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原因及对策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能过剩原因及对策(共8篇)

产能过剩原因及对策 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消费品一直保持着供大于求的格局。进入新世纪以来,供大于求的行业也在逐渐向更多的领域延伸。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场通过价格竞争实现利润,以利润的增加吸引生产要素转移,生产要素过多集中于某一行业,一旦过于超过市场需求,就产生了产能过剩。比如水泥和电解铝,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推进,需求急剧增加,价格成倍上涨,投资迅速膨胀。~20水泥行业投资连续三年增长1倍以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高达425亿元。国内水泥市场需求不到10亿吨,而生产能力为12.5亿吨。20增幅回落,1~9月,同比下降10.8%,但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仍有276亿元。

电解铝的情况也是如此。前几年电解铝价格大幅上涨,电解铝项目大量上马,到20底产能超过1000万吨。目前在建电解铝能力112万吨,拟建能力14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十一五”后期可达1300万吨。而电解铝的国内消费量,年刚超过600万吨,年也就700多万吨。

2.产业国际转移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化,世界性产业重组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利用掌握先进技术和既有发展基础的优势,把 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大量转移到国外,而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附加价值高的产业。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集中新上了许多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附加价值低的产品。比如铁合金,我国是世界铁合金的生产、消费、出口大国,三者分别占世界的40%、30%、30%。目前,我国共有铁合金生产能力2200多万吨,在建能力161万吨,拟建项目123万吨。这些项目建成后,总能力将达2497万吨。2004年国内表观消费量688万吨。需求量1200万吨。2004年铁合金产量867万吨,同比增长35.95%;出口219万吨,增长20.3%。但是,这种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

电石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电石生产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在国际上电石法渐被取代。但是,我国2004年底国内电石生产能力1600万吨,是当年实际产量(802万吨)的2倍。而目前在建和拟建的项目仍然不少,到20产能将超过2000万吨。届时国内电石需求量只有1370万吨。

3.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原因

产能过剩原因及对策 篇2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讨论水泥行业的问题。 一是水泥行业的现状。二是过剩程度的判断, 三是产能过剩的原因, 四水泥行业调控的三大目标, 五是发达国家调整水泥产能的经验, 六是化解产能水泥行业的对策。

一、水泥行业现状

目前, 我国水泥总产能是30.7亿吨, 粉磨站的生产能力是11.6亿吨。水泥的生产过程是先生产熟料, 经粉磨成粉后成为水泥。粉磨站不生产水泥熟料, 只从事水泥加工部分的工作。粉磨站的生产能力占1/3以上。熟料产能为18亿吨, 采用的是新型干法, 这在水泥行业中是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 采用比重达90%。水泥行业大力提倡发展这种工艺。2012年末水泥熟料生产能力18亿吨, 其中新型干法熟料能力16.8亿吨, 占93.3%。在2012年年末运营的1536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中, 日产4000吨以上生产线612条, 生产能力占新型干法熟料能力的60%。新型干法生产线日产熟料平均规模已经达到3200吨。18亿吨熟料产能按人均拥有量大概是1.3吨的量, 换算成水泥是人均2吨水泥。在发达国家水泥行业的发展历程中, 从未经历过这么高的产能过剩。

(一) 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大

熟料系数关系到水泥质量的问题。2012年我国生产熟料13.4亿, 能制成水泥22亿吨, 熟料系数60%, 即一吨水泥只有60% 的熟料, 其他都是混合材料。产能利用率是73% ~74%, 还是可以接受的。 2013年1 ~ 10月份的水泥产量已经将近20亿, 全年超过23.5亿吨。如此高的水泥产量, 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很大。

石灰石资源总量消耗18亿吨以上。按22亿吨的产量计算, 对于能源 (主要是煤、电) 的消耗, 折算起来, 大约消耗了1.7亿吨标煤, 占比相当大。同时, 煤的使用量较大。

(二) 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排放方面, 水泥生产会对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水泥生产中, 粉尘和烟尘的排放量占工业粉尘、 烟尘排放量的20%, 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工业总量的10% ~15%。水泥的生产过程就是对碳酸钙的分解, 生产工艺过程就是要分解二氧化碳的过程, 因此,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大。

(三) 水泥的利润率逐年降低

2011年水泥的利润率在行业盈利能力中达到历史的顶峰, 2012年开始下降, 2013年较2012年仍有下降。2011年每吨水泥可以获利50多元, 2012年每吨水泥获利30元, 2013年前10个月获利21元。水泥的总量在增长, 而水泥的盈利能力却在下降, 这是一个行业产能过剩的表现。

二、对产能过剩程度的判断

市场调节情况下, 适度过剩可以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 提升管理水平。但是, 严重的产能过剩, 特别是象水泥这种资源能源依赖性行业, 将会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

(一) 严重产能过剩的危害

严重产能过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二是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三是对资源造成较大浪费;四是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和保证。一吨水泥中60% 是熟料, 40% 是混合材, 掺的是工业废弃物和废渣, 可以改善水泥性能, 同时也可以综合利废, 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前提下, 很多企业大量掺混合材料, 以使成本有大幅下降, 抢占市场份额。而掺加太多混合料, 致使水泥质量下降, 将直接威胁到建筑工程的安全, 危害较大。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和企业获利空间被压缩了。

(二) 我国存在水泥产能过剩

生产后的水泥是不能长期存放的。目前生产的22亿吨水泥被市场消化和使用了, 怎么还存在过剩的问题呢?如果22亿吨水泥都用在建筑工程上, 且产能利用率达70% 以上, 是可以接受的。发达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产能利用率也曾在这个水平上。是否存在过剩问题?

