类颤藻科有毒藻类、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饵料质量差等事件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先用病毒速消和保肝泰全池泼洒,第二天再用清源,复合维生素,大蒜素等拌料投喂,可以有效控制肠炎,有效提高饵料营养吸收转化率,增强营养的补充及抗菌能力,连用3~5 d。

2.4 白便病

病因:主要是肠胃未能及时适应饵料的转换性,摄食了有害的藻毒素,变质、营养失衡的饵料,或者抗生素、消毒药等对肝脏和肠胃的药害引起的。

防治方法:外泼“三黄散”+“大蒜粉”各3 g/m3,内服“鳃皮肠利康”+“氟苯尼考”+“酶解多糖” +“水产多维”各2 g/m3,连用3~5 d。可以有效恢复虾肝胰脏和肠道饱满正常,提高抗病免疫力,促进虾的健康生长。

2.5 烂鳃病

病因:主要由细菌、弧菌感染或者固着纤毛虫的粘附引起。

防治方法:拌饵投喂 每1 kg饵料用三病康宁、病毒散各5 g,连用5~7 d。预防量减半,连用3~4 d,间隔15 d重复给药。

2.6 应激肌肉白浊病

病因:主要是由气泡病或高温季节水体温差变化大,抓虾操作强度过大、施放药物不当等引起,再加上水体钙不足,虾体容易出现肌肉白浊甚至弯曲后不能恢复而死亡。

防治方法:当天早上用氨基酸、虾蟹多维全池泼洒和拌料投喂;晚上外泼“激活”3 g/m3、“离子钙”5 mL/m3,连用2~3 d。

2.7 纤毛虫病

病因:主要由海水水源和饵料携带进入池中,附着于虾的鳃丝、头胸甲、附肢等处,或者直接从伤口进入虾体。

防治方法:用0.5×10-6浓度的真纤光或者纤虫净全池泼洒,连用2 d;然后再用氯制剂或溴制剂消毒,使水体中或虾体表的纤毛虫、夜光虫等不适应新环境而死亡,达到保护水产动物的目的。

2.8 白黑斑病

病因:由于对虾长期营养搭配不均衡、经常受外界干扰,时常处于应激状态,在高温季节引发的一种生理性疾病。

防治方法:先内服1×10-6浓度的聚维酮碘3次,然后内服各3×10-6浓度的氟苯尼考、土霉素3~5次,泼水用“激活+活力钙”,对白黑斑有明显效果。

2.9 烂尾病

病因:主要是天气的反复多变,出现单纯的虾烂尾可能池水的有机质过多,水体透明度低,氨氮含量高,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大量繁殖引起。

防治方法:第一天用2×10-6浓度的聚维酮碘消毒,第二天再用本草大康、水产多维、氨基酸等拌料投喂,连用5~7 d即可。

2.10 白斑病

病因:由对虾白斑病毒(WSBV)感染引起。虾体本身携带病毒或通过水源、饵料被病毒污染后感染,当虾受到水质恶化、水温变化大、药物刺激等各种诱因造成虾体抵抗力下降而致病并引发死亡。

防治方法:这种病毒在虾体的鳃、胃、淋巴器官、皮下组织细胞、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与抗药性,所以难以用药物彻底治疗。此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进行综合预防。但在发病初期用药有一定作用,采取外用和内服药物同时进行能增强疗效。①外用药物,用“劲碘”或二氧化氯溶于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次;②内服药物,每千克饵料添加病毒散6 g、诺菌康1 g,败毒康3 g,三黄散4 g,酶解多糖3 g,连服8~10 d。

3 小结

通过亲虾室内健康培育与防病技术研究,可较好地探索出适合在海南省推广的亲虾无公害健康培育模式,引导广大养殖户走向效益良好、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养殖之路,促使虾农增产增收,提升养殖理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有效创立亲虾培育与防病的新理念,对促进我省的对虾产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真正实现虾类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归纳如下:

台风或者暴风雨过后,海水盐度急剧降低,容易引起对虾软壳或者出现异常蜕皮死亡现象。泼洒离子钙、高稳C、酶合多维、金氨基等可以提高虾体硬度和免疫力。

农历初一、十五的前三天或后四天是虾的蜕壳期,应提前在饵料里添加离子对钙、水产多维、缘菌、肝胆康等,以加强营养,增强活力,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促进蜕壳。

鲜活饵料要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后再投喂,建议不使用碘制剂、高锰酸钾等消毒饵料,因为万一冲洗不干净残留药物,长时间投喂这样消毒的饵料,会引起亲虾的肠道出现问题,体质下降,厌食,甚至出现死亡。

