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生活化实践,介绍了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设定贴切的生活化目标、选择合理的生活化内容以及实施完善的生活化欣赏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班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篇1:

知行合一在幼儿园大班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实践

【摘要】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知行合一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大多采用了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能挖掘幼儿的潜力,还拓宽了幼儿的视野,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知行合一发展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艺术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并对发掘其创造潜能具有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篇文章介绍了知行合一教学方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其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知行合一;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建立知行合一教学的重要性

(一)知行合一是大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幼儿园里,幼儿通过师生互动,幼幼互动以及儿童生活环境之间互动进行全面发展。通过一系列的知行合一,孩子们彼此互动并成功地相互交流。知行合一通过语言交流有助于幼儿与他人进行互动,幼儿的思维从直觉思维逐步向形象思维发展,幼儿园教育应通过关注孩子的各种活动和反应并对孩子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回应,以促进幼儿良好的人格发展。

(二)美术教学开展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大型教室学习计划中,教师必须参加儿童的交流计划,以实现师生,子女,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教育关系。长期以来,幼儿园教育通常采用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教育方式,仅限于创建无聊状态(例如,学习)的儿童教学模型,幼儿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很容易感到无聊。而通过开发知行合一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关系,从而在艺术关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因此,有足够的机会发展和锻炼儿童的思想,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二、幼儿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目标设置不合理,导致幼儿的自信心不足

教育目标是教育实施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一点,教育者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就会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制定幼儿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重点要基于幼儿。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现有水平,幼儿实际需要和通过教师指导帮助以后可以达到的合理期望水平。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笔者在幼儿园见习过程中发现较多幼儿教师仅仅是根据园所提供的教案制定教育目标,并未考虑其是否真正适合本班幼儿。导致制定的教育目标脱离幼儿实际水平,超过幼儿能力范围。

如,师:咱们在教室里找一下,什么是圆的?生:于老师的茶杯是圆的。师:我们的两只小手伸出来,苹果是圆的,于老师的茶杯是圆的,还有我们的快乐奖杯是圆的,雪人的头是圆的,雪人的身子也是圆的。师:还有什么是圆的?生:皮球。教师机械地向幼儿灌输茶杯、苹果、皮球是圆形的,没有考虑幼儿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没有以实物作为对照,幼儿很难接受,不符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形象语言描述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直观性教学原则。

(二)教育观念滞后,幼儿的积极性被挫伤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师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它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关注的是幼儿在参与绘画活动后形成的作品能否参加比赛,拿到“几等奖”?孩子画的东西像不像?现在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多数对幼儿绘画的理解过于单薄,认为美术就是教小孩画画,提高绘画技能,导致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更加注重绘画技巧的传授。往往在绘画教育活动过程中,用成人自认为对的教育价值取向定义儿童画的美与丑,幼儿的美术活动参与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打击,更加不愿意参与美术活动了。

如,笔者:咱们这个幼儿园平时美术活动多不多?陈园长:现在美术活动不太多。笔者:咱们这个幼儿园的特色是什么,如音乐、英语、美术?陈园长:没有哪一科特别有特色,还是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考虑到家长对幼儿园教学的要求,以及时间、场地、材料等因素,这两年幼儿园举办的美术活動不多。

(三)教育方法选择不当,幼儿的想象力被抑制

直观教学是美术作为视觉艺术中很重要的教学方法。美术活动如同生物体的主动脉,为幼儿进行视觉活动输送源源不断的营养,促进幼儿身心内部机能成长和发展。直观教学法主要分为两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直观教学法和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直观教学法。据有关研究统计以及笔者在幼儿园观察的情况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直观教学法即示范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依然占主导地位。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树立教师威信,树立学习样板,传授个人经验,教学效果明显。但是在幼儿园中,幼儿的绘画教育是没有固定样板的,教学效果也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然而教师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幼儿只会一味模仿,从而抑制,甚至完全扼杀幼儿的想象力,最终呈现出的绘画作品就是“照葫芦画瓢”千篇一律的。

如,在《树和小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过于强调树、花、小鸡的程式化的画法,而且详细介绍了绘画方法,在黑板上画出了范画。教师采用情节化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概念式的灌输方法,使幼儿的思维局限在教师传授的概念中,对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事物缺少感知,同时,幼儿对实物缺乏认识,绘画内容严重概念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利于幼儿快速掌握绘画方法,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幼儿绘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遵循《纲要》的前提下,合理制定幼儿绘画目标

