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纪念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建国60周年纪念

建国6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建国6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制度变化明显,由最初的单位和社队福利体系下的财政制度发展为政府和事业单位办幼儿园、转制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并存的格局。在财政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国要在社会福利、经济和教育三种框架下确定学前教育的定位,以明确政府投入的济贫性质,从而解决成本核算和管理问题,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国60年;学前教育;财政制度改革;学前教育定位;政府投入

和其他教育阶段相比,我国学前教育的财政制度改革一直处于过程之中。本文试图仔细梳理建国6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过程,分析学前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以期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学前教育财政制度的历史变迁

1.1949~1978年:单位和社队福利体系下的学前教育财政

虽然早在20世纪初期学前教育就伴随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来到中国,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却和之前截然不同,从专注于儿童的早期发展转向为方便劳动妇女就业服务,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出现了重大调整。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为妇女解放事业服务的使命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多项政策中得到体现。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的育儿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1〕1956年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发出《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强调发展托儿所、幼儿园是为了帮助母亲们解决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问题,托儿所和幼儿园必须有相应的增加。〔2〕与此同时,学前教育的单位或社队福利属性在财政制度上逐步得到完善。1953年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各企业工会基层委员会要根据本企业的经济情况及职员的需要,与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共同办理疗养所、托儿所等集体劳动保险事业。这一条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托儿所是单位为职工提供的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一部分。1973年财政部发布财企字第41号文,规定学前教育成本改在营业外支付,〔3〕从制度上完全确定了幼儿园归属后勤服务开支的准则,强化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单位福利属性。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计划经济下财税体制特点的学前教育财政体制。

学前教育事业是社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体制是社会体制的反映。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学前教育为妇女就业服务的单位福利定位是非常清晰的,学前教育体制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政府和事业单位、企业、街道、农村大队四种不同供给方式并存的财政格局,适应了当时城市单位制度和农村社队制度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任何一个人,只要被纳入了单位或者农村的社队组织,就可以享受到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社会福利。

单位和社队作为社会福利的供给机构,必须有分散的财政投入体制作保证,即将学前教育等福利列支在单位和社队的运行成本中。这种学前教育的分散投入制度适应了“国家辛迪加”的经济制度,即各个经济体没有独立的利益,各个组织除了自己的成本外,全部剩余财富由国家统一支配。然而,分散的财政投入方式是有条件的,即整个社会必须作为一个“国家辛迪加”的会计核算体系,企业行为等同于国家行为,学前教育资金在企业列支和在政府预算中体现都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使得“辛迪加”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在市场中检验产品和核算成本,于是,学前教育等单位福利作为营业外成本加以核算的财税基础被打破,导致学前教育财政制度出现巨大变化。〔4〕

2.1978~1992年:恢复发展时期的学前教育财政

从1978年开始,恢复和重建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学前教育也和其他部门一起,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1993年,我国以单位和社队供给制为基本特征、投资分散化、人员分散化管理、业务统一指导的学前教育格局正式形成。与之前相比,学前教育财政制度没有明显创新,只是在既有的框架下,借助恢复和重建的力量,更加规范和强化了以往的财政制度。在这期间,《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教育部关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意见》《关于明确学前教育事业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先后推出,分别从体制、办学行为规范、行政管理权限等方面对学前教育作出了规定。到1993年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制度一直在1973年财政部文件奠定的制度框架下恢复和稳定发展。在1978~1990年出台的相关文件里,促进儿童发展代替为妇女就业服务,成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基本职能。于是,规范课程、规范保教人员素质、规范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成为这一时期的政策要点。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再次重申了教育部和卫生部在职能上的分工,强调统一领导和分工合作的关系,并首次提出教育部、卫生部与城建、房管部门一起,统筹规划与居民人口相适应的托幼机构,开始要求企业办托幼机构向社会开放。〔5〕这表明,在强化单位提供托幼服务的同时,开放学前教育体系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经过恢复和发展,单位供给、分散投资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格局完全确立。一是政府、部队和事业单位,按照中央规定的人员编制和供给标准,将学前教育支出列支在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二是企业用“合理留利”的方式留下等于某一社会平均利润率的计划利润。企业的“留利”过程从两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计划经济色彩:留利多少取决于中央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没有税赋公平的考虑;成本核算无法反映真实的生产过程,往往是留利多少就意味着职工福利的多少。三是城镇街道和农村大队采取集体兴办的方式,保教人员的待遇等同于同等劳动力的报酬。

1978~1992年,不同类型的公共资金沿着各自的渠道支持学前教育供给体系中的不同部分,但是实际上,由于资金来源稳定性和资金水平的差异,政府机关办幼儿园质量好、教师素质高、经费充足的优势日益突显。可见,在既有体系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客观上起着强化学前教育体系各个构成部分之间差异的作用。

3.1993年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对学前教育财政制度的影响

1993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剥离社会职能的需要日益迫切。在国务院启动企业剥离社会职能试点之前,伴随着财税制度改革,“企业留利”的学前教育财政体制首先被打破,许多企业实际上已经停止或减少学前教育投入。到2002年国务院第二批中央企业脱离社会职能试点工作开始时,企业已经逐渐撤出学前教育领域。另外,由于街道和社队集体经济的瓦解,集体办幼儿园缺乏明确的投资来源,大多数变为依靠收费维持的机构。于是,政府投入的学前教育体系仅剩下政府、事业单位、部队等举办的幼儿园了。在学前教育供给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三类学前教育机构(政府和事业单位办幼儿园、国有企业办幼儿园、街道和社队集体经济办幼儿园)转变为新的机构形式,即政府和事业单位办幼儿园、转制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

