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学名词解释小抄

2022-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监督学名词解释小抄

监督学小抄(完整版电大小抄)

监督学

一、填空题:

1(党政分察)思想是孙中山“以党治国” 理论在其监督思想中的集中体现,也是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

2(弹惩合一)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劾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劾与惩戒的双重职能。该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3(审查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审查决定的诉讼活动。

4(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立案主体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5(审级)监督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对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的监督。

6(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7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有关国家机关陈述、申辩理由,并提出改正、撤销该行为或者赔偿损害的请求。

8(控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向有关国家机关告发和揭露。

9(《美洲反腐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多边反腐败条约,对预防贪污腐败行为规定得十分详细。 10(《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作为第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绳 11(透明国际)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专以反腐败为目的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

12(谋利性)是腐败主体的行为动机,是驱动腐败主体的内在动力。

13(组织)腐败产生的根源是既得利益集团交易的结果。

14(三权分立)理论对于监督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

15(多元民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

16(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法律规范对犯有轻微违法和违纪行为的国家公务员所给予的行政法律制裁。

17(行政)监察是指政府内专门监督机关对负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的监督,并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的活动。

18(绩效)审计的作用在于通过审计促进被审单位实现最佳投入产出关系,实现其资金运行的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

19(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20(群众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党和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的监督。

21(信访)工作历来是中国党政领导机构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来信来访是领导机关应尽的义务。

22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行政) 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 人民政府任命。

23罢免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一种严厉的监督方式,也是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于职守,防止(滥用职权)和滋生官僚主义的一种有效方式。

24比信访更强烈和隐秘的群众监督是控告(申诉)。

25从广义而言,监督运行机制包括两部分内容:廉政监督运行机制和(效能)监督运行机制。

26从20 世纪60 年代起,(瑞典)的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开始为其他国家所仿效,最早在北欧得到推广。

27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既要接受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又要对同级党的委员会及其(成员)实施监督。

28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本主体和力量源泉,党员也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力量。 29对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必要性远远超过对社会其他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30地方党的委员会的监督职责,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党委(常委会)履行的。

31党组织监督是党组织作为监督主体对本组织之外的其他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的党内监督。

32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纪党组织及其成员执行纪律处分的职能机关。

33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34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通过行使监督、检查、(调查)、建议、处分等职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的严肃性。

35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条件由三个方面组成,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有逮捕必要。三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F 36腐败是一种(公权力)异化的社会现象 G 37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38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

39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有行政复议职权,都是行政复议机关。

4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被申请人。

41国际上对腐败最简洁的定义是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

42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的(常设)机关,实施党内监督是其主要职责之一。

43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44监督主体是由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构成的。

45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得到了较大发展。1948 年8 月,华北人民政府设置了人民(监察院)

46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当面举报等形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47《经合组织反对国际商务交易中贿赂外国公共官员公约》是 (发达)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个全球性关于反腐败的公约,被认为是消除国际行贿的一个重大举措。

48决策腐败就是公共管理决策者以(恶意)的动机实施决策,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49监督学是研究监督的各种理论、制度以及监督实践,并揭示监督的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学科。

50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得到了较大发展。1948 年8 月,华北人民政府设置了人民(监察院)。

51立法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52廉政监督的惩戒方式分为三类:一是精神惩戒,二是物质惩戒,三是(身份)惩戒。

5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开辟了一个新的国际合作领域,是最为重要的反腐败国际性立法。 M

1、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

54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政党)监督, 是民主监督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层面上的提升。

55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具体体现。

56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行政) 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 人民政府任命。

57前苏联人民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模式是一种国家监察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模式。

5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5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6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6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62权力的(相对)性是指权力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单独的个人无所谓权力。 63人民政协的监督实质上是一种有组织地反映(统一战线)各方面的意见的民主监督。

64人民政协的监督是一种(法定)形式的监督,比自发的监督更为正式、更具组织性和政治影响力。

65人民政协通过(视察)、检查等途径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施的监督是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66人民政协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的情况进行监督。

67人民代表大会执法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司法活动进行的监督。

68瑞典的专职监察机关设在议会,监督官称为(议会监察专员)。

69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一般从具有杰出法律知识和秉性正直、社会威望较高的无党派人士中选出,只有(议会)有权罢免监察专员。

70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对象主要是“一府两院”,即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及这些国家机关中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7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核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 的工作。

72人大法律监督主要是对监督对象是否遵守(宪法)及各种法律、法规的监督。

73人大(工作监督)是对“一府两院”的工作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一府两院”的组成人员是否尽职尽责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

74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的监督,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从过程上可以分为(监督调查研究)与监督权实施。

75人大代表通过(审议)、修改、讨论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议案、决定、法律草案,对政府和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76认定(行政)违法的作用主要在于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目的在于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维护公共利益。

78日本建立了各种名目的具有咨询和(监督) 职能的行政审议会,行政审议会一般由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人物和知名人士组成。 S

79设租腐败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出自主观恶意通过形式合法的方式设定管制,以从寻租者处获得回报的行为。

80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比较具体,简明易行,监察程序严格,主要的监察法规是隋的《司隶六条》和唐的(《六察法》)。

81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82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行政)权的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83社会民主监督的核心是监督权与监督方式的(民主)性。

84孙中山曾反复强调监察权必须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85隋唐时期的监察法规比较具体,简明易行,监察程序严格,主要的监察法规是隋的《司隶六条》和唐的(《监察六法》)。

86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87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88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89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90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行政)权的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91社会监督主要包括社团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

92“弹惩一体”的监督思想是孙中山(“弹惩一体”)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是防止行政权干涉监察,发挥监察效能的有效措施。 93我国的信访按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参与类、求决类和(诉讼)类。

94我国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

95我国行政系统内的行政监督机关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监督的(专门)机关。

96我国的社会民主监督包括人民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方式。

97寻租腐败是指为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公共资源所进行的(权钱交易)活动。

98孙中山的监察权独立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监察权独立于立法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二是监察权的独立还表现为对(最高统治者)行使监察权。

99西方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性恶论”)。

100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

101刑事二审如果是由检察院提起的抗诉,必须(开庭)审理。

102新闻舆论监督是具有人民性、(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快捷性等特征的一种社会监督。

103 舆论是(公众)思想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Z 104中国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

105中国古代的(权力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为主、法律制约为辅”。

106中国古代(谏诤)制度的确立,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

107在当代台湾的监察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监察院的监督,另外(立法)院和行政法院也发挥一定监督作用。

108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实施负有特殊的责任。一方面代表国家对公民犯罪实行法律监督,行使(公诉)权;另一方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

109执法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实施的监督。

110作为党的领导机关,党的代表大会的党内(监督)主体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111侦查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和人民检察院的侦查部门均依法享有侦查权。人民检察院对上述机关或部门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都可以依法进行监督。

112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死刑案件一般采取书面审查或者书面审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开庭审理。

113行政复议职权是基于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关系而设置的一种职权。

114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相对人对行政终局裁决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向裁决机关或者裁决机关的上级机关提出申诉。

115针对法律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政协可以通过形成(建议)案和报告等形式向有关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提出建议,要求对宪法和法律进行修正。

116政协委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是加强政协监督的方式。

117德国联邦议院不但有立法权和重大决策的审批权,还有对政府和官员进行(监督)的职能。

119德国腐败案件清理中心的检察官们在调查案件时,首先考虑挽回(经济损失),再考虑如何处理违法者。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监督行为的实施与监督客体的行为发生的时序关系,监督模式可划分为(预警监督模式/过程监督模式/反馈监督模式)

2、按监督的演化过程,监督模式可以分为(现行模式/目标模式/过渡模式)

3、按监督关联结构划分,监督模式可以分为(集中监督模式/分散监督模式/分层多极监督模式)

4、党代表大会监督的基本方式包括以下内容(听取和审议报告/提出批评、询问和质询/选举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提出和审理罢免案)。

5、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方面的权力,包括对(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一般党员)的监督权,其监督属于组织监督的—种。

6、当前影响行政监察职能发挥的问题主要是(行政监察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行政监察立法难以适应行政监察工作的现实需要/着力事后监督较多,着力事前与事中监督不够)。

7、20 世纪90 年代,形成了国家之间的全球反腐败合作机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加强国际反腐败合作的组织建设和法律建设/ 积极探索改革措施,注重预防腐败/综合性反腐合作与专项性反腐合作相结合/国际研讨与交流成为国际反腐合作的交流平台)。

8、韩国宪法裁判所具有广泛的权力,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宪审查权主要包括(弹劾审判权/权限争议审判权/宪法诉愿的审判权)。 J

9、绩效审计的要点是(计划和输入的经济性 /过程的效率性/结果的效果性)。

10、 廉政监督的内涵可从以下方面加以界定(廉政监督规范的三重属性/廉政监督主体的多元性/廉政监督内容的全面性/廉政监督方式的多样性)

11、美国监察长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监察长及其办公室具有较强独立性/作为政府内设监督机构,与行政业务管理联系紧密/监察工作人员专业性素质要求高)。

12、勤政监督就是对公共管理的效能要素实施有效的监督,其基本标准是(经济性/ 效率性/效果性)。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工作主要通过其(各专门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实施。

14、人大监督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监督原则/大事监督原则/集体行使职权原则/ 事后监督原则)。

15、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政协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外部监督/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国家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

16、我国的监督体系包括以下方面(人大监督/行政监督/ 司法监督/政党监督)。

17、完善民主党派监督机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政治民主化建设/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提高民主监督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18、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实践中,提出了(监察权独立/党政分察/弹惩一体)的监督思想。

19、新中国建立后,针对党和国家机关中的腐败现象,毛泽东领导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20、新时期效能监察工作以对效能监察的认识程度及效能监察的工作内涵的变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以下阶段(以执法监察全面统领效能监察阶段/以重点开展企业效能监察为核心的效能监察阶段/以效能建设为核心的效能监察阶段)。

21、效能监督的评价标准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22、 一般而言,舆论监督具有以下特点(公开性/广泛性/时效性/真实性)。

23、中外监督思想在有关监督目的、形式与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与观点。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监督动因/不同的监督形式/不同的权力制约机制)。

