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10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的探讨与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工作目标的控制管理

1.1 遵循的原则

提高供电线路功率因数, 必须遵循科学的技术原则, 一是以减耗降损为主的调压与降损结合原则;二是以散补为主的集中与分散的补偿结合原则;三是以补偿低压为主的高压与低压补偿结合原则;

1.2 目标的实现

10k V配电线路为实现功率因数大于0.95的目标。2009~2011年分二步实施补偿:第一年对所有功率因数低于0.85实施补偿, 功率因数全部达到0.90;第三年对功率因数低于0.90的线路实施补偿;逐渐使10k V配网的供电线路的功率因数大于0.95。

1.3 明显的效果

从2009~2011年3年间投资改善线路功率因数的实践来看, 效果非常明显。第一年投入139.5万元, 功率因数从0.85增至0.943;第二年投入26万元, 功率因数从0.943增至0.945;第三年投入89.13万元, 功率因数从0.945增至0.95.

2 提高10k V配网线路功率因数的技术措施。

2.1 完善管理机构

为使电网提高功率因数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如期实现建设目标, 供电企业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单位一把手任组长, 主管副职任副组长,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任组员。根据施工方案要求, 制定工程施工量化管理细则, 做到责任明确, 奖罚有度, 分项考核。

2.2 具体案例的调查与分析

以登封市供电公司为例, 2009年初, 有64条10k V公用供电线路, 该公司从3月分开始, 对供电线路实施无功补偿改造的调查, 工作历时3个月, 到5月份结束。据调查统计, 共安装相关技术装置110套, 涉及线路61条。在安装的110套无功补偿设备中, 仅有75套运行, 是安装总数的68.18%;设备闲置、损坏、丢失等未能利用的占31.82%。经查明, 有13台调试不当, 占37.14%;有3台接反电源正负极, 占8.57%;2台被盗占5.71%;7台互感器有问题, 占20%。通过对调查情况的分析研究, 造成四分之一以上无功补偿装置没有发挥使用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到位, 占71.42%;次要原因是设备质量问题占22.83%, 其它占5.72%。

2.3 影响电路无功补偿设备投切的因素

(1) 工作人员不懂设备的工作和控制原理。由于供电线路实施无功补偿技术, 属于新技术, 从业员工对其工作原理和控制器使用技术不懂, 控制参数设置不成, 致使设备难以正常投切;

(2) 工作人员不了解设备使用技术。该设备主要功能是稳定电压, 一旦线路电压不稳或线路接地, 装置设备有电流通过, 控制器实施过流速断保护功能, 自动锁闭, 无功补偿设备停止工作。过流速断属于自动化保护技术, 而控制器重新工作, 需要人工复归, 从业员工不了解设备使用技术, 不随机复归解锁, 使设备难以自动投切;

(3) 接线失误。CT元件的二次接线, 要采用极性反接技术, 与一次安装的相续不对而导致设备采样误差大, 造成自动控制的极不合理。

(4) 设备位置不当。无功补偿设备按技术要求必须安装在负荷较为集中的前端, 实际施工中很多员工将设备安装在负荷点后端, 使设备难以采集线路负荷不投切。

2.4 优化改进无功补偿设备管理使用技术措施。

2.4.1 2009~2010年的改进措施与效果。

(1) 第一年安装功补偿设备31套, 涉及13条线路。功率因数由原来0.791提高到0.943; (2) 对26条因管理技术问题导致功率因数提高不明显的线路, 邀请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到线路现场维护、调试无功补偿设备, 功率因数由0.791提高到0.85; (3) 第二年, 对功率因数低于0.85的两条线路, 增置无功补偿设备4套, 功率因数由0.83升到0.958。

2.4.2、2011年的改进措施与效果。

这年共改造9条线路, 安装无功补偿设备13套, 功率因数由0.87升为0.955。

2.5 投切的技术管理措施

(1) 对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岗位技术培训, 提高员工的专项技术技能, 能够正确接线, 熟悉业务, 控制器锁闭后, 人工及时复位。

(2) 提高安装技术标准, 掌握合理的安装位置, 增大设备的使用率。

2.6 10k V配网线路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技术措施

(1) 一般的, 在配网的每条线路上安装2至3个无功补偿电容器为宜;对其它线路已经安装好的进行调整, 按照多去少添的原则进行调整。

(2) 以配网的每条线路为单位, 若只安装1个无功补偿电容器, 位置要选在距线路首端的三分之二处较为合适;若按装两个, 第一个按在距线路首端的五分之二处, 第二个按在距线路首端的五分之四处。

(3) 对供电负荷不稳定的线路, 应成对安装2个无功补偿电容器, 负荷较低时应用固定电容补偿, 负荷超载时, 应用自动补偿电容补偿。

(4) 引导电能消费大户, 投入资金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 提高线路运行效率。

3 结语

如何实10k V配网电路电压稳定, 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 成为供电企业面临的研究课题。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线路功率因数的控制管理措施, 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改善了供电质量, 减少了电能损耗, 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水平, 有利于企业实现节能增效的目标。因此, 供电企业一定要针对类似的新技术注重研究、学习和推广。

摘要:随着电能应用的日益广泛和居民电能消费额度的与日俱增, 对10kV配网的高质量安全平稳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供电线路的合适位置, 安装一个或多个无功补偿电容器, 来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就能有效平稳电压, 降地线路损耗, 增大供电效能, 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对电力客户的安全用电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对提高线路功率因数确保供电线路降耗增效平稳运行的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10kV配网,功率因数,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超建.对提高10k 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的探讨与分析[J].科技传播, 2012, 21:34+23.

[2] 罗伟坚.提高10k 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和输电能力的探讨[J].华中电力, 1999, 06:45-46.

[3] 周伟.关于10k 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的措施研究[J].今日科苑, 2014, 11:127.

[4] 周晓曼.提高10k 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的措施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24:147.

上一篇: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下一篇:制药企业原料药车间洁净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