政府和事业单位办幼儿园借助财政力量和系统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成为优质幼儿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机关公务员子女或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因此,它面临巨大的道德压力。社会批评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此类幼儿园获得唯一财政支持的合法性,二是在招收服务对象之外儿童时收取巨额赞助费的合法性。

各种形式的转制幼儿园来源复杂,性质多样,和举办者之间关系随意。转制幼儿园的种种问题,既有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问题,也有政府和事业单位后勤制度改革带来的问题。要想理顺转制幼儿园的问题并不容易。同时,转制幼儿园的性质问题和经营问题经常混杂在一起,这更加大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其实,对于转制幼儿园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性质问题,只有确定了性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才能依据公共和市场两种不同的渠道加以解决。

民办幼儿园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供给体制中的重要力量。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成为我国学前教育行政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同时,民办幼儿园也以自己的力量推动着民办教育基本制度的建立,推动着政府管理市场能力的提高。

伴随着2002年国务院第二批中央企业脱离社会职能试点工作的展开,公办学前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日益突出。正因为如此,江苏省宿迁市和广东省深圳市的公办幼儿园改制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3年上半年,江苏省宿迁市开始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转制探索。宿迁市政府公布的《宿迁市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情况汇报》提出:“对学前教育的改革,要求将现有的各级各类幼儿园,采取公有民营、股份制改造、拍卖等形式,使之全部变成民营实体,使各幼教单位真正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主动寻求发展,主动壮大自己,在责、权、利统一的过程中,转换机制,提高效益,永葆办学活力。”〔6〕

从性质上看,江苏省宿迁市的改革主要触及的是公办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从财政体制改革角度看,它也涉及到政府与市场在投入上如何相互配合的问题。

与江苏省宿迁市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相比,广东省深圳市改革公办学前教育体制的动力带有强烈的公共财政思想指导下主动改革的色彩。深圳市共有幼儿园744所,在园幼儿15万人,其中市属公办幼儿园22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5.6%),在园幼儿1.4万人(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9%)。深圳市政府每年对22所市属公办幼儿园下拨财政补贴5000万元,这也是深圳市政府每年投入到学前教育领域的全部经费。“市财政对学前教育的全部投资,仅用于占全市幼儿园总量5.6%的市属22家公办幼儿园,这样既不公平,也不利于教育部门加强对全行业的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深圳市将原财政对公办幼儿园每年5000万元的拨款,改为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全市学前教育的支持”。〔7〕因此,从性质上看,深圳市的改革带有财政体制改革的色彩。

以2002年国务院第二批中央企业脱离社会职能试点工作开始为标志,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也开始了新的进程。财政体制改革面对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学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清晰。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加强政府责任,还是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对于这一问题始终没有达成共识。二是由于民办教育法对办学机制问题的模糊处理,导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学前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

计划经济下财税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合二为一。整个社会组织成为一个大公司,物品供给的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中,政府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调配。计划经济体系下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分散状态,给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社会基本服务供给体系的建立带来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

1.定位问题

学前教育事业兼具社会福利、经济和教育三重职能。从社会福利上看,学前教育是政府支持家庭养育下一代和减少儿童入学起点差异的手段,对于缓解由社会阶层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平等有重要作用。从经济上看,学前教育为妇女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增加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消费有重要意义。从教育上看,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早期认知、情感和技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定位,需要在社会福利、经济和教育三种框架下确定。

从社会福利角度分析,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将进入从最低社会保障到部分福利项目广泛覆盖的转型阶段,其中,医疗、学前教育和养老等应该成为社会福利事业优先发展的项目。社会福利框架下的学前教育应该满足社会福利服务的基本要求,即广泛覆盖、基本标准、城乡统筹、节约运行成本。

从经济发展战略上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任务,其中,增加家庭收入、将家庭经济观念从重财产积累转向重生活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另外,到2015年人口红利消耗完成后,我国将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学前教育支持妇女就业就超越了谋求性别平等的意义而具有了经济意义。经济框架下的学前教育在满足妇女就业方面应达到多层次、满足个性需要、市场与政府相协调的要求。

从教育发展战略上看,学前教育集中体现了非义务教育阶段跨部门统筹规划、协调多种供给力量、行政和市场手段同时存在的特征。教育框架下的学前教育,需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组织和协调各种办学力量,即以终身学习为起点、对质量和课程严格监管、多部门协调。

然而,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现归教育部门管辖,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致使学前教育机构的职能单一,无法为公共投入提供有力的合理性基础。

2.优先顺序问题

政府首先应该承担哪一类学前教育责任?在我国,从陈鹤琴时代起,学前教育就缺少济贫性质的保育和看管职能,注重的是教育儿童和开发儿童的潜能。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是为了解决女性就业的后顾之忧,但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制度并未包含广大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服务跟着预算体制走,能够列入预算体制的,就享有公共财政的支持;不能列入预算的,也就失去了公共财政的支持。学前教育服务游离于政府职能之外,而附属于国家基本的预算制度。

