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课公开课

2022-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小班语言课公开课

视频公开课中视听语言的设计应用及影响

\[基金项目\]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14YJ120003)

\[作者简介\]

周笑然(1987),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导演创作与理论。

\[摘要\]

运用现代化新媒体视频手段进行教学和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在阐述高校视频公开课重要性的基础之上,从影视制作者的角度分析当下公开课视频存在的视听问题,并对其拍摄过程及后期制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视频公开课;新媒体;教学视频;视听语言

\[

0引言

 依赖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教学视频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开发利用。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1\]。新媒体教学视频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拓展教学空间,使教学资源更集中地展现,丰富教学手段,是一种极利于教育信息传播的方式。基于新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也成为一个必然趋势。2010年11月,网易公开课启动,2011年3月,复旦大学与网易合作启动网络公开课,2011年5月,教育部正式启动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同年9月,国内多所高校首批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在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网易上推出,几天内就获得关注和热议\[2\]。区别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精品视频公开课覆盖面更广,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学习兴趣。但我国的视频公开课仍处于初级建设阶段,有待研究改进。

1视听语言

 当代视听媒介作为传播手段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视听语言即利用影视技术以及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合理安排,向观者传播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也是大众传媒中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视听语言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组合设计向观者传递有效信息,“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从此可以看出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依靠视觉,其次是听觉。”\[3\]视频公开课中所需的视听元素与影视的视听语言实质都是依托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两种器官,以图像和声音作为表达形态,进行信息的传达。因此影视视听语言技巧同样能适用于视频公开课的制作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视听设计提高视频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及丰富性,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2视频公开课的特点

 传统的以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讲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我国的基础教学方式。现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公开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大了观者的基数,使以前有限的教学空间得到无限的扩展。视频公开课是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4\]。视频公开课具有精品性、技术性、开放共享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

3视频公开课普遍存在的视听问题

 随着全球信息化教学建设,视频公开课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及网络教学之中。面对观看视频公开课的学生,如何让其在第一时间快速准确有效地理解吸收视频公开课所传播的教学信息,并留下难以忘记的高质量视觉印象及听觉感受,这是研究视频公开课中视听语言运用的重点。目前,综观我国的教学视频公开课,存在着很多明显的问题。

  在讨论问题之前,为更深入了解观看视频公开课的受众群体的核心需求,笔者在视频公开课QQ讨论群发起了有关学习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支持与辅助服务三个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回收的145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调查显示,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主要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大学生,年龄处于21~30岁之间,比例高达96.15%。调查发现主要受众群体喜欢公开课视频的原因分布如下:65%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18%出于学业压力,10%为升职压力,7%为打发时间。这说明视频公开课的主要受众群体不是单一的为了提高自身技能,更多的是源于自己对这一类型公开课产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经调查对比数据发现,观看国外视频公开课的受众群体明显高于观看国内视频公开课的学习者,一半以上的观者认为国内的视频公开课不如国外的视频公开课精彩。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还发现大多数的受众群体不愿意接受相同于传统类型的授课模式,他们希望教师传授与学生互动都能更好实现,希望教师能引领指导学生一起解决学习问题。例如,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之所以深受学习者的追捧,与授课教师TalBen Shahar的授课方式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会与学生互动、提问,最后对问题本身进行点拨以及更深入的引导,使学生更快速并更易接受复杂知识的内容。除上述情况之外,超过65%的学生还对教师的语速提出了要求,他们认为柔和的语速配合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会使课堂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对于学习支持与辅助方面,被调查者多数则强烈要求教师在视频公开课的授课过程中应当多采用课件辅助,以便理解和学习内容的梳理与记录。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更好地完善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除需要授课教师精湛的授课技艺之外还可以从制作公开课本身的视听方面改进提高。

3.1视觉语言的单一乏味

 视觉语言的基本构成包括镜头、色彩、光线等。多数视频公开课从头到尾都是以教师的近景或者展示的知识元素课件特写为主,没有镜头景别的变化,无节奏感,显得缓慢拖沓,观者长时间面对这样的画面,会产生视觉上的厌倦,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视频公开课在画面的色彩和光线上也缺乏整体设计,它们的作用常常被忽视。色彩在引起人的视觉感受之后能间接引起人的心理反应,红、橙、黄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属于暖色系统;绿、蓝、紫给人以寒冷沉静的感觉,属于冷色系统。暖色除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以外,还显得吸引人;冷色则相反,不仅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还显得同受众保持着一定距离,好像处于更远的地方,甚至好像还在收缩\[5\]。光线则可以指引观者的视觉重点,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区分被摄物的主次关系,突出要强调的重点,引领观者视线,如图1所示,布光的主体是授课区域及主讲人,观众区域没有直射光使其弱化,这样的光线布置主次明确,层次分明能更好地突出主体。

图1视频公开课的光线

3.2听觉语言的混乱嘈杂

 听觉语言的基本构成包括音乐、音响、人物语言等。听觉语言是视频公开课制作中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环节。美国学者波布克强调声音在影片中的重要意义时说:“一旦没有了声音,无论画面拍得多好,剪辑得多好,仍然不再有真实感,也因而失去了感染力。影片的速度也好像减慢了,结果常常是看到一系列照片。”伊朗大师阿巴斯也曾说过:“声音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比画面更重要。我们摄影获得的东西充其量是一个平面影像,声音产生了画面的纵深向度,也就是画面的三维。” \[6\]由此可见听觉语言与视觉语言在影片中的互相关联配合非常重要。教学视频常常伴随着刺耳的背景噪音,这种噪音使得主讲教师的声音被影响甚至被掩盖,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视频公开课缺乏专业的拍摄环境,没有专业的吸音降噪功能的拍摄场地。除此之外,视频公开课对于背景音乐的运用也过于随意,受众常常能在视频中听见与教学内容完全不协调的音乐;其次,被拍摄教师的人物语言是否表达生动,录制效果是否清晰准确,也会直接影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质量,这些听觉语言上的嘈杂呈现,干扰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效果,使观者无法集中注意力。

4视频公开课视听改进方法探讨

 影像视频信息是一种比文字叙述直观并且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传播媒介。它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观者。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借鉴影视视听语言来逐步提高视频公开课中存在的问题。

