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案例分析

2022-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乔家大院案例分析

晋商大院建筑形态的审美分析

晋商大院作为北方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建筑遗留的历史价值,同时兼具艺术审美价值。通过对大院民居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环境以及建筑营造技术等对其建筑形态所造成的影响;在研究晋商审美意识过程中,对晋商美学的概念做出了相应说明,全面分析了大院建筑形态的审美特征。

引言

民居建筑是最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也是现存量最大且连续发展的建筑形式,反映出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经济环境、民俗民风、审美理念等。山西被誉为我国古建筑的宝库,除了历朝保留至今的寺观、庙宇,民居建筑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山西境内尚存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1000多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大院,其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沉稳、装饰手法多样、格局合理、陈设家具精致华美,可谓是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晋商大院形成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一般是指地形地貌、地方材料以及地区气候等内容,这些环境因素都对大院民居的建筑形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晋商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他们在外闯荡多年,见识过多种新材料、新技术,在建造方面,商人们可以请得起本地或是外地的优秀工匠,也就是说自然条件对大院民居建筑的影响力相对于农耕村落的民居要减弱很多,这也是晋商大院建筑形态所受自然环境影响作用的特点。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但是在山西的历史上,却是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期间内,朝廷颁布了一系列利于山西经济发展的措施,允许百姓与官府一起经营,到了清乾隆年间,朝廷允许在山西“招商采煤”“开中盐法”,一系列的举措促使市场扩大,山西全省经济得到了活跃。

建筑技术可以理解为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建筑技术发展的成熟程度制约着建筑形态的发展。晋商大院民居建筑是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发展到成熟时期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些建筑营造技术有着先进之处,在防火处理、排水方式、建筑装饰和地基处理上都有其独树一帜的地方。

晋商大院建筑形态的审美特征

在研究晋商审美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美学的概念,《辞海》中有对美学的权威解释,美学是指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关系的科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必然会在艺术当中有所体现,所以,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定义为艺术,通俗地理解成为艺术的哲学问题,因此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因此我们可以将“晋商美学”通俗地理解为山西商民在经营商业活动获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思想认识,并且将这种意识融入对建筑的认识当中去,即为晋商的艺术哲学。

1.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晋商大多重视儒学,这是一个被广泛认知的客观历史事实。大部分晋商把“儒贾相同”作为他们谋生的思想理念,他们的行事方式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儒学思想的影响、约束和支配,其中与儒学相关“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一定层面上也渗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居住场所。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其中强调的是礼、义、仁,看重人伦教化,主张仪礼治国。儒学思想中一向看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不能破坏长幼尊卑,倡导严格遵循阴阳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的“天人合一”。在大院建筑上无论从材料品次、空间顺序、规模的高低到相互匹配原则及品质优劣等都因人高低贵贱而划分出了等级,这是建筑美学与儒家政伦礼教的完美结合。

2.长幼尊卑的封建礼制

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中国的礼仪制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多样且广泛地影响着民众生活,所以又称之为礼文化。中国古代在社会关系方面所追求的精神内容,可以等同为礼制所倡导的内容,其中包括家庭关系中的等级观念、尊卑观念等。礼文化约束和规范着人们在社会生活或是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它同时还深入到大院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建筑型制等方面,并成为审美理念所追求的最高标准。

在晋商大院中可以看到一种适合于古代封建大家族的居住形式,主人住在正房,仆人只能住偏方,长辈住正院,晚辈住偏院,上下有别,秩序井然,行方礼端,充分展现出了山西封建大豪族中上下尊卑、男女有别的礼仪氛围。

结语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晋商大院是北方民居建筑的精华所在,整体深邃富丽,见证了晋商500年的兴衰史,对晋商审美意识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最大限度了解那个时代商人和士大夫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大院主人的生活方式等。晋商大院的建筑形态是历史和文化的共同反映,向现代人展现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是现代人不可多得的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无可比拟的人文历史价值。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刘琳琳(1989-),女,汉族,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

作者:刘琳琳

第2篇: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特色分析研究

摘 要:晋商大院在我国明清时期独树一帜、闻名全国,其三雕装饰艺术更是极具特色,凝聚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艺术精髓。文章以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晋商大院三雕装饰相关内容的概述,从艺术特征、选材、技法、装饰图案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分别对三雕装饰艺术特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来增进人们对我国传统三雕装饰艺术的了解和认识,由此來为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特色;文化内涵

得益于明清时期政府开明的经商政策,晋中地区巨贾云集、商业繁盛,晋商经商足迹更是遍布全国,成了当时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受中国传统“落叶归根”思想的影响,许多在外经商的商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会荣归故里,倾尽心力修建祖宅。其丰厚的财富资本使其有能力选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工匠师傅来修建规模宏大、艺术考究的民居大院。与此同时,晋商的不断外出经商也使其在无形当中接触到全国各地乃至外国文化,从而对晋商的审美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的外物表现体现在晋商大院装饰艺术中。而其中的三雕装饰艺术更是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尤其是晋商大院三雕装饰精美的图案、考究的雕刻工艺更是极为罕见,极具艺术观赏以及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三雕装饰艺术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更是为我们对三雕装饰艺术的赏析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指导,使我们能够从装饰图案表象看到其中蕴藏的风水、宗法、礼仪、风俗、佛道等传统精神,由此在内外的联系之下使晋商大院在三雕装饰的作用下形成了外雄内秀、纤细繁密的装饰风格。

