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背书制度执行情况

2022-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对实现工作程序的规范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签字背书制度执行情况》,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签字背书制度执行情况

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研究

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的现状,并揭示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解决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推进我国的政府采购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现状

(一)依法采购的推行

1998年,国务院明确财政部为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履行拟订和执行政府采购政策的职能。随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政府也相继在财政部门设立或明确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建立,为推动和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2003年l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进入到依法采购的时代。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实践,许多规范地方政府采购活动的地方性规章也相继颁布施行。这些法规大都结合了各地区的实际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比较适合在各地的执行与操作,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政府采购规模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年鉴》的统计数据,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规模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2003年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采购规模总计为96.96亿元,2005年达到168.76亿元,2007年达到 338.61亿元,2009年达到581.33亿元,2011年更是达到1030亿元。

从项目构成看,2003年政府采购项目主要为各种货物类采购,其次为工程类采购和服务类采购,这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1.52%、41.8%和6.68%。2005年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7.86%、43.5%、8.64%。2007年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5.1%、45.5%、9.4%。2011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4%、46%、10%,工程和服务类采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大,三大类采购在政府采购中所占的比重逐渐趋于合理和优化。我们从下图(表)中不难看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长、项目构成日趋合理的变化(见图1和表1)。

(三)集中采购模式的实现

集中采购模式是指采购单位因工作需要对纳入政府采购项目范围的货物有采购要求时,按规定委托集中采购代理机构按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组织招标采购,产生中标供应商后签订合同供货即实现采购工作的全过程。为了改变过去分散采购的格局,获得政府采购潜在的规模效益,我国政府决定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并把集中采购放在主要地位。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在首府及部分县(旗、区)又设立了政府集中采购执行机构也就是采购中心,专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级纳入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采购事务。目前,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仍占主要份额,但其他形式采购也呈上升趋势。

(四)政府采购方式的多样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等5种政府采购方式,并指出“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同样也遵循了国家对于政府采购方式的规定,政府采购优先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采购实体如果要采用其他采购方式必须先得到财政部门的批准。2003年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份额在56.6%,2005年公开招标的份额达到65%,而在2011年公开招标的份额已达到80%。在实际采购中,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与效益,既要遵从法律规定,又要兼顾实际效果,所以对于其他4种法定采购方式各地区政府也进行了灵活的运用。

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够规范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下设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的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工作,财政部门不得直接参与和干涉政府采购中的具体商业活动。然而,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采购体制看,“管采”尚未实现完全分离。如西藏自治区首府虽已设立了采购办和采购中心,但采购中心和采购办一样仍然隶属于财政部门;地市政府仅成立了采购执行机构,而尚未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各县政府采购职能完全由本级财政部门代行。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几个少数民族地区也同样存在。尤其是在县(旗、区)级机构的设置上,往往都是在财政部门内部设立一个政府采购办公室或政府采购中心,属财政部内部科室,代表财政部门行使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和具体采购事务双重职能,这就难免会出现与财政职能不相适应的现象,从而使财政部门在担当政府采购管理职能问题上界定不清,出现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现象。采购机构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使政府采购活动一开始就偏离了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并制约了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执行,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不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

(二)政府采购预算不到位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都财力紧张,部门预算中很难在年初预算时给单位安排采购资金,造成大多数单位购置项目年初无采购计划,有计划无固定资金来源,一般购置项目都是年中追加,具有临时性、零散性和无序性的特点,造成了集中采购项目散、金额小,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地方采购需求不足,工作只能局限在单位平时的申报环节上,被动地接受市场信息;另一方面,政府把追求资金的节约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目标。但从长远看,财政资金的节约不应是政府采购的唯一目的,而应将政府采购作为一项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工具来加以运用,起到平抑财政收支的作用。

(三)现行评标办法中存在一些问题

现行的各种评标办法虽然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完善,仍然存在漏洞。从招标人的评标工作中来说,招标人不公布评标标准,评标工作缺乏透明。而有些人在制定评标标准时缺乏公平,甚至有意识地根据某些投标人的情况和具体条件,有针对性地制定评标标准,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使招标过程存在不合理的竞争,招标的结果有失公允。从投标商方面来看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靠中介组织、借资质投标、搞围标;找评标办法,摸标底;请评委、攻领导;虚报业绩;不按规则定标等。