制度原有的形态和企事业单位剥离幼儿园的实际决定了我国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结构,即公共学前教育投入集中于政府办幼儿园,忽视其他幼儿园,导致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幼儿园的发展极不平衡。因为拥有大量财政投入,政府办幼儿园(政府机关办幼儿园和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的园舍、设备和师资水平十分优越,教育质量较高。而为城市普通民众服务的街道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等,由于没有被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事实上基本得不到政府财政支持。学前教育投入制度附属于预算体系的事实导致政府行为与公共财政的公平原则和教育投资的能力支付原则①相违背,与政府的济贫职能相违背,不利于社会基本服务体系的健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成本核算和管理问题

如果说学前教育的定位影响财政资金支持的合理性,优先顺序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那么,学前教育的成本核算问题则直接影响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合理性,继而影响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体制改革,影响教育行政机构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

就收费问题而言,由于学前教育机构是依据各地教育部门和物价部门共同制定的幼儿园“分类评估,按质论价”的标准收费的,导致了少数公办幼儿园“越办越好”,随之收费也“越来越高”现象的产生。有关报道显示,目前不少幼儿园赞助费收费混乱,使用上缺乏有效监管。例如,某省级示范幼儿园2005年在园幼儿420人,全年收入共计2,976,770元,其中保育费782,074元,赞助费和特色班收费2,094,696元。赞助费和特色班收费是保育费的2.7倍。〔8〕

在成本核算问题上,很多人提出学前教育服务应实行按成本收费原则。2003年,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等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根据生均培养成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承受能力等情况,提出对本地区公办幼儿园(班)最高和最低收费标准的意见;民办幼儿园(班)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办学成本确定收费标准。”从中可以看出,按成本收费日益成为学前教育服务收费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幼儿园收费问题上强调按教育成本计算,其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教育成本计算这样一个教育经济学的理论难题,而是为了规范幼儿园的收费行为。学费是价格的体现,而价格取决于需求而不只是成本。仅根据成本制定价格,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定价思路。在政府没有对价格进行干预或缺乏有效干预的情况下,作为卖方市场的幼儿园收取较高的学费是很自然的选择。而政府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对幼儿园的收费行为进行约束,其性质是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如果只局限于对教育成本的计算,无疑会限制学费管理制度的设计思路。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市场经济体系下学前教育供给理论的缺乏,学前教育供给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经验主义色彩,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管理长期定位于业务指导,缺乏对整个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和领导。随着政府职能转型和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2〕〔5〕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9,76,1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政部财企字第41号文〔EB/OL〕.〔2009-05-02〕.http://www.chinalawedu.com.

〔4〕曾晓东.我国学前教育由单位福利到多元化供给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16.

〔6〕王孝玲.身处困境与突出重围〔EB/OL〕.〔2009-05-02〕.http://www.lesun.org.

〔7〕姜锵.深圳公办幼儿园转企热议,独享5000万经费不公平〔N〕.南方都市报,2006-09-13.

〔8〕佚名.一公办幼儿园赞助费占收入7成〔EB/OL〕.〔2009-05-02〕.http://www.sohu.com.

On Preschool Education’s Fiscal System Reform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6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Zeng Xiaodong, Fan Xin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作者:曾晓东 范 昕

第2篇:建国60年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建国60年,学术界关于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地位和历史,贡献和价值,问题和困境,对策和创新,成人教育的转型等作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将对此进行整理和综述。

关键词: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研究;综述

一、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历史和地位

建国60年来,关于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历史和地位。学者们认为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三阶段”论。成人教育曾被称为工农教育,又称业余教育。随着教育范围的扩大和开课的多样化,它被正式称为成人教育。建国6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期:(1949-1966)。2.停滞期(1966-1976)成人教育因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影响难以正常开展。3.发展期:(1978一)1978年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成人教育迅速恢复,蓬勃发展,至1987年,中国政府正式确认“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开始了由分到合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学校单独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招生;全国统一招生。

(二)“四阶段”论。学者认为,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1949-1966年)。虽然在近100年前就开始有了成人教育学校,但建国后至“文革”前的17年,我国的成人教育才真正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成人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先后经过三次扫盲教育,以及工农教育、干部教育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工人、农民、干部教育为主体。初、中、高层次的成人教育的新体制。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仍非常零散,不成系统,表现在没有专门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相关思想也只是体现在一些大会上制定和讨论的某些成人教育政策、决议、文件等。2.停滞阶段(“文革”期间1966—1976年)。“文革”期间,成人教育与整个教育事业一起,遭到了严重的破坏。3.起步阶段(1978-1986年)。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人教育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把成人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科学加以系统地研究。还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开拓性的基础工作,第一,引进、翻译国外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第二,建立机构,组织科研小组。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了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室,是我国最早的成人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之一。同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立,黑龙江《成人教育》、《北京成人教育》杂志的创刊。此后,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和群众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人教育期刊普及全国,各种学术活动和课题研究蓬勃开展,出现了一大批有质量的学术成果。第三,成人教育学科的建立。4.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1986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

(三)“研究成果丰富”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成人教育史研究在我国虽然开展的较早,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其研究成果不断得到丰富。论著方面:李珠的《中国成人教育近现代史》(1996)等11部。论文方面:阎广芬的《雷沛鸿——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出路的先行者》(1996)等无数,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也有涉及这一领域的。其中包括:何洪玲的博士论文《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4)等。