目前, 我国水泥产能是30.7亿吨, 据初步估算, 2013年约有50条生产线会投产或仍在建设中。如果全部投产, 将增加1亿吨产能, 达到32亿吨左右的产能。目前为止, 水泥的总消费量仍未达到饱和点, 即未到拐点。根据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未来近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2020年以前, 如果经济总量仍保持7% 的增速前提下, 水泥需求量可能还会保持在高位, 甚至有可能出现小幅增长的趋势。笔者认为, 水泥消费拐点应该在25亿吨左右, 拐点时间将于2017年或2018年到达。据前文的分析, 在到达拐点的这段时间里, 水泥产能仍在缓慢增长的区间内。 因此, 水泥总体的产能过剩的判断是成立的。

三、产能过剩的原因

地方政府对行业发展缺乏管控和无原则发展、 水泥行业易获短期利益导致集中投资、与技术门槛下降、信息不对称与一些大企业的非理性投资是导致水泥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一) 地方政府对行业发展缺乏管控和无原则发展

地方政府对行业发展缺乏管控和无原则的发展是造成水泥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水泥行业是最早一批由省级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建设。后来, 无须省经级政府部门核准, 市、甚至有些县一级的政府都有权核准水泥项目。国家对水泥行业的管理仍停留在宏观调控的层面, 并未对水泥项目建设给以严格管理。由于水泥投资强度不大且见效快 (一般的中型水泥生产线大概前期投入1亿的资金基本可以建成) , 因此, 地方政府非常关注。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水泥生产线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 导致近年水泥产能增长的特别快。

(二) 水泥行业易获短期利益导致集中投资现象

因为水泥投资强度不大见效快, 其他行业与其无法比拟。在利益驱动下, 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到水泥行业, 甚至对水泥行业不太了解的投资者也加入进来, 造成集中投资的现象。

(三) 水泥行业技术门槛下降致使水泥企业成为投资品

过去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 水泥行业的投资强度较大。2001年、2002年投资强度仍相当高, 2000吨生产线曾经投资了12个亿;冀东引进第一条4000吨的生产线, 大约投资了4 ~ 5个亿。随着水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水泥行业的进入门槛降低了。而且投资回报周期也缩短了, 基本上建设期是一年。建设期之后第二年如果赶上建筑项目较多的情况, 一年就能把投资就收回。水泥行业成为一个投资短、见效快的行业。有些人把水泥当成一种投资品, 先建一条线, 干一年, 投资赚了就卖。这样, 很多外来资金对该行业较为关注。

(四) 信息不对称导致重复建设

信息不对称导致重复建设。有些投资者获得的信息是一种误导信息, 认为本地建多少水泥生产线都没问题;水泥行业内可能也有一些误导信息, 认为水泥怎么建都不会过剩, 都可以接受。在两种误导信息的作用下造成重复建设。

(五) 一些大企业的非理性投资

有些大型企业对水泥项目的投资属于非理性的投资。比如, 某一地方水泥产量明显偏高, 一些大企业为了扩张市场, 仍凭借其某些方面的优势, 抢占资源再建线。汶川地震以后, 笔者曾在四川灾后重建的水泥规划中强调千万要控制好水泥的总量和对于水泥的投资冲动。但遗憾的是, 短短两三年时间, 仅仅四川地区包括重庆在内出现了区域产能严重过剩。大企业非理性投资, 政府也并未按照规划控制, 形成了非常严重的局部过剩, 整个行业面临困境。在此之前, 四川地区的水泥盈利空间还比较大, 现在价格严重下滑。每一个大集团在新疆都有项目, 而新疆地广人稀, 1亿吨的水泥产能, 确实没有消化的地方。新疆曾是国内水泥价格最高的区域之一, 现在价格已经很低。整个行业获利空间被大大的压缩了。

四、水泥行业调控的三大目标

水泥行业调控的三大目标:一是产能控制到基本合理;二是发展治理明显改善, 三是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水泥行业很少被提到国家层面上研究或者关注。2013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与活动中都提到水泥行业。国家层面的关注, 包括一些政策措施的到位, 将会对行业产业结构升级或去产能带来一个推进。国务院第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钢铁、电解铝、水泥、 平板玻璃、船舶等四个行业 (钢铁、电解铝一般认为是冶金业) 提了三大目标、八项任务、九大措施, 并且针对四个行业提出分业施策, 对于整个去产能或化解产能过剩的措施具体、明确, 操作性很强, 区别于过去所有的相关文件。2009年的38号文被称为 “史上最严厉的一次针对行业的结构调整的文件”, 虽然措词很严厉, 但没有出台细则, 行业产能扩张并没有得到遏制。政策之后赶上一个4万亿投资的政策,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行业并没有更多的调控措施, 产量增长的很快。目前, 应当加强宏观调控, 遏制产能的扩张。对38号文之后所有项目进行清理, 清理之后该停建的停建, 手续不全的就要补办手续。对于违法违规的问题要给予处理,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处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同时, 停止一切形式的产能扩张行为。包括所有生产线和粉磨站均要停止建设, 最关键的一点提到投资主管部门、工业主管部门、国土、环保、质监、安监等部门都要起到严格监督检查和严格管理的作用。

五、发达国家调整水泥产能的经验

从发达国家调整水泥产能的历史来看, 都经历过这样的历程。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水泥产能快速增长, 随着市场需求下降, 经济调整、市场需求下降, 逐渐做结构调整, 经历了去产能的过程。