1 晋商大院三雕装饰概述

三雕装饰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物中起装饰作用的砖雕、木雕、石雕,这三者同时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物表面装饰的主要方式,极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受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三雕装饰在构图、雕刻手法、题材内容等方面也有所不同,集中展现了一个地区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对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特色的分析要以当地著名的晋商大院为主,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包括常家庄园、曹家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这些大院的修建以及其中的三雕装饰艺术,虽然因主人的喜好以及见闻等,在具体细节上各有所不同,但总体风格、特色以及构图、雕刻手法是一致的。从整体来看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无论是在造型、构图还是工艺上都精巧绝伦。其中不仅融入了当地传统建筑艺术精髓。如乔家大院的修建严格采用撕缝、淌白的砌砖方法,更在大院内设土地祠砖雕建筑,以示对山西古老神祇的尊敬;同时也融入了我国南方建筑装饰特点。如王家大院前园后宅、前堂后室的建筑规划就充分融入了南北豪宅建筑风格。而乔家大院也在其院中专门用砖雕了一副源自广西南宁文学家吕祖兼《宋文鉴》的《分省箴》;此外,在晋商大院的三雕装饰中更带有一些西洋装饰艺术元素,这一点在以外贸见长的常家庄园中尤其明显。同时王家大院的一处石雕艺术中的人物带有明显的西域特征,这充分说明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的形成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精妙绝伦的三雕装饰艺术作用下集中展现了晋商大院古朴静雅、宏大厚重的装饰艺术特色。

2 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特色

晋商大院中的三雕装饰艺术集镂空、浮雕等多种雕刻技艺手法于一体,并且在内容上多以中国传统书法文字、器物、几何纹样以及动物、花卉、人物等纹样为主。在形式上不仅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更通过其题材反映出了晋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驱灾辟邪的精神需求、对儒家文化的崇尚等,极具艺术观赏价值。下面我们分别从雕刻技艺、选材以及绘图、文化寓意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对三雕装饰艺术中的砖雕、木雕、石雕的装饰艺术特征分别予以详细的介绍。

2.1 砖雕装饰艺术特色

砖雕艺术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砖雕艺术已经形成了极为深厚的雕刻技法,且在风格的展现上深受当地区域文化的影响。而晋商大院中的砖雕多以青砖为料,拥有独特的颜色且防腐、耐磨,青砖在制作过程中需经过烧活、嗑烧、凿活、推活等一系列程序,再经过砖雕艺人或圆雕、或透雕、或浮雕、或平雕等一系列的雕刻技法,一副栩栩如生的砖雕艺术就诞生在我们面前。与此同时砖雕不同于木雕、石雕,砖雕能够在形体上与砖砌建筑真正地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和谐而统一的观感。一般而言,晋商大院的砖雕主要被用于屋顶、花墙、瓦当、护栏、照壁、碑刻、风道、烟囱等之上,以起到装饰作用。其图案题材较为广泛,包括了四季花卉、八仙、文房四宝、喜鹊、葡萄、龟、凤凰、梅兰竹菊、麒麟、鲜果、神兽等图案,根据不同的装饰需求会对图案进行相应的设计以及素材选取,以此来表达或纳福、或求平安、或求子等美好寓意。

2.2 木雕装饰艺术特色

木雕原属于木工范畴,随着行业的精细分工,而逐渐从木工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体。明清时期受人们生活习惯以及喜好的影响,木器在当时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日用器物还是建筑装饰都能够见到木雕的身影。木雕根据需求的不同,还可细分为玩赏性木雕、装饰性木雕。山西木雕自成一体,极具当地文化特色,与天津木雕、广东木雕、福建木雕齐名。就晋商大院中的木雕装饰艺术而言,其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以质地坚韧、不易变形且纹理细密的核桃木、柏木、楠木、紫檀为主。木雕装饰常见于晋商大院的神龛、屏风、匾额、挂落、窗棂、斗拱、隔扇等之上,雕刻工艺极为纤细繁密且复杂,对雕刻者的雕刻技艺以及文化修养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造型上不仅形象生动、自然,且整体图案感官立体、逼真,堪称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精品。就雕刻图案来讲,晋商大院中的木雕多以博古图案、花鸟形象、定型纹样为主,集中展现了庭院主人儒雅的形象。此外在图案的题材上晋商大院中还多见葡萄、葫芦、花卉、麒麟、八仙等图案,表现了庭院主人对幸福生活、太平盛世、子孙绵延的美好期望。

2.3 石雕装饰艺术特色

石雕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且拥有着最为久远的发展史,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翻阅,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石雕艺术最早在石器时代就有显现,在秦汉时期开始兴盛,经过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时期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当今体系丰富的石雕艺术。石雕主要通过对坚硬石料进行雕刻,创作一幅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在饰品、建筑抑或是摆件当中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晋商大院中的石雕,在选材上主要以山西当地出产的大理石、砂石、河卵石、花岗岩、青石等为主,经过高浮雕、剔底起突、半圆雕、平面阴线刻、圆雕、镂雕等一系列雕刻工艺技法,制作成极具观赏性以及实用性的艺术器件,如在晋商大院中常见的过门石、台阶、照壁、门墩、石狮、挑檐石、上马石、碑刻、泄水口、踏步石、柱础、栏杆等之上都多见石雕装饰,集中展现了庭院主人非凡的审美情趣。在图案的设计上,晋商大院中的石雕艺术极具构图艺术,其中不乏一些著名书画家的书法碑帖、经典传统故事,展现了庭院主人的文人雅趣,此外还包括一些与砖雕、木雕相似的花卉、神兽、瓜果等吉祥图案,融入了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在雅俗共赏间起到充分的装饰作用。

3 小结

综上所述,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工艺讲究、图案精美、寓意深刻,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三雕装饰艺术的加入有助于晋商大院整体美感的提升,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自然地融合于一体,极具美学欣赏艺术价值。在传统文化复苏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的分析与研究,在深入探寻其装饰艺术特色的同时,使世人能够尽早发现三雕装饰的艺术之美以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戎喜平.晋商大院“三雕”艺术的装饰动机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3):187-188.

[2]戎喜平.晋商大院“三雕”图案艺术研究[J].设计,2018(17):96-97.

[3]刘小旦.晋商大院“三雕”艺术的装饰动机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2011(5):27-29.