(四)“研究四特点”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成人教育史研究:1.研究力度强弱不均。2.研究水平参差不齐。3.研究方法缺乏创新。4.学科建设困难重重。近十年,我国的成人教育史学研究者虽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中国成人教育史的课程也已成为了一些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生的专业必修课,但在不少人看来,成人教育史是面向过去的,成人教育史的研究与成人教育重视实际的特点相去甚远,在目前的教育研究以及成人教育研究中,中国成人教育史的研究不论是研究实践的开展,还是研究成果的发表都或多或少受到其他学科的排斥,即使是在教育史学界,其学术研究的价值和说服力,仍然会令人产生不小的疑问,由此致使中国成人教育史的学科建设仍然步履维艰。

二、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贡献和价值

关于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贡献和价值,学者认为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六种观点:

(一)“四方面贡献”论。有的学者认为,成人教育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特定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成人教育对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作用。第二,成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着独特的作用。第三,成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为社会文明与和谐起到基础性作用。第四,成人教育可以有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二)“作为,作用”论。成人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成人教育肩负的任务是什么?1987年6月23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这个文件明确了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决定》指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决定》还指出了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已经走上各种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的工人、农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岗位培训;二是对已经走上岗位而没有受过初等、中等教育的劳动者,进行基础教育,实际上就是包括扫盲在内的基础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三是对已在职而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中等或高等文化程度的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文化和专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中等和高等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四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继续教育;五是对成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教育。1995年3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三)“依托”论。有的学者认为,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发展,成人教育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1.成人教育体系建设夯实学习型社会基础,2.成人教育重点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

(四)“使命”论。有的学者认为:1.成人教育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途径;2.成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3.成人教育是倡导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先行军;4.成人教育是成人自学运动的推进器。

(五)“途径”论。有的学者认为,我国要把沉重

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构建学习型社会,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人的学习能力,而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人教育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应完善成人教育服务体系:1.观念体系;2.目标体系;3.结构体系;4.教材体系;5.教学活动体系;6.组织管理体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铺路架桥。

(六)“经济价值”论。有的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固有特性使其社会地位和经济价值提升。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然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成人高等教育将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发挥着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特殊作用。

三、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问题

1.价值“偏差”论。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成人教育走过了50年的历程,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教育体制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成人教育还存在着许多差距:第一,成人教育目标定位上的不明确;第二,成人教育办学模式的单一性;第三,成人教育价值追求上趋向功利性;第三,成人教育办学机制上的相对封闭性。

2.“三个问题”论。(1)专业设置求多求全;(2)生源质量下降;(3)规模越大越好。

3.“三个歧途”论。(1)规模盲目扩大;(2)学与教目的的异化;(3)使用抹杀个体思维的低质教材。

4.“五缺失”论。(1)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缺失;(2)成人高等教育认识不足;(3)教学理念落后、培养模式单一;(4)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存在问题;(5)各类型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缺乏沟通。

5,“特殊产业问题”论。(1)竞争激烈,行业逐步走向专一和垄断,成人高等教育在逐步走向专一和垄断;(2)经济效益逐步减少,利润趋近于零;(3)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标准在逐步提高;(4)“产品”的同质化逐渐严重。

6.“六突出问题”论。(1)成人高等教育逐步丧失本位。个别人的求学观念和学校创收观念的“交融”,成就了金钱和文凭之间的交易;(2)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质量下降;(3)教育质量有待提高;(4)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5)教育管理体制不灵活,办学模式呆板、缺乏自身特色;(6)教育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7.“模式普教化”论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却存在下滑现象,尤其是“普教化”现象严重。

(二)我国大学成人教育问题的对策

1.“三预测”论。有的学者认为:(1)学历型成人教育将逐渐萎缩,发展型成人教育应当成为未来成人教育的主流;(2)低层次成人教育国家承担,高层次成人教育市场引导。

2.“四个对策”论。有的学者认为:(1)转变办学理念;(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走特色化办学道路;(4)以立法的形式建立考核评估机制。也有的学者认为:(1)要体现成人学习特点。成人学习的自觉性;成人学习的实践性;成人学习中的自我导向性。(2)要调整培养目标。办学主体的多元性;普及性;可转换性。(3)要建立开放式教育环境。(4)要强化教学改革。

3.“成教特色”论。(1)专业设置上应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市场经济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2)课程设置上应探索“公共课+专业综合课+专业技能课”的课程体系。(3)加强教材建设,举办成人高等教育院校要积极组织专家、教授编写适合成教特点的高质量的教材。(4)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5)教育管理上应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方式。

四、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战略转型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我国大学成人教育?学者们归纳为四种:

(一)“三大战略”论有的学者认为:(1)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定位,职能、作用的进一步扩大,将成为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及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成人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理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体制,将有利于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相互衔接。(3)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思考,将对成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职业化改造。

(二)“层类化”论。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大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应调整办学重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各类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方向和层次自我定位。不同类别恰当定位,逐步向继续教育转型。也有的学者认为,面对日益强盛的多样化继续教育需求,大学继续教育应合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确定教育方向,开展差异化办学道路,是当前大学继续教育的重要选择。

(三)“社会市场观”论。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市场观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思想和经营原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社会市场观对大学继续教育科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教育与企业一样面临着市场,存在着生存与发展问题。

(四)“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论。有的学者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不断改进使用选择的工具和技术,训练指导决策和规划行动的过程,使高等院校各个领域不断接近最优化的目标”。成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参与成人高等教育的所有部门包括校内和校外和全体教职员工参加的,以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为中心,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和成人高等院校的全面工作所进行的全过程的,系统的管理活动。其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构成了成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范式的概念框架。

