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的发病率约为2%, 主要发生于2~6岁, 睡眠呼吸暂停, 缺氧会不同程度影响其生长发育, 严重者甚至引起儿童的猝死[1]。因其导致后果较严重, 目前已经引起了各界医生的广泛关注, 经临床观察, 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极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对于其致病因素以及治疗方法尚未有明确定论, 为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该院对2009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儿进行诊察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患儿, 其中男75例, 女25例, 年龄最小11个月, 最大13岁, 平均年龄 (8±2.9) 岁。全部患者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疾病纳入标准。将其按AHI指数分为轻、中、重度3组。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进行PSG检查, 按AHI指数分为轻、中、重度3组。其中轻度35例, 中度45例, 重度20例。进行声导抗检查, 并分析患儿检测结果。

全部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以及声导抗检查。检查后, 根据患儿自身发病情况做单侧或者双侧扁桃体摘除手术, 并切除患儿腺样体。对全部患儿进行鼓式导抗图检测, 其结果呈C型或鼓室积液量少的患儿进行鼓室穿刺术, 共60例;另外40例患儿呈B型, 或鼓膜穿刺后鼓室积液粘稠量多, 对其进行鼓膜置管术。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单侧或双侧耳部手术。

测量患儿鼻咽侧位片呼吸道直径, 并根据测量结果将患儿分为腺样体中等肥大及腺样体病理性肥大。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与低通气指数以及腺体肥大的相关关系;不同类型鼓室导抗图与发病情况的相关关系。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与腺体肥大程度对比

腺样体病理性肥大患儿中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病例数显著高于腺样体中等肥大患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不同程度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与不同类型鼓室导抗图对比

B型+C型总体比率最高, 双耳B型比率最低, 但可能由于患儿例数较少, 不同类型鼓室图与发病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P>0.05) , 如表2所示。

3 讨论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HS) , 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健康的疾病, 对儿童智力和发育有很大影响。而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该病的主要原因[2]。扁桃体和腺样体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反应器官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占有特殊地位, 若反复受到某种刺激则会导致淋巴组织反射性增大, 从而导致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 进而导致患儿呼吸道变窄, 睡眠时气体交换受阻, 通气指数降低, 甚至大脑缺氧。儿童阶段本是大脑迅速发育的一个阶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严重影响患儿大脑的发育。

分泌性中耳炎 (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 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之一, 特别是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 由于患儿常缺乏准确的主诉易被误诊或漏诊而转为慢性过程, 导致听力减退, 甚至影响语言发育, 使生活质量下降[3]。经研究分析, 咽鼓管机能障碍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从生理解剖结构上来讲, 儿童的咽鼓管咽口更易被堵塞, 致使咽鼓管和中耳腔内液体引流发生障碍, 中耳气体交换障碍, 中耳液体渗出量增多, 出现分泌性中耳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极易发生咽鼓管咽口堵塞情况, 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易并发分泌性中耳炎。

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上, 应以鼓室穿刺术, 和鼓膜置管术为主, 同时还应注意结合患儿根本病因和身体年龄情况进行综合性治疗。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 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病因[4]。腺样体肥大患儿应尽量摘除单侧或者双侧扁桃体, 并切除患儿腺样体。

研究认为腺样体肥大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主要原因。腺样体肥大可导致咽鼓管发生机械性阻塞, 从而使中耳产生负压力, 导致积液渗出, 进而使患儿出现分泌性中耳炎。该院对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发病原因的观察分析, 发现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中腺样体肥大者所占比例众多, 并且腺样体病理性肥大患儿中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病例数显著高于腺样体中等肥大患儿。并且腺样体越肥大其AHI指数也随之增加, 患儿症状也越明显。同时, 该院也在患儿中进行鼓式导抗图检测, 观察不同类型鼓室导抗图与发病情况的相关关系, 结果发现异常鼓室导抗图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关系, 但可能由于病例数量过少, 并未有具有科学性的统计数据。

综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上还应多多观察, 在实践中得到诊治的最佳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该院接治的100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患儿, 将其按AHI指数分为轻、中、重度3组。分析其发病情况、多导睡眠以及声导抗监测检查结果, 并讨论该病的治疗方法。其中60例患儿进行鼓室穿刺术, 40例患儿进行鼓膜置管术, 部分患儿行双侧耳部手术。结果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50例发病与低通气指数以及腺体肥大相关。腺样体病理性肥大患儿中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病例数显著高于腺样体中等肥大患儿。不同类型鼓室图与发病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 (P>0.05) 。结论 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 故应注重对患儿进行声导抗检查。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儿童

参考文献

[1] 陈洁, 杨军, 吴皓, 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5, 12 (1) :17-19.

[2] 于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7) :828.

[3] 方洪兴, 房明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疗效观察[J].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6, 14 (3) :224-225.

[4] 潘晓华, 陈建平, 李源, 等.经鼻内窥镜行儿童腺样体肥大切割术的体会[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 16 (5) :247-248.

推荐阅读:

上一篇:改性橘皮粉末对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下一篇:谈高校英语隐性课程与英语学习效能关系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