遵循幼儿园美术教育总目标要求: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目标的制定和教案的指导对应到每个班上幼儿的实际情况来,与教师进行实际情况的沟通,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进行本班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需要和发展目标,所以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更有效、更适合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去积极引导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的开展。

大班绘画教学活动的研究时,关键在于幼儿园的认同和支持。更需要幼儿园领导积极更新园所的美术教育理念,不再仅仅停留在“像与不像”“主科与副科”等传统观念上,从根本上认识科学、适宜、创新的美术教育对幼儿各方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因人而异”地制定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目标

我们都知道想要达到什么样的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的效果,相应地就需要制定什么样的幼儿绘画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效果的同时,应该更加细心地了解本班幼儿绘画能力的实际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地制定目标。对那些喜欢绘画的幼儿,但绘画基本功底不够好的幼儿来说,应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评价宗旨,我们应该更关注的是孩子有没有抓住参照物的特点,绘画形象是否清晰。活动结束后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在进入美工区多加练习,提高绘画的技巧。对于那些不爱绘画,绘画习惯不好的幼儿来说,应从逐步培养喜爱绘画的情感入手,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给不同的幼儿制定不同的、合适的、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才能将幼儿绘画教学活动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提升专业核心素养

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的质量主要由教师来决定。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提升个人美术素养。首先,教师需要热爱教育,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活动,时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自己内部知识,不断刻苦学习。更要热爱幼儿,有耐心,有爱心的对待每一位幼儿,一切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其次,教师要精通专业知识,现代美术教育由于在教育功能方面的拓展,要求教师在精通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对世界多元文化艺术和传统艺术了解;对幼儿各具特色的创造与表达形式,及时提出建议与指导。其次,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应该理解幼儿创造的图像符号,可以欣赏和科学评价幼儿作品。最后,教学思路要开阔、灵活,做创新型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时,及时给予启发、指导,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广博与专门的专业化知识和教学方法。

四、总结

幼儿对绘画活动感兴趣,才能用心地投入到繪画活动中。教师进行绘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更是要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本文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调查幼儿园绘画活动幼儿兴趣性表现,了解幼儿在绘画活动过程中的兴趣,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施宣宣,钱怡.浅析学龄前儿童绘画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20(09):157-159.

[2]乔涵.美术教育中的基础绘画教育[J].美与时代(中),2019(10):79-80.

[3]刘梦影.浅谈幼儿学前绘画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14-115.

[4]彭程.浅析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思想[J].新西部,2019(02):146-147.

[5]郭若男,侯倩倩.幼儿犯错类型及教师应对策略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8,36(04):81-84.

作者:言静

大班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篇2:

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生活化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生活化实践,介绍了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设定贴切的生活化目标、选择合理的生活化内容以及实施完善的生活化欣赏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生活化;创造力

一、概述

美术欣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大班幼儿在心智、欣赏水平以及个人认知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大班幼儿通过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进行欣赏和感受形式美与内容美的训练,很好地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大班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很多美术作品都是静态的,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深奥难懂的地方,所以如何有效开展大班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既能让幼儿提高自己的兴趣,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幼儿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是以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为基础,为幼儿选择生活化的美术内容、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等,让幼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欣赏活动中,打开自己发现美、创造美的心灵,体验生活的乐趣。

二、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生活化实践的策略

1.设定贴切的生活化目标

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生活化实践,要设定贴切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在设定欣赏活动目标时,要注意大班幼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主体性,同时对目标进行去细化、留空间的操作,以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关注点为切入点,对幼儿实施感知、想象、体验、表达等全方位欣赏能力的培养。其次,欣赏活动的目标设定要立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切不可脱离实际生活。所以教师首先要站在大班幼儿的心理角度,对内容进行自主欣赏,对美术作品的各个要素进行感知、理解、诠释,而后了解班级内各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找到作品最大的价值影响所在,从而以生活化的角度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角度的培养。最后,选择的内容要有时代性,要紧跟当前幼儿的生活特点,选择适宜的作品进行美术欣赏活动。

2.选择生活化内容

针对大班幼儿的生活化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教师要预先设计每个月的欣赏主题,并且按照教学计划,将当月主题以及下个月的主题进行设计,并以教案的形式呈现出來。在内容选择方面,可以从幼儿关注的热门话题中进行甄选和设计,因为幼儿关注的热门话题是其兴趣爱好的体现,找到幼儿的兴趣点,美术欣赏活动的开展也就成功了一半。其次,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要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如让幼儿关注公园、雕塑、建筑等内容开展城市之美的图片欣赏活动,而后让幼儿进行自主描述、讨论和评价;根据当前季节的特色来开展自然之美的欣赏活动,让幼儿主动走入自然,欣赏大自然的花花草草,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自然景物的颜色、形状、态势等方面进行欣赏;通过开展亲子活动,欣赏生活之美,让幼儿和爸爸妈妈开展废物再利用的手工活动,在爸爸妈妈的引导和帮助下,幼儿动手将生活中的废弃物变成装饰品,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