每次抓虾交配时,先用200×10-6浓度的福尔马林药浴交配亲虾30 s,再把亲虾放入产卵池。可以有效地切断外来病原,给幼体的孵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每次吸底换水,要注意保持水位在30 cm左右,如果水位过低,操作时亲虾易受惊吓,引起应激,机械性损伤。吸污完成后,要慢慢注入新水,温差不能超过3 ℃。

亲虾培育期的疾病较多,应注意做好防病工作。发现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捞出病虾,以防疾病的传播。

要克服麻痹思想,使用药物后应及时复检,确定疗效。杀灭虫体后应及时消毒处理,防止病灶感染。

各种理化因子变化之后适当用药提高免疫或消毒防病,应选择一些无刺激性的药物,如用金氨基、低聚糖、水产多维拌料或二溴海因、氧速宝全池泼洒,并及时增氧。

实践表明,在养殖过程中为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定期在饵料中拌些维C、免疫多糖、多维等营养添加剂非常有必要。

实践表明,以活沙蚕、红虫为主,以鱿鱼、牡蛎为辅鲜活饵料的投喂是成功培育亲虾的关键,尤其是活沙蚕、红虫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有效缩短促进亲虾性腺发育的时间,对提高亲虾产卵量和幼体质量至关重要。

简化吸污换水工序,对于减少工作量,减轻对亲虾的惊动有明显的作用。

实践表明,水是虾的生态环境,每天换水后,利用虾蟹宝、活菌王、乐多源的活化菌液全池泼洒,可以有效保持生产幼体的质量稳定。

定期对亲虾进行病毒检测,对带病毒的亲本赶紧隔离和烧毁,控制病害进一步蔓延。

为确保水质的安全稳定,有效切断外源病害的入侵。培育用水必须经过沉淀,三级砂滤,海水过滤袋过滤等步骤再进入车间内的蓄水池,待强氯精消毒曝气24 h加硫代硫酸钠中和后再使用。

亲虾培育过程中水质环境、光照强度、水温、饵料质量、药物的使用、操作方法等因素决定着促熟是否成功。

在培育过程中容易引起亲虾死亡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输回来入池暂养一周内,第二阶段是采用切除眼柄技术促熟的时候,第三阶段是捕捞进行生产交配造成机械损伤,引起继发感染死亡。一般情况下,以预防为主,结合药物外消内服的方案进行培育,存活率可以在90%以上。

4 发展对策

4.1 解决苗种问题

攻克种苗瓶颈,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重视养殖品种的引进和新品种培育,引进与选育相结合,自主选育为主。建立全国性的亲虾培育基地,加强南美白对虾亲虾质量标准化操作,树立健康繁育新理念,为养虾户提供货真价实的优质品种。

育苗行业要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强育苗场的监管力度,提高育苗门槛,合理控制产能,淘汰和取缔生产劣质虾苗的苗场。政府要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建立产学研结合,引导、扶持一些有实力的大型水产企业参与进来,整合企业资源,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育苗方向,鼓励和补贴大企业自主育种,促进良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2 科学养殖

依靠科学、技术、细心管理驾驭养殖局面,提高环保意识,不可盲目发展,应因地制宜,适度控制养殖规模,提倡循环利用养殖用水,建立起交换水养殖系统,养殖废水需要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4.3 注重病害防治

和其他水产动物的病害一样,防重于治。重视科学普及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各种规范和行业标准,推广科学养殖方法。

4.4 提升服务意识

给养殖户灌输正确的理念,提供优质产品和真正能带来效益的技术服务才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种苗、饵料、虾药、微生物制剂企业要转变观念,企业所营销的不单是自己的产品,而是营销整个行业,直接与同行或专家交流,从而不断地创新,取长补短,改善自己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伟权.世界重要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简介[J] . 海洋科学,1990 (3) :69-72

[2] 邢光敏.黑暗沉淀海水与砂滤海水的比较试验,2 0 00 (3),31-32

[3] 于淋江,于奎杰,张乃禹. 南美白对虾人工繁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 . 海洋与湖沼,2001,32 (5) :575-78

[4] 刘永.凡纳对虾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J]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22 (4) :19-23

[5] 黄源江,李国华,廖雪明,等. 南美白对虾催熟培育技术[J]. 中国水产,2005(7): 46

[6] 王克行.虾类健康养殖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9-123

[7] 陈泳先,蒋伟明,杨彥豪,等.几种饵料对南美白对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8):987-990

[8] 赖秋明.海水虾养殖新技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6-18

[9] 王吉桥.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研究与养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135-181

[10] 黄晓春,苏秀榕,苏月萍.沙蚕和星虫的营养成分研究[J].水产科学,2005,24(6):10-11

[11] 潘玉洲,丁茂昌,李爽.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 齐鲁渔业,2010,27(6): 17-20

[12] 于琳江. 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22(4): 19-23

[13] 斯烈钢,吴雄飞,王建平.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Boone)健康苗种生产技木操作规程[J]. 现代渔业信息, 2006, 21(5): 8-10