作者:李红亮

第3篇:建国60年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走过了令人难忘和值得回顾的历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的学校体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然,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曾经历过曲折、争论和困惑。从解放初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全民大健身”到“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停滞,再到后来的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不能不以历史的责任感去冷静地回眸学校体育的历程,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总结6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除了借鉴苏联经验外,我们更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探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发展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体系。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又关乎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说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体育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运动项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的形成是以体育课程的目标和锻炼价值为依据,以此确立了各种体育课程类型以及运动项目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差异和比例关系。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她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体育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课程结构的改革,落实到体育课程结构中就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改革。

一、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参阅了相关书籍,查阅中国期刊网等电子文献中有关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与发展的文章,通过网络查询了相关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或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等文件。

2.调查访问法:2007年9月到2009年6月前通过书面或网络调查和咨询相关专家19人。

二、 结果与分析

1. 1949-1978年,初步建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

1.1 1949-1961年,体育课程结构从苏联经验到本土化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主要是借鉴苏联的经验,并于1956年制订和颁布了第一部全国统一使用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61年,国家教委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指导下,制定了第二套体育教学大纲《中学体育教材》,标志着新中国体育课程建设走出原苏联模式,探索本土化体育课程研究的开始,大纲确立了学校体育教学要增强学生体质的思想,新增加了武术等民族教材。

1.2 1961-1978年,体育课程结构从缺失到重新恢复阶段

60年代初,因国民经济困难,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改作菜地,体育教学秩序受到影响。1963年后逐渐恢复。随后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我国学校体育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基本缺失。1978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套体育课程《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它以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为宗旨,教学目标强调体育课程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选编教材原则要从实际出发,体现民族特点等。教材体系按运动项目进行分类,力图打破以运动竞赛项目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大纲首次详细地规定了体育课考核项目和标准,不同的地区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制定出本地区的考核项目和标准。大纲还加强对体育基础理论的教学,要增加“卫生保健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引进了“课课练”的形式。初步形成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的指导思想,以及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体系。

2. 1979-2001年,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发展

2.1 1979-1984年,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的准备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各地的体育课程改革蓬勃地开展起来了。在1979年召开的扬州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措施,在明确提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展开了大讨论,提出了“竞技体育”“技能教育”“快乐体育”“全面发展”等学术思想和观点,创办了学校体育专业杂志《学校体育》,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学校体育》教材,新修订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订了《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颁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使学校体育工作逐渐朝着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为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铺平了道路。

2.2 1985-1992年,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的初级阶段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1987年国家教委根据中小学学制的变化,对旧的十年制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颁布了十二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显著特点是,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即由过去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学校体育基本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开始重视各种体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研究与探索,在继续强调体质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积极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

2.3 1992-1999年,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阶段

1986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法》,首次把我国基础教育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作为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过渡性教学大纲,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制订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并在随后的1996年正式启动了高中新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实验工作。《九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进一步改革。在这期间,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地把调整和改革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推行体育课程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开始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学生个性的培养,重视体育课程的体质教育内容。

2.4 1999-2001年,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的调整阶段

1999年6月提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探索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教育部于2000年12月颁发了新制定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适用修订版)》的过渡性大纲,随后于2001年制订和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12年级)(试验稿)》。2001年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是在对我国学校体育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重新构建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等作出的重大调整,是在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全面实施学校体育课程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体育课程至此结束了运行半个世纪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推行的体育教学大纲的课程结构模式(见表1)。学校体育课程正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2001-2009年,新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创新

3.1 2001-2003年,新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基本框架构建阶段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12年级)(试验稿)》的推行,促进了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体育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突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模式和课程指导思想的束缚,并以现代课程结构理论为指导,以“三层次——两类型”的整体性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为代表(见表2),开始重新构建新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集中体现体育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和谐的功能效应。这一阶段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主要是围绕着体育与健康课程展开,着力解决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中的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全面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的5个领域的教学目标。

3.2 2003-2009年,学校体育课程的创新与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阶段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来统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一阶段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主要回顾了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拓展体育课程结构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修补和完善前7次体育课程结构(《体育教学大纲》)中缺失的“实质结构和形式结构”的内容。围绕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把体育教学中有关体育知识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体质教育、自我发展教育等内容纳入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之中,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完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内容。优化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把体育课程结构中的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两者结合在一起,将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条例和课程目标及党的方针政策;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学资源;课程类型与关系、课程分类与内容设置;教材内容及课时比例、教材编制顺序等,合理地设置和安排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中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构建整体性体育课程结构模式”。(见表3)

三、小结

建国60年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表明:从建国初期照搬苏联的体育教学模式所形成第一套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到2001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校体育课程结构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8个阶段。体育课程结构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时代发展和社会化的转变,是由单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转变为体育课程体系,从推行体质教育为主,强调运动技术教学,围绕着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转化到以素质教育为主,强调以人为本,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以“三层次——两类型”为代表的整体性结构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优化了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把体育课程的“教与学”的内容,更加合理地设置和安排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推进学校体育课程结构的科学化建设。

建国60年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表明,构建和谐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的可持续发展。遵循体育课程培养目标,遵循体育课程发展规律,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多途径、多层面地改革与创新学校体育课程结构。

参考文献:

[1]从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118.

[2]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7;64-82.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46-51;163-165.

[4]郭晓明.课程结构论:一种原理性探寻[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7-139.

