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货币战争

2022-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后感货币战争

清末货币战争新说

近代世界国际货币战争频发,而清王朝统治的中国在其中一再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使中国利益遭到巨大流失。参与这类“国际货币战争”的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白银,黄金、鸦片以及清末破旧的货币制度都是“搅局者”。

白银换黄金——跨洲大套汇

16世纪后叶和17世纪,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许多历史学家“把中国描写成吸引全世界白银的唧筒”。实际上,伴随着白银内流,同时中国还有大量黄金外流,而内流的白银也并不都是用来买丝茶等中国土产,也有很多是用来换中国黄金的。

明清时期,中国是富藏黄金的大国。全汉升先生曾经指出:“经过长期的累积,到了明代,中国民间的存金,可能已经达到一个庞大的数字。举例来说,在正德五年(1510) ,刘瑾籍没家产中,共有黄金12057800两。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在十六、七世纪,西班牙自美洲输入黄金的总额,约只等于刘瑾私有黄金的百分之三十九。事实上,除刘瑾以外,明代还有不少富人蓄藏黄金。如果再加上这许多人藏金的数字,民间存金的数额当然更大”。至清代,虽然中国已有大量黄金外流,但是嘉庆三年(1798),仅权臣和籍没家产中就有黄金10650万两(折银),约占和家货币资产(金+银+钱+洋圆)的85%。

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中国黄金因富有而价低。在16世纪初,中国的金与银比价是1:6,而欧洲为1:12,波斯为1:10,印度为1:8。到16世纪末,广东的金与银比价为1:5.5或1:7,而西班牙为1:12.5或1:14,“这表明中国白银的价格是西班牙的两倍。”因为相对便宜,白银换取中国黄金再运往国外成了有利可图的行当,明清时期中国黄金因此而大量流出。

1609年,一位曾在菲律宾、澳门等处担任财政、行政工作的西班牙人,曾向新西班牙政府建议,准许白银自由运往菲律宾,其条件为以其中一半购买中国货物,一半购买中国黄金。他根据多年经验认为“以白银交换中国黄金,运往新西班牙或西班牙出售,可获利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或百分之八十”。

至18世纪,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曾指出,在中国及印度市场上,“纯银与纯金的比率仅为十比一,最多是十二比一,而在欧洲则是十四或十五比一”,到中国以银换金运至欧洲大有赚头;因此“开往印度大部分的欧洲船只所装载的货物中,白银一般是最有价值的物品之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对18世纪初来华的“伊顿号”船员私人贸易有这样的规定:投资款中4/7必须用白银“在中国购入黄金运返”。 雍正十年(1732)英国商船“康普顿号”总购中国货价值共82850两银,各类货品依次为黄金(44889两银)、白铜(23027两银)、白糖(4773两银),还有冰糖、樟脑等,黄金占总值一半以上;乾隆二年(1737)“诺曼顿号”总购中国货价值共121152两银,各类货品依次为茶叶(76989两银)、黄金(25561两银)、瓷器(8097两银)、布(3790两银),还有西米和各种织物等。1729年“林恩号”船长在广州私人贸易价值共计3744镑,其中黄金为2500镑,茶叶等货物1244镑。购买中国黄金,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公司贸易及职员私人贸易的重要内容。

当时跨洋贸易的帆船航海时底舱需要有比重大又不怕水渍的压舱货(没有则需要用很多石块),来华贸易的西方帆船压舱货多为白银,返程时压舱货则是黄金和瓷器,西方制瓷业发展后则多为黄金。至近世后期,金与银比价高达1:35,中国黄金继续大量外流,据笔者计算,自1895年至1936年这42年中国黄金累计外流量约合银6.43亿关两。

欧洲人用白银换中国黄金的行为,究竟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历史证明,自从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以后,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约盛行了一百年,黄金最终成为了世界霸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兴起。

西方货币史学家把西方主要国家确立金本位制的一个主要原因归结于1849年加利福利亚金矿的发现。但是英国早在1816年就已确立金本位制,当时并没有大金矿的发现,可以说正是来自东方的黄金帮助英国改行金本位制,从而英国在世界货币战争中进一步占据制高点,而这正是建立在中国等东方国家黄金净损失基础上的。

黄金大量流出中国,从长远来讲是中国利益的巨大损失。清代中国虽然富藏黄金,却丧失了占据世界货币战争制高点的机遇。

鸦片换白银——货币战争的新形式

18世纪20年代以后,饮茶之风在欧洲大盛,茶叶很快取代丝绸成为中国输欧的主要商品。18世纪欧洲各国对华海上贸易中茶叶约占75~80%,而他们购买茶叶主要以白银支付。此期间,中国对欧洲贸易顺差约白银1.2~1.3亿两,绝大部分是欧洲诸国购茶之用。

19世纪初,中国紫花土布(外商称作“南京布”)在南洋、英、美、法等国十分流行,成为仅次于茶丝的重要出口商品,而英商自认为是王牌货物的毛织品在中国却“非常难卖”,常常被迫忍痛亏本抛售(当时英国运来中国的商品以棉花和毛织品为大宗)。英商曾经多次将本国的棉纺织品运到中国来试销,但是都因成本太高,售价太贵,卖不出去。在正当的中英贸易方面,中国一直处于有利的出超地位,英国每年要支付数以百万两银计的贸易差额。这种贸易上的不平衡,违背了英国扩大海外市场进行殖民掠夺的初衷。

因此,在英国政府支持下,英国东印度公司采取了三角贸易的方式,在英国殖民地印度大量生产鸦片,用英国的棉毛纺织品等运往印度,换取鸦片,然后再运往中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和丝绸。鸦片贸易很快扭转了英国的贸易差额。数据显示,1750年到1839年,鸦片在中国的销售量直线上升。18世纪60年代以前,每年不过 200箱(每箱 100斤),1786年已超过2000箱,1790年又突破4000箱。19世纪20年代以后,鸦片在中国的年销量恶性膨胀,到了鸦片战争前夕,已达 35000多箱,价值近2000万元,大大超过了当时中国丝茶的出口总值。

英国通过贩卖鸦片从中国所得白银,不仅抵偿了它进口大量中国茶叶丝绸等所造成的贸易差额,而且还使中国白银大量流往印度和英国。根据英属印度海关的统计,中国对印度的白银出超在1814~1815年度已达 130万两左右,而到了1833~1834至1838~1839这几年年均出超达428万两,1838~39年度则超过600万两。加上中国对欧美或亚洲其他地区的白银出超,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流出量估计有1000万两左右。

罪恶的鸦片贸易摧残了中国人的身心,而白银外流则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白银大量外流所产生的灾难则波及中国社会各阶级。约占当时社会白银货币量20~25%的白银流往国外,加剧了中国的银贵钱贱程度。这就使得“劳作收入皆以钱计,交纳赋税皆以银计”的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直接受害者;那些卖货收钱,纳税缴银的中小商人和地主等也深受其害。大量白银外流也使得清政府国库存银日渐减少,财政危机日重。

银元和纸币——点向破旧币制的“一阳指”

清代的货币制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政府对铜钱的铸造有严格的规定,制钱的规格有法定标准,而白银用作政府的收支和商业上的大宗交易的通货,却没有按照货币管理的原则来管理。

清政府对银锭、银块的铸造采取放任态度,银的成色和单位重量可以随时随地而异。实际流通的“宝银”种类繁多,银两的称量标准及成色,换算更为复杂。称银两的标准秤叫作“平”,但是这种作为标准的“平”本身却是五光十色:清政府征收各项租税用的叫“库平”,征收漕粮折银用的是“漕平”,海关征收进出口税用的是“关平”,对外贸易用“广平”(又称司马平),市场交易用“公砝平”(或公法平),各地的库平、漕平、“公砝平”(或公法平)等亦各不相同,全国各种“平”有上百种之多,令人头晕目眩。

这些平色繁杂的银两,折算起来非常麻烦,这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却为官吏敲诈百姓提供了一种借口,为钱商盘剥客户提供了一种手段。因银两平色不同,各地均设有专营铸造宝银的银炉(或称炉房,清代有官营和民营之分),设有专门鉴定宝银成色和重量的公估局。每个地方的银炉要将外地流通进来的宝银回炉重铸成当地的宝银,经当地公估局批定后才能在当地流通。经过银炉的铸造和公估局的批定,使得在当地市场交易时白银可按锭数授受,不必每次都经过秤量和成色鉴定,为地方市场的交易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是这些宝银如果流到其它地方去,又得回炉重铸,这样仍然给较大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便。

因为各地银两平色繁杂,即使是专门从事银钱业者,也需花很大功夫去记忆和辨别它们,所以银钱业流传着一些平码歌和口诀等。例如,过去山西票号就有这样一首口诀:

天津化宝松江京,纹银出在广朝城,上海豆规诚别致,公估纹银西安行,

票色重贵足纹厚,云南票锭莫忘情,川白锭出成都省,荆沙老银沙市倾,

二四估宝属武汉,桂梧化银记分明,常纹周在湘潭县,长沙用项银出名,……

银钱业者只有牢记这些口诀等,才能在金融界混口饭。

相比中国所铸元宝等形状不一,成色和平砝千差万别,外国银元重量和成色都有一定标准,制作也精美,使用方便,因此它们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清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也逐渐增多。它们的种类先后有几十种,其中重要者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香港英属银元和日本龙洋等。

银元虽然成色较低,都要含较大份量的铅,但它们对白银的作价却被越抬越高。有人计算,中国白银兑换外国银元要吃亏11%以上。洋商本来是用银元来买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等,后来见到银元价格被抬高,就运来大量低成色的银元用以来“买”中国白银,运回去铸成更多的银元再行运到中国,辗转往复,获利丰厚。日本商人则干脆把铸造银元的炉子、模具和铅放到船上,开到中国沿海,就近铸造银元换中国宝银,再铸再换,利润非常大。