24、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全国人民意志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机关,它拥有(立法权/对行政部门的组织权/领导权和监督权 /对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权)。

25、对于腐败根源的探寻,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包括(寻租理论/成本—收益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26、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包括以下方面(对审判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对检察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 对司法程序进行监督/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

27、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层级性与系统性/ 单向性与相互性/强制性与有效性/全面性与广泛性)。

28、党内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委员/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委员/党员/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29、党内监督的对象包括(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党的领导干部/党员/党的领导机关之外的其他组织)

30、当前国际反腐败运动的特点是(反腐败国际化范围的扩大/反腐败国际化的组织由民间逐渐发展为官方/反对腐败的国际合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关于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文件的法律层次越来越高)

31、德国监督制度的特点是(以健全的法制为保障,行政权力法定化/以公众全面参与为基础,行政权力监督多元化/以严格自律为基础,公务员行为规范化)

32、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思想主要包以下方面(党的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33、二审法院审理后,对上诉、抗诉案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裁定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依法直接改判/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34、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政治行为/内部行政行为/ 终局行政行为)

35、公民监督的特征包括(广泛性/基础性/ 直接性/多样性)

36、公民监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构建反腐败体系,有效防止权力腐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37、根据法律规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和人员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符合条件的当事人)

38、国际性的反腐败合作活动主要有(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性反腐败行动/国际组织联合行动对付腐败犯罪/各国政府间的反贪污腐败行动/国际刑警组织的反腐败行动)

39、国际反腐败运动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越来越重视反腐败中的社会公众参与/越来越重视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协作)

40、胡锦涛的权力监督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注重加强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注重发展民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41、汉代继承秦的御史制,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法规。其中包括(监御史九条/刺史六条)等。

42、监督的主要功能是(预防功能/校正功能/制约功能/救济功能)

43、监督的主要特征是(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监督对象的特定性/监督内容的广泛性/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44、江泽民(以德制权/以法制权/以制度制权)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45、纪律检查机关实施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是(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情况/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46、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如下特征(检察机关的监督具有国家性和权威性/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检查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强制性)

47、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的主要意义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政府的廉洁高效/有利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48、廉政监察机制由(前提/核心/基础/保障)等部分构成。

49、民主党派监督在方法上讲究(科学性/ 代表性/建设性)

50、目前反腐败国际合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些国家对反腐败国际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上仍有差距 /反腐败国际司法、执法合作远远不能满足反腐败的现实需要/“反全球化”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消极影响)

51、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包括(对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5

2、人民政协的监督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没有法律的约束力/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灵活性/能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吸纳各方面意见)。

53、人民政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人民政协监督的作用与意义认识不够/人民政协监督的约束力不强/人民政协监督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人民政协监督的效果不够明显)。

54、瑞典议会监察专员的职责是(监督和监察中 及地方的行政活动/监督和监察中 及地方的司法活动/保障法律、法令的实施)。

55、社会监督具有以下典型特征:(自觉性 /民主性/全面性/间接性)

56、社团监督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社团监督是公权力机关外部监督的组成部分/ 社团监督是公民监督的组织化,能更有效地维护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强有力地制约公共权力的行使/社团监督中的参与机制可以弥补公权力机关内部监督的局限)。

57、我国的权力监督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58、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相比具有如下新特点(广泛性/交互性/一定的隐蔽性)

59、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与问题主要是(监督主体的局限/虚假信息/容易发展成为网络舆论暴力)

60、为了保障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瑞典法律赋予监察专员充分的(调查权/建议权/ 起诉权)

61、为反腐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制度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多眼睛”监督制度/岗位轮流的制度/严格限制兼职制度/严格礼物收受方面的规定)

62、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理公民和组织的(申诉/控告/检举)是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63、刑事审判活动监督的范围按审判程序分,包括(一审/二审/再审/死刑复核程序)的监督。

64、刑事立案监督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立案侦查而不报请立案侦查的案件)

65、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

66、行政复议的程序包括(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审理/行政复议决定)

67、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68、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过错责任原则/危险责任原则/违法责任原则/合理责任原则)

69、以监督过程为标准,可将监督划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70、元代的监察法规包括(《宪台格例》/《察司合察事理》/《行台体察等例》)等。

71、舆论监督的特征是(人民性/公开性/及时性/权威性)

72、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专门事项听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报告。这一监督方式的主要特点是(经常性/广泛性/针对性/及时性)

三、名词解释

1、层级监督:是基于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而实行的自上而下的监督,这是行政监督中最经常、最主要、最有力的监督形式。

2、都察院:明清两代的中 监察机关。明代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两个系统并立。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为都察院长官,其下设监察御史,负责各方面监察事务。清代将六科给事中隶于都察院,实行单一的监察体系。

3、多元民主理论:多元民主理论认为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国家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社会中存在着大量利益各异的自治社会组织和集团与国家共享权力,利益集团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和影响政治决策的制定,从而制约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实现控制。

4、党内监督: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专门的监督机关和党员,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进行的监督。

5、党员监督:指广大党员作为监督主体对各级党的组织和其他党员进行的监督。党员监督的内容是监督对象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的要求。党员的监督是党内监督最基本的形式,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员监督的依据是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

6、二审监督制度:是指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

7、 腐败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专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或者活动。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

8、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法治主义监督思想认为,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而不能享有特权;通过制定宪法、法律为权力行使划定明确边界,并保护和扩大个人的自由权利;防止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形式。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是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是西方各国监督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

9、分权制衡理论:分权制衡理论认为,一切握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所以立法、行政、司法等三种权力必须分别交由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机构来行使。防止权力滥用的途径就是使每个人和每个机构掌握的权力都有一定的界限,使权力的运用到此必须停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10、公共权力是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它以权力机关为载体,并以其特有的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

11、公民监督是指公民基于宪法赋予的权利,通过批评、建议、举报、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和个人品性所作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监督。

12、 国民请求监察制度韩国为了加强国民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实行的一项监察制度。凡公共机关的事务处理因违法或腐败行为,对公共利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时,受侵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提请监察院进行审计监察。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动用 “审查请求权”,要求对政府部门、政府投资机关和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审计监督。20 岁以上的300 名成年人,即可以联名上书监察院进行监查。韩国的国民请求监察制度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对行政效能监察和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大意义。

13、干部谈话制度:是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有关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的调查性谈话和劝告性谈活的制度。

14、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15、监督学是以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监督学研究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制度,揭示监督工作的一般规律,提供监督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指导监督实践,并在全社会建立起对公权力的监督屏障。

16、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而产生的有关监督的主张与观点;

17、监督理论: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是相关观点与主张经过长期论证、推理、演绎、归纳后所形成的有关监督活动的基本的、系统化的原理。监督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指导监督实践。

18、谏诤:谏诤制度是指对君主言行违失的直言批评,规劝其改正错误,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谏诤制度是监督君主决策缺失的重要机制,是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19、监督的功能:是指在监督过程中,监督本身所具有的、普遍存在并起决定作用的惩戒、制约、参与、预防、促进和反馈等功能

30、廉政监督:廉政监督是指监督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否廉洁从政所实施的全面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的活动。

31廉政监察: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在从事行政公务活动中是否廉洁奉公,有无利用行政职权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活动。

32、民主党派监督指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宪法和法律的情况、制定和贯彻执政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具体体现。

33、美国独立检察官是专门对某一高级行政官员的贪污受贿或其他违法失职行为进行调查起诉的临时性官员,其起诉对象包括总统、副总统、各部的正副部长及相应职务的官员等。法律赋予独立检察官很大的权力,该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监督力度。

34、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从国家起源出发,确定了国家权力的地位,将国家权力置于人民主权即立法权之下,找到了人民对国家权力监督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人民主权理论中的全民公决、权力监督、法律至上等内容,都是对权力被滥用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35、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宪法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必要时,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36、人大代表质询: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一个代表团或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即可书面提出质询案,在全国人大审议议案时,代表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质询;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

37、人大监督亦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以及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所采取的了解、审议、督促和处置的行为。 人大工作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

38、人大执法检查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法律的贯彻执行,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的检查监督活动。

39、人大特定问题调查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查证某个重大问题而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开展调查,并作出调查报告。特定问题调查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法定的调查方式,它一般针对重大决策失误、司法腐败和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进行。

40、人民政协监督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是民主监督而非权力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对监督对象形成强制,但人民政协的监督对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的决策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41、审查批准逮捕简称审查批捕或审查逮捕,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批准逮捕是检察院的重要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人民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

42、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的财务收支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专门稽查、审核活动,目的是严肃财经纪律,预防和纠正违法犯罪。

43、社会监督是指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通过这种监督,增加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遏制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贪污受贿、违法违纪等行为,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决策,认真履行职责,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44、社团监督又称为“社会团体监督”,是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从各自利益出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以及个人品行所进行的广泛监督。

45、事前监督:指在某种公共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管理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46、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政策,履行职责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也叫跟踪监察。

47、事后监督也称之为结果监督。是对公共管理行为完结后的监督活动,是对公共管理行为结果的监督。

48、三权分立理论:简单而言就是为了防止专制和权力被滥用,在政体组成要素职能分工基础上,建立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理论。

49、审计:是指专门审计机关和其他受委托的人员对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以判断其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有关经济资料的真实、公允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50、特约监督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依据法定方式聘请的兼职履行相应民主监督职责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包括特约监察员、教育督导员、税务监察员、审计员等。 特约监督员制度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依法聘请特定公民兼职履行相应民主监督职责的一项监督制度,包括特约监察员、特约教育督导员、特约税务监察员、特约审计员等。特约监督员是现时期实施民主监督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特约监督员参与政府的有关工作,也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找到了一条具体途径。

51、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评价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监督国家机关的各项活动,揭露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型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X 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是指在多元社会条件下,为了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直接政治参与而建立公共协商机制。

52、效能监督考评:效能监督考评是指通过构建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效能监督考评评价指标体系,对效能监督对象进行的“考察”和“评价”。

53、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54、行政告诫:是监督机关依据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以《行政告诫书》的形式,对损害行政管理制度和秩序,情节轻微,尚不构成政纪处分或被免予政纪处分的行政过错行为人和行政组织,进行的批评教育,督促当事人改正的一种行政措施。