[5]郭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山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5):38-42.

[6]钟启泉.现代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1989(3):24-27.

[7]张廷凯.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http://www.eud.cn/20020304/3021604-8.shtml,2008-08-10.

[8]王琪.我国建国以来普通中学体育课程结构的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9]毛振明.对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前一阶段)的回顾与认识[J].中国学校体育,2009(8):20-23.

[10]郑保华.试析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性课程结构模式[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45-47.

[11]庄弼.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发展初探[J].体育教学,2008,(12):10-12.

(湖北江汉大学体育学院430056)

作者: 郑保华

第4篇:建国60周年作文:建国60周年感想

建国60周年作文:建国60周年感想

我们国家又要度过60岁的生日,这对于我们这一带少年来说,生活在和平和谐的社会里,享受着祖国母亲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安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书中我了解了,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我们过上了推翻三座大山,让全国人民逐步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听父亲讲,自从邓小平爷爷南巡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更加快速,我们从身边的变化就能感觉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就从我们汉沽的发展说吧,前几年在25栋楼那里还是汉沽区的边缘,土地都是没有土地面,下雨了积水很深。现在,马路修宽了,路灯照亮了,行人多了,人们心里乐了。

现在,我们吃的视频越来越多,在我们上一代人那个时候,听老爷爷们说过,在他们那个时代,能够吃上一顿玉米面的窝头就是过年了,所以他们总是盼着过年,可以有好吃的,买一件新衣服,或者能穿着哥哥姐姐们剩下的打着补丁的衣服好好地玩上几天。他们的玩具是滚着铁圈,弹着泥球来玩的,我们是伴随着奥特曼,跑跑卡丁车,大型游戏,网络玩的。变化是在太大了。我们祖国走过的这60年的风雨历程,使我们这一代新时期的少年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很大,未来在我们手中掌握,虽然现在父母疼爱我们,溺爱我们,但是,一个懂得责任的少年就应该深深懂得,自己生活在中国这篇土地上,将来长大了就要为国家的事业,我们现在正式学习时期,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

通过这些变化啊,我感到自己生在中国这个新的社会时期是在是太幸运了。一定要抓紧学习,好好地把学习成绩长上去,为祖国改变的更好发挥自己的力量。

第5篇:建国60周年作文: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稿

建国60周年作文: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2009年的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我们的历史岁月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将要辞别2008,迎来2009。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是告别昨天,走向明天,人生就是辞旧迎新。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辞旧迎新史。告别昨天,一切己写进历史;展望明天,期待在向我们走来。

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要有新的业绩、新的成就,关键是要有新观念。新观念就在于告别消极,迎来积极;告别烦恼,迎来快乐;告别遗憾,迎来希望。新观念就要有新的设计、新的企盼,锁定新的目标;有新的追求,孕育新的情结,踏上新的征程,总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旧船票”登“新客船”,翻“老皇历”过“新日子”。

当然,新与旧是相对的,新与旧本身就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辩证法。新陈代谢,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旧中孕育着新,新中又产生着旧,新旧交替,永无穷尽,这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是历史。"

新年的开端,是奔跑的起点,万物生辉的开始。新的开头,要播下新的种子,这种子充满了诗意,刻画着蓝图,孕育着未来,是收获的前奏曲。有道是,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扎扎实实地迈好第一步,乃至每一步。

在新的一年将要开端的时候,人们常常是盘点过去,掂量现在,展望未来。2008年注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不寻常又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北京奥运璀璨夺目,神七飞天漫步太空,抗震救灾世界瞩目,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当然,这一年也多灾多难,年初南方风雪冰冻,五月汶川地动山摇,九月“毒奶”震惊世界,震灾雪灾毒灾灾连灾,真让我们五味杂陈,使我们更加领悟了多难兴邦的深刻内涵,我们民族由此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历经了大灾大难大悲大喜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更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全球经济还未从金融风暴的阵痛中醒来的寒冬中,迎来了2009年,这是人类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9”,人民共和国走过了60年,预示着2009年又将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海水与火焰交融的一年,是我们有着许多期待的一年,也是世界期待中国再创经济新奇迹的一年。2009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风雨飘摇,中国也不平静,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同时也蕴涵着重大机遇。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我们看到了希望、有了盼头,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坚信中国的发展不会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逆转,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继续义不返顾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驶向彼岸!

改革未有穷期,我们还在路上。在前进的路上还会有风险,还会有困难。“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最重要的是要在困难和风险中准确判断形势,在挑战和考验中清醒把握方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机遇意识,善于从变化中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里培育有利因素。这一切,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会议己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和部署。

第6篇:公司经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公司经理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推荐)

上个七十年代初,我的乡下老家是个物质很匮乏的时代,过了春节后二个多月了,我都还没吃过肉,没肉吃是指没有所有动物肉吃,而不是单指猪肉。无论什么肉,我真想大吃一餐,毕竟那时我在长身子呀。

这天下午放学,天空的云网中,突然跑出密如枣核般的雨点,打在黑石坦的坡上,雨点将坡上的碎石粒击得跳起来,像人样躲躲闪闪,接着是山上冒出黄色的流

水,奔跑着从黑石坦跑下山。 我躲在浓密的樟树下,极力保持身上的衣裤不被雨打湿,离家还有几百米,要是雨停了,我就能干净的跑回家。

黑石坦上独住着一家人,远看那屋场像一处道家的庵所。他们为何要远离村庄独居,我问父亲。父亲告诉我:姑婆是我们村上的人,她嫁出去后,男人在解放那年跑远到了台湾。她住的那个村子容不下她,于是她带着孩子回到了村子来,那屋是村里上山放牛的牛栏,她其实与我们张姓村人都是五服亲。