早在道光、咸丰年间,林则徐等就曾经一再向清政府提议自铸银元,但都遭到当权的守旧势力反对,被拒而不用。中国因清政府货币制度的落后又白白损失了数以亿万两计的铸币利润。笔者曾经请教过清代金融史专家张国辉先生,为什么清政府在初期不把铸造铜钱的制度推广到铸造银钱或银元上来?老先生沉思良久,最后说只能用“守旧”来解释。

由于外国银元的流通越来越广,对中国金融的损害越来越大,清政府不能再漠视了,终于在1887年批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提议,在广东设造币厂用机器铸造银元。广东造的银元每枚重七钱二分,与当时在中国广泛流通的墨西哥银元相仿,因其背面铸有蟠龙纹,俗称“龙洋”。清政府下令所有捐税钱粮的征收等均得使用这种银币。民间交易也将其与墨西哥银元同样看待,所以它的流通较为顺利。它是中国正式铸造新式银币的开端。

不过,这时候英商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德商德华银行、法商东方汇理银行等已经纷纷把在华发行纸币作为它们吸收中国资金、扩张金融势力的一个新手段,外钞在中国流通量不断增大。到19世纪80年代时,仅汇丰银行在厦门一地发行的钞票就有六、七十万,正如近代一洋务官僚所感叹的那样:外国银行“以数寸花纹之券,抵盈千累万之金”。随着中外贸易网的扩大,外钞不仅广泛流通于中国沿海口岸市场上,而且已经深入到汉口等内地城市,到19世纪90年代,外钞已成为中国通货种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清代外国银元和外商银行纸币可谓点向清政府破旧币制的“一阳指”,它们的广泛发行,加重了外国资本对中国人民财富的掠夺程度,也暴露了清政府币制的破漏及守旧。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原因学者们已作了多种探讨,现在我们还可以从两国近代货币制度比较研究方面寻找新的说服力强的解释。

作者:陈争平

第2篇:货币战争会不会发生?

美元的主导地位似乎受到了威胁。

2008年到2009年间,美国金融体系几近崩溃,政治瘫痪阻碍了有效的政治决策,加上人民币等新兴竞争者的出现,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似乎很有可能被取代。

在这本《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中,作者埃斯瓦尔·S·普拉萨德(Eswar S. Prasad)认为事实恰恰相反,金融危机、失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政策反而巩固了美元的重要性。

普拉萨德分析了美元一步步成为世界经济主角的历程,并论证到: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仍将是全球金融的基石。他整合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阐释了很难将美元排除在货币中心体系的原因。由于大量的外国资本被套在诸如美国国债之类的美元资产里,其他国家也有强烈的理由阻止美元的崩溃。

普拉萨德通过本书让读者了解到当代国际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包括新兴市场不断增强的经济影响力、货币战争、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还为修改有缺陷的货币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读者还有机会一窥国际金融交易背后的阴谋诡计。

《即将爆发的货币战争》全面分析了全球金融市场脆弱的现状,其中提到的例子十分具有说服力。就算美元漏洞百出,它仍然是最安全的货币圣殿。

第3篇:货币战争之终极目标:金融主权

货币因素在今天的国际关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令人吃惊地脱离其原始的作用,悄悄地演变为大国间博弈的重要筹码。

与军事、经济等其他领域不同,货币因素在国与国之间既有公开的、明确的交易关系,但同时也有着对立争夺的另类隐形关系。大国间通过“货币战争”来争夺的是“金融霸权”,其终极目标是摧毁或“攻占”对方的金融主权。而这对于大众而言,却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既没有硝烟,亦没有炮声,甚至连一丝火苗都看不到。胜利者不会庆祝、失败者不会坦承,既没有投降书,也没有史册记载。我们只能在事后、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找到无形的金融战所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从中窥视到战争之残酷和后果之惨重……

观察世界有很多角度。可以从政治制度、宗教归宿、文明类型、种族属性等多种方面去分析、理解。如果我们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主权进行分析,同样可以发现,实际上全球已经形成了两大类国家:金融主权独立的国家和非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更令我们吃惊的是,当我们这样来分析的时候,就像亨廷顿发现一条“伊斯兰战争线”(即战争大多发生在伊斯兰国家或其边缘)一样,我们也可以划出一条涉及金融主权的“颜色革命线”(即发生“颜色革命线”的国家大多是当时尚掌握着自主金融主权的国家)……

从卡扎菲与萨达姆垮台谈起

被美国用导弹推翻的利比亚卡扎菲政权,一直令很多国际关系研究人员非常纠结:为什么华盛顿非欲置其于死地?卡扎菲不是已经向西方投降、屈服了吗?确实,“卡扎菲上校”在其政变上台后曾一度与美国为敌。双方尖锐对立。卡扎菲甚至曾跑到中国要求购买一枚核武器来对付美国。1986年美国对利比亚进行空袭,炸死了卡扎菲的3岁养女。此后还发生了洛克比空难,随后美国对利比亚实行全面制裁。到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卡扎菲导师”认识到他一生试图联合、统一阿拉伯世界的理想是绝不可能实现的,美国和西方将是他无法绕过的主要障碍。此时,卡扎菲精神上已经向美国投降。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卡扎菲急急表态“反对恐怖主义”,向美国暗送秋波。2003年卡扎菲目睹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大举入侵伊拉克,很快推翻萨达姆政权,抓住了萨达姆总统并将其送上绞刑架。这时卡扎菲彻底明白,他不是美国军事力量的对手。于是卡扎菲开始加剧向美国讨好。利比亚主动销毁了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主要是化学武器),向洛克比空难受害人支付了27亿美元的巨额赔款,并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向西方靠拢,特别是在对华政策上。众所周知,中国一力促成的中非首脑峰会于2006年召开时,49个与我国建交的非洲国家来了48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唯独卡扎菲派了一个副外长来;而且在大会发言中公开配合西方指责中国“掠夺非洲资源”。利比亚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但因美国的反对,卡扎菲从来没有给中国开采权,中国投标也往往最早被淘汰出局……

按常理推论,西方至此应该重新接纳卡扎菲才是呀。事实上,英国首相布莱尔亲自前往利比亚访问,与卡扎菲在私人帐篷里一起席地而坐;法国则于2007年隆重接待其对巴黎进行国事访问。美国也先后解除了对已经转向的利比亚的经济制裁和人员往来禁令……卡扎菲似乎已经讨得了西方的欢心。然而出乎很多观察家的意料,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的火竟烧到了利比亚。那么西方真的是为了利比亚的“民主”而推翻卡扎菲的吗?

这样来理解历史未免太肤浅了。

事实上卡扎菲有三大“罪状”,使得美国国际金融财团对他一直心怀不满而想推翻他:首先,卡扎菲严密控制着本国的中央银行和独立货币第纳尔,而且主导着其与美元的汇率; 这使得垂涎于其巨大财富的美国国际金融财团无计可施。其次,卡扎菲不仅不满足于在自己的一个角落里做个“富裕的土豪”,相反却想利用手中的金钱挑战美国在非洲的金融霸权。他一要建立非洲中央银行,建立非洲的货币体系,二欲建立非洲货币基金会(这等于对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釜底抽薪),三拟建立非洲投资银行,而且还不让西方参与其中。这就将会对美国和西方对整个非洲大陆的投资形成威胁。第三,卡扎菲居然敢于呼吁一旦非洲中央银行成立,就按欧元的模式来发行“非洲统一货币”,这显然就是直接挑战美国的石油美元,当然就更进一步犯了美国的大忌。

所以,美国决心除掉卡扎菲就是因为他始终自己控制着利比亚的金融主权,使得美国和国际金融财团无隙可乘,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利比亚滚滚的石油带来的利润都流进了卡扎菲家族的腰包。这是美国绝对不能容许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让这种例子在全球蔓延和传染。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不会对下面的这则被全球绝大多数媒体所忽略的新闻感到吃惊了。利比亚发生动荡不久,反对派刚刚夺下班加西,就出乎所有国际观察家们的预测,首先成立的是班加西中央银行,通过银行对其控制的石油进行交易。而美国则立即将其冻结的利比亚原拟用于建立上述三大银行所需的300亿美元交给了反对派。这笔巨款使反对派得以购买到许多先进武器,加速了卡扎菲的垮台。

由于國际观察家们并非人人都对金融与货币因素非常了解,因而出现了很多对西方为什么要推翻卡扎菲的解释。有称是为石油。事实上法美意等国本来就分享着利比亚的石油,战后法国可能获得的利益更多一些。但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大翻盘。有称是为民主,这一点时至今日,早已没有一个专家还会相信(只有意识形态斗士们才坚持这种说法)……唯一最符合逻辑的解释,就是金融和货币。只是,这一因素迄今为止鲜有人提及而已。

利比亚并非唯一的例子。

出于同样的原因被无情地除掉的,还有伊拉克的萨达姆。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也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和中央银行的国家。在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还是美国的坚定盟国。当时美国里根总统曾派后来在布什政府中担任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作为其特使访问巴格达,亲自向萨达姆表示美国支持他打伊朗,还为他提供军火和情报支持。即便萨达姆入侵科威特而遭到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进行打击时,华盛顿当时也还没有想推翻萨达姆政权。只要萨达姆继续用美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美国就仍然能够主导伊拉克金融和经济,特别是其石油贸易。