(一) 通过市场调节, 政府干预很少

一些国家在一些行业去产能的时, 由政府层面出台一些政策, 包括一些补贴或者优惠政策。但对水泥行业的调控, 则完全通过市场调节, 政府几乎不干预。

(二) 注重技术创新

经过市场竞争并立足下来的大企业, 他们的关注点都放在技术创新, 着重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处置废弃物方面的技术创新。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如采用废弃物来替代燃料, 使水泥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发展循环经济方面, 注重如何更多地利用一些废弃物。注重一个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水泥是一个中间产品, 需要进行加工才能用在工程上, 很多大集团注意产业链延伸, 来扩大其盈利空间和范围。通过一系列的调整, 包括技术水平的提升, 较快地使本国的水泥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六、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

对于我国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总体实施, 分步部署;完善配套政策, 建立长效机制; 加大淘汰力度, 降低水泥总产能;推进产业升级, 引导消费升级;推广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 降低水泥生产总量。

(一) 加强宏观调控, 遏制产能扩张

四大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将实行总体实施, 冶金、船舶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 水泥和玻璃由工业与信息产业部负责。工信部于2013年11月底给各地政府下发了文件, 要求各省、直辖市、 自治区制定本地区2013-2017年结构调整的方案, 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上报。方案包括淘汰落后、将来不再建设与一些可能进行减量调整的项目, 这是配合41号文之后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措施。对整个产能化解的任务已经被细化了。

(二) 完善配套政策, 建立长效机制

应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加强监督与管理, 才能使去产能的工作落实到位, 否则行业发展仍然得不到控制。目前, 还有一些投资者比较关注水泥, 有投资的冲动。只有建立一种配套的长效机制, 特别是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 才能使去产能的工作落实好。

(三) 加大淘汰力度, 降低水泥总产能

国务院第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中提出, 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32.5复合水泥是一个综合利用废弃物比较多的产品, 将来逐步降低32.5复合水泥的比例, 完全是从提升建筑质量、控制落后产能的角度来提出的。32.5复合水泥如果按标准生产, 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但一些小企业特别是粉磨站, 在产品当中多加、乱加混合材, 产品到搅拌站以后, 还会添加更多的混合材或者掺加料, 质检部门又缺乏监管。 因此, 这个产品在文件中被提了出来。这个品种的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的70% ~ 80%, 通过降低32.5复合水泥的使用量, 可以使水泥产量大幅度降低。而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 则需要通过一些标准的修订来实现。32.5水泥产量下降对整个水泥的总量下降将做出巨大贡献。

淘汰立窑, 淘汰落后产能一直是水泥行业的一个主要任务。当时确定的目标是, “十二五”末期, 基本上将所有的立窑都淘汰。国务院第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中除了提出除了按期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之外, 还要再淘汰1亿吨。1亿吨的方向主要是:一是过去的立窑把窑关了, 留下的磨来粉磨水泥, 变成粉磨站, 有很多设备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这是下一步淘汰的1亿吨里的重点;二是1亿吨的产能中还包括2000吨以下生产线的产能, 这些生产线有些生产特种水泥。 除了生产特种水泥的生产线, 其他的也将是下一步淘汰的主要目标;三是工业与信息产业部按照水泥工业的准入条件, 将所有新型干法准入复核, 凡是没有通过复核的生产企业下一步就要列入生态范围, 没有通过的企业就是环保和能耗指标没有达标的企业。这些能耗环保指标不达标的企业生产线将被淘汰。过去能耗环保指标很难控制, 企业提供的数据不一定是真实数据。现在通过准入复核, 没有复核通过的生产线, 下一步就限期淘汰, 期限是2015年底。

(四) 推进产业升级, 实施水泥工业对生活垃圾协同处置

产业升级的节能降耗方面是水泥行业技术升级的重点。水泥工业对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值得关注。 这方面目前在技术层面趋于成熟, 用水泥生产过程消纳生活垃圾, 即用水泥窑消纳生活垃圾比用其他处置方式更环保。因为水泥窑温度较高, 达1400多度, 将垃圾基本焚烧干净, 而且一些重金属在水泥的熟料里稀释掉, 不产生有毒气体与有毒物质。由于水泥窑温度比较高, 比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都更好, 但目前还未来广泛推广。虽然很多生产线建立了垃圾处置工艺, 但是苦于拿不到垃圾。环保部对垃圾处置是给补贴的, 政府出资建设垃圾焚烧线, 焚烧垃圾以后还获得政府补贴。目前很多发达国家水泥生产线都是协同焚烧垃圾处置, 还有一些焚烧危险固废。比如一些很难处置的轮胎、废油漆等这些对土壤和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的物质。完全可以用水泥窑去烧, 这些废弃物中还有一些热值, 可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很多发达国家采用替代燃料, 替代比率可高达90%, 低的也可以达到50% ~ 60%。 在下一步技术升级中, 除了节能减排降耗之外, 这也是一个重点工作。

(五) 引导消费升级, 推广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

因为不了解情况, 大量低端水泥产品被社会使用。因此, 水泥行业需要延伸自己的产业链, 水泥的企业应做一些下游产品, 使消费者了解到提供给社会终端产品对建筑物是有保障的。国务院第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也提出要推广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 这是节能减排的好途径, 如果推广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 我国的水泥总量将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幅度。

参考文献

[1]高智.水泥工业产业布局研究[R].中国建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集, 2010-05-15.

[2]韩国高.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测度、预警及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12-06-01.