55、行政处分: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给所属的有轻微违法或违纪行为人员的一种制裁,同时又是被处分人的行政责任的体现形式之一。

56、效能监察:是为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行政组织的廉政与勤政,行政监察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效能管理组织对行政管理体系及其行政管理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整体性监察。

57、行政交谈制度:行政交谈制度是日本行政监察制度的特色,所谓行政交谈是指行政监察部门及其所委托的人员与因行政失误而遭受损害的国民进行交谈,听取改善行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或补偿损失,并使其结果有助于改善现行的政策、措施和管理。

58、新滥用权力理论:新滥用权力理论认为,滥用权力既包括不合法使用权力,也包括不合理使用权力,虽然二者均侵害了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但前者可以通过合法性审查予以纠正,而后者通常具有合法的外衣。政府的某些合法行为因不合理、不公平也属于滥用权力,而滥用权力者均应接受司法审查。新滥用权力理论对各国的权力监督和廉政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9、香港廉政公署: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 1974 年,是世界著名的监察机构,在反腐肃贪方面成效显著。廉政公署的长官为廉政专员,下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关系处等业务部门。分别负责接受举报,调查核实有关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指控;审查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制度和工作程序,提出建议,以纠正可能出现贪污的工作方式;社区关系处负责向市民宣传贪污的危害,以取得市民对反贪工作的支持与合作。

60、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又包括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61、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62、行政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63、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64、行政监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外监督主体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

65、人大执法检查人大执法检查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法律 的贯彻执行,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的检查监督活动。

66、质询.质询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提出的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质问,有关机关和人员必须对此作出回答。质询一般是针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或实施了重大违法行为而实施的一种监督手段。

一、多项选择题

1.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 )。 A. B. C. D

2.党内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

)。A.B. C.D.

3.江泽民(

)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A.以德制权

B.以法制权 D.以制度制权

4.国际反腐败运动的发展趋势是(

)。A.越来越重视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

C.越来越重视反腐败中的社会公众参与D.越来越重视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协作

5.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

)。 A. B. C. D.

1.中外监督思想在有关监督目的、形式与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与观点。主要表现为(

)。

A.不同的监督动因

B.不同的监督形式C.不同的权力制约机制

2.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实践中,提出了(

)的监督思想。

B.监察权独立C.党政分察D.弹惩一体 3.‘汉代继承秦的御史制,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法规。其中包括(

)等。A.御史九条法

B刺史六条问事

4.人大监督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依法监督原则 B.大事监督原则C.集体行使职权原则 D.事后监督原则 5.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抽象政治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D.终局行政行为

二、填空题

6.人民代表大会执法监督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审判机关和一

的司法活动进行的监督。7.孙中山曾反复强调监察权必须独立于____ 机关,由独立的监察机关行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监

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弊端。 8.中国权力监督思想的哲学基础是____。

9.中国古代的____机制以“道德制约为主、法律制约为辅”。

10.解放战争时期,监察制度在华北解放区得到了较大发展。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

设置了人民---------。

11.澳门廉政公署是专门负责反贪和------------.申诉的部门,其最高长官为廉政专员,由特区行政长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12.在当代台湾的监察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监察院的监督,另外____院和行政法院也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1 3.____程序是指对已经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14.我国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____

人员。

15.行政复议职权是基于行政系统内部的____

关系而设置的一种职权。 6.检察机关7.立法8.“性善论 9.权力制约10.监察院11.行政 12.立法13.死刑复核14.行政公务15.层级监督

1.设租腐败是指——出自主观恶意通过形式合法的方式设定管制,以从寻租者处获得回报的行为。

2.国际上对腐败最简洁的定义是滥用

以谋取私人利益。

3.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法律规范对犯有轻微违法和违纪行为的国家公务员所给予的行政法律制裁。

4.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对象主要是“一府两院”,即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以及这些国家机关中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核心是监督宪法和

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6.人大法律监督主要是对监督对象是否遵守

及各种法律、法规的监督。 7.在刑事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实施负有特殊的责任。一方面代表国家对公民犯罪实行法律监督,行使——权;另一方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行使刑事审判监督权。 8.社会民主监督的核心是监督权与监督方式的——性。

9.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监督,是民主监督在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层面上的提升。

10、工作历来是中国党政领导机构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来信来访是领导机关应尽的义务。 1公共管理主体 2.公共权力 3.行政 4人民检察院5.法律 6.宪法7.公诉8.民主9政党10.信访

四、简答题

简述腐败的主要特征。

(1)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2)腐败的方式是滥用公共权力。(3)腐败的结果是公权力最终成为摄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以权谋私,以至严重损害国家和 人民的利益。(4分)

简述民主党派监督的形式和途径。

(1)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2)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和相关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意见。(3)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4)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者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5)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6)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 简述舆论监督的功能。

(1)导向功能。引导舆论是现代新闻媒体的一大功能。引领着整个社会的舆论方向,而舆论反过来又影响和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2)监视功能。舆论监督有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3)宣泄功能。舆论的形成过程是对社会个体情绪、心态和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的过程。这种疏导与整合,既能使公众的不满情绪得以宣泄,又能使社会某些不稳定因素得以抑制。(4)威慑功能。新闻舆论通过公开揭露不法和不道德行为,唤起社会对这些行为的普遍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迫使社会成员遵守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简述腐败产生的根源。

腐败的产生是处于不同地位的多种复杂原因造成的:(1)全能政府导致腐败。(2)分权不到位导致腐败。(3)民主参与机制不健全导致腐败。(4)制度变迁中监督制度供给不足导致腐败。(5)心理的异化导致腐败。简述廉政监督预警机制的功能。

(1)预警功能。即通过确定一系列预警指标及判别标准实现对公共组织及其公务人员廉政风险的预警。以公共权力运行机制为预警指标设定的核心,是构建廉政监督预警机制的关键。(2)实时监控功能。应当以制度为基础,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工具,以充分真实的信息为依据,才能真正做到实时监控。(3)腐败风险预测功能。即依据预警指标的参数以及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概率,确定未来腐败发生的特点、领域和防范措施的选择。

简述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

(1)对重大决策的监督。(2)对党员和党组织政治上的监督。(3)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4)对党的干部路线、人事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5)对党风、党纪状况的监督。(6)对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

五、论述题 审判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1)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3)除法院自身的监督外,法院主要通过刑事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留、搜查、预审、羁押、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扣押书证物证、鉴定、收集证据等活动中有无违法乱纪、刑讯逼供情况。

(3)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审核法院的审理活动是否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法院作出的刑事、民事或行政诉讼方面的判决和裁定是否有错漏或偏颇,保证法院尽量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审判监督范围主要包括:法院对案件审判的法庭组成是否合法;是否遵守法定程序;是否遵守法定审理时限和送达时限;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是否得到保护;庭审过程中的决定是否合法;庭审过程中审判人员是否依法审判等;还包括监督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等。

(4)刑罚执行监督。是指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所实行的监督。刑罚执行监督的内容有:监督死刑执行;监督公安和劳改机关在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判决过程中交付狱内执行的情况和在执行刑罚期间提出减刑、假释等执行的变更情况;通过掌握本地区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以及假释、监外执行罪犯的情况,检察公安机关的具体交付执行和对犯罪分子的管柬、监督措施是否落实;检察了解监管改造情况,主要是落实劳改政策,执行收押、分管分押的制度和规定,检查使用武器、械具、禁闭处罚及狱政管理是否文明等工作情况。 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

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在个案中对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审判监督的法律依据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

审判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刑事审判监督和行政审判监督。另外,还包括法院的内部监督,其中主要是审级监督制度。

审判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1)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3)除法院自身的监督外,法院主要通过刑事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试述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

1.为了达到有效地监督政府及官吏的目的,中国古代的监察机关被赋予了相当大的职权。

(1)弹劾权这是中国古代监察机关最重要的职权之一。监察权关在监察百官的行政活动中,凡发现公卿百官有违法渎职失职行为或贪污贿赂、政策违失者,监察官则可行使弹劾权,直接向皇帝举劾,以整饬吏治和纲纪。

(2)纠举权 这也是中国古代监察机关最重要的职权之一。对于官吏的一般违法失职行为,没有必要在皇帝面前弹劾的,监察机关必须履行的职责就是纠举。纠举权是弹劾权的简化形式。

(3)检查权 这是中国古代监察机关行使监察职能的首要步骤,主要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的方式来检查中央和地方被监察部门及其官吏。

(4)调查权/中国古代监察机关在监察过程中就特定事项有调查的权力,这是监察机构在监察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权力。

(5)一定的司法权‘这是中国古代监察机关另一主要职权,通常是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来实现的。一是对法制的监督。二是对审判的监督。三是直接参加重大刑事案件的司法审判。(2分)

(6)侦破权,监察机关在检查和调查的过程中,具有搜查、拘捕、审问等强制权力。(2分) (7)建议纠正政事权 ,监察机关具有建议和纠正政事的权力。(1分) (8)谏诤君主权、谏官监察官有直言纠正君主言行和违失的权力,这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又一重要职权。(9)考察与举荐官吏权,中国古代监察官有考察和举荐官吏的权力。 (10)审计权,中国古代对财政的监督也主要由监察机构完成。(1分) (11)监察礼仪权,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各项政务活动中的礼仪。这是古代监察机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权力。 试述美国监督模式的特点。

(1)权力双向制衡的监督模式

美国的监督模式在权力的横向划分上,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既要彼此分立、独立,又要相互联系、制约。如国会通过立法权的行使实现对行政和司法的监督,但是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并通过立法倡议权而对国会的立法权进行制约,法院也可以通过司法审查权对国会进行监督。国会可以通过人事任免权、财权、弹劾权的行使对执掌行政管理的总统进行制约与监督,法院也可以对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及作出的行政处理等作为和不作为进行司法审查以对行政权的使用进行约束与监督,但法官要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国会也有权弹劾联邦法官。可见,美国的横向监督体系是双向监督模式,强调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与监督。(8分)’