而当萨达姆宣布要用欧元来结算石油贸易,并于2000年11月正式使用欧元取代美元作为外贸结算特别是石油贸易结算时,他宣布了自己的“死刑”:这等于是在向以石油为基础的美元霸权宣战。2001年美元对欧元出现持续贬值,欧佩克国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亦准备跟随萨达姆用欧元而不再用美元来进行石油贸易结算,这对美元将是一个致命打击。美元自脱离与黄金的挂钩之后,就是靠与石油的挂钩来维持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的。世界石油价格是由美国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来主导。美国可以轻易地通过控制以美元为交易货币的石油期货价格来对全球石油进行定价,并在需要时可以通过这个石油定价权对所有潜在战略对手(比如俄罗斯)进行“能源打击”。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要是欧佩克国家石油都用欧元来结算的话,这就将宣告美元货币霸权的终结。所以萨达姆在美国的眼里是开了一个危险的头。至此,萨达姆就非要被推翻不可。此后发生的事众所周知:美国在“莫须有”的罪名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本·拉登恐怖组织勾结)入侵伊拉克……

国际上一些分析认为,美国在战后并沒有独霸伊拉克的石油开采,因而美国推翻萨达姆的意图真的是非常纯粹而高尚的:为了在中东建立民主。其实这仅仅是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借口而已。事实上正是因为萨达姆欲用欧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而触及了美国的根本利益,才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唯一能为美国第二次为推翻萨达姆而发动的侵略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做出圆满注脚的,就是金融。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当时刚刚发行了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法、德等欧洲国家,强烈反对这场对伊战争。由此可见,金融、货币与石油结算方式才是萨达姆倒台真实原因。

法国金融主权的“另类故事”

金融主权易手可以通过战争来实现,这也已经成为今天美国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动机。但事实上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以法国为例。

战后法国也曾有过“光荣三十年”。从1945年始至1974年,法国的经济增长率也曾保持在平均5.1%的水平上,最高曾达到7.9%。当时法国是世界上最富裕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今天法国已经被沉重的国家债务压得弯下了腰:2015年法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显示,国家总债务已高达20894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5%。法国经济受这一债务的严重拖累而长期陷于衰退之中。今天法国的失业率已经高达10%,经济增长率则长期徘徊在1%上下。法国也从上世纪70年代世界第四大经济体,降至今天的第六位。如按平价购买力计算的话,其实已经跌至第九位。

法国2012年总统大选时,有四位候选人对法国债务的原因、来源和解决途径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类似的解释,即让-吕克·梅朗松(来自“左翼阵线”),雅克·舍维纳芒(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党“团结与进步党”),尼古拉·杜蓬-埃尼昂(来自右翼戴派小党“起来,共和国党”),以及玛丽娜·勒庞(来自极右翼“国民阵线”)。他们都吃惊于今天法国国家预算支出中,支付公共债务利息(而非债务本身)的开支,竟超过了国防、健康和教育开支,成为政府预算支出中最大的一笔!法国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四位候选人都认为,1973年1月3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的《银行法》是法国走向债务经济的根源。他们所呼吁的,也不约而同是“恢复国家金融主权”。当然,方法就各有不同了。

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就是他们为什么认为法国已经丢失了国家金融主权。

法国一直到“光荣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结束时,国家公共债务都非常低。1978年的债务占当时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2%,然而债务增长的趋势却已经显现出来了。其关键点是1973年1月3日,法国国民议会投票通过了一部法律,史称“蓬皮杜—罗斯柴尔德银行法”。这部法律的出台,彻底改变了法国国家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结构,架空了国家对金融、特别是对本国货币的支配权,从而使法国在不知不觉之中失去了国家金融主权,引发了一系列影响至今的重大金融与经济后果,迄今已积重难返。

战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处境艰难,不得不于1958年请回了二战后解甲归田的戴高乐将军。戴高乐治国理念非常清晰,由三大部分组成:“国家、军队和货币”。而其中问题最大的就是货币。当时法国处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管之下,法郎几乎不值什么钱,国家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约9亿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但当时法国货币主权还在国家手中。因而戴高乐上台伊始即发行“新法郎”,并立即使新法郎兑黄金贬值17%,由此启动新经济计划。10年后,法国在实现了经济起飞(包括核计划、空间探索、开发世界上唯一的超音速客机协和飞机、建立核打击力量、发展石油开发工业等)的同时,于1969年还清了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债务。这时的法国经济基本上控制在国家手中,每年170家大企业在政府的组织下制定国家和企业的发展计划。法国中央银行和几家大银行都属于国有。而私人银行则规模较小,其中包括后来迅速扩张的罗斯柴尔德银行。法国国家还规定所有私人银行20%的资金必须交给国家作为保证基金。这是法国体制的黄金时代,核心是国家掌控金融体制,主导经济发展,真正从这一体制中获益的是法国人民。

到上世纪70年代初,法国进入黄金三十年发展期的最后几年。当时法国经济发展主要构筑在就业和工业上。国家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和基础设施,使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消费模式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法国民众大量购买汽车、洗衣机、冰箱等耐用品,使法国国内消费强劲。然而到了70年代末,当第一波消费浪潮过去后,法国社会转向旅游、电影等其他消费领域,而制造业则面临停滞。法国与西方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是注重“资本”——即加强投资和利润分红,还是注重“劳动”——即偏向就业与职工利益。戴高乐提出具有法国特色的“参与”原则,即由企业员工“入股”的方案,使资本与劳动、资方与劳方在企业利益上趋于一致。戴高乐治国方针本来就遭到大资本财团的仇视,因为它们的获利空间遭到严格限制。而戴高乐的这一方案更是被法国上层金融财团视为一个真正的“战争行动”,因为这将进一步严重削弱资本可能获取的丰厚利润,于是他被视为一个必须去除的对手。

在国际上,戴高乐则是少数很早就意识到,如果黄金与美元脱钩的话,没有黃金支撑的美元将会迅速贬值。这样,手头拥有大量美元纸币的法国经济与金融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因此,戴高乐是最早正式向美国提出将手头的美元纸币换成黄金的大国领导人。戴高乐甚至公开暗示怀疑美国在滥印纸币,导致保证美元能够自由兑换黄金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名存实亡。戴高乐当时曾向美国派出了数艘海军舰艇准备运输黄金。他对政府部长阿兰·佩雷菲特说了这样一句今天看来是走在了历史前面的话:“我们向美国付钱,让美国来把我们买下来。”(今天用这句话来形容美中经济关系,竟有着如此强烈的现实感!)戴高乐试图扭转这一局面。显然,国际金融财团暗中试图打破金融国界,促使欧洲各位建立所谓“独立的中央银行”,并使各国金融主权被置于国际金融势力的监管之下。而在戴高乐总统领导下拥有相对独立的货币体制和银行系统的法国,正逐渐成为抵御这一计划的最后障碍。果然没多久,法国国内外反戴高乐势力通过一场“颜色革命”——即1968年5月风暴——将戴高乐逼下台。

戴高乐下台后,法国于1973年1月3日由财长瓦雷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向议会提出了“蓬皮杜—罗斯柴尔德银行法”草案。在此之前,法国金融活动都是在法国国家中央银行主导下进行的。其模式主要是国家向中央银行无息或低息(利息主要是为维持中央银行本身运行的必要支出,一般低于1%)借款,用于日常行政开支,或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中央银行发行各种长期国债,用于建设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核电等国家急需的大型基础设施,对这些涉及国家经济和安全命脉的领域进行融资、开发。从行政结构上来说,在戴高乐时代,法国国家一直控制着国家金融主权,法国国家中央银行听命于法国政府,这与英国正相反。

在这种结构下,国际私人银行体系与法国国家债务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样,国际金融势力就无法染指法国金融市场。而当一个国家没有债务或债务很低的时候,这就等于把国际金融财团用以牟取利润的“原材料”剥夺了。因为“债务”就是这一“原材料”。就像石油公司靠石油盈利一样,金融财团靠债务牟利。于是,如何设法使法国从一个无债务国家变成一个债务国家,就成为60年代末国际金融财团的一个重要目标。“1973年1月3日银行法”就是为达到这一目的而被蓄意“制造”出来的。

这部法律的一项关键性条款,就是限制法国国家以几乎等于零利率的方式向法国国家中央银行借款,其理由是“为了限制国家无节制地借款”,因为“无节制地借款必然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问题是,这部以“反通货膨胀”为理由的法律出台之前的1952至1973年近二十年间,法国的通货膨胀率仅3.5%,实在看不出制定这部法律的需要。而正是在“防止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借口下,新出台的银行法规定,“禁止国家直接向中央银行无息或低息借款”,国家“必须向私人银行进行有息贷款”。

从这部法律伊始,法国国家的金融结构被改变了。过去,国家可以向法国中央银行以低于1%的利率借款使用。而这部法律通过之后,就变成“法国中央银行以1%的利率将钱借给私人银行,而私人银行再以4%的利率借钱给国家”。据经济与金融学者彼埃尔-伊夫·鲁杰容在其著作《对1973年1月3日法律的调查》一书中的研究,这部分多出来的额外利息,就是法国今天巨额债务的根源。正是这多支出的部分,构成法国国家债务的主体。

法国前总理、经济学专家米歇尔·罗卡尔也认为,如果没有1973年通过的银行法,法国国家预算就是每年都处于赤字状态,法国从80年代至2010年所积累的国家债务也不会超过1940亿欧元,只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也就是说,法国债务中高达18000亿欧元以上是源于债务利息,也就是源于债务本身。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国家不得不向私人银行贷款,这就使国家失去了对中央银行的实际控制权,特别是货币投放量的控制权。正是由于这一点,法国学者吉尔·拉沃在“国际关系与战略问题研究所”年鉴上发表的《导致资本主义金融化的1973年1月3日银行法》一文中指出,失去金融主权是今天法国背负巨额国债的根本原因。

目前法国国家债务的三分之二的债权掌握在法国境外的银行手中。 “要知道谁是始作俑者,就看谁是得利者。”在法国国家公共债务问题上,首先得利者是国际私人银行系统。私人银行自从扮演了法国国家中央银行和国家本身的中间人角色之后,即凭空获得了法国国家每一笔借款的4%的利息,而且这笔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在20家有权发行法国国债的银行中,仅3家为法国银行。其他外国银行则包括摩根、高盛、巴克莱等国际金融大财团。本来这些银行与法国国家债务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一法律使其凭空获得了一大笔定期收益。