(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采购尚未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渠道,信息公布不充分,信息系统的滞后,导致了政府采购机构不能获得最优的市场信息。尽管有的已经在网站、刊物和报纸上公布政府采购信息,但公布的信息与实际采购活动需要相差甚远。还有些地方在采购信息发布上还存在不规范的做法,导致政府采购透明度不高。

(五)人力资源的匮乏和特殊的地理条件影响政府采购工作深入开展

人力资源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一是采购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匮乏,专业化不强。5个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区级政府采购机构现有职员均不足10名,各地(市、州)级政府采购机构的职员多则3名,少则仅有1名,且大多数从业人员从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教育培训;二是专家库的分类和专家数量少,层次较低,不能满足采购需要。特殊行业专家人数缺乏,评委专业技能和整体评标水平有待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致使供应商可供选择余地小。首先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范围大,一个地级市(州)与一个县相距少者几十公里多者几百公里,实行政府采购程式化标准化,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和资格审核制有实际困难;其次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特需商品的选择,有其特殊性,且供应商可选择余地小;再次地处偏远地区,政府采购可选择的供应商、网点和商品品牌少,加之需求量小,政府采购很难形成规模,从而造成政府采购整体效果不明显。在实施政府采购过程中,部分采购项目(如技术含量较高的采购项目)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或是本地根本就无商家经营这些项目,无法择优采购。

(六)对政府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单位物资采购工作应接受财务、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关规定仍然停留在文本形式上,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这不仅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也是普遍存在的。

三、完善和规范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政府采购预算制度

做好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制度执行的前提和基础。要积极推行部门预算,细化预算计划,促进预算单位严格按采购目录编制采购预算,提高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健全采购专户管理,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率,发挥政府采购调控经济的功能。对于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项目,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专户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结算环节,切实从资金源头上进行控制。对于目前实行分散采购的单位,应逐步组织纳入集中采购,将采购资金由财政拨入采购专户。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预算管理,严格按规定实施政府采购。考虑其资金量较大,以及目前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由计委审批实行招投标,其资金拨入基建专户,增加结算环节,不利于财政资金管理的现状,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在政府采购专户中增设基建科目,实行专户统一管理。

(二)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约束体制

第一,要对采购的过程进行监督。严格监督管理就是要把以前的事后监督变为对政府采购全过程的监督,消除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实现真正的“阳光采购”。首先,要把好事前审查关。由采购中心的组织人员对招标人的信息发布、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的编制进行详细的审核。同时,也要对供应商的投标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招标人在开标前的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其次,强化事中合同的履行监督工作。组织由采购中心、采购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的评标委员会,负责开标前后的评审工作,中标后要根据合同对验收、结算书进行审核,并要实时的监督供应商是否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最后,进行事后的反馈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对于违规的行为要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分。

第二,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集中采购机构的自律和内部防范制度,主要是通过建立完善内部岗位轮换制度、采购业务流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实现决策岗位和具体操作岗位之间相分离;采购计划、项目实施、合同审核、资金支付等过程相分离,从而形成内部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以避免内控不严、牵制不力、责任不清等原因导致或产生各种违纪和腐败行为。

第三,必须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是来自财政、监督、审计等部门对政府采购的监督。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综合监督管理的部门,要严把资金使用关,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依法担负起对集中采购机构和政府采购活动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监察、审计等部门要负责对政府采购活动和人员进行监督和审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来扩大成效。

第四,要广泛开展社会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公证部门、供应商、纳税人等的监督,争取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工作的支持,共同承担政府采购监督责任,最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有效地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三)加强政府采购队伍的人才建设

政府采购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有能力开展实践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制度建设的步伐较快,新的规定办法的相继出台,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采购工作起步较晚,还有很多工作人员不熟悉现代政府采购的业务和技巧。因此,首先应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强化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其次应该制定集中采购机构考核办法和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人员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并依法做好集中采购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工作,实行执证上岗即取得执业资格的政府采购人员才能从事政府采购工作。

(四)培育和发展采购代理机构

《政府采购法》第60条规定,“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对采购代理机构的资格进行有效认定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代理机构的专业性进行审查。代理机构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市场规律、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对采购程序和规则的掌握,对商品、价格、渠道及服务的熟知程度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其次,要对代理机构人员的专业性进行审查。这是代理机构能否胜任采购任务的决定性因素。最后,要对采购代理机构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督,看他们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在指定媒体上公开发布信息等。