[3]李昌海.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原因与对策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R].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集, 2013-06-01

[4]孔祥忠.中国水泥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能过剩[R].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集, 2013-06-01

[5]中国企业联合会“去产能化”调研组, 冯立果, 缪荣, 高蕊.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及化解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 2013 (12)

产能过剩原因及对策 篇3

所谓的微观机理,是指从企业自发的经济行为出发,总结出企业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的行为特点,通过对文献的仔细梳理发现,当前对产能过剩原因的理解大多数偏重于分析体制原因,而忽视了对企业行为的分析。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生产、投资的决策是否也能对产能过剩产生影响?是否能影响产能过剩的治理?种种疑问,需要从企业自发的行为中寻找答案。研究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其重要性就在于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产能过剩的行为,从而为产能过剩的科学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力求为宏观层面加快推进一系列改革提供有效的着力点。

产能过剩的微观机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潮涌现象”的产能过剩,二是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三是基于“企业博弈行为”的产能过剩。我们认为,三种情况下的微观作用机制基本上从企业行为的角度解释了产能过剩的微观原因,为治理产能过剩宏观政策的出台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一、“潮涌现象”下的产能过剩

林毅夫先生于2010年对“潮涌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阐述,深刻揭示了“潮涌现象”与过剩产能直接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深刻揭示产能过剩原因、寻求破解方法的新思路。“潮涌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从行业结构、企业行为两个方面揭示了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从根本上揭示了产能过剩形成的微观机理。

首先,从工业行业的性质上看,多数行业特别是重化工行业属于成熟产业,我国在这些行业中的技术较为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在世界产业链中也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具备相应的市场潜力,企业倾向于对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产生共识,全球化进程加快也无形中强化了企业对行业前景共识的凝聚,企业对进入这些领域始终充满信心。

其次,行业竞争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带来影响。众多企业在市场、行业发展程度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做出进入某一相同行业的决策。企业在建设产能时需要一个周期,产能的形成也需要一个过程,但由于企业无法预知行业内其他企业状况和未来行业内企业的总量信息,本着“加速投资、尽快获利”的理性目的,投资进程通常会加快,当行业中进入企业的数目达到一定程度时,行业就会发生投资过度,出现投资的潮涌现象。

第三,金融机构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也乐意给予这些投资项目金融支持,然而,等到每个企业的投资完成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产能的严重过剩。另外,企业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的成本不同助推了“潮涌现象”,进入成本小于退出成本,使得市场在自发调节的过程中失灵,产能过剩矛盾积累。

二、“窖藏行为”下的产能过剩

窖藏效应是指在理性跨期决策的时候,企业往往倾向于做有关生产要素的储备,防止未来由于需求上升而造成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发生。由于从生产要素投入到形成生产能力有一定的滞后性,理性厂商在波动的经济环境中,如果预期到未来市场需求更大,为了保持生产的连续稳定,会预先对生产要素如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等进行投资储备。由于前期的投资在下一期才能形成生产能力,微观厂商往往做出保有过剩要素的方式来避免未来可能的缺货损失,此外,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如铁矿石、铜等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随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原材料的金融属性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企业认为储存一些原材料和相应的生产能力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理性跨期决策行为的结果可能形成生产能力的过剩或者资产的闲置,为产能过剩埋下隐患。

即使在经济周期的低谷,厂商也并不一定自动减少生产要素,在预计未来需求可能还会上升的前提下,且调整要素成本要高于要素窖藏成本时,厂商会选择继续存储这些生产要素,容易窖藏的要素包括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人力资源等,这些要素窖藏容易、淘汰难。客观上加大了产能过剩的治理难度。

三、“博弈行为”下的产能过剩

博弈行为重点探讨企业在竞争中人为设置壁垒的行为。行业中优势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维护市场地位,倾向于通过设置进入壁垒,组织其它企业进入该领域竞争。“在位企业”通过已有的市场份额、市场影响力、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扩建产能,通过产能的扩建一是彰显自身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或者重要影响力,二是加大进入成本,使小企业无力进入行业,通过巨额投资设置行业进入壁垒,这种投资具有长期性且成本很高,可以成功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但“在位企业”通过投资构建的巨大产能,失去了“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经济发生波动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过剩产能绑架,在产能过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目前中国产能过剩多集中在重化工业,而这些行业中企业结构是国有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民营企业所占的份额很小,行业的进入壁垒和投资成本较高。发生产能过剩时,即使企业亏损,但是为了保持市场份额以及行业地位,企业仍然在进行生产,从而也就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重化工行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四、通过微观机理分析得到的启示

微观机理着重考虑企业行为。通过对“潮涌现象”、“窖藏效应”、“博弈效应”三个维度的分析,可以为治理产能过剩提供一系列启示。

第一,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合理引导不应该被忽视,否则化解产能过剩将治标不治本。产能的形成归根到底是企业建设而成的,忽视企业的行为而仅从体制本身去找原因,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无法达到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的目的。因此,对企业的微观行为应该从给予一个有效的引导,这种引导不是行政干预,而是充分发挥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发挥政府、协会在信息发布、信息服务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发式的盲目投资。endprint

第二,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破除垄断,让大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去进军产业链高端,通过市场机制防止新增过剩产能。企业通过“博弈行为”设置进入壁垒,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不利于公平市场环境的形成。应该适当引入市场的机制,让企业在市场中通过优胜劣汰自发调节产能,这样,有优势的大企业虽然可能在传统行业中让出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会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在高端产品的研发上,有利于行业整体实力以及全行业产业链的建设,即大企业占据产业链高端,中小企业为占据产业链中端和末端,互相协作,避免恶性竞争,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既能避免产能过剩,同时又能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从长远的角度应该给企业的产能提供一个置换的机会或者空间。企业窖藏的生产要素,在遇到经济周期波动时可能会形成过剩产能,但是如果从动态的角度看,这些产能如果合理地流动,就可能让“去产能”的过程显得不那么痛苦。正如我们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往往通过购买发达国家的二手设备减少投资成本,一些废旧的设备、产成品可否通过相关的配套政策出口到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而不是在国内遭到破坏式的淘汰。其核心要义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置换,将要素合理使用,最大限度挖掘要素的价值。