其次获利的是向这些银行购买法国国债的国际金融财团。国际金融财团通过向上述20家有权发行法国国债的银行购买法国国债,实际上控制着法国的经济命脉。在今天法国国家预算支出中,第一大项就是向这些拥有法国国家债务的金融财团支付巨额利息。国际金融财团中购买法国国债的50家银行中,法国本土银行仅24家。

换言之,法国在通过了这部银行法后,其一大笔收入就被用于支付给国际金融财团和私人银行,法国民众的血汗钱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榨取了。而到今天为止,法国广大民众对此仍然一无所知。

据法国金融学者鲁杰容的调查,这部法律在法国国民议会投票时,433名议员仅2名缺席,赞成票高达388票,远远超过216票的绝对多数票;仅43票反对。为什么一部实质上与法国国家利益背道而驰的法律会得到如此众多的支持呢?原因就是因为当时法国认定美、英银行体系是先进的、国际化的,法国应该与“美英接轨”。然而实质上却是美国国际金融财团体系通过法国国内外多重手段而打赢的一场金融战争,暗中窃取一国的金融主权,令人惊心动魄。教训应该说是非常深刻的。

教训一:当政权中出现了国际金融财团的代理人物时,就很难防范和抵御。“1973年1月3日银行法”是在蓬皮杜担任法国总统时通过并非偶然。蓬皮杜在此前曾受雇于大名鼎鼎的犹太银行家罗斯柴尔德,担任其银行总裁。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两者之间有什么利益关联,但问题恰恰在于很多历史事实就是无法证明而只能进行逻辑推理才能理解的。

教训二: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非常能够蛊惑人心,使大多数人在接受谬误时还一心以为自己把握了真理。“1973年1月3日银行法”的法律理论基础就是为了“限制国家无节制地借款以造成通货膨胀”,问题在于六七十年代法国通胀几乎可以忽略不提。这就不得不使人对这部以通胀为理由而通过的法律的动机产生怀疑。

教训三:“与美英先进金融体制接轨”、“必须改革法国金融体制以进一步使法国融入国际社会”等美好的口号曾是当时很多法国政治家和学者们的普遍观念。很少法国议员在投票赞成这部出卖法国国家金融主权的法律时意识到其严重性。他们是在半懂不懂的状态下,在“专家们”的建议和误导下,投票赞成这一出卖法国国家金融主权的法律的。

教训之四:在民主体制国家,政治家大多是外行(即搞经济的实际上不懂或半懂不懂经济、搞财政的实际上不懂财政、搞外交的不懂国际事务的实质……),因而基本上是依赖其行政体系即秘书、专家和顾问圈子。而这一圈子大多来自同样的学校,大致有着同样的学历和经历,因而相对比较容易被幕后的利益集团所秘密控制。法国媒体曾报道,在法国卫生部长身边担任顾问的16名“专家”,全部在、或曾经在、或事后在法国和国际各大医药集团公司里任职,领取高薪。所以法国医药丑闻近年来一直不断。导致上千人死亡的减肥药Mediator一案最终不了了之。

教训之五:当“专家”、“学者”们被长期洗脑之后,会对最简单的事实视而不见,却相信从来没有验证过的“先进理论”。法国在戴高乐将军执政时经济形势其实非常有利,是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光荣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期。但法国精英阶层却对这样的事实视而不见,反而一心要“改革”和“现代化”法国金融机构,进而埋下了法国巨额国家债务的“定时炸弹”。正因如此,法国学术界和政界目前正在对这部法律进行着深刻的反思。

金融主权被易手的特征

我们通过一个政权被推翻,再逆推其被推翻的理由时,发现金融主权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今天战争和“颜色革命”所遵循的逻辑,从而分析出当今及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但对于如何定义一个国家的金融主权是否仍在其国家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和说法。我们大致可以提出,一个国家的金融主权是否还控制在自己手中,主要特征就是看国家还能否根据本国经济的需要,指令本国的中央银行发行信用货币,并主导本国货币兑换外币的汇率。从法国的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1973年1月3日通過的《银行法》限制了法国国家向中央银行无偿或低息借贷的权力,迫使国家向私人银行以4%的利率借款,而私人银行再以低于1%的利率向法国中央银行贷款;也就是说,在法国中央银行与国家之间被安置了私人银行作为中介,从而使国家每借100法郎就要凭空支付给私人银行4法郎;私人银行一进一出,就凭空可以获利3法郎。这样一种结构设计实在是太有利于私人银行了。由此我们也就发现,法国的金融主权实际上已经易手,法国国家发行货币的主导权已经被从国家手中夺走。

众所周知,法郎自2000年起让位于欧元。事实上同样的模式也已经通过里斯本条约第123条款原封不动地转给了欧盟。因此,欧洲各国特别是欧元区国家,在金融主权问题上同样面临着法国当年所面临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只能算是金融主权半独立的国家集团。

金融主权的掌控方式多种多样,除了真正将货币发行权从国家中央银行手中转移到私人资本那里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汇率来控制或主导一国的金融主权也是一种形式。目前国际通行的汇率机制多种多样,有浮动汇率、受管理的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以及联系汇率等多种机制。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存在汇率机制,资本就可以进行通过汇率来操纵一国的金融走向,但前提是该国金融处于开放状态。

金融是一个普通民众甚至包括掌握着国家政权官员都很难进入和理解的领域。而美国国际金融财团正是利用金融的这种专业性和难以搞懂的特性,总是竭尽全力“忽悠”世人。法国国民议会在投票通过造成法国金融主权悄悄易手的《银行法》时,绝大多数议员根本不了解自己投下赞同票意味着什么,会对法国经济造成何等样的冲击和影响。而所有使用民众可理解语言来解释这一切的人,都会被扣上“不懂金融”、“非专业”、甚至“阴谋论”等我们已经行以为常的大帽子,目的就是要继续将金融和金融主权隐藏在他们变戏法的黑长袍底下。

中国金融主权至少迄今为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国家手中。但很多金融专业人士也已经在分析,中国金融主权目前是否也面临着被暗中易手的风险?有专家提出,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实际上在迫使中国过量发行人民币,实际上也是对中国金融主权的一种侵蚀。用资本进入的方式,利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固定汇率机制,来间接地控制中国的货币发行,也是一个创举。它提出的是一系列的问号:当美元进入中国时,中国不得不发行相应等价的人民币进入流通市场。然而当外资突然在短期内大量流出时,过量的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它对一个国家货币发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呢?它对人民币的汇率又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人民币与美国是固定汇率,恰恰是最有可能被攻击的模式。中国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调整造成人民币的贬值,到底是目的是通过贬值来提振低迷的出口而“发动一场货币战争”呢?还是人民币因股市和房市泡沫面临险境而不得不贬值甚至还没有贬到位?中国最近发生的股市波动、汇率下调以及习主席不久将对美国的访问,究竟是在遭受一场金融攻击呢?还是在主动地以攻为守,甚至在“反剪美国的羊毛”?

很多迹象表明,目前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但相比世界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进行调整而造成的人民币贬值似乎仅仅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就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所谈,中国外贸仍然保持较大顺差,经济基本面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可能性。所以,货币战争似乎并没有——至少没有从中国——爆发。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线无战事”,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主权就不会遭到外来攻击。或“和平演变”——如同法国那样。

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在金融领域,我们目前恐怕尚不是美国华尔街的对手。全球金融规则是华尔街制定的、论资本华尔街比我们更为雄厚、华尔街呼风唤雨的能耐显然还不是我们能够望其项背的。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谨守金融主权的底线。在不知前线情况(事实上只要金融规则是美国制定,我们就永远在黑暗中摸索)如何的背景下,我们至少可以严守资本边界,在未知彼之前,正如曾吃尽华尔街之苦的拉丁美洲所告诫的那样,谨慎对待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

作者:郑若麟

第4篇:《货币战争》读后感

粗读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整体感受有两大点: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世界货币的涨与跌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

《货币战争》讲的是从十九世纪欧洲银行家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故事。比如那些财团操纵美国国会成立了私有的美联储,使得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当政府需要发行货币则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抵押给美联署向其贷款,而为此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美联储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利息。(政府没有权利发行货币)此外,几大财团还联合引爆两次世界大战,操控石油价格以获取石油美圆,操控各种国际组织如IMF、世界银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乃至引发多次经济危机。几大财团就是通过合伙抬高一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制造巨大的金融泡沫,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抽身出来打压价格,引发泡沫崩溃,导致此国公司和民众的大量破产,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优质资产,从而控制一国的经济,获取巨大的利益的。现在小学生都知道国际关系就是利益关

系,美国政府是受财团控制。所以这书对我来讲有着多颠覆事实的影响!