(五)完善政府网络采购体系

建立具有现代化技术与手段的政府采购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是政府采购中的重要一环,对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与政府采购活动相适应的供应商库、专家库等信息系统,搞好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沟通,通过开通信息渠道并加大信息公布力度,尽可能将所有采购信息在网上发布。同时,利用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网络实行网上报名、评标、询价、支付等,既简化办事手续又缩短了采购周期也降低了采购的成本,可以大大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六)完善现行评标工作

规范招标投标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招标代理单位认真编制招标文件,科学评估各投标要素;避免盲目照抄照搬一个范本,不断改进和提高招标代理水平。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即把政府采购信息、采购的程序、评标的方法和标准、招标投标的结果以及质疑和投诉的结果都要及时的公示出来。评标的过程要规范,尽量减少人为变动,评标专家的确定应是在开标当日随机抽取,而不是事前确定,避免评标专家与投标单位的私下接触。政府监督部门需加强对照表文件审查,把好第一关,将合格的招标文件交付投标单位,根除问题隐患,净化招投标市场。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

责任编辑:晓途

作者:丁芳

第2篇:推进落实“签字背书”机制 强化问责

日前,纪委信访室立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紧紧围绕工作任务与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实现“三转”。

纪委信访室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聚焦各乡镇及县直机关单位领导班子的权力规范运行,深化巡视检查,增强信访工作的针对性,推进落实信访案件线索报告制度、各纪委书记“签字背书”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效率及追责力度。

“签字背书”制度力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通过实行“签字背书”制度,依照“一案双查”要求,严格执行信访案件处置责任制、作风建设倒查机制、作风建设相互制约机制;健全责任机制,落实追究相关领导主体责任、纪检监督责任、分管领导监管责任和信访案件调查组人员直接责任。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把有案必查、有错必纠的工作作风引向深入,确保作风建设常抓不懈,打造一支为民务实的干部队伍。

第3篇:推进落实“签字背书”机制 强化问责

日前,纪委信访室立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紧紧围绕年度工作任务与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实现“三转”。

纪委信访室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聚焦各乡镇及县直机关单位领导班子的权力规范运行,深化巡视检查,增强信访工作的针对性,推进落实信访案件线索报告制度、各纪委书记“签字背书”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效率及追责力度。

“签字背书”制度力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通过实行“签字背书”制度,依照“一案双查”要求,严格执行信访案件处置责任制、作风建设倒查机制、作风建设相互制约机制;健全责任机制,落实追究相关领导主体责任、纪检监督责任、分管领导监管责任和信访案件调查组人员直接责任。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把有案必查、有错必纠的工作作风引向深入,确保作风建设常抓不懈,打造一支为民务实的干部队伍。

第4篇:各项制度执行情况

情况各项制度执行

乌兰察布东路街道

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执行情况

依照区纪检委的要求,结合办事处实际,今年我纪工委制定了各项相关制度,这些制度有:

1、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制度;

2、政务公开制度;

3、党风责任制工作的通知;

4、单位工作联系制度;

5、廉政谈话制度;

6、告知与反馈制度;

7、报告和通报制度;

8、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规定;

9、严肃查处党员和干部参与与赌博专项治理方案相关制度。 一年来,我们认真对照各项制度逐一检查落实,如:政务公开制度今年共召开17次,其中大型的政务公开有2次。选拔任用环节干部采取竞争上岗,办事处全体街居干部无一人违规。

2008年12月10日

第5篇:制度执行情况总结

教育系统反复倡廉“制度执行情况整改活动” 总 结

为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抓好全市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督查整改活动,按照武当山特区纪委《关于转发十堰市纪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督查整改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在特区纪委的指导下,认真对照十七大以来有关选人用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工程招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三公开”、集中支付、津贴发放、公款出国(境)考察和资金管理等十个方面的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本次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省纪委九届六次和市纪委三届七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选人用人、公务用车等十大方面开展自查整改,以使最终形成一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最低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工作注重实效,不走过场

特区教育局担负着特区教育事业的各项领导、指导工作,但《方案》涉及到的十大方面的法规制度中,有些执行主体还不是教育局,我们仅就与局机关、各学校密切相关的内容展开了自查。

(一)选人用人方面:

一是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认真做好人事调配。为搞好人事调配工作,我局对每所学校进行师资状况调研,搞好教师需求预测,及时做好人事统计工作和计划编报工作。做到合理调配。二是稳步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教育局不干涉具体细节,只重视对所聘人员的监督和考评。

(二)教育经费集中支付方面:

