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拆21是拿21个村

2022-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庆云县拆21是拿21个村

第2篇:21天能做什么?-----21天效应

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21天效应的产生原因

为什么会发生21天效应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据研究发现,影响21天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如下方面:

一是旧习惯、旧理念对新习惯、新理念形成的干扰。当两种习惯、理念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因素都要求相反的内容时,就会发生干扰。例如教书育人与导学育人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要求教师做出育人的理念与行为,但教书与导学的育人手段有较大差异,甚至有本质差异,因此,要形成导学育人的新理念与习惯常会受到教书育人的影响和干扰。实践表明,旧习惯、旧理念越是巩固,新习惯、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在旧习惯、旧理念干扰下学习一种新习惯或新理念,就会时常出现某些顽固性的错误。这些错误来自旧习惯、旧理念中的成分。可见,一个新理念或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复21次),是与旧习惯、旧理念的干扰有密切关系的,这也可以说是产生21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是理念与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及,据易发久的研究,它需要三个阶段才能形成。如用美国凯尔曼(1961)的研究,它也需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顺从。即表面接纳新理念、或开始新习惯,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尽量与新的要求一样,而在实质上未发生任何变化。此时,最易受到外部奖励和惩罚的影响,因为顺从可获得奖励,不顺从就会遭到惩罚。可见,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一开始多数是受到外在压力影响而产生的,自发的是极为少见的。第二阶段,认同。认同是在心理中主动接纳新理念、新习惯的影响,比顺从更深入一层,因此,此时意识成分更加浓厚,不再是被动的无奈的,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变化,使自己尽可能接近新理念、新习惯。第三阶段,内化。此时新理念、新习惯已完全融于自身之中,无任何不适之处,已彻底发挥新理念、新习惯的作用。一般而言,这三个阶段对非特异的理念、习惯只需21天便可形成,这是大量实验与实践的结果。

三是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即使简单的不断重复也是十分有效的。 21 天效应不是说,一个新理念、新习惯只要经过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这一新理念、新习惯要不断地重复才能产生效应。这也是现在许多广告不断播报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里所讲的21天是对新理念、新习惯的中等程度而言的,强度低的、简单的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就可能会形成的快一些,强度大的、复杂的新理念、新习惯就可能形成的慢一些,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理念、新习惯的性质对形成的时间来说也可能会有影响。但目前尚不知影响有多大,也需深入探讨。

此外,旧理念、旧习惯的改变或消退是否也如同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呢?其机理是否一致?尚不得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如果这一旧理念、旧习惯就是我们想要改变成新理念、新习惯的,也就是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应该说它们是同步的,立的时候,也就是破的时候,也就是说,同样需要21天才会产生效应。

21天效应对学校导学育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不良错误观念难以改变,新理念、新习惯难以形成,与我们没有按照21天效应的规律办事很有关系。因此,学校教师要积极应用这一规律,下列是应用时尚需注意的对策:

首先,学校教师要知道习惯、理念具有巨大的作用。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 5% 是非理念行为,属于非习惯的行为,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受理念支配,都属习惯性的行为。由此可见,理念、习惯在一个人行为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力量所在。因此,形成良好的新理念、新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千万不要忽视理念、习惯的作用。

其次,学校教师要相信理念、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形成的。我们学校教师中常有人如此感叹:“朽木不可雕也”,也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大量实验与实践证明,只要不断重复,习惯、理念是可以改变的。当然,改变理念、改变习惯会是一个极不舒服、极不情愿的事。但不管怎么说,人的行为是按理念、习惯行事的,不良的理念、习惯不改变,就可能产生不良的行为,其后果当然是不好的。因此,在改变理念、习惯时,不能因不情愿不舒服就放弃,必要时还要给予外在压力,特别是刚开始时更需如此。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这一炮不打响,后续改变就不可能。因此,要记住改变任何一个理念、习惯时都要不断重复,直至21天,甚至21天以上。相信,没有改变不了的理念和习惯。否则,就意味着失败的来临。

