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蛛网膜下腔气泡形成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蛛网膜下腔气泡;损伤;死后人工现象

1简要案情

死者李某,女性,41岁。某年5月25日晚,因情感纠纷被他人用菜刀砍切颈部致死。

2尸体检验

案发后12h,行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左侧颈项部17.5cm×13.5cm范围内见多个砍切创口,创口互相交叉、重叠;局部肌肉挫碎;创口处颅骨外板骨折;第1颈椎及颈髓横断、第4、5颈椎椎体可见砍痕(图1)。解剖检验:头部创口对应处见头皮下出血,颅骨外板骨折。右侧大脑蛛网膜下腔广泛性出血,全脑蛛网膜下腔见大量小气泡,部分气泡呈串珠样(图2),颅底未见骨折。

3讨论

根据案情简介及尸体检验,本案死者被他人用菜刀砍切颈部致颈髓断裂死亡。其死亡原因明确。

本案尸体检验发现死者蛛网膜下腔广泛性、密集性小气泡形成。此种现象在尸体检验中并不多见,法医学文献未见报道。临床医学中有颅内积气的诊断,但由于临床医学的性质及内容,其很难且无须准确定位颅内积气的位置。杨先文等[1]报道的80例颅内积气中,经头颅CT检查积气的主要位置为硬膜外或硬膜下。临床上对蛛网膜下腔积气偶有报道[2],其形成原因为硬膜外麻醉穿刺时误伤蛛网膜所致。对于尸体检验中蛛网膜下腔气泡这种尸体现象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机制,是值得探讨的内容。

本案案发时间为5月下旬,根据当地气温资料,案发当日环境温度为26℃左右。尸体检验于死者死后12h进行,尸体较为新鲜,未见腐败征象。该蛛网膜下腔气泡的形成原因不能用尸体腐败解释。

在排除腐败因素所致外,对该蛛网膜下腔气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系开颅时造成蛛网膜破裂致空气进入蛛网膜下腔的死后人工现象;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颈部砍切损伤致颈髓断裂后空气进入所致。笔者认同后者,其理由如下。

气泡的形成原因一般是由于液体或者其他液体混合物溶解气体达到饱和后气体析出形成。在本案的尸体检验中,因尸体解剖操作不规范导致法医锯开颅骨时,开颅锯伤及脑组织致蛛网膜破裂,空气可与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接触,但两者的接触只是在脑脊液的表面,不能造成空气与脑脊液的混合,不会因空气在脑脊液中溶解饱和后析出形成气泡。更为重要的是,该蛛网膜下腔气泡呈广泛、密集的全脑分布,且气泡大部分远离脑组织的切口。故该气泡的形成用开颅致蛛网膜破裂的死后人工现象很难解释。

死者被他人用锐器砍切致颈髓离断,颈髓断裂处的蛛网膜下腔暴露。脑脊液从颈髓断裂处流出,蛛网膜下腔内逐渐形成空腔,压力下降,由于负压作用,空气进入蛛网膜下腔。空气在蛛网膜下腔中未流出的脑脊液中溶解并饱和后析出,形成气泡,随脑脊液循环达到全脑分布。该气泡的形成相当于一次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与空气的置换及混合的过程。这种蛛网膜下腔气泡因损伤所致的机制解释与临床上报道的硬膜外麻醉或腰部损伤致蛛网膜下腔积气的报道可以相互验证[2,3]。

参考文献

[1]杨先文,王凡,侯敏,等.颅脑损伤致颅内积气80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2):201-203.

[2]古德华,卢承志,宋伟.硬膜外麻醉致颅内蛛网膜下腔积气[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0):54.

[3]韦强,李文臣,周立祥,等.腰部刃器伤致颅内积气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CD].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3(4):247-248.

[4]钟世豪,任昕昕,于忠山,等.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液中4种乌头类生物碱[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9,55(5):591-596.

[5]WuXM,HuangWX,LuL,etal.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sixalkaloidsinbloodandurineusingahydrophilicinteractionliquidchromatographymethodcoupledwithelectrosprayionizationtandemmassspectrometry[J].AnalBioanalChem,2010,398:1319-1327.

[6]董帅,郭浩,郑经,等.因误服自配药酒中毒事件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4(2):88-89.

[7]ChenR,NingZ,ZhengC,etal.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16alkaloidsinblood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tandemmassspectrometrycoupledwithsupportedliquidextraction[J].JChromatogrB,2019,1128(121789):1-6.

[8]张志清,伍福仙,林佶.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珠芽瓜叶乌头中毒患者血液、尿液中乌头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2):4000-4010.

[9]马天宇,布仁,俞腾飞,等.UPLC/QExactiveMS检测家兔血浆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血药浓度的方法研究[J].中药材,2015,38(9):1886-1889.

[10]石银涛,罗敬锋,李恒,等.高分辨液质联用仪检验中毒事件中的生物碱[J].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35(2):230-231.

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职护理教育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下一篇:浅谈基于微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