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与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 我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调整阶段, 一方面, 在传统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均在75%以下, 另一方面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能占世界的60%, 在欧债危机以及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 太阳能、 风电等等战略性产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具有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并存的特点。 产能过剩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导致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更会产生传导效应, 危及金融安全和制约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产能过剩的多层诱因

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 既有基于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合理受到阻碍的原因, 也有基于结构性矛盾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一) 体制性缺陷导致地方投资冲动

产能过剩之所以在我国反复出现, 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体制性缺陷。GDP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有很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地方政府在政绩考核机制和地方利益的驱使下, 往往忽视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的关注短期的经济增长绩效。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抓投资、项目、速度上, 通过不断复制和重复已有产业进行扩张, 通过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来保持经济总量的增长。

(二) 政府偏好为导向的银行信贷投放思维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存贷利率差。商业银行一直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大项目作为信贷大投放实现其盈利的有效路径。而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可以实现较好的盈利能力, 由于地方政府为其提供信用担保, 商业银行认为风险较小而愿意投入大量信贷资金。然而随着内外需求收缩和经济增速的双重压力之下, 项目效益大幅下滑, 信贷风险开始显现。

(三) 周期性经济波动和结构性矛盾加剧产能过剩

我国已进入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旺盛, 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并形成产能大幅增加, 但是产能过剩问题尚不明显。然而, 至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 出口订单下滑, 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消费内需不足, 再加上外需不足冲击, 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突显。

二、银行在防范产能过剩信贷风险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一) 地方政府激励下的传统信贷思维

各地政府部门把新兴产业列入优先重点支持行业, 一些企业凭借自身优势争先进入以获取市场效益。而银行认为, 只要有地方政府支持的就是好项目, 无形中产生一种激励效应。正是在这种思维护模式指导下, 商业银行也愿意发放贷款, 支持新建项目, 扩大产能。同时由于大型企业, 政府支持的产业, 银行信贷的不良贷款的责任压力较小, 也更容易获得上级的审批。这种追求热门行业、高成长产业导向, 忽视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 无疑为将来的产能过剩和银行不良贷款打下伏笔。

(二) 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行业信贷分析的缺陷

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信贷决策和风险识别的失误的重要因素, 商业银行难以掌握一些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的总体经营发展状况和授信总额, 导致有些企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缺陷隐瞒企业及关联企业的诸多问题, 在银行多头贷款, 关联担保形同虚设。一旦企业出现问题, 由于风险的快速传递效应, 导致关联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重大风险。一个各家银行争抢的客户, 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不良贷款大户。

(三) 有效化解风险手段的缺乏与行业预警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商业银行没有组建行业信贷政策分析部门和专业队才, 缺少对过剩、过热行业前瞻性研究和指导, 而各行信贷人员又受专业水平和行业分析能力陷制, 无法对区域内产业集中度高、信贷集中度高、经济周期性大的行业的发展前景作出准确判断。有的行业信息来源于国务院和研究部门, 但是这些部门有分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难以满足银行风险预警及时、准确的要求。

三、商业银行防范产能过剩信贷风险的可行路径

(一) 建立行之有效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

作为商业银行在决策过程中, 首先应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决策机制, 应明确审批责任人、管理责任人和贷款追究委员会的职责, 同时要细化追究责任范围、责任处罚标准等。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信贷资产质量等因素, 对决策失误的容忍度和不良贷款的指标进行合理设置并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建立起有效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地方政府施加给商业银行不合理的授信支持。

(二) 调整信贷结构, 发展绿色信贷

鉴于经济发展的同时, 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及其阶段性、周期性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作为破解资源约束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绿色信贷, 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信贷已经为国际主流银行所接受。在发达国家纷纷通过财政贴息等激励政策, 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开发新能源、降低碳排放和发展低碳技术的企业提供绿色贷款的基础上, 商业银行作为履行社会责任也开始推行绿色金融活动, 将贷款资产项目与技能减排、环境保护相结合。

(三) 建立行业信贷管理机制, 增强自身的预警能力

商业银行自身必须要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从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要组建行业信贷政策研究队伍, 负责开展行业调研、政策研究、政策后评价等工作。行业信贷政策用于指导行业信贷营销到贷后管理等各信贷相关环节工作, 促使行业信贷经营管理做到结构调整有方向、审查审批有标准、 授信额度有管控、授权管理有依据, 提高信贷决策科学性, 合理布局行业信贷资产, 改善信贷资产质量。通过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模型, 以对行业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的判断。

摘要:当前我国出现的产能过剩是由于体制性缺陷引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和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等几方面交织产生的, 这不仅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增加, 更影响到了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范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 应从建立有效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 调整信贷结构、发展绿色信贷, 行业信贷管理机制、增强行业预警能力, 企业兼并重组的路子加以推进。

关键词:产能过剩,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上一篇:体育营销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下一篇: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浅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