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长期照护”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根据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今年以来, 我们组织问卷调查,随机走访老人,实地考察养老、卫生服务机构,对东台市“长期照护”问题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初步掌握了“长期照护”第一手资料,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于1985年就步入人口老龄化县级市行列。到2015年底,全市总人口为112.65万人, 60岁以上老年人口30.21万人,占总人口26.81%。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4.3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4.33%。100岁及以上老年人174人,占老年人口的5.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4万人。

目前, 全市养老机构、卫生服务网络遍布17个镇(区)、2个国营农场。现有养老机构56家,拥有养老床位7159张及440名养护人员;医疗保险定点医院48家,定点零售药店125家。2015年底, 医疗卫生职工有6038人, 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48人。另有乡村医生1087人。全市实际开放床位5286张,总诊疗5975104人,出院138084人次。

2008年底, 我市养老、医疗保险就基本实现全覆盖,参保人员有在职职工、在校学生、离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农村农民等;参保单位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扩展到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乡村医生和灵活就业人员等。截至2015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有51.35万人,领取待遇有29.05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6.62万人,其中老年人4.41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人数19.34万人,其中老年人4.01万人;参加农村新农合人数达72.89万人, 其中老年人21.68万人。合计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08.85万人,其中参保老年人数30.1万人, 占参加医疗保险总人数的27.65%,占老年人口总数的99.63%。

二、问卷调查情况

为配合调查, 我们印发了部分“长期照护”问卷调查表下发至基层,从收回的124份调查表反映,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有72名,一般的有33名,有重病和老年病老人需要照护的有19名。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希望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就医的98名,到专科医院就医的26名,正常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76名,其中有52名老人希望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调查反映,完全可以支付医疗费用的老年人有80名,基本能支付的20名,能支付60%的13名,能支付40%的11名。特别是其中有4名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大病、重病的老年人,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问卷调查反映,大部分老年人普遍反映由于医保门诊、住院补偿费用报销比例、医疗救助额上限偏低,特别是重度失能者遇到大病、重病看不起,出现“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建议上级政府要给政策,对城乡老年人住院、门诊医药费用和补偿费用报销比例及医疗救助年度封顶额上限要适当调高。通过调查,我市老年人对推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满意率达92%,较满意的达4%,不满意的2%。当前,我市由于患“三高”、心脑血管等病的老年人比较多,都希望到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治疗,因而增加入住床位的压力,而基层社区卫生站有不少科病房出现床位过剩。如何统筹协调,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让东台老年人“长期照护”目标完全落实到位,彻底解决重度失能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这些都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视。

三、全市“长期照护”现状剖析

(1)出台老年人“长期照护”优惠政策。我市市委办、市政府办于1995年12月在《关于为百岁寿星定期慰问的通知》(东办发[1995]29号)中,就明确每年定期为老寿星进行健康检查。1999年5月,市政府《关于做好老年人社会优待和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东政发[1999]105号)中,将健康体检的年龄扩大到90岁以上,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老年人因突发病使用市急救中心救护车,车费优惠30%。之后, 市又发文规定, 70岁以上老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按规定比例减收有关检查费。并在制定的《关于在全市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的意见》中规定,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低保老年人员,免收门诊挂号费、诊疗费,减半收取住院诊疗费、护理费,B超费、透视费、心电图费、三大常规检查费减免30%,收取惠民病床费。2011年3月,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发[2011]9号)中,公布了参加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在医保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及新农合参保老年人报销范围内住院和门诊费用平均补偿率,并强调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优先纳入临时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范围。指定东台市人民医院作为全市老年病防治中心,在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病科,针对老年病共性致病因素,实施宣传、教育、咨询、普查、主动介入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推行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全市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等服务部门创建老年精神关爱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培训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和生命观等方面的教育咨询服务,重点做好病残、空巢、高龄、临终等老年人心理关爱工作。市委、市政府这些规定,为我市制定惠老医保措施和落实老年人“长期照护”目标提供了政策依据。

(2)制定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方案。市制定了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方案,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以及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出台的医疗保险相关规定中,明确对困难参保老人,可报费用经医保或新农合补偿后直接医疗救助,优抚对象补助后的自负余额再进行医疗救助。