第三,学校教师在改变学生的理念、习惯时,一定要遵循 21 天效应的规律,不能盲干。因此,下列三点尚需引起重视。一是要按照三阶段的形成特点进行理念、习惯的改变工作;二是要有耐心,新理念、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甚至更多天;三是在这21天里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不习不得。 21天效应的应用

21天效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于自我改造上来。许多自觉(注意是自觉而不是自发)改造自我的人,成功的应用21天效应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这主要应用在两方面:一个是改造自己的理念,一个是改造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从人人为我的理念改变为我为人人;从不能吃亏的理念到吃亏是福;改变行走坐立的姿势;改变言谈举止的习惯等等。

第3篇:21世纪21周年--同学会策划方案

21世纪21周年—奉化二中92-1班同学会策划方案

前言

亲爱的同学们,斗转星移,岁月如歌。

二十年前我们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我们相聚相识奉化二中,虽有各自的梦想和憧憬,却是同样的热血与激情;二十年前,我们相知相重,虽不识人生真谛,却共同经历了人生最纯洁、最美好的中学时光。

二十年后,三年同窗友谊、同学情义已如江水长流,浩然成湖;二十年后人到壮年的我们魂牵梦绕,难以割舍不能忘怀的仍是那九峰山脚下,在奉化二中度过的青葱岁月。转眼间廿一年的分别,廿一年的牵念,如今给了我们相约相聚的足够理由。无论你是容颜已老,还是已然青春依旧;

无论你是飞黄腾达,还是依然淡定平淡;

无论你是咫尺之间,还是游走天涯海角;

只要不是万不得已,只要尚存同学情谊,

请来这里,参加21世纪21周年———奉化二中92-1班同学会。

一起见证属于我们的这一时刻。我们和你一样,多少次梦里相聚,多少次心驰神往。为此,我们很想约你,约你到往事里走走,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久违的面孔,说说离别的思绪。就让你我抛却尘世的喧嚣,丢弃身边的烦恼,走到一起来,尽情享受老同学相聚的温馨——

说说知心话,叙叙同学情!回来吧,亲爱的同学们!一双双一如当年热切又深情的眼睛在期盼,一颗颗一如当年火热又年轻的心灵在呼唤。

为了保障本次同学聚会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次策划方案。

一、同学会活动宗旨:

重拾年少时美好回忆,再叙三年同窗之情,分享生活工作点滴,加强同学互助联系。

二、同学会活动主题:

感恩,友谊,快乐,发展„

三、同学会活动原则:

1、自愿参加原则;

2、费用AA原则;

3、财务公开原则;

4、友情赞助原则;

四、同学会活动实施办法(暂行):

1、网上宣传,网下联络,初步了解广大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2、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成立“奉化二中92届高三(1)班21周年同学会理事会” (本届同学后按选举调整),具体负责活动方案起草和制定,聚会组织和活动安排等工作。理事会下设:

① 会长:由董永德同学担任,负责同学会的总策划、总协调,负责审核同学会费用支出款项

等工作。

② 秘书长:由沈明亮同学担任,全面协助会长工作。

③ 联络小组:由林南强、李飞波同学负责,负责联络所有同学,发送同学聚会邀请函;进一

步征求同学对聚会的意见和建议,向筹委会反馈;邀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将所有确定到会的人员和联系方式汇总,聚会时经本人予以补充和确认;并于会后制作通讯录。 ④ 会务保障小组:由袁艇、黄云存同学负责,负责酒店的联络,确定场地;安排聚会当天的

现场接待;视需要安排车辆接送老师和确需接送的同学。

⑤ 主题班会和联谊会小组:由李亚辉同学负责(暂定),负责聚会活动节目的策划及安排;

