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健康工作总结

2022-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健康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学校健康工作总结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浅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在逐渐完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课外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等方式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但不能回避的是,与现阶段大多数中职学校一样,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知识传输,轻实际生活应用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偏重理论学习,教学内容往往千篇一律,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这一现象在中职学校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课堂教学偏重于教授理论知识而忽略知识的具体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偏重于理论讲解,缺少情境互动将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并不高,教学效果甚微。二是教材中的案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没有联系中职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缺少对学生在就业择业、人际矛盾等问题上的考量,因此教材针对性不强,实用性较低。三是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缺乏专业的心理学训练,他们只能凭自己的设想或原有教学方式授课,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有效的引申和发散,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

(二)校内心理咨询滞后,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不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方面。由于缺乏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大部分校园心理咨询都是在学生有心理困惑后才发挥作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范心理问题意识淡漠,忽视了心理问题的内隐性。对心理咨询中心宣传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帮少数“心理异常”的学生回归正常的观念普遍存在,且没有针对校园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建立起合适的心理干预预警机制。二是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参与度不高,测评结果不准确。一方面由于测评过程中专业人士的辅助力量不足,学生在心理测评过程中存在对测评问题误填、乱填的情况,致使很难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心理咨询中心缺少专业心理咨询设备,硬件设施的缺乏不仅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而且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的难度。

(三)校园心理健康活动缺乏创新,内容和形式单一

开展校园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果方法得当,对心理教育能起到积极作用。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活动缺乏创新,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往往缺乏興趣。举办活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非真正站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因此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资源投入不够,既无法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放松,也无法将活动内容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师资队伍力量不足,教学和咨询能力有待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心灵导师,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至关重要。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备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但从专业化程度来说,在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中,心理学专业或者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并不高。虽然非专业出身的教师后期接受过不同程度的专门培训,但是他们依然缺乏深厚的专业素养,难以应对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持证教师由于专业基础不扎实,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程序、方法和技术很陌生,或者其掌握的心理咨询技术已落后,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并没有信心独立完成咨询工作。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推进心理健康教学改革,强化教材实用性

为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自我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必须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材的实用性。首先,课程内容应从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角度出发,提供更加到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要设计吸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学生面临的实际心理困惑,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做到学以致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善于整理教材案例。案例选择要考虑学生心理及个性发展特点,选择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真实案例,设计更多的互动模块和实践模块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加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提高教学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课程考核中融入对实践项目的评价,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

(二)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心理预警机制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肯定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提高对校园心理健康咨询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心理健康风险的防范意识,发挥校园心理咨询中心的前瞻性作用。首先,在班级中任命心理委员,并定期为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心理委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班级内潜藏的心理危机,并及时告知班主任。其次,利用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风险评估等测评工作,对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以联系班主任、单独约谈的方式进行干预。再次,根据心理测评系统的结果,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袋。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档案是心理预警机制的核心要素,其中应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历次风险评估结果、潜在风险记录表、自杀可能性问卷得分等信息,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通过设置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社群、抖音、快手、西瓜短视频等方式,逐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息化,构建能够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与心理咨询中心取得联系,获得帮助。

(三)整合教育资源,营造良好氛围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适用。因此,必须把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从而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应做到: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学院应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二是丰富活动形式。聚焦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学习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择业问题等,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周”或心理情景剧展演等活动,在校园中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三是增强活动内容的针对性。在确定活动主题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活动内容贴近学生需要,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又可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提高专职人员配比。二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期进行心理知识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动态和咨询技术,以此反思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改进教学模式。三是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在教学管理和评定时,要以合理的考核机制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

(五)加大资经投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建設

充分的物质保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是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积极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事业,逐步加大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比如科学设置心理咨询接待室、心理访谈室、放松室、宣泄室、多功能团体活动室,配备电脑、多媒体、沙盘,购买心理健康教育图书、心理健康教育测试软件等。

三、小结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大量事实证明:“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源于健康的心理。”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中职学校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今天,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积极地进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加强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有强健的体魄、专业的学识、精湛的技能、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叶斌. 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教师用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小融.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 俞国良.心理健康(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楚雄技师学院)

作者:白元慧

第2篇:港台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及其对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启示

摘 要:在我国大陆地区迄今缺乏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专门研究,但港台地区关于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及其研究却包含着心理健康的部分内容,并且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通过对港台地区学校社会工作体系现状、趋势和特点的系统梳理与探讨,可以为大陆构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及其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启示

近年来,我国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空前的重视;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然而由于大陆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管理体系和资源系统等保障条件,致使其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便成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无论是港台还是大陆)迄今缺乏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专门研究,不过港台关于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及其研究中却包含着心理健康的部分内容且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通过对中国港台地区学校社会工作体系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基本特点的系统疏理与探讨,可以为我国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港台有关学校社会工作的制度

(一)港台学校社会工作的组织及机构

1.督导组织在台湾学校社会I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台湾学校社会工作就学校内部而言,校长是辅导工作的舵手,通过校内教训辅机制的整合建立最佳互动模式,才能有效推动各项方案,提升教师辅导理念,落实教师教学职能并整合校内外辅导资源,建立全面辅导网络;就学校外部而言:《教训辅三合一》即《青少辅导计划》均分别设置督导委员或辅导团,对学校辅导工作应有具体的督导功能,为了强化整合绩效,减少人员、经费、活动的重叠性,所以有必要做组织架构的整合,以落实辅导工作的督导机制。督导是指人与人一同工作,督导者与受督导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作所仰赖的基础。一般来说,督导的内容与重点可包括五个方面:即:(1)与案主有关的议题;(2)与外遭有关的议题;(3)与受督导者有关的议题;(4)与专业知能有关的议题;(5)与人际互动有关的议题。由督导的内容与重点可将督导分为行政性的督导、教育性的督导与支持性的督导。

2.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共同推行

1971年,世界信义宗社会服务处、香港明爱等机构,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学校社会工作。政府在1977年进行评估,肯定学校社会工作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同年,制定了“青少年个人辅导社会工作程序计划”,对学校社会工作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承担,确立了学校社会工作制度。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探索过程中得到了政府政策和经济上的积极支持,促使了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发展。在学校社会工作管理方面,政府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制定政策以规范其服务和发展,利用拨款來保证服务质量。每年政府都要从财政中拿出一笔钱,依据各提供服务机构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来决定是否给予资助。政府还定期检讨服务效果并提出未来发展重点,作为各服务机构开展工作的指引。学校社会工作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各有关教会机构通过督导来完成。所谓督导制度,是指资深社工对新学校社工进行定期和持续性的训练及指导的制度。督导人员需要负起监察及指导前线学校社工能符合机构的要求及达到服务应有的功能和目标,协调、策划及评估机构所提供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协助和支援前线社工能发挥其在学校的作用,处理面对的问题,获得专业上的成长,以求达到和保持优良的服务质量。

3.港台与大陆学校社会工作组织的比较

香港、台湾的学校社会工作组织由民间团体发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对社会的各种资源了解颇多,其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强,在开展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香港、台湾的学校社会工作相比,大陆学校社会工作刚刚开始,上海浦东新区开始推行的学校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是一种从上而下的推行过程。这就使得学校社会工作的出现和接纳带有了强制性。并且开始时就被界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益补充”,在学校架构中地位难以确定。同时由于政策和制度化建设的空白,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学校和学校社会工作者之间,学校社会工作者和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之间,在职责与权力、分工与合作等诸多方面都不明确,所以浦东新区在启动阶段发展较快,2004年以后在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整体的发展较为缓慢,作用有限。

(二)学校社会工作者的素养与定位

1.关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台湾台北县聘任中小学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时,明确规定了社会工作相关科系认定标准:第一,社会工作学系(所);第二,社会福利系、社会政策系、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系、儿童福利系、青少年儿童福利等系所;第三,其他相关科系,修习社会工作相关课程四门以上。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要求担任学校社会工作的人员主要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士。目前香港有多所大学设有社会工作系,提供从专科到博士的学历教育,毕业的学生在各种与社会服务有关的部门和机构工作,提供课程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等具体方法,还有大量的实习。大陆上海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推行学校社会工作职业的方法:确定专职或兼职的学校社会工作者,第一批浦东新区的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学历和工作背景分别是:社工专业(含社会学)毕业人员5人,心理学专业毕业人员11人,德育干部15人,其他教师10人。由此可以看出,台湾、香港学校社会工作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相对来说,也更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大陆的学校社会工作者来源颇多,这样造成工作者所学非所用,为需求者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也将受到限制。