(2)中央与地方松散的监督关系

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权,因此美国纵向的权力监督关系较为松散。美国的行政监督权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别行使,相互独立,其纵向分权的结果在行政监督方面则表现为,监督机构并不统一。联邦与州各自建立监督机构,二者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也不对l:1,彼此独立、各司其职。因此,美国的行政监督体制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行政监督机构布局分散,监督职能细化,监督主体多元。(6分)

(3)选举监督、审计监督和道德监督为其监督的重要内容

美国监督模式中,重视专向监督。美国联邦政府所建立的两个独立行政监督机构——政府道德管理局和监察长办公室均突出了专向监督的特点,以道德规范(包括财产申报)和审计监督为两个专职监督机构的监督重点。同时在美国行政监督体系外,尤其重视对于政治高层人员选举中的资金来源、利益冲突等方面的监督,并通过联邦调查局、政府道德管理局、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行政办公室等机构对此实施监督。

一、名讽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党员监督

2.侦查监督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是腐败主体的行为动机,是驱动腐败主体的内在动力。

2.寻租腐败是指为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公共资源所进行的—---—活动。

3.监督学是研究监督的各种理论、制度以及监督实践,并揭示监督的发展—---—的综 合性社会学科。

4.-------监察是指政府内专门监督机关对负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人员行使职 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的监督,并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的活动。

5.-----------审计的作用在于通过审计促进被审单位实现最佳投入产出关系,实现其资金 运行的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

6•我国的社会民主监督包括人民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监督、人民 群众监督等方式。

7•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本质上是—--------—民主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

8.——------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党和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 的监督。

9•联合国《—----—》开辟了一个新的国际合作领域,是最为重要的反腐败 国际性立法。

10.前苏联人民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模式是一种国家监察与——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模 式。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1.绩效审计的要点是(

)。

A.项目的合法性

B.计划和输入的经济性

C.过程的效率性

D.结果的效果性

2•当前影响行政监察职能发挥的问题主要是(

)。

A.行政监察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

B•行政监察立法难以适应行政监察工作的现实需要

C.行政监察缺乏统一领导

D.着力事后监督较多,着力事前与事中监督不够 3.我国的监督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 A•人太监督

B.行政监督

C•司法监督

D.政党监督 4.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

)。

A.政协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

B.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外部监督

C.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D.国家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 5.舆论监督的功能包括(

)。

A.导向功能

B.监视功能

C.促进功能

D.威慑功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 1.简述监督思想、监督理论、监督实践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简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立法创新。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领导干部任职回避、交流和职务任期制度。 2.试述人大监督的基本原则。

试卷代号:252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监督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党员监督是指共产党员按照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其他党内规章制度、党纪党规的要求,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其他党务工作者以及党的组织所进行的评议、批评、检举、控告等制约、督促和控制活动。党员监督是党内监督的最基本形式。

2•侦查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谋利性

2.权钱交易

3.规律

4.行政

.

5.绩效

6.社会舆论

7.人民

8.群众监督

9.反腐败公约

10.社会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

1•BCD

2.ABD

3.ABCD

4.ABCD

5.ABD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监督思想是人们在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维而产生的有关监督活动的主张与观点a(3分)

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完善的结果,是相关主张与观点经过长期联系实际的论证、推

理、演绎、归纳之后所形成的对监督活动的基本解释和系统化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并指导监督实践。(3分)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行使具有强制力的权力开始;就产生了监督。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不同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监督思想,建立了不同的监督理论。这些监督思想与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监督职能、目标与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论述,对监督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分) ‘2.(1)中国古代监察官员品秩较低,但权力显赫,地位尊崇。(2分)

(2)强有力的手段是监察职权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2分)

(3)监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为监察职权的发挥减少了障碍。(2分)

(4)中国古代的监察职权缺少法律的有效保障,最后决定权在于皇帝。(2分)

(5)既严厉处罚诬告又允许根据传闻进行弹劾。(1分)

(6)监察权和行政权的混淆影响了监察效率。(1分)

3.(1)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2分)

(2)创设了各级人大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制度。(2分)

(3)确立了各级人大审查和撤销下级人大及同级政府的决议、决定和命令的监督制度。

(2分)

(4)建立了全国人大对两院司法解释的违法审查机制。(2分)

(5)首次明确人大行使监督权的公开原则。(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是指为保证党政领导干

部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防止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亲属谋求利益,而对其所任职务、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减少因亲属关系等人为因素干扰工作的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是亲属回避。二是地域回避。(7分)

(2)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是指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变换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岗位的制度。交流的对象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需要通过交流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的。二是在一个地方或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三是按照有关规定需要回避的。四是因工作需要、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发挥干部特长及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

(8分)

(3)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是指规定干部在领导职位的任职届(期) 数和任职年限,任职期满后必须退出现岗位、转任其他职务或免去现任领导职务的制度。

(5分)

2-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在个案中对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审 判监督的法律依据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看关规定。(5分)

审判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刑事审判监督和行政审判监督。另外,还包括法院的内部监督, 其中主要是审级监督制度。(3分)

审判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1)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分)

(2)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4分)

(3)除法院自身的监督外,法院主要通过刑事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

A.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B.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C.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D.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2.对于腐败根源的探寻,目前比较流行的理论包括(

)。 A.寻租理论

B.竞争理论

C.成本一收益理论

D.委托一代理理论

3.元代的监察法规包括(

)等。

A.《宪台格例》

B.《监察御史失察法》

C.《察司合察事理》

D.《行台体察等例》

4.对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包括以下方面(

)。

A.对审判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

B.对检察机关行使职权情况进行监督

C.对司法程序进行监督

D.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

5.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理公民和组织的(

)是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 督的重要方式之一。

A.上诉

B.申诉

C.控告

D.检举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6.中国古代____制度的确立,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

7.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一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家的预算和一

的报告。

9.罢免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一种严厉的监督方式,也是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于职守,防止一

和滋生官僚主义的一种有效方式。

10.人民政协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

章程的 情况进行监督。

11.政协委员应邀担任

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是加强政协监督的方式。

12.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一的政党制度的具体体现。

1 3.一

作为第一部世界性反腐败公约,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准 绳。

14.一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专以反腐败为目的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

15.瑞典的专职监察机关设在议会,监督官称为

一。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6.监督理论

17.美国独立检察官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简述刑事抗诉的特征。

19.简述行政诉讼特有的司法原则。

20.简述廉政监察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试述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权。

22.试述公民监督的特征。 试卷代号:252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监督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ABCD

2.ACD

3.ACD

4.ABCD

5.BCD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6.谏诤

7.地方性

8.预算执行情况

9.滥用职权

10.政协

11.司法

12.多党合作

1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14.透明国际

15.议会监察专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6.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是相关观点与主张经过长期论证、推理、演绎、归纳后所形成的有关监督活动的基本的、系统化的原理。监督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指导监督实践。

17.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是专门对某一高级行政官员的贪污受贿或其他违法失职行为进行

调查起诉的临时性官员,其起诉对象包括总统、副总统、各部的正副部长及相应职务的官员等。法律赋予独立检察官很大的权力,该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监督力度。

四、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刑事抗诉作为刑事审判监督的重要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1)刑事抗诉的监督性,即刑事抗诉是基于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而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

(2分)

(2)刑事抗诉的专门性,即人民检察院是行使刑事抗诉职权的专门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无权行使。(2分)

(3)刑事抗诉的特定性,即刑事抗诉的对象只能是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2分)

(4)刑事抗诉的程序性,即刑事抗诉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提出。(2分)

(5)刑事抗诉对审判的制约性,即刑事抗诉一经依法提出,必然引起案件的二审或再审,阻止判决、裁定的生效或执行。(2分)

19.行政诉讼特有的司法原则:

(1)选择复议原则。(2分)

(2)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停止执行原则。(2分)

(3)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原则。(2分)

(4)不适用调解原则。(2分)

(5)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1分)

(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1分)

20.廉政监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行政领导是否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2分)

(2)行政领导在履职中是否有商品交换和私自从事营利活动的行为。(2分)

(3)行政领导是否有不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1分)

(4)行政领导是否有不遵守组织人事纪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的行为。(2分)

(5)行政领导是否有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的行为。(2分)

(6)行政领导是否有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1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权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监督方面的权限包括以下内容:

(1)协助同级党的委员会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对党内监督工作的督促检查; (4分)

(2)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4分)

(3)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

(4分)

(4)向同级党委和上一级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依照权限组织起草、制定 有关规定和制度,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4分)

(5)受理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行为的检举和党员的控告、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

(4分)

22.公民监督的特征:

(1)广泛性。公民监督是最广泛的监督。作为监督主体,公民人数多、分布广,这就决定了公民监督的广泛性。公民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范围覆盖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监督事项涉及到国家公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不论职务行为还是非职务行为,都要接受公民监督。(5分)

(2)基础性。第一,公民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各种监督的基础。公民通过检举、控告、上访等形式实施监督,既体现了公民监督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又将自身的监督融进了其他监督之中,并成为其他监督的基础。第二,公民监督是自下而上的监督,是专门机关监督和各系统自上而下监督的基础。作为基础性监督,公民监督是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5分)

(3)直接性。公民是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公民或者是正确方针政

策的直接受益者,或者是错误方针、政策的直接受害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权力行为都会对公民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因此,公民的监督最直接、最真实,也最易取得成效。(5分)

(4)多样性。公民监督的形式是多样的。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公民监督的具体形式包括发表评论、写信、面谈、打电话、网上举报以及民主评议等。公民既可以直接批评和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众传媒来实施监督。(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干部谈话制度2.刑事抗诉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是腐败主体的行为动机,是驱动腐败主体的内在动力。

2.寻租腐败是指为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公共资源所进行的-------活动。

3.监督学是研究监督的各种理论、制度以及监督实践,并揭示监督的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学科。

4.一-------监察是指政府内专门监督机关对负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的监督,并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的活动。

5.一------审计的作用在于通过审计促进被审单位实现最佳投入产出关系,实现其资金运行的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

6.我国的社会民主监督包括人民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方式。

7.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本质上是---------- 民主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

8.一-------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党和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的监督。

9.联合国---------开辟了一个新的国际合作领域,是最为重要的反腐败国际性立法。

10.前苏联人民监察委员会的监督模式是一种国家监察与--------- .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模式。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绩效审计的要点是(