3.实施生活化欣赏活动

在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和实施。首先,在美术欣赏活动开始时,以生活情景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情景来激发幼儿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如在组织和实施美术欣赏活动“梦”时,教师首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舒适的沙发,播放美妙的轻音乐,然后问幼儿:你们平时睡觉会做梦吗?有什么美妙的梦境可以分享吗?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欣赏活动中。其次,教师通过贴近生活的感知与体验来提高大班幼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关注力,例如,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对话,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过程中充分感知美术作品中的点、线、造型等绘画要素以及颜色、形象的内容要素;在作品内容的欣赏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对作品内容进行求同或求异的综合对比,从而加强大班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最后,教师要对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进行生活化评价,以幼儿的生活化体验为基础,通过关注幼儿的活动心理,对幼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艺术性和过程性评价,从而提高大班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大班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

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开展,要以生活化为基础,通过设定生活化的目标,选择生活化的内容与主题,以生活化的实施手段开展,以有效地提高大班幼儿在美术欣赏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美术教育效果的提升,为幼儿打开一扇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心灵之窗。

参考文献:

[1] 张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J].幼儿教育, 2013(Z1).

[2] 朱新华. 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探讨[J].大舞台,2013(1).

[3] 刘佳. 浅谈幼儿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有效途径[J].教师,2011(31).

作者:唐曼俐

大班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篇3:

幼儿园情景融合式绘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其他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熏陶,人们总是把儿童参加美术活动看作是接受美术知识、技能培训,把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活动当作专业技术教育。我园对60名大班幼儿、70名中班幼儿、15名幼儿教师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显示,我园的美术教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重技能轻情感,大多数教师把技能学习当作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一目标,强调对事物的外部表达,缺少对美术本体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不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和丰富多彩的情感表现;重作品轻过程,许多教师有时也关注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性的发挥,但常常用成人的眼光,把幼儿美术作品“效果”的好坏当作美术活动是否成功的惟一标准,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与情绪流露;重计划轻随机,教师往往由于过分强调选材的计划性,而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没有考虑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常出现选材脱离幼儿生活、内容不能引起幼儿兴趣等现象。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认为应该对幼儿园的绘画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开展了情景融合、多通道参与的幼儿绘画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研究目标

所谓情景融合式,指的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与组织教育的外部条件与幼儿心理需求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情景融合式绘画教学的研究,我们的理论研究目标是:建构幼儿园情景融合式绘画教学模式,探索幼儿园绘画教学的有效策略、途径和方法。实践研究目标是: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想像和创造,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原则

审美性原则。为幼儿创设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情境。通过这种审美情境的体验,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兴奋,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敏锐的感知,发现美的特征,从而激起欣赏的兴趣和进行艺术创作的动机。

实践性原则。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情境活动中,帮助幼儿用多种感官进行审美知觉。用脑去想像、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知,用手对美术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避免单纯模仿。

创造性原则。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教学气氛,尊重幼儿不同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想法的价值,不因为其想法的幼稚而盲目否定,更不用成人的思维模式限制他们,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念,实践其观念。

三、研究过程

(一)确定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美术发展规律及当前当地幼儿的生活环境、学习特点、兴趣需要,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小班绘画目标:通过观察、体验与创想,对生活中各种鲜明的形象、色彩感兴趣,能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美的感受;创设游戏、艺术、生活等情景,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加美术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和满足;在线条(短线→螺旋线→弧线等)、色彩等绘画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选择易于使用的操作材料,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大胆地进行自我表现;引导幼儿学习握笔方法,初步养成有序摆放和安全使用工具材料的良好习惯。

中班绘画目标:支持、鼓励幼儿主动寻找和发现周围环境、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并从生活用品、环境布置、节日装饰及四季景色中获得美的感受,乐于表达自己的想象;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美术活动,并提供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支持、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想,在活动中获得愉快、丰富的情绪体验;初步养成观察和欣赏周围环境和艺术作品的习惯,正确使用更多的美术工具材料,能有序地收放。

