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然后从课程设置、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创新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对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1:

浅议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就业

摘 要: 本文针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阐述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讨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实践能力 培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就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1]《经济学人》杂志报道了中国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到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接近760万,达到最高峰。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在这场就业危机中杀出重围,找到立足之地,成为大学生求职群体最关注的问题。[2]

1.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1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当时的经济、社会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大学生整个群体的特点分不开。大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几个导致就业难的特点。[3]

1.1.1具有创新意识,但是由于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导致缺少创新实践技能。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对能从学习中产生新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抱有热切的追求。然而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有限,以及学生自身没有创设条件或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紧跟学科最新发展动向。大部分同学忽视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这样即便有创新意识和灵感,也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1.2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想象力日渐丰富,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交叉及合理的整合,他们往往缺乏灵活的、全面的思维方式。这就导致创新实践不能很好地实现。

1.1.3有创新热情,但缺乏明确的目标。大多数大学生尽管有创新的热情,但毕竟师生、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甚少,再加之没有真正走向社会,缺乏认识,因而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

1.1.4创业能力急需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4]我国的高等学校也早已接纳这一理念并广泛开展创业教育,但创业者寥寥无几,成效不明显。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创办者史蒂夫·马若提出了12种被普遍认为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适应能力、竞争性、自信、纪律、动力、诚实、组织、毅力、说服力、冒险、理解和视野。这些能力和素质可以说基本上属于“默会知识”,而这些“默会知识”在以传递、理解和掌握“显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是学不到的。只有在“做中学”、“干中学”,才能真正掌握这类知识。也可以说,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练出来的。不难看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基本原理,[5]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是摈弃传统大学教育弊端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理应摈弃应试教育的弊端,走上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正确发展轨道。

1.2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用人单位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看重学历之外,还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就业困难,倒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他们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明白学校和社会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往往对社会的了解过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与期望,而多数企业则对应届大学生往往表现得很冷淡,认为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心态不好,角色转换慢,适应期过长。他们在录用和挑选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曾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纪律性强的毕业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注重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能力。

2.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2.1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属于素质教育。[6]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应体现时代特征、社会要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校就读期间依照学校规定所完成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应用所学理论、观点、知识完成学业,动脑动手进行综合、实验、技能训练等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拓展认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初步能力,还有人际交流交往方面的能力。二是在校就读期间借助学校提供的条件或者自己与同学合作创造的条件,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拓展所获得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诸如参与社会主体(工人、农民、军人、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及其他阶层群体)改造自然,或变革社会的某些活动中所获得的,或在已有基础上新增长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各种能力所构成的能力体系。通常由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构成。其中一般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实际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记忆分析能力、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写作能力、实验能力、科研能力、设计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等等;综合能力则包含了在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基础之上的解决综合问题的其他能力。

2.2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2.2.1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这个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将书本教学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学习能力和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组件,并成为一个人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拔尖的群体,对知识运用的能力非常出众。如果说相关专业知识是当今大学生的“拳头产品”的话,那么社会实践能力则是当今大学生的“贫血学科”。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低下。这样,就必然导致新一代能人综合素质的打折。未来,人们在社会、在工作中与人相处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过工作本身。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生活,锻炼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习能力与学习精神,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因此,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2.2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自我定位。专家指出,目前不少大学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和自我定位。[7]如果能够尽早根据人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定向,在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大学生的就业将更具有针对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大学生们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融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通过实践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将学会如何作决策,知道如何制订计划,如何分层次地向着目标努力,强化规划意识,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加踏实地掌握相关知识;还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缓解就业的心理压力。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了解社会需要,并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

3.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企业面临困境,这必然引起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而且必然对人的发展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的体现。国与国之间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又是和教育密不可分的。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在毕业后的第一轮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是在校大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大三、大四学生就业、择业迫在眉睫,参加社会实践并迅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一项毕业前的重要准备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对于加强学校教育同社会实际相联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http://www.eol.cn/ze_ye_qu_shi_4374/20091214/t20091214_429967.shtml.

[2]http://www.hb53.cn/thread-1149-1-1.html.

[3]丁逊.论教学和科研中创造性思维的相互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4]周德昌,江月孙.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于博溉.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Vol 27,(7):40.

[7]刘风英.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对策[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Vol 19:53-54.

作者:刘建军 李美凤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2: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然后从课程设置、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创新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对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我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是人才培养任务的重中之重,任何關系到人才培养的项目和政策都必须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优先思考的位置。鉴于此,本文就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现状、提高方法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建议。

一、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明确提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会成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从整个知识经济发展过程来看,知识的创造和使用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科技创新是优化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会极大的推动产品科技质量的提高。随着知识增长和知识转化速率的逐步提速,要求学生掌握知识面广、迁移性强的技术,需要学生对知识的重新构建或再创造,在这期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发挥主动性。在国际竞争中,经济发展是首要条件,创新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一个国家失去了创新人才,他就会失去国际竞争力。晚清时期“落后挨打”的教训要求时刻鞭策着我们在发展中必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将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大国,才能够永葆竞争的活力。