书中的源头指向罗斯柴尔德家族及其他金融寡头对于金权的极端占有欲,而其想法的实行是依借于其一呼百应的影响力而达成的,如果这种经济体制的内涵如此明显的不堪,为何仍有一代代的精英愿意投身于其中?世界走向的改变是否仅凭极少数人的思想行动?如果没有周边的气候条件,仅凭风眼的力量飓风就能形成并蔓延么?当人们恐慌于极少数人掌握世界的极端不公正时,其实每个人也正促进着这种不公正,在利欲攻心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相互残杀,不惜代价。不过是为了毫无必要地满足过分贪婪的欲望。欲望和恐惧卷起狂澜,黑暗的飓风由虚无而起,似受了魔鬼的庇佑般,周围的一切虽反应各异,却无不最终以各种形式成为其中,使它所向披靡、愈生愈烈巨大的漩涡将吞噬任何遏制的努力,甚至使它们成为它的一部分,世界疯狂的膨胀,却无法将它所带来的危机感臵于自身的欲望之上,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出现或许本是历史的必然,恶浪已起,海啸只是迟早的事。

二、宋先生利用历史的分析,说明了亚洲金融危机与上世纪日本经济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点分析世界金融资本操作手法,并提出中国面临的危险。

书中描述为建立公平的经济体制,搏击俱乐部里Jack最终炸毁信用大楼,只有单纯的梦想家会这么做,这就像藤蔓缠绕住住所,我们只想一把火烧了它们,而暴力摧毁得更多是物质,永远会有贪婪的余孽在暴力的空隙中滋生最终使整个革命变质毁灭。等待细水长流的社会本质蜕变永远成不了解决当下问题的办法,直面的抵制相当于开门迎敌,难免有被同化的危险,但既然有人已认识到危机,无论怎么做,我们所能确定的就是不放弃任何的努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己的低廉的劳动力和引进外资,成为了世界制造地,外汇储备一路飙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在近几年中国的股市与房市也是异常火暴,国际资本“热钱”在中国两市场上的推波助澜,使中国面临被世界金融寡头“剪羊毛”的危险。

在世界银行家的眼里,没有道德、没有伦理、没有人类的尊严,有的仅仅是为了高高在上所欲望的权利。当社会不存在货币,以“共产”存在时,银行家们将会失去他们的地位。

另看“剪羊毛”资本家给发展中国家投资、大量贷款、外资入股,其目的无外乎两点:世界能源环境的地域转移、早就资本泡沫。环境转移很简单将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线全部嫁接到发展中国家;资本泡沫在于其给其贷款的同时收取

大量利息,收购廉价的物品,进行贸易差“剪刀差”牟利、创造繁荣与衰退的经济谋杀……

个人认为:打击这些金融财团最好的办法是恢复金本位的货币制度。所谓金本位,是指以黄金储备为货币发行的依据,并且持币人可以用固定的兑换率随时换取等值黄金。注意,在金本位制下,只有黄金的价格是固定的(即兑换率),而非其他商品的价格也是固定的,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化也就反映了它们相对于黄金的比价变化。不过,对于同样实行金本位的多个国家来说,由于其本币的单位含金量是固定的,相互间的汇率当然也就固定了。因此,金本位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及方便进行国际交易和结算。这样,国家才不会被迫的增大货币供应,引发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泡沫。这样的货币体系会导致货币具有更强的购买力,而对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免疫,国际银行家就不能通过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来剪老百姓的羊毛了,这样受益的还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辛苦积攒的财富也不会被外国财团以低价轻易的掠夺。

第5篇:《货币战争》读后感

黎婉璐 41002082 10级国贸二班 周三晚10-12节

《货币战争》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旨在告诫逐步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其核心是阴谋论。

与其他经济学类著作相比,《货币战争》的特色在于,以金融为脉络,交错穿插于近200余年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乃至军事战争,将许多最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最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统统与金融联系起来,构思大胆,跨度宽广,视角独特,可读性强,增添了人们对原本显得过于神秘的金融领域的兴趣与好奇心。总之,在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方面,此书是一杯奇特的“鸡尾酒”。

作为一本通俗性供消遣娱乐的书,该书的欣赏价值显而易见。《货币战争》一书主要写金融。由于文笔流畅,且引述了许多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名人语录等,它引人入胜,勾起了一般读者对枯燥金融问题的兴趣,这是该书的一个贡献。但遗憾的是,该书对许多经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缪误甚多,断章取义、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或根本就是妄加猜测、肆意定论,给读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并有可能误导政策制定者。

《货币战争》一书试图给读者一种旗帜鲜明、是非清白的印象,但其实立场含糊不清,多处地方甚至自相矛盾。书中弥漫了反犹太色彩——不断影射一些国际金融家的犹太出身背景;揉杂了极左思潮——抨击私有化、自由贸易等市场经济政策;极右倾向——仇视罗斯福新政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策;民粹主义——反精英阶层,敌视华尔街、金融界与大企业;美国式的孤立主义——不信任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WTO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内的任何国际组织与机构;无政府主义——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并流露出对任何集中权威包括中央银行的天然不信任;对日本的同情与反西方意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系西方国家金融核弹打击所至;日本倡导亚洲货币基金乃“天经地义”,而美国的反对属极端不合理等)。

从文风看,前半部更像是一部关于欧美金融史的粗糙的纪录片,叙述太过夸张却不严密,怀疑其真实性,很多论述缺乏经济学的逻辑;后半部对银行财团关于日本衰退和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愤青式的控诉;最后对中国的金本位货币的建议癫狂而不具操作性。在历史观层面上,阴谋论很对公众的口味,但站不住脚。人不是上帝,没有能力安排200多年的世局。历史事件的发生是随机漫步,因为一场谈判或战争包含太多的因素,任何一个轻微的因素有可能改变整个局势,而没有人能主导所有的因素。不否认历史背后隐含幕后交易,但如果说一个家族幕后统治了200年的国际金融市场,没有充足的证据前只能是小说。

书里对美联储作为私人机构而发行货币的质疑则是完全愤青式的,充满理想主义但忽视了其他方面。比如:政府以税收作为抵押借债是对全体人民不负责。政府需要货币来作支付。如果不借债,那么政府只能发行货币,这些超额发行的货币剥削了人民的购买能力。从政治学上看,政府有滥用权力的先天动机,借钱付利息也是一种约束。对于私人机构的身份,美

联储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胀(即货币发行),即使是私人机构,行使的仍是公共职责。美国有民粹的传统所以有这类质疑并不奇怪,而作者从经济学角度质疑就显得牵强了。

作者同时提醒大家警惕外资银行在中国恶意创造货币供给,然后收缩信用,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银行系统中还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没有能力在货币银行的范畴内恶意创造信用货币。外资通过其他渠道进入中国,购买人民币资产,这充其量是热钱追逐利润的行为,而不是针对中国经济来的,尽管热钱的进出会造成经济波动。在中国,谁造成流动性泛滥和通胀?是政府。积累了大量贸易顺差,人民银行却不允许人民币升值,发行人民币买入美元,于是国内人民币太多了,就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那么,是美国的阴谋引诱中国的流动性么?美联储确实为了刺激经济而调低利率,但美国的通胀并不高。因为第一,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所以发出的美元并不全在美国境内流通。第二,有中国源源不断的提供廉价商品,商品价格没有上升。第三,美国企业因科技创新而提升生产力,抵消了工资上涨压力。所以中国的通胀并不是从美国输入的,而是自己的政策造成的。在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和经济)和通胀(变相影响百姓购买力)之间,政府选择后者。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通胀集中在资源和农产品,工业品公司的提价能力似乎没有提高。这更说明中国的通胀不是有益的刺激经济型的,而是由政府发的那么多人民币造成的。外资跟着发财,但不是导演。

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黄金是可行的,不过黄金不是万能的。古代大家都认同黄金的价值,所以黄金成为货币,如此而已。就像现在大家都认同政府的公信力,接受政府发行的纸币。黄金是一种贵金属,一种投资品种,和所有的其他投资品种一样。在中国恢复金本位是个笑话,因为人民政府从来就没有金本位过,引入金本位的成本很高,而好处就是人民币的公信力提高。事实上人民币公信力提高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需要花费很高的代价引入金本位。从投资角度而言,黄金历来是对抗通胀的投资,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可能有吸引力,但这和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是两回事。

尽管这部书备受争议,诟病颇多,但仍有其优点和价值贡献。

第一,该书提供了一个看待西方政治和解读历史的新思路。以《货币战争》第二章和第四章为例,该章节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和一战期间,国际银行家与美国政府、欧洲列强之间的博弈。书中,“国际银行家”神通广大,他们凭借手中数量庞大的资金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操纵战争。因此,战争的起因并非战争中宣扬的那样是为了民主和自由,也不仅仅是政治家们代表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而是国际银行家们为攫取民众血汗而进行的“剪羊毛”活动。先不说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令人眼前一亮。所谓民主、法治、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终究只是表面文章,内在的还是利益的博弈。越大规模的战争,越是轰轰烈烈的政治事件,其中就有越大的利益驱动。尽管书中国际银行家操纵战争的说法有待考证,但无需争论的是,在百多年来西方政治局势的变迁的背后,的确是赤裸裸的利益。这也提醒我们,在看待问题时要破除迷雾看本质,找到根源加以分析才能深刻理解、准确预测。

第二,该书对“货币战争”的到来做出了警告。书中言道,日本的衰退是华尔街“金融核弹”造成的,而且0

7、08年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海啸,使中国、俄罗斯、冰岛等欧洲国家损失巨大,也是由国际银行家们一手策划的。更需警惕的是,中国是国际银行家们的下一个目标,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金融、货币战争。

尽管这种阴谋论饱受争议,但我认为其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这种担忧也是有必要的。

首先,由于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许多人开始飘飘然,以为“太平盛世”而忽视了我们自身发展的瓶颈和国际环境中蕴藏的巨大风险。如果说阴谋论者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那至少还可以提高自身警惕,而被发展成果蒙蔽双眼,一味歌颂盛世的观点对发展而言毫无益处。其次,无可否认,中国崛起已经对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局势发起了挑战,彼方完全有动机也有实力发起这样一场货币战争。因此,有被而无患,重视金融安全并积极采取措施增强我国金融实力,势在必行。

第三,这本书教给我们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作者宋鸿兵曾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对别人已经盖棺定论的说法进行权威思考。这种精神使他能够独辟蹊径写出这本风靡全国的畅销之作。我们很早就被告知,经济危机是随机产生的,无可避免也不可预测;而本书却大胆提出,经济危机是大资金施展阴谋的结果,是可以被预测的。且不说究竟哪种理论是正确的,这种敢于挑战权威、挑战人所共知的“常识”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无需赘言,有很多人都是推翻了之前被人们广泛认同的错误理论而成为各自领域的巅峰人物,敢于怀疑的精神在学术研究上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货币战争》的阅读和分析,作为财经专业的学生,我对学科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扩充了知识面,同时更好地运用了批判式思维。和其他经济学类著作一样,《货币战争》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陷,今后在学习这类书籍时我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知识为我所用,更加注重思维深化创新。