4.1注重拍摄前期的内容安排

 一般影片的拍摄过程由前中后期三部分组成,视频公开课的拍摄过程也是如此,而前期往往是这类公开课视频拍摄中所忽视的地方,前期的安排妥当不仅能让之后的拍摄省时省力,还能极好地提高最终的视频效果。所谓拍摄前期,就是拍摄之前的准备工作,如商讨撰写拍摄剧本、组织确定拍摄人员包含导演摄影师演员录音师、根据拍摄内容实地看景、安排美术师置景工作的提前开展、制片人员根据一系列情况制定具体拍摄计划等。拍摄视频公开课的步骤相对拍摄电影要简洁许多,拍摄人员配置较少,准备的拍摄工作也相对简单,因此拍摄团队经常一人身兼数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拍摄安排值得在前期工作中进行更好地制定。方方面面细节的提前制定可以减少拍摄中的困难,使最终的公开课视频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1) 拍摄剧本的细节讨论。视频公开课的剧本通常指是拍摄的某一类课程内容及知识点讲解,多数情况下视频公开课的拍摄以实时课堂记录为主,缺乏变化,与传统的课堂讲授差别不大,容易让观者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倦怠,视频形式上同样缺乏创新。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采取拍摄前与授课教师共同探讨剧本的方式,通过对授课人所传授内容的了解,进行知识点的划分,将适合真人演绎,可以借助故事情节来举例的知识点挑选出来,从而进行例子的情景展现拍摄,使乏味的知识点内容变成小品式的生活化表演,帮助学生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前与授课人制定好授课的语句,也就是台词的处理,在适当的地方加强语气上的抑扬顿挫,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精炼生动。

 2) 拍摄环境的布置。大多数视频公开课的录制环境都是在普通教室中进行的,不符合专业的录制环境,因此在录制过程中会常常出现外来人员中途闯入打断拍摄或是背景噪声难以控制的情况。而要制作出视听效果精良的视频公开课,就需要提高录制的环境,如建设一个专供拍摄视频公开课的录制教室,此专业录制教室采用隔音墙封闭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并且可以通过此教室内部的环境设计提高视觉效果,如桌椅的摆放、植物盆景的摆放、教室墙体颜色等。也就是将专业的视频公开课录制教室改造成为一个可活动可调节的拍摄布景,根据不同内容的视频公开课调节不同设计类型的教学环境。

 3) 拍摄时间的计划。在视频公开课开拍之前,需要协调拍摄的各个部门及人员,确定拍摄时间,保证拍摄期间人员的按时就位。由于视频公开课多数拍摄都在室内,可控性强,无需考虑天气因素,所以时间安排上较为简单,但不能忽视,多一份时间计划的保证,就能使拍摄从容进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空间。

4.2通过改善中期拍摄提升视听效果

 在拍摄中期,一切准备都已经就绪,需要尽可能地按照前期的拍摄计划来完成拍摄。

 1) 拍摄机位的恰当设置。多机位的安排可以有效节省拍摄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镜头和素材的摄制,且能避免实时录像过程中单一摄影机出现问题而导致录像不完整的状况。一般公开课实录采取两台或三台机器进行同期拍摄,下面具体说明三台机器的机位:一号机放置在讲台的一侧,二号机放置在讲台的对面正后方,三号机放置在对应于一号机的另一侧。一号机负责拍摄学生的课堂反应,除特写近景以外多运用摇、推镜头拍摄;二号机拍摄教师教学过程,需要将一节课的完整过程录制下来,开头和结尾以大全景为主,授课过程以中近景为主;三号机则灵活机动拍摄特写或其他过渡镜头。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台机器的位置关系不要穿帮。

 2) 摄影机的选择。随着工业技术的革新,影像摄制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对于视频公开课的录制,在摄影机的选择上应该多考虑机器本身的灵活性能和较强的纪录性能。灵活性能指在拍摄过程中方便摄影师携带,便于拍摄,因大多数视频公开课的录制现场都是临时场地,对摄影机的机动性要求较高。纪录性能同样是因拍摄场地所限,为了使摄影机更加适应临时光源以及室内环境,曝光准确和焦点清晰是基本的摄制性能要求。

 专业的摄影棚中多采用高清数字摄像头拍摄,进而将视频信号现场切换,再使用高清数字录像机进行录制,这种制作方式成本较高,而且设备不能移动。如采用SONY HDRAX2000E高清摄像机,市场价低于两万,记录载体为SD卡,分购几台同时拍摄,会很大程度降低成本且增加灵活性。如对画面质量要求更高,则可以采用CANON 5D系列单反相机,此机器体量小,画面呈像色彩还原能力强,但是对摄影师操作能力要求高。

 3) 拍摄中需要注意的手动操作。视频公开课的摄制对摄影机的现场把控能力要求高,原始素材向来是最重要的基础材料,拍摄的过程中要确保素材的有效性。摄影机可以分设成自动功能和手动功能两种操作模式,手动功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摄影师具有大量的实践拍摄经验做支撑,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拍摄效果。例如,多数视频公开课中,教师都会采用PPT进行辅助教学讲解,所以在拍摄的时候,聚焦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屏幕投影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投影屏幕的区域较亮,要使PPT的内容被拍摄清楚,摄影机会自动调节光圈,将最亮的部分作为基准曝光,这种情况下相对较暗的教师区域就会因曝光不足而失去细节显得更暗。相反如果转移基准曝光到教师的区域,PPT就会呈现出高亮,使投影内容因曝光过度而无法看清。要改进这个问题,就要采取手动对焦(MF)和手动光圈。打开手动对焦,自动对焦功能转为关闭状态,采取手动摄制对焦中心之后,拍摄时画面从模糊到清晰的虚化过渡就没有了。同理,手动光圈打开时,自动光圈则关闭,拍摄会以恒定亮度进行,摄影机进行摇、移运动时就不会出现忽明忽暗。手动具体操作如下:拍摄以教师和PPT投影屏幕的中景为基础,手动调节光圈,使被摄两者呈现出正常亮度。为了确定最适合的光圈F值,可以将摄影机先设置成自动光圈,选择教师区域或PPT区域其中之一作为聚焦点,观察适合其一的区域亮度,记住此F值以作手动光圈调节时的参考F值,再次进行手动调节。还需要注意的是,焦距的改变也会影响画面亮度,当焦距改变时应该及时调整光圈大小,保证画面的亮度协调统一。

 4) 辅助拍摄设备的充分应用。除高清摄影机以外,辅助拍摄的工具也应该适当加以利用。因为人眼偏爱看运动着的东西,而镜头的运动可以大体划分为两种:一种是镜头外部运动,一种是镜头内部运动。镜头的内部运动是活动的画面,内容表现的是画面中运动着的事物;镜头的外部运动是移动摄影机变焦距和剪辑形式的镜头运动,常常可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综合运动。多数视频公开课都缺乏镜头运动,尤其是镜头的外部运动。最便捷的改善方式可以通过轨道以及小摇臂来增加一个水平移动或是垂直移动的辅助机位,专门拍摄镜头外部运动角度。从而打破视频公开课中只固定出现“人头像”的单一画面形式,丰富视觉形式。