作者:李文静

第3篇:乔家大院的大红灯笼

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曾经红极一时,该片最吸引人之处除去妻妾成群的家庭剧情之外,那个布局奇特建筑精美的大院落也是引起观众兴趣的焦点。

我看“大”片之后,实在不敢相信有这样一所奇特的住宅建筑,甚至以为那不过是电影布景罢了,但是等到我去山西亲眼看到这所俗称“乔家大院”的房子,才发现电影里的建筑确是真的,而且那些“大红灯笼”也是真的。

乔家大院在山西省会太原西南约七十公里的祁县乔家堡,是清末山西著名富商乔致庸家族的故居,目前乔家人已四散,房子也收归公有,并改为民俗博物馆,公开供人参观。一九九四年七月下旬,我应山西大学之邀,出席该校“华北文化研究中心”开幕举行之文化研讨会,会前会后安排了许多参观考察,包括五台山,大同云冈等名胜,其中也包括了晋祠及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因电影而声名大噪,参观的人不在少数。亲眼看了乔家大院才发现其建筑之奇巧远超过电影所表达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是用别人的小说借乔家故居为布景而拍出来的,故事本身与乔家毫不相关,而且相去八千里。

“大”片中的主人有四五个妻妾,而乔致庸家族家规极严,富甲山西,但在那个封建时代却不准子弟纳妾。“大”片中男主角宿于那一房侍妾院中,院门口的一对大红灯笼就点亮了,那真是小说中才出现的事。乔家故居各院门确也各有一对大红灯笼,但是据现在博物馆的人告诉我,红灯笼除年节之外,特别是在乔家企业有新发展时,就会点亮了以示庆祝,这与乔家极重企业经营的理念密切相关。知道了这一情形,不禁为乔氏家族叫屈,乔家大院也许因“大红灯笼”一片而更有名了,却也因电影而损了其值得称道的家风,张艺谋拍电影也许有其追求唯美的一面,但对乔家来说,总是颇有不公之处。

经过与现在博物馆人员的交谈,并参考有关文献,我发现乔家大院的房屋建筑固然精美奇巧,但是其家风,特别是他们的企业精神与理财传统实在不逊于建筑的特色,他们家族在精致的外壳之下,并不是像“大红灯笼”片中所刻画的那样腐败,而是有一个值得现代管理文化研究者加以深入探讨的“理财文化”在作为支柱的家族。

乔氏家族经营商业成功的原因,就像乔家大院的建筑一样,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去了解。先从乔氏家族本身来说,他们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始终维持兴盛,一直到一九五三年,因为政治形势的改变,以及现代金融业的普遍,才完全歇业,其家族的伦理规范与教养精神值得探究。乔氏家族发迹之初,以勤、俭、诚、义起家,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经过好几个世代,仍然能维持其家风,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去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子孙中绝不允许纳妾,与“大红灯笼”片中四五妻妾的腐败情形完全不同之外,他们家中也绝对禁止赌博,为了使家人有所娱乐,因此大院中不但花园广阔幽雅,而且有各种运动设备,包括现代化的网球、篮球场,甚至有电影放映室、各种游乐室设施。乔家人不但治家至严,家长具有很大的权威而对子孙有严格约束,并且非常注重子孙的教育,乔家大院的六院之中,就有一院称为书房院,即是聘请著名业师来专门为子女教育之处。乔家教师中,很有几位后来都是颇有成就者。乔家富甲晋省,饮食自然很讲究,但是全家每日只供正餐两顿:上午十时及下午四时,目的即在表现其节俭家风。乔家对待佣仆至为宽厚,所以下人对主人都很感戴,甚至有仆人自愿代为顶罪者,这方面已经进入乔家人对人对事的经营理念范畴了。

乔家大院各院的门前都有一对大红灯笼,这些大红灯笼亮着的机会很多,这是因乔家的生意很兴旺,每一分店新开张,每有一新创业,大红灯笼就亮了,告诉家人行业兴旺的情形,而不是主人到那一院留宿的标帜。

乔家有几十个粮油店,有二百处票号钱庄,所以大红灯笼常常要亮着。乔家的企业如此兴旺,除去传统式的家规严格外,最重要的是有一套理财与管理的哲学,这也许就是现代管理学中所说的管理文化了。

乔家的理财经营哲学说不定是一项很值得深加探讨的宝库。若仅粗略而言,有几点是较为重要的。首先是他们在那个时代已懂得财东(也就是资方)与经营分开,他们的企业中每一行号都有一个“掌柜”,也就是现在的总经理,生意一旦交给掌柜以后,乔家财东的任何人都不得干涉,盈亏赔赚都由掌柜者负责,每三年为结帐期,到期由掌柜到祁县乔家大院报告经营情形,此时财东才可以提出原则上意见。因此掌柜者都能充分发挥才能,把生意经营得很好,乔家的商业史上因而出了不少有名的银业家,如高钰、阎继藩、贾继英等人都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人物。据说当初阎继藩在福州为原主所不容,几乎失业,乔家“在中堂”主人闻讯亲往迎聘,阎氏感其诚意,终身全力为乔家效劳,所以乔家钱庄能成为全国之翘楚。从这情形看来,乔家大院的人不但有现代资方与经营严格分开的理念,而且有知人善用的眼光,这应该是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所致。

乔在中堂的人不但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知人善用,而且懂得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然后交给经营者去运作。乔氏商业行号中对职工的管理极严,不准接眷来店、不准娶妾、宿娼、赌博,不准自开商号、储私放款等等。但是对工作人员也有其鼓励、优厚的一面,他们行号中有所谓“顶身股”的制度,也就是高级职员可依其任职的年分取得不同程度的股权,每三年结帐期可取得优厚的股份红利,这可以说已是现代企业员工参与经营的理念了,使职工们视公司如自己的事业,能够尽心尽意去做,不仅结帐期可分得应有的红利,逝世时也可以得到长期的抚恤。另有更特别的设计,那就是分红利也有一定限度,不是把所有盈余都照股均分,而是保留相当份量作“厚成”,也就是增资之意,这样既可以扩大资本,又避免职工因红利分得多而私自发展自己的企业,这种了解中国人“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的性格,给予防堵的设计,确是很有“文化与性格”学者的洞察力。