2.关于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定位

台湾研究者宋湘玲等指出,在训练背景与目前工作之差距及人力不足的情况下,辅导教师除了身兼文书等非专业的工作外,在专业领域内亦同时肩负许多非本身专长的工作。例如:测验、诊断、家访等一些未受过训练的活动,这会使学校辅导教师面临角色过度负荷、角色接受困难及角色不明确的感觉。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对香港的社会政策和服务规划作了全面的检讨,修订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工作法规和条例,实行了专业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确定了社会工作者的法律地位,调整了各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1999年香港有专业社会工作者4200人,全为接受过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注册的社会工作者在机构中一般担任专业和管理工作,有一套规范的职称评定和晋升,制度、工薪待遇大体与公务员相当,高于

同等资历的一般从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在香港是普遍受人尊敬的一个职业群体。在一系列相关法律和规范制度保障下,香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角色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大陆由于学校社会工作起步晚,仅有的试点学校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也具有多重角色,所以其职业定位更加模糊。

二、港台有关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

(一)台湾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

台湾学校社会工作实务多属试办性质,所以学校社会工作实务并未发展成像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研究者黄韵如“’将其归纳为内部派驻、外部支援以及整合服务三个模式。

1.内部派驻形态

内部派驻形态系指由公共部门编列经费并直接提供服务。目前在台湾存在两种实务运作形态,其一为特殊学校内依编制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或者由县市政府教育局聘任学校社会工作者并分派到指定学校;其二则为由县市政府教育局聘任学校社会工作者并分派到指定区域巡回提供服务。另外,在独立式中途学校、矫治学校或特殊学校多数已于编制内规划设置社会工作人员,是正式编制内,不像约聘人员经常受限于人事规定及政策性考量,在人力的稳定性上远比县市政府聘任为好。整体而言,学校正式内编学校社会工作人员仍是编制有限,缺乏社会工作督导机制,并且目前台湾在这领域里并未有太多统合性,所以,内部派驻形态主要还是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区域范围作为区隔,分为驻校模式及驻区模式两部分。

2.外部支援形态

外部支援形态是指CCF(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的运作模式,系指由学校以外的民间机构派员进入学校,协助学校进行学童服务或由民间机构受委托承接学校转介的个案,此模式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入校支援形态,系指由校外机构固定提供学校内特定类型个案;另一种是为专案委托形态,由教育局与社会福利机构签约,由学校转介个案至该机构进行个案辅导。目前台北市旨运用此模式协助学校辅导工作。外部支援形态难以做到学校、社区系统的介入,只能锁定焦点在特定的学生及其家庭为主,其优点在于学校节省聘用社工人员的人事经费、集中社会资源、减轻学校辅导教师竞争压力且容易被学校接纳;缺点在于只能提供个案或团体辅导且不熟悉校园文化,难以处理学校制度或政策引发的学童适应问题,也不易产生合作关系,辅导成效也不易评估。

3.校外安置服务形态

校外安置服务形态系指由社会福利系统协助教育系统进行校外安置,并提供整合的服务形态,主要特色在于机构皆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主轴整合教育系统,并提供完整的多元教育课程。校外安置服务形态在于个案为脱离原有学校系统的高危险群体,在机构中接受完整教育课程,包含:犯罪少年、从事性交易少年等。它的优点在于由社会福利机构依照案主需求与教育系统共同规划适当的特殊教育课程,并有较为充足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进行个案处理。

(二)香港学校社会工作模式

香港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综合了国外的各种模式,由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所有大中学生提供服务,它采用的是社会福利署、教育署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由社会服务机构派出社会工作者入驻学校的模式。并且主要采用社会互动模式,具体操作方法包括:面谈、家访、组成小组、各种教育活动、外在环境的改变、政策倡议及改动。

(三)港台与大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的比较

台湾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一直在作有益的探索,由于多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所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接纳采用适合于自身实际情况的模式。香港学校社会工作是现代经济大发展的产物,有完善成熟的运作模式,高效地运用了传统临床治疗模式、社会变革模式、社区学校模式和社会互动模式。大陆学校社会工作刚刚起步,在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与程序上借鉴了国外运作模式,但也开始强调结合自身情况,力求尝试构建新的、适合于我国文化教育的模式。

三、港臺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保障机制

台湾1977年颁布了“政府社会工作试验计划”,要求一个乡镇配备一名社工人员,独自一人完成工作,职责是推动当地团体工作和社区发展工作;1997年颁布实施了《社工师法》,规定要想成为一个社工师,必须通过国家的考试,取得证照,才有资格去机构或政府部门应聘工作岗位;现在还有社工督导——给社工充电的人。这为台湾社会工作的发展与专业化过程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台湾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现在台湾的学校、军队、福利机构,甚至是司法机构都有社工的身影。

香港政府于1979年发表的《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进入80年代的社会福利》和1991年发表的《跨越90年代香港社会福利白皮书》都充分肯定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持续需要,并制定了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表明应由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所有的学校提供服务。香港政府在1991年的白皮书中承诺,在1995至1996年要达到为每2000个学生提供1名学校社工服务目标,且已提前一年达到。从2000年起,香港中学实行“一校一社工”制度,基本做到给每个中学配置至少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加强学校的社会工作。

台湾、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在民间组织倡导的同时,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相关的计划或政策,使得学校社会工作变得规范化、制度化。大陆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建设几乎是空白,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规范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行为,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在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和民政部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期规范和发展我国社会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布关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定的文件。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提高了社会工作者的认同度。

四、港台关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由于学校社会工作者处理校园中的学生问题时,其家长、老师、同学、邻里朋友等都是少不了的重要他人,因此,家庭外、校园外的人士或机构、组织,也是学校社会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互动对象。台湾致力于建构以学校为中心的辅导网络,并以此作为学校辅导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辅导网络的建构,必须同时兼顾横向与纵向的联结,横向指的是学校一家庭一社区的合作;纵向则是学校网络一县市网络一全国网络,三个层级系统的串联,构成一个由点一线 面组成的辅导网络系统。香港学校社会工作从具体的服务体系上看,学校社会工作者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枢纽。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自己主动约见社工,解决问题。家长和老师发现学生有困难时可以直接咨询社工以寻求帮助,或者将学生间接转介给社工,由社工约见学生解决问题。台湾、香港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和规范,这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服务和支持保障。

五、港台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对大陆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启示

综上所述,台湾借鉴国外及香港的经验和理论,根据当地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本土化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虽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某些问题,但学校社会工作在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中仍然发挥了自身应有的作用。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之时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接受的是西方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形成了较完备的工作制度,较成熟的工作模式,较完善的保障机制以及相关的服务体系,所以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成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

我国大陆迄今只有上海浦东新区开始了学校社会工作试点。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形式有三种类型:主动型,有需求的学生自主约见社会工作者;转介型,由学生家长、校长、教师或其他校方人员将问题学生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外展型,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其他服务时察觉到有需要的学生,主动约见学生,并在对方同意和接纳的基础上提供个案服务。

借鉴港台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及其构建研究的积极成果,结合大陆学校社会工作亟待开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认为,开展我国大陆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重要而迫切,现阶段主要任务应抓住以下方面开展科学系统的研究:(1)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社会工作制度研究;(2)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与培训系统研究;(3)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监管体系研究;(4)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5)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工作保障机制研究。

作者:唐孝奎

第3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模式探析

摘 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根据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历程,我国已发展到教育模式,并向服务模式转变,建立学校心理服务模式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人性化的特点,应建立一种纵横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的立体服务模式。

关键词 学校 心理健康 服务 模式

随着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教育理念越来越多元化,服务理念逐渐推广至学校领域。如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生则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服务对象”,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构成了一条服务链,即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这种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服务的对象”的理念是教育观念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学界就教育是不是一种服务这一观点仍存在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教育应有服务理念,服务是教育的一种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教育的一般特点,体现出服务个体发展、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心理服务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旨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程序,预防或消除症状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顺应了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新特点。[2]这一理念的提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了“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要求。并提到:“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一指导性的文件暗示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应是一种综合模式,涵盖了学校的环境、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活动等要素。

