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与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都是泌尿外科中比较常见的前列腺疾病, 二者的主要差异就是病变患者的对象不同:前列腺增生多发于老年男性, 而前列腺炎多发于中青年男性。虽然这两种前列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但二者的临床表现非常类似, 都会表现出下路尿的症状。有学者研究后发现, 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都并发有慢性前列腺炎, 而且并发率的可能性达到了85.4%。此外, 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检查都会表现出炎症, 这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年龄早于前列腺增生有关。还有学者研究发现, 57.2%的前列腺炎患者都患有前列腺增生疾病, 而38.7%的前列腺患者曾经都患有前列腺炎, 因此, 总结得出, 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分析前列腺增生与慢性前列腺炎两种前列腺疾病的关系, 选取了2010年8月—2011年12月来该院接受前列腺增生疾病治疗的7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常规前列腺液 (EPS) 涂片和细菌培养实验得到的培养结果, 选择合适的敏感抗生素为他们进行治疗, 观察不同分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和前列腺炎的发病率, 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的是来该院接受前列腺增生疾病治疗的70例患者, 年龄分布在49~6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8.6岁, 患病年期为3~15年, 平均患病年龄为5年。在70例患者中, 有53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还患有前列腺炎, 观测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以及排尿困难, 严重的患者还出现腰腹和会阴部不适以及肛门坠胀痛等炎症症状。对患者情况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实验后, 利用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NIH-CPSI作为评分标准, 按前列腺体积的大小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分类, 见表1。

1.2 前列腺诊断标准

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该次研究采用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标准 (IPSS) 和生活质量评分标准 (QOL) 为患者评分, 还采用了超声等诊断技术进行复诊。确诊为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通过显微镜切片观察到白细胞 (WBC) 超过了10个HP;患者出现慢性前列腺炎的相似临床症状;B超观察到炎症, 当对患者实行穿刺活检, 观察到慢性炎症发生变变化。

1.3 研究方法

在使用原有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 根据EPS培养结果, 对患者进行敏感抗生素治疗, 连续接受4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IPSS评分。如果所有EPS培养结果均显示阴性, 可以选择磺胺类、喹诺酮类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4周后再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分处理。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分为3类:显效:即评分扣除达到7分及以上的;进步:即评分扣除在1~6之间的;无效:即评没有扣除评分的。其中, 显效和进步都表示治疗效果较好。评分完成后, 进行统计分类。

1.5 统计方法

利用EVIWS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Ⅰ度、Ⅱ度和Ⅲ度综合对比后, 治疗率分别为30%、33.33%和11.76%, 而且Ⅰ度和Ⅱ度治疗率与Ⅲ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Ⅰ度和Ⅱ度前列腺增生病例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统计结果显示, 前列腺增生并发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与前列腺增生体积大小之间的相关系数r=0.74, 即二者是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见表3。

3 讨论

有研究[3]报道前列腺增生患者后期大多数会出现炎症, 其出现增生病理改变则通常出现于40岁以后, 50岁左右开始并发相关炎症。目前, 尽管许多学者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最为可能性的机制为[4]:由于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 引起其导管狭窄或者闭塞, 同时, 因为前列腺导管多弯曲且细长, 极有可能造成前列腺液排出困难或者滞留, 这对腺体内炎性分泌物排出极为不利, 但是却为尿道病原菌进入腺体内提供了条件。除此之外, 如果发生慢性前列腺炎则还会进一步加重重纤维组织增生, 从而导致管腔变得更加狭窄, 并且分泌物排出不畅, 使细菌长期滞留在腺体组织内, 导致患者的病情逐渐恶化[5]。

从该组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 Ⅰ度和Ⅱ度前列腺增生病例的治疗有效率接近, 均为30%左右, 但是Ⅲ度前列腺增生病例有效率11.76%, 明显高于Ⅰ度和Ⅱ度前列腺增生病例的治疗有效率。研究结果表明, 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越早, 其临床效果越佳。同时, 由于前列腺增生并发前列腺炎的发生率正相关于前列腺增生体积大小, 因此, 如果腺体增生的体积越大, 并发前列腺炎的出现概率则越大。

总而言之,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临床症状, 因此,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时, 必须要及时进行EPS等专项检查, 并且, 针对前列腺增生并发前列腺炎的病例, 进行炎症反应治疗, 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前列腺增生与慢性前列腺炎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借助临床实验, 选取来该院接受前列腺增生疾病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常规前列腺液 (EPS) 涂片和细菌培养实验得到的培养结果, 选择合适的敏感抗生素为他们进行治疗, 观察不同分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和前列腺炎的发病率,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Ⅰ度、Ⅱ度和Ⅲ度前列腺增生疾病患者的治疗率分别为30%、33.33%和11.76%, 而且Ⅰ度和Ⅱ度治疗率与Ⅲ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两种前列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存在很多类似的地方, 二者的并发率也较高。因此, 在治疗前列腺疾病时, 要对患者进行EPS等专项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前列腺增生并发前列腺炎的症状。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并发

参考文献

[1] 卢国军, 唐来坤, 潘良, 等.前列腺增生症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关系浅析[J].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4 (6) :38.

[2] 郑成福, 黄剑刚, 韩玲, 等.射频治疗前列腺疾病200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4 (S1) :40.

[3] 阮志云.秋季高发“男人病”少酒多茶勤养护[J].茶健康天地, 2009 (10) :75-77.

[4] 陈鸿杰, 杨宁刚, 张居杰, 等.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结石的相关性[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1 (1) :43.

[5] 甘立德.电解治疗前列腺增生及慢性前列腺炎50例报道[J].重庆医学, 2003 (7) :878.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小企业区域创新网络现状分析及建议下一篇:加强基层边防部队财务管理的策略探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