 另外,视频公开课多数在有限的内景空间拍摄,光源方面很难借助自然光来达到拍摄所需,必要时可采用灯光器材进行辅助照明。影视拍摄现场的布光主要分为主光、辅助光、背光、效果光等。我国现有的视频公开课拍摄多数仅依靠拍摄环境中的自带光源,拍摄出来的画面缺乏层次。实质上,教学类的视频公开课无需复杂的布光,必要时增加两盏照明灯主光和辅助光就可以使得画面层次凸显。主光,是强调拍摄主体的照明光,也是决定光源方向的主要光线,通常用较强的光线照射主体。将灯具摆放在主摄影机后方30度或45度角的位置,向拍摄主体正面打光。辅助光,灯具架在相对于主灯位置的另一方,与摄影机呈30度或45度角,向主体正面略侧面打光,主要为了将主光造成的阴影减弱,增加主光与阴影间的过渡色调,可以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柔和生动具有较强的立体层次感(见图2)。

图2主光和辅助光的摆设位置

5) 指导授课教师的表演。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戏剧就是人们学习和记忆的一种方式。古希腊人的戏剧不仅用来娱乐和抒发情感,而且同样用做教育。在中世纪的教堂和神庙台阶上演出的戏剧,教给人们宗教的道义和历史。今天的舞台表演也是社会中强有力的教育载体。在这当中,演员即是教师,教师即是演员\[7\]。在视频公开课的拍摄过程中,授课教师就是主要演员,需要被拍摄的学生就是群众演员。从本质上看,“演员就是要把那些本身没有兴趣的对象变成对自己有兴趣的对象。把没有意思的东西变成有意思的东西”\[8\]。拍摄过程中尽可能让授课教师多运用语言艺术、面部表情、手势及身体姿势来辅助讲解。透过这些表演手段可以彰显教师的专业魅力,能有效加强视频公开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观者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授课教师的外表形象也可以通过服装发型的搭配和得体的妆容进行修饰,保证上镜的形象良好。必要时,也可根据授课内容给授课教师提前准备教学道具,辅助拍摄讲解。

 6) 加强同期声录制效果。同期声实际上就是同期录音的意思。也就是在摄影机开机的同时,录音机也开始了同步运转将实时的声音录制下来贴合画面。视频公开课的人声部分几乎全部依赖于同期声,后期配音的情况很少出现,因此保证同期声的录制效果非常重要。视频公开课拍摄所采用的录音设备通常是随机麦克以及安置在个别主要演员身上的无线随身话筒,以保证同时录制到背景的环境声及个别演员的主要台词。在能保证拍摄环境隔音效果好的情况下,这种录制工具基本可以达到视频公开课的声音标准。但是多数视频公开课的录制环境仍停留在普通教室中,教室本身的物理属性不具有强隔音性,那么在拍摄时最好在教室的外部设置一定距离的隔离带及静音警示牌,防止教室附近的喧哗打闹,减少外部干扰声源。对于视频公开课中所需要的室外拍摄,必要时则可以使用具有指向性的专业录音话筒。

4.3严谨对待后期的视听处理

影视后期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素材进行后期加工处理,进行视频剪辑、加特效和文字、制作声音等,使其形成完整影片。后期可以通过对画面的剪辑和声音的调节修正一部分拍摄中不能避免的问题,使得最终的影片得以完善,对于视频公开课来说,后期的视听处理是可以保证视频最终质量的关键。国内常用的视频软件主要为Sony Vegas、Adobe Premiere、Edius、After Effects等。剪辑方面,先进行审阅整理拍摄素材,将不同机位所拍摄的画面挑选区分开,并精选出比较好的画面,将多余画面剔除干净,为的是方便进一步剪辑操作,避免反复挑选大量素材浪费时间。因视频公开课并不具备叙事性,所以在剪辑的时候无需考虑与叙事有关的剪辑点,重点要保持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连贯性,在此基础之上保证视频公开课中教学声音内容的连贯,适当插入其他机位角度拍摄的运动画面使其丰富,例如将主讲人的镜头与学生听众的反应镜头进行偶尔的切换,使呈现课堂互动的效果更明显,或将辅助教学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也一并穿插在公开课的视频中,这样可以充分传递教育信息,如图3~图6所示。

图3小全镜头

图4辅助教学图片

图5授课人近景镜头

图6听众镜头

在后期的视觉处理上要注意教学视频的艺术欣赏性,对视频的构图及色彩选择进行加工协调。通常情况下,视频公开课还需要设计一部分片头开场画面,以及课堂中间的说明介绍性字幕,这属于后期包装的范畴,这些包装字体及动画的色调大小也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公开课视频进行不同的定制,使最终的视频和谐统一。

 后期声音部分可通过声音制作软件进一步降低噪音,将不同的声音分轨,例如单独放大突出主讲人的声音,压低环境声。还需要适时加入贴合画面的背景音乐,渲染整体气氛。

5结束语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日渐成为教学资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极好地拓展了课程传播的范围和受众。随着影像视听语言的发展进步,观者对视听的感知程度会逐渐提高,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历史上的第一步影片《火车进站》,在他们向观众展示放映这部影片的时候观众被活生生的画面吓得惊慌四散,而影像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数字3D时代,观众的视听承受度大大提高。在步入视觉文化时代的当下,视频公开课不能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制作上也需要日益跟随视听文化的进步,加强对视听效果的处理,不断提高扩充视频公开课的有效信息量,激起学习者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魏彩萍.新媒体教学现状与改进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1):1316.

\[2\] 文继奎,杜杉杉,韩建华,等.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102106.

\[3\] 欧阳照.电视新闻的叙事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788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EB/OL\].(20111012)\[2015032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111/126346.html.

\[5\] 杨改学.艺术基础·美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497.

\[6\] 乔洪信.电视节目中听觉形象的开掘\[J\].当代电视,2001,(15):5556.

\[7\] 陶青卢,俊勇论.教师教学的“表演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0,(8):4748.

\[8\] 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34.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audiovisual language in video open class

ZHOU Xiaoran

(Network Information &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Application of video as a newmedia method in teaching and promoting cultural transimission is attached great value in teaching revolution.Based on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video open class in college,audiovisual problems of current open class video was analyz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videomaker,the advice on making and post production of video was given as well.