从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医学模式主要关注有心理障碍,有特殊需求的少数学生,侧重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教育模式则扩展到关注全体学生,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导向,侧重实现发展性的目标;而服务模式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更强调要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医学模式到教育模式,进而发展到服务模式,即从关注特殊学生到关注一般群体,最后转变为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这一转变,如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普遍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命名学校中的心理健康相关机构。美国作为较早开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国家,其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的一体化模式,以心理咨询师和学校心理学家为主体,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之中,教育色彩较为浓厚,缺少服务意识。

国内已有很多学者使用“心理健康服务”一词,并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做了有益探索,我国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强烈。[3]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服务的功能,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亟待建立,但如何建立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前人的文献肯定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较传统模式更为合理,也更符合学校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但如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该模式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位置如何等问题仍有待探讨。一些文献提到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组成及这一模式的现状,如当前多数学校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以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形式和方法单一,认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部分教师或部门的职责。但前人研究缺乏以系统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基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认为可将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看作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度建设、环境氛围等使学生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教育服务模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层次分明又紧密联系的若干结构组成,应明确各个结构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立足学生发展需要,建构全员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建立这样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型旨在引导学校从教育教学、学校氛围、家校社区合作等多维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

从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概况和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层次性、人性化的综合模型,从内而外主要包含了有机结合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课程系统,第二层是支持性的学校氛围,第三层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保障系统。三个层次构成了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1.系统性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实现多元整合,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完整組织结构。这种模式不是一个学科组或一个部门可以实现,也不是所有结构与部门平均用力,而是要依靠学校全员的力量,整体推进,强调各类型、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建立不单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咨询室等,不仅是一个学科问题,更是一个整体的学校管理问题。

2.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系统是环环相扣,从内到外,从显性到隐性,从有形到无形,多层次地服务于学生。该系统既着眼于群体的一般性的发展,也关注个体面临的特殊问题;既立足课堂教学,也重视学校氛围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在系统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各个部分与学生的关系,明确部分在系统中的位置,其中课程系统与学生直接联系,校园氛围和服务保障机制与学生间接联系。

3.人性化

过去我们努力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而现在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从“接受”到“提供”蕴含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落脚点就在于提供符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需要。

二、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

在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下面对模式中各个系统的定位和作用进行探讨。(如图所示)

1.课程实施与学科渗透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主渠道和重要抓手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的第一层是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1)以生活化的视角规划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非理论讲授。心理健康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可借鉴国外内容跨度宽广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内容,如社会情感学习等。

(2)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

学科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课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程内容上,各科教师不仅教授本学科的知识,还应重视在学科课程中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资源,通过巧妙的课堂组织,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支持性的学校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显性的课程上,还体现在润物细无声的支持性学校氛围中。创设支持性的学校氛围,包括学校制度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以及支持性的问题解决平台等。

(1)形成保障师生参与的制度氛围

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强调学校自上而下,从校长到教师要树立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服务的理念,才能保证在学校的管理、课程的实施、环境的创设等教育教学环节服务于学生,创造出一种“以生为本”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氛围。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运行,如建立教师激励制度、家校合作制度等。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本身是一种物理环境,但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通过黑板报、广播、国旗下的讲话、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如一些学校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出版心理小报和板报。

(3)在课堂内外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要营造支持性的学校心理氛围,师生关系是重要因素,教师应为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改变课堂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课堂模式,以全纳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偏私,如提问时尽可能兼顾所有学生,平等地对待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待优生。在课外,教师应注重语言表达方式和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对一些特殊的个体,如学困生、残疾学生等给予重点关注。

(4)提供支持性的问题解决平台

心理咨询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提供指南,让学生在遇到困惑和问题时,知道可以到哪里获得资源和帮助。同时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提供面对面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帮助。

3.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服务保障系统

服务模式最外层是保障系统,即以学校为核心,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保障系统。

(1)建立健全危机干预系统

学校应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建立健全危机干预机制。危机干预不仅是能够应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事件,还应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问题学生的筛查,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密切联系学生,建立学生动态心理档案,形成同伴、教师、校长、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联动的应对机制。

(2)建立平等沟通和交流的家校合作服务平台

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应建立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平台,帮助建立家长委员会,为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提供通道,引导家长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通过校讯通、设立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心理动态,开发家校联系的手机APP和公众号推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动态,并鼓励家长委员会向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如一些学校专门录制心理健康微视频,通过手机APP的方式推送给家长,并定期发放问卷以便获得反馈。

(3)联合社会的力量,

社会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素质提高的辅助力量,学校应努力整合和利用这一资源。如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也可依托一些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学校与社会机构合作的志愿者基地,与专业的心理健康社会组织联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帮助建立和发展家长学校,形成新型社会心理健康援助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服务模式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实践的进步,在努力构建纵横结合、内外结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构成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整体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评价和监测这一模式,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标准,反过来促进这一模式的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姚萍,钱铭怡.北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培训与管理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

[2] 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8).

[3] 廖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 俞国良,赵军燕.论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2013(8).

[作者:吴际(1987-),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吴际

第4篇:学校健康促进学校汇报总结

立足实际,扎实做好健康工作,争创健康促进学校

半城子小学2009.6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校立足山区寄宿小学实际,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以争创健康促进学校为契机,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校的育人水平和办学效益。我们努力建章立制、优化队伍、完善物质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为师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基,初见成效。现在就向各位领导、专家做如下汇报:

一、扎实工作,全面落实学校健康政策。

在健康促进学校的争创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健康政策的落实是健康促进学校的基础,严格有序的制度是健康促进学校的保证。

组织健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校医为组员的健促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协同作战,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处理协调争创工作中的问题,确保了学校的健促工作落在实处。

计划周密——学校每年制定具体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并把争创健康促进学校纳入到学校重点工作中。我校每年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并将争创健康促进学校的步骤、措施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指导各项任务的落实。

制度完善——我们把健促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制定了“常见病防治目标、预防控制传染病、慢性病宣传计划书”及实施记录,完善了《师生体检制度》《食品卫生政策》等多项规章制度。每一项政策做到了有目标、有具体措施,做到了活动有记录。

内容具体——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校健促工作的具体内容,努力实现我们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三项承诺”:

A、对学生的七项承诺:

1、开设健康教育课,传授健康知识;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3、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并及时向家长反馈;

4、按上级要求配合防疫部门按时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5、采取应有的措施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爆发;

6、每学期请法治副校长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一次疏散演习;

7、定期检查校内设施,保证学生使用及教学中的安全。

B、对教师的六项承诺:

1、保证两年一次的教师体检;

2、每年对教师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健康知识培训;

3、保证学校健康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的教研和业务培训;

4、努力为教师创造健康整洁的办公环境;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教师锻炼的时间;

6、对教师的吸烟进行限制,保证教师吸烟率逐年下降。

C、对家长的五项承诺:

1、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家庭健康知识宣传。

2、学校体育节开设亲子运动项目,为融洽家庭关系、培养家庭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条件。

3、学校与社区联手,作好学校周边的综合治理,保证学生安全。

4、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

5、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舒适与便利。

课程设置——我校确保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检查教案、指导教研活动、深入课堂等环节确保健康教育课的授课质量。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六年的健康教育课形成比较完整的健康知识体系和健康理念。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二、立足寄宿小学实际,全面优化学校的物质环境。

我们严格按照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的标准,努力加大学校物质环境的改造:

实现硬件优化——为了方便学生洗手,学校在教学区、住宿区、用餐区等安装了20多个水龙头,使学校的水龙头数能够满足师生需求。学生的课桌椅每学期全校普调、定期(每周)调换座位,实现了按照学生的身高配备桌椅的目标。经过多方努力,教室的人均面积、黑板、采光、微小气候、室温等均已达标。

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网站,并设有健康促进学校专栏。各班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所有办公室和教室可以上网,充分发挥了网络资源优势,宣传健康促进学校工作。

三、凝聚人员合力,优化“健促”人文环境

吃透文件,领会标准——我们先后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学习了有关的政策法规,从理论上提高对工作的认识。学校每年召开争创健康促进学校动员大会,让每位教师了解健康促进学校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对学生健康的重视程度。通过师生的自我优化、外部优化,实现学校社会环境的整体优化。

理论培训,全员学习——我们对全体教职工的健康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推出了以健康基础知识、健康基本理念的系列培训,以教师的心理教育为重点的系列培训,收到很好的效果。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健康教育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健康促进活动,重视学生影响健康行为的纠正等。

