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居室软饰织物研究

2022-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 综合国力强盛, 社会经济繁荣, 对外交流愈加频繁, 文化上实行“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 在承袭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大融合带来多元文化的同时, 广泛吸收来自异域的文化营养,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方式。本文从室内装饰的角度, 具体探讨软饰织物在隋唐居室中的应用情况。

一、隋唐居室软饰织物的分类与功用

隋唐时期, 软饰织物的种类众多, 功能各异, 大致可以分为以帷幔、屏风等软饰织物为主, 可以起到划分居室空间的屏蔽类;以被褥、床帐、织物软枕等为主的寝具类;以坐垫、案褥、地毯等为主的坐具铺陈类, 形成了实用与装饰并重的古代软饰织物应用体系。

1. 屏蔽类

屏蔽类软饰织物中, 帷幔的用途最为广泛, 自秦汉以来一直担任着组织与划分居室功能空间的角色, 而帷幔张设的灵活性以及织物本身的质地、图案等, 也极大地丰富了居室空间的装饰性。帷幔的形制一般为规则的长方形织物, 张设于宽敞明亮的大厅中或房檐下, 这样的帷幔可以看做是轻质的隔墙。如敦煌莫高窟第427窟壁画姻缘故事局部所示, 可用帷钩将其固定于建筑檐部的阑额上, 以保持室内外空间的流通或在需要时候起到屏蔽视线的作用。另外, 在居室的墙壁上也常悬挂帷幔, 主要起装饰作用, 又称壁衣。有时为了礼节上区分男女尊卑的需要, 在坐床上也会应用小型帷幔, 如敦煌莫高窟第103窟东壁维摩诘像的壁画中, 展现了当时帷幔在坐床上的应用及施挂方式。

2. 寝具类

隋唐时期, 被褥、床帐、软枕等生活实用型的软饰织物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唐末五代时期顾闳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中, 在其卧室陈设中各类软饰织物可谓一应俱全:红色的床帐、绘有山水的床屏以及遮挡床下位置的床裙, 共同构筑起寝息生活的私密空间, 床上的衾被、茵褥的色彩清新淡雅, 枕具也是以饰有团花图案的黄褐色织物制成的软枕。这一时期, 人们对织物软枕的应用较多, 大多由精美的丝织品缝制而成, 枕内填充以硬实的粟粒或柔软的棉絮等。如中唐158窟西壁坛上的佛涅塑像中, 释迦择尼右相侧卧, 面部丰满, 略带微笑, 头下的织物软枕可以清晰地看出上面的装饰图案, 红色织物上饰平棋团花, 花型似莲花, 中间为联珠纹, 珠圈内是衔绶鸟纹, 口衔花串, 劲结彩带, 圆脯翘尾, 生动传情。

3. 坐具铺陈类

隋唐时期是由席坐转为高坐具上的垂足坐的过渡时期, 也是中国家具发展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 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与之搭配使用的坐具铺陈类软饰织物的应用。隋唐前期以席地而坐的方式为主, 室内家具以低矮形的床榻、几案等为主, 对与之搭配使用的坐褥、隐囊、案褥、地毯等软饰织物使用较多。如唐第138窟维摩诘经变画中, 维摩诘坐于一个覆斗形红地团花的织锦帐下, 其下铺有一条以石绿色为地红色为边无花纹的茵褥, 茵褥之下铺设饰有团花纹样的地毯;肘下还放置了一饰有花纹暗红色的软饰织物, 应为隐囊;身前的几案上铺有一块图案华丽的软饰织物, 头端呈半圆形下垂, 长可及地, 宽度约为几案的三分之二, 上置香炉等贡品, 这类软饰织物后期广泛出现于类似的桌案上, 通常称之为“桌帘”。晚唐以后, 随着高足型的桌椅、坐凳的逐步推广使用, 与之搭配使用的椅披、坐垫、桌围等软饰织物也开始相继使用。晚唐第196窟壁画中描绘的高僧的座椅上, 就出现了椅披的型制及使用方法, 这种座椅与椅披的搭配使用情况在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中更为清晰明确:自座椅上端搭脑处向后下垂到椅盘以下, 向前沿着靠背到椅盘, 在拐角处用细小的带子加以紧固。桌围, 也称作“桌裙”, 用来围设在桌子的前面或周围, 以遮挡桌面下部的空间, 大致从此时开始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中唐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经变中:佛前置一桌案, 桌案前面铺设桌围, 其上也铺置桌帘, 并装饰有左右对称式的一簇花卉纹样, 云朵、飞鸟、蝴蝶等穿插其间, 风格清新自然。