Key words

video open class;new media;teaching video;audiovisual language

作者:周笑然

第2篇:浅析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的定义及其关系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公开课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交流形式受到体育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教研探讨活动需要公开课,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需要公开课,教师学习先进理念需要公开课……但在公开课如此盛行之时,我们的体育教师却对什么是真正的体育课,该如何去上体育课产生了困惑。而观摩课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示范型”的公开课,其课堂教学表现更为艺术性,更难让大部分体育教师所接受。本文把观摩课从公开课中分离出来,对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的定义及特征进行阐释,分析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建立一种相互共存、和谐发展的关系模式,使其与体育课程改革相适应,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常态课、公开课和观摩课的定义阐释

1.1常态课的定义阐释

常态课也习惯被人们称为常规课、平常课或家常课等,一部分人认为常态课是学校里教师按课表进行的日常课,简单地理解就是“日常的课”、“经常要上的课”。还有人从准备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来定义常态课:用一节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备课,或者形成思路、简案,然后去上课,可以称之为常态课。肖川教授将按照教学计划仅仅面对学生所进行的教学称为常态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常态课定义为:在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下,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按照教学计划,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而进行的日常教学。教育家陶行之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提倡课堂要朴素真实,坚持本色,所以常态课的本质是其真实性,是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

1.2 公开课的定叉阐释

北师大教授裴娣娜指出,公开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开设公开课的目的和对象都很明确,即请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为高师院校学生作学科教学的示范课,属于职前培训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公开课走人中小学,成为了中小学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观摩、交流形式。公开教学又称“观摩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在《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一书中,作者指出公开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供旁听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以上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公开课具有示范作用、交流作用、评比作用、改革实验作用、推广教学作用等,一堂简单的课承载着太多的功能作用,怎么不会引起广大教师的争议呢?本人认为在新形势下公开课应定义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真实课堂教学水平展示,其目的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1.3 观摩课的定义阐释

观摩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不断发展与成熟的。常态课课堂是相对隐秘的空间,教学是仅限于任课教师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活动;公开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常态课,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当前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的尝试性实验与讨论就需要另外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来进行实践与验证,这样的课被定为“观摩课”,大多数人把观摩课定为“示范型”公开课,“观摩”二字“观”是看,而“摩”《辞海》解释为研究、切磋。《札记·学记》中“摩:相切磋也。”“观摩”

即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要有新意。观摩课要让别人能得到某种启示,能从中学到一点什么,就得勇于改革敢于创新,

拿出一点独出心裁的东西给人看。观摩课是一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定目标,凸显重点,拓展教材,创新教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形式。

2.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关系分析

在对公开课的争议分析中,发现主要是“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人为地过分夸大、扩张,“公开课”也逐渐演化成“表演课”,甚至还出现了“公开课”作假的现象,这些表现归根结底来讲是公开课脱离了常态课,超越了观摩课,要想消除争议,让公开课、观摩课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建立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

2.1 常态课是朴素真实的课。既是公开课、观摩课的基础,又是公开课、观摩课的最终目标

常态课是一种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它不可能尽善尽美。由于常态课的随意性大,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多,这些问题靠一人之力是很难解决的,所以我们通过公开课或观摩课来把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展现出来,在集体的智慧下,我们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说常态课是公开课和观摩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公开课和观摩课所表现的形式,最终指向都是常态课,都是为常态课的发展服务的,所以说常态课又是公开课和观摩课的最终目标。

2.2 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应该高于常态课,真实于观摩课

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又不同于常态课,因为公开课教学不可回避的是它具有公开性,体育教师在公开课上可以也应当花一些时间对教学设计做更仔细的课前研究和推敲。让人家来听课,不做精心准备,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风格,也是对听课人的轻慢和不尊重,对学生的不负责。但如果上公开课前体育教师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明确透漏给学生,指定学生并告诉学生上课程序及练习方法,同时,一遍一遍地请专家指导、修改,一遍一遍地进行试上,有的教师甚至重复试上十多节才正式“登台表演”。结果是教师一个口令或一个哨音,学生就可以站好一个队形或开始一个练习;太完美的公开课让人觉得假,所以对于这样的课,教师往往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来看课的,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3 观摩课是常态课、公开课的一种发展趋势,引领常态课、套开课的发展

观摩课的本质是让观看者参与交流、研讨、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观摩课并不反对预演,但所上的课一定要根据任课教师的特点,敢于创新,让课堂教学具有独特风格,给观看者以启迪。如果我们拿出一堂常态课作为观摩课给人看,恐怕观看者从中是不会学到有价值的东西,有可能观看者闭着眼睛都知道你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是不礼貌的。所以观摩课要重点强调“摩”,让上课者与观看者都能“摩”到东西,“老一套”的课上起来会让教师感觉得心应手,但缺乏新意,也就是“课虽好,却无东西学”。所以要发挥观摩课所特有的创新、独特、表演功能,让广大教师通过观摩课去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并让它在观摩课的课堂上呈现,为听课者提供观摩研讨的目标,最后把有价值的东西应用到常态课、公开课中去,推动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

明确了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的定义后,我们认为常态课是朴素真实的课,既是公开课、观摩课的基础,又是公开课、观摩课的最终目标;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应该高于常态课,真实于观摩课;观摩课是常态课、公开课的一种发展趋势,引领常态课、公开课的发展;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开课、听课及评课中我们就会有具体的目标可依,而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之间的矛盾也会相对减少,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作者:王桂江

第3篇:话说公开课

公开课早就成了考评教师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上,明确列出一项“近三年承担公开课情况”。各级教育主管领导对教师的公开课也很重视,一些学校在学期伊始,就忙着安排老师轮番上公开课,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素质,把教学成绩提上去。甚至有的学校,把教师上好一堂公开课,当作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准绳。更有甚者,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规定教师每学期要听多少节公开课,并以此作为一项业绩考查内容。还有的学校,轰轰烈烈大力举办公开课教学比赛……诸如此类涉及公开课的事项,在校园里遍地开花,可以想见,公开课在学校的教学生态中,在教育主管领导的教学理念中,所占据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然而,公开课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但凡能站在教坛上面给学生授课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具备了一定的课堂教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技巧、熟悉课堂教学艺术的人,在学校学习时就已经观摩、研究了不少名师上的公开课,再加上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毕业后基本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了。但毕竟是新手上路,在深入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然还会发现自己存在诸多不足,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候多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定有一定的启发。这时候“能上好一节公开课”,对新上岗的教师而言,是必需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其教学风格形成以后,外在的影响起不了多少作用,再去听公开课,尽管别人上得如何的好,对其而言也仅仅是觉得好而已,潜意识里很难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上课时还不是依然故我地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这时候无论是上还是听公开课,公开课都已经成了一种形式而存在了,对其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而对于老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老教师上公开课,无非是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而已,而老教师所谓的“评课”,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说穿了,无非是一些掩耳盗铃式的理论而已。据《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平台上发表的《赛课,究竟给老师带来了什么?提升还是折磨?》一文所述,有教师说公开课“是一种秀课,实用性值得反思,是理论上的成功,设计了每个环节,实际上课很难这样的。”有教师说:“上好一节课也许不难,但上好每节课是很难的。”有教师更为直接地说公开课是“不实用的。脱离了教学的实际,……”吉林省抚松县教育局原局长陆世德也认为:“现在的很多赛课,老师成了演员,后面有导演、编剧、舞台设计,像演一台戏似的。教学流程都设计好了,上课不再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赛课如此,平常公开课何尝不是这样呢?以此观之,一些学校想借助公开课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只是徒劳无益的口号罢了,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顶多只是作为学校相关领导写总结的材料。