塑造师魂,德业双收——学校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我校还出台了“教师行为规范守则”。校园内禁止吸烟、饮酒,杜绝了体罚

与变相体罚现象。我校以优秀班主任”为镜子,实施了“以爱生为轴心,

强化服务意识为路径,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师德建设工程。指导学生,促进健康——为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健康技能,我们一方面重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渠道(如广播、录象、橱窗、展板)的辅助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开展拒绝吸烟、预防意外、防治近视等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消防自救培训,每年两次的突发事件演习,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和逃生技能。

五、凝聚联动合力,让学生在健促文化中健康成长。

为了使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我校凝聚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三个联动,并逐步形成合力。

学校与社会联动,实现社区活动的丰富多彩——我校在防疫站、疾控中心、保健所的指导下,卫生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学生享受到了100%的计划免疫接种率、学生常见病的监测、良好的口腔保健服务。不老屯派出所等单位积极支持我校的健康促进活动,协助我们共同开展活动。派出所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每年来校具体指导法制教育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活跃在校外积极活动,他们在社区的支持下自主开展实践活动。

学校与家庭联动,倡导家庭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开放日,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鼓励和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我们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健康信息,倡导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组织家长学习、交流如何为孩子平衡饮食结构,提供合理膳食。每年的体育节,我校都要开展融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亲子运动会,督促家长为培养

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们利用寒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给家长发喜报等形式普及健康教育理念、开展共创文明健康家庭的活动,指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与学生联动,构建和谐尊重的人际关系——说到我校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共同”:

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师生主人意识的挖掘,在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中强调一个“美”字,坚持一个“净”字,这是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结果。“文明健体,团结守纪”的校训以及“懂礼仪、讲环保、爱艺术、学科学、健身心”的校风是师生的共同愿景。掌握健康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是我校师生的健康承诺

师生共同践行尊重教育理念:多年来我校倡导“尊重教育”理念,在尊重理念中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变硬性要求为适应学生成长需要、变空洞说教为情感熏陶、变追求一时目标为养成一生良好习惯。”老师们坚持“把知识带入课堂、把微笑带入课堂、把赏识带入课堂”。我们设立了校长信箱、心理咨询室,设置了心理咨询电话,组织关爱活动,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爱生如子,师生相互尊重。经常听见广播里师生互相为对方点歌、送去生日、节日的祝福……

师生共同享受健身乐趣:在我校,体育运动是一种时尚,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崇尚“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体育锻炼不仅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是教师的挚爱。学生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跳绳、踢毽的队伍中,也常常会出现老师们的影子。体育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激发了教师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了师生的身心健康。

协调的三项联动使学校对学生各项指标得以科学的统计分析,对学生的形态机能、常见病、慢性病实行常年检测,及时与家长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指导方案,不断降低危险因素指标,不断提高常见病防治的达标率。

健康促进学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学校走向健康路,千里奔程不息鞭”。今后我们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师生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

1、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硬件设施,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

2、学生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还需要做得更细致更扎实;

3、继续开展各部门的联动,争取社会对学校的更大支持,尤其是要在赢得医院、社区的专业指导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相关教师的专业素质。

第5篇:2020年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_学校健康教育年终总结

学校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加强常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健康卫生意识,难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五篇优秀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一

健康教育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班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年来,我班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已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班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进行宣传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广播、板报进行宣传教育利用两种宣传阵地是我班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每月进行1-2次的卫生讲座宣传教育、每个季节更换1-2次的板报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板报的内容,图文并茂,真正起到宣传的目的,让学生在宣传中受到教育,使学生具有保护自己预防疾病的能力。在广播讲座中如春季预防肺结核、夏季预防痢疾肠炎,秋冬预防流感腮腺炎、水痘等疾病。

2、上好健康教育课

多年来,我班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做到每两周上一节课有专职的教师上课,教师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学,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学生有笔记,有教材,有年终考核成绩,使健康教育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3、积极进行吸烟危害身体和“碘缺乏病”的防治

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吸烟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而且影响智力的发育,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时,针对一些在校吸烟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杜绝在学生面前吸烟,给了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中向学生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特别是缺碘对青少年的危害,缺碘不但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而且可以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让学生学会防止碘的流失,有效地保护自己。

4、认真做好学生的体质监测及体质监测后的统计工作

每年的体质监测工作在上半年完成,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我们做好了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了体质监测的重要意义,了解了如何配合医生做好体质近侧,完成了监测任务。下半年做好了检测后的统计工作,上报有关报表,整理了有关资料。在近侧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患病问题,及时统计出来,及时与家长联系,防止有关学生的病情因此延误,使监测工作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5、积极进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六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沙眼,视力不良当作了重点来抓。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学生做操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口腔,早发现龋齿早治疗,是控制龋齿发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体质监测来看龋齿的患病率下降十多个百分点。

在预防沙眼的工作中,教育了学生用流水洗脸,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沙眼患者要积极的治疗,特别要发现一人患病要全家治疗,这让有效地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今年沙眼的患病率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

在预防贫血和肥胖中,我们教育学生要合理营养配餐,多吃一些动物的血和动物的肝脏,因为这些食物含铁较高,再吃一些含v-c较高的水果,有利于铁的吸收。并积极的对学校的营养餐进行食谱的配置和监督,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但能增加抗病的能力,还能减少肥胖的发生。近年来学生贫血的患病率有所下降。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二

健康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振兴与发展,是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我校十分重视健康的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日常监督、体育锻炼等,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卫生健康知识,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现将本学期健康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

半年来,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除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尤为重视,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健康教育小组,小组以校长为组长,领导小组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二、硬件到位,素质增强,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学校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改良进行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设施,提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的水平。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来添置及改善健康教育的教材和相关教具,学校的各类设施现在都已基本达到符合标准,学校还会定期对校医以及健康教育老师进行培训学习。这些都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美化、绿化、净化工程,为全体师生建立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是教育全体师生爱护校园环境。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系列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做校园的主人,严格自律,不乱扔垃圾,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保护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校园建设。开学初,学校多方努力,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了校园建设力度。种草种树,进行墙壁的亮化、环境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校园环境大大改善。通过努力,我校的校园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个花园式的校园已现雏形。

四、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一是保证授课时间,将健康教育课安排进课程表,确保每两周上课一次;二是保证有授课人员,落实健康教育。三是保证有教材、有教案、有作业、有考核、有评价。

我们一直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整个教学计划当中,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及常见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率均达到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0%以上。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在常规工作中落实卫生健康教育

科任教师与健康教育老师做到了密切配合,一方面能教育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每天坚持上好两操和课外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保健指导,不断增加学生的体制健康。要求班主任每周一坚持个人卫生检查,使大多数同学做到头发指甲整洁,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干净整齐。学校也能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每学年一次的学生体验工作。其他任课教师在上课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写字姿势"、"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及课间操的正常活动等。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了解了健康的含义,提早走进健康生活、学习的行列。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三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整个民族文明、卫生、健康素质的根本措施。近年来,在海安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要求,在全体师生中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一、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

多年来,我们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抓好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来抓。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少先队、总务室负责人及年级组长、卫生管理员、食堂管理人员、校医等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等有关健康教育及卫生工作的政策法规,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二、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健康教育有章可循

近年来,为促进我校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孙庄镇中心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卫生检查评比制度》、《教室卫生制度》、《食堂卫生制度》、《绿化管理、保养制度》、《除“四害”工作防制措施》、《除“四害”工作检查监督规定》、《传染病及重大疫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学校无烟标准》《餐具洗刷消毒卫生制度》、《绿化工作制度》、《校园安全工作制度》《体育卫生工作制度》、《食堂管理制度》、《防治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及《卫生管理人员职责》、《食堂管理员职责》、《炊事员职责》、《食堂工人经济考核制度》等制度,学校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渐趋完善,责任更加明确,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三、硬件到位,素质增强,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为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千方百计改善学校健康教育的硬件设备,提高校医和健康教育老师的业务水平。近年来,学校每年都要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购置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具,基本配齐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具;学校的教室采光照明、黑板和课桌椅基本符合标准要求,学校学生饮水、厕所设施也基本达标。我们还邀请卫生医务人员对校医、健教老师进行业务培训,并多次送他们外出学习或到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借鉴兄弟学校的工作经验,提高校医的业务素质,为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四、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近年来,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了整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及常见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健康教育课本拥有率、开课率均达到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建立了新生入学体检制度和学生健康档案卡,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学生体质调研活动。同时,我们还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开展美化、绿化、净化工程,为全体师生建立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校园建设。多年来,学校多方努力,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了校园建设力度。种草种树,进行墙壁的亮化、环境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校园环境大大改善。通过努力,我校的校园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个花园式的校园已现雏形。