现场布置,活动主持,安排同学发言等事宜。

⑥ 财务后勤小组:由翁锡培、胡幼敏同学负责集会费用收取、支出及财务公开等工作;负责

活动道具、条幅制作、礼品、食品和老师礼物的采购等。

⑦ 摄像、技术外联组:由胡冬雷同学负责,负责照相事宜(可外请专业人员),全程跟踪摄

录,将大家相逢时的喜悦、活动时的热情、临别时的不舍、甚至醉酒时的丑态等精彩瞬间一一记录。并负责后期制作。

3、分阶段实施:

①第一阶段:2013年3月上旬 成立筹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策划活动方案,大致确定同学会活动时间。

②第二阶段:2013年3月中旬——4月初联络小组进行广泛联系,发送活动方案,在同学QQ群建立讨论专题,征求同学意见和建议,并与班主任、部分授课教师取得联系。会务保障小组对活动场地宾馆进行考察,初步选定合适的场地。

③第三阶段:2013年4月下旬 完善细节问题,敲定具体方案,确定活动预算。各小组投入实际行动。联络小组以电子邮箱方式向所有同学发送正式《邀请函》,并确定参会人数。会务保障小组联系酒店、会议室、旅游景点等。主题班会和联谊会小组开始准备和彩排节目等。财务后勤小组准备采购活动道具、条幅制作、礼品、食品和老师礼物等(费用暂时由理事会成员垫付)。

④第四阶段:2013年5月18-19 日同学聚会

五、聚会时间和地点:

时间: 5月18-19日

地点:黄贤东海长城土楼酒店

六、活动费用:

由筹委会进行预算,确定交费基本点为800元/人(如超出800元。超出部分已由贵人相助),签到时收取或在聚会前打入指定账户,如有同学赞助则不再单独收取。活动结束后筹委会将在QQ群上公开聚会开支情况。费用如有多余则转入92-1班同学会专项基金。

七、费用预算(暂估):

八、活动安排(暂定,希望同学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

1、5月18 日上午:10:00 同学会理事会成员到位布置场地、准备接待工作。(中午工作

人员和提前到的同学简单工作餐)

2、5月18 日下午:1:00开始签到,入住。完成入住的同学到会议室(活动室),与其

他同学聊聊天,叙叙旧。

3、5月18 日下午:2:00 -16:30 欢迎茶话会、联谊,同学聊聊天、上台介绍自己这些年

的经历、搞几个小节目,方式多样随机应变。(打牌、麻将不提倡不禁止)

茶话会结束前视需要进行其他议程。

4、5月18日下午:16:40集体合影

6、5月 18日下午:17:00 晚宴(敞开喝,喝酒的同学上交汽车钥匙)

7、5月18 日晚饭后:约20:00-22:00在OK厅联欢。

8、5月 18日晚上:22:00后,自己找乐子、自由活动。

9、5月19 日上午自由活动,有兴趣的同学集体游缆黄贤景区

10、5月19日中午11:00 午餐(不开车的同学可适当喝点酒)

11、午餐后依依惜别!

附:理事会(筹委会)成员 (暂定,欢迎自荐)

★会长:董永德 ★秘书长:沈明亮

★联络小组:林南强、李飞波★会务保障小组:袁艇、黄云存★主题班会和联谊会小组:李亚辉 ★财务后勤小组:翁锡培、胡幼敏 ★摄像、技术外联组:胡冬雷

(以上所有人员均为本次聚会活动志愿者,具体完成活动前期筹备工作及聚会当天的服务与安排工

作。其他未列入名单的同学可主动报名或在活动当天自觉参与活动的服务工作。)

说明:以上方案为本次同学会策划草案,它将会在筹委会成立一个月内不断听取同学们意见加以完善。理事会成员以去年参加九峰山烧烤活动的同学为主,各小组成员认为自己力量不够强的请自己招兵买马或另举贤能。我们觉得筹备中的每一个任务都意味着一份对同学的关心和责任,我们相信我们能做好,也希望广大同学能为积极地为我们的“21世纪21周年”同学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心意和力量!