乔家的人除去懂得建立经营制度之外,也有他们一套商业伦理,表现了相当细致而有长远眼光的经营精神,而不是现实、功利、巧取豪夺的作风,这种伦理包括了如下几项他们的座右铭:准备充足、谨慎将事;人弃我取、薄利多做;维护信誉、不为虚假;小忍小让、不为已甚;对待“相与”、慎始慎终等。其中所谓“相与”,也就是互有交往的行号,也许用现在台湾的术语,就是有“交陪”者,都给予非常宽容的待遇,破产者有时不索赔且给予资助,最终得到的是大家一致的拥戴与远播的商誉。

综观乔家企业成功的过程,其实也不是孤立的例子,就像乔家大院的建筑,不论其精美或装饰布局的奇巧,实际上都有其文化传统作为背景。在参观过乔家大院之后,我与山大华北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座谈,他们说乔家也只是祁县的富户之一,其他尚有不少,例如与乔家有亲缘世交的渠家,其房舍称为渠家大院,建筑并不逊于乔家。也是祁县另一票号世家。据说在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七年间,包头市有钱庄廿一家,山西人占了十八家,而十八家中又有十二家是祁县人所有,这才使我想起“山西票号”是有其传统的,清末民初山西人确握有全国金融之枢纽,而民国时代的财政部长孔祥熙,正是出身祁县的紧邻太谷县的票号世族,这也就可见其渊源传统的一斑了。

在华北文化研究中心的研讨会中,我向山大的学者们鼓吹,山西的文化源远流长,地下文物固然挖不尽,但是也不要忘了无形的文化传统,山西的“理财文化”,甚至“管理经营文化”,应该是一项值得深加发掘整理的宝藏。

作者:李亦园

第4篇:乔家大院考察报告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整个大院所有房间的屋檐下部都有真金彩绘,内容以人物故事为主,除“燕山教子”、“麻姑献寿”、“满床笏”、“渔樵耕读”外,还有花草虫鸟,以及铁道、火车、车站、钟表等多种多样图案。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其中有三块牌匾是乔家的,也是值得乔家自豪和感到荣幸的。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后一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对人处事的方法。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现存展于乔家第四院的东房内)

此外,还有各院的门匾,例如“彤云绕”、“慎俭德”、“书田历世”、“读书滋味长”、“百年树人”、“惟怀永图”、“为善最乐”、“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静观轩”、“梯云筛月”等都有其一定的具体寓意。总之,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民俗学的殿堂。步入其间,既会得到美的享受,又会使人增长许多知识。因此,来祁县民俗博物馆一游,从艺术、科学、文化、趣味每个方面,都会使您感到获益匪浅,不虚此行。

第5篇:读《乔家大院》有感

(一)

雷 雅

觅一处安静的角落,打开桌上的台灯,《乔家大院》的故事象一副恢宏的图景一点点展现在我的眼前。我被晋商执着的进取精神感染了,乔致庸高尚的人格魅力使我仿佛置身于飘满了幽香之气的花园中,给人身心舒畅的感觉。

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作为晋商一员的乔家人含辛茹苦,锐意进取,创下了乔家作为晋商大家之一的大业。乔致庸一代,以儒生之身,志存高远,怀抱以商救国的理想,以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为人生目标,从青年时代起直至垂暮之秋,以一己之身,历经艰难,矢志不渝,九死一生。终于使乔家的事业达到鼎盛之期,实现青年时代的抱负。"君子怀远"是对晋商精神最好的概括,而乔致庸这个原本淡泊名利的庄子的追求者,在乔家落难之时,痛苦无奈而又毅然决然的走入商界的大门,为了这些他放弃了寄情山水的淡然,放弃了坚守的爱情,舍弃了对未来美好又带点虚幻的规划得到的是男儿本色和一份比泰山还重大的责任。在事业上,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开晋商之先河,树晋商之新规,礼贤下士慧眼识英,最终实现北上大漠南到海,东到极边西到荒蛮的目标。他的一生充满了舍与得的智慧,耐人寻味。晚年的他目睹"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国家现状,痛心疾首。谁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乔致庸这个身怀大智大勇的商人,在国难之时毁家纾难,没有半点犹豫。即使昏庸的清政府曾有负于他,在民族大义面前他还是选择以德报怨。

一部好的著作总要给读者留下些什么。读完《乔家大院》后的我掩卷沉思,我想明白了他风靡一时的原因那就是——晋商精神。诚然,在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它更值得现代人深思。作为一个商人乔致庸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一,爱国爱家。正因为心怀大爱,所以它孜孜不倦的锐意进取。正所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管它风雨兼程。他的一生上无愧国家,下不负乔家。大爱是乔致庸一生的主题。其二,以德报怨待人以诚。商场上的战争是残酷甚至血本无归的,乔致庸以一个精明商人的博大胸襟,使对立的邱老东家心悦诚服。靠着诚信的品牌,他的生意蒸蒸日上。其三,广纳贤才,积极创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乔致庸就是一个有着一双慧眼的伯乐,无论是屡试不第的孙茂才,还是遭人弃用的潘为严,小店伙计高瑞都因他而得以在商界大显身手,最终为乔家立下汗马功劳。而为店面除旧布新,订立新规,冒众商之不韪,则显示了他独当一面的魄力。在"山寨"屡见不鲜,食品安全成为关注焦点的今天,晋商为人的大气值得现代人学习。晋商那些视诚信如命的经营理念,在经营管理上的睿智,豁达,乃至他们的金钱观,人生观,生死观,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重名誉守气节,谦逊好礼,天下为公的文化传承和终极向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家国故,二者皆可抛".现实中的我们或许只是碌碌尘世中的一员,不用羡慕大海的浩淼,不要轻视小草的卑微,老天生人,各有所用。只要志存高远,见贤思齐,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无愧于心,为了心中的目标积极进取,我们就是千万人之中平凡但特殊的一个。为了触手可及的幸福,让我们超越地平线,奔向有着期待的远方吧。

读《乔家大院》有感

(二)

行大道者得天下

(袁银春)

春节期间,公司开展"读书品茗"活动,这是对于奔走在饭桌之间的我们来了一次心灵上的净化,彻底让劳累了一年的身心放松了一回。同时,也让我们保持着一份清醒:对于年后工作的开展、工作的提高绝不能放松,更要牢牢把握好人生之路的方向。