第6篇:货币战争读后感

昨天刚刚结束了为期两周的收银员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实习时间只有两周,但是还是学到了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应该懂得的一些东西。现在就大体说一下心得和体会,算是对这个实习工作做一个小总结吧。

从事营业的人都知道,收银工作是体现公司形象的重要事情,而且直接和现金打交道,稍有马虎记错个账目,就有可能产生因小失大的麻烦。所以作为一名收银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要坐到:热爱本职,扎实工作;热爱公司;顾全大局;尊重顾客踏实服务。勤于学习,提高技能。不仅要对公司负责,还要对顾客负责,让顾客满意,毕竟,顾客是上帝嘛。

也许是刚开始做业务的缘故,觉得收银员这个职务还是挺好的,每天都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从拿出的钱的姿势、钱包的款式和牌、钱币的新旧、折叠的形状等大抵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资本等信息,当然也不一定准确;在真是信用卡的时代,好多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使用各种卡消费;我发现年老的并不像以前自己想象的那样,买一些老式的鞋子,他们也都挺赶时髦的,穿一些各色各样的漂亮的衣服鞋子。感觉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越来越和谐了。以后要用良好的专业素质,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思想,友善和谐的服务态度,丰富的业务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去服务每位消费者,同时要自觉遵守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本岗位的纪律要求。真正能够做到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而努力。

气不和时少说话言多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 。假重新详细的读了一遍宋鸿兵先生写的《货币战争》,有很多莫名的感伤,原来,世界规模的战争并不一定是为和平和民主而战,参战的正义方并不一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些战争不过是国际银行家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幌子!

从前,总对带有国际的、世界的字眼的东西充满各种美丽的憧憬,觉得和这些名词挂钩的东西都是神圣不可亵渎的,都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普遍需要和利益,然而在货币战争一书中,这些美好全化为泡影,幻灭了!真是欲哭不得!《货币战争》一书中,说到货币是一种商品,但是它却不同于其他一切商品,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中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商品,对货币发行的控制是所有垄断中的最高形式。梅耶.罗斯切尔德说:“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因此本书讲述了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操纵世界300年工业化历史的“阴谋”故事。下面说一下对书里介绍比较有感受的内容。

书中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以及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崛起所带来的金融挑战。用书中的话说:“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将世界18世纪以来的重大金融事件背后的黑手曝光出来,回访、观察、体会、对比、总结这些人的战略目的和惯用手法,从而预测他们未来对中国打击的主攻方向,以及探讨中国的反制之道。”

本书的核心是“阴谋论”,宣扬的思想是“金本位”,它以国际银行家谋求世界霸权为出发点,来解释历史和现今的热点大事。书中说到:世界的金融战争与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掌握在华尔街的几大巨头,也就是尖端金融精英的手中。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书观点持怀疑态度,但是自我认为读完此书后还是有收获的。毕竟书中提到的很多历史史实我们无从考究而且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问题。 一般我们看到标题《货币战争》都会想到这十有八九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是的,它是以货币为手段来发动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书的开篇介绍了两场战争, 一个是名义上的有硝烟的滑铁卢之战, 另一个则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利用战争的胜败消息而发动的英国公债收购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让罗斯切尔德家族一举控制了英国的货币供应。这场阴谋当然有其必然的时代背景。当时第一个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早就与1694年诞生了。英格兰银行运行的核心理念是把国王和王室成员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国家永久债务,由全民税收作抵押,由英格兰银行发行基于债务的国家货币,这样一来,国王有钱打仗或享受了,政府有钱做自己爱做的事了,银行家放出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巨额贷款并且得到了可观的利息收入,这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因为只有人民的税收成了被抵押品。更妙的是,这个设计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这样就造成政府永远也不可能还清债务。又由于要偿还利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需求更多的货币,这些钱还得向银行借债,所以国债只会永远不断增加,而这些债务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银行家的钱袋,利息的负担则永远落在了人民的税收重担上!

国际银行家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权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双方在美国私有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一金融制高点上进行了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七位美国总统因此而被刺,多位国会议员丧命,其中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的短短三年中,有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英国的一名数学家在1967年2月的伦敦星期日时报声称,这种巧合的概率为10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有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的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美国历史学家指出,美国总统是伤亡率比美军二战期间诺曼底登陆的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这,不得不发人深思!其实有一点是我一直没有读懂的,就是国际银行家到底是以怎样的手法凭借手中数量庞大的资金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操纵各相关战争的?书中所述战争的起因并非是被百姓们奉为领袖的人宣扬的那样,是为民主和自由而战,也不仅仅是政治家们代表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而是国际银行家们为攫取民众血汗而进行的“剪羊毛”活动。这种观点,不论对否,在某种程度上令相信政府、国家统治者的人们汗颜!!什么所谓的民主、法制、人权、社会契约,他们终究是浮华表面,其真正的实质还是赤裸裸的国际银行家们利益的博弈。

纵观全书,1812年爆发的美英战争,1914年爆发的一战和1939年的二战,1973年的中东战争等血肉横飞的战争,都与货币供应和货币危机有着直接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些战争都是货币战争. 美英战争是为了第二合众国银行的货币发行权. 一战是为解决欧洲积重难返的财务问题. 而一战和会强加给德国的庞大的战争赔款埋下了二战的祸根. 1920年代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寡头们对纳粹的扶持, 为二战的爆发做足了准备. 70年代的中东战争更是寡头们为了给美元解套而精心策划出的石油危机. 为了货币问题, 而用货币来培育战争, 挑起战争, 这又何尝不是寡头们发动的另一类货币战争!但是不管这些战争是否有硝烟,真正导致这些独立事件的根本还是黄金和美元之间的战争,即诚实货币和债务货币直接的战争。货币, 作为一般等价物, 是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尺. 没有这个标尺, 商业活动就会被瘫痪掉, 所谓的社会分工, 专业化, 标准化, 规模效应等等, 都成了无源之水, 就根本无从谈起了. 这么重要的一个标尺, 当然要有其稳定的价值。黄金, 因为它稳定的物化特性和数量, 是最公正的标尺. 千百年来被各个国家和民族当作财富的象征和货币的储备.为了

用美元取代黄金作为价值标准掠夺财富,废除银本位后国际银行家们又致力于废除金本位而大费周折。众所周知,谁能垄断某种商品的供应,谁就能实现超级利润。而货币乃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的商品,如果谁能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谁就拥有无法限量的赚取超级利润的手段。这就是数百年来,为什么国际银行家要绞尽脑汁、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地谋取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权的原因。他们最高的境界就是垄断全世界的货币发行权。为了确保控制世界货币发行这一金融战略制高点,国际银行家从70年代起,发动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美元信心、“肢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打垮潜在竞争对手的货币战争,其最终的战略目的就是:让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为完成一个由伦敦-华尔街轴心控制之下的“世界政府”、“世界货币”和“世界税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书中最后提出疑问,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昨天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今天会在中国重演吗?我们的人民币没有金银作为支撑,又有法币的基本属性,要能保证货币价值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制力。2006年底,中国全面开放了金融领域,国际银行家们已经磨刀霍霍要下手了,不过我们国家是否意识到和准备好,我们已经处于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状态下了。国际银行家大举进入中国的根本战略目的有两个,控制中国的货币发行权,和制造中国经济的“有控制的解体”,最终为建立一个由伦敦-华儿街轴心主导下的世界政府和世界货币扫平最后一个障碍。从整体态势上来看,国际银行家处于明显的战略攻势状态,我国要想避免全面战败,唯一的选择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绝不能按照对方划定的规则来打。另外,我国一定要采取措施增强金融方面的战斗力,为迎接国际“阴谋家”的大挑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7篇: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从货币博弈的角度,演绎了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并推导预瞻了未来全球金融格局,主要讲的是十九世纪欧洲银行家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为自身利益服务的故事。比如这些财团与美官员串通成立了私有的美联储,使得美国政府失去了发行货币的权力,当政府需要发行货币则必须将美国公民未来的税收抵押给美联储,向其贷款,而为此要支付庞大的利息。美联储要做的只是印钞票,再坐收利息。此外,几大财团还联合引爆两次世界大战,操控石油价格以获取石油美元,操控各种国际组织如IMF、世界银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乃至引发多次经济危机……几大财团就是通过合伙抬高一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制造巨大的金融泡沫,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抽身出来打压价格,引发泡沫崩溃,导致此国公司和民众的大量破产,再以极低

这本书为我描写了一个从未见过的金融领域,可以说看了这本书使我从另一个方面观察了世界金融秩序和经济运行的方式方法,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角度,让我对全球经济又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货币战争》一书中对银行家极度排斥,认为私有制是导致国家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银行家们认为欲控制世界,必先控制金融,欲控制金融,必先操控货币。因此,作者主张金本位的货币制度,认为金本位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方便进行国际交易和结算。这样,国家才不会被迫增大货币供应,引发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泡沫。这样的货币体系会导致货币具有更强的购买力,而对经济危机免疫,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辛苦积攒的财富也不会被外国财团以低价轻易的掠夺。

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在向通货膨胀不断前进。是什么主导了这个过程呢?《货币战争》已经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为什么人民币会超量发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钱来买房子,银行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断以个人购房的名义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钞票转账到了地产商、政府以及一手房东的手里,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明天更高的回报,又把这些钞票拼命的撒向社会。一时的繁荣导致了国内的人民币数量猛增,而看看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你就知道了,还是那个房子,还是那斤猪肉,原来要1个铜板的东西,现在要一个金币才能买到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