第4篇:21《细柳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2、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 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教学难点:

1、 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实词。

2、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周亚夫是汉代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周勃死后由其长子周胜之袭封爵。后来周胜之因犯罪,汉文帝才选周勃诸子中的贤者,当时担任河内守的周亚夫作为爵位继承人。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入侵,亚夫奉命领军防守长安,驻军细柳,其实这次匈奴入侵,历时不过一个月,因汉军戒备森严,以匈奴兵退却而结束。《细柳营》这篇课文就讲了周亚夫是如何治军的。

二、解题、背景资料介绍

1、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史记•绛(jiàng)侯周勃世家》,题目是编者加的。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南。

2、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 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 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3、作品介绍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音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îu

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诏zhào

揖yī

胄zhîu

轼shì

曩nǎng

2、重点字词解释

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 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以:任命) 霸上:古地名,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祝兹侯:封号。

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河内:郡名,今河南北

部地区。

之:到、往 被:同“披“ 使:派 传言(传令)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谓:对„„说;从属:随从 车骑:车队。)

按辔徐行(按住缰绳慢慢前行) 使人称谢(使:命令,派遣;谢:宣告,告知) 敬劳将军(敬,表敬重) 成礼而去(礼仪完毕即离去)既出军门(既:„„之后;)

3、老师范读全文。

4、学生自读,同桌间互相矫正读音。

5、齐读全文。

四、翻译课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得如满月一般,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按住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改变了,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被俘虏的,至於周亚夫,岂能被侵犯?”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五、分清课文的内容层次: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概述故事情节。

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的性格特点。

2、文章结构

一(1)先点明背景,交代因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二(2)中心段,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集中地表现周亚夫的性格。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上自劳军”到“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写细柳营军容严整,常备不懈。 第二层从“先驱曰:‘天子且至’”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写细柳营军纪严明,连天子也不例外。

第三层从‘至营,将军亚夫„„“到”成礼而去“,写细柳营军礼严谨,一丝不苟。 三(3)借文帝之口,赞扬周亚夫治军严格的“真将军”的风范。

六、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三

1、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大:大规模,大举。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管,持满。

锐:锋利,课文里是“使„„锋利”的意思。

3、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改容:改变神情。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虏:俘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考查文学常识。

2、 考查重点字词。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课文开头说“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提问:“大”字在句中强调了怎样的意思? (匈奴大肆入侵,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形势紧张。于是,汉文帝调兵遣将,委派刘礼、徐厉和周亚夫到霸上、棘门和细柳驻扎,“以备胡”。)

2、这段里的两个分号一个冒号有什么作用?

(两个分号说明三位将军各自独立,是平行的关系,一个冒号,说明三位将军守边的目的都一样,即是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

3、皇上派遣三位将军去守边,目的就是为了防备匈奴入侵,皇帝到部队慰问将士,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如何?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如何? (原文)

(霸上、棘门情况:直车入,将以下骑送迎; 细柳营:军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

4、课文为什么要先写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后写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先写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情况,是为写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更加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从而也更加突出周亚夫的忠于守职,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更令人敬佩。)

5、在文章的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是哪句?他所说的周亚夫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在课文的对话描写、叙述描写、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中找,原文回答) 答案:

(对话描写:“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叙述描写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豰弓弩,持满。”、“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 (先驱曰:“天子且至。”、“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4、 如果要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怎么概括? 周亚夫是“真”将军表现在:

从军士戒备、军纪严明、军令畅达以及周亚夫的所言所行可以看出周亚服不愧为“真将军”。

三、讨论:

1、课文重点表现的人物是谁?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为了表现他的性格特征,课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方法来表现,请你找出那些是正面描写?那些是侧面描写?这些方法好不好,为什么?(5分钟后,回答) (周亚夫;