大班绘画目标:创设各种美术情境,丰富美的体验,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各种绘画方式表达所见、所知、所闻,并对事物作出简单评价;提供适合幼儿欣赏的美术名作,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感受作品,了解作品的表现方法及所要表达的主题含义,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交流、分享,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扩展和深化幼儿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认识,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而富有个性地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情感表达出来,产生有简单情节的作品;提供各种绘画材料(包括专门材料、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感受它们的性状与质地,并大胆作画、装饰生活用品和美化环境。

(二)建立情景融合式绘画教学的结构框架

情景教学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在被优化的绘画情景中,幼儿是作为完全的人、整体的人存在而且自主活动着的。我们在明确研究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创设、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氛围,将绘画教学与幼儿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情景中感受,在情景中表现,在情景中互动,使幼儿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第一环节:感知情景。挖掘大自然中适合幼儿绘画学习的元素,借助语言、音乐、形象、情感氛围的创设,多通道地作用于幼儿的感官,引发幼儿的共鸣,使幼儿自主感受情景中的形象,引起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需求。

第二环节:积累表象。绘画中的审美是对事物形状的大小、色彩、明暗等方面的感知,它强调的是“美”。因幼儿对事物感知和理解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直接感知、没有敏锐感受能力的幼儿较难获得体验和内在情感,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根据幼儿对色彩明快、对自己熟悉的事物较感兴趣的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比较,培养幼儿感受事物美的能力。

第三环节:表现表达。绘画过程中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表达方式,给幼儿创造想象的时间及空间。尊重幼儿个性表现,尊重幼儿的想法,欣赏幼儿的独到之处并给予鼓励,在幼儿表达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引导。

第四环节:交流共享。在同伴之间给幼儿展示作品和介绍作品的机会,并让幼儿互相评价,从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中找优点。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与之互幼,适宜地启发和补充幼儿的表达,强化幼儿作品中的优点,增强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五环节:感受发现。引导幼儿欣赏同类艺术作品,欣赏名作和艺术大师的表现手法,从颜色、空间组合、明暗浓淡、动态等方面结合幼儿作品进行讨论、比较,对幼儿的绘画作品提出再创作的要求。

第六环节:内化迁移。在自主表达和欣赏提升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

当然,以上六个步骤并不是每一次绘画教学活动必须经历的环节,它是针对某一个绘画内容而言的;这里的每一个环节也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

(三)情景融合的方式和策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情景融合式的绘画教学所创设的情景讲究“情绪”和“意象”,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绘画表现内容和题材,创设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浅出或引起幼儿情绪共鸣的情景,使教学成为幼儿乐意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

那些表现生动的儿童美术作品,大多是儿童观察和体验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之后表现出来的。如,一次大班幼儿在讨论班上两只小乌龟是雌性、雄性一事上引发结婚话题,教师随机生成了一次绘画活动,先从“你见过婚礼吗?婚礼需要什么?“你喜欢结婚吗,为什么?”谈起,发动幼儿带来父母的结婚照、结婚录像等,然后想象乌龟结婚的情景。孩子们创作出了一幅幅生动的乌龟结婚的精彩画面,有雄乌龟拿着玫瑰花向雌乌龟求婚,有两只乌龟穿着西装、婚纱结婚,有新郎新娘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参加婚礼,画面表现妙趣横生。

我们也重视为幼儿创设积极、健康、快乐、温馨的生活情境,重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春天花红草绿,秋天硕果累累,结合季节,我们经常带幼儿走向自然、走进社会,带幼儿放风筝、挖土豆、捉小蝌蚪、踏青、烧烤,幼儿有了生活体验,就有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我们将课堂移到室外,与幼儿一起带上画板,尽情挥洒,直到满载而归。

创造艺术的情景。绘画中的审美感知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感知,绘画中的审美是对事物形状的大小、色彩、明暗等方面的感知,是有别于其他感知的一种特殊感知,它强调的是“美”。而艺术作品集中地体现了美的特征。因此在绘画情境中,我们大量运用艺术手段创设感受美的环境和氛围。寓美术作品欣赏于绘画活动中。

无论是专门的美术欣赏课,还是结合教学内容的随堂欣赏,我们都创设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情景,从感性和直观的角度,开阔幼儿视野,增长幼儿知识,提高幼儿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唤起他们对美术世界的兴趣,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感受美。我们让幼儿欣赏一些中外大师的优秀作品,如抽象画似象非象的特点正好可以促进幼儿无限的想象;中班幼儿还可欣赏生活中优美的工艺品,如色彩斑斓的盘子、花瓶等,通过比较感受作品在色彩、线条等处的美,了解对比色、线条疏密关系在作品中的运用。