五、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产能利用率定期发布制度

具体操作中可以从程度指标和效应指标两个方面评价和衡量产能过剩:程度指标包括产能利用水平,效应指标则可以细分为盈利指标、市场价格、银行呆坏账、三废排放等,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衡量产能过剩程度的指数。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发改、工信系统的信息上报功能和优势,提高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代表性。该措施可操作性较强,只要行业指标统计及时准确就可以实现。但是政策在操作中也面临着如何加强与地方、行业协会、企业的协调沟通,以保证产能信息的及时发布的问题。

(二)充分发挥金融政策在治理产能过剩中的作用

一是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对于新增贷款要提高贷款评估的水平,既要评估企业微观经营指标,又要对未来行业走势做出科学判断,严控对落后产能的信贷支持;设置行业融资限额,防止风险过度集中,建立和完善贷款的风险退出机制。二是继续加强对钢铁、光伏等重点领域贷款的风险管控,借助银行的优势帮助企业积极拓展销售市场,疏通销售环节,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经营转型。三是充分发挥并购市场的作用。规范企业估值,做好资产评估工作。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客观、公正做好并购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让资产真正反映价值。同时支持并购基金的发展,支持发行高收益债券,拓宽并购融资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转移部分产能。

(三)财政资金要发挥政策兜底的作用

淘汰落后产能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环节,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不仅涉及到企业在市场中的去留问题,更涉及到人员安置、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矛盾,诱发不稳定因素。财政资金应发挥政策兜底作用,一是按照规定落实好下岗职工的社会保障待遇,二是对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资金补贴和支持,对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提供财政资金补贴,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中来,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转移,按规定落实好其社会保障待遇,依法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

(四)真正改革政绩考核体系

一是要将考核指标多元化,将环保、民生、资源节约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弱化地方政府投资动机。二是落实淘汰落后产能问责制,对于已经上马的过剩产能项目要及时叫停,对新增产能项目实施“谁核准,谁负责”,对通过拆分等违规手段上马的项目要及时制止。三是加强对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的监督检查,加强国家规划的约束力、执行力。改革政绩考核标准来化解产能过剩在短期内推行起来困难较大,而且如何量化考核指标是该项工作的一个难点所在。

(五)国有资本在化解产能过剩中应起带头作用

国有资本从传统产能过剩领域中退出,通过将赎回的资金注入到大飞机、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国有资本的注入一方面解决战略新兴产业面临的困难,同时保护和延续产业的核心能力。目前实施这一政策有两方面难点:一是目前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如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苗头,注入国有资本会不会加重产能过剩;二是对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资本减持可能会遇到来自原有企业的阻力。克服上述两个难点,关键是使国有资本进入到战略新兴产业的高端生产环节,掌握核心技术,国有资本的转移一方面淘汰原有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进入到产业链的关键高端环节,避免产业低端化、同质化发展,同时形成引领和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国有企业愿意通过资本结构调整的方式进入到高端产业领域。

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 篇4

第一,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第二,把审批制度以经济规模作为主要审批依据转变为以社会性管制为主的方式,并且要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

2.对不同性质的过剩产能,应采取不同的调控方法

对“技术落后、企业分散、规模过小、非法生产”的企业,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关停、淘汰,防止这类企业在市场出现短期需求趋旺、价格上涨时“死灰复燃”。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低水平”过剩产能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利用信贷、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杠杆“扶优汰劣”,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站在技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3.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

改革以考核GDP增长为重点的政府政绩考核和官员晋升体制,消除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的强烈动机。可以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进行立法,从主要考核GDP指标转向全面客观考核政府治理水平,从政府内部的自我考核转向内、外考核相结合,让公众意见有更多参与权;更多地把经济发展质量、能源资源消耗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等指标反映进来;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分配,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弱化地方政府投资动机;促进地方财政透明化与民主化。凡涉及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或返还、提供优惠贷款等行为,都应该公开公示透明。同时,严禁地方政府给企业下增长指标。

4.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

产能过剩行业 篇5

1.钢铁业。目前,中国钢铁业虽然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但国内企业的增产意愿仍然旺盛。据中联钢网统计,,中国将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虽然与新增加的7000万吨相比减少了约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据悉,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2.煤炭业。从开始,我国煤炭行业的经营困境一直未得到缓解。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亏损面已高达80%左右。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7月24日,19家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煤炭企业,有8家煤炭企业净利润亏损,有14家煤炭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煤气化预计上半年亏损3亿~3.3亿元;神火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3.4亿~3.7亿元;而国投新集更是预计上半年亏损6.5亿元,同比下降594.50%。而对于亏损的原因,多家煤炭企业都提到,是由于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不跌造成的。20,中国原煤产量仅为15亿吨。时,中国原煤产量达到35亿吨;月2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十一五”以来的7年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累计新增煤炭产能约20多亿吨;截至底,全国现有煤矿总产能约39.6亿吨,产能建设超前3亿吨左右。

3.平板玻璃。平板玻璃是中国政府认定的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之一。据中国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统计,中国全境已有290条平板玻璃生产线,年预计还将新增42条。由于中国房地产行情萎靡不振,当前平板玻璃行业库存正快速膨胀。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开始通过出口来谋求生机。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4月,我国共出口平板玻璃17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1.4%,出口额增至了1.32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4倍。主要出口地为东南亚国家,隔热性能优良的高性能建筑玻璃似乎实现了出口增加。

4.水泥。我国水泥行业早在就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当时立窑等落后产能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8%,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22%,主要任务是淘汰落后的立窑产能过剩。到20,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已达90%,在房地产业和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推动下,众多行业纷纷涌入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不断积聚。从年年初开始,中国在建和拟建的生产线还有220条,熟料产能是2.8亿吨,折合水泥产能是4.5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水泥产能大概要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水泥需求量大约是22亿吨。如果在建、拟建线项目全部建成,按照需求和产量比例测算,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为62.9%。