一是特区教育局成立教育经费集中支付中心,特区财政每年按预算把教育经费拨付给教育集中支付中心。中心只负责对下拨经费额度管理和监督。这些经费由特区财政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二是自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取消了一切津贴,教育局严格把关,随时对学校资金支出情况进行跟踪,让每一分教育经费都接受专门机构的监督,使教育经费的支出真正成为“阳光支出”。 查找结果:

武当山特区教育局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对自身的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各项制度的执行都在特区分管领导和分属部门的领导和监管指导下进行,教育局只是提议,对执行过程和细节起参谋作用,不存在自身需要整改的情况。

2010年10月

第6篇:财务制度标准执行情况

财务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一、公司财务制度

(一)财务部职责

财务部是公司一切财政事务及资金活动的管理与执行机构,负责公司日常财务管理、筹资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其工作范围和职责主要有:

1.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编制公司各项财务收支计划;审核各项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收回售货款,清理催收应收款项;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费用报销、税费交纳、银行票据结算,保管库存现金及银行空白票据,按日编报资金日报表;做好公司筹融资工作;处理、协调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间的关系,依法纳税。

2.负责公司会计核算工作。遵守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财经法规,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年度、季度、月份会计报表;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明细账、分类账、辅助账,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做到日清月结,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证相符;管理好会计档案。

3.负责公司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设置成本归集程序和成本核算账表,做好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收集登记汇总各项成本数据资料,及时、正确地为成本预测、控制、分析提供资料;按合同、预算、审核支付工程、设备、材料款项,配合工程部等部门做好工程、材料设备款的结算及竣工工程决算;完善各项成本辅助账的设置,健全各项统计数据。 4.建立经济核算制度,利用会计核算资料、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判断和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配合公司内部审计。根据上述工作范围和职责,为加强财务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资金审批制度 1.总则

⑴所有款项的支付,须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如果主管领导不在公司,应以电话或传真的方式与其联系,确认是否批准款项的支付,事后请其在支出单上补签意见; ⑵ 财务专用章、公司法人章及支票必须分开保管,公司法人章由办公室主任负责保管,财务专用章和支票由出纳负责保管。办公室主任或出纳不在单位期间,印章应由法定代表人指定的专人保管。印章代管须办理交接手续,代管人员必须对印章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⑶ 财务部原则上不得将已加盖财务专用章及公司法人章的支票预留在公司,如因工作需要,需先填好限额,并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⑷ 开具的支票须写明经批准同意的收款人全称,收取的发票须与收款相符。如收款人因特殊情况需要公司予以配合支付给第三者,必须有收款人的书面通知并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⑸ 往来款项的冲转(指非正常经营业务),须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⑹ 非正常经营业务调出资金须经过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⑺ 用以支付各种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保存原件,复印件不得作为原始凭证。如遇特殊情况须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⑻公司管理人员的费用报销,须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财务方可报支; ⑼ 涉及应酬等非正常费用,须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3.公司差旅费开支制度

⑴ 公司员工到本市范围以外地区执行公务可享受差旅费补贴; ⑵ 公司职员出差根据需要,由部门经理决定选用交通工具; ⑶ 公司职员出差期间,住宿费用及补贴按以下规定执行: ① 房租标准: a、部门经理以上职员,房租标准为120元/日; b、一般职员,房租标准为100元/日。② 伙食补贴、市内交通补贴标准伙食补贴每人20元/日;市内交通费每人6元/日; ⑷、实际报销金额超出公司的补贴标准,需由部门经理或带队经理说明原因,报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支付。

4.车辆维修费及汽油费管理制度

⑴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应指定维修点,维修费用一般采取银行转账的方式结算; ⑵ 车辆的易损备品备件由办公室统一安排采购,以支票支付。需用时应办理领用手续,并由办公室建账予以核销使用; ⑶ 公司汽油票由办公室统一保管并设账登记使用。 5.办公费用、会议费用及其他费用管理制度

⑴ 公司办公用具由办公室统一采购、管理; ⑵ 办公室设立账册登记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使用情况; ⑶ 办公室财产台账为财务部附设账册; ⑷ 办公室应对各部门领用的办公用品情况进行造册、登记、定期通报; ⑸ 公司各部门因工作需要,需邀请有关单位人员召开会议的,应由部门经理提出建议,报总经理批准,其会务工作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⑹ 有关工资、奖金、福利费等各项津贴的发放标准由公司人事劳资管理部门制定,经总经理批准后报财务部备案。 6.行政费用报销制度