)。 A.项目的合法性

B.计划和输入的经济性 C.过程的效率性

D.结果的效果性

2.当前影响行政监察职能发挥的问题主要是(

)。 A.行政监察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

B.行政监察立法难以适应行政监察工作的现实需要 C.行政监察缺乏统一领导

D.着力事后监督较多,着力事前与事中监督不够 3.我国的监督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 A.人大监督

B.行政监督C.司法监督D.政党监督 4.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

)。

A.政协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

B.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外部监督

C.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D.国家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 5.舆论监督的功能包括(

)。

A.导向功能

B.监视功能c.促进功能

D.戚慑功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监督思想、监督理论、监督实践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3.简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立法创新。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廉政监督的具体预警制度。 2.试述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

试卷代号:252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监督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干部谈话制度,是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有关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的调查性谈话和劝告性谈活的制度。谈话制度是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内监督的一种重要方法。2.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谋利性

2.权钱交易3.规律

4.行政5.绩效6.社会舆论

7.人民

8.群众监督

9.《反腐败公约》10.社会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BCD

2.ABD

3.ABCD

4.ABCD

5.ABD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监督思想是人们在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维而产生的有关监督活动的主张与观点。(3分)

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完善的结果,是相关主张与观点经过长期联系实际的论证、推理、演绎、归纳之后所形成的对监督活动的基本解释和系统化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并指导监督实践。(3分)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行使具有强制力的权力开始,就产生了监督。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基于不同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监督思想,建立了不同的监督理论。这些监督思想与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监督职能、目标与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论述,对监督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分)

2.(1)中国古代监察官员品秩较低,但权力显赫,地位尊崇。(2分)(2)强有力的手段是监察职权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2分)

(3)监察机关垂直领导体制为监察职权的发挥减少了障碍。(2分)

(4)中国古代的监察职权缺少法律的有效保障,最后决定权在于皇帝。(2分)(5)既严厉处罚诬告又允许根据传闻进行弹劾。(1分)

(6)监察权和行政权的混淆影响了监察效率。(1分)

3.(1)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2分)(2)创设了各级人大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制度。(2分)

(3)确立了各级人大审查和撤销下级人大及同级政府的决议、决定和命令的监督制度。

(2分)

(4)建立了全国人大对两院司法解释的违法审查机制。(2分)(5)首次明确人大行使监督权的公开原则。(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只答出要点未展开论述者,每题最高只能得12分)1.(1)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3分)

(2)廉政公积金制度。(2分) (3)政务公开制度。(3分)

(4)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2分)(5)金融信息共享制度。(2分) (6)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体系。(2分)(7)反洗钱制度。(2分)

(8)党内监督的询问和质询制度。(2分)(9)党的巡视制度。(2分)

2.审判机关的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在个案中对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以及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审判监督的法律依据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5分)审判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刑事审判监督和行政审判监督。另外,还包括法院的内部监督,其中主要是审级监督制度。(3分)

审判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1)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分)

(2)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4分)

(3)除法院自身的监督外,法院主要通过刑事案件与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4分)

第2篇:监督学名词解释

监督学名词解释 1. 【层级监督】是基于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而实行的自上而下的监督,这是行政监督中最经常、最主要、最有力的监督形式。 2. 【党内监督】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专门的监督机关和党员,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进行的监督。 3. 【党员监督】指广大党员作为监督主体对各级党的组织和其他党员进行的监督。党员监督的内容是监督对象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的要求。党员的监督是党内监督最基本的形式,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员监督的依据是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 4. 【都察院】明清两代的中央监察机关。明代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两个系统并立。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为都察院长官,其下设监察御史,负责各方面监察事务。清代将六科给事中隶于都察院

察院进行审计监察。

10.

【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是相关观点与主张经过长期论证、推理、演绎、归纳后所形成的有关监督活动的基本的、系统化的原理。监督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指导监督实践。

11. 【监督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而产生的有关监督的主张与观点;

12. 【谏诤制度】是指对君主言行违失的直言批评,规劝其改正错误,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谏诤制度是监督君主决策缺失的重要机制,是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美国独立检察官】是专门对某一高级行政官员的贪污受贿或其他违法失职行为进行调查起诉的临时性官员,其起诉对象包括总统、副总统、各部的正副部长及相应职务的官员等。法律赋予独立检察官很大的权力,该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监督力度。 14. 【人大工作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

15. 【人大监督】亦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以及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所采取的了解、审议、督促和处置的行为。

16. 【人大特定问题调查】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查证某个重大问题而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开展调查,并作出调查报告。特定问题调查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法定的调查方式,它一般针对重大决策失误、司法腐败和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进行。

17. 【人大执法检查】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法律的贯彻执行,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的检查监督活动。

18. 【人民主权理论】从国家起源出发,确定了国家权力的地位,将国家权力置于人民主权即立法权之下,找到了人民对国家权力监督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人民主权理论中的全民公决、权力监督、法律至上等内容,都是对权力被滥用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19.

20.

【社会监督】指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通过这种监督,增加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遏制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贪污受贿、违法违纪等行为,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决策,认真履行职责,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21. 【社团监督】又称为“社会团体监督”,是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从各自利益出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以及个人品行所进行的广泛监督。

22. 【审查批准逮捕】简称审查批捕或审查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人民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

23. 【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的财务收支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专门稽查、审核活动,目的是严肃财经纪律,预防和纠正违法犯罪。

24. 【特约监督员制度】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依法聘请特定公民兼职履行相应民主监督职责的一项监督制度,包括特约监察员、特约教育督导员、特约税务监察员、特约审计员等。特约监督员是现时期实施民主监督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特约监督员参与政府的有关工作,也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找到了一条具体途径。

25.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评价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监督国家机关的各项活动,揭露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型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26. 【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是世界著名的监察机构,在反腐肃贪方面成效显著。廉政公署的长官为廉政专员,下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关系处等业务部门。分别负责接受举报,调查核实有关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指控;审查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制度和工作程序,提出建议,以纠正可能出现贪污的工作方式;社区关系处负责向市民宣传贪污的危害,以取得市民对反贪工作的支持与合作。

27.

28. 【新滥用权力理论】认为,滥用权力既包括不合法使用权力,也包括不合理使用权力,虽然二者均侵害了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但前者可以通过合法性审查予以纠正,而后者通常具有合法的外衣。政府的某些合法行为因不合理、不公平也属于滥用权力,而滥用权力者均应接受司法审查。新滥用权力理论对各国的权力监督和廉政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9. 【信访】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党的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或者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投诉请求,并由这些负责人或者工作部门予以处理的活动。

30. 【刑事抗诉】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31. 【刑事审判监督】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又包括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32. 【行政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的行政监督活动,其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33. 【行政监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外监督主体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

34. 【行政交谈】是日本行政监察制度的特色之一。行政监察部门及其所委托的人员与因行政失误而遭受损害的国民进行交谈,听取改善行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或补偿损失,并使其结果有助于改善现行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当发现公务员违纪渎职时,行政交谈委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行政交谈制度对于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密切政府与国民的联系、进行权利救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35. 【行政赔偿制度】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

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36.

【行政审判监督】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37. 【一台三院】唐代沿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为台长;御史中丞为副职。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御史大夫、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职掌,职责分明。宋代大体沿袭了这一制度。 38.

【议行合一理论】主张立法权、行政权等权力都同属于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同属于由人民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并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分权关系,而是基于职能不同的分工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隶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9.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用言论、出版、新闻等方面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施的监督,方式有批评、建议、评论、揭露违法和腐败行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舆论监督日益成为社会控制公共权力的重要手段。 40.

【再审程序】又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41.

【侦查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 42.

【政府道德署】是美国政府专门规范政府官员道德行为的机构,直属总统领导,向总统和国会负责。政府道德署的基本职责是主管政府高级官员的财产申报事务和监督政府官员的道德行为。另外,政府道德署在各主要部门都设立有专职道德官,他们专门负责制定适合本部门特点的行为准则,并审查和处理本部门中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 43.

【质询】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提出的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质问,有关机关和人员必须

对此作出回答。质询一般是针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或实施了重大违法行为而实施的一种监督手段。与询问相比,质询更加正式,更具强制性,程序上也更严格

44.

【自由主义监督思想】从限制公共权力行使范围的角度,探讨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强调公共权力的行使界限。该思想认为,由于权力滥用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不仅应该强调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行使结果进行监督与约束,还应该从公共权力的源头防止权力的滥用,即将公共权力的行使限定在最小的范畴之内,同时还需要其他权力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自由主义监督思想对西方国家的监督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45. 党员监督:党员监督是指共产党员按照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其他党内规章制度、党纪党规的要求,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其他党务工作者以及党的组织所进行的评议、批评、检举、控告等制约、督促和控制活动。党员监督是党内监督的最基本形式。 46. 督察院:明清两代的中央检查机关。明代督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两个系统并立。都察院设左、右都御使各一人,为都察院长官,其下设督察御史,负责各方面监察事物。清代将六科给事中隶于都察院,实行单一的监察体系。

47. 二审监督制度:二审监督制度是指第一审法院上的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

48. 干部谈话制度:干部谈话制度,是指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对有关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的调查性谈话和劝告性谈话的制度。谈话制度是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内监督的一种重要方法。

49. 国民请求监察制度:为了加强国民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韩国实行了国民请求监察制度,凡公共机关的事务处理因违法或腐败行为,对公共利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时,20岁以上的国民可以联名向监察院申请检察。

50. 监督: 监督是指为维护公共利益,法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实施检查、督导和惩戒的活动。 51. 监督功能:监督的功能是指再监督过程中,监督本身所具有的、普遍存在并起决定作用的惩戒、制约、参与、预防、促进和反馈等功能。在监督过程中,各项功能共同发挥着作用,形成功能体系,有效地发挥监督的作用。

52. 谏诤:谏诤制度是指对君主言行违失的直言批评,规劝其改正错误,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谏诤制度是监督君主决策缺失的重要机制,是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53. 廉政监察:廉政监察是指行政检察机关对监察对象在从事行政公务活动中是否廉洁奉公,有无利用行政职权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活动。 54. 廉政监督:廉政监督是指监督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否廉洁从政所实施的全面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的活动。 55. 美国独立检察官: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是专门对某一高级行政官员的贪污受贿或其他违法失职行为进行调查起诉的临时性官员,其起诉对象包括总统、副总统等。为了保证独立检察官充分履行职责,法律赋予独立检察官很大的权利,包括人事权、调查权、传讯权、汇报权和起诉权。独立检察官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监督力度。 56. 名词解释

57. 人大代表质询: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一个代表团或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即可书面提出质询案,在全国人大审议议案时,代表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质询;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地方各级人大开会期间,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受质询的机关必须在会议中负责答复。 58. 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宪法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必要时,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立使人大监督更加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常设性专门委员会使人大监督法律实施的经常性工作机构,临时性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人大临时性工作的工作机构。 59. 人民政协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指政协组织及其成员对党和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的、有组织的监督。它是政协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外部监督,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更是国家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0. 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是指在自然法与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国家是人民让渡自己的权利交由国家统一行使而产生的,因此国家只是

人民主权的委托管理者,人民拥有最高主权并通过立法权来表达“公意”,对国家管理权利的行使进行监督与制约。

61.