既然公开课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那么公开课能提高教学成绩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大多数的公开课,几乎都是表演课,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和问题答案的预设等,教师都已经事先安排给学生了,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安排提问和回答就行了。这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所选的黄蓓佳小说《心声》中已有揭露:区教育局在程老师的班组织公开课教学,事先程老师安排六个同学读课文,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说,“上课时,我说‘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你们就举手。一个一个按顺序来。”小说中的程老师是这样,而现实中曾经上过公开课的老师,又有几个不是这样的呢?对此,每一位教师心里自然也都会明白。像这样事先做了“彩排”再上的公开课,学生其实没有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预设答案,机械地接受,这会提高教学成绩吗?其次,就听课教师而言,受学生的素质以及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情景氛围和师生心理关系作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运用公开课中学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就算这种教学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成绩,但是教师无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这对于提高教学成绩的说法,岂非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美好梦想?

由此观之,就目前的公开课教学生态来看,公开课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但对于大多数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而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的说法,从学校实际的考查效果来看,毫不讳言,这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诚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曾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所说:“当前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陶西平先生说的虽然是公开课比赛,而批评的,实质仍然是公开课教学。

不仅如此,公开课教学还存在诸多弊端。

一、不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几乎所有科目的课程标准,都把课堂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种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反观我们的公开课教学,公开课前师生共同“彩排”,公开课中师生共同“表演”,大多把公开课上成了表演课,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大行其道。身历老师如此这般的“言传身教”,学生亦步亦趋,“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能够形成吗?且看学生抄袭作业成风、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种种蒙骗家长、欺骗老师的行为,很难说与公开课的教学没有一点关系吧。社会上有的人指责老师“把孩子教坏了”,虽然说这是一句不无偏颇的话,最起码凭良心说教师绝不是有意为之,但像公开课一类与学生一起“造假”的教学行为,无形中确实是“把孩子教坏了”,能不引起我们警觉吗?

二、助长教师的形式主义取向

任何人都有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取向,这种心理取向,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上,就是要尽力上好一节公开课,以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有成功感,活得有尊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教师在备课时就不惜弄虚作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就已事先安排好学生做好应对准备。这些,从教师的情感需求来看,我们都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但是,从教师的工作态度来看,教师既然能公然在学生面前作假,那么可以想见,在其他教学工作中,是否会尽职尽责呢?只追求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作风,必将贻害无穷。比如,教师上课只管“教”而不管“学”,抱着“爱听就听,不听拉倒”的态度来上课,只要学生不在课堂上胡闹就行。把“教”与“学”师生联为一体的工作,纯粹当作教师一个人的任务来对待。而对其他的工作,比如作业的批改、教案设计、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等,无不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这当然不能说完全是由上公开课所造成,但与上公开课的做法,却是一脉相承的。

三、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上一节公开课,教师必定要提前几天做准备。比如研读课文,吃透教材,背熟教案,查资料、做教具,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乃至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如果要反复试教,所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的全部精力都已经放在公开课上,对其教学进度和正常上课,势必会造成影响。譬如,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一文所披露的,作者为了在一次公开课比赛中取得佳绩,“我和其他几位教师已经奋战了将近一个学期。”可见,投入的时间和花费的精力是何其的巨大。如此巨大的“公开课训练工程”,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吗?公开课比赛是这样,平时上的公开课也还是这样,只不过程度和规模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常听说的“炒冷饭”式的公开课,教师之前反复上了多次,这样的公开课实在是占据了太多正常的上课时间,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很让学生讨厌,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对学生不但起不了好作用,反而会造成坏的影响。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进度来上公开课,教师上的是日常课,与公开课有本质上的不同。

四、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公开课对于那些胆大、善于表演、口齿伶俐的教师来说,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对于胆子较小而又不善于表演的教师而言,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然而胆子大、善表演、口齿伶俐的教师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教师还是属于“不善于表演”这一类。但不论是谁,他们面对公开课的压力,表现出的紧张、焦虑和担忧,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紧张得夜不成眠,整日神思恍惚,食不甘味,为了在公开课中不丢人现眼,几乎豁出去了。如一位刚刚结束公开课比赛的老师,在博客上心有余悸地说:“赛课累惨了我,到现在脸色还灰暗着。”且看他是怎样描述自己上公开课前夜的情况的:“周三晚上,我独自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加班到半次日2点,终于勉强做好课件。夜太深只能在办公室睡了,我躺在躺椅上心凉凉的。也不敢入睡,倒不是怕小偷啥的,是担心自己这周已经两夜没睡,怕心脏不好的我累死过去。眯着两眼混混沌沌一直熬到凌晨5点方敢入睡,早晨6点多就起来继续修改课件,忙了一上午,吃了几口饭中午就去比赛了”。又如上文《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是这样描绘公开课比赛前后的自己:“从前的我,开朗活泼,天天乐呵呵;而现在,我表情麻木,眼窝深陷。”公开课对教师造成的身心伤害,由此可见一斑。从此点上来说,公开课不是对老师的提升,而是对老师的折磨。