另外, 虽然传统的席地坐正逐渐让位于垂足坐, 但是毯类织物的功用却没有减退, 特别是宫廷贵族喜爱奢华, 对居室内外铺设的毯类织物非常讲究, 地毯的设计、制作及生产工艺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和精湛的程度。在应用上以居室地面的铺置为主, 有圆形毯和方形毯之分, 圆形毯一般用于单人坐卧, 也有在上面表演胡旋舞的;方形毯一般铺于室内厅堂部位, 以供伎乐人奏乐舞蹈或习坐跪拜之用。

二、隋唐居室软饰织物的质地与装饰

在中国古代社会, 丝、毛、麻等一直是人们日常服饰及室内装饰的主要原料。特别是隋唐时期丝织业生产发达, 规模庞大, 产品丰富, 纬锦的出现更是为隋唐居室软饰织物的绚丽多彩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在丰富灿烂的唐诗文化中, 有众多关于丝质类软饰织物的描写, 如“纱窗绮幔暗闻香”、“罗帷绣被卧春风”、“纱窗绮幔暗闻香”、“馥红绡翠被”、“锦帐罗帏羞更入”等, 使用纱、罗、绮、绡、绫、锦等丝织品制成的被褥帐幔等各类软饰织物, 不仅柔软舒适, 品质上乘, 且价值较高, 一般只有富贵官宦人家才能使用的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使用各类丝织品装饰室内也象征着居室主人的身份地位。对于社会地位较低、财力不够的普通百姓, 则以价值低廉的麻布作为日常服饰、被褥帐幔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

地毯的制作自古以来一直以动物皮毛为主, 用羊毛、驼毛和兔毛等织造或毡缩而成, 但隋唐时期的丝毯更声名远播, 多用于宫廷贵族的居室生活中。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做《红线毯》一诗:“彩丝茸茸香拂拂, 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 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 蜀都褥薄锦花冷;……一丈毯, 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不仅表述了丝毯的制作材料与工艺、比较了各地丝毯制作的优劣, 同时也表明了丝毯在供宫廷贵族歌舞娱乐使用的场景, 反映出宫廷贵族生活的奢华无度。

隋唐时期, 染织工艺迅速发展, 为软饰织物上装饰纹样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以纬线起花的纬锦逐步取代以经线起花的经锦, 而束综提花织机的诞生, 使得图案可以在经向和纬向两个方向循环, 增加了织物纹样的多样性。这一时期夹缬工艺非常盛行, 依靠木制花板夹住织物进行防染印花, 染后展开呈对称式的图案, 花纹灿烂生动。在唐《宫乐图》中, 坐垫上的装饰纹样与宫人身上的披帛相似, 都是以夹缬面料制成。在装饰艺术上, 由于民族大融合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 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融, 极大影响了装饰艺术的发展。装饰纹样除了继承秦汉以来的传统图案以外, 还出现了宝花、缠枝、忍冬、联珠、团窠、折枝花鸟等新型装饰纹样, 其中以联珠纹最具时代特色, 而花鸟植物纹样的出现, 也标志着中国装饰艺术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使得这一时期软饰织物的装饰形成了清新、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

总结

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软饰织物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帐幔装修的室内软饰体系, 很好地发展了以被褥帐幔等实用型为主的室内软饰织物;另一方面随着高足家具的传入, 出现了与之搭配使用的桌围、椅披等新型软饰织物, 也为宋元以后小木作装修下传统软饰织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多元文化的融合, 极大的推动了装饰艺术的发展, 使这一时期软饰织物的装饰呈现出清新、富丽的“盛世风格”, 为当代室内软饰织物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要:本文针对隋唐居室中的软饰织物, 借助古代传世绘画、敦煌壁画以及古典文献中的记载, 对其种类、质地、装饰、功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以期为现代室内软饰织物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历史的借鉴。

关键词:隋唐,软饰织物

参考文献

[1] 彭定求.《全唐诗》,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4

[2] 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3] 中国家用纺织品协会编.《中国家纺文化典藏》,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4] 常沙娜.《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 高阳.《敦煌壁画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室内装饰织物》, 《丝绸》, 2010年第9期

[6] 袁宣萍, 赵丰.《中国丝绸文化史》,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

[7] 张朋川.《高坐具东传对中国内地居住饮食生活的影响》, 《丝绸之路—艺术与生活》, 香港艺纱堂/服饰出版, 2007

上一篇:《糖尿病新世界》约稿函下一篇:以急腹症为表现的结肠癌临床诊断及治疗探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