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 是神经科的危重病症, 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 手术方式的选择十分关键。临床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有更好的效果[1]。为了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该研究抽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患脑出血的患者80例就此问题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患脑出血的住院患者80例, 随机分对照组和改良组。所选入组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且均行头颅CT检测确诊,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入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均<48 h, 均在患者家属签字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入组患者不存在以下情况: (1) 脑干功能衰竭; (2) 脑疝形成; (3) 凝血机制障碍, 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4) 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血肿。对照组中40例患者, 年龄段在45~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8.7±3.8) 岁, 其中男性患者为31例, 占77.50%, 女性患者有9例, 占22.50%。患者的出血量在13~68 mL, 平均出血量为 (32.14±0.52) mL。改良组中40例患者, 年龄段在49~7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9.9±3.2) 岁, 其中男性患者为30例, 占75.00%, 女性患者有10例, 占25.00%。患者的出血量在15~60mL, 平均出血量为 (34.31±0.36) mL。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叶实质、丘脑和小脑。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对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治疗时, 尽可能的尽早进行手术。患者颅内血肿的定位应以头颅CT为准。通过采取标志物定位法, 患者的钻孔部位应尽可能的避免患者的功能区。手术过程中, 严格按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规范化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 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 患者的拔针指征为患者80%的血肿清除, 患者没有颅高压的症状, 复查头颅CT, 没有明显的中线结构移位或者脑组织受压现象。

而对改良组中的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 应通过对患者采取对照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严格地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同时通过使用医用低温治疗仪降温。在3~6 h内将患者的肛门温度降低至32.0~34.5℃之间, 并保持患者的脑温在32.5~35.0℃之间, 亚低温时间应为患者的颅内压降低至正常后1 h或者更长。患者在复温后以每6 h或每12 h复温1℃。另一方面, 对患者进行20%125 mL的甘露醇的使用。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对于收缩压≥180 mmHg或者舒张压≥100 mmHg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降压治疗。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防止并发症, 急性期尽可能的不使用活血化瘀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评估, 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知, 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5例, 占62.50%, 而改良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6例, 占90.00%, 即相对于对照组, 改良组中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为良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人体在非外伤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 (如高血压等) 引起的脑大、小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等引起的脑内出血, 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2]。

临床上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 传统的内科药物治疗对于较为严重的出血患者常束手无策, 而开颅手术由于能够在直视下最大限度的对患者的血肿进行清除, 是作为治疗脑出血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3]。但是由于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开颅手术的过程中, 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开颅清除血肿的时间较长, 从而使得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 容易引起患者的多系统脏器合并症, 导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情况。而随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发展, 通过使用微创血肿清除术, 能够有效地治疗中、小血肿或者位置较深的血肿[4]。

亚低温条件在治疗脑出血及颅脑外伤患者时, 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脑组织耗氧量, 保护血脑屏障, 减轻脑水肿, 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患者的脑组织乳酸形成堆积, 从而有效的对患者的脑细胞进行保护。另一方面, 亚低温能够有效的抑制乙酰胆碱, 儿茶酚胺等内源性毒性产物对患者脑组织细胞的损害, 促进患者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等起到积极作用, 使得患者的疾病治疗更为有效[5]。

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 对脑出血患者早期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肯定, 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其治疗效果更为良好, 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 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 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脑出血的患者80例, 随机分对照组和改良组, 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加内科药物治疗, 对改良组中的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评估, 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 改良组中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为良好 (P<0.05) 。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 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手段, 临床疗效肯定, 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出血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亚低温,联合治疗,脑出血

参考文献

[1] 何龙锦, 薛枫, 叶新春, 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 2008, 24 (10) :1058-1060.

[2] 黄智武, 黄星, 周坤, 等.微创术和亚低温脑保护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1 (5) :673-675.

[3] 宁红辉, 李迪, 李涛, 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5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0 (24) :16-17.

[4] 周金莲.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出血52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2) :5535.

[5] 张国利, 李艳春, 朱勇, 等.体感诱发电位和改良脑出血量表在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预测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1, 10 (10) :1038-1041.

推荐阅读:

颅内寄生虫病例分析05-31

上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探究下一篇:煤化工企业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优化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