五、偏重于过程而忽略了结果

公开课与日常课是有区别的,公开课是预先准备好的课。一般而言,教师上公开课前不管如何精心构想,无非是希望造就某种课堂效应,得到听课者的青睐;或为了追求某种新奇,博得好评;或为了演绎某种教学理念,展示教学能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据笔者多年来的听课经历,发现以后者为最。上课老师按照其所接受的教育教学理论修为来精心组织公开课,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上得也比较得心应手,可以说是大众化公开课,这就造成了许多公开课落进了某种程式化的窠臼中。但不管上课者的目的如何,都有一个最终目的,就是在上课过程中,把课上得生动精彩。为了把课上得生动精彩,就要想方设法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要在上课过程中调动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为了调动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就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胸有成竹”。如此一来,教学过程确实是热热闹闹、生动精彩了,但结果呢?可想而知,学生什么也得不到,得到的,仅是上了一节“快乐”的公开课。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人的知识或技能的获得,必要经过多次不断的重复。而每次重复,都是经历一个“学习—思考—感悟—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沉潜其中,经过长时间的积淀,知识或技能才会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像这样热热闹闹浮于表象的公开课教学结果,真如上面陶西平先生所说的,确实是“耽误了一批学生”,因为这样不仅在行为上误导了学生,而且在学习上,使学生容易趋向于浅尝辄止的态度。

当然,对于公开课的评价,是见仁见智的。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地看待,不能武断地认为公开课对老教师就没有用处。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也都有从中获益匪浅的,比如有老师从听课中悟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有教师从中学到了丰富的教学技巧,有教师从中发现了某种教学规律等,总之因人而异,不一而论。但是,笔者想问,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是这样的吗?特殊情况能代替普遍现象吗?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市电白区羊角中学)

作者:陈振石

第4篇:小班语言公开课

小班语言:小兔子找太阳

小B班:张美娣

一、 活动目标:

1、能较专心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太阳的特征,丰富词汇;暖洋洋的;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

3、知道除了太阳还有其他红红的、圆圆的东西。

二、活动准备:

PPS课件,玩具小兔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 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Now, let’s sing a song. Ok, let’s begin our class.

(一)创设情境,引出故事。

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

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幼儿猜;是太阳。(Yes,sun.Read after me,sun.)老师可以让他说说怎么猜到是太阳的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太阳在哪里吗?太阳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

(二) 分段欣赏课件《小兔子找太阳》。

师:有一只可爱的rabbit,它不知道太阳在哪里,也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它决定去找太阳。它能找到太阳(sun)吗?它去哪儿找太阳(sun)了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找太阳》。看看小兔子找到太阳(sun)了吗?它去哪儿找太阳(sun)了?它找到了谁?课件播放到“小兔子着急地喊“真急人,太阳(sun)到底在哪儿呀?”暂停

(三)幼儿欣赏后提问:

a、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

b、它去哪儿找太阳了?它找到了谁?(让幼儿练习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

c、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是太阳吗?太阳有几个?小兔子看到的红灯笼有几个?红萝卜有几个?红气球有几个?

(四)幼儿继续欣赏课件。

师:小兔子到底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接下来看看吧!

(五) 幼儿欣赏课件后再次提问:

小兔子找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呢?(丰富词汇:暖洋洋的)

师: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好,我们拍拍手庆祝一下吧!那小兔子找到的太阳

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集体说、个别说)(very good/well done/perfect)

小结:太阳只有一个,住在天上,会发光、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

身上暖洋洋的。

(六) 结合PPT课件再次讲述故事,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a、幼儿完整欣赏后提问:小朋友,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吧。呆会儿告

诉我“在哪儿能找到太阳,我们在太阳下有什么样的感觉”

b、引导幼儿一起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

身上暖洋洋的。” 

四、幼儿复述故事。

a、激发幼儿复述故事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个好听又有趣的故事回家讲给今天没来幼儿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一听呢?

b、幼儿看着课件跟着老师一起讲一遍故事,师鼓励幼儿表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故事中的角色的语言和动作。鼓励幼儿回家和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c、复述故事后追问:“故事中说太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重点引导幼儿用“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等词汇来形容太阳的特征。 

五、语言扩展延伸。

孩子说出太阳的特征之后,师接着问:小朋友,在生活中除了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还有哪些东西是红红的、圆圆的、引导幼儿说“红红的xx”“圆圆的xx”来描述看到的物品。

Time is up.Class is over.Say bye-bye to teachers!

第5篇: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太阳和月亮》

执教人:谭洁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太阳、月亮、小花、小鸟、小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请跟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今天谭老师还请来了两个特殊的小客人。

2、出示图片太阳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太阳公公好。教师:我们的宝贝可真有礼貌,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你们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一起做游戏了,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要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二、欣赏并学习儿歌

1、太阳和月亮今天还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2、

1、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听一听(教师朗诵)

2、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好听吗?

幼儿:好听。

教师:那我们看着动画片一起来边看边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听,白天真热闹,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教师:对了太阳出来了,白天真热闹,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读读这一段。

幼儿和教师一起念。

4、小朋友们读得可好听了,那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

指名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

幼儿和教师一起读。

5、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注意太阳出来了要用响亮的声音来读,月亮出来了要用轻轻的声音来读。

6、孩子们读得真好,听得老师心里真高兴,如果加上动作来读会更好听的,孩子们我们站起来配上你喜欢的动作来试试吧,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7、师幼共同完整地用动作来表演、朗诵诗歌

四、创编诗歌

1、咦,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指名说。

2、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引导幼儿用“醒来了”“睡着了”说一句话。)

3、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听的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都咪咪笑,还引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的这些动物朋友有的是醒来了的,有的是睡着了的;等会你拿到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如果是醒来了的就贴在太阳的身边,如果是睡着了的就贴在月亮的身边,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把它们请出来吧。

3、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

4、小朋友帮太阳和月亮找的朋友都想编进诗歌里,请你们帮帮忙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读给客人老师听。

5、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第6篇:小班语言公开课[大全]

小班语言:小兔子找太阳

小B班:张美娣

一、 活动目标:

1、能较专心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太阳的特征,丰富词汇;暖洋洋的;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

3、知道除了太阳还有其他红红的、圆圆的东西。

二、活动准备:

PPS课件,玩具小兔子一个。

三、活动过程: 

Good morning, everyone.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Now, let’s sing a song. Ok, let’s begin our class.

(一)创设情境,引出故事。

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幼儿猜;是太阳。(Yes,sun.Read after me,sun.)老师可以让他说说怎么猜到是太阳的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太阳在哪里吗?太阳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

(二) 分段欣赏课件《小兔子找太阳》。

师:有一只可爱的rabbit,它不知道太阳在哪里,也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它决定去找太阳。它能找到太阳(sun)吗?它去哪儿找太阳(sun)了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找太阳》。看看小兔子找到太阳(sun)了吗?它去哪儿找太阳(sun)了?它找到了谁?课件播放到“小兔子着急地喊“真急人,太阳(sun)到底在哪儿呀?”暂停

(三)幼儿欣赏后提问:

a、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

b、它去哪儿找太阳了?它找到了谁?(让幼儿练习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c、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是太阳吗?太阳有几个?小兔子看到的红灯笼有 几个?红萝卜有几个?红气球有几个?