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实践创新能力将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要在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差距还是很大。而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该大力发展创新教育,虽然近几年创新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资金有限。在工科院校,绝大多数的结论和数据要通过实验验证的,需要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场所,而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普遍落后,并且学校在实验设备上投资也很少,不能开展一些具有思维创新活动的实验,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指导教师的时间和知识储备不够。在高校教育中大力推广创新教育,但是创新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积极探索能力,老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时间来指导,但现在高校普遍存在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重的特点,老师没有很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

3.制度缺失,信心不足。虽然现在高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要求,但是与之相配套的制度缺乏,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当下的大学生普遍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比较优越,都是从温室里走出来的,缺失承受压力和刻苦拼搏的精神,没有创新的勇气和自信。

三、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式

1.建立专业互通渠道,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前,对报考的专业不太了解,不知道以后从事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方向包括什么。在报考专业时往往听从家长或老师的建议,当进入到大学后发现自己对专业不感兴趣,对专业没有兴趣无从谈及创新。因此学校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应该在现有的专业基础上,多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作为选修课,让学生有选择地去听不同专业介绍,让他们自主选择专业,进而调整专业,这样使他们能够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会有一定吸引力专研这个专业,这样能够对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发科技创新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学生对专业有兴趣,并且具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上锲而不舍的专研精神。因此,我们要开发各种科技创新项目,并分配一些资金作为启动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在项目的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认真开展研究的项目。为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对获得优秀的创新活动可以得到一些奖励学分,可以进行学分兑换,也可以将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纳入综合测评的加分项目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向实践创新的深度开发,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3.加大力度培养具有专研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自古以来,老师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对学生的成长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首先要培养老师具有创新精神,要有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到专门的创新公司去学习或参加培训,及时了解业界动态,掌握最新技术,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些举措,教师在专业知识更新、项目开发管理经验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取得了长足进步。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

4.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通过吸引企业资金和物质技术参与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了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将企业资源和创新文化引入到学校,成为创新教育的推动器,融合高校和企业力量共同研发和引领技术创新活动。如海尔的创客实验平台,充分发挥了海尔集团的优势,允许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技术研发等工作中,学生可以得到企业研发团队的技术人员和老师双重指导,极大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发挥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最后提出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逐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许景波,刘泊,王丽杰.基于创新训练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J].黑龙江教育,2016(1):75-76.

[2]卫慧芳,许臣.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68-69 -62.

[3]焦东良.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 成果交流, 2016(11):151-152.

[4]鲍家定.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 2016(7): 61.

作者简介:秦补枝(1975.09—)女,汉,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

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发展视角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265.

2.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能力提高的新策略,项目编号:NJPI-PPZY-2015-21.

作者:秦补枝 王恒强 朱玉奇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3: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提出创新人才是在工作实践中成长、凸显出来的,大学确立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质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预期性目标,大学创新培养的重点不应局限于少数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而应在注重对所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为不同潜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成长的空间和机会。据此构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配套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化;体系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肩负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历史重任,重庆大学围绕这一使命,在始终坚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办学理念不动摇的同时,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体系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系统的培养体系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并积极地付诸实践。通过不断评价和反省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系统持续的培养。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是许多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但由于人才成长过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人才是在工作实践中成长、凸显出来的,没有一个人生而就是创新人才。无论他的天资如何好,若没有首先找到自己的天资发挥所适合的领域,则终其一生天资都可能得不到发挥,创新更无从谈起;即使自己的天资被认识,若没有经历艰苦卓绝的学习、训练和挖掘,其仍然不具备实现创新的能力;即使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具备了创新的能力,若在工作实践中不能获得创新实践的平台,其创新能力也没有实践的载体;即使有了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若没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决心,也不能使其真正取得创新的成功,也不能使其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因此,大学所确定的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一个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预期目标,而不是大学教育的现实目标。这是因为,首先大学教育只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即通过教学活动,提供学生系统学习和训练条件,帮助学生构建某个专业领域系统知识和能力架构的阶段,虽然相对完整的知识和能力架构的搭建是实现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其无法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充分条件;其次,每个学生自身天赋、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最终职业取向的差异,其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未必能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完全契合;第三,工作后所获得的机会也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单位和岗位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导致每个学生成就的参差不齐。这一切昭显了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目标实现中的巨大不确定性。

从另一层面上考察,虽然最终成为创新人才的人是凤毛麟角,但若我们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将来在任何一个平凡岗位上,他们都有不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激情和能力,并通过不断的改进,促进相应的措施、程序或产品得到持续的改良甚至大幅度的改造。而就整个社会而言,正是这种众多细微改良或改进的汇聚,成为了推动社会科学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

因此,大学关注的重点不应是所谓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而应注重所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不同潜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因为创新能力是学生未来成为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学生拥有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激情,以及承受创新过程中失败压力并坚忍不拔的创新品格,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发现、捕获并牢牢抓住可能的创新实践机会,以实现持续的改良或突破性的创新,他们中必然有相当数量的人最终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的基本理念,我们根据重庆大学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构建了重庆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该体系由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基本培养体系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两部分构成。见下图。