5.电解铝。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实际生产电解铝2194万吨,过剩率超过30%,产能过剩甚至超过了钢铁行业。目前,我国铝价已经回到了25年前的1元/吨左右,但当时电价仅0.1元多,人工成本和劳务材料等也大大低于当前,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电解铝企业账面几乎很难赢利。中国铝业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报显示,该公司当季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21.57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11.81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电解铝主要产品的价格下滑。据高盛测算,以现金成本计算,中国约有50%(合1100万~1200万吨)铝产能处在亏损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供应的25%左右。只有实际减产规模能够达到100万吨,铝价的中期前景才会转好。

6.船舶。《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这“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有过半船舶企业却是接近“零”接单。截至2013年三季度的1168万修正总吨接单量都集中在中国69家船舶企业中,其他80多家企业则均未斩获,有些甚至已经处于停工状态,且订单主要集中在大型船舶企业手中,中小船舶企业获得的订单少之又少,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即使大型船企,也避免不了亏损的结局。~,中国造船产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中国造船业接单量首超日本,年迎来历史性一刻,造船订单与世界造船霸主韩国只有0.3%之差。

7.光伏。2013年,天则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除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外,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如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达95%。据悉,20,全球前五位的太阳能组建供应商来自中国的企业就占到了4位。

8.风电。天则经济研究所报告指出,风电设备产能利用低于60%。与光伏产业类似,风电设备同样经历着“过山车”。前几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企业一窝蜂地进入风电制造行业,从20开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年均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增长,突然的“刹车”使国内风电设备40%以 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业内人士称,现在风电行业是全面亏损,做得越多,亏得越大,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整个产业都会崩溃。而盲目的跟风令企业无暇 东顾,耽误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时间与投入。以海上风电为例,跟国外的海上风电相比,我国在海上风机的制造方面缺乏核心技术。目前,我国有15家风电设备制造商在做5~6兆瓦风机的研发工作,其中有5、6家已经生产出样机,并实现装机,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研发阶段。在这些企业中,真正用自主技术来进行研发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企业还是依赖国外的技术。这也是其他产能过剩产业的通病。

9.石化产业。目 前,国内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普遍,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情况严重,“十二五”后两年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称,除少量的有机 产品和专用化学品外,从无机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到炼油以及大部分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包括部分化工新材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初步估 算,产能过剩行业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石化、化工行业总销售收入的60%以上。而在以前,仅有甲醇、聚氯乙烯等少量的行业产能过剩。而目前,各行业仍有大量在建产能,预计2014、2013年将陆续投产。石化联合会预测,炼油、尿素、磷肥、聚氯乙烯、纯碱、电石等行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更加严重;氟化氢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54%,比2013年有所提高,但产能仍处于极度过剩状态;PTA、甲醇、烧碱产能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但产能过剩仍十分严重。

论中国电力行业产能过剩 篇6

论中国电力行业产能过剩

摘 要:从2006年起,中国就相继出现对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也发布信息称中国九大行业产能过剩,电力行业潜在产能过剩。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在担心中国电力行业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电力过剩。通过与美国相应数据对比测算出中国电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来判断中国电力行业是否已经产能过剩或者是否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关键词:产能利用率;产能过剩;电力行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79-02 一、产能过剩与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过剩。本文所讨论的产能过剩是指某一行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该行业所有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的总和超出市场需求产能过多,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存量性的生产能力过剩。这种过剩具有时间性、条件性、相对性。 产能利用率,也称设备利用率,是指某一企业或者某一行业实际总产出对其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设备的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产量的比率,也即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生产产品。鉴于电力行业电力生产和销售的特点――电力这种商品的发、供、用同时以光速瞬间完成,基本不存在商品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时间差,所以本文只使用产能利用率这一指标对其产能是否过剩进行判定。 二、产能是否过剩 美国对于电力行业的国家统计数据,除了装机容量、实际发电量以外,还会有相应的产能利用率统计数据,然而中国统计局只公布了装机容量和实际发电量两个数据。众所周知,一个行业的实际产能利用率,必须要考虑到设备的检修、备用和其他必要停机时间,因此其设备运转率不可能达到100%。但是由于中国数据的缺失,笔者唯有先估算中美两国理论产能利用率(理论产能利用率,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之比,而对理论发电量的处理是直接将装机容量乘上365天再乘上24小时得出的,并没有剔除发电机组的维修检测等所需要之时间),加以对比再结合美国的实际产能利用率估算出中国的产能利用率。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电力行业在1979―2009年这三十年间大多数时候其理论产能利用率都是高于美国的。当然这里面包含有两国关于电力行业运营规定及习惯的差别,例如在电网备用机组的规定上,国际标准一般为电网备用机组容量需达到20%,发达国家有的甚至高达30%~40%,而中国在最近几年供电形势总体正在趋向缓和的情况下,其备用容量却仍只有5%左右。 利用上面计算得出的中国对于美国的产能利用率指数,再结合美国的实际产能利用率,便可以估算出中国电力行业的实际产能利用率,而且这一方法剔除了体制等方面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显得更有可比较性(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其实中国的产能利用率一直都处于高位,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剔除了中美两国在电力行业上面的制度及习惯的差别后得到的数据。以上数据也与之前笔者所获得的中国在最近几年备用容量却仍只有5%左右的信息比较符合。可见,这样的处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 在其他行业中,由于存在存货,仅凭产能利用率并不能判断产能过剩与否。但是鉴于电力行业商品的特殊性,也就不需要考虑存货的问题,其产能利用率足以判断行业产能过剩与否。 分析前表,中国的电力行业总体上尚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而且运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判断中国电力行业是否存在结构性过剩。但是,在EIA网站上,并未公布美国分电源的产能储备,所以以上方法无法计算出中国分电源的真实产能利用率,只能估测出趋势。 实质上,这样的处理是用美国的统计标准、习惯和体制来处理中国的.数据,所以中国的电力产能利用率达到甚至超过100%也就不难理解了。可以看出,为了满足发展对电力的需要,中国火电设备时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与此同时,中国水电设备的产能利用率却显得相对很低,这与中国水电设施通常并不是单纯用作发电而是更多的当作水利枢纽来使用以及水利发电有其独特的季节性自然特点有很大关系,不应就此判断中国水电存在产能利用不足。 三、结论 中国目前尚不存在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甚至反而存在着一定程度产能不足的情况。从电力的分能源来源来看,中国火电机组的产能利用率一般都是高于美国的相应的化石燃料机组的产能利用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面,中国对火电及其发电能源――煤炭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虽然中国目前的煤炭产量依然是世界第一,但是考虑到火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他负面效应,中国在以后的电力行业发展中应该会逐步降低火电的比重。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的水电产能利用率较之美国,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当然这是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引致的,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中国的电力行业在水电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潜力,这也就是中国电力能源结构顺利实现转型的现实基础所在。 参考文献: [1] 谢然浩.慎言“电力产能过剩”[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3). [2] 周金涛.周期复辟:产能利用率和估值的边界[J].财智视点,2010,(7). [3] 孙宗颢.从电力过剩看电力要科学发展[J].电力技术经济,2006,(1). [4] 王成,张.产能利用率的替代估算――以固定资产周转率测算[R].国泰君安―策略报告,2009.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产能过剩原因及对策 篇7