(四)幼儿继续欣赏课件。

师:小兔子到底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接下来看看吧!

(五) 幼儿欣赏课件后再次提问:

小兔子找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呢?(丰富词汇:暖洋洋的)

师: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好,我们拍拍手庆祝一下吧!那小兔子找到的太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集体说、个别说)(very good/well done/perfect) 小结:太阳只有一个,住在天上,会发光、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六) 结合PPT课件再次讲述故事,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a、幼儿完整欣赏后提问:小朋友,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吧。呆会儿告诉我“在哪儿能找到太阳,我们在太阳下有什么样的感觉” b、引导幼儿一起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

四、幼儿复述故事。

a、激发幼儿复述故事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个好听又有趣的故事回家讲给今天没来幼儿园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一听呢?

b、幼儿看着课件跟着老师一起讲一遍故事,师鼓励幼儿表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故事中的角色的语言和动作。鼓励幼儿回家和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c、复述故事后追问:“故事中说太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重点引导幼儿用“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等词汇来形容太阳的特征。 

五、语言扩展延伸。

孩子说出太阳的特征之后,师接着问:小朋友,在生活中除了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还有哪些东西是红红的、圆圆的、引导幼儿说“红红的xx”“圆圆的xx”来描述看到的物品。

Time is up.Class is over.Say bye-bye to teachers!

第7篇:小班语言公开课《水果宝宝》教案

活动目标:1.尝试用红红的、黄黄的等重叠词描述水果的颜色特征。

2.理解儿歌内容,并体验学习儿歌的快乐,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PPT,常见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宝宝们!来,找个位子坐下来吧!

一、分辨各种颜色的水果师: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

A、出示苹果:

师:这是什么?(苹果)

师:它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师:我们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吧:红红的苹果,你好!

师:你知道还有什么水果也是红色的吗?

B、出示香蕉

师:又有一个水果宝宝要出来了,你猜猜是谁?它长的弯弯的的?

同上

C、出示葡萄

同上

二、学习儿歌

1.火车声音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声音啊?(火车声),原来是西瓜宝宝开着火车去旅行啦!

2.水果宝宝上火车

1) “西瓜宝宝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西瓜宝宝开火车,咔嚓咔嚓去干吗啊?(旅行)旅行就是出去玩的意思,咔嚓咔嚓又是什么声音呢?火车开动的声音:咔嚓咔嚓咔嚓……我们一起来开开小火车,卡嚓卡嚓去旅行,卡嚓卡嚓去旅行……(配合动作)(教案出自:)“西瓜宝宝还请了其他水果宝宝上火车去旅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想和西瓜宝宝一起上火车去旅行的啊?”

出示水果,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句式并和水果宝宝打招呼:

A、红红的苹果来,请苹果宝宝上火车吧!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咔嚓喀嚓去旅行。(请个别幼儿学说)宝宝们 和 老师一起来请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吧:

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咔嚓喀嚓去旅行。

B、黄黄的香蕉让我们一起来请黄黄的香蕉上火车去旅行吧!黄黄的香蕉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猜猜看,还有什么水果宝宝想跟着去旅行的啊?(神秘的)

C、葡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紫色的。紫紫的葡萄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

2)让我们帮助西瓜爷爷看看,都有谁去旅行了啊。”齐念儿歌《水果宝宝去旅行》:西瓜宝宝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教案出自:)黄黄的香蕉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紫色的葡萄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咔嚓咔嚓咔嚓嚓,水果宝宝去旅行。(停顿一下)师:这首儿歌可真好听啊,让我们看着西瓜宝宝的火车来学学这首儿歌吧!

师:小朋友可真聪明,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会念了,让我们再来念一念吧,这回啊老师的声音轻轻的!(你们的声音轻了,水果宝宝就不上火车了!)

3.仿编儿歌师:咦,还有一节空车厢,怎么办啊?”

(可以邀请我们其他的水果宝宝们也去旅行。)师:“你想邀请什么水果上火车?”我们把它编成好听的儿歌吧,我们请XX的水果上车吧

4.游戏:旅行啦!

师:你们想不想做水果宝宝和西瓜宝宝一起去旅行呢? 那到老师的魔术袋上来摘个水果胸卡吧!

A、说一说自己挑选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并进行仿编儿歌活动。

B、请水果宝宝坐到候车的座位上。

师:现在,让我们和西瓜宝宝去旅行,好吗?我们念儿歌念到什么水果,水果宝宝就上火车哦!

开火车啦,音乐起,停,如:红红的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我们请XX宝宝都上火车吧!)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来喊……呜~~~~~~火车出发喽!(音乐)我们去旅行啦!开者火车离场。

第8篇:小班公开课语言综合活动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公开课语言综合活动教案

情况分析:

单纯的汉字认识对于幼儿来说较枯燥,如何正确引导幼儿的汉字认读?针对我班幼儿好动、喜欢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因此本班的识字教学主要以游戏为主,其中穿插了科学、社会、健康等的教育内容,本堂课即围绕本周活动主题“车子叭叭叭”而设计的,除了重点认识汉字,其中还融合了科学、健康、社会的内容、过程设计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学习,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同时在人人参与的条件下帮助幼儿竖立信心,培养他们大

胆表现的勇气。 活动主题: 车子叭叭叭 课题名称: 语言活动 活动内容

识字综合活动—《车子叭叭叭》

活动目标:

一、认识生词“公共汽车”、“大卡车”、“小汽车”、“加油站”、“车站”,重点认识“公共汽车”、“大

卡车”“小汽车”;

二、 活动主题在游戏中获得“开车过马路”“加油”“停车”等的经验,同时,一同分享了“司机开车”

游戏的乐趣;

三、 提供机会,让幼儿大胆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感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操场,在操场上布置“加油站”、“指挥台”、“车站”等;◆在停车站布置 作为乘客的字宝宝;◆车形字卡幼儿人手一份;◆事先请几名幼儿担任说谜语的嘉宾。

活动过程:

一、猜谜活动引出主题。请事先约好的幼儿说出迷题,其余幼儿一同猜谜,谜底均为车类(出租车、警车、消防车);接着,由教师出谜题考全体幼儿,同时,出示车形字卡引出生词:公共汽

车、大卡车、小汽车,并带领幼儿认读。

二、集体认读与个别认读。

① 游戏“开什么车?”。幼儿集体一边读字卡一边模仿车子发动的声音来学习生词;