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其它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英国,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都是私有的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而这些中央银行就操作在金融寡头手。这些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是国债或人民的税收作抵押的,而国家永远都不能偿还这些债务并且只会越积越多。银行寡头每年都能收获高额的利息。人们每天忙忙碌碌 ,都在为这些银行家打工,这不公平——纳税,利息,通货膨胀······美国人早就认识到私有银行发行货币的弊端,早就在开国之初就开始抵制这些私有银行,甚至尝试由国家自己发行货币,而林肯的“绿币”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明。罗斯柴尔德的一句名言:“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所以逐利的银行家们不惜一切都要拿到国家货币发行权,因此制定了多起总统刺杀案,“1837年恐慌”“1857恐慌”“1907恐慌”“南北战争”等,最后,以巧妙地名目成立了美联储,掩盖了私人中央银行的本质,说到这里,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以前真的很无知,居然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妄亏自己在读„国际金融专业‟。”

显然,以史为鉴,揭穿国际银行家们统治世界的秘密,并非《货币战争》的单纯目的。关键是,正处于和平崛起过程中的中国经济,已成为国际银行家们猎捕的下一个目标。对于狼来说,一只越来越肥硕的羊的诱惑是无法抵御的。作者从中国本土视角切入,以国家利益为本,目的还是要将世界18世纪以来的重大金融事件背后的黑手曝光出来,回放、观察、体会、对比、总结这些“上帝之手”的战略目的和惯用手法,

从而预测国际银行家们未来对中国打击的主攻方向,并探讨中国的反制之道。

如果无法应对由国际银行家们幕后策动的“金融战争”,中国崛起就是水中花、镜中月,再美好的梦想都没有实现的可能。作者宋鸿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可能是国际银行家们实现其统治世界梦想的“最后一个需要攻克的堡垒”,因此他坚信,国际银行家对于中国的金融打击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间和以什么手段发难的问题。

面对可能发生的金融突袭,中国是否具备“战争意识”是个关键。只有警惕才有防备,对于金融开放过程的风险规避、人才储备以及谈判底线的选择,才能真正拿捏得恰到好处,使得中国经济之船,既要规避暗礁漩涡,更需破浪前行。

《货币战争》是一本难得的揭秘性的金融史书。但也有人评价说,该书写的是“历史演义”,是“野史”不是“正史”。宋鸿兵对此的回应是,形式是次要的,而有效率地传递信息和观点是主要的。他强调,这部披露金融黑幕的著作不是“阴谋论”,而是在“论阴谋”。

身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我为读过这样的一本著作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第8篇:货币战争读后感

读《货币战争》

宋鸿兵先生所编著的《货币战争》一书,以欧美三百年来重大的资本投机活动为主线,从货币博弈的角度大胆论说并详细演绎了西方近代史和金融发展史,还推导预瞻了未来全球金融格局。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

纵览全书所展示的新视角挑战了传统的货币发展机理及货币的决定机制,确实令人震撼。作者把人们普遍接受的世界近代史解释成一小撮国际银行家为了争夺货币发行权而阴谋策划所致。它围绕货币的发行权、金本位等经济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展开,货币发行权的私有化,使得各国民众永远背负不断激增的国家债务;为了让国债数量不断增加,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金融资本家们不惜挑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书中谈到许多国家被国际银行家发起的货币战争打败,人民靠生产劳动创造的财富被掠夺,非常令人震惊,发人深省。

按照作者的思路综观世界金融史,自从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300年来至今,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

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历史,要从罗斯柴尔德家族说起。1815年6月,内森·罗斯柴尔德利用其家族严密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比英国官方提前了整整一天得到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的消息,通过操控英国国债市场,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通过左右整个英国的货币供应量,牢牢地控制了英国的经济命脉。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空前巨大的融资需求与传统金匠银行的古老低效和极为有限的融资能力之间产生了日益强烈的矛盾,罗斯柴尔德家族牢牢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全面主导了现代金融业的历史走向。英国在银行家的鼓动下建立了第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其核心理念就是把国王和王室成员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国家永久债务,由全民税收做抵押,由英格兰银行来发行基于债务的国家货币。这个设计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所以政府也就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由于要偿还利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需求更多的货币,这些钱还得向银行借债,所以国债只会永远不断增加,而这些债务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银行家的钱袋,利息支出则由人民的税收来负担。

如此一来,银行家坐收利息就可以得到巨大的财富,因此英格兰银行模式成为此后银行家们在美国努力复制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国际银行家与美国总统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较量,前后共有七位美国总统被刺,包括实现美国统一的林肯总统。美国历史学家指出,美国总统的伤亡率比美军二战期间诺曼底登陆的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最终国际银行家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彻底控制了美国的国家货币发行权,建立了美利坚大地上的英格兰银行——美联储。

国际银行家对于财富的追求远没有结束。他们通过发动战争和制造经济衰退不断豪取暴敛全世界人民的财富。由于欧美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一旦战争爆发,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不计条件地向银行家融资。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银行家的策划下爆发。另一个赚大钱的手段叫“剪羊毛”,就是制造经

济衰退。首先是扩大信贷,将泡沫吹起来,等人民的财富大量投入投机狂潮后,然后猛抽银根,制造经济衰退和资产暴跌。当优质资产价格暴跌到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时,他们再出手以超级低廉的价格收购。当私有中央银行成立后,“剪羊毛”行动的力度和范围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最近一次“剪羊毛”行动发生在1997年的亚洲“小龙”和“小虎”们身上。

在美联储诞生之后,国际银行家另一大目标就是废除“金本位”,使得货币发行完全与金银实物脱钩,于是他们摸索出法定货币体制,以彻底摆脱黄金与白银对贷款总量的刚性制约。于是银行家赖以发财致富的手段中除了原有的部分储备金制度与国债死锁以外,又增加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工具:通货膨胀。凯恩斯对此的评价是: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在60、70年代国际银行家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废除黄金和白银这两种“诚实货币”的过程中,肯尼迪总统被刺,里根总统被刺,从此再也没有一位总统敢动恢复金本位的念头了。在1971年完全脱离黄金之后,美元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94.4%,今天的1美元只值70年代初的5.6美分。

众所周知,谁能垄断某种商品的供应,谁就能实现超级利润,而货币是一种人人都需要的商品,如果谁能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谁就能拥有无法限量的赚取超级利润的手段。这就是数百年来,为什么国际银行家要绞尽脑汁谋取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权的原因。他们的最高境界就是垄断全世界的货币发行权。为了站稳这一金融战略制高点,国际银行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动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美元信心、“肢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打垮潜在竞争对手的货币战争,其最终的战略目的就是:让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体”,为完成一个在伦敦—华尔街轴心控制之下的“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和“世界税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战争包括为了坚定美元信心的“石油美元”计划导致的中东战争,投下导致日本经济长达十年衰退的金融核弹,狙击欧洲货币的“危机弧形带”,以及对亚洲发起的货币绞杀战。

货币就其本质而言,可分为债务货币与非债务货币两大类。债务货币就是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所通行的法币系统,它的主要部分是由政府、公司以及私人的“货币化”的债务所构成。债务的货币化是现代经济最严重的潜在不稳定因素之一,它是通过透支未来以满足现在的需要。另一类货币,就是以金银货币为代表的非债务货币。这种货币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许诺,不是任何人的债务,它代表的是人类已经完成的劳动成果,是人类数千年社会实践中自然进化而来的。它不需要任何政府力量的强制,它可以跨越时代与国界,它是货币中的最终支付手段。在所有货币中,金银货币意味着“实际拥有”,而法币则代表“欠条+许诺”。二者的价值“含金量”有着本质区别。正是美元这种“债务货币”的本质所在,美国政府就是不断用永远增加的新债券去替换老债券及老债务所积累的利息。越来越多的债券被增发,越来越多的美元被增发,足以造成显著的通货膨胀。但是美国的通胀似乎并不明显。窍门就在于必须有吸纳大量货币增发的去处,这就是近十几年来畸形膨胀起来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正是由于这个投机市场的空前繁荣,大量吸纳了美国债务利息支付所“创造”的天文数字的流动性。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罪魁祸首就是畸形膨胀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作者的伟大之处就是于07年在本书中预言了这次危机!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把焦点放在了中国。人们经常困惑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为何缺少定价权。其关键问题是没有金融的战略制空权。在国际市场中,没有金

融的制空权,就没有产品的定价权,也就没有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动权。

根据宋鸿兵的建议,中国要想打赢这场货币战争,首先要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即将全面开放的今天。其次在战略上,严密防范外资银行恶意制造通货膨胀推高中国资产泡沫化,继而猛抽银根制造通货紧缩来剪中国的羊毛,同时防控美元体系的崩溃危机。大量增加中国的黄金和白银储备,逐步改革中国货币体制以实现金银本位下的“中国元”转化,逐步迈向世界储备货币之路。

《货币战争》逼真地重现了欧美银行垄断家族对世界近代历史演变的重大而又鲜为人知的影响力。虽然其发行以来其真实性颇受争议,也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批判,但它至少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了当今中国金融开放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为维护中国的货币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树立足够的危机意识,于当今形势下的中国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9篇:货币战争读后感

读后感————关于《货币战争》的震撼及疑惑

学号:0811707姓名:李田院系:经济学院 专业:财政专业

读完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后,百感交集。既震撼有刺激,同时还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大彻大悟,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念产生了重大冲击,甚至是颠覆。伴随着些许激动和淡淡的遗憾,同时随着读书的深入,却又生出许多怀疑。

总而言之,该书是从货币博弈的角度,演绎了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同时该书在“战略”层面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表达了担心以及对次提出的几点建议。