[14] 甘晖.南美白对虾成虾病害的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2005,36(4) : 375-376

[15]宣引明,小平,戴永良,等.南美白对虾养殖主要病害分析及对策[J].科学养鱼,2009(3):48-49

[16] 叶志桁.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J]. 福建农业,2011 (2) :14-15

[17] 沈文英,阳会军,尹军霞.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防治研究现状[J]. 水利渔业. 2004,24(1) : 58-60

[18] 庞景贵,张福崇,肖国华,崔兆进.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育苗技术及养成虾病害发生的探讨[J].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4) : 25-28

[19] 管仲存.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的探讨[J]. 内陆水产,2004 (2) : 30-31

(收稿日期:2013-11-11)

作者:邢诒炫 王国福 周宁

第4篇: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已成为闽南河口地区主要养殖品种。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虾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养殖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要减少对虾疾病发生,必须注重养殖环境,提倡生态养殖。加强养殖管理,运用有益活菌调控养殖水环境,为对虾创造良好、稳定生长环境;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体会,就南美白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措施谈几点观点,与养殖同行共同交流。

一、放养体质健壮,营养基础好虾苗,控制合理养殖密度。从目前养殖情况看,种苗质量问题比较突出。一些育苗单位不规范、育苗过程滥用抗生素、投喂饵料营养不全,造成虾苗出池时营养基础差、免疫力下降、下池后成活率低。所以购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大小均匀、反应灵敏、营养基础好、体长0.8cm以上虾苗。视虾池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情况,放养密度控制在5~7万尾/亩为宜。建议放养合法途径引进的国外无特定病毒SPF虾苗,由于近几年亲虾近亲繁育,种质明显退化,免疫抗病力普遍降低,从遗传选种的角度考虑,因此必须不断引种,选育适应力强、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的优质虾苗。

二、科学的投饵管理: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优质虾料;投饵量、投饵次数要根据气候、水质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晴天气温高、水质好多投料;低温阴雨天、气压低、水质突变或对虾集中脱壳期少投料或停投料。遵循宁少勿多原则。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免疫多糖、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对虾发病期间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料数餐,减轻病虾胃、肝胰腺压力,有助病情恢复,同时可防止残饵污染水质。投饵过程注意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当对虾吃料突然变猛往往是疾病暴发前的信号,应该注意预防。可采取减少投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AE、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或0.2%氟苯尼考、0.1%盐酸吗啉胍。连续投喂4~5天。

三、使用活菌生物制剂调控水环境,为对虾创造良好、稳定生活环境,提高对虾免疫抗病力。定期施放有益活菌稳定水质,有益活菌分解、转化池水中积累的有机残渣、对虾粪便,产生代谢物直接供浮游生物吸收利用,维持水环境稳定,减少池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前期主要以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为主,稳定水色;中后期主要以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净水复合菌为主,分解转化池水中积累的有机残渣、对虾排泄物、净化水质和底质环境。低温阴雨天气或虾池水质变浑浊溶氧不足时不宜使用微生物制剂。养殖中后期适当使用一些高效净水剂、生物底改、沸石粉,改善虾池底部环境。

四、养殖过程中当气候、水环境发生突变,南美白对虾处于应激状态,生理功能下降,免疫抗病力急剧降低,极易诱发疾病暴发。应激期间白对虾常表现为虾体变红、触须、尾扇基部尤为明显,空肠,不安稳易受惊吓,严重时可造成死亡。经验不足的虾农常误以为“红体病”,十分紧张,不当的用药常引发对虾应激死亡。这时宜及时泼洒0.8—1.2ppm维生素C,缓解对虾应激状态,同时尽快将突变因子恢复原状。

1、暴雨或大雨会引起虾池盐度下降,溶解氧降低,PH值下降等水环境剧烈变化,使对虾正常生理活动处于紧迫状态,消耗体能,降低抗病力,还会引发对虾应激性脱壳。应该停料1~2餐,及时泼洒1.0ppm维生素C和0.8ppm硬壳素,缓解对虾应激状态;对虾应激脱壳后迅速补充钙、镁、磷微量元素,有助体质恢复。尽量多从表层排出雨水,开机增氧。

2、持续阴雨天或夏季闷热低气压的天气极易造成池塘缺氧,藻相突变,如藻类突然大量死亡,水质变浑浊,呈洪水色(俗称“倒藻”)。夜间增氧不足或者是池水藻类过旺、水体透明度过低也会造成虾池缺氧“倒藻”。

处理方法:开机增氧,及时全池泼洒1.5ppm“高效净水宝”特效净水剂和1.2ppm排毒养水宝解毒剂,第二天适量补施速效肥水素,促进新藻生长,2~3天后水质可转好。