⑴ 公司行政费用现金支出范围为: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差旅费,向个人支付的其他款项及不够支票起点100元的零星开支; ⑵ 公司职员报销行政费用应填写报销单,由经办人员填写,公司主管领导签字认可后报送财务部按照本制度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按本章第1条的规定进行审批支付; ⑶ 应酬、礼品费用支出实行一票一单、事前申报制,批准后方可实施

⑷ 凡未具备报销条件(如没有对方单位的收款凭证),需领用支票或现金者必须填写借款单。借款单留财务存底,待借款还回时财务开冲账收据给经办人; ⑸ 支票领用单、借款单必须由经办人填写,公司主管领导签字,财务审核后,由财务部直接支付; ⑹ 银行支票如发生丢失,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向财务部和开户银行报告。如系空白支票所造成的损失,丢失人员负有赔偿责任; ⑺ 其他有关费用及成本支出的程序以公司规定为准。

(三)财产管理制度 1.公司财产的范围

⑴ 公司财产包括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 ⑵ 凡公司购入或自制的机器设备、动力设备、运输设备、工具仪器、管理用具、房屋建筑物等,同时具备单项价值在2000元以上和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列为固定资产; ⑶ 凡单项价值在2000元以下或价值在2000元以上但耐用年限不足一年的用品用具均属低值易耗品。

2.公司财务部负责公司所有财产的会计核算

⑴ 公司本部使用的所有固定资产及公司所有办公用品用具由办公室归口管理。

⑵ 公司各施工工地使用机器设备、动力设备、工具仪器等由工程部归口管理; ⑶ 办公室和工程部应指定专人负责公司财产的业务核算,应设立台账,登记公司财产的购入、使用及库存情况,负责组织公司财产的保管、维修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办法。 3.财产的购置与调拨

⑴ 办公室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编制财产采购计划及进行市场询价工作,经财务部会签,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采购。

⑵ 财产购回后,应填写财产收入验收单。财产收入验收单一式两联,财务部凭财产收入验收单、财物发票及采购计划办理报销手续。财产归口管理部门凭验收单登记台账; ⑷ 固定资产的领用单由使用部门开具,领用单一式三联。一联由领用部门存查,一联送财产归口管理部门作为财产发出凭据,一联由财产归口管理部门定期汇总后向财务部报账; ⑸ 财产在公司内部之间转移使用应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手续由财产归口管理部门办理,送财务部备案。

4.财产的清查、盘点

- 5 -篇二:项目承担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三、项目承担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篇三: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的财务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司财务部门的职能是: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执行公司统一的财务制度。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编制财务计划,加强经营核算管理,反映、分析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财务纪律的执行情况。

(三)积极为经营管理服务,通过财务监督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厉行节约,合理使用资金。

(五)合理分配公司收入,及时完成需要上交的税收及管理费用。

(六)积极主动与有关机构及财政、税务、银行部门沟通,及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有效规范财务工作,及时提供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 (七)完成公司交给的其他工作。

第三条 公司财务部由财务经理、会计、出纳、和审计人员组成。

第四条 公司各部门和职员办理财会事务,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财务工作岗位职责

第五条 财务经理负责组织本公司的下列工作:

(一)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

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二)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公司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向总经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组织领导财务部门的工作,分配和监督其他人员的工作任务,制定考核奖惩指标; (五)负责建立和完善公司已有的财务核算体系,生产管理控制流程,成本归集分配制度; (六)承办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会计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帐、复帐、报帐做到手续完备,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按期报帐。 (二)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公司财务、成本和利润

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当好公司参谋。 (三)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四)完成总经理或财务经理交付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 出纳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制度。

(二)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超过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不坐支现金,不认白条抵压现金。

(三)建立健全现金出纳各种帐目,严格审核现金收付凭证。

(四)严格支票管理制度,编制支票使用手续,使用支票须经总经理签字后,方可生效。

(五)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对帐、报帐工作。 (六)配合会计做好各种帐务处理。

(七)完成总经理或财务经理交付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审计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审计管理制度。

(二)监督公司财务计划的执行、决算、预算外资金收支与财务收支有关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三)详细核对公司的各项与财务有关的数字、金额、期限、手续等是否准确无误。 (四)审阅公司的计划资料、合同和其他有关经济资料,以便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积累证据。

(五)纠正财务工作中的差错弊端,规范公司的经济行为。 (六)针对公司财务工作中出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第7篇:

上一篇:提升文明礼仪主题班会下一篇:男人最幸福的10个时刻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