姑婆是双小脚,做不得什么事,但她也不属于五保户一类的人,他那儿子杨姓,有些腿脚不方便,我不知他是不是被人打断过,确实月明星稀的某一个夏夜,她们有被人揪斗,我看到同族大叔用鞋子抽她的时候,我小小的心也颤抖。

因为离村子远一些,还因为黑石坦的背面就是张家的祖山,因而我对姑婆一家一直心生一道隔阂,还认为这一家神秘莫测。

樟树下的沟里涨水了,我突然看到泄水沟口有一只扑鱼竹器,里面像是有大鱼跳跃,没错,是有大鱼跳动,我用书包罩着头,俯身一看,果然有二条大鲤鱼,我再左右看看,无人,马上从竹器尾部将鱼抓出,放进了书包。接着,不顾那些大雨砸着书包的告诫声,一溜烟跑回了家里,心还频频急跳。

这一晚,我狠狠的吃着鱼肉,喝着鱼汤,美美的早睡了。醒来后,我才慢慢心里发虚,我是做了一回小偷呀。

哪里来的鱼?我记得还给母亲编了一个故事,当然是谎言咯。

我一直将儿时偷鱼的事当做最隐秘的内疚,埋藏在心灵的暗处。

当时其实是有双眼睛看到了的,只不过很多年以后才给我解密。

父亲去世后,沉寂地躺在家乡的黑石坦,坟头对着山那边翠江奔腾不息的流水,象祖祖辈辈勤苦的张氏先人一样,灵魂归到了故土。

多少年来的三月,无论天晴还是暴雨,我都从城里放弃所有的缠身事务,来到父亲长眠的土丘,幎界与人间于是只是咫尺之距。

有一回上完坟,杨叔非要留我喝碗水再走,杨叔这些年来,在家乡的建设中,是出过大钱的,黑石坦退耕还林已变成一座青葱的山。

于是我就坐下来。我十一岁进城后,杨叔结了婚,现在孩子都像我这样,读书后到了外地工作。

说着说着,杨叔开玩笑说,你这调皮鬼,小时候还偷过我的鱼哦,害的你姑婆只吃了一碗猫肉就走了哦。

我突然记起,在我偷吃了鱼之后,姑婆过二天就去世了,那时据说是吃了猫肉后去的。杨叔说,吃了猫肉去世没有道理,但一个久病之人最后要走时,想吃点肉是真的,那时没别的办法,就只有一只家猫了。

我知道,二条鱼已经被我消解得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的大自然生物循环,沉淀下来的是挥之不去的无限的愧疚了。

在杨叔面前,我唯有坦白,才能换来心灵的宽慰,我平生唯一做贼的经历,我愿意被杨叔书写记录和审判,但杨叔从一开初就宽容了我,这就是故乡,不论是若干年前小的我,或是若干年后大的我。

如果人死后可以补偿,我愿意变成一只叨着两条鲤鱼的猫,向因为我受过苦难的姑婆跪拜下去。

第7篇: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祖国称呼为——母亲,在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华诞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更想亲切地喊一声“妈妈——祝您生日快乐!”我们的祖国是位伟大母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欢乐和幸福都与祖国母亲的安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祖国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

我的爷爷今年91岁,是新中国的

见证者。他总爱说他小时候的事儿,吃不饱、穿不暖是家常便饭。为了分担生活的重担,10来岁就去做了学徒,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苦实属不易。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吃尽了苦头。如今富足的日子,使这位老人时常心怀感恩。他的双眼所记录的变化,折射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种种成就,幻化成一种神光,闪烁在爷爷昏黄的眸子中。街边破落的房子一栋栋的消失,亮敞明净的新楼盛开在60多岁的爷爷和其同辈的眼里。他们也曾一起开始承包,一起放开手做生意,然后将自己的儿子送进自己当初魂牵梦萦的学校,把幸福人生的接力棒早早的传到了我爸爸的手上。

我的父辈们成长奋斗在改革开放至今的日子,是他们用中国式的勤奋与聪慧,撑大厦筑新梁,使雄狮梦醒,风采自来。

我出生在8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被称为在糖水蜜罐里泡大的一代。老一辈的艰苦岁月只是从文字和影片中看到。小时候的故事都是妈妈念叨的,也觉得很亲切。她说那时候买不到奶粉,吃的叫奶糕,还要托人从外地带回来,在炉子上熬成糊糊喂我。说那时候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元。还说了许许多多关于贫穷关于生活的故事。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我们家的黑白电视机总是在晚上引得邻居的“围观”,我也是亲眼见着一件件家电的落户,妈妈总是开玩笑说我家的收录机是小我一岁的妹妹。总是幸福的调侃语气,让我觉得我家只是个平凡再不过的家庭,却也着实是过着越来越幸福的日子的。

从我的出世至于今日,我们家真真切切体验了中国从温饱到小康的巨大跨越。小房子变成大房子,黑白变彩电,彩电变液晶,然后电脑这个小家伙也急急忙忙的来我家落了户。全家一起旅游的故事,也可以微笑着纳入日程了。当我们乘座飞机,出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爷爷总是笑着说:“好日子全让你们赶上喽!”;当我们坐在电脑前和远隔重洋的哥哥视频聊天时,爷爷开心地笑着说:“高科技真好!”;当我们全家欢聚吃着年夜饭的时候,爷爷哈哈大笑着说:“今天高兴!多喝一杯!”

