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低渗透油田开发注采井网系统设计及优化策略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低渗透油田来看, 储集层中石油资源的开采需要经过压裂改造这一环节后, 才能够正常生产。其中, 该类型油田中普遍存有的天然裂缝, 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油田渗透了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因此, 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 提升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稳定性与效率, 在对此类油田正式开发前, 应当针对油田本身的特性, 对开发注采井网展开系统性的设计, 并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1 注采井网系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般情况下, 合理性开采井网系统的设计要具备三大条件:一是要早期开采就要显现出石油开采效率和速度较高的优势, 尽可能延长污水采油时间;二是在开采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提升开采和回收工作效率;三是整个开采井网的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以及开发低渗透类油田具有的经济性。例如井网分布方案、单井控制储量、控制产油井和注水井间压力传递速率的方案等。笔者以我国现行的正方形和另行反九点两种井网类型为例, 对其适应性展开简单分析。因为开发低渗透油田过程中存在的裂缝会导致平行主应力方向存在的渗透率要远远高于其他方向基质, 且所占孔隙度在百分之一以下。在此种情况下, 如果使用正方形井网, 就无法有效解决角井过早水淹这一问题。而反九点井网开采速率在初期虽然不会同正方形井网存在较大差距, 但在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多, 其开采速率则会逐渐领先。

2 优化井网系统设计的策略

2.1 施行早期强化和分层注水技术

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导压性能较差、储油层天然能量比较小, 所以, 使用早期或者是同步注水的方式, 能够保证地层压力的稳定性不会在开采期间受到较大影响, 有效降低渗透率带来的石油开发损失。由于在开采低渗透油田的过程中会出现启动压力梯度等问题, 所以, 在油田开采初期可以使用高注采比这种注水方式, 以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底层压力、降低石油开采对油井生产力的影响。此外, 对于那些不同油层存在较大矛盾的低渗透油田, 可以使用早期分层注水的方式来提升油田储量本身的动用程度, 有效减慢和缓解含水原油的上升速率。

2.2 应用周期性注水技术

因为低渗透油田的储层裂缝基本是处于持续发育状态的, 这种特性不仅会逐渐加大油层间的矛盾、使油层非均质性变得十分严重, 还会导致油层本身的动用状况变差。基于此项问题, 开采人员可以使用周期性注水技术帮助流体在地层之中进行不间断的层间交换与重新分布, 从而确保提升毛细管渗透力和吸引力的目标得以实现, 有效的提升洗油效率、增加注水波和系数, 进而达到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最终目的[1]。

2.3 对压膨松动和爆燃技术进行研究

当低渗透油田中的岩石受到了不均匀应力的作用时, 岩石就会出现压胀问题, 导致岩石的体积增加, 而压胀松动技术的应用, 则能够更好的控制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增加, 提升该类油田的开采速率。所谓的爆燃技术, 主要是利用液体炸药, 通过燃爆的方式, 让近井地带能够形成不会受到地应力控制的三到八条, 长度在二十五米到五十米的径向裂缝, 以便能够达到降低主应力对水力压裂产生的影响[2]。此项技术的应用, 还可以通过增加适当排量的方式, 让后续水力裂缝可以沿着地层中已经形成了的等多条径向裂缝不断向前拓展和延伸, 从而形成填砂爆燃和水力压裂裂缝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裂缝系统。

2.4 强化对微生物石油开采技术的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对低渗透油田的开采试验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 借助微生物自身的分解能力, 以及其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的代谢物, 能够有效的降低原油的粘度, 可以有效提升原油的流动系数, 改变油水界面张力, 并借助提升水驱效率的方式, 有效的提升油井产量和油田最终的采收率[3]。此外, 近些年相关人员通过大量研究实验确定了最适合的微生物, 并以此为基础, 先后开展有关微生物驱油和吞吐实验, 这些实验的开展和结果的产生, 也为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 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借助自己的经验和前人的研究结果, 进一步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从而进一步拓展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 我国石油企业要想提升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进程, 创新相关开采技术, 强化对相关开采理论的可行性研究势在必行。与此同时, 在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注采井网进行系统性设计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还应当结合此类油田开采现状和社会发展要求制定新型的优化策略, 在熟悉待开发油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不断发掘开发低渗透油田的基本规律, 从而在结合现有开采技术的基础上, 制定出一套适合开发我国低渗透油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体系, 提升该类油田的开采效率。

摘要:伴随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低渗透油田因为本身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石油资源, 使得其在近些年也开始广泛受到社会各界认识的关注。但低渗透油田内储集层本身的物性相对较差, 渗流阻力比较大, 所以, 在开采的过程中, 需要对注采井网展开系统设计。对此, 本文以低渗透油田为立足点, 通过对其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 从而就优化其注采井网的具体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开发注采井网,系统设计,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俊杰.低渗透油田开发注采井网系统设计及优化策略探析[J].化工管理, 2014, 35:57.

[2] 杨爱民.低渗透油田开发注采井网系统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34:34.

[3] 王金路, 万军, 刘媛媛, 郭浩.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合理井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23:183.

上一篇:论TPP劳工条款及其对中国法律的影响下一篇: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