根据《乔家大院》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一度热播,观众反响强烈,较好的再现了以乔致庸为主线的晋商发迹之路。春节里好好的看了一遍原作,书里人物的作为让我思索良久。

故事发生在清末最**的年代,人人自危。乔致庸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干出了"汇通天下"、生意遍地的大事。纵观世界历史,从来都是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也大多出于乱世。市场和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思路决定了不同的出路。不怕你想就怕你不想,敢想的人才能敢为天下先。

乔致庸的成功,很大部分在于他目标远大、胸怀天下。他一开始就把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作为基本原则,以信念和精神汇聚了一群人在身边,用博大的胸怀感化了很多以前的敌人,促进了当时整个行业的发展,他的这一点确实很厉害,立足点高,走"高上广"之路,吃点眼前亏不要紧,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知道,一个人再厉害,也斗不过一群人。个人魅力如果不能集众成金,迟早会得用光。成功的前提还在于精准的谋略,然后才是努力。如果方向不明、思路不清,没有可行的方法去实现,埋头死做也是没有希望成功的。他的见识使他避免了被眼前利益所诱惑,也避免了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因此他的路自然会越走越宽。信之所聚,天下归心。

乔家大院的崛起,还在于他的用人之道:一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选人期慎重考虑,一旦确定就委以全部信任,任其发挥,不在经营上作指手划脚的束缚。这种尊重人才的态度为其赢得了万众归心的局面,大家愿意为这样的领头人做事,也激活了大家的思路,都一心只想把事情做得更好,这就是儒家治世的人情味。中国人是受儒家文明洗礼较多的民族,在我们这个社会环境里,一个人做人处世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所做的事业。二是大胆起用新人。一方面优先照顾好退下来的、曾经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们,让他们老有所依,也让正在努力的中青一代看到了希望,解除后顾之忧,他所施行的一套方案类似于现在的退休制度,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得不说是富有卓见的;另一方面他不论资排辈,不人为设限,不拘一格用人才,谁能就谁上,为自己的团队做好了人才储备。许多不适用的老家规被逐渐淘汰,不夸张的说,他是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来经营和扩大家族生意的,所以中国不缺好的商人,缺的是好的经营理念。与时俱进在经营中很重要,无论是晋商、徽商还是浙商,在他们的成功者身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乔致庸这个形象直到今天还是符合中国社会的,他正直、善良,在大是大非面前守得住自己,自身有很强的正能量,符合中国社会一直倡导的"好人有好报"的朴素价值观。同时,他善于经营,懂商道、擅谋略、重情义,符合中国人心目中对成功者的定义,不愧为一代儒商。行大道者,得天下矣!

第6篇:观《乔家大院》有感

真正的儒商,有壁立千仞的气度

——观《乔家大院》有感

据导演胡玫说,她从前很不喜欢商人,觉得商人就是唯利是图,无利不为的代表,所以他并不想接这部戏,可是她还是为了戏去了一次乔家,一进门,她就被震撼了,“吃亏是福”几个字颠覆了从前他所有的想法。她决定让大家也见识一下,中国传统意义上真正的儒商。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大东家乔致广生意失败,病重去世。乔致广当家时,乔家在包头因和对手邱家争做霸盘生意导致银两亏缺、货物滞销。股东、商家纷纷上门讨要股银和货款。危难之际,不但没有商家愿意借银子帮助乔家度过难关,反而都窥视着乔家的产业伺机瓜分。大太太立即命人召回在太原参加科举考试的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并强迫他放弃青梅竹马的恋人江雪瑛,迎娶绰号“山西第一抠”的陆大可之女陆玉菡,并接管家事成为乔家新任大东家。

乔致庸本不愿意作生意,更不愿意与富家小姐陆玉菡结婚,但面对乔家众人的跪求和希望,背负着乔家大院的兴衰荣辱,乔致庸忍痛答应。

孙茂才,一个经验老道的穷秀才。在太原赶考时曾和乔致庸有过数面之缘,更曾与乔致庸在龙门口舌战主考官,此时他得知乔家有难,也来投奔乔家帮忙。

乔致庸一行及时赶到包头,暂时稳定了局面。在包头众人疑惑的眼光下,乔致庸兵行险招,顶着莫大的压力有条不紊地酝酿着自己的计划。陆大可意外地再次借银子使得乔致庸战胜了达盛昌,并由于乔致庸的宽容大度,乔家与达盛昌化干戈为玉帛,由于在这场争斗中达盛昌的大掌柜崔鸣九被抓,其弟崔鸣十对乔致庸十分怀恨。

乔致庸针对包头各分号欺蒙客商等行为大刀阔斧进行人事变更并制订了新店规,保证了乔家生意稳定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以“诚信”为首的商业秩序。乔致庸以“义、信、利” 赢得了包头众商家、股东的支持和信任,乔家的生意又重现生机。

乔致庸回到祁县,陆玉菡的温良贤惠感动了乔致庸,夫妻二人最终如胶似漆。而此时的江雪瑛却因伤心过度,大病不起。

乔致庸从一个叫花子身上偶然买到一张百年商路地图,潜心研究后发现因太平军作乱而封锁多年的茶路蕴藏着巨大商机。乔致庸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带着各商家不怀好意的股银南下前往产茶胜地——武夷山。半年之后,正当大家盛传乔致庸在南下途中遇难,准备瓜分乔家家产的时候,乔致庸带着为各家采办的茶叶回到了祁县。随后,乔致庸又北上恰克图,直到中俄边境,凭借着“义、信、利”和俄国商人签定了长期合作贸易合同。至此,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图的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被乔致庸疏通,千万茶农也因此得救。

在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了解,乔致庸不顾孙茂才极力反对毅然前往北京,力排众难,开设票号,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随后前往江南四省开设票号并希望可以帮助朝廷汇兑官银。孙茂才由于生意上意见的分歧和乔致庸逐渐产生了矛盾。

此时的江雪瑛早已嫁入并掌管何家,对绝情绝意的乔致庸恨之入骨。江雪瑛的丫环翠儿偶然看到了乔致庸偷偷埋葬太平军将领的事情,江雪瑛得知后一纸诉状将乔致庸害入天牢。乔家上下无奈,朝廷下令圈禁乔致庸并要求一笔数量巨大的银两,此后的乔致庸心灰意冷,在家一躺就是十年。

