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马远画风的成因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游春图》开始, 山水画经由各代画家在构图章法笔墨上不断推陈出新, 呈现出今天我们看到的精彩纷呈的佳作。“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 荆、关、董、巨又一变也, 李成、范宽又一变也, 刘、李、马、夏又一变也, 大痴、黄鹤又一变也” (《艺苑卮言》) 。同样经历朝代的更迭, 南北两宋花鸟画差异不大, 而山水画却大相径庭。北宋山水画画风是“高、大、全”, 而南宋却呈现偏安一隅的“残山剩水”, 马远即南宋画风的代表。南宋画院不乏妙笔丹青, 缘何马远能在众多画院画家中确定风格, 成为代表南宋画风的画家。

徽宗赵佶即位后创立画院, 对美术作品的爱好重视和其宫廷审美取向使得由北宋客观整体的画风趋向于对画面细节的追求, 以花鸟画最为典型。在山水画上对题材的选择和构图的把握比任何时期都要严格, 在强调“师造化”, 讲求“理、法”的画院理论的要求下, 山水画画风也趋向于细节、诗意的宫廷艺术。在此大环境之下的马远祖父三代都是南宋画院待诏, “曾祖马贲善画花鸟及小景, 驰名于北宋哲宗、徽宗之际, 入宫廷画院为待诏。”“靖康之变马家南迁, 其祖父马兴祖又成为南宋画院待诏, 其叔马公显、父马世荣都是山水、人物、花鸟兼长的画家, 亦被征入画院”。对于技术上的严格要求和诗词画的考核制度, 南宋画院承北宋旧制。马远承继祖上画技传统, 包括南宋清秀纤细的花鸟画, 也成为南宋画院待诏。其曾祖马贲的花竹鸟兽驰名哲宗徽宗两朝, “所画百图虽繁夥, 而井然有序”, 马远的《踏歌图》中山体、云雾、宫阙、柳树、梅树、巨石、松树、人物等繁复的景色在其主观构图布势下富有情趣的展现, 无相当的构图技巧绝非易事, 可看出马远已掌握了曾祖马贲繁而有序的构图技术。正本清源的画院家族传统也在马远的佳作中体现, 以《山径春行图》和《孔子像》看人物画可见一斑, 《秋塘水禽图》也可看出马远承祖上花鸟小景远比南宋其他诸家得心应手。书画世家的有利条件使马远成为画院画家的可能性相对于其他画家近水楼台。

地域的变迁是南宋画风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北宋灭亡, 金人进入开封府后, 将后宫、府库、技师艺人……洗劫一空, 全部掳去北国。其中、包括所有的院画家、太清楼秘阁、三馆画等珍藏的所有历代绘画, 甚至包括已散落的民间的画家和绘画作品。一些画家逃回了南宋, 但被掳走的藏画却无法自归。因此, 南宋的院画家失去了像北宋那样向传统学习的优厚条件。”画院严格的技术训练要求摹习名作, 当所有的历代佳作流失殆尽后无传统可循, 这就“逼迫”了南宋画家必然自成一风。作为南北宋两朝的画家李唐在南迁后画风大变开创出南宋院画重要特征之一的斧劈皴。明曹昭《格古要论》载马远“师李唐, 下笔严整, 用焦墨作树石, 枝叶夹笔, 石皆放硬, 以大斧劈皴带水墨皴, 其作全境不多, 其小幅或峭峰直立而不见其顶, ……此边角之景也。”李唐开南宋先风并统领一百余年, 历代名画的流失无前人佳作可摩习, 南宋画家只能学习同朝的李唐, 在马远之前也有萧照、刘松年、阎次平等画家, 同是师李唐, 前几人仅把李唐的风格精严化, 只到了马远把李唐的斧劈皴发挥到淋漓尽致。《踏歌图》中马远在李唐“小斧劈皴”基础上创新用“大斧劈皴”, “画石只分几个大面, 用大斧劈皴册封直皴, 爽利果断, 山石菱角锋锐、方硬峭拔, 如‘冰澌斧刃’。”“以苍劲的笔触, 但经由丰富而细腻的笔墨变化, 及‘半边、一角的’构图运用, 所达到的效果却是含蓄而深远的诗情韵致。”马远善学会变通, 终成本家笔墨, 成为南宋标志性画风。

宋室被迫迁都临安, 江南山水疏淡秀逸、清旷空灵。此情此景, 马远除学习祖上和李唐, 更敏感于师造化, 结合江南景物的特点主观的取舍自然景物, 把复杂景色进行裁剪取舍, 特有的“马一角”成为表现江南秀色的创新之举。由北宋“高大全”山水画风到南宋的极有选择的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 这一变化与以赵佶为代表的花鸟画审美趣味有关。南宋以赵佶审美为标准的工笔花鸟画遍及朝野, 画种间有相互间渗融的发展规律, 南宋人物画受山水画的影响, 山水画也会受到花鸟画的影响。马远和祖上一样, 山水、人物、花鸟兼能, 这使得他能把画种结合开创出人和自然结合诗意化山水画:在山水画景色取舍上有花鸟画特征, 花鸟、山水与人物结合;构图善于对画面一角实景做特写, 布势上善于虚化、留白, 较北宋画面更富空间感, 或配以人物注视的方向留白造思绪旷远之意境;有李唐大刀阔斧的斧劈皴, 也有花鸟的精细雅致, 画面丰富多变。最具代表性的《踏歌图》中以上特点包括其中:画面左后方远峰料峭, 中景为飘渺云雾来连接山底, 近景田埂、大石、流水, 右出一株老柳树, 还有6个生动的人物。繁复的场景经画家主观取景布势后, 繁而不乱, 山水树木人物的情趣跃然纸上, 画中山水自然景物和人物结合加强了山水与人的关系, 使南宋山水画由北宋的无我之境转变为“介于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之间的山水境界”, 创造了另一类型的艺术意境。

综上所述, 马远之所以树立自家画风并成为南宋画风标志的因素不外乎三点:书画世家的熏陶与学习;南宋迁都珍藏的历代佳作流失殆尽后无传统可循, 学习始开南宋画风的李唐;地域的变迁使得画家画师法自然时取材为疏淡秀逸、烟雾笼罩、清旷空灵的南方山水, 在画院体制要求下的创作结合了人物与花鸟画种, 确立了南宋画院标志性的画风。

摘要:在美术史中山水画之变历来被受重视, 尤其南宋画风大变, 以马远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构图呈现“一角, ”山水与人物结合, 画面丰富多变的画风, 创造了介于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之间的山水境界。南宋画院不乏妙笔丹青, 缘何马远能在众多画家中确定风格, 成为代表南宋画风的画家。

关键词:李唐,马远,画风,大斧劈皴

参考文献

[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194.

[2] 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 潘公凯, 李超, 惠蓝, 等.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81~198.

[4] 江宏.名作的中国绘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157~163.

[5] 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81~188.

推荐阅读:

上一篇: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常用方式及发展趋势下一篇:《论编织到编画的线路》——丝线织衣到丝线织画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