3、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杀虫、杀藻药物如硫酸铜、主要成分为Fe2+、Fe3+的百菌净,或使用二溴海因、三氯异氰尿酸钠等刺激性大含氯消毒剂均可给南美白对虾带来较强烈的应激反应。

处理方法:开机增氧,先用1.5~2.0ppm排毒养水宝解毒净水,第二天全池泼洒1.2ppm氨基硒维他营养物质,增强对虾体力。

4、池塘溶氧、盐度、水温、PH值等理化因子急剧变化;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水体分层、溶氧分层等不良水质极易诱发白对虾的应激反应。

处理方法:及时全池泼洒1.5ppm绿水宝进行水体解毒,除要针对性选择使用有益活菌(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复合菌)以降解水体超标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含量,还应在饲料中添加0.5%应激王、维生素C及免疫多糖等营养物质。提高对虾免疫能力。

5、季节转换之际,气候变化莫测,昼夜温差大,这种变化持续时间长,常使养殖水体发生急剧变化,造成南美白对虾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降低,极易诱发病毒性疾病暴发而大面积排塘。

处理方法:换季节养虾,更应加强选苗、饲料、增氧、解毒等方面工作;维持水环境有益菌、藻类的稳定,营养平衡,确保溶氧充足、水质清爽、底质洁净。减轻白对虾应激反应。

(1)尽量在气候相对稳定时放苗,选择营养好、活力强、大小整齐的优质虾苗,适当降低放苗密度。

(2)换季节养虾应选择投喂优质虾料,确保对虾营养需要。同时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氨基硒维他、维生素C、免疫多糖营养物质以及大黄粉、穿心莲粉、板蓝根、保肝泰等中草药物。提高对虾免疫能力。

(3)每15天使用浓度为0.2ppm聚维酮碘进行水体消毒一次,杀灭养殖水体中致病菌。 (4)遇到恶劣气候,停料数餐,使用1.0ppm氨基硒维他、2~3ppm葡萄糖全池泼洒。

6、换水量过大(换水超过20~30%),池水温度、藻相、理化因子变化过大容易造成南美白对虾应激。还容易造成对虾应激性集中脱壳。

处理方法:每次换水应少量多次,每次换水5~7厘米为好,遇到换水过大造成藻相、理化因子急剧变化时应及时全池泼洒0.5ppm应激王和1.2ppm的排毒养水宝,缓解对虾应激状况。由于换水过大造成对虾集中应激性脱壳,还应及时泼洒1.0ppm硬壳宝或0.5ppm离子钙。

7、养殖密度过大:到了中后期,由于养殖密度变大,投饲量增多、以及对虾排泄物的大量增加,虾池水质、底质容易恶化或发生突变引起南美白对虾缺氧和应激。

处理方法:定期使用生物底净改良池底,闷热天气可傍晚前在虾池四周泼洒一些粒粒氧,定期使用1.2ppm绿水宝解毒剂改良水质。

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疾病防治原则。每10~15天用0.3ppm二氧化氯或0.2~0.3ppm聚维酮碘消毒池水一次,减少虾池病原菌数量。遇到暴雨天气、低温阴雨天气、水质突变或对虾集中脱壳期应灵活推迟消毒日期。养殖中后期不宜使用刺激性大消毒剂,可换用三黄粉等中草药物或“噬菌王”之类微生物制剂泼洒水体,较为安全。

六、疾病防治注意事项:

1、虾病防治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一旦发病要早发现、早治疗,对症下药。刚发病虾池大部分对虾尚能正常摄食,内服药物可发挥作用,内服药物拌鱼肝油、蜂蜜等做为粘合剂,增加诱食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2、选择水体泼洒药物一定要遵循“刺激性小、剂量安全”原则,药物品种、剂量大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养殖环境状况和对虾体质状况,减轻应激反应。泼洒消毒药物时结合抛撒颗粒增氧剂,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南美白对虾疾病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急性、亚急性疾病在使用温和性消毒剂(如聚维酮碘、季胺盐络合碘)后,若还不能控制病情时,不能再持续泼洒其他刺激性消毒剂或随意加大消毒剂量(病虾体质弱,容易因药物应激反应大量死亡)。宜在消毒过后3天,全池泼洒1ppm EM原露或枯草芽孢杆菌,改良养殖环境,同时停食数天,减轻对虾胃、肝胰腺负担,对虾饥饿时摄食池水中天然生物有利于体质恢复。一般停食后对虾死亡会减少,病情常转为慢性恢复期。慢性疾病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治疗效果。