孙茂才说服了大太太曹氏,想要顶替乔致庸掌管乔家家业。乔致庸思忖再三,不能再忍,将孙茂才赶了出去。

十年后太平军覆灭,朝廷对乔致庸的圈禁令解除,但由于时局动荡,乔致庸依然无法出山从商,只能继续韬光养晦。在一次灾民潮中,乔致庸毅然决定,倾家荡产为十万饥民开设粥场,当官员胡叔纯赶到的时候,乔致庸却藏了起来。

又一个十年后,朝廷出兵北伐,左季高代表朝廷希望能向乔致庸借银助军,久居家中的乔致庸欣然同意。战争结束,因孙茂才的陷害,朝廷竟然要赖掉这笔银两。乔致庸气不过,上京讨要,再次被捕入狱。

朝廷对如何处置乔致庸感到有些为难,便调来了二十年前被乔致庸打出家门的孙茂才为案件的主审,想把逼死人的罪名推给孙茂才来背。孙茂才与乔致庸在狱中相见,感慨良多,孙茂才喃喃地说,你我可真像两只蚂蚱拴在了一根绳子上啊„„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乔致庸不顾众人反对,给朝廷捐银逃难。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乔家生意从此蒸蒸日上。几十年过去了,陆玉菡去世,乔致庸和江雪瑛已经是垂暮的老人,两人再次相见,一生的恩怨情仇,竟然在三言两语中瓦解冰消。

这部戏的主人公乔致庸更让我们惊奇。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是乔全美之子、乔贵发之孙,乔家第三代人。人称“亮财主”,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是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他共娶过六个妻子,都诰赠夫人。

乔致庸生有6子11孙,在他执掌家务时,可称得上“人丁兴旺,四世同堂”了。“在中堂”在他执掌期间,事业突飞猛进,家资千万,商业遍布全国,其财势已跻身于全省富户前列。在他手里建筑的房屋占到现在整个乔家大院的三分之二。乔致庸是"在中堂"殷实家财真正的奠基人。

历史上真正的乔致庸是如何为人、处事、经商的,未曾考证史料,不得而知。从《乔家大院》的剧中来看,乔致庸能从一介秀才到商业翘楚,其所作所为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心怀仁义,以儒治商。

乔致庸自小就被兄嫂委以仕途成才的重任,十年寒窗苦读,正当其要考取举人之际,兄长病逝,危难中接手家业,在乔家生意即将崩盘之际,扶大厦之将倾,后以此为基础,逐步将生意做强做大。其一生的生意经营中,儒家文化对其影响的痕迹随处可见。他做生意的出发点,都基于其生意产业链上的劳苦大众,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赈灾救人时,能倾己财力而为之,都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心怀天下、仁爱待人。作为一个生意人,书房是他商议决策的重要场所,出差在外则书不离身。而且,在与相与、同僚的交流中,处处都以儒家的思想和理论去规劝、辩论。

二、先义后利,信以为本。

乔家店规的核心是“义、信、利”。以义当先,重信轻利,这是乔家之所以成就伟业的基础。自贵发公经商伊始,就定下了“义、信、利”的信条,因此生意日渐昌盛,直至其兄乔致广在包头做霸盘,打破了这一规矩,使得乔家生意频临破产边缘,乔致庸力挽狂澜,扭转败局,虽胜不骄,主动与对手邱家握手言和,

借机再树重信义的商业规范,使得整个商业氛围又回归到诚信、重义的轨道上,奠定了以后繁荣发展的基础。当然,这个“义”字,不仅仅是在生意场上,更有对国家和人民的“义”。乔致庸多次支援朝廷、赈济灾民,甚至以义感化盗匪刘黑七,诠释了儒家之“大义”。经商,以诚信为本,才能名利全收。乔致庸从不失信于相与,凡所诺必践。包头整饬店铺、武夷山茶商赊茶、邱东家借百万银票等,都是乔致庸“信”的注解。

三、慧眼识才,用惟能贤。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人的作为。乔家的生意繁荣,都与各店大掌柜、伙计的努力分不开。事业经营的好坏,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孙茂才,一落魄秀才,为乔家生意起死回生,立下汗马功劳。乔家生意的扩张、繁盛,都离不开孙秀才的出谋划策,其在乔家虽无实职,却倍受尊重;包头复字号大掌柜马荀,虽只有二十八岁,而委以重任,却因其改店规为伙计加身股,可谓重才不惟财;高瑞,一个被店老板路边捡来张大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乔致庸发现其志,带在身边,终成其得力干将;潘为严,乔致庸虽不是三顾茅庐,也是以重礼、诚心相待,终得其相助,乔家几十年的生意都由其照料,可谓乔家生意的顶梁柱。

四、大局着眼,勇于实践。

在这一点上,乔致庸与和他同时代的胡雪岩一样,都重视在战略层面上的决策。胡雪岩有句“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乔致庸在生意眼光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因战乱,多年阻隔的茶路,在乔致庸的大力推动下,终于重开,拓展了乔家的生意经营范围,并未雨绸缪,买下茶山,以备后用。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其眼光,也展示了其强大的执行力,敢想敢干,勇于冲破一切阻挠。

特别是其倾后半生精力的“汇通天下、货通天下”,更是着眼全局、谋定而动、着力实践的代表。

作为一位成功人士,乔致庸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不至于此。

当然,从乔致庸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其不足之处,前车之鉴,借以提醒

这部戏拍得生动而感人,没有当今的很多特效镜头,也没有很多做作的语言。人物用很真的动作表演和最最淳朴语言告诉了我们最简单的道理。大家说这部戏是写乔致庸的男人戏,而在我看来,所有的商人都该看一看这部戏,这是中国商人该有的良知和骨气,也是当今时代,我们所丢弃了的最至真至善的品格。

