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斜坡区八道湾组沉积相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断裂带南斜坡, 区域地层倾角约6°。储层平均孔隙度10.1%, 平均渗透率11.9m D, 属低孔低渗储集体。根据研究区录井、岩心、测井等资料, 可把八道湾组划分为5个砂层组, 自下而上分别为八5、八4、八3、八2和八1砂层组。前人对八道湾组沉积相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周围, 如准噶尔盆地西缘和北缘等, 其研究表明, 西缘沉积相类型以冲积扇和辫状河流相为主, 冲积扇相发育在八道湾组底部, 向上过渡为辫状河流相;北缘八道湾组以冲积扇沉积为主, 且为湿地扇, 广泛发育中砾岩、细砾岩和砾质粗砂岩。

1 岩性及地层特征

八道湾组岩性以砂砾岩为主, 沉积具砂泥互层及夹杂煤线特征。通过研究区岩心观察认为:八5砂层组纵横向岩性变化较大, 横向上, 研究区西部发育中细砾岩、砾质粗砂岩夹泥岩, 邻近玛湖凹陷区粒度明显变细, 该砂层组平均沉积厚度108m;八4砂层组与下伏的八51砂层呈侵蚀接触关系, 侵蚀面之上为灰色、灰绿色砂岩等粗粒沉积, 该砂层组沉积厚度35m;八3砂层组与八4砂层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该砂层组以灰色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 该层沉积厚度为10m;八2砂层组与八3砂层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该层底部和顶部常发育砂岩沉积, 以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 沉积厚度为25m;八1砂层组与八2砂层组呈侵蚀接触关系, 底部常发育4-9m的含砾不等粒砂岩, 向上过渡为泥岩和煤层, 沉积厚度为22m。

2 沉积相类型分析

本文主要根据岩性特征、沉积结构及测井资料等多种手段, 认为研究区八道湾组可识别出扇三角洲相、辫状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相以及湖泊相等, 沉积微相测井相应特征明显。

2.1 扇三角洲相

扇三角洲相发育在八5砂层组, 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相识别, 可进一步划分出平原亚相泥石流、辫状河道、河道间微相以及前缘亚相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平原亚相泥石流微相其岩性为杂色块状中-细砾岩, 砾石呈次圆状、分选性差, 砾岩为杂基支撑, 基底式胶结, 砾石间充填粗砂、泥质及细砾等, 砾石成分以岩浆岩为主, 岩心中该砾岩不具层理, 但可形成下粗上细的正韵律, 研究区泥石流测井相呈钟形和箱形。

2.2 辫状河流相

辫状河流相主要发育在八4和八1砂层组, 录井资料显示岩性以含砾砂岩和中-细砂岩为主, 砂岩具底砾特征, 底砾常为泥砾或岩浆岩砾石, 砾石底部可见侵蚀面, 地震剖面中可见削蚀现象。砂岩发育平行层理和大型槽状交错层理, 可见下粗上细的正韵律。河道间可见土黄和棕褐色块状泥岩。测井曲线呈钟形和钟形-钟形复合型, 泥岩夹层厚度较小, 二元结构不发育。

2.3 辫状河三角洲相

该相广泛发育于八2和八1砂层组, 岩性以细砂岩和泥岩为主, 夹有2-4组煤层, 尤其是八1砂层组顶部煤层具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该相可划分出前缘亚相及平原亚相, 前缘亚相可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支流间湾等微相, 平原亚相可分出分流河道和沼泽微相。研究区内前缘亚相发育于八2砂层组, 测井相呈漏斗形和钟形, 砂地比较高, 砂岩中可见煤屑。平原亚相主要发育于八1砂层组, 测井相呈钟形和指状, 砂地比较低, 发育2-3组煤层, 煤层常与碳质泥岩互层。

2.4 湖泊相

湖泊相发育于八5砂层组顶部和八3砂层组, 岩性以灰色、深灰色泥岩为主, 具砂纹层理和波状层理, 少见煤屑或煤层。纵向上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形成湖泊-三角洲沉积组合。

在沉积相识别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地质概况、沉积演化和砂体厚度展布研究成果, 分析研究区各砂层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勾画沉积相平面图 (图1) 。

3 结语

(1) 研究区沉积相发育受气候、断裂系统、湖平面变化以及物源控制。八5砂层组广泛发育扇三角洲相;八4砂层组以辫状河流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八3-八1砂层组广泛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

(2) 研究区沉积相类型自下而上发生较大变化, 湖平面升降和物源的变化是沉积相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八5和八4砂层组沉积期湖平面较低, 受物源供应差异的影响, 八5砂层组以扇三角洲相为主, 而八4砂层组以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

摘要:西北缘南斜坡区八道湾组沉积相类型和展布认识较少, 需进一步深化。笔者通过对研究区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分析, 八道湾组岩性以砂砾岩为主, 沉积具砂泥互层及夹杂煤线特征。八道湾组可识别出扇三角洲相、辫状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及湖泊相, 八5砂层组沉积期湖平面较低, 物源供应充足, 研究区广泛发育扇三角洲相;八4砂层组沉积期湖平面依然较低, 研究区以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八3砂层组为湖平面上升期, 发育滨浅湖相;八2至八1砂层组为湖平面下降期, 以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

关键词:准噶尔,八道湾组,沉积相,扇三角洲相

参考文献

[1] 何登发, 翟光明, 况军, 等.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J]地球科学, 2005, 40 (2) :248-261.

推荐阅读:

上一篇:以高度责任心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强化行政复议的监督指导作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