三权分立理论:三权分立理论简单而言就是为了防止专制和权利被滥用,在政体组成要素职能分工基础上,建立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理论。三权分立理论对于监督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机制。 62. 审查批准逮捕简称审查批捕或审查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人民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

63. 审计:审计是指专门审计机关和其他受委托的人员对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以判断其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有关经济资料的真实、公允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64. 特约监督员:特约监督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依据法定方式聘请的兼职履行相应民主监督职责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包括特约监察员、教育督导员、税务监察员、审计员等。特约监督员是现时期实行民主监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65. 香港廉政公署: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是世界著名的监察机构,在反腐肃贪方面成效显著。廉政公署的长官为廉政专员,下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关系处等业务部门。分别负责接受举报,调查核实有关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指控;审查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制度和工作程序,提出建议,以纠正可能出现贪污的工作方式;社区关系处负责向市民宣传贪污的危害,以取得市民对反贪污工作的支持与合作。 66. 效能监察:效能监察是为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行政组织的廉政与勤政,行政检察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效能管理组织对行政管理体系及其行政管理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整体检察。 67. 效能监督考评:效能监督考评是指通过构建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效能监督考评评价指标体系,对效能监督对象进行的“考察”和“评价”。考察主要是听取评价,收集效能信息,并对效能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是对效能监督对象的效能状态进行评估与确认的过程。 68. 刑事抗诉: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的一项重要内容。

69.

刑事审判监督: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查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I实行的监督,又包括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70. 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行政制裁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给所属的有轻微违法或违纪行为人员的一种制裁,同时又是被处分的行政责任的体现形式之一。

71. 行政赔偿制度: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72. 行政审判监督:行政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73. 议行合一理论:议行合一理论是指立法权和行政权同属于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并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分权关系,而是基于职能不同的分工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隶属于国家权利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74. 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新闻传媒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物的批评、建议,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

75. 侦查监督:侦查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id监督,具体表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侦察活动监督。

76. 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指国家权力在其运行过程中,除去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权力运行过程及其依据必须向社会公开。其意义在于通过把党政机关的所有事物和活动置于人民普遍的监督和关注之下,实现对权利运行的监控,从而有效地遏制腐败,建立高效、勤政、廉洁、务实的政府。

第3篇:监督学名词解释

监督学名词解释 1.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活动所进行的监察、督察活动以及对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的纠正活动。

监督活动的基本的、系统化的原理。监督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和指导监督实践。 1.一台三院:唐代沿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为台长;御史中丞为副职。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御史大夫、人民法院所作的刑事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前者主要是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后者主要是刑事抗诉。

4、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贪污受贿、违法违纪等行为,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行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决策,认真履行职责,防止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2、特约监督员制度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依2.公共权力是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公认的和法定的权力,它以权力机关为载体,并以其特有的普遍权威性对全社会实施管理或者控制。

3.腐败是一个政治性概念,专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各种行为或者活动。无论腐败行为表现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滥用公共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 4.监督学是以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监督学研究国家公权力监督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制度,揭示监督工作的一般规律,提供监督的基本方法;其目的是指导监督实践,并在全社会建立起对公权力的监督屏障。

1.政治原罪思想:政治原罪是指在原罪的权力和原罪的人结合之后,人在夺取权力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会生出种种罪行。政治具有原罪性,因而握有权力的人在行使权力时出现滥用权力和贪赃就不可避免。由于政治原罪的存在,政治领域必须建立一定的制约机制对政治权力的行使给予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2. 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法治主义监督思想认为,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而不能享有特权;通过制定宪法、法律为权力行使划定明确边界,并保护和扩大个人的自由权利;防止腐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形式。法治主义监督思想是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是西方各国监督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

3、自由主义监督思想:自由主义监督思想从限制公共权力行使范围的角度,探讨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机制,强调公共权力的行使界限。该思想认为,由于权力滥用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不仅应该强调对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行使结果进行监督与约束,还应该从公共权力的源头防止权力的滥用,即将公共权力的行使限定在最小的范畴之内,同时还需要其他权力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自由主义监督思想对西方国家的监督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4、议行合一理论:议行合一理论主张立法权、行政权等权力都同属于一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同属于由人民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机关产生,并对人民代表机关负责,受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分权关系,而是基于职能不同的分工关系,其他国家机关隶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只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5.新滥用权力理论:新滥用权力理论认为,滥用权力既包括不合法使用权力,也包括不合理使用权力,虽然二者均侵害了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但前者可以通过合法性审查予以纠正,而后者通常具有合法的外衣。政府的某些合法行为因不合理、不公平也属于滥用权力,而滥用权力者均应接受司法审查。新滥用权力理论对各国的权力监督和廉政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6. 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从国家起源出发,确定了国家权力的地位,将国家权力置于人民主权即立法权之下,找到了人民对国家权力监督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人民主权理论中的全民公决、权力监督、法律至上等内容,都是对权力被滥用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7.分权制衡理论认为,一切握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所以立法、行政、司法等三种权力必须分别交由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机构来行使。防止权力滥用的途径就是使每个人和每个机构掌握的权力都有一定的界限,使权力的运用到此必须停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8.监督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监督实践中,通过对监督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而产生的有关监督的主张与观点;

9.监督理论是监督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是相关观点与主张经过长期论证、推理、演绎、归纳后所形成的有关 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职掌,职责分明。宋代大体沿袭了这一制度。

2. 都察院:明清两代的中央监察机关。明代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两个系统并立。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为都察院长官,其下设监察御史,负责各方面监察事务。清代将六科给事中隶于都察院,实行单一的监察体系。

3、谏诤制度是指对君主言行违失的直言批评,规劝其改正错误,是对皇帝廉政与勤政的有限度的监察。谏诤制度是监督君主决策缺失的重要机制,是中国古代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4、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是世界著名的监察机构,在反腐肃贪方面成效显著。廉政公署的长官为廉政专员,下设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区关系处等业务部门。分别负责接受举报,调查核实有关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指控;审查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制度和工作程序,提出建议,以纠正可能出现贪污的工作方式;社区关系处负责向市民宣传贪污的危害,以取得市民对反贪工作的支持与合作。

1.人大监督亦称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以及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情况,所采取的了解、审议、督促和处置的行为。 2.人大工作监督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以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同级常务委员会、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

3.质询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组成人员提出的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质问,有关机关和人员必须对此作出回答。质询一般是针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或实施了重大违法行为而实施的一种监督手段。与询问相比,质询更加正式,更具强制性,程序上也更严格。

4.人大执法检查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法律的贯彻执行,对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的检查监督活动。

5.人大特定问题调查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查证某个重大问题而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开展调查,并作出调查报告。特定问题调查是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法定的调查方式,它一般针对重大决策失误、司法腐败和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进行。

1.党内监督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专门的监督机关和党员,按照宪法、法律和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进行的监督。 2. 党员监督指广大党员作为监督主体对各级党的组织和其他党员进行的监督。党员监督的内容是监督对象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的要求。党员的监督是党内监督最基本的形式,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党员监督的依据是党章和党的其他规章制度。

1、侦查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处理刑事案件一切活动的监督,既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是否正确实行的监督,也包括对侦查机关、侦查部门在进行侦查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具体表现为立案监督、审查监督(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侦查活动监督。

2、审查批准逮捕简称审查批捕或审查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等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决定的一种诉讼活动。审查批准逮捕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人民检察院开展侦查监督的有效途径之一。

3、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整个刑事审判工作实行的监督,既包括对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活动中有无违法行为实行的监督,又包括对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1、行政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2、二审监督制度是指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第二次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

3、再审程序又称为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

4、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责任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1、行政监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外监督主体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所作的监察或者督察。

2、层级监督是基于行政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而实行的自上而下的监督,这是行政监督中最经常、最主要、最有力的监督形式。

3、行政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的行政监督活动,其目的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4、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的财务收支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专门稽查、审核活动,目的是严肃财经纪律,预防和纠正违法犯罪。

5、行政复议管辖指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方面的职责权限范围。对于行政复议机关来说,行政复议管辖是确定哪些复议申请由哪级、哪个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和审理;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行政复议管辖是确定如果不服原具体行政行为应该向哪级、哪个行政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6、行政复议范围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行政复议范围既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对哪些行政争议拥有管辖权,同时也决定行政相对人对哪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提出行政复议。

7. 行政效能监察是指行政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政府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和行为产生的效率、效果、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惩戒的一种职能活动。

1.人民政协监督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是民主监督而非权力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能对监督对象形成强制,但人民政协的监督对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的决策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民主党派监督指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宪法和法律的情况、制定和贯彻执政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具体体现。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社会监督是指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通过这种监督,增加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遏制

法聘请特定公民兼职履行相应民主监督职责的一项监督制度,包括特约监察员、特约教育督导员、特约税务监察员、特约审计员等。特约监督员是现时期实施民主监督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特约监督员参与政府的有关工作,也为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找到了一条具体途径。

3.社团监督又称为“社会团体监督”,是指各种社会团体(组织)从各自利益出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以及个人品行所进行的广泛监督。 4.公民监督是指公民基于宪法赋予的权利,通过批评、建议、举报、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和个人品性所作的监督,这种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监督。