4、白对虾生病时大多数症状有“红体”现象,“红体”的成因是多样的,其防治方法也有极大的差别,要准确判断,对症治疗。“应激性红体”应及时泼洒维生素CAE或“应激王”之类营养药品,缓解对虾应激状态,并尽早将养殖环境恢复正常。“弧菌性红体”(俗称红腿病)可使用0.5~1.0ppm微生物制剂“噬菌王”泼洒水体,较为安全,同时拌饵投喂0.2%氟苯尼考,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药品,连续4~5天; “病毒性红体”(又称:拖拉病毒综合症)目前尚无特效防治药物,急性发病,病虾体质极度虚弱,容易应激大批死亡,慎用刺激性消毒药物。

5、暴雨期间、低温阴雨天气、水环境突变以及对虾集中脱壳期不能泼洒消毒药物,以免加大对虾应激反应。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是宁海县新桥镇的主导养殖品种之~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红体病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虾病。生产中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归纳起来有4类,即病毒性红体、细菌性红体、应激性红体、白斑综合性红体。由于病原不同,发病时间、病虾所表现出的症状和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由于引起对虾红体病的病因多样,难以正确诊断,以及养殖者科学知识的缺乏和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出现滥用渔药的现象。不仅治疗效果差,而且增加了养殖成本。笔者于2009年在宁海县大佳何镇进行了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的示范,建立了严格的消毒措施和病毒监测程序等,有效减少了对虾红体病的发生。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病毒性红体

病毒性红体致病病毒为桃拉病毒(TSV)。一旦发病,会引起白对虾大量死亡。病虾体表呈淡红色,特别是尾扇及游泳足变红,故又称红尾病;病虾甲壳变软,易与肌肉分离,严重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肝胰脏变性或糜烂,肠道发红肿胀:该病症往往具有一段潜伏期,早期症状不明显fz 。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和体质健康状况。随着水质的恶化,病虾不摄食或很少摄食,空胃个体较多,离水后很快 死亡。

防治措施:病毒性红体病目前尚无有效地药物和方法治疗.只能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一是调整虾池水质平衡及稳定.减少应激。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和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二是定期水体消毒。 10~15d(特别是在进水换水后)用强氯或水产用二溴海因或强碘等全池泼洒消毒。三是药物防治。在发病季节或发病时,外用杀菌红货强碘;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制剂,混匀后拌料投喂,连用4d。四是增强虾体免疫功能。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制剂等,增强虾体抗病力。

2 细菌性红体

细菌性红体致病菌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孢菌。病虾附肢变红,也称为红腿病。病虾活力下降,反应迟钝,在水面缓慢流动或沉底不动;病虾鳃部呈淡黄色,壳硬,肝胰脏无明显变异,集体无黑斑,血淋巴液变稀薄.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虾池养殖密度大、养殖条件差的池塘。 防治措施:一是在冬闲时,对池塘底部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防止致病菌的存在。二是保持池塘水质稳定,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定期使用消毒剂可以控制弧菌的数量,在弧菌数量低的情况下不会引起红体病。三是当对虾患病后,及时对水体消毒,尽量采用温和药物,减少刺激,同时拌饵投喂抗生素131。

3 应激性红体

当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天气、盐度、pH值、水位差、氨氮及亚硝酸盐等,发生突变时,对虾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等症状。有时人为捕捞、施药等工作也会导致虾体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发红。应激性红体多发于高温多雨的夏季,虾体触须上半部发红,尾扇也只有尾部发红。应激性红体现象可在短期内随着水体因子的稳定而消失。在应激期间,南美白对虾的自身免疫力急剧下降,此时很容易被细菌、病毒等侵染,继发细菌性疾病。

防治措施:一是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体各种理化因子稳定,使溶解氧在4metE以上,pH值在7.6~8.8,氨氮和亚硝酸盐控制在0. 1mrCL以下,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cln左右。二是排换水时不能一次换太多,最多不要超过1/2。以防温差、盐度差和pH值差过大弓1起对虾的应激反应。三是如果对虾由于应激产生红体,则在水体中投放解毒抗应激类药物。增加水体缓冲,适当投入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改善水体环境;同时投喂提高免疫力的抗应激产品,数目后便可恢复,此时应慎用消毒剂,以免产生刺激而加大应激反应嗍。

4 白斑综合性红体

主要是虾体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对虾体质虚弱,因此表现出红体病特征。其症状类似于应激性红体病,主要区男U是在对虾体内分离不到桃拉病毒,外界没有刺激并且水质条件良好但红体病症状依然存在。前期出现白斑病,几天后伴发红体病症状,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外壳呈现深红色、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在对虾养殖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暴发,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2~7d可使虾池全军覆没。

防治措施:一是对塘底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二是放苗前应用5mg/L聚维酮碘液浸泡10rain:三是如发现白斑病症,可用0.1%聚维酮碘粉(10%含量)、0.5%氟苯尼考和Ve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同时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使池水中浓度达到0.5~1. 0gm 。