第7篇:乔家大院读后感

《乔家大院》是一本小说体裁的书,书的篇幅很长,叙述的故事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乔致庸临危授命,承接兄长遗留的家业,力挽狂澜,重振乔家商贾雄风的历程。

小说前半部写的比较有故事性,后半部则给人有些蛇尾的感觉。除了主人公外,书中还用较多的笔墨写了与乔致庸关系密切的三位女性的爱恨情仇.正是她们的牺牲和付出,才换来了乔致庸成功和乔氏家族的复苏与繁荣。第一位是他的大嫂曹氏。由于突然丧夫,儿子尚小,曹氏无奈中假托丈夫的遗愿把家业交给了当时并令人满意的小叔子,显出了掌门女性的大度与聪慧,特别是在乔致雍刚刚接手,无力还债,家里的产业面临破产的紧急关头,她想出了让乔致庸与大贾陆家小姐结亲的办法,成功地度过了危局,更证明了这位女性不同寻常的见识与果决。由此可见,女人在紧急的关头,头脑往往比男人更加冷静,处理问题的手段往往重视利益,而不考虑感情。第二位是他的妻子陆玉菡。由于乔家当时急需大量银子救急的原因,使她和乔致雍结成夫妻。陆玉菡虽然明知乔致雍并不爱她,心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但还是由于倾慕丈夫的为人与能力而留在了乔家,并多次在乔家危难的时节,千方百计地去向自己的老爹讨借银子。可以说,没有陆家的财力支持,雄心再大的乔致庸也可能一事无成。所以说,婚姻往往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男人要成就事业,有一个坚强而忠实的外援是非常的重要,而妻子是第一首选。第三位是他的初

恋情人雪瑛。由于乔致庸违背了与之相伴一生的诺言,与陆家小姐结婚,彻底击碎了雪瑛追求美满爱情与婚姻的梦想,也导致了她一生的悲剧——被迫嫁入豪门,未经同房,多病的丈夫何少爷边撒手归天;因为答应了何老太爷的临终要求,不得不假托生子,做了一个寂寞、孤独、富有的寡妇。在雪瑛的心中,此时对乔致庸的爱已然化成了无限的恨。利用财力在背后与乔致庸进行生意上的争斗,已经成了她释放怨恨的一种方式,甚至采取告密的极端手段,把乔致庸送进了天牢。虽然她在最后暗中帮助了乔家300多万两银子,使乔致庸起死回生,那也是想在良心上和道德上加重乔致庸的负罪感而已。痴心的女子往往重视爱情,但是爱情与婚姻是两码事,所以悲剧不可避免,这也许是女人的局限性吧。乔致庸在最后建起了乔家大院,成为了山西有名的商家大贾,应该算是成功的人士。但是在他的成功中,我们看到的则是更多的悲伤与苦难。乔致庸自己多次历经生死,生意场上被人暗算,富有之后又被朝廷敲诈的几乎破产;一同打天下,多年相伴左右的朋友孙茂才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视为母亲一般的长嫂曹氏为了乔家的生存,自休出门,最后举刀自尽;初恋的情人雪瑛丧失了一辈子的幸福,历经感情痛苦,晚年青灯向佛;本来生死相依的妻子陆玉菡为了保全乔家,也不得不半路忍痛别夫离子,回到已经没有亲人的娘家守了活寡。

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是以牺牲他人,特别是自己亲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话,那他会感觉到成功的欢乐吗?这样的成功就是人们所

要追求的目标吗?

李方园 3242009005

第8篇:《乔家大院》演讲稿

第二小组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我们第二小组和大家分享的营销案例是《乔家大院影视营销》的案例。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什么是影视营销?

影视营销:通过影视剧为宣传渠道,进行景区营销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1,提供拍摄场地,与热播影视剧的品牌效应营销的捆绑,例如横店影视城。2,深度植入式,与影视剧人物直接产生直接联系。例如:西溪湿地《非诚勿扰》3,借助知名影视剧进行公关炒作,例如张纪中版的《西游记》与贵州织金洞。4,专题营销,堪称影视营销的巅峰之作,适合文化底蕴深厚的景区,例如河南省的少林寺,还有今天我们所说的山西的乔家大院。

据统计调查,现在大多人认识乔家大院是通过上世纪90年代著名导演张艺谋主持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视剧而熟知的。电视剧中所展现出来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它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无不体现精湛的建筑艺术。此后人们才知道这里便是山西祁县乔家堡,在2006年春节前后,景区又借助开春大戏《乔家大院》又做一次影视营销的推广,随之而来的是景区接待量连连攀升,带动了周边的餐饮,娱乐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令人感到振奋的是,它填补了山西省三月份的旅游淡季,这对山西省的旅游业来讲“晋善晋美”不是不可能的。 那么《乔家大院》如何而来呢?为何选址在乔家大院拍摄?景区在拍摄过程中,拍摄后是一个怎样的态度呢?根据我手上的资料来给大家解答。

1 选择正确,1题材选择,晋商,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文化,选择朱秀海的同名小说《乔家大院》,小说展现了清朝晋商传奇历史。

2 拍摄地选择:乔家堡的乔家,正是一代晋商乔致庸的故居,与题材的切合度达到100% 2,主人公的选择,选择乔家出类拔萃的人物—乔致庸,此人一生历经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四个朝代,社会大环境的动荡不安,兵荒马乱的时候,却把乔家的生意做到顶峰,就像后人所讲那样“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他本人又被称为“亮财主”。

3《乔家大院》的主线:以乔致庸一生为主线,一直到他89岁去世。

一生的经商过程中,体现的 信 义 利。以信誉招徕客人,以义对人,信义为先,利取正途,任用贤人,例如马荀 闫原等人,尊师重道,对名儒刘奋熙的礼遇。首席相待,轿车接送,甬道送迎,以此来约束骄横的小少爷。像这种情节,在乔家比比皆是,不一一列举。 4拍摄《乔家大院》。从导演到演员,为当代知名人物,本身就有了宣传营销的成分。此剧胡玫担任导演,胡玫曾担任《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等经典剧目,获得飞天奖,最佳导演奖。剧中挑起大梁的男一号,陈建斌饰演乔致庸,他的妻子陆玉涵由蒋勤勤出演。