5.舆论监督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用言论、出版、新闻等方面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施的监督,方式有批评、建议、评论、揭露违法和腐败行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舆论监督日益成为社会控制公共权力的重要手段。

6、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党的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或者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投诉请求,并由这些负责人或者工作部门予以处理的活动。

7、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评价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监督国家机关的各项活动,揭露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网络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型方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1、政府道德署是美国政府专门规范政府官员道德行为的机构,直属总统领导,向总统和国会负责。政府道德署的基本职责是主管政府高级官员的财产申报事务和监督政府官员的道德行为。另外,政府道德署在各主要部门都设立有专职道德官,他们专门负责制定适合本部门特点的行为准则,并审查和处理本部门中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 2. 美国的独立检察官是专门对某一高级行政官员的贪污受贿或其他违法失职行为进行调查起诉的临时性官员,其起诉对象包括总统、副总统、各部的正副部长及相应职务的官员等。法律赋予独立检察官很大的权力,该制度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对政府高级官员的调查监督力度。

3. 行政交谈是日本行政监察制度的特色之一。行政监察部门及其所委托的人员与因行政失误而遭受损害的国民进行交谈,听取改善行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或补偿损失,并使其结果有助于改善现行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当发现公务员违纪渎职时,行政交谈委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行政交谈制度对于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密切政府与国民的联系、进行权利救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国民请求监察制度:韩国为了加强国民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监督实行的一项监察制度。凡公共机关的事务处理因违法或腐败行为,对公共利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时,受侵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提请监察院进行审计监察。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动用“审查请求权”,要求对政府部门、政府投资机关和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审计监督。20岁以上的300名成年人,即可以联名上书监察院进行监查。韩国的国民请求监察制度充分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对行政效能监察和提高政府绩效具有重大意义。

第4篇:《监督学》重点知识

镇海电大

第一章 监督学概述

教学要求

1、了解监督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2、理解监督的功能和监督的分类

3、掌握监督原则的基本内涵

4、对腐败产生的根源有清醒的认识

5、对决策失误、不依法行政的表现及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 内容要点

第一节 监督与腐败的涵义与特征

一、监督的涵义和特征

二、腐败的涵义和特征

三、腐败产生的根源与条件 第二节 监督的功能

一、校正功能

二、制约功能

三、预防功能

四、反馈功能 第三节 监督的分类

一、监督主体的分类

二、监督客体的分类

三、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分类

四、监督形式的分类

五、监督阶段的分类 第四节 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 依法监督原则

二、独立监督原则

三、全面监督原则

四、分类监督原则

五、过程监督原则

第五节 监督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现状

一、监督学研究的对象

二、监督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我国监督学研究的现状 重点难点

1、 重点:着重把握

2、 难点:腐败产生的根源分析 教学建议

1、 从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关系层面分析监督的基本内涵

2、 从具体案例的视角来分析理解监督的功能,以及监督原则的运用

3、 从既得利益集团的视角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 【考核知识点】

一、监督的含义及其特征 P3 P4

二、廉政与勤政的基本内涵 P7

三、腐败的含义、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腐败产生的根源 P9 P11 P13

四、监督的功能 P15

五、监督的分类 P18

六、监督的基本原则 P25

七、监督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对象 P28 名词:

腐败(P9) 寻租腐败(P10) 组织腐败(P11) 决策腐败(P11) 监督制约功能(P16)

监督预防功能(P17) 监督反馈功能(P17) 执政党的监督(P18) 权力机关的监督(P19)

职务犯罪监督(P19) 社会民主监督(P19) 公民的制约权(P21) 事前监督(P23)

事中监督(P24) 事后监督(P24) 监督学(P29)

第二章 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外主要监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2、理解不同监督理论对监督制度的影响以及监督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 内容要点

第一节

监督思想

一、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监督思想

二、当代中国的监督思想

三、国外监督思想综述

四、中外监督思想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监督理论

一、人民主权理论

二、议行合一理论

三、三权分立理论

四、利益多元理论

五、预防为主理论 重点难点

1、重点:当代中国监督制度的理论基础

2、难点:中外监督思想与监督理论的比较分析 教学建议

1、 从历史渊源的视角理解监督思想的形成与政治制度演变的关系

2、 对各种监督理论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 【考核知识点】

一、监督思想 P34

二、中国古代监督思想 P34

三、中国近代监督思想 P39

四、中国当代监督思想 P42

五、国外主要监督思想 P48

六、中外监督思想的比较分析 P51

七、监督理论 P53

八、人民主权理论 P54

九、议行合一理论 P57

十、三权分立理论 P59 十

一、 多元民主理论 P59 十

二、 协商民主理论 P63 名词:

监督辅政思想(P34) 君臣并提思想(P36) 监督权权重而独立思想(P37) 监督专才思想(P38) 监察权独立(P39) 党政分察(P40) 弹惩一体(P41) 政治原罪思想(P49) 法治主义监督思想(P49) 自由主义监督思想(P51)

人民主权理论(P54) 议行合一理论(P57) 三权分立理论(P59) 多元民主理论(P61) 协商民主理论(P63)

第三章 中国监察制度的演进

教学要求

1、 了解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与职权

2、 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内容要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概述

二、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三、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监察权

四、中国古代监察法规建设

五、中国古代的谏诤制度

六、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近代监察制度

一、中华民国的监察制度

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监察制度

第三节 当代中国监察制度

一、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演进

二、香港特区以廉政公署为核心的监督制度

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监督制度

四、中国台湾地区的监察制度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难点:中国古代监察机关领导体制的比较分析 教学建议

1、比较分析中国不同朝代的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借鉴意义

2、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事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监察制度对政权长治久安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进 P67

二、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 P75

三、中国古代监察法规建设 P81

四、中国古代谏诤制度 P85

五、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P88

六、中华民国的监察制度 P92

七、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监察制度 P96

八、当代中国行政监察制度的演进 P96

九、香港廉政公署 P101

十、澳门廉政公署 P103 十

一、 中国台湾地区的监察制度 P105 名词: 御史府(P67) 一台三院(P72) 弹劾权(P75) 唐太宗时期的十道监察区(P71)

都察院(P75) 纠举权(P76) 检查权(P77) 一定的司法权(P78) 侦破权(P78)

谏诤君主权(P79) 谏诤(P85) 风闻奏事(P91) 中华民国的五院(P93)

第四章 国外反腐败与监督制度

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间反腐败合作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

2、发达国家反腐败与监督制度的特点

3、《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核心内涵 内容要点

第一节 国际反腐败运动

一、国际反腐败现状与特点的分析

二、国际间反腐败合作体系的基本架构

三、国际反腐败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第二节 国际反腐败与监督的基本模式

一、前苏联人民监察委员会监督模式

二、瑞典监察专员监督模式

三、美国议会与司法监督模式

四、日本模式

五、韩国模式

六、新加坡模式 重点难点

1、重点:国际反腐败与监督的基本模式

2、难点:发达国家监督制度对我国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可借鉴性的具体表现 教学建议

1、从立法监督与司法监督的视角,引导学生对中外监督体制的差异性进行理性分析

2、从中外监督制度及其政治制度背景的差异性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国际间反腐败合作的基本途径 【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廉政监督的含义及其运行机制 P109 P111

二、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战略 P113

三、中国廉政监督的预警机制 P117

四、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 P124

五、中国廉政监督的惩戒机制 P133

六、效能型政府的构建 P135

七、中国效能监督机制 P138

八、中国效能监察制度 P142

九、效能监督的考评制度 P144 名词:

廉政监督(P111) 廉政监督运行机制(P112) 预警功能(P117) 腐败风险预测功能(P117) 财产申报制度(P119) 廉政公积金(P120) 政务公开(P121)

反洗钱(P123)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P126) 党代会常任制(P127) 金融实名制(P130) 政府集中采购(P132) 惩戒机制(P132)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P133)

引咎辞职(P134) 职务犯罪(P134) 行政处分(P135) 经济性(P137) 效率性(P137) 效果性(P138) 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P139) 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办事预约制度、否决报备制度、失职追究制度、AB岗工作制度(P139) 效能考评机制(P140) 过错责任(P140) 效能监察(P142) 效能监督考评(P144)

第五章 当代中国监督运行机制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监督运行体系的基本架构

2、理解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的基本内涵

3、了解我国监督制度完善的主要做法 内容要点

第一节 廉政监督的运行机制

一、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架构

二、中国廉政监督的基本战略

三、中国廉政监督的预警机制

四、中国廉政监督的防范机制

五、中国廉政监督的问责机制

第二节 效能监督的运行机制

一、中国效能型政府的构建

二、中国公共决策的效能监督机制

三、中国政策执行的效能监督机制

四、中国政府的绩效考评机制

五、中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

六、中国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制度 重点难点

1、重点:预防为主的监督制度的构建

2、难点:廉政监督机制与效能监督机制的整合

四、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如何构建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2、运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还应当从那些方面完善监督制度 【考核知识点】

一、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含义和特征 P150

二、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基本原则 P152

三、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基本架构 P154

四、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的内容 P156

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155

六、人大代表的监督权 P166

七、改革和完善人大代表工作 P168 名词: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P150) 一府两院(P150) 人大专门委员会(P155)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其特点具有专业化和经常化。 法律监督(P156) 工作监督(P157) 立法监督(P162) 司法监督(P163) 行政监督(P163) 人大办事机构(P164) 依法监督原则(P152) 大事监督原则(P152) 集体行使职权原则(P153) 事后监督原则(P153) 人大代表监督(P168) 人大代表质询(P167)

提案(P167)提案也叫议案,公文文体,是有提案权的组织和个人提交会议讨论的建议。

第六章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教学要求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涵及作用

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基本模式

3、掌握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内容与范围 内容要点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概述

一、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涵义和特征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

三、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基本架构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内容与方式

一、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范围与内容

二、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方式与程序

三、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机制的完善 重点难点

1、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 难点:中外人民代表大会在监督体系中的差异性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3、从立法监督的视角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特征 【考核知识点】