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耳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总会感到热血沸腾,有股发自内心的呼喊:“祖国,我为你骄傲!”

历经60年风雨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人民进入富足幸福的小康社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由于祖国的强大,香港和澳门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由于祖国的强大,全世界水电工程规模最大的长江三峡工程才得以建成;由于祖国的强大,我们经受住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的心连的更紧了;由于祖国的强大,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得以在北京举行;由于祖国的强大,“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得以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送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更是显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实现太空绕月飞行,中国人创造性的进入太空行走,让世界各国人民向这个古老却又充满活力的东方大国投注更多目光;由于祖国的强大,经济危机也只是告诉自己少买点衣服跟零食,很感谢这样安定平和的生活……妈妈,我真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这个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家,似一头东方雄狮,年轻而极富活力。我相信他终会一跃而起,然后笑傲于世界民族之林。祝福这个年轻的日益昌盛的国家,爱她!

第8篇: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

我的家乡——孔城镇,地处**省**市东部,与庐江县、枞阳县接壤,属省级中心镇。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可见孔城镇的历史悠久,明清古迹比比皆是。昔日,虽商贾云集,经济繁荣,但街道十分狭窄,仅三四米宽,且交通不畅,人口也只有

二、三千人。尽管距县城仅12公里,但却没有公路,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发展。解放后,那一世小说网 http://在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土改和“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孔城镇的经济则有了一定的发展,镇上家家户户也开始用上了电灯和自来水,连接合肥、**的桐枞公路则穿境而过,人民生活水平则日益提高。但是真正得到较快发展的,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党的富民政策的落实,更加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建的数条街道整齐宽阔,商铺林立,物流畅通。228 省道穿境而过,南接长江黄金水道,西接沪蓉高速公路,而县乡公路更是四通八达。新建的中学、小学校舍环境优美、宽敞明亮。其经济十分活跃,企业发展持续快速。镇内工商企业已发展到近500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有近万人,颇俱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4家,其中拥有**市“十强企业”两家。不仅是**市的东部重镇、经济强镇和人口第一大镇,1999年还被**省列为省级中心镇,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空前高涨。是省级“社会治安模范乡镇”, **市“文明示范乡镇”,**市“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市“小康乡镇”等。我老家的兄弟也都盖起了新居或购买了商品房,已经退休了的,还都享有社保,过着幸福的晚年。

孔城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人脉资源极其丰富。现在,不仅工商业发展迅速,其旅游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老街三面环水,富有灵气,是理想的旅游综合开发之所。原有的旅游景点:藻青山、桐梓山、慈云庵、孔城老街、桐乡书院等。以及**老八景中的三景:桐梓晴岚、孔城暮雪、获浦归帆等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维修。其中,藻青山是著名的佛教胜地,香火兴旺,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其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珑玲;镇内孔城老街,明清古迹保存完好,著名的桐乡书院、朝阳楼座落其中,沿街建筑风格古朴苍劲,木制阁楼、青石街面更是江北奇观;清代文学家“**派”发端人物之一——戴名世,于康熙五十二年死后,葬于南山岗砚庄之南(现属本镇清水塘村),其墓俗称“榜眼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建设中的东环路风情旅游街仿古色古香,徽派建筑风格与老街交相辉映,成为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目前,孔城老街也已被开发商投入巨资进行开发、整修,以利更好地接待游客。

目前,镇党委和政府正率领全镇人民,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镇的“五大强镇”战略,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城镇商贸业,做好文化旅游业,实现人口大镇向工业强镇跨越,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跨越,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心打造实力孔城、活力孔城、和谐孔城。故乡小镇的变迁,乃是全国千万个城镇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是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开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

新徐懋公传奇 不同凡想 七重变 国运红颜 超越立方体 末日家园 http://

第9篇:建国60周年作文:庆建国六十周年

建国60周年作文:庆建国六十周年

2009年10月,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还是建国六十周年的秋天。

1949年这个秋天,一代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历经六十年的风风雨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六十岁的生日。六十年,一个甲子的轮回,六十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六十年,中华沧桑岁月的巨变。

回首六十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风雨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更快发展,科教更进步,社会更繁荣,人民生活更殷实,

中国,一个多么俊秀的名字!也是一个神奇的神州大地,在这片神舟的地上生活着十三亿中国人,他们勤奋,他们坚强,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您敢为人先,捍卫世界和平;1964年,中国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战胜历史罕见的大洪水;2001年,申奥成功,实现了华夏儿女百年奥运梦想,以及同年加入世贸,让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一席之地;2003年,神五升天,成功战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非典”;200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2008年是中国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是中国发展史上不寻常的一年。一月,雨雪冰冻灾害席卷南方地区;五月,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此时的汶川,

天空不再蔚蓝„当建筑一栋栋坍塌,当生命一个个倒下,当眼泪一滴滴掉落,当前途一点点迷茫,是我们的同胞把希望和温暖洒下。八月,祖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并一次又一次的地摘金夺银,取得奖牌榜首位。神舟七号问天,实现了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的梦想!

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期中分析下一篇:中国古代史教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