5 综合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冶”的原则,走综合防治之路。无论是细菌性红体病,还是病毒性红体病,都会给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带来毁火性的打击。在生产实践中,一是做好池塘的清淤和消毒,清除对对虾生长构成重大威胁的致病微生物和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二是加强虾苗引进的检验检疫,从源头杜绝虾苗携带致病因子下塘;三是加强养殖过程管理,首先确保水质良好及相对稳定,定时进行水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及时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并根据白对虾的生长状况和天气变化调节投饵量,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四是南美白对虾患红体病后,要根据不同病症进行认真诊断,确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便对症下药,准确治疗,提高药物疗效,达到合理用药、降低污染、控制疾病的目的。 对虾精养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与防治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浙江省舟山市水产养殖业正在由粗放粗养方式向高密度精养方式转变。其中南美白对虾精养高产技术已经在全市逐步推广,单茬亩产2000kg,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年来的成功经验证明,水处理技术是高密度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控又是水处理技术的核心。对虾养殖到中后期,随着残饵和排泄产物的不断积累,水体中生物量大量增加,水体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容易引起水体缺氧,水质恶化,诱导对虾疾病发生,最终导致养殖失败。因此加强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与防治对于对虾精养高产尤为重要。

一、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原因

1.养殖自身污染 精养塘由于放养密度高(亩放养量一般在6万尾以上),投饵量大,大量剩饵、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沉积在池底,使水体中富营养物质逐渐增加,当环境条件(水温、光照等)适宜时,某些藻类及原生动物就会爆发性繁殖,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2.水源水质污染 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生产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使沿海水域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舟山市环境监测站对舟山市及浙江省沿海水域进行了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沿海水质中无机氮和可溶性磷酸盐含量普遍超标一倍以上,舟山本岛沿海污染更加严重。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有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两种。实验室检测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条件,通过采集水样,对水样进行分析测定。如测定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比、藻类生产潜力、光合作用产氧能力、氮磷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来确定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现场检测是利用较为简单的仪器在现场直接进行测定或通过目测的方法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作大致判断,现场检测简便实用,易于为广大养殖业者所掌握。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三种:

1.透明度测定法:用直径30cm的白色瓷盘(也可将铁板或其它材料涂成白色代替)放入水中目测恰看不到时的深度作为透明度。因为藻类及某些生物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性,一般早晚透明度高,白天透明度低,因此测定时间宜确定在每天9时至16时之间。透明度能够大致反映出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透明度越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高。有时虽然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但测得的透明度仍较大,原因是:大型丝状菌类及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浮游藻类暴发性死亡、雨天浮游藻类下沉、水体受到重金属污染不利藻类生长等。

2.镜检:利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对水体中常见的单胞藻数量、水体污染的指示性原生动物数量及其变动状况进行检测,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变化。如鞭毛藻类数量达到50万个/mL以上、扁藻、裸藻等数量达到10万个/mL以上时,大致可判断水体处于较高的富营养化状态。又如营腐生性生活的鞭毛虫等大量出现时,水体即进入到高营养物质污染状态。又如钟虫、吸管虫等固着类纤毛虫大量出现时(在虾的鳃及体表能够大量检测到),则水体就由严重污染进入到生物净化阶段,但钟虫等为对虾鳃病的病原生物,大量出现后易引起对虾疾病。当轮虫较多出现时,显示水体生物处理效果较好。

3.目测:通过肉眼观察水色判断水质好坏与富营养化程度。对虾适宜于红棕色或淡绿、翠绿色水体中生长。典型的不良水质有如下几种:(1)绿色水体:水中氮含量大。(2)黑褐色或酱油色水:剩饵、残饵多,底质恶化,水体中以鞭毛藻、裸藻、褐藻等为主,对虾易发病。(3)黄色水:池中积存大量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池水pH下降时易产生此色,对虾生长不利。(4)白浊色水:主要含纤毛虫、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及粘土微粒或有机碎屑,对虾易得病。(5)澄清色水:为贫营养水或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不利于对虾养殖。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如何使养殖水体始终保持稳定,避免向过寓营养化状态发展,是精养对虾的关键技术之一。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控制了氮、磷也就基本上控制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1.氮的控制 在养殖前期,水体中氮含量一般都较低,水体处于贫营养状态,为保持水色和一定的透明度,维持菌相和藻相平衡,有时候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氮(施肥)。但是到了养殖中后期,水体中氮水平急剧升高,水体进入富营养化状态,为消除多余的氮,有效的办法是向水体定期投放反硝化细菌(市场上已有大量产品),加强水体的反硝化能力。投放时间从虾苗放养一个月之后开始,半个月一次,投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

2.磷的控制 磷在水体中以可溶性磷和不溶性磷二种形态存在。只有可溶性磷才能被藻类吸收,将水体中可溶性磷转化成不溶性(或微溶性)磷,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办法。在养虾中后期定期向水体投放生石灰,能使可溶性磷生成不溶性的磷酸盐[Ca5(OH)(P04)3]。投放生石灰一般每15天~30天一次,每次每亩lOkg~20kg不等。