②“我当小老师”请自愿幼儿当小老师“教认”字词。

三、游戏“车子叭叭叭”。

①将车形字卡发给幼儿,幼儿戴上后教师与幼儿讨论:“你是什么车?”从而,进一步巩固对生词

的认识;

②游戏“过马路”。将幼儿分成三组:大卡车、小汽车和公共汽车,在十字路口行驶由一名幼儿担任小交警指挥交通,其余幼儿在“交警”指挥下“行驶”;

③教师假装自己的车子没油了,和其余幼儿商量到加油站加油并认识词“加油站”幼儿玩加油的游

戏;

④带累了的小车停靠车站,认读词“车站”。教师:啊,有这么多字宝宝在等车看看都有谁?带幼

儿复习旧字词和新认识的字;

⑤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幼儿每人“送一位字宝宝回家”将字宝宝按要求送到教师手中。

五、延伸。幼儿开着小车高高兴兴的回活动室继续分组玩“过马路”的游戏。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 2.编排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 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文档仅供参考

第9篇:小班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太阳和月亮》

执教人:谭洁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活动准备:

1、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森林狂想曲》,《摇篮曲》)。

2、图片若干(太阳、月亮、小花、小鸟、小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请跟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今天谭老师还请来了两个特殊的小客人。

2、出示图片太阳

(1)教师:小朋友们好。幼儿:太阳公公好。教师:我们的宝贝可真有礼貌,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你们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太阳出来了,白天到了,小朋友们都去幼儿园,一起做游戏了,白天真热闹!

3、出示图片月亮

教师: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小朋友们好。

幼儿:月亮好。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小朋友们要去干什么呀?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晚上了,大家都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二、欣赏并学习儿歌

1、太阳和月亮今天还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2、

1、老师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编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听一听(教师朗诵)

2、请小朋友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好听吗?

幼儿:好听。

教师:那我们看着动画片一起来边看边念。

3、小朋友念得可真好听,白天真热闹,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好听?教师:对了太阳出来了,白天真热闹,我们要用响亮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读读这一段。

幼儿和教师一起念。

4、小朋友们读得可好听了,那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什么样 的声音来念好听?

指名回答。

教师:月亮出来了,夜晚静悄悄,我们要用轻轻的声音来念,我们一起来试试。

幼儿和教师一起读。

5、小朋友读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注意太阳出来了要用响亮的声音来读,月亮出来了要用轻轻的声音来读。

6、孩子们读得真好,听得老师心里真高兴,如果加上动作来读会更好听的,孩子们我们站起来配上你喜欢的动作来试试吧,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7、师幼共同完整地用动作来表演、朗诵诗歌

四、创编诗歌

1、咦,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指名说。

2、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引导幼儿用“醒来了”“睡着了”说一句话。)

3、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听的太阳公公和月亮姐姐都咪咪笑,还引来了许多动物朋友,它的这些动物朋友有的是醒来了的,有的是睡着了的;等会你拿到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如果是醒来了的就贴在太阳的身边,如果是睡着了的就贴在月亮的身边,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把它们请出来吧。

3、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

4、小朋友帮太阳和月亮找的朋友都想编进诗歌里,请你们帮帮忙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读给客人老师听。

5、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篇二:小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小小班语言教案:水果歌

教师:张文姚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2、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附儿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

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

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

西瓜西瓜绿绿的。

篇三: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

快乐的小雨滴

小雨点

小雨点排着队,唱着歌,从天上跳下来。

跳到屋顶上,哎呀呀!小雨点把屋顶当成了滑梯;跳到树叶上,哎呀呀,小雨点把树叶当成了滑梯;跳到我的雨伞上,哎呀呀!小雨点把我的雨伞也当成了滑梯。 滑吧,滑吧,快乐的小雨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排比句。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欣赏及仿编活动,指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雨景;散文录音,电脑课件,屋顶、树叶、雨伞图片各两张,幼儿人手一个“小雨点”指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看过下雨吗?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小朋友喜欢下雨吗? (二)欣赏散文 1.看无声课件。

师:今天有个地方正下着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雨点跳到了哪里?小雨点在干什么? (1)幼儿看课件。

(2)教师提问:小雨点跳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老师随着幼儿发言的内容点击画面,鼓励幼儿充分讲述。 2。老师朗诵散文。

设问:小雨点先跳到了什么地方?它把屋顶当成了什么?小雨点再跳到了什么地方?又跳到了什么地方?(后两句重点引导幼儿学讲完整句。) 3.在场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师:我们和小雨点一起来做个游戏吧,一边玩一边讲。

鼓励幼儿手戴指偶,一边做“跳”和“滑”的动作,一边讲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欣赏散文。 (三)仿编散文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说说小雨点还跳到了什么地方? 2.鼓励幼儿手戴指偶,根据生活经验想像仿编,相互欣赏。

三、教学建议

(一)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散文语言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引导小班幼儿欣赏散文时,需要借助中介方式,如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帮助幼儿接受、理解散文所表达的信息。结合多媒体课件欣赏散文,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式,能帮助幼儿较好地理解、记忆散文内容。

欣赏散文《小雨点》前,教师可以先制作融动画与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用三个画面分别表现散文中的三个排比句。组织活动时,教师只需根据句子的先后顺序点击鼠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就能将幼儿带到雨天富有诗意的情境中。 (二)结合动作、帮助记忆

低龄幼儿学习语言是与动作分不开的,当用语言表达或理解有困难时,动作能帮助幼儿理解、记

忆语言。视、听、讲、做结合,感知觉的多通道参与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散文内容。教师可以画三幅大的“屋顶”“树叶”“雨伞”,布置在活动室周围。活动前,教师还可以指导每个幼儿自己制作一个指偶“小雨点”,这样,在活动中,幼儿就可以将指偶套在手指上,模仿小雨点跳到屋顶上、树叶上、雨伞上。这种身临其境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如果在幼儿看第一遍课件时,就将散文呈现给他们,就有可能使幼儿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散文失去令人无限遐想的一面。因此,看第一遍课件时,教师可以把声音关掉,让幼儿看无声动画,边看边想:小雨点落到了哪里?好像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像。 (四)仿编中心句、迁移经验

在引导幼儿欣赏散文,感受文中优美的语句和意境的同时,还应该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品经验联系起来进行仿编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使得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散文的间接经验实现双向的迁移。《小雨点》的中心内容是三个排比句,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引导幼儿回忆自己以前观察到的雨景,改换排比句中的宾语,进行仿编,即“小雨点跳到xx上,哎呀呀!小雨点把xx当成了滑梯”。

上一篇:机房收费系统工作总结下一篇:特色亮点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