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质不育双低高产高油多抗三系杂交油菜“蓉油18”选育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陶兰蓉, 张汝全, 杨进, 等.甘蓝型质不育双低高产高油多抗三系杂交油菜“蓉油18”选育研究[J].南方农业, 2017, 11 (4) :27-30.

油菜是用途比较广泛的作物, 种子含油丰富, 菜油是良好的食用油和工业用油[1]。杂种优势利用有多种途径, 主要有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法、萝卜胞质不育系法、化学杀雄两系法等。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法在杂种优势利用上较为广泛, 育种者利用此法相继选育成了一大批杂交油菜新品种用于生产,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2]。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开展本项研究, 并取得显著成绩, 先后育成了蓉油系列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12个。其中, “蓉油18”从2005年配组, 经2006—2007年所内正规品比试验、四川省区试、国家区试, 2011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1 选育方法及经过

1.1 育种材料与方法

1.1.1 育种材料

引进资源, 自有资源, 引进品种, 自育品种。

1.1.2 育种方法

杂交、回交、测交、自交、单株系选等。

1.2 不育系“蓉A0068”及保持系“蓉B0068”的选育

1988年3月在本所用甘蓝型低芥酸油菜品系“82-11”与甘蓝型双低油菜“SV03223”杂交, 1989—1990年连续2 a在所内和异地自交加代选育至F4代, 从F5代起, 测定芥酸和硫苷含量, 选择双低优良株自交, 至1995年春选育至F9代, 育成稳定的双低中早熟品系“0068”。1995年3月用本所选育的“蓉A069”作母本, 用“0068”作父本测交 (B0) , 当年夏播鉴定, 其后代表现全不育, 继续用“0068”与“蓉A069”回交, 1996—2003年连续回交至B11, 育成稳定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蓉A0068”和保持系“蓉B0068” (见图1) 。

不育系“蓉A0068”属甘蓝型, 半冬性, 中熟, 叶片有蜡粉;株形扇形, 匀生分枝, 花瓣小、分离, 花丝极度缩短, 花药退化、尖瘪、白色, 不育性稳定, 不育度100%, 异交结实性好。保持系“蓉B0068”, 雄性可育, 花瓣较大、侧叠、花丝长, 花药正常, 四强雄蕊明显高于柱头, 其余的生物特性与“蓉A0068”一致;芥酸含量0, 硫苷含量18.35μmol/g饼, 含油率46.36%;抗倒, 抗寒性强, 抗病毒病和菌核病能力强[3]。

1.3 恢复系“蓉C2970”的选育

1996年春在本所用甘蓝型油菜“7433”与甘蓝型双低油菜“3950”杂交, 1997年春至2000年春连续选优良株自交至F4, 从F5代起测定芥酸和硫苷含量, 选择性状优良的双低单株自交, 同时与“0068A”测交, 至2005年春F9代时育成了稳定的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蓉C2970” (见图2) 。

“蓉C2970”属甘蓝型, 半冬性。子叶肾形, 幼苗半直立, 裂叶, 叶绿色, 叶柄较长, 有蜡粉。花瓣大、黄色、平展, 侧叠, 四强雄蕊明显高于柱头, 花药发达, 花粉量大, 对“蓉A0068”的恢复率和恢复度均为100%。角果大、长、密, 抗倒、抗寒性强, 抗病毒病、菌核病力强。芥酸含量小于1.00%, 硫苷含量17.95μmol/g饼, 含油率44.83%。

1.4“蓉油18”的选育

2005年春用“蓉C2970”作父本、“蓉A0068”作母本配组, 当年夏播鉴定育性, 其恢复率和恢复度均为100%。参加了2006—2007年正规品比试验、2008—2009年四川省区试、2010—2011年国家区试。2011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蓉油18” (见图3) 。

2“蓉油18”植物学特性及主要经济性状

2.1 植物学特性

种子圆形、黑褐色。叶色深绿, 叶片大, 叶柄长, 裂叶3~4对, 叶缘锯齿状, 无刺毛, 有蜡粉。幼苗半直立, 心叶绿色。株高199 cm左右, 株形扇形, 匀生分枝, 第一次有效分枝高度73.8 cm左右。花瓣黄色, 中等大, 平展, 侧叠, 雌雄蕊正常可育, 四强雄蕊高于柱头, 花药发达, 花粉量大, 恢复率、恢复度均为100%, 全生育期223 d。

2.2 主要经济性状

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左右, 单株角果数平均为469.3个, 每果18.1粒左右, 千粒重3.74 g左右。

3“蓉油18”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表现

3.1 产量

“蓉油18”参加各类试验的产量表现见表1。分述于下。

3.1.1 所内组合比较试验

2006—2007年度参加所内组合比较试验, 产量为2934.68 kg/hm2, 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32.81%。

3.1.2 四川省联试

2008年度参加四川省联试, 5点次试验平均产量2788.65 kg/hm2, 比对照“川油21”增产32.81%, 增产极显著, 名列试验第一。

3.1.3 四川省油菜区试

2009年度参加四川省油菜区试, 8点次试验平均2461.50 kg/hm2, 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85%, 增产极显著, 6点增产;含油率44.92%, 产油量1105.65 kg/hm2, 比对照增加9.60%, 产油量居本组试验第二名。

