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们与自然环境的隔离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就愈发强烈。园林作为补偿人们与自然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绝佳去处。现代园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促进城市内的水土保持以及区域内的气候调节都有着积极作用。分析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有效融入古典园林的设计元素,能够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应用;

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们提供较为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对改善区域内的微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水土保持以及空气净化等方面都具有天然优势。园林设计是园林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由于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园林设计需要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向提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现代园林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农业文明阶段)上的园林体系,以其鲜明的形式特点和独有的精神境界,被公认为人类文明的遗产。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其设计元素,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意义及作用

1.1 应用可行性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展示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自信显著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获得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作为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特有的魅力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艺术的发展多样性,不同的元素会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融合、彼此借鉴,并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艺术形式。在园林设计中融入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具有天然的文化相通性,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中国古典园林所推崇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同样适合于现代的园林设计。

1.2 应用价值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表现在古典园林设计上,则产生了特色鲜明的地域风格。如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古典艺术形式的最好传承方式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融合,并积极探索不同艺术元素的特点和优势。无论哪种类型的古典园林,都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都能够为现代的园林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另外,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之间融合的过程也比较漫长,在同一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形成类似或者相同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信仰。因此,传统艺术具备鲜明的民族性特点的同时,又突显出文化共通性。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元素,不仅能够赋予现代园林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对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应用作用

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和设计元素都是从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特点和思想变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有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中国古典园林是诗画的艺术,是山、水、植物、建筑的完美结合。研究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运用其设计元素,能够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织在一起,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情感需求,有助于提升现代园林设计的综合水平,助力现代园林设计发展,提高综合设计效果。

2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山、水、植物、建筑作为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4个基本要素,进行组合便能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融入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可以从堆山叠石、庭园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等方面入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探索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的应用,要积极探索,科学整合以上古典园林设计元素,通过利用现代设计理念,真正提升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的应用效果,满足当前园林设计发展需求。

2.1 堆山叠石

筑山是造园的主要因素之一,园林中的山石是再现自然艺术。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城内建造建章宫,引昆明池水到宫内形成太液池,为模仿仙境,池中堆筑蓬莱、方丈、瀛洲3座神山。“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被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及一些私家园林所沿用,在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等中国古典园林中均有不同呈现。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已不再局限于摹拟自然,而是增添了艺术的处理和精神的象征。明代造园师计成在《园冶》“掇山”篇中记录了17种类型的山石,为后世园林筑山提供了技术指导。苏州的留园、狮子林、环秀山庄,扬州的个园、片石山房,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等,都是掇叠假山的典范。在现代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和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堆山叠石的经验,以写意的筑山追求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用透、漏、瘦、皱的假山石为园林增添山林野趣。根据太湖石、昆山石、灵璧石、英石、宣石、黄石等石材的不同特点进行选择布置,借用山石突出强调园林的主题,并划分空间,遮挡视线,使景观效果更加深邃含蓄。

2.2 庭园理水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伴随有山水,水的应用同样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无论是引水入园还是人工开挖水池,都能够给予空间以无限活力。在水的作用下,园林内的山石、建筑、植物以倒影的形式呈现,增加了空间的间隔和层次。水面清幽,偶尔泛起涟漪,可以给人带来淡然、宁静的感受。古典园林用水多采用集中、分散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求得不同的情趣。集中用水多见于北方皇家园林,水面开阔,视觉效果强烈。分散用水常被应用在小型庭院中,水面相对狭窄、曲折,强化了空间的对比效果。水亦有动静之分,静谥的水面和潺潺的流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赋予空间以节奏和韵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同样可以借鉴古典园林用水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水体,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注重水体与环境相协调。

2.3 植物配置

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合理栽种植物还能够营造令人陶醉的氛围,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享受。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常以点植和丛植的形式进行配置,强调植物的疏密及在丰富空间层次方面的作用,能够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良好的借鉴。树种选择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重点,且相对灵活,普遍选用不同的树种搭配种植,形成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交相辉映的景色。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融入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树种,考虑树种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匹配,避免因“水土不服”影响植物生长。由于很多树木自身的经济成本较高,选择不当便会增加预算。选择合适的树种可以降低后期的投入和维护难度,所以在树种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同时,进行植物配置还应讲究树形优美、疏密变化、高低错落,与环境相协调,营造良好的空间效果。

2.4 建筑营造

园林建筑之所以与其他类型的传统建筑有很大区别,主要是因为其遵循的构图原则和想要表达的意境情趣不同。在封建制度、文化、宗法观念的影响下,宫殿、民居、寺院等建筑类型多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给人以庄严肃穆、整齐和谐的感受。园林建筑则是强调自由、灵活的布局形式,遵循有法而无定式。同时,在选址勘探上讲究“相地合宜”,重视周围环境的影响。园林建筑的营造需要与山、水、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其形成统一的整体。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建筑所扮演的角色稍显分量不足,这和园林的使用性质及开放程度有关。古典园林如江南私家园林为园主私人拥有,其园林建筑集居住、休憩、娱乐、展陈、储藏等功能于一体。现代园林则多为开放性的城市公共园林,即使有建筑分布也多用于商业、展陈。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便导致了建筑造型、特点的差异。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融入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元素,可以在建筑的类型、结构、造型、材料方面求新,但古典园林中追求“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内核不能丢。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艺术珍品,为当代的人们进行园林设计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资源。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元素,应从其精神追求及造园手法2个方面入手。既要注重“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又要坚持“巧夺天工”的方法手段。以现代的园林、传统的内核,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明)计成,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汪怡,陈琪.浅谈竹元素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以苏州园林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3028.

[4] 谭道江.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4214.

[5]陈增辉.中国风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J].中国食用菌,2020(4).

[6]段苏晗.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关系浅析[J].现代园艺,2020,43(21):161-162.

[7]孟佳利.浅析竹元素符号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J].绿色科技,2020(23):31-32.

[8] 李磊.浅谈“中国风”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20(19):113.

上一篇:清水混凝土建筑设计下一篇:庄子美学中的艺术创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