二是教育全体师生爱护校园环境。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系列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做校园的主人,严格自律,不乱扔垃圾,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保护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

三是进一步完善值周制度,加大对师生在校内行为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对加强校园卫生的检查考核力度,以使我校的校园环境和校园管理呈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六、加强日常卫生工作,积极预防常见病、传染病的发生

1、我们经常利用校会、班会、主题队会及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师生的日常卫生习惯教育,定期召开班主任及卫生委员会议,总结近期各班及学校的卫生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2、我们将学校的公共卫生区、教室划分各班负责,坚持早、午、晚三次打扫,每天都由值周领导带领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列入班级评比。

3、学校的厕所安排了专门的卫生保洁人员,每天早、晚冲洗,定期清扫、消毒、除臭。

4、积极配合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做好市区学校食堂、小卖部、饮用水的监督管理工作,严禁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进入学校,确保了师生的饮食安全。

5、积极开展除“四害”工作,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灭蚊剂及灭蚊器材,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各室及时通风,消毒,杜绝传染病。

6、对在本校出的水痘,能及时与卫生部门取得联系,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展。

7、健健康教育自评报表及时上交汇总,评价结果实事求是,发现问题和不足都能及时纠正,保证学校健康教育各项评价指标达到上级规定标准。

8、根据创建要求,对照《卫生检查评比标准》,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资料的建档工作。

以上是对我们近年健康教育工作的简单小结。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今后,我们将扬长避短,努力工作,争取使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上新台阶。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四

x已将结束,回顾一学年来的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始终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重中之重。对于学校的健康教学,我们表现在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教师认真贯彻等几方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

我们学校在抓健康教育时,建立了健全的领导班子,定期召开有关工作会议。每学期开学初,专门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校中层领导会议,研究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分工并实行定期检查,保证计划任务的落实,为搞好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保证。

二、认真落实好学科教育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的必修课之一,教导处在学期初切实安排好体育与健康课的任课教师,落实好课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按照教学管理常规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备好课,上好课,做到有作业,有考核。教导处还与其它课程一个样,业务检查时对健康教育课的备课、进行检查,并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三、关心学生健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卫生设施,与学生的健康专有密切的关联。学校的设备一切为学生着想,从坐的桌凳到照明设施,从环境到饮食卫生,都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评比,各种设施,人为损坏,照价赔偿,自然损坏及时维修,保证课桌凳、日光灯、黑板等常年完好。

四、加强常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健康卫生意识

不断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丰富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能起带积极的促进作用。每学期我们除开设好健康课之外,还充分利用校会和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常规教育,对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并要求学生对照实行。利用学校的闭路电视和有线广播进行不定期的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学校利用橱窗班级利用黑板报定期开辟专栏,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使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健康意识。

五、做好学生的体检工作和预防工作

防重于治,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方针,为了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遵照上级指示,我们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每年上半年定期做好学生的体检工作,并做好汇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家长通报,及时做好治疗工作

六、绿化美化校园,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近年来对学校的绿化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校环境创造了基本条件。

七、食堂管理常抓不懈

学校食堂现有100多人用餐,对学生的生命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我们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学校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制度,对上级卫生防疫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了师生的用膳安全,从未发生过食物中毒事件。

综上所述,学校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协助镇顺利通过省一级卫生城镇的验收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遵照上级指示,再接再厉,把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做得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努力。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五

为切实抓好马王堆街道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居民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以及我中心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我们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人,层层抓落实,层层把关,通过半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中心上半年健康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我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中心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设立专职健康教育专干,制定相关工作制度。调整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绘制了健康教育网络图,健康教育岗位责任制,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根据健康教育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健康教育人员工作职责》等。我中心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各科室能积极配合,认真筹划,科室安排,定期为居民播放、宣传卫生知识课件,向广大群众传播健康及卫生知识。

2、我中心及各村辖区服务站及村卫生室等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二十余处,定期更换宣传教育内容,半年共刊出6期,及时协同村卫生室及各服务站向辖区居民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60000余份。宣传资料融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除此之外,同时在宣传栏内增贴各种不同的宣传资料,例如:结核病防治,4、25计划免疫宣传,碘缺乏病,艾滋病等宣传资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这一全新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开通网络博客专页,大力宣传政府惠民政策,普及健康卫生常识,破除迷信,提倡广大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门诊设立健康宣教书报资料架,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处方、健康宣传资料、《健康新语》等读物,可供居民就诊时取阅。

3、利用各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在上半年的“3、24”结核病防治日。肿瘤宣传周。“4、25”计划免疫日。“4、26”疟疾宣传日。“5、31”世界无烟日等组织我中心医务人员在社区、中心门口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举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育龄妇女和学生、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开设健康教育咨询热线。同时发放各种宣传材料30000余份,免费电话及现场咨询达5657余人,免费义诊1867人次,免费测量血压2122人次。

4、对门诊患者、体检居民、各类人群制度并免费发放各种针对性的健康处方。同时我们通过门诊宣传、电话回访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散发宣传资料。为了大力推进健康素质促进工作,加快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我街道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我们上半年已经完成各类人群健康知识讲座19场,受教人员2540余人。并制作课件10个版式,在各场所播放电子图片400余幅。中心建立并开通网络博客专页至今9个多月时间,共上传中心图片1946张,发表博文537篇,博客访问量9482人次。努力为各级政府惠民政策及健康知识宣教普及打造一个立体全方位的网络平台。

5、为了更好的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上半年对我街道医务人员及村医生进行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培训,并定期指导工作。

6、中心对辖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协助、指导和督导。

上半年我中心对燕山二小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做到有课时安排、有备课、有课后复习题。并进行了健康教育现场测试,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均达90%以上。指导学校定期刊出卫生知识宣传栏。

7、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颁布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我们积极开展了控烟教育,制定了《医院禁烟制度》,设立了禁烟监督岗,配有控烟检查员,候诊区、诊室等公共场所设有醒目的禁烟标志。

8、积极推进“居民健康促进行动”,x对全街道育龄妇女和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至6月30日止我街道共检查了2600余人次,并为在体检中筛查出的慢性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其进行随访,实行慢病的规范化管理。

二、存在不足:

1、个别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2、一些群众对健康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部分健康教育网络人员工作做得不细不实。

三、改进措施

1、更好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便在工作上更好地协作。

2、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3、加大健康教育工作的督查力度,每季度对站点及村卫生室健康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纳入考评,对照制度,奖惩分明,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序有序开展,力争把我街道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好,再上一个台阶。

第6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怎么写_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需要做的就是以发展、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实践中,要坚持发展、预防为主,矫治为辅的原则,难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五篇优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一

本学年我校心理咨询室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上个学年的工作经验及总结基础上本着务实、创新、进取的工作作风,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总结本学期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总结上个学年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2、学校领导十分关注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发展心理品质和预防心理问题为主、心理问题矫治为辅的基本原则,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同时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

3、继续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兴趣原则、和谐原则和成功原则,营造积极健康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进取心。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现状,有目的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尤其要鼓励有心理困难的学生认识和超越自我。同时也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班主任的辅导作用,开展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3、继续开展学校个别心理咨询辅导活动。我校心理咨询室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理念,与全体学生沟通,认真开展咨询服务,和每一个学生做真诚的知心朋友。个别心理辅导制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在解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营造全校健康心理氛围发挥重要作用。发挥专职教师的作用,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本学期坚持每天中午时间对学生开放,安排好学生预约工作,解决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为我校心理安全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4、利用好本学期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在平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用启发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符合社会要求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体系,追求人生理想,有责任感、进取心又乐观豁达,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以形成健康的人格。本学期重点对高一各班级新任心灵委员进行培训,使其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桥梁,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6、把心理健康教育也渗透到了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利用充分利用班团活动,板报,宣传栏,学校广播站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有计划、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总之,在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于全体,以发展性为目标,促进师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不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注重个别学生的辅导与咨询,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自助。在咨询中,我们贯彻心理成长的思想,也就是说问题、困惑本身也是学生成长的一次机遇,善于把握这次机遇,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成长,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二