寓音乐于美术活动中。在美术教学中,若能恰到好处地引进音乐,使音乐和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则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但要注意音乐与教学内容协调。如,老师发现班上许多孩子对《西游记》感兴趣,于是在幼儿创作连环画《西游记》时,先播放一段《西游记》的主题音乐。引发想像,“这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感觉?”“你在哪里听到过?”“听到这音乐你想到了什么?”然后进行想像创作画,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

寓讲故事、谜语、儿歌于美术活动中。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意境优美,通过语言的描绘,能够激活幼儿思维,引发幼儿想像,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和学习兴趣。如儿歌《可爱的小猪》中,“小猪吃得饱饱、眼睛闭上睡觉、大鼻子在耸耸、大耳朵在扇扇……”形象而有节奏的语言,一下子吸引了幼儿,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边念边画,不亦乐乎。

寓电化教学于美术活动中。美术是造型艺术,具有可视形象,如用幻灯片、录像进行欣赏教学,可以将静止的事物动态化,化远为近,化小为大,便于幼儿观察欣赏,给幼儿以完整的印象;同时,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渲染等为幼儿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如小班绘画活动《快乐的青蛙》,虽然孩子们对青蛙并不陌生,但他们作品中常出现的是椭圆形的身体、鼓鼓的眼睛、两腿或盘曲或伸直,但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怎么游泳、四腿怎样摆动却很难看到,而教师运用科教片慢镜头演示,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使观察更加清晰、细致,然后教师再引导幼儿模仿青蛙的动作……教师虽然没用任何讲解、示范,幼儿却创作出了一个个不同形态的青蛙,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走进游戏情景。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我们将游戏融入整个绘画教学中。如在绘画人物动态的活动中,教师引用了“木头人”游戏,孩子们忘我地投入游戏活动,有的站立,有的蹲着,有的侧着,有的弯腰,还有的用身体摆出各种怪异的姿势。教师用数码相机摄下了几组代表性的画面,再放到投影仪上展示,与幼儿一起讨论了各组“造型”的特点,形象地解决了人物动态画的难点。

(四)形成互动的学习过程

情景融合式绘画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绘画教学,它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感化、想像、创造,整个过程温馨、轻松、愉悦,不会使孩子感到活动过程的紧张、压抑、枯燥、沉闷。

注重幼儿的内心体验。美术过程离开了情感,再优美的画面也成了枯树一棵。情景融合式绘画要创设有效的情景,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如在欣赏凡高名画《向日葵》中,教师营造了一个个生动的情景。教师在活动室内放置实物向日葵,静态的向日葵让幼儿可以设身处地地去观察、触摸,充分认知向日葵的外型特征。其次,在解决感知向日葵的空间位置关系时,又设置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情景,引导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身体扮演向日葵。在扮演的过程中,有的幼儿耷拉着脑袋,给人一种忧伤感;有的幼儿伸长脖子,给人一种奔放感……正是在这样一个个情景的带领下,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地感受到名画《向日葵》的美,在情景中逐步达到愿说乐画的境地,激发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注重绘画活动过程的互动。幼儿通过集体活动过程中的多方互动,互相启发,打开思路,更好地激发想像和创作,这是情景融合式绘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如在欣赏抽象画之父康定斯基的作品《多变的形体》、《弧中的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将作品与幼儿展开充分互动,这两幅作品本身蕴涵着犹如儿童所画的快活图形,生动形象,可让人产生无限的想像;教师引导幼儿慢慢谈作品,慢慢地向幼儿呈现作品的美;其次是教师与孩子间互动,教师引导幼儿慢慢地读着画,但没有一点说教,在问题面前教师只用“你看到了什么”“像什么”“为什么”等,让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寻找美。幼儿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恰当,想像丰富,深深地被大师的作品所吸引。在创作过程中,幼儿面对油画棒和多彩的颜料,开展了材料与美的互动,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抽象画的欲望,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许多幼儿创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作品。

多元化的评价。情景融合式绘画教学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是作品展示欣赏,也可以是交流介绍,主要为了促进幼儿的感受和创作能力的提升。衡量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收获,更是注重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是否愉悦、投入,评价个体在原有水平上想像力、创造性、情感、能力等各方面是否得以发展(即纵向发展性评价)。教师要善于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心理特征,并以承认和赞许的态度激发他们更大的创作热情、自信和兴趣。

四、研究成效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整理出了一套富有创意的情景融合式绘画教学模式理论体系,提炼了许多宝贵的幼儿绘画教学经验,建立了一个绘画教学优质课例共享库,而幼儿、教师、家长、幼儿园在这一过程中均得到了和谐发展。

作者:葛菊芬

上一篇:教师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会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