(3)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培训和教育。一是组织编印老年人健康科普知识。每年印发健康教育宣传折页4期80万份,健康教育处方12种70万份,健康素养手册4万本;二是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每月组织一次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对老年人健康进行指导,每年1800余次;三是开展进社区送健康活动。利用卫生节目,开展进社区送健康活动,全年市区组织进社区10余次,为社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900余人次,测血压800余人次。四是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培训。每年有计划地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工作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居民健康档案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健康体检等,培训覆盖到村卫生机构。

(4)建立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从2007年起,在全市全面启动了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统一印发了健康档案,开发了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298126份,建档率99.06%;同时100%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实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将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轨道,累计建立高血压病人档案63670份、糖尿病病人档案22148份,每季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随访和健康指导一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率90.2%。

四、存在问题

(1)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还不够健全。我市初步建立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不同层次老年人群的医疗需求,但真正独立于医疗保险之外的长期照护制度没有建立。

(2)大病重病的高额医疗费用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全市60岁以上老人发病率较高,大都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心、脑、肾等很多脏器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这些病需要长期服药乃至终身服药。所以,医疗费用自然较高,为中年人的2倍、青年人的5-6倍。加之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医疗保障筹资水平和卫生资源的配置城乡很不均等,新农合的报销待遇低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一旦患大病重病,高额医疗费用虽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绝大部分,但个人负担额仍很大,完全依靠患者本人和家庭承担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农村和低收入人群中,尚有部分贫困老人未参加任何保险,常常因病导致家庭贫困,甚至干脆选择放弃治疗。

(3)乡镇和社区医疗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乡镇和社区医院(卫生站)医疗资源相对缺乏、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不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造成了市医院以老年病为主的病区人满为患(如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等),而乡镇和社区医院(卫生站)医疗资源则多为闲置,床位利用率不高。

(4)基层医疗档案资料不健全。许多老年慢性病人未能在乡镇和社区建立疾病档案,经常奔走于各大医院之间,重复检查,过度治疗,既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又不利于老人的病情恢复。

五、对策和建议

当今,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问题,如何让老年人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尤其是重度失能者,让他们安度晚年,也已经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同时,关注长期照护更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如何为老人提供经济、方便、周到的治疗,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融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服务,让老人们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将直接关系到幸福东台的城市品质;如何解决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这些都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高起点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运用社会保险大数法则原理,按照独立的社会保险险种设计,在将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单独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单独筹资,单独管理。该制度要具有前瞻性,要具有城乡一体化,要建立高起点标准化的经办流程和评定标准。

(2)制度设计统筹考虑医养结合。制度要结合居家养老工作的推进,注重医养结合;制度要兼顾医疗护理、生活照护,重点向生活护理倾斜;制度要兼顾机构照护、居家照护,重点向居家照护倾斜。

(3)注重社区医疗预防与治疗以及健康保健的有机结合。加快医疗保险社区服务功能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沉在基层、深入百姓的特点,为参保老年人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开展健康登记、送医送药上门服务等,定期对参保老年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建立参保老年人员个人健康档案,跟踪健康变化情况,在为参保老年人员提供医保便捷服务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现象的发生,减少基金支出。

(4)实行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向社区和基层卫生院转变。由于现代家庭结构改变及其人力、精力、时间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变化,老年人看病不方便,尤其是失能老人,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实践证明:大多数老人到大医院就诊主要是慢性病、常见病的复发,或季节性的突发,这些病实际无须到大医院就能解决。政府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职能充分发挥。要通过居家养老对象医疗保健签约服务工作,要以社区长期患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生活护理、康复指导。

摘要:为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 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 根据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 随机走访老人, 实地考察养老、卫生服务机构, 对东台市“长期照护”问题进行了一次系统调查, 提出解决本地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长期照护,现状剖析,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爽.浅谈老年患者的长期照护问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16) .

[2] 朱凤梅.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 2019 (2) .

[3] 惠文.嘉善县长期照护服务社会供给现状及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8 (15) .

上一篇:压力脉冲解堵技术提高油井产能下一篇:对电子档案纸质档案长期并存的思考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