性格特征: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侧面描写:帝在前两位将军遇到的情况,周亚夫军队的军容、汉文帝的变容和赞叹, 群臣的惊叹;

正面描写相结合:周亚夫的言行举止(笔墨较少)

正侧面相结合的方法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形象突出,通过对比衬托更能突出表现周亚夫

的“真”将军形象。

2、你还认为汉文帝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他对刘礼、徐厉两位将军在工作上玩忽职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对周亚夫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表示赞扬。

勤于政事、目光敏锐、重视人才的治国皇帝。

四、掌握知识

1、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 改容式车 式通轼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

2、词类活用

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 驻军,驻扎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 穿戴盔甲

锐兵刃 锐:形容词作动词 把„„磨锋利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袭:被动用法 被袭击; 虏:被动用法 被俘虏

五、讨论探究。

1、“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你认为是这样的吗?如果是,假如有一天你也像周亚夫那样,成为了国家干部,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那又该怎么样发扬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呢?

( 敬业精神、恪尽职守

敬业乐业等等)

2、谈到将军周亚夫,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人太死板,他的那一套在今天根本就行不

通,迟早会被„下岗‟!”也有的同学说:“周亚夫这样做,只是为了迎合当时皇帝的心理,从而引起皇帝的注意,以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你怎样看待周亚夫这个人物?他忠于职守的精神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这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境界,是时代所迫切需要的,必须大力提倡。

3、那么,现在,聪明的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在领会到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的同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好自己呢?

(只有先做好自己,才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国家干部,或者是其他。)

(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热爱学习,尊重老师,孝敬父母,对学习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做好每一次作业,上好每一节课,健康快乐的学习,不断进步,不虚度青春,对自己的青春负责,就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和职责。 是班干部的更要认真负责,锻炼自己,促进学习等等)

六、板书设计

细柳营—— 司马迁 对比

霸上、棘门————————细柳

文帝巡视:(上)“直驰入” 军士整装,严阵以待

两次“不得入”

“军中不得驱驰”

“将以下骑送迎”

“请以军礼见”

文帝评价:“若儿戏耳”

“真将军也”

第5篇:21、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3、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题,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2、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感知: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交流自学情况。

三、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重点:

(1)四面更无树木遮阳,左右倒有芝兰相衬„„通灵之意

(这几句交待顽石生成的环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四、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教学反思:

第6篇:21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

的丰富想象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3.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前置性研究:

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2、再读课文,勾划你喜欢的词语,并在书上标注你不理解的词语,用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3、精读课文,想一想,看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读《西游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

2.你知道孙悟空打哪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扫清文字障碍

1.默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可引导学生通过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查字典解决。)

2.交流自学情况,逐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使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读边想:石猴是从哪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问题一(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交流: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理解“盖自”(自从)、“即久”(已久)、遂(于是)

◇提示: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

(2)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朗读并感受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语言简练,初步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提示: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勇敢。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

(2)问题二:石猴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讲述了石猴成为美猴王的过程,其中有些贯穿始终的关键语句要引导学生找出,以便了解事情发展的脉络,为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过程作准备。)

例如: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笑道:‘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桥头要求众猴信守承诺拜他为王等语句。

小结过渡:了解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过程,孙悟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品词析句,感悟人物品质

1.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勇敢顽强、无私无畏、顽劣活泼等皆可。)

2.再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些个性、品质特点?

3.反馈交流:

(1)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身手不凡„„)

(2)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敢作敢为,充满自信,当仁不让„„)

4.感情朗读课文,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

四、复述课文

四人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详细复述课文,比较课文的叙述和我们的叙述有什么不同之处?感受课文的语言简练、概括,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把下面两个片断多读几遍,用自已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写一个同学们劳动或活动的片断。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神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2.阅读《西游记》或《西游记》故事书,准备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第7篇:

推荐阅读:

密云县人民政府关于06-16

上一篇:最懂你下一篇:第六讲习题参考答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