初读货币战争时,给我带来的是绝对的震撼。似乎整个人类都在被一小撮国际银行家玩弄于鼓掌之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起源,内森如何在滑铁卢战役中成为英国政府的最大债权人,从而整个英国的货币供给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盛:阿姆斯洛(老大)成为德意志首届财政部长,所罗门(2子)问鼎奥地利,内森(3子)主宰伦敦金融城,卡尔(4子)影响意大利,詹姆斯 (5子)征服法兰西。19世纪中叶,英、法、德、奥、意等欧洲主要工业国的货币发行权均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之中„„在书的其他章节中罗斯查尔德家族的身影无处不在,不论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美国总统们的不正常遇刺身亡,还是《美联储法案》的成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罗斯柴尔德的家族都参与其中。

刚开始读的时候是强烈的震撼,以往的世界观被颠覆了!我们的大学老师一直在强调说,

1)中国的金融系统有很多漏洞,是很不完善,而美国是世界上金融系统最完善的国家,中国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借鉴美国;

2)美国是一个民主,现代的国家,美国的财政系统是完全透明的,每个纳税人都有权利去查看国家的税收情况,了解财政的支出去向;

3)美国的言论是自由的,新闻媒体可以批判任何不当的措施及行为。

但看完这本书后我知道:

1)美联储是以美国政府债券作为发行银行券的储备金,事实上将美国的货币发行和政府债务死锁在一起,政府将永远也不可能还清债务。截止到2006年,美国联邦政府共欠下8.6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的债务,平均每一个四口之家要摊上11.2万美元的国债,而国债的总额正以每秒两万元的速度增长! 而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由政府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政府和人民为此省下了巨额利息开支,从而成为中国的高速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虽然总体上,中美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中国在某些方面,特别是上述方面还是较美国完善的。

2)美国联邦政府对国债利息的支出仅次于健康医疗和国防,2006年已超过了4000亿美元之巨,而从1864年开始国际银行家们便可以世世代代的享用国债利息这一美餐。即使美国的财政系统是非常透明的,但美国人民却改变不了他们被迫向银行家间接缴税,只是为了原本是他们的血汗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和货币。因此,虽然美国的财政系统是非常透明,但这也掩盖不了美国人民被剥削的事实。

3)美国的媒体被公认为是“自由公正”的,但是一旦涉及但国际银行家的利益时,西方权威新闻媒体便会把这些真相有意的“过滤”掉,并且做出有利于银行家的评论,相反的来抨击政府。而美国的教科书呢?事实上,各种以国际银行家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在为美国的下一代挑选“内容健康”的教科书。因而,在这写方面,“自由公正”的媒体没有起到促进

作用,反而成为了银行家的“帮凶”。

但与此同时,随着读书的深入,我开始起了怀疑,而且这种怀疑越来越强烈。

首相是怀疑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真实性,因为我始终相信任何家庭组织是不可抗拒国家统治力的。特别是欧美的大国。因为家族在社会大生产中充其量不过是细胞,国家则是主要的组成部件。在《货币战争》这本书中阐述了,世界经济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这些银行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1929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这些银行家甚至可以控制操作了战争,滑铁卢战役、六位美国总统之死、希特勒的崛起、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甚至还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破坏。这些跨越两个世纪、且互不关联的事件都有着一个根本原因:罗斯柴尔德银行业家族王朝对货币发行的持久控制。该书作者宋鸿兵认为:即便在今日,美联储仍然只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是一个傀儡,而这些私人银行都与无所不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密切的联系。这本书似乎告诉了我们,全世界人民的命运都被这样一个罗斯切尔德家族玩弄于鼓掌之间。于是我产生了疑问,这么强大显赫的家族,难道每一代接班人都是如此优秀有天赋的的么?难道就不会出现一两个纨绔子弟,损坏家族的管理甚至金融体系。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即使他们家族在教育人和培养接班人这个方面是世界一流水平,我不相信一个家族人的智慧能比得过全世界人民的智慧。确实,在世界近代金融史上,罗斯切尔德家族的确曾有过很大的影响力。他们一度呼风唤雨,左右逢源,这些都是有案可查的。不过这个家族目前的情况如何,则不太好说。据宋鸿兵先生的估计,罗斯柴尔德家族 到今天大约有50万亿美元之巨。约占世界全部金融财富的七分之一。坦率讲,对这个数字我将信将疑。如果罗斯柴尔德家族现在依旧是“大道无形”的世界首富,为何我们对他的了解如此至少,即使西方媒体会被银行家所收买或控制,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对如此重要的一位金融界巨头知道的如此至少!

其次,从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林肯,肯尼迪,里根,以及美国所有的总统遇刺事件都归结为一小部分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阴谋策划。由几个大老板在幕后控制,甚至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等灾难竟然都是他们精心策划的,用作者的话讲叫做“金融定点爆破”,他们真有那么大的能量吗?他们真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吗?对此我表示深深地怀疑。因为我不认为“国际银行家”们能否真正团结起来。尽管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但人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却没有同比例地减弱,利益也愈加分散。换言之,他们之间既相互共谋又激烈竞争恐怕是一种常态。由此看来,欧洲、美国、日本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家组成一个坚固、持久和默契的联盟,是很难想象的。眼下欧美国家对日趋壮大的主权财富基金的恐惧,以及为约束这些主权基金所做的努力,从侧面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那种既有共谋又激励竞争的现实。所以说国际银行家们恐怕无法真正团结起来,来展现出翻云覆雨的巨大的力量。

在结尾,宋鸿兵先生提出了中国的货币改革方案,即逐步将黄金与白银引入货币体系,中国的货币体制逐步实现金本位下的“中国元”转化。由于中国元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与白银,它将成为世界上最为坚挺的和强势的货币,从而理所当然的成为各国首选的储存货币。对于这一论点我不敢苟同。首先,我认为,黄金(或白银)的储量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黄金和白银作为贵金属,其已探表明储量可以看作一定值,而人类社会所创造和积累的财富数量和价格总量却在不断的扩张,无论这个价值总额现在是否已经超

过金银总量所能承担的上限,但终有一天这个界限将被打破,到时如果没有一个能够不断增长的货币量来与产量相对应,经济将会彻底崩溃!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就介绍了货币的发展史,金之所以确立货币的正统地位,是因为所有人都认可金作为交易的媒介,进而获取了财富的代表着一美称,而其本质与其前任,各种商品无异,这种货币的本质是建立在普遍认可的基础上,这就是一种集体信用的表现形式,而之所以选择黄金这种形式,只是在于其自身的种种特性,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黄金货币能够保持币值稳定,他的供给量不会快速增长,不会造成严重通胀。但我们不能仅仅为了抑制通胀而从新开始金本位。如果真的实行了金本位,中国那什么来做金本位的基础,而国际银行家们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来恢复金本位,其他国家也可能大笔吃进中国元,从而令中国无法保持保持住中国元对换黄金的比例,从而让中国经济承受巨大冲击!

当然,我还是很欣赏《货币战争》这本书的,因为它从历史的角度来叙述了美国的阴谋史,为中国经济甚敲响了警钟。

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卷入了国际资本市场,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美元却不断贬值,中国对美国贸易是顺差,美国是逆差。美国先是从中国进口了数量众多物美价廉的商品,美国享受了由中国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但是他们却把国内的种种问题强加给中国,迫使人民币升值。同时哄抬了国际石油价格,让世界上的物价大幅上涨,在中国订购他们巨额商品的同时,他们的价格却随之与石油价格同时上涨,美国就是用这种方式,把中国辛辛苦苦从美国赚到的包含微薄利润的美元,又以购买美国高价商品的形式还给了美国。人民币升值,反倒使人民币升值前正常的进口需要的物资和商品的成本也就是价格成倍的增加。一时间世界上的美元开始了对中国财富的疯狂掠夺战争。国际金融资本进入中国,兑换成人名币,进入股市房市,股市不断膨胀,牛气冲天,但是越是繁荣危险就越逼近,国际金融家再悄悄撤离股市,卷走巨额中国人民的财富,儿中国股民还沉迷其中作者发财梦,国际商人再到中国来分一杯羹,大额的订单不断的下给中国的出口公司和企业。在外贸出口额不断创新高的同时,国内的物价也迅速的被推高。终于,中国的物价到了通胀的边沿。中国人所创造的财富,以极低的利润,换来了巨额美元。美国就把美元贬值,蒸发掉我们的财富,至使我们的财富大幅度缩水。然后又迫使人民币升值,推高石油价格,引起世界性的物价上涨,从中国掠走巨额物质财富。再让你购买以美元标价的比人民币升值前价格高出几倍的产品,把美元还给美国。这就是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勤劳的中国人付出了几代人的呕心沥血才创造的富强繁荣的局面和巨额财富,就是这样被懒惰贪婪的美国人破坏和掠夺。货币战争的警钟长鸣啊!

第二,让我们认识了国际银行家,国际银行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实力,我无从说起,但是 他们对国家乃至世界金融安全的威胁,实在是值得政府和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提高警惕。打击中国的金融系统,毫无疑问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下手,绝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任何侥幸的想法都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第三,引发了我们对货币的思考,政府通过什么样的办法减缓人民币的升值,人民币的出路又在何处,是要向欧元一样领导亚洲人民创建立亚洲单一货币,还是要像美元一样成为世界货币。其实这也可能是中国的一个战略走向的缩影,中国的和平崛起到底是不是走美国的路,是否会成为美国一样的强权超级大国我们也就可以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作者:宋鸿兵文章:《货币战争》出版地:北京市版次:2007年6月第1版 2货币战争 百度百科 网址:

时间:2010-02-06

3作者:罗驿 文章《不要以为货币战争都是没有硝.烟的》

网址:.时间 :2008-07-09

4作者:茶客文章:《美国方面通过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是如何实现对中国财富掠夺的》网址: 时间:2008-7-3

上一篇:红安心得体会下一篇:听课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