9月21日,在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安排下,20x江宁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第二次培训在江宁实验小学顺利展开,300余名学员有幸聆听了南京晓庄学院的陶勑恒教授及金陵中学的苏华特级教师的两场精彩讲座。

上午,陶勑恒教授就《如何建立良好关系与谈话、沟通技巧》为主题,结合自己数十年的工作经历,对学生的心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整个讲座在极其独特、轻松的谈话形式中娓娓道来。陶教授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产生效能的前提,而良好关系需具备真心、爱心、虚心和平常心。早就耳闻“陶老师”,有幸目睹其真面目,被他诙谐幽默却又饱含睿智的教育思想所感染、折服。他能够将哲理性的话语通过轻松、幽默的话语惹得大家会心一笑,笑后留下更多的则是对自己教育工作的思考。

下午,特级教师苏华作了题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辅导》的讲座。苏老师语言温婉,极具亲和力,在细致的讲座内容中穿插着与学员间的互动活动,运用心理测试、提问、表演等多种形式将学员们引入情境进行换位思考,在讲座中整合了大量工作案例,将心理学理论结合工作实践,使概念化的理论更易被吸收、消化,聆听之时亦能与自身实践相联系,边学习边进行反思。

此次培训使我们学员收获颇丰,作为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我们对孩子的内心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这给我们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搭建了一条心灵的纽带。通过培训,我们将会把学习所得科学、合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三

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x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x

二、重点工作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具体措施

通过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我校的教育特点,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以下几条途径。

(一)、开足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与班队会课、思品课、活动课等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举行课堂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上好心理健康课。

(三)、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装饰工作,坚持开展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四

今年,校领导班子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走科学发展之路,创精致教育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常规工作抓规范、重点任务抓落实、难点工作抓突破,推动品位升级、管理升级和质量升级。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学期学校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围绕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广泛运用各种形式继续深入推进心理健康工作,有效提升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实现了助人自助的教育目标,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坚持心理健康服务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因地、因校制宜原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不同,教学条件、师资条件不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不同,因此,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3、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困惑或障碍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因此要将面向全体学生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4、以发展、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实践中,要坚持发展、预防为主,矫治为辅的原则。

5、人本主义教育原则:其一,把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充分地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二,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个体,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学生;其三,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和活动的主体。

6、助人自助原则:即帮助学生提高自助能力。

二、其它宣传方式

1、充分利用学校心理网站等宣传媒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内容的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2、各班每期黑板报都开辟出心理健康方面的专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心理健康渐渐纳入班级文化建设。

3、积极创设校园心理环境,充分利用了网站和广播及时宣传心理培训活动的信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内外的影响力。

三、取得的积极效果

1、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心智和谐的新浪博客,创造了心理交流的新天地。

2、组织了心理工作小组,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捷径,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学校的心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成绩属于过去,不代表未来,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因此我们要总计经验教训,为明天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平阳学校的心理工作会不断取得新成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五

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这学期,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身教”楷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无处不在、不可取代的。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因此,我首先阅读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如何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书籍。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学年组教师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身体力行,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做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坚持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我作为一个六年级两个班的汉语文老师,通过汉语文教学为主渠道进行学习方法辅导,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会学习的人轻松愉快富有成效。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当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益的需要,也是使学生将来能有效地进行终身学习、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学习心理辅导通过包括学习智能辅导,学习方法辅导,学习态度、动机、兴趣和习惯的辅导,预防学生学习疲劳,减缓学生考试心理压力等。学习方法不当是学生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应加以辅导。虽然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常能通过摸索,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多数情况下要走一些弯路,而许多学生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辅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2、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由于我教两个班汉语,每天课时量比较大。因此,只开设了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两周一次的心理课。这学期根据朝鲜族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的心理课《如何与父母沟通》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牡丹江朝小举办的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中,以课堂氛围的轻松、自然、真实博得了与会领导与各校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也因此,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3、继续开展学校个别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室平均每天开放时间都在三小时以上。心理咨询室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理念,与全体学生沟通,认真开展咨询服务,和每个学生做真诚的知心朋友。个别心理辅导制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在解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营造全校健康心理氛围发挥重要作用。发挥专职教师的作用,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本学期坚持每天中午时间对学生开放,安排好学生预约工作,解决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

4、利用好本学期的家长会或者是利用六年二班的家长QQ群或者是通过个别通话、个别面谈,向家长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在平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且通过与家长及时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

5、对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留守儿童档案的建立,同时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健康自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了解自己。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只要教师要真正融入学生当中,成为他们的知己,在师生和谐的互动中,正确引导、矫治学生的不良倾向,最终会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7篇: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总结

扎鲁特旗黄花山中学

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总结

扎鲁特旗黄花山中学 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总结

学生的身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衡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教育成败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健康与卫生工作,始终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学期以来,我校主要抓实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健康教育领导班子,规范健康教育工作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及卫生管理工作,成立了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能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健康评价方案及学校关于学校管理责任目标的健康教育相关要求,认真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学期开学初,专门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学校中层领导会议,研究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确分工并实行定期检查,保证计划任务的落实,为搞好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保证。 同时成立以校长任组长、中层管理干部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心理健康疏导小组,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列入学校常态化工作范畴。

二、认真落实学科教育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的必修课,教导处在学期开学初切实安排好体育与健康课的任课教师,落实好课时,要求每位教师按照教学管理常规的要求,制定好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做到教案中课时课题教育目的明确,教育重点突出,教育难点层次清楚,内容丰富,书写无概念性错误,整洁历练;认真上课,在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概念清楚,启发性强,语言生动,能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充分保证每周0.5课时的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和效率。每月对健康教育教师的常规教学资料进行检查,并记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

三、注重常规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健康卫生意识。

(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健康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丰富学生健康卫生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除开设好健康课外,还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常规教育,对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并要求学生对照实行。利用学校广播室进行不定期的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学校利用宣传橱窗、班级利用黑板报定期专栏,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使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健康意识。

(二)认真开展“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活动。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以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崇尚文明为主题的良好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各班为每位学生的日常卫生文明习惯进行量化记录,评出文明班级、文明寝室,促使学生根除卫生死角,洁净生活学习环境。倡导班组废纸回收、学校统一配备饮水机,严格控制学生喝生水、杜绝零食进校园,严禁学生乱吐、乱倒行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等具体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我校认真落实国家“阳光体育”活动政策要求,在学生中积极灌输“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快乐一辈子”的阳光理念,在学生中推广校园集体舞、社团体艺活动等活动,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加大学生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坚毅的品质,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积极开展卫生健康保健活动,做好学生体检和预防。

(一)做好防近教育,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学校坚持每天两次集中做眼保健操活动,由广播室统一播放,值日干部负责检查督促。各班认真开展好近视防治知识教育。

(二)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工作。防重于治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为了学生的健康状况,我们向学生家长倡议家长安排学生进行体检,与镇卫生院协调,进行简单的义务体检,做好各学生的健康情况汇总,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家长通报,及时做好治疗工作。

(三)认真卫生知识专题讲座。每学期根据季节的变化,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疾病的流行情况,通过广播向全校师生开展卫生知识专题讲座。主要就流感、手足口病、红眼病等传染病知识进行宣传,提高学生认识,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同时注重小学生性教育工作,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性知识教育,重点是高年级女学生的性生理知识教育。

(四)积极开展远离毒品教育。我们通过张贴远离毒品教育知识宣传画、出专栏宣传毒品的危害,不仅是对身体,同时对家庭、对社会、对他人的影响和危害,组织学生进行大讨论,写体会,举行健康知识手抄报评比,健康教育宣传征文等活动,使学生对毒品有了充分的认识。

五、注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学校要求各班都要召开家长会,为使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从单一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向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转变,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孩子成为身体健康、行为文明、思想丰富、性格健全的一代新人,学校对家长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

六、关心学生健康,做好后勤保障。

卫生设施,与学生的健康具有密切的关联。学校的设备一切为学生着想,从坐的桌凳到照明设施,从环境到饮食卫生,都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评比各种设施,人为损坏,照价赔偿,自然损坏及时维修,保证课桌凳、日光灯、黑板常年完好。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我们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摆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做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但在工作中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在新的学年,遵照上级指示,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做得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努力。

