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通胀——汇率或为有效手段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1年3月11日, 统计局公布2月CPI同比增长4.9%, PPI同比增长7.2%。2月CPI同比未扩大, 表明当前防通胀有略有成效, 但尚不稳固。

可以说, 当前流动性过剩和储蓄负收益等是通胀最直接的动因, 因为基础货币供给和信用导致的乘数效应, 无形中成了通胀催化剂, 从而使通胀很难真正被遏制。虽说各种调控手段都有其缺陷和副作用, 但应在权衡利弊后, 取最有效的方法, 而汇率可为有效手段。

尽管汇率在现实理性下面临着贸易部门的利益诉求之约束, 同时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汇率政策不是主要的防通胀工具, 但不代表其不可行。一方面目前外汇占款占据了大部分基础货币的发行, 过量的外汇流入造成过量的货币供应, 这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紧密联系。因此, 汇率是通胀源头之一, 否则流动性过剩就难以放缓。按照Mundell-Flemming模型, 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 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根据这一原理, 在当前我国资本流动较自由的前提下, 人民币升值可减少冲销外汇而被动发行的基础货币数量。从宏观来看, 中国经济面临的是如何平衡稳定就业、抑制通胀、经济转型的三个矛盾。现将转型列为首位, 主导价格改革, 意味着资源和劳动力的价格将持续上涨, 会助推通胀。这会带来资源和资产价格刚性上扬, 如果此时汇率不动, 外汇占款又奔腾不止, 那么货币紧缩政策将难以控制抑制通胀。因此, 在推进结构转型的前提下, 抑制通胀只能求助于汇率手段。

另一方面, 汇率偏离均衡水平将恶化中国贸易条件, 增加通胀压力。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 可舒缓输入性通胀压力。理由是, 若国际大宗商品涨价, 但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 那无疑会降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 增加中国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 当传导至消费市场, 就会导致CPI高升, 引发输入性通胀。因此, 人民币升值, 等于变相降低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 减少国内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 如此一来, 即可防止输入性通胀, 同时也保持了中国出口企业在价格方面的一贯优势。相反, 如果汇率全然不动, 那么为了保持国内外资源价格的公平, 中国资源价格可能需要更大的提升, 加大通胀刚性和预期。

合理地通过汇率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将会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的转型。假若经济对于外贸的依赖不逐渐降低, 那么刺激内需的政策可能由于缺乏潜力而不见成效。尽管日本经验表明, 贸然大幅升值可能会出现"升值-紧缩-货币扩张-资产泡沫"的陷阱, 但中国不同于当时已经非常富裕和国内市场较小的日本, 还是一个人均收入较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仍然有很大的投资潜力, 加上这几年实施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释放国内巨大的消费潜力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 治理通胀还需货币政策的配合。不过, 货币政策仅仅是治愈通胀的对症之药, 治根不治本。以数量型货币政策为例, 当前面临着明显困境:由于储蓄负利率, 导致了银行系统面临较大的金融脱媒压力, 这意味着部分流动性脱离银行系统, 而无法被央行监控。因此不论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央票等, 都将加大银行系统流动性压力, 从而提升市场利率。然而考虑到中国的转型需要扩大内需, 抑制外贸顺差, 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限制信贷等, 不仅不能有效刺激内需, 反而对外贸活动不会带来任何益处, 并且会因中美利差缩小而刺激投机性游资涌入中国。从紧的货币只是维持金融环境的当下稳定, 暂时减轻资产膨胀的压力, 而不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只能为加快结构调整赢取时间。若要治本, 仍需截断流动性根源以及刺激国内市场潜力, 使得我国金融当局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吸引外资及保证经济增长等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 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需要。因此监管部门和市场不能过多寄望于通过货币紧缩这种对冲的方式, 来解决当前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胀问题。

同样, 当前利率政策在现实理性下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约束。虽然周小川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会基于通胀、增长、就业和国外环境, 适度重点考虑利率手段, 然而, 提高利率无疑增加借款人负担。鉴于当前一半以上的央行资产负债率超过65%, 提高利率无疑增加央行负担。因此, 利率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企及各级政府等具有庞大影响力的债务人联盟, 央行很难贸然频繁的动用利率。

如何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再高明的手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副作用。我国现在对汇率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政策, 逐步提高人民币汇率, 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总体上说符合宏观调控的方向和要求, 增强了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但汇率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其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决不能让各种政策之间出现相互抵消效果的现象。同时为了实现对价格的有效监管, 相关主管部门一定要协调完善运用货币、财政、产业、进出口的措施, 促使社会总供求、货币供应量与商品和服务交易量基本平衡, 努力稳定价格总水平。让普通老百姓能最直接地感受到通过利率为主, 其他手段为辅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为何能通过汇率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在这方面实施的局限性。其中原因方面主要阐述了汇率在控制流动性过剩和外汇占款过多而导致的通货膨胀的作用以及汇率在外贸方面发生作用并最终达到控制通胀的作用。而货币紧缩政策的弊端主要在于治标不治本, 利率政策的弊端在于所受限制过大, 无法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多角度透视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 《抑制通胀汇率手段高于货币政策》21世纪经济报道

[3] 《抑制通货膨胀并不轻松》——刘晓忠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投资性房地产开发公司由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变更的研究下一篇:天然气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