一、精准定位:实现融入“一带一路”的主体认同与行动自信

《愿景与行动》虽没有提河北省, 并不是说“一带一路”与河北无关, 并不是说河北省没有必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认为, 确定河北与“一带一路”的关联度及定位, 必须基于一个前提和基础, 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也就是说, 在国家战略中, 河北省的工作重心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而不是“一带一路”。

关于河北省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 可以把河北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表述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支撑, 以天津自贸区为纽带, 建设好全国现代物流基地,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二、直面新任务:推动河北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良性互动

今后几年, 河北省经济发展面对四大攻坚战, 既要承担经济发展的艰巨任务, 又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

河北省在执行压缩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压力过大, 比如河北压缩钢铁产能的任务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产业断崖;补偿不足;工作推动机制偏重行政色彩等。

出现以上问题的有很多原因, 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转移产能的工作力度不够。虽然, 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钢铁水泥玻璃等优势产业过剩产能境外转移工作推进方案》等文件, 但还有不足:一是提出的过剩产能转移境外的目标任务不高, 比如钢铁2017年出口目标500吨只占同期压缩的6000吨任务的十二分之一。二是各地区产能出口任务分解指标不准确、也不平衡。比如石家庄没有产能出口任务, 实际上, 石钢产品现已出口到40余个国家和地区。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的机械装备出口到外蒙、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

河北省要抓紧落实业已制定的有关意见、方案, 使境外投资、优势产业境外转移和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及项目落地, 调整经济结构、化解过剩产能, 引导优势产业过剩产能投资品出口, 提升河北企业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水平。

1、构建平台。

河北省有“廊洽会”和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两个平台, 明年将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2015年, 在国家层面的国际会议都会把国际经济合作、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在4月底, 在印尼举办的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 我国与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签署了经贸合作大单。5月, 第五届亚信峰会在北京召开。7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俄罗斯举行。12月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23次峰会将在菲律宾举行, 主题为“建设包容性经济体, 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这些都将成为中国展示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舞台和窗口。

河北省必须以参加、举办、承办国际会议、商洽会为纽带, 让更多的河北企业“走出去”, 并为企业“走进去”和“走上去”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推介河北企业及优势产业过剩产能项目及闲置的机械设备转移境外。国家领导人层面的国际会议, 一般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陪同。通过国家部委领导做桥梁, 河北省有关部门及企业可在在会议空余或会后与国外政要见面或专题座谈, 重点推介我省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

2、给政府加压。

河北省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把过剩产能境外转移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路径。要重新修订河北省优势产业过剩产能境外转移目标任务, 解决标准不高、任务分解不清的问题, 使产能转移的目标任务及分解能达到预期目标有高度, 政府工作有压力, 企业发展有奔头的目的。

3、给企业助力。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优势产业过剩产能境外转移能否成功, 最终取决于企业。为调动企业把过剩产能转移出去的积极性, 建议把产能出口与产能压缩挂钩, 即产能出口数在产能压缩任务指标中核减。这样可以一箭双雕, 既能倒逼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也能降低国家和企业的因压缩产能而产生的巨大成本。

4、保障得力。

“一带一路”战略“资金池”有四大银行: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获得这些多边开发金融机构的贷款, 资金有了保障;多边组织包括当地政府也参与进来了, 生产和销售也有了保障。建议我省有关部门跟踪、研究亚投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政策, 为境外投资建厂的企业提供融资资讯。

在组织保障上, 优势产业过剩产能境外转移, 应遵循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商业运作的模式。建议政府部门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参与。

三、借力天津自贸区:促进河北省与国际贸易秩序接轨

自贸区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平台和突破口, “一带一路”将以自由贸易区或港区形式推动。河北省具备两个对外开放的基础。一是“海基”, 即良好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秦皇岛港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第二批对外开放的12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唐山港和黄骅港风头正盛, 发展势头强劲, 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二是“路基”, 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良好基础。河北省企业与上合国家、中东欧国家、蒙、俄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密切。去年, 河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值为146.7亿美元, 占到河北省全部出口总值的41%之多。