2009—2010年度参加四川省油菜区试, 共16点次试验平均产量2621.11 kg/hm2, 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85%, 增产极显著, 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4.79%, 增产极显著。平均产油量1156.80 kg/hm2, 比对照“川油21”增加9.6%, 比对照“德油6号”增加9.2%。

2 0 11年度参加四川省不同生态区6点次生产试验, 5点增产, 平均产量2641.05 kg/hm2, 增产4.79%。

3.1.4 全国油菜区试

2010年度参加全国油菜区试长江上游区试验, 10点试验9点增产, 平均产量为2830.20 kg/hm2, 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1.29%, 名列试验第2位, 增产极显著;含油率42.98%, 平均产油量1216.35 kg/hm2, 比对照增加7.75%。2011年度参加全国油菜区试长江上游区试验, 12点次试验10点增产, 平均产量3112.20/hm2, 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8.00%, 名列试验第2位, 增产极显著;含油率42.96%, 平均产油量1336.95/hm2, 比对照增加7.98%。2 a平均产量为2971.20 kg/hm2, 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9.54%, 增产极显著。

2011年度参加全国油菜区试长江上游区生产试验, 6点均增产, 平均产量2883.45 kg/hm2, 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3.56%, 增产极显著。

3.2 品质

3.2.1 四川省区试测试结果

据国家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蓉油18”2009年含油率44.92%, 含芥酸0.05%, 含硫苷22.74μmol/g饼, 2010年含油率43.35%, 含芥酸0.10%, 含硫苷18.02μmol/g饼;2 a平均含油率44.14%, 含芥酸0.08%, 硫苷20.38μmol/g饼 (见表2) 。

3.2.2 全国区试测试结果

据国家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蓉油18”2010年含油率42.98%, 2011年含油率42.96%, 2 a平均42.97%;2010年芥酸含量0, 硫苷含量20.38μmol/g饼。2010—2011年芥酸平均含量0.15%, 硫苷含量17.75μmol/g饼 (见表2) 。

3.3 抗逆性

3.3.1 四川省区试表现

据四川省植保所接种鉴定结果, “蓉油18”抗耐菌核病能力与对照 (川油21、德油6号) 相当, 耐寒力强于对照, 花期未发生倒伏, 自然条件下抗耐病毒病能力略强于对照, 抗耐菌核病能力强于“川油21”、略弱于“德油6号”。

3.3.2 全国区试表现

“蓉油18”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3.33%, 病情指数7.48;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87%, 病情指数0.38。对照“油研10号”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4.61%, 病情指数9.97;病毒病平均发病率0.66%, 病情指数0.18。“蓉油18”抗菌核病、抗病毒病能力强于对照。抗寒性、抗倒性与对照相当 (见表3) 。

3.4 适应性

“蓉油18”在四川省2 a区试共计16点次试验, 增产11点次, 生产试验6点次试验, 增产5点次, 对大部分试验地区表现出适应性。适应区域为四川省大部分平丘地区。国家区试2 a共计22点次试验, 增产19点次, 生产试验6点次均增产。适宜长江上游冬油菜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4“蓉油18”栽培技术要点

“蓉油18”在成都平原9月10—15日播种, 苗龄30 d左右可育苗移栽, 10月中旬实施宽窄行壮苗移栽, 密度9.75万株/hm2左右;直播适宜9月底10月初播种, 密度15.0万~18.0万株/hm2。成都平原中等肥力土壤667 m2施纯氮10 kg左右, 重底早追, 底、追肥比例1∶1, 氮、磷、钾、硼肥配合施用, 多施有机肥, 苗、果期采用药剂防治虫害。

5“蓉油18”制种技术要点

5.1 制种隔离

要求无蜜蜂条件下, 繁殖制种隔离区>1000 m;有蜜蜂情况下, 隔离区必须>3000 m。

5.2 制种行比

父母本行比一般情况下为1∶3。

5.3 去杂、防杂

制种期间严格去除制种区内的杂株、野生油菜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种子收、贮、晒、加工、运输等过程中, 严防机械混杂。

摘要:“蓉油18”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用自己选育的不育系“蓉A0068”作母本、“蓉C2970”作父本杂交配组, 经各级试验选育而成。该品种杂交优势强, 丰产性好, 含油率高,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熟期适中。在四川省区试中, 两年22点次试验19点增产, 平均产量2617.05 kg/hm2, 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85%, 增产极显著;在国家区试中两年22点次试验19点增产, 平均产量2971.12 kg/hm2, 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极显著, 比CK (试验平均产量) 增产9.54%。2011年同时通过四川省审定和国家审定并定名。

关键词:双低,高产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种,蓉油18号,选育

参考文献

[1] 官春云.油菜品质改良和分析方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2] 付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 蒋梁材, 蒲晓斌, 张锦芳, 等.甘蓝型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川油2 3选育[J].西南农业学报, 2004, 17 (4) :430-434.

推荐阅读:

上一篇: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探究下一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习得缄默知识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