一、党内监督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P171

二、实施党内监督的方法与方式 P173

三、党内监督存在的不足 P175

四、完善党内监督的途径 P179

五、党组织监督的意义、特点 P181

六、党组织监督的现状、基本方式 P183

七、纪检机关的地位和作用 P191

八、纪检机关监督的对象与内容 P194

九、纪检机关的监督权与监督方式 P196

十、纪检机关的监督处理 P202 十

一、 党员监督的基本概念 P203 十

二、 党员监督的主要内容 P204 十

三、 党员监督的基本方法 P205 名词:

党内监督(P171) 党员的监督(P173) 党组织的监督(P173) 巡视制度(P175)

党内监督机关的质询(P180) 党代会常任制(P184)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P190)少数服从多数是表示党组织、领导班子在讨论决定问题时,内部成员意见分歧的程度。在处理这种分歧时,“少数人的意见”应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做出组织的决定。 政治上的监督(P194) 干部谈话制度(P200) 文件审查制度(P199) 质询制度(P201) 检举控告(P201) 党纪处分(P202) 党委常委会(P188)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

教学要求

1、了解执政党监督在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了解党的代表大会如何行使监督权

3、掌握纪检机关的监督职能是如何发挥的 内容要点

第一节 党内监督概述

一、党内监督的涵义与性质

二、党内监督的方式与手段

三、党的监督条规建设

第二节 党组织的监督

一、党组织监督的意义和特点

二、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

三、党的委员会的监督

四、党委常委会的监督

第三节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

一、纪检机关的地位与作用

二、纪检机关的监督对象与内容

三、纪检机关监督权与监督方式

四、违法党纪案件的查处

第四节 党员的监督

一、党员监督的涵义与依据

二、党员监督的主要方式

三、党员监督的主要内容 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纪检机关查办违反党纪案件的基本内容

2、 难点:党的代表大会与党的委员会、党的常委会的关系 教学建议

1、 从执政党在我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的视角,分析完善党的监督制度的必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违反党纪案件的查处 【考核知识点】

一、检察机关监督的含义和性质 P207 P208

二、检察机关监督的内容和方式P209

三、职务犯罪的概念与范围 P211

四、贪污罪的认定 P212

五、贿赂罪的认定 P213

六、挪用公款罪的认定 P216

七、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认定P218

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认定 P221

九、侦察监督的概念 P222

十、侦察监督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P223 十

一、刑事审判监督的概念 P234

十二、刑事审判监督的基本方式 P235

名词:

检察机关监督(P207)

侦查监督(P209)

检察机关的 审判监督(P210)

刑罚执行监督(P210)

职务犯罪(P211)

贪污罪(P212)

主观故意(P212)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某一结果,而去作为。

受贿罪(P214)

行贿罪(P215)

挪用公款罪(P216)

滥用职权罪(P218)

玩忽职守罪(P21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P221)

侦查监督(P222)

刑事立案监督(P222)

审查批准逮捕(P222)

审查决定逮捕(P222)

审查起诉(P222)

侦查活动监督(P223)

审查逮捕案件的复查(P230)

受理审查起诉(P230)

刑事审判监督(P234)

刑事审判活动监督(P234)

刑事抗诉(P234)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P219)

索贿(P215)

第5篇:行政监督学论文

《行政监督学》

论文

题目: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完成日期:2013年5月7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我国现阶段行政监督现状...........................................2

(一)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2

(二)行政监督立法滞后..........................................2

(三)网络舆论监督缺乏效力......................................3

二、改进行政监督的具体建议和对策.....................................3

(一)加强行政监督立法,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3

(二)完善行政法规..............................................3

(三)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加强社会监督............................4

(四)建立一种对监督者进行监督的机制............................4

我国现阶段行政监督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 要:目前,伴随着政府事务规模的增长与行政集权化的发展,行政权力在现代国家政治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行政机关发挥着非常活跃的统治和管理功能,承担着大量的行政立法、决策和执行功能。 因此,加大行政监督力度、改善行政监督结构、增强行政监督实效以保障行政机关准确、全面、高效地依法行政,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通过对现阶段行政监督现状得研究,提出改进行政监督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行政监督;现状;对策分析

1

一、我国现阶段行政监督现状

行政监督是指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监察、督促和控制活动,是各类监督主体(包括政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和履行职责时各种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督促和控制活动。

行政权力应当受到监督和制约是当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加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对行政执法监督的认识还存在误区,“重立法、轻执法、忽视监督”的现象依然存在。再加上目前大多数行政执法监督行为尚末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监督的应有功能尚末充分发挥,就行政执法监督本身的规范性而言,缺乏完备高效的监督机制,对行政执法监督尚末法制化,导致行政执法监督方式简单、程序滞后、制约无力。具体讲,当前行政执法监督存在以下问题:

(一)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应说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也具有一定的效能,但是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存在着行政监督主体多元无序、缺乏核心和专门监督、受制于监督客体等问题,由此导致“虚监”、“弱监”、“漏监”、“难监”等问题。

首先,现阶段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党政不分情况,使执政党的外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类似于行政监督的内部监督,且都附属于行政机关,降低了行政监督的独立性。

其次,国家立法、司法机关是行政监督的主体,但是客观上由于人员编制、财政预算等一系列问题受制于同级行政机关,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因而在监督同级政府时感到力不从心,有畏难情绪。

第三,人民大众在监督中尚有难度,原因有:(1)由于行政权力的单向性,使拥有权力者和不拥有权力者之间不完全平等,即使是在社会主社会,行政权力的主体与客体虽然在政治上是平等的,但在作用方面也是不同的。(2)由于政府的“暗箱行政”,群众知情权难以保证。

第四,舆论监督中也有一些难点。如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屡屡出现记者被刁难、干扰、威胁甚至被打的情况,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得不到尊重和保障,势必影响新闻工作的开展,无法形成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有利监。

(二) 行政监督立法滞后

监督形式和渠道虽然很多,但制度安排不够合理。首先,立法对执法缺乏有效制约,既无财政和人事任免等方面的直接有效控制权。又无审计监督和其他有效手段,无以制约执法过程,致使人大监督缺乏力度;其次,执法权力内部缺少相互制约机制,除了办理刑事案件

2

中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存在一定程序的相互制约以外,其他执法活动都只有本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权力行使的单向监督,执法权力间的平行或交叉双向制约均不存在;再次,执法机构的配置与运行缺乏相互制约,导致为政不廉,工作低效,执法不力,执法效果不佳等。

(三) 网络舆论监督缺乏效力

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主体多元化,但缺乏科学的配合与协调,各种监督机关整体合力的发挥不够,各行政监督主体之问存在着职责交叉难以配合与协调的问题。除了司法机关、监察机构和纪检机构相互间职权分明和协调密切之外,其他的监督,例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新闻媒体和公民个人的监督,实际上处于分散化运行的状态。一方面使其势单力薄,监督能力有限,很难发挥监督体系所蕴畲的最大效力;另一方面,由于各自都有自己的监督机构,不仅造成行政监督机构重叠、监督成本上升和监督资源浪费,而且造成各监督机构分工不清,职责不明,有些问题、有些领域谁也可以监督而又谁也可以不监督。形成许多行政监督的“盲区”。

二、改进行政监督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行政监督立法,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行政执法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保障。因此应从立法上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将实施监督的主体、方式、程序以及监督的效力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行政执法监督提供法律依据和手段,以提高行政执法监督的权威性,防止行政执法监督的随意性。

首先,监督机制应当系统化、网络化。应根据行政执法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健全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和人大行政监察专员为监督主体的权力监督,与其他监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使分散的监督成为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的整体效能;其次,应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各监督主体的权限、分工、职责应明确、清晰,使各种监督机制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发挥出监督机制的整体优势;再次,确立行政执法监督的法律责任。行政执法的监督应当法制化,不仅表现为监督主体、监督权限、监督程序、监督手段的法制化,而且还表现为监督责任的法制化。

(二)完善行政法规

首先,加快行政立法进程。加快行政监督立法,重点是加强操作性强、实践迫切需要的、群众千呼万唤尚未出台的《行政监督程序法》、《新闻渤、《监督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其次,修改现有的行政法规,主要是把已过时的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实际的行政监督法规

3

进行修改和重新公布。把那些运行更好的、效能较高的法规、规章以更高的法律形式加以取代;把那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以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以确保行政监督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加强社会监督。

应尽快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新闻舆论的性质、内容、范围和权限,以保持新闻媒体的独立地位。通过制定规范使新闻舆论监督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再次,完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特点,是我国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特点,但如果不从立法上具体做出规定,仅停留于宪法的规定,其作用就不可能充分发挥。

(四)建立一种对监督者进行监督的机制。

行政执法监督是法律赋予行政执法监督主体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由于执法监督本身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加之法律又未对监督者放弃监督职责如何处理作出具体的法律规定。因此,监督者不履行监督职责,不会产生不良后果,放弃监督职责不会对己不利,这导致实践中“虚监”、“漏监”现象大量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将监督的职权、职责、方式、范围以及不履行监督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明确规定下来,这样就可将监督者置于一种监督职责状态,使其不能放弃监督职责。

总之,行政执法必须依宪行政、依法行政,只有被完全监督的权力才能减少腐败。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才是宪政之道。

第6篇:监督学作业答案

试述检查机关在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我国监督体系是庞大而复杂的,作为宪法明确规定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从体系之架构来看,应为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机关之一。由于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专门的法律监督地位和特定的法律监督职能,使其在这个体系中不仅只是充当国家司法机关监督的一员,而且还扮演着重要的专门机关监督的角色,发挥着其他监督主体所无法替代的特殊的功能作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具有监督的国家性、专门性和强制性特点,决定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在监督体系中占有重要的、特殊的和其他监督主体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当前检察机关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公诉等职能,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二是保障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检察机关通过履行职务犯罪侦查、公诉等职能,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遵守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追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法律范围内从事公务活动促进廉政建设;三是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对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促使诉讼中的违法情况得到纠正,有利于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清除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

[5]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检察机关在依法充分行使各项检察职权,打击犯罪,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市场的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利等方面,更显任重道远。这些作用表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发挥的重要作用是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上一篇:暑假篮球培训班招生下一篇:我的长征观后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