3.综合防治

(1)清淤:放养之前彻底清除池底富含有机物的淤泥。

(2)换水:在养殖中后期,除了经常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外,换水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办法之一。养殖过程中生物尸体、残饵等主要累积在池底,换水应以排去底层水为宜,应改闸门式排放为中间排污。另外单细胞藻类一般白天上浮,晚上下移,细菌及老化藻类等主要在底层,选择在早晚排水能够提高排水效率。精养模式为了防止水质突变,对虾应激,换水量一般每次都控制在2O%以内。

(3)增氧:精养对虾到了中后期,呼吸作用普遍超过光合作用,即使在白天水体中下层也是如此,必须通过增氧补充水体中氧气的消耗。同时通过增氧使水体上下层交流、有机物分解,有害气体释放到空气中。

(4)投饵:饵料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之一,质量差的饵料很大部分不能被对虾所利用,成了水体污染源。因此养殖过程中选择质量好,饵料系数低的饵料投喂也很重要。 (5)投放底质改良剂:沸石粉能够吸附和去除氨氮等有害物质,对于改善水体环境,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具有很好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很多底质改良剂都是由沸石粉等加工而成的,如底净宝等,也可直接用原粉,用量视水质状况而定,没有副作用,一般情况下海水塘用量稍微多于淡水塘。

秋冬季节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即将进入11月份,气温会相对较低,对虾病害减少,但也不能忽视对虾病害防治工作。进入冬季,气温会骤降,对对虾养殖影响很大。气温突然下降会造成对虾吃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死亡。更严重的是,寒潮过后,温度回升,部分死亡的对虾、藻类、微生物沉积到池塘底部,消耗水中溶解氧并产生大量致病菌,使水体变坏,严重影响对虾生长。

出现此类情况,要及时处理。应使用一些氧化性较强的药物,来抑制有害病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生长。一般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亩100克,12小时后开启增氧机,24小时后施用一次硝化细菌。根据池塘情况5天以后再用一次,能较好的改善养殖水环境。

原帖由 wlhclh 于 2011-11-23 16:01 发表

养殖的关键是调水,请问如何保证水一直好,遇到阴天时间长怎么办? 时间长了浮游动物多了又会转水怎么办?

另外我们养殖虾这红体病什么会情况下发生?发生以前虾有什么先前反应?

调水的关键在于合理投饵,控料调水,我的研究生曾经研究过不同条件下3种对虾(日本对虾、凡纳滨对虾和对虾(6.729±0.028g)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272.02%、代谢率高出这么多,更不用说残饵对水质的破坏作用,所以在水质恶化的时候,适当停餐或减少投饵量,可以即使恶化,也可以通过换水和施加有益菌很快调好。

对虾时刻在能量代谢,阴雨天或台风天,光照不好,藻类死亡或繁殖过慢会降低藻类对水体中氮磷的吸收作用速升高,这时需要添加有益菌来替代藻类完成对水体中氮磷吸收,或者采取适当停餐或减少投饵量减少对虾氮

时间长了浮游动物多了可适当停餐或减少投饵量,对虾可以摄食部分浮游动物,通过食物链的控制来控制池

红体病最少有四种原因造成,一是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引起,俗称“硬壳红体”;二是桃拉病毒(TSV)引起;四是有环境因素引起,往往由于长期不换水导致。

发病前有的没有没有征兆,具有具有突发性,有的发病前会出现料总是加不上来。

请教老师一个问题:我是罗非鱼养殖户,今年罗非鱼价格太低了,纯养罗非鱼行不通了,明年考虑鱼虾混养殖,虾苗和鱼苗投放的对虾、罗非鱼混养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吗 ... 对虾和罗非鱼混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虾为主,一种是以鱼为主,根据池水的盐度,建议一种是以鱼为主,鱼正常养殖,虾的产量控制在50斤/亩左右。虾苗需要降淡,最好进行标粗,可在池边围网进行标粗20天左右

原帖由 痞子天王 于 2011-11-25 22:36 发表 请问孙教授,防老鼠的目的是什么? 小规模白斑病应该用什么药物杀灭?