第8篇: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总结

晴晴

壽光市聖城街道西關小學 健康促進學校工作總結

西關小學根據健康促進學校相關文件要求,積極創建職責,成立組織,制定創建方案,按照創建標准,進行認真自查,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將創建情況匯報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壽光市聖城街道西關小學是一所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教學成績斐然の小學。學校現有22個教學班,教職工50人,在校學生100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教學辦公室、行政辦公室、衛生保健室、總務後勤室等辦公用房配套夠用,並配備兼職衛生技術人員1名。學校現有足球場1個,1個2環形跑道田徑場,乒乓球臺6個,學校教室寬敞,生均使用面積1.2平方米,前排課桌前緣與黑板不低於2米,桌椅每人一席,並配有6盞以上40瓦熒光燈,教室地面全部做了硬化防滑處理。學校建築布局合理,校園活動區、教學區區隔分明,實現了綠化、美化、淨化。

學校教師由於長期從事一線の教育教學工作,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活動時間較少,根據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體檢報告,我校教師大多數同志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有很多同志患有一種或一種以上不同疾病,檢出率居前幾位の是頸椎、腰椎疾病,視力偏低、血壓偏高、脂肪肝等。根據近兩年の學生體檢報告,我校學生近兩年近視率有所上升,齲齒人數有所增加。師生の健康素養晴晴

晴晴

水平有待提高。

二、自查情況

為了進一步做好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我校成立了健康促進工作自查領導小組,組長王豔玲(校長),成員:趙岩、張鵬安、張永亮、劉德濤、劉鳳君、張安娟、唐鳳英。2017年9月初自查組成員對學校の健康促進工作進行了全面の檢查。王豔玲負責自查人員具體分工,趙永亮、張鵬安負責檢查健康宣傳標語,趙岩和其他成員負責檢查健康促進學校の檔案資料。

三、健康促進單位建設情況

(一)健康促進長效機制建立情況

一是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の健康促進機關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人員の工作職責,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門會議,安排、部署、落實各項工作,並把健康促進工作做為學校工作の頭等大事來抓。二是制定了學校の健康促進工作實施方案、臺賬,禁煙控煙制度、計劃及環境衛生管理制度等,從組織和制度上保證了健康促進工作の順利開展。

(二)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實施情況

一是制定制度。制定了健康促進の相關制度,如《健康促進工作實施方案》《禁止吸煙管理制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二是定期召開學校健康促進工作會議,總結上階段健康促進工作の成效,同時研究安排下階段工作;三是根據制度及上級文件要求開展活動,召開全校師生及家長の健康促進工作動員會;舉辦師生運動晴晴

晴晴

會;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評比活動;對各班陽光60分活動情況檢查評比;舉行安全教育知識演講比賽,對全校師生進行一年一度の健康體檢;秋季開學前對入學入托兒童進行查驗接種工作;定期進行安全疏散演練等。

(三)健康促進場所建設情況

一是按照標准建成保健室,配備了視力表、體重計等,定時對師生開放;二是設立了健康教育宣傳版面,主要宣傳吸煙有害健康、飲食衛生及根據季節變化の疾病防治等,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工作;三是創建無煙校園,張貼禁煙標志,校園內無煙草廣告。

(四)健康促進重點工作落實情況 1.完善學校各項健康政策,認真貫徹落實

學校把健康促進學校創建工作納入整個教育工作計劃並有專人負責,學校制定教育過程衛生政策,規定學生每天不超過6個小時の在校時間,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學生負擔,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個小時の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加強清潔綠化,保證校園綠化、美化、淨化 學校の環境清潔衛生實行由專人打掃與學生打掃相結合の辦法,通過分工和有效監督管理,學校樓道整潔幹淨,廁所衛生,做到無異味和汙垢。各班級建立班級衛生制度,教室、衛生包幹區實行一天一掃,由衛生檢查小組檢查評分並公布納入班級考核評比。為了營造一個優美の校園,學校不斷加大衛生設施の投入,加強對學校綠化の投入與養護。學校還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點化、淨化校園の活動,以提高學生の環境保護意識。學校晴晴

晴晴

綠化面積充足,環境優美。

2.營造和諧環境,促進師生健康

良好和諧の校園環境不僅依賴於學校優美の自然環境,更主要地體現在師生間良好の雙邊關系,教師工作負責,關愛學生,學生學習安心,生活愉快。為了師生在校園の活動和諧融洽,一方面強化教師の師德修養,另一方面增強學生の自我約束能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①學校不斷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全校教師體現出良好の是師德形象。

教師能夠從自己の崗位工作出發,認真執教,專心於教學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我校教職員工德育の理念深入人心,每一個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從校長到學校工作人員,都能夠為學生の健康成長努力工作。黨員教師中實施の黨員承諾活動,充分發揮了黨員在教書育人中の先鋒模範作用,領導班子成員包級管理,使得學校對於每個班級中の特殊學生の幫助取得明顯成效。

②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の教育

為了使我校學生在行為習慣、道德品質上有明顯進步,學校首先從抓學生の儀容儀表入手,加強對學生行為規範の教育,從改變學生の自我形象入手,使之樹立良好の健康意識;其次,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の督導,要求學生要管住自己の嘴,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管好自已の腳,不踩草坪,管好自己の手,不亂扔垃圾。同時值日の同學也積極參與到管理中,使學生の自律意識和自我管理晴晴

晴晴

能力有很大の提高。

③積極幫扶困難學生,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 學校每學年都要對來自貧困家庭の學生進行幫扶,爭取上級部門の支持,利用多種方法並舉為家庭困難の學生減免全部學費並補助生活費。

④學校一直注重對師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對於教師,學校通過師德師風教育,使教師樹立起一種為教育奉獻の意識。學校非常重視學生の心理健康,專門配備了兼職の心理輔導老師。首先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課,對學生進行學習信心の增強、學習方法の使用、學習習慣の培養等方面の輔導,使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提高學生成績の一個有力抓手。在心理健康輔導課上,還有計劃地教給學生心理健康保健知識,訓練心理健康自我調節技能。二是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學校設有專門の心理咨詢室,每天定時向學生開放,接受學生咨詢。

4.辦好家長學校,加強聯系

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各年級の家長會,既對學生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生活教育,如何與孩子心靈溝通,如何幫助關心孩子學業進步等方面進行培訓,又對家長匯報孩子在學校生活學習の情況,還對家長征求對學校管理、教學、發展等方面の意見和建議。每個班級都建有微信群,家長老師隨時可以交流孩子在校情況。放暑假、寒假前向家長發放《致家長の一封信》,積極向家長宣傳教育新理念,主動爭取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の理解、支持與配合。

晴晴

晴晴

5.開設體育與健康課,培養學生健康觀念

學校為教師和學生發放健康教育讀本,間周一節健康安全課,每天確保一小時活動時間。學校還組織老師每年暑期進行一次預防性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學校保健室積極配合學校の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檔案。

6.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加強,學校健康服務進一步改善 學校保健室積極為學校師生の健康發展提供各種服務,在宣傳健康知識、培訓健康技能,預防疾病等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①加強了常見病、傳染病の防治和管理,創建了預防機制和監督網絡,有效地防控了傳染病の傳播。學校宣傳專欄根據季節變化,宣傳春季、冬季傳染病防控知識。

②認真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同時開展對貧血、齲齒、沙眼、腸蠕蟲、肥胖和近視眼の防治工作。

③認真做好一年一度の師生體檢,建立完善師生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100%。

④積極參加上級部門組織の各種衛生健康知識培訓,定期發放衛生健康宣傳資料,不斷提高師生衛生健康知識水平。

7.控煙宣傳和措施到位,效果明顯

控煙是爭創健康促進學校の最基本條件之一,為此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把控煙工作作為整個爭創工作の重要環節來抓,成立了控煙工作小組,制定了控煙相關制度和規定,使我校の控煙工作取得晴晴

晴晴

了明顯の成效。學校還利用升旗儀式、班會等形式進行衛生健康知識の宣傳,在學校顯目位置張貼宣傳標語、禁煙標志、控煙橫幅;並通過校園宣傳櫥窗,黑板報等宣傳陣地進行宣傳。在辦公室、公共場所、醒目位置設置了明顯の控煙、勸阻吸煙の標志、標識。

