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及德育中的思考

2022-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格拉底 (Socrates, 公元前469-前399) , 希腊雅典人, 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大教育家、思想家, 是希腊美德伦理学的奠基者。其重要贡献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只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 更多的是关注人类社会的伦理问题。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 什么是美德, 并在进行道德实践。他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 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命题。两千多年以来, “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成为古今学者尤其是道德哲学家探讨的焦点话题, 对西方两千多年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美德”这个词在希腊语含义的演化

“美德”又译“德行”, 即希腊文的arête, 不仅指人的优秀品质, 也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英文翻译为virtue或excellence, 指道德上的优良品性。早期具有相当广泛的涵义, 其最初的意思是“尽显其固有的天然的本性”。在《希腊哲学史》中写道:“在希腊文中arête原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 《希英大辞典》解释为goodness, excellence of any kind。人、动物和任何一种自然物都有自身固有的, 而他物却没有的特性、品性、用处和功能;……arête获得伦理意义是经过一段长期发展过程的。”希腊人看到人不同于动物, 需要依靠共同体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中需要某种共同的规范, 形成当时最为迫切的能受到大家赞赏的共同品性, 而这种共同品性是随时代变化的。在荷马时代, 为维护共同体而奋力作战就是最有价值最需要的共同规范、共同品性, 它就成为arête。在荷马史诗中, 这个词主要指人的优良的品质, 即能够使个体去做他或她的角色要求他或她去做的事情的那些品质, 尤指“勇敢”、“英雄”这一类词, 同时也是一种力量的表现。对于古希腊的arête, 中文找不到一个对应的确切的译词, 即使是拉丁文及近代各种西方文字以及日文, 所有学者都公认找不到本国的一个一之确切对应的译词。拉丁文译为virtue, 来自vir, ……西方都遵循拉丁文virtue, 如英文译为virtue, 中文依此译为‘美德’。”现在许多研究者指出“arête”不仅指人, 也可以用来指任何事物的优秀品质, 这是符合这个词在古代沿用变化实际的。叶秀山在《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一书中认为:“……但我们认为, 这个词的基本意义还是与‘人’相关的, 它不是单纯的理论性的、静观性的, 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一些研究者把它理解为‘功能’、‘作用’ (function) , 我们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后来,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和动物的区别日益受到重视, 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品行、特长、才能、优点逐渐成为重要的arête, 例如勇敢、自制、正义、虔敬等。

2“美德即知识”的解析

“什么是德性?苏格拉底认为, ‘德性’就是指过美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 是一切记忆中的最高尚的技艺。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知道的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在此意义上, 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 而不道德便是无知的同意语。这样, ‘德性即知识’的意思也就是说, 美德即关于善的概念的认知。由此, 美德也就不是相对的、可变的, 而是绝对的、不变的。”实际上到苏格拉底的时代, “arête”所指的就是人的社会本性, 也是人区别与物的本质属性。它一方面指人能够运用理性自觉地遵循一些规范, 另一方面是当时所公认的伦理道德和政治领域内的规范。在道德的领域里成为一个被大家称为有品德的人, 在政治领域里通过各种政治技艺取得成功。这就是arête在苏格拉底时代的普遍意义。

苏格拉底的“知识”, 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的真理, 是对“美德”的理性的把握;是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 善的知识, “自我”的知识。只有通过理性, 人才能得到绝对的知识, 这是苏格拉底思想的重要方面。苏格拉底把当时希腊人注重的四种美德都归结为知识, 论证自己的观点, 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 知识是美德的本质。他认为, 智慧是一种美德, 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 而思考离不开知识, 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正义是美德, 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是美德, 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 没有理性的知识的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 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苏格拉底通过对古希腊的几种主要美德的分析, 认为它们有共同性, 都和知识相联系, 都受智慧的支配。这种本质上的同一性使各种美德内在联结, 不能孤立存在, 构成美德的整体性。因此, 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 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 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 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同时在苏格拉底看来, 知识与道德也是统一的。一个有道德认知的人, 不会做不道德的事;凡行不道德之事的人, 必然是无知之人。简单说, 知识、智慧是善之本, 而无知、愚蠢则是恶之源。美德作为无条件的绝对的善, 就是知识。这样既表明美德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又从正面阐述了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

3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在当今德育中的思考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 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把德性和知识合二为一, 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 产生于知识, 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特点。苏格拉底认为, 从伦理道德本身来说, “无人故意为恶”, 人们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不具备“善”的知识, 而具有了道德知识的人必定会选择“善”的行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普遍、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也就是说, 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 有道德的知就必定会导致道德的行。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水准的高低, 社会状态的失序必然与人们的整体的道德感知水平的降低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论点对当今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美德即知识”的认识虽十分深刻, 但又具有片面性。人的美德和人所具有的知识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否能成正比。人的知识越多美德就会越好吗?换言之, 在今天这样一个重视学历的社会中, 人的学历越高, 其道德水平就越高吗?而没受过教育的人, 或者说没有知识的人就没有美德吗?这些问题当然都不能给出肯定回答。长期形成的错觉, 有时却使我们不能全面地、认真地处理好这种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我们教育实践中“高分低德”和“高德低分”现象的原因。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知道苏格拉底的这一命题也是很容易被推翻的。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伴而行, 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的。比如, 一个小偷知道偷窃是不对的, 但他却仍然行窃。所有人都知道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者让座是有道德的行为, 但是让座者又有几人呢?同样, 众多知识层次高的人利用高科技犯罪也比比皆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 不都是利用知识来做缺失道德的行为吗?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 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德育实践告诉我们, 知识与德性生成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人类的知识与道德的发展远不是同步的, 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 即所谓:知行脱节, 言行不一。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 对“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观点, 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全面肯定, 也不能毫无分析地一概否定, 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批判, 吸收其合理的成分, 科学地分析二者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 使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美德, 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使每一种美德均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基础。我们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输道德知识, 而且要注重激发其道德需要, 培养其道德情感和信念, 更为重要的是让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 增加道德实践的机会, 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通过切身体会去领悟所学到的道德知识, 然后再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自觉地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 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只有这样将德与智结合起来, 才能使德成为真正的、稳固的德, 智成为有益社会、为人民谋福利的智, 最终使人的素养不断提高, 社会不断进步。

摘要:“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 阐述苏格拉底伦理观中“美德”的涵义, 同时还分析了各种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针对的是“美德即知识”在当代德育中的思考来说的。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知识,道德知识

参考文献

[1] 汪子嵩, 范明生, 陈村富, 等.希腊哲学史[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 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6.

[3] 汪子嵩, 范明生, 陈村富, 等.希腊哲学史[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