老鼠会叼病死虾,而且会到池塘的台阶池饲料,有时会掉下水,传播病原。

达不到上市的小规格的对虾发病可以采用杀灭菊酯或敌百虫进行杀灭,一般死虾体内的病毒,在28度的水温,水肯定是安全的。

第5篇:南美白对虾白便病的防治

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病(EMS)是最近的热门话题,听上去非常神秘,实际此病在国内早有发生,发病表现主要为空肠空胃、白便、游塘,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其病原主要是副溶血弧菌,副溶血弧菌的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生长速度慢,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要以预防为主,实行精细化的养殖管理,不能等到发病后再用药。因每年的养殖环境不同,养殖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环境变化随时调整,控制疾病暴发的基本措施为:

一是切断对虾病毒传播途径,即紧抓苗种关,降低病害垂直传播的几率;蓄水消毒,减少病原经水体传播的几率。

二是控制良好的水体环境,提高对虾免疫力,降低病毒从潜伏转化为疾病暴发的几率。

三是养殖过程认真观察,发现疾病,早做治理。

杭州萧山的部分养殖户近两年使用上海绿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生态产品进行调水和杀菌,全程进行防控,养殖成功率大大提高。 主要方法是通过使用AQ稳定水质、治污改底,使用AB减少致病菌,二者交替使用,减少白对虾的偷死及发病概率。

在如今水质污染严重、细菌性疾病肆虐的养殖大环境下,使用微生物制剂全程防控,即能消除有害病菌,又不会引起细菌耐药性,最重要的是能真正有效的预防、控制、治疗疾病,为养殖户最终的高产保驾护航。

第6篇:白对虾病害防治论文

一、常见病毒发生的特点

(一)白斑杆状病毒病

相对于桃拉病毒而言,白斑杆状病毒病主要针对是幼虾。致病性强,感染率和死亡率均为90%以上。主要是虾在进食的时候携带的病毒通过口和消化道进入体内进而感染而致病。发病初期虾的行动反应迟钝,虾体颜色变暗,而后随着虾体附着物增多,虾壳上开始出现白色圆点,白点持续增多形成白斑,短期内虾壳和肌肉分离,肝胰腺肿大糜烂而死亡。

(二)固着纤毛虫病

发病原因主要由水体中的聚缩虫和钟虫在寄主体内进行的出芽生殖或者五星繁殖而引起的。发病虾类主要表现的症状常在鳃、头胸甲、附肢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色的绒毛状物,肉眼看去有粗糙感,烂鳃。染病虾活力下降,生长发育停止,结果引起虾类死亡。

二、主要防治措施

病毒发病多为隐性突发性,病毒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如果单纯的采用治疗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很难凑效,为此应在防治上采用“防治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改善和优化养殖水体环境,大力推广应用有益细菌生物制剂,降解水中有害因子,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控制病源传播,提高适应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根据以上情况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一)预防措施

一是放苗前对全池进行清塘消毒,泼洒二溴海因粒、水质解毒保护剂以清除水中重金属离子及有毒因子。二是在整个养殖期间,采用水质调控技术,定期检测水质pH值、亚硝酸盐、溶氧量、氨氮含量是否符合指标,定期向水中喷洒水质调节剂进行水质调解,从而调控藻类的生长,保持水质良好稳定。三是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毒的水源,养殖期间根据水质的透明度、水质的好坏可适量的增加或者减少换水量,但每次换水量不超过30%为宜,水质的pH值变化幅度不超过0.5最好。四是经常性多采用活菌生物净水剂,保持养虾池环境因子和池内藻的相对稳定;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和维生素C,增强对虾抗病力。五是可以在池塘四周移栽部分水生植物,挡风护堤,吸收氨氮改善水质;而且还可以起到降温作用,为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治疗措施

一旦发生病害,切莫有病乱投医,应根据药物在虾体内吸尘代谢规律,保证用药的安全性,避免药物二次污染水体,采取相应的养殖技术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损失。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将发病池虾与外界没有发病虾隔离开,然后根据池里水量计算需要用药量,全池泼洒粒粒氧0.2ppm,间隔二小时后,全池泼洒海得克毒(高效季胺盐活性碘)用量0.2ppm,同时马上开动增氧机。持续两天,期间可以向池底投放净化剂净化底质,三天后,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用量按每亩300~450克左右即可,同时继续投放粒粒氧和底净宝,调节净化水质;以后每7~10天泼洒活菌生物剂,保持水质良好。二是在外用药同时,必须进行内服抗病毒及抗菌药,通常每50公斤饲料拌500~1,000克对虾病毒克星和50克恩诺沙星,及1~2‰免疫多糖或虾康素,维生素C等药物,连喂5天,间隔7天后再喂一个疗程以巩固治疗效果。通过在病害区对南美白对虾实施上述防治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治愈率达90%以上。上述方法,对于防治在养殖期间南美白对虾出现病害具有一定的参考经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简要介绍了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以及一些防治要点,病毒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导致的,可能是养殖水域的环境破坏,也可能是人工喂养方法不对和饵料的配比不合标准。所以,做好预防工作固然重要,然而不是所有病害光预防就能避免的,一旦这些问题发生,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在养殖过程中不断学习研究积累防治经验,做到方法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的产量和收益。

第7篇:

推荐阅读:

上一篇:优秀志愿者申请书下一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