5 乔家大院景区:积极配合拍摄剧组,从拍摄筹备期,新闻发布会,开机 拍摄 制作 热播评奖等过程景区营销贯穿全过程。 力求在拍摄过程中展现乔家大院的独特之美,直到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青色的砖墙,高高的围墙,门口的大红灯笼。浮现出乔家大院故宫的“双喜”字格局。 6 景区最了不起的一举,是在影片末尾打上“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 协助拍摄”的字幕,自此之后,名扬四海。

第9篇:乔家大院导游词

各位团友,欢迎大家来乔家大院旅游,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从外观上看,大院形如城堡,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而四面临街,四周10米多高的砖墙上,还筑有掩身女儿墙,如城墙垛口,气宇轩昂、宏伟。从布局上看,大院体现了“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观念。如果我们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大院是一群四合院的有序组合,大院小院相套相依,高屋低房错落有致,集实用和艺术为一体,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借鉴价值。早在十几年前就流传着“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的谚语。

眼前这座高墙深宅的大门,是砖砌拱券式门楼,它坐西朝东,上面建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檐下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谕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嬛”四个大字,大大赞扬了乔家大院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从文化内涵上看,这个大门虽然没有以高耸的旗杆和威严的石狮显示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和地位,却在轩昂宏伟中体现了“在中堂”主人乔致庸一家“中和致祥”的人文追求。乔家大院是俗称,它真正的名字叫“乔在中堂”。“在中堂”是什么意思呢?是乔致庸取其名字中包含的“不偏不倚,执用两中”之意定的堂名,其实也是他为人的座右铭。乔致庸一生也的确人如其名,以中庸之道处世、待人、接物。在他手上,“在中堂”的事业突飞猛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点我们在参观中还要讲到。乔致庸名字和为人与“在中堂”的事业和文化追求,在这座大院内的建筑群中,在进入大门的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

这个大门顶端正中所嵌的一块青石上刻有“古风”二字,雄健的笔力表达了这所宅院的古朴风格。黑漆大门两边的一幅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可以看出乔家作为商人的最高追求。

大门对面的这幅砖雕“百寿图”照壁上的100个篆体寿字,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象征着与寿有关的百种事情,如阴阳八卦、风雷雨电、花鸟鱼虫。门额上所刻“履和”二字,还有甬道的一个匾额“履中蹈和”四字,都是从“端详步履田中道,怡然胸襟养太和”一句中意化出来的,既隐含“在中”二字,又体现了主人崇尚的中庸思想。影壁两边所刻一幅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是晚清重臣左宗棠有感于乔家慷慨赞助军饷用兵西北平叛而题赠,更体现出主人乔致庸所追求的“心志淡泊和为贵、诚信经商为正道”的人生境界。整个大院中,类似这样的匾额、楹联还有很多,都体现了主人对传统儒家思想境界的独特理解和精神向往,请各位朋友在游览中细细识读体会。

接下来我们参观老院,老院也就是东北院,始建于(1755年)即清乾隆二十年,以后经过两次扩建,一次增修,前后跨度近2XX年,但风格一致,浑然一体。门楼两边掩壁上的六边形连续几可图案,很像龟背纹而名“龟背翰锦”。这里用龟背纹作图案,用“翰锦”来命名,既是主人书画文章能够延年益寿的心得,又内含着主人希望子孙文辞秀美、前程似锦的愿望。

进入这个跨院,正对我们的是一座大型砖雕影壁。影壁上的楹额书有“福德祠”三字,门口雕有百寿图,进入院内有着“门迎百寿,院纳福德”的寓意。福德祠是供奉土地爷的祠堂,下边的神龛就是供奉之处。深宅大院除了凡人保护外,还要神仙来保佑。影壁上端雕有4只狮子,狮与“时”谐音,意为四时如意或平安。中间雕有戟、磬和如意,寓意为能文能武、吉庆如意。正中偏上的芙蓉树和上面的石雕寿山石英钟,又暗喻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六对鹿,鹿与“路”同音,比喻着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又泛指天下或宇宙,暗合着六合通顺,经商致富。总之,整个照壁上的图案,既表达了作为晋商巨贾的主人期盼吉祥如意、福寿双全的美好愿望,又体现了乔家期望经商通顺并汇通天下的个性追求。

老院是晋中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什么是里五外三?一会儿您就明白了。各位进院首先要跨过高高的门槛,这寓意着“高门出贵子,我财不外流”。老院的里外院落由穿心过厅连通,里院二层楼北房为正房,与外院门楼对应,错落有致,第幼有序。我们从进外院门到里院正房须连登三次台阶,不知不觉中会升高近3米,这不仅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还暗寓着“步步登高、连升三级、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大家进来后,会明显感觉到里院比外院要大一些。请各位数一下,里院的正房、厢房都是5间,而外院则都是3间,这就是“里五外三穿心楼院”,一种典型的地方民居建筑格式。

正院也是一个里五外三的穿心楼院,是乔致庸在140多年前的清同治初年建筑的。建成后乔致庸结合自己的名字,给宅院起了个雅号“在中堂”,正院是乔家大院最精巧的建筑,砖雕、木雕、彩绘比比皆是。就连北方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烟囱,在乔家大院都是一件件精美的砖雕艺术品,有的像亭台楼阁、有的有门有窗,造型各异,风格独特,为大院房顶平添许多风采。其实,整个乔家大院的雕刻、彩绘,可谓琳琅满目、叠彩纷呈,喻义也颇深远。

从建筑装饰艺术上看,乔家大院值得我们欣赏的有四个方面:即砖雕、木雕、石雕和彩绘,可以说这是一座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建筑装饰艺术宝库。整个大院的雕刻有300多处,每一处雕刻都有一种吉祥寓意,每一个图案都是一个民间故事。传统的吉祥图案在这里大放光彩,如古钱代表富裕,铜镜表示光明,龟图寓意长寿。这些雕刻分布在大院的屋脊、房梁、窗棂、影壁等处,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乔家大院之行到此结束,再见。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下一篇:高校保卫工作述职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