其中实践创新能力基本培养体系是针对全校学生,通过培养计划中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在内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个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都能接受一定的创新能力基础训练和创新思想的熏陶。

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体系,则是贯彻以“学生为本”为前提,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线,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课外实践项目所构成,以满足各专业不同学生自我培养需要的个性化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学科竞赛项目、弘深基金项目、国家创新实验项目、创新实践项目、创新实践班等。

整个体系的建设与运行遵从以下原则:

1.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构筑课内外培养体系融合的通道,使之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整体;3. 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大学教育始终;4. 全员参与创新能力培养;5. 强调自我培养,提升学生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是实现创新的必备的品质,没有独立的人格,就不可能具有批判的精神,也不可能去质疑固有的知识、经验,也就失去了进行改良和创新的原始动力。为此,在个性化培养体系中,学校通过项目的形式提供从师资、设备、信息到环境的各种培养资源,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的课外实践创新项目,提出申请获准后开始相应的学习。整个过程始终强调的是学生如何围绕自己的人生目标,有效获取学校的教育资源实现对自己的培养,并在经历的每个环节中学习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独立人格的提升。

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

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总体架构和主要原则的指导下,我校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1.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基本培养体系的建设

根据创新能力基本培养体系要实现对学生全覆盖、全过程培养的目标,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建设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源。

学校以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引,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部分专业独立设置了基于专业基础或专业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开发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较大型的实验项目;同时不断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更新、完善和丰富实验项目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选择。

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将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中的成果或问题引入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充实完善相关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与过程管理。设立校实验教学督导组,加强实验环节质量控制,督导组每年听取实验课程900余次,抽查实验报告15000余份;通过严格前期选题、中期检查、答辩各环节管理,控制毕业设计质量。

2.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体系的建设

学校建成“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并以此为纽带,将七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八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的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支撑体系,同时通过开放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补充支撑。

每年为学生提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800余项、再加上各学院和实验中心设立的创新实践项目,形成了多层次的创新实践项目体系;

每年组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20多项,包括国际、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等层次,覆盖数学、电子、物理、力学、英语、计算机、软件、结构、工程训练、机械等学科。

组织课外人文、材料、机械和软件等专业创新实践班,以及机器人创新团队,制定了独立的教学大纲和相应的管理办法,让学生在持续3年时间内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全部利用课外时间,既接受相对系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培养,又以创新实践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学习和训练实践创新能力。

不同形式的创新实践项目和课外创新实践班、创新团队的开设,为学生的自我培养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教学资源。

3. 课内外融会贯通,分阶段全程实施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通过修订培养计划、改善学分制、制定激励政策等不断完善培养制度。通过将各种形式的个性化培养活动模块化、制度化、课程化,并以适当的方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认定创新学分;将创新实践活动的优秀成绩列入研究生推免条件等措施,构筑实践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体系与基本培养体系间的通道,使之成为运行良好、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为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同时,依据教育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则,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科一年级,注重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和各种宣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阶段:本科二年级,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知识储备,主动寻找创新实践项目,培育并完成项目申报立项。在此阶段,各专业通过不同方式适当增加部分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增设学科前沿的课程和讲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早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为参加创新实践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创新实践,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活动。

4. 转变观念,促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开展

教师和学生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创新培养的所有理念是否得到切实的落实,培养目标是否得到真正实现,必然依赖他们在教与学中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是关键。紧密结合学科大类系列课程建设,推动和深化研究式教学的改革和实施,促使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培养意识。

其次,学生学习观念和培养观念的改变是基础。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对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传输,结合学校组织开展的宣讲会、学术报告等宣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主动争取教学资源实现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观念的讨论和学习,让学校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创新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此项工作的开展;也让相关的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在教学管理、教学流程的设计到教学准备等各项工作中力争为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支撑。

5. 加强激励,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创新实践指导

为了吸引更多高水平教师参与创新实践指导,改革完善了指导教师激励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将学生创新培养纳入教师聘任和职称评审条件中;指导工作量认定:根据创新实践指导的具体情况,由职能部门负责教师工作量认定,其指导工作量以动态编制的方式划拨学院,其工作量作为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一部分;奖励:对指导学生认真负责、成效显著、获得国家、省、学校奖励的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学校根据相关规定予以业绩奖励;对组织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成绩优秀的学院,给予相应业绩奖励;将学生创新培养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考核内容。

6. 加强建设,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资源保障

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努力拓展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或工程的空间,为学生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全校37个实验教学中心有7个国家级、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校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成为全校教学、科研实验室教学资源整合的纽带;通过校内建设、校企合作等方式建设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160余个。

同时结合重庆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信息化平台,提供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实现各种创新实践项目申报、学科竞赛报名等课外创新实践的信息化管理。既提升了工作管理效率,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创新实践活动的相关信息,也在学校营造了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并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责任编辑:李文玲]

作者:严薇 袁云松

上一篇:摄影角度下产品设计论文下一篇:银行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