1、成立组织。

天津自贸区是河北融入“一带一路”的孵化园。河北环绕天津自贸区, 除了有利于河北企业进驻自贸园区聚财生财, 承接自贸区的金融与服务贸易的外溢效应, 也有利于河北提升国际贸易管理能力。

应在省级层面成立对接天津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 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势, 持续开展工作对接, 及时获取权威的合作信息。同时, 在政府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 尤其对于外商投资服务模式、海关口岸通关一体化模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等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2、承接外溢。

强化腹地意识, 积极承接天津自贸区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等溢出效应。随着天津自贸区的建立, 园区内土地、劳动、服务的成本都会提高, 许多厂商就会把总部放在园内, 而把分厂、储藏、服务等辅助产业会放在园区外。我省在天津周围的市县应当适时推介宣传, 抓住机遇承接适合本地需求的产业落户。要强化围绕自贸区的生产、运输、储藏等物流体系配套服务, 实现联动发展。

3、设计试点。

河北省可以将秦皇岛港区、唐山港区和黄骅港区列为全省外商投资管理服务改革试点港区。一方面, 将部分省级审批权下放给进行改革试点的港口园区;另方面积极学习借鉴自贸区改革经验, 启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创新海关监管模式, 创造自贸区外的审批“特区速度”。同时, 利用好毗邻天津自贸区的优势, 率先复制推广相关改革。根据先行先试的上海自贸区经验, 考虑如何在河北三港区复制。建议省商务厅制定这方面的文件, 在河北三港区有哪些制度可以实施落地。

参考文献

[1]郭飞, 李卓, 王飞, 杨国亮, 方勇.《贸易自由化与投资自由化互动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申现杰, 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 (11) .

[3]任佳, 王清华, 杨思灵.构建新南方丝绸之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14 (03) .

[4]王全兴, 王凤岩.我国自贸区社会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初探[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 (03) .

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及应对 篇8

关键词:过剩产能 化解消纳 建筑行业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增速明显放缓,施工单位新增合同额和房屋施工面积增速双双下滑,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这些现象折射出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明显存在供求失衡的现象,同时说明建筑行业发展进入峰值期的新态势。在这种市场供求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的困境下,讨论过剩产能如何转移和消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理论综述

关于建筑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产能过剩会产生什么影响,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关于建筑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程度如何,不少学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生产能力和产能利用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析产能是否过剩的基本手段,江源(2006)通过对以上两个指标的分析,认为目前建筑产业产能过剩并非普遍性问题,而是更大程度地表现为产业结构性问题。中施企协课题组(2014)也对是否存在产能过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课题组通过设置产业施工企业数量、产业市场集中度、产业竞争格局等多项关键性指标,考察和分析了建筑产业产能利用效率,通过间接手段揭示了建筑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的事实。

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得出了共同的结论。王立国(2010)从投资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得出长期存在的重复建设现象是造成建筑产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同时认为,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双向交互影响关系。关于产能过剩的内在机理,林毅夫等(2012)发现,盲目投资在产能过剩这一经济现象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并提出了产能过剩的“潮涌现象”。对于建筑产业产能过剩深层次或根本性原因,张晓静等(2013)通过设置一系列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的办法对建筑产业市场性与制度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市场性与制度性二者的共同作用,是建筑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基础性原因。

对于如何破解产能过剩问题,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王建等(2014)认为,化解产能过剩必须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因此首要的是进一步协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提出,要把以往的外向型增长更多地转为内向型增长。沙凯逊(2009)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解决建筑产业产能过剩的途径和思路,即结合环境问题积极实施转型,通过大力发展绿色标准与节能改造,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产业转型。

二、建筑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建议

我国建筑业市场已经发展至饱和阶段,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大量建筑业企业将难以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对企业发展影响深远,如何消化过剩产能并实现我国建筑业转型发展以适应新常态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实施纵向一体化,促进产品和服务升级

建筑企业数量众多分散、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行业改革发展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途径和根本出路。建筑行业应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严控企业增量,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和潜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现有的产业和产品领域内密切与上下游的关系,不断拓展和丰富产业领域。通过产业链条向上、下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把过去向业主提供单一产品和服务改为将产品、技术、服务重组整合,以更丰富和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提供给业主,充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建筑业企业,可通过转型升级优化重组,面向客户提供集开发、设计、施工、运营等复合型综合服务,通过产品价值的提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二)深入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

化解过剩产能要关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国内市场,建筑企业要积极作为,注重做好市场营销工作,以市场及政策信息为引领,随时关注建筑市场的新热点,积极主动不断挖掘新市场新需求。当前,我国仍有很多地区需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应根据国内不同区域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扩展业务领域,通过创新业务模式,积极开发新兴市场。面向国外市场,建筑企业应借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积极响应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输送过剩的建筑产能。要通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深入挖掘沿线国家的市场潜力,为我国建筑行业过剩产能寻求新的机遇。

(三)分析行业特点,推进供给侧改革

生产能力供过于求,资源配置不当是造成建筑行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化解过剩产能必须从供给侧着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建筑业行业应认真分析行业特点,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尽快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行业协会要通过政策引导适当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下大力气进行市场治理,采取措施促使僵尸企业合理退出市场。加大产业重组力度,鼓励大型企业跨区域优化兼并重组,消除落后产能。

参考文献:

[1]王立国.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双向交互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0(6)

[2]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

[3]中施企协课题组.行业产能过剩是个不争的事实[J].施工企业管理,2014(6):46—47

上一篇:作文讲评课型教学设计下一篇: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