為了將控煙落到實處,學校采取一系列の措施。學校規定教師不得在學生面前吸煙、開會時禁煙、公共場所不得吸煙,不吸遊煙;要求學生做到不吸笫一支煙。學校控煙小組不定期對學校所有場所進行巡視和檢查。

大力營造吸煙有害健康の輿論。目前,在校園裏已經看不到吸煙の人員,就是家長來學校,看見禁煙標記,也主動配合,不抽煙了。這項工作の開展收到了很好の效果。

8.安全教育活動豐富多彩

禁毒、防溺水等教育到位。學校除了在宣傳櫥窗以及板報の形式宣傳相應知識外,還利用微信平臺,專門開展防溺水知識宣傳。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防溺水教育,並以《致家長の一封信》の形式,對家長也作相應の宣傳,並要求家長配合教育子女做好自身安全工作。多次通過主題班會和國旗下講話等形式進行疾病防控知識宣傳。多次組織學生進行消防演習和地震疏散演習。從而使師生の安全保護意識得到了提高。

(五)健康素養和健康狀況改善情況

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の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系列活動,我校の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我校師生の健康素養和健康晴晴

晴晴

狀況有了明顯提高和改善:我校師生健康教育工作覆蓋率達100%;師生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參與率達100%;師生健康基本知識知曉率達98%以上;師生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形成率達90%以上。

四、存在問題

一是健康教育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二是健康促進學校の檔案資料整理不夠規範;三是創建健康促進學校の宣傳教育力度和深度還有待加強。學校大多數教師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但他們重視程度不夠,有很多教師患有一種或多種不同疾病,大多是頸椎、腰椎疾病,咽喉腫大,慢性咽炎,視力偏低、血壓偏高、脂肪肝等。師生の健康素養水平有待提高。

五、下步打算

雖然我校健康促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離上級の要求還有一定の差距。下一步,我校將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借鑒兄弟學校創建經驗,加強創建活動探索,采取得力措施,做到工作力度不減,經費不減,開展健康活動不減,使我校師生の健康狀況和健康素養水平都有一個更大の提高。

壽光市聖城街道西關小學

2017年9月

晴晴

第9篇:学校中学健康工作总结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首先我们明确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学校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校中学健康工作总结,请笑纳!

学校中学健康工作总结1

学校健康教育是利用学校教育,使儿童少年获得卫生知识,转变卫生态度,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我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建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责任到室、到人,分工明确

二、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教育

确保每周0.5课时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做到有课本、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等第。这是传授健康知识的基础阵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做到在欢快的、激进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建立健康的理念。

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健康知识讲座,选择一些常用的、有难度的卫生知识,进一步强化传授,或根据季节性的变化,有目的地进行季节病的预防宣传,如流感、肝炎、性病等。

三、加强健康教育课管理

①教材和教具:教材做到

1、体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项内容;

2、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

3、课文深度和文字质量符合教学规律;

配备好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

②教学计划:每个年级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

③教案: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8项主要内容;教案书写力求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主要内容。

④师资培训:保证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接受120小时以上的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培训班、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

⑤授课质量:要求授课教师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等5项。

4、硬件实施到位:采光照明与黑板、课桌椅、饮水与洗漱设施、厕所设施、教学用房等均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添置、改善。

5、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

知识教育是基础,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卫生行为是关键,平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时常督促学生行使卫生的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早晚刷牙、饭口漱口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卫生行为以及一些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如:身高的测量、体重的测量、脉搏的测量、体温的测量、做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正确的读写坐姿等,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及技能。

6、营造宣传舆论氛围。

学校利用一些特定的宣传日,大力宣传发动,有“爱牙日”、“防艾日”等专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展一些如“爱眼知识问答”,通过班队课、家长会等宣传契机,进行健康传播活动。

学校中学健康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们始终贯彻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案,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教师认真执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全校师生逐步树立起了健康理念。

一、具体工作

(一)认真落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以明确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做到工作有目标,有方向,有全局观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

我们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抓好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来抓。为此,学校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三)完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

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小组,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今学期对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进一步完善,丰富了评价内容,健全了评价标准。整个健康教育评价本着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评价、有奖有罚,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了整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及常见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校针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选择教材,以及将学习方法指导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反思与展望

(一)我校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科研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以教育促科研、以科研带教育的良性发展的模式。

(二)在健康教育的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

我们在工作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和塑造,这一点有违健康教育的宗旨。我们在塑造学生共性的同时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塑造。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健康人格不但要求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还需要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三)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还离健全、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在很多时间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忽视了身体力行对学生有着更有效的教育意义。

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学校中学健康工作总结3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完成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已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进行宣传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利用广播、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2)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中,我们认真制定计划,并根据计划的内容认真执行,重点进行五、六年级的青春期教育,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针对年龄的特点单独出了板报,在11月1日举行进行了以青春期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开设青春热线、青春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学生的生理、心里得到均衡发展。

2、上好健康教育课

多年来,我校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做到每两周上一节课有专职的教师上课,教师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学,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学生有笔记,有教材,有年终考核成绩,使健康教育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3、积极进行吸烟危害身体和“碘缺乏病”的防治

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吸烟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而且影响智力的发育,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时,针对一些在校吸烟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杜绝在学生面前吸烟,给了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中向学生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特别是缺碘对青少年的危害,缺碘不但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而且可以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让学生学会防止碘的流失,有效地保护自己。

4、认真做好学生的体质监测及体质监测后的统计工作

每年的体质监测工作在上半年完成,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我们做好了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了体质监测的重要意义,了解了如何配合医生做好体质近侧,完成了监测任务。下半年做好了检测后的统计工作,上报有关报表,整理了有关资料。在近侧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患病问题,及时统计出来,及时与家长联系,防止有关学生的病情因此延误,使监测工作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5、积极进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六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沙眼,视力不良当作了重点来抓。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学生做操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口腔,早发现龋齿早治疗,是控制龋齿发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体质监测来看龋齿的患病率下降十多个百分点。

在预防沙眼的工作中,教育了学生用流水洗脸,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沙眼患者要积极的治疗,特别要发现一人患病要全家治疗,这让有效地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今年沙眼的患病率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

学校中学健康工作总结4

一年来,我校认真抓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总结如下:

1、卫生教学,传授知识。

(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了“五个有”:即有教材、教师、教案、教时、评价。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和备课情况,百分之百的老师都是按计划备课上课,起到了预设的效果。

(2)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建立的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了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控烟知识教育。在办公室、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了明显的控烟、劝阻吸烟的标志、标识。加强教职工及家属行为规范管理,教职工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学生面前吸烟。大力营造吸烟有害健康的舆论。目前,在校园里已经看不到吸烟的人员,就是家长来学校,看见禁烟标记,也主动配合,不抽烟了,应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食品卫生。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严把食品进货关和加工操作关。为师生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卫生环境,有益健康。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

(2)通过宣传教育,全体师生懂得了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明白了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

(3)学生个人卫生基本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了的生活方式。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配合卫生院印发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的教育力度,组织了厕所消毒。

(5)开展了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

3、卫生服务,健康监测。

(1)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对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指导,要求改善饮食及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增加动物性食物,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注意用眼卫生。

(2)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以“防近”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提高了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3)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积极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

当然,跟我们的目标相比,我们觉得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加强,我们将继续努力,创新我们的工作,为宜陵镇的卫生事业服务,更为我校师生健康服务。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学校中学健康工作总结5

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卫生知识,提高自己的防病能力,为将来学习打好基础,基于以上原因我校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每周进行两次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次是每星期二的健康教育课,由各班主任根据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进行讲授,这项工作由教导处和卫生老师共同把关,另一次是每星期一的卫生广播。主要是区里的一些重要精神,学校的一些事项布置以及常见病知识的宣传等。无论是采取哪种形式,都做到有备课、有教案、有检查记录。事实证明开展一定规模的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既增长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好防病工作

防近工作是学校的重头戏,目前学生中的患近率仍较高, 如何降低学生患近率?每年开展两次防近宣传周,各班进行黑板报评比,读写姿势评比、眼保健操评比等,取得了较好成绩。希望尽自己的力量来降低学生的患近率,使它们的眼睛更明亮。

三、创建工作

在创建卫生城市过程中,我校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加强了对学生健康教育应知应会考核工作,重视对学校环境卫生的保洁整治工作,使我校做到绿化、美化、净化的功能。

学校中学健康工作总结

上一篇:天门山导游词新下一篇:独自去医院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