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亟待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引言

“三江并流”地区具有自然环境独特、地质结构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生态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但也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经济欠发达, 人民生活贫困, 生态环境整体呈现恶化之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威胁着区域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建议成立“三江并流区域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三江并流”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尽快上升为国家战略。

2.“三江并流”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 “三江并流”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边疆安宁稳定、民族团结和睦、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上说, 该区域是“资源富集、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的特殊区域, 加之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气象条件的制约, 以及生态保护资金缺乏,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在“三江并流”地区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是一条促进大面积植被快速恢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尝试建设“三江并流区域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 “三江并流”地区长期陷入国家“政策塌陷区”

进入新时期, 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基本上形成了“三种类型区域政策支撑、四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国家战略格局, 其规划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整体布局与个性化布局相结合的特征, 但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2) 构建“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依据

遵循“立足省情、融入板块、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原则, “三江并流区域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边界界定应打破省级行政区域界限, 突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特色。

(3) “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工作

(1) 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工程

抓好“三江并流”区域生态恢复治理, 动员全社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提高州、县、乡政府所在地绿化率;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治理整顿开矿、采石行为, 开展江河流域矿山环境综合治理, 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充分发挥林业优势, 大力培育、扶持、引进林业龙头企业, 重点实施好中低产林改造、农特产品综合加工、畜产品综合加工等项目建设。

(2)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动态监测

“三江并流”地区生态类型较多、变化较快, 外部各种自然和人为胁迫都会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 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脆弱信息数据库和基于信息、经济、环境等综合协调信息数据库, 以便持续观测外部环境压力、人为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各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研究脆弱生态环境的变迁和演替规律, 探讨各种修复措施对消除生态环境脆弱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性。

(3) 组建国土守护员队伍

该区域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地区, 有些居民点至今不通路、不通电, 他们用青春热血守护着祖国的边疆和辖区, 寸土必争、忠于职守, 为确保国防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被誉为“千里眼”、“顺风耳”, 却甘守清贫、寂寞, 不计个人得失, 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付出。

(4) 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该区域内大部分县财政收支入不敷出, 多靠国家拨款维持, 靠自身财力的增长无法满足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之长期以来国家给予的生态保护资金和经济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财政收支严重失衡, 使其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中。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基础设施的薄弱弱化了这些地区市场发育程度和外部区域经济增长对这些地区的辐射作用, 阻碍农民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和沟通, 使之失去很多发展机会。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完善“三江并流”区域的交通网络, 重点建设公路、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 加大主要运输通道、运输枢纽建设力度, 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空运为辅的综合应急输送保障网络, 在维护社会治安、防汛抗旱、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医疗救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三江并流”地区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区域, 长期为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和经济安全等做着重大贡献, 但这种生态发展潜力很大的区域却长期处于政策边缘, 无缘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本文建议结合该区域主体功能区的定位, 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战略, 打造成国家级“三江并流区域生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关键词:三江并流,生态保护修复,生态脆弱

参考文献

[1] 王晶, 何忠俊, 王立东等“.三江并流区”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特性的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25 (5) :559-663

[2] 何忠俊, 王立东, 郭琳娜等.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土壤学报, 2011.48 (1) :10-20

[3] 王德强, 廖乐焕.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4

[4] 秦尊文,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进程,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2.3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研